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完整word)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是机械大类专业的平台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传感器测量原理、测量信号处理方法和计算机测量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掌握温度、力、压力、噪声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和应用方法。
基本要求本课程分为概论、信号分析基础、传感器测量原理、测试系统基本特性、计算机化测试系统和常见物理量测量与应用几部分。
学完本课程应具有下列几方面的知识:(1)掌握测量信号分析的主要方法,明白波形图、频谱图的含义,具备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中读取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
(3)掌握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能针对工程问题选用合适的传感器。
(4)掌握温度、压力、位移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
(5)了解计算机测试系统的构成,知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进行测量的方法、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第一部分绪论(2学时)介绍测试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和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第二部分信号分析基础(8)包括信号的分类,信号波形分析、频谱分析、相关分析原理与应用。
第三部分传感器测量原理(8)介绍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第四部分测试系统特性(4)介绍测试系统基本组成,测试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不失真测量的条件.测试系统特性的评定方法. 第五部分计算机化测试系统(10)包括传感器信号的放大、滤波、调制与解调,等信号调理方法、A/D、D/A转换过程和采样定理,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
实验 8学时1.波形合成与分解,波形图、谱图的识图2.输送线模型多传感器综合应用(红外、光电、铁磁等)3.环境监测(烟雾、酒精、温度、湿度、亮度、噪声等)4.转子实验台模型转速和振动测量、现场动平衡合计 32+8学时。
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机械工程测试技术课程负责人:汤宝平教授博导二、学时与学分:40学时 2学分三、适用专业:机械电子、机械制造及自动化、车辆工程四、课程教材:秦树人主编,《机械工程测试原理与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2年8月五、参考教材:黄长艺编,《机械工程测量与实验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00严普强编,《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出版社,出版时间1995六、开课单位:机械工程学院七:课程目的、性质和任务课程目的: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能合理的选用测试装置并初步掌握机械参量测试方法和常用工程试验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做到“选得准,用得好”,为在工程实际中完成对象测试任务打下必要的基础。
具体而言学生在学完本门课程后应具备以下的知识和技能。
①对机械工程测试工作的概貌和思路有一个比较完整的概念。
对机械工程测试系统及其各环节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
并能初步运用于机械工程中某些参量的测试和产品或结构的动态特性试验。
②了解常用传感器、中间转换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并能依据测试工作的具体要求进行较为合理的选用。
③掌握测试装置静、动态特性的评价、测试方法,测试装置实现不失真测量的条件,并能正确地运用于测试装置的分析和选择。
④掌握信号在基本变换域的描述方法,信号模拟分析、信号数字分析的一些基本概念;掌握信号频谱分析、相关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对其延拓的其他分析方法有所了解。
⑤掌握常用机械参量的测试方法、测试系统的基本原理和使用。
⑥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应能对机械工程中某些参数的测试自行选择、设计测试仪器仪表、组建测试系统和确定测试方法,并能对测试结果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
课程性质:对机械类各有关专业来说,“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应紧密联系实际。
课程任务①测量测试的方法与系统特性的教学,从而使学生达到正确的设计测试方案、正确的使用仪器设备以及正确的进行测量测试结果的分析处理的目的。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在当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测试技术在软件开发和质量控制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培养具备专业测试技术能力的人才,一份全面而系统的教学大纲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探讨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其对学生的培养和职业发展的意义。
一、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内容测试技术教学大纲应该涵盖广泛的知识和技能,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测试的理论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可能包含在测试技术教学大纲中的内容:1. 软件测试基础知识:介绍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包括测试的目标、策略、技术和生命周期。
2. 测试过程管理:讲解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缺陷管理和测试报告等测试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3. 测试工具和自动化:介绍常用的测试工具和自动化测试技术,包括测试管理工具、性能测试工具和持续集成工具等。
4. 软件质量保证:讨论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包括代码审查、静态分析、测试覆盖率和质量度量等方面的内容。
5. 高级测试技术:深入探讨一些高级测试技术,如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冒烟测试和回归测试等。
6. 测试团队协作与沟通: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与开发人员、产品经理和项目经理合作。
二、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结构测试技术教学大纲应该具有合理的结构,以便学生能够有条理地学习和应用所学知识。
以下是一种可能的结构:1. 导论:介绍测试技术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础知识:讲解软件测试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测试思维方式。
3. 测试过程管理:详细介绍测试计划、测试用例设计、测试执行、缺陷管理和测试报告等测试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方法。
4. 测试工具和自动化:介绍常用的测试工具和自动化测试技术,帮助学生提高测试效率和质量。
5. 软件质量保证:讨论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性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和质量控制能力。
6. 高级测试技术:深入探讨一些高级测试技术,帮助学生解决复杂的测试问题和挑战。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怎么写
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怎么写测试技术的教学大纲怎么写在现代社会中,测试技术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无论是在教育、医疗、科研还是企业管理中,测试技术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如何编写一份科学合理的测试技术教学大纲,对于培养学生的测试技术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目标设定、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编写。
一、目标设定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目标设定是制定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
在编写测试技术教学大纲时,应明确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和素养。
例如,培养学生的测试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
同时,还应考虑学生的背景和实际需求,将教学目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二、内容安排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内容安排应合理、有序。
首先,应根据学科知识体系和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的层次和重点。
其次,可以根据测试技术的不同领域进行分类,如软件测试、硬件测试、网络测试等,然后再细化到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此外,还应考虑到教学资源的限制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合理分配教学时间和教学资源。
三、教学方法测试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编写测试技术教学大纲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可以采用案例教学、实验教学、项目实训等方式,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项目来提高测试技术能力。
同时,还可以引入小组讨论、问题解决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评价方式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评价方式应与教学目标相一致。
可以采用考试、实验报告、项目评估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此外,还可以结合实际应用场景,引入实际项目评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
总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的编写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如目标设定、内容安排、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等。
只有科学合理地编写教学大纲,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测试技术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教学大纲的编写也需要与时俱进,及时调整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技术发展。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大纲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课程学时:40(理论学时:34,实验学时:6 )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是机械工程类本科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主要教学内容有:机械工程测试中常用的传感器和相应的调理电路的工作原理;测量装置(仪器及系统)静态、动态特性的评价方法;动态信号的描述、分析处理;常见机械制造工程领域中各类静态、动态物理信号的测试分析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号的特征;能较正确地选用传感器等测试元件构成测试仪器及系统;掌握测试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及基本试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测试领域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为机械制造自动化工程服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有☆号者为选讲)(一)理论教学第一部分绪论(2学时)介绍测试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和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信号分析基础(4学时)介绍信号的分类,信号时域分析、幅值域分析、频谱分析、相关分析原理及应用。
包括:1. 基本概念:信号的分类、信号的描述方法、信号分析的内容2. 周期信号与离散频谱:正弦信号表示法、复杂周期信号的分解、周期信号的强度分析、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3. 非周期信号与连续频谱:傅里叶变换简述、非周期信号的频谱分析、几种典型非周期信号的频谱4. 相关分析第三部分传感器及应用原理(8学时)介绍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等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测量电路和传感器的特性以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
1.概述:传感器的作用及组成、传感器的分类、对传感器性能的要求简介2.电阻式传感器:电位器式电阻传感器、电阻应变式电阻传感器。
3.电感式传感器:自感型电感传感器、变压器式电感传感器、涡流式传感器4.电容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的类型及变换原理、实际测量电路5.压电式传感器:压电效应、压电式传感器及其等效电路、测量电路6.磁电式传感器:动圈式磁电传感器、磁阻式磁电传感器7.热电式传感器:热电偶、热电阻传感器8.半导体传感器:磁电转换元件、光电转换元件☆9.其它新型传感器简介第四部分测试系统特性(4学时)介绍测试系统基本组成,测试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不失真测量条件,滤波器及应用,测试系统特性的评定方法。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旨在为机械工程专业学生提供测试技术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使其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学生将学习机械系统测试的基本原理、常用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中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目标如下: 1. 熟悉机械工程测试领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学习机械系统测试的常用仪器设备和测试技术; 3. 掌握测试过程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结果处理方法; 4.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意识; 5.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机械工程测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 测试的定义和分类 -测试的基本原理 - 测试的误差和精度控制 2. 机械系统测试的常用仪器设备 - 传感器和测量仪器的选择和应用 - 信号调理和放大技术 -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 3. 机械工程测试的常用方法和技术 - 静态测试方法和技术 - 动态测试方法和技术 - 频率响应测试方法和技术 - 振动测试方法和技术 4. 机械系统测试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 数据采集系统的构建和配置 - 数据采集方法和技术 -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5. 实验设计与实施 -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实验方案的制定和实施 - 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实验结果的评估和总结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重点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具体教学方法包括: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等形式,讲解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室实践,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测试操作,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
3. 讨论和研讨:组织学生进行课程相关问题的讨论和研讨,促进学生的学习交流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4. 课程设计: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方案设计和实施,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和创新能力。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土木工程专业岩土班及地质专业)学分:3 总学时数:48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土工测试技术作为岩土工程方向本科生专业课程,在岩土工程学科中占重要地位。
其任务是要求学生学会常用岩土工程测试技术方法,正确使用测试仪器,准备合适的试验样品,按照规范规定的操作步骤,获得合理的试验成果。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课程教学的基本内容见?土工试验≅(讲义)。
三、课内学时数的安排课内学时分配表教学形式章次内容讲授习题课试验课上机小计课外习题、作业数第一、二、十二章试样准备含水量试验,密度试验(烘干法)(环刀法)2 2 4 2第三章比重试验 2 4 6 2第四章颗粒分析试验 2 2 4 2第五章界限含水量试验 2 2 4 2第六章相对密实度试验 1 2 3 1第七章击实试验 2 2 4 1第八章渗透试验 1 2 3 1第九章压缩(固结)试验 2 2 4 1第十章直接剪切试验 1 2 3 1第十一章三轴剪切试验 2 2 4 1第十四章静力触探试验 1 2 3 1第十八章波速测试 2 2 4 1复习 22 合计22 26 48 16四、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试验目的和操作步骤。
2、掌握试验原理,了解试验仪器组成部分、操作方法。
3、学会分析试验成果,了解误差来源、误差性质和减少试验误差的方法。
4、了解试验成果使用方法。
五、习题、作业及试验内容和要求习题、作业具体内容见课内学时分配表,要求学生在做完试验后,及时做好课外作业,与提交试验报告同时提交作业。
六、无七、大纲使用说明(同另一份)1、土工测试技术包括土工试验和岩土工程勘测技术两部分内容,是土力学课和工程地质课后续课程。
2、本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掌握试验原理和试验操作方法,本课程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成果分析能力。
3、建议七课程在第三学年第二学期开课,考试方法采用评阅试验报告和口试方法进行,成绩采用百分制。
4、教材及参考书教材:土工试验≅(讲义)王保田编著参考书: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J123-88)中国计划出版社,1989年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3年土力学钱家欢主编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年制定单位:岩土工程研究所执笔人:王保田。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测试技术》教学大纲Measurement Systems学时:32 学分:2制订者:董怡为审核者:丁启朔一、课程性质测试技术是高等院校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测试技术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测试技术的任务及发展状况,掌握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原理,能够选择、使用基本的测试装置。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一)课堂讲授部分(24学时)绪言(1学时)测试技术的基本任务、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课程的研究对象第一章信号及其描述(4学时)1.1信号的分类及其描述1.2周期信号频谱的特点、随机信号的描述1.3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以及几种典型信号的频谱第二章测试装置的基本特性(7学时)2.1测试装置概述及其静态特性2.2测试装置的动态特性的数学描述2.3测试装置对任意输入的响应2.4测试装置的不失真条件2.5测试装置动态特性的测试2.6负载效应第三章常用的传感器(6学时)3.1传感器的分类、机械式传感器3.2电阻式传感器3.3电感式传感器3.4电容式传感器3.5其他传感器3.6传感器的选用原则第四章信号调制、处理和记录(2学时)4.1电桥电路知识4.2信号处理过程和输出第五章信号处理初步(2学时)5.1信号处理的基本过程5.2相关分析及其应用、功率谱分析及其应用第六章位移的测量(1学时)6.1位移测试装置的设计过程第七章振动的测量(1学时)6.2振动测试装置与选用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采用闭卷考试。
综合成绩=考试成绩×60%+实验成绩×20%+平时成绩(作业或者考勤)×20%。
五、教材与参考书(一)教材1.黄长艺编,《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年,第2版(二)参考书1.尤丽华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1版2.于永芳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年,第1版3.周泽存编,《测试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3年,第1版4.张建民编,《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第1版5.杨维明编,《动态测试技术》,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年,第1版6.黄长艺编,《机械工程测量与试验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版。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学时:32学时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面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重点讲授基本测试理论及常用测试装置的特性和应用。
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研究动态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今后从事测试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等职业专门人才所必需的机械工程测试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懂理论和原理;会选择和使用;能维护和修理。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和功能。
2、掌握动态测试的基本理论及实际测试系统的环节和组成。
3、掌握信号的时域和频域的描述方法,掌握频谱分析、相关分析及功率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了解数字信号分析的基本概念、方法。
4、掌握测试装置的动、静态特性的评价方法和实现不失真测试的条件,并能正确选择和分析测试装置。
5、掌握中间变换电路及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特性,并能正确地选用。
(二)能力教学目标:1、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测试工具、仪表。
2、具有借助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测试仪器的有关数据、功能、使用方法的能力。
3、会选择和使用传感器,能维护和修理。
应用电路的能力。
4、具备对测量系统进行初步分析和设计能力。
5、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1、初步具备辩证思维的能力。
2、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3、加强职业道德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基础模块第一章绪论内容:测试技术的含义及作用;测试技术的发展概况;测试系统的组成及各环节的作用;动态测试的含义;本课程的特点和学习要求。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教学大纲
《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课程英文名称:Foundation of Mechanical Measure Engineering课程总学时:40 讲课:32 实验:8 上机:0适用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6一、大纲使用说明(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1.《机械工程测试技术基础》课程适用于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本科(四年学制),是学生的专业基础必修课。
在机械制造领域,无论是在机械系统研究过程分析还是机械自动加工控制系统中,工程测试技术应用及其普遍,所以掌握必要的测试技术基础知识和技术基础,对做好机械制造专业的工作尤为重要。
2.课程教学内容方面侧重于测试技术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着重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测量问题的实践能力。
因此,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掌握非电量电测法的基本原理和测试技术;常用的传感器、中间变换电路及记录仪器的工作原理及其静、动态特性的评价方法;测试信号的分析、处理方法。
培养学生能够根据测试目的选用合适的仪器组建测试系统及装置,使学生初步掌握进行动态测试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位移、振动、温度、力、压力、噪声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和应用方法;掌握计算机测量系统、虚拟仪器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能了解掌握新时期测试技术的更新内容及发展动向,为进一步研究和处理机械工程技术问题打好基础。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1.要求掌握物理学上的电磁学理论知识、控制工程基础中的系统分析方法、电工学的电路分析理论。
2.要求掌握电工实验独立动手能力和仪器的操作能力。
3.掌握测试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具备检测技术工程师的基本素质与能力,能应对生产和科研中遇到的测试系统设计以及传感器的选型、调试、数据处理等方面的问题,初步形成解决科研、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说明本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研究对象为机械工程中常见动态机械参数,主要讲授有关动态测试与信号分析处理的基本理论方法;测试装置的工作原理、选择与使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工程测试技术基础是机械大类专业的平台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获得传感器测量原理、测量信号处理方法和计算机测量系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掌握温度、力、压力、噪声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和应用方法。
基本要求
本课程分为概论、信号分析基础、传感器测量原理、测试系统基本特性、计算机化测试系统和常见物理量测量与应用几部分。
学完本课程应具有下列几方面的知识:(1)掌握测量信号分析的主要方法,明白波形图、频谱图的含义,具备从示波器、频谱分析仪中读取解读测量信息的能力。
(3)掌握传感器的种类和工作原理,能针对工程问题选用合适的传感器。
(4)掌握温度、压力、位移等常见物理量的测量方法,了解其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
(5)了解计算机测试系统的构成,知晓用计算机测试系统进行测量的方法、步骤和应该注意的问题。
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绪论(2学时)
介绍测试技术在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楼宇控制、医疗、家庭和办公室自动化等领域的应用情况和测试技术的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信号分析基础(8)
包括信号的分类,信号波形分析、频谱分析、相关分析原理与应用。
第三部分传感器测量原理(8)
介绍电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磁电式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热电式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常用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第四部分测试系统特性(4)
介绍测试系统基本组成,测试系统的静态、动态特性,不失真测量的条件。
测试系统特性的评定方法。
第五部分计算机化测试系统(10)
包括传感器信号的放大、滤波、调制与解调,等信号调理方法、A/D、D/A转换过程和采样定理,常用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计算机虚拟仪器技术。
实验
8学时
1.波形合成与分解,波形图、谱图的识图
2.输送线模型多传感器综合应用(红外、光电、铁磁等)
3.环境监测(烟雾、酒精、温度、湿度、亮度、噪声等)
4.转子实验台模型转速和振动测量、现场动平衡
合计
32+8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