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转染
孤儿核受体NR4A2过表达慢病毒质粒的构建
![孤儿核受体NR4A2过表达慢病毒质粒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7c8b25a9b84ae45c3a358c66.png)
目的片断插入pHBLV-CMV-IRES-ZsGreen载体MCS区,由CMVIE启动子调控表达,CMVIE启动子启动IRES和ZsGreen的共表达。
1.3引物设计与合成
根据NCBI human NR4A2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上、下游引物:h-NR4A2-Xho-Xba-F:ATTTCCGGTGAATTCCTCGAGGCCACCATGCCTTGTGTTCAGGCG;h-NR4A2-Xho-Xba-R:GGATCCGCGGCCGCTTCTAGAGAAAGGTAAAGTGTCCA,引物由上海生工合成。
孤儿核受体NR4A2过表达慢病毒质粒的构建
摘要】目的:构建NR4A2真核细胞瞬时表达载体。方法:设计带有酶切位点的NR4A2引物,采用PCR法从NR4A2基因载体中扩增目的基因,经限制性酶切后与目的载体连接,转化感受态细胞。挑取阳性克隆,分别采用PCR法和测序法进行验证。结果:成功构建具有NR4A2表达序列的慢病毒质粒。
本研究本通过对NR4A2基因进行改造,构建真核细胞瞬时表达载体,为深入了解该基因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调控机理打下基础。
1.材料方法
1.1材料
NR4A2基因载体购自上海恒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载体pHBLV-CMV-IRES-ZsGreen购自Hanbio,大肠杆菌菌株DH5α购自Invitrogen,限制性内切酶和DNA ladder购自Fermentas,One Step Cloning Kit购自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质粒DNA小、大量抽提试剂盒购自康为世纪,凝胶回收试剂盒购自Axygen,琼脂糖,琼脂粉等购自上海生工。
[3] Chen YH,Lin SJ,Ku HH et al.Salvianolie acid B attenuates VCAM-1 and ICAM-1 expression in TNF-alpha-treated human aortic endothelial cells[J].Cell Blochem,2001;82:512-521.
pmv261载体质粒过表达蛋白条件
![pmv261载体质粒过表达蛋白条件](https://img.taocdn.com/s3/m/bc1d09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7.png)
pmv261载体质粒过表达蛋白条件一、概述pmv261载体是一种广泛用于真核重组蛋白表达的质粒载体,其具有高转染效率和稳定性,适用于真核细胞中的高效表达。
Pmv261载体质粒过表达蛋白条件是指在真核细胞中使用pmv261载体质粒过表达目的蛋白时,需要考虑的背景条件和表达条件。
二、背景条件1. 细胞系pmv261载体质粒过表达蛋白的条件需要考虑所选择的真核细胞系。
常用的细胞系包括HEK293、CHO、SF9等,不同细胞系具有不同的转染效率和蛋白表达水平,因此需要根据具体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细胞系。
2. 质粒构建质粒的构建和序列设计对于pmv261载体质粒过表达蛋白条件也至关重要。
需要考虑目的蛋白的大小、结构和亲水性等因素,以及信使RNA的序列和启动子的活性,以确保质粒能够高效表达目的蛋白。
三、表达条件1. 转染条件过表达条件的第一步是将构建好的pmv261载体质粒转染入选定的真核细胞系中。
转染条件需要考虑转染剂的选择、转染时间和细胞的状态等因素,以确保质粒能够高效进入细胞内并稳定表达。
2. 表达时间表达时间是指在转染后需要给予细胞一定的时间来表达目的蛋白。
对于pmv261载体质粒过表达蛋白条件,需要根据目的蛋白的稳定性和表达水平来确定合适的表达时间,以确保蛋白能够高效表达并保持稳定性。
3. 表达介导为了提高目的蛋白的表达水平,可以采用介导蛋白或者其它表达增强因子来辅助pmv261载体质粒表达目的蛋白。
在确定介导蛋白的使用条件时,需要考虑其在细胞内的活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对目的蛋白表达的影响。
四、实验技术1. 转染技术在pmv261载体质粒过表达蛋白条件下,转染技术是非常关键的步骤。
常用的转染技术包括磷脂体转染、钙磷酸盐共沉淀转染、电穿孔转染等,需要根据细胞系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转染技术。
2. 免疫印迹技术免疫印迹技术是用来检测目的蛋白在真核细胞中表达水平的关键技术。
在pmv261载体质粒过表达蛋白条件下,需采用恰当的抗体和检测方法对目的蛋白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过表达pi3k的实验步骤
![过表达pi3k的实验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33568e93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93.png)
过表达pi3k的实验步骤过表达PI3K的实验步骤涉及多个阶段,包括基因构建、转染、表达验证等。
具体如下:1. 基因构建:-设计引物:根据目的基因mRNA编码区设计引物,并在引物两端加入酶切位点,如EcoRI 和Bgl II。
-提取mRNA:从细胞中提取目的基因的mRNA。
-逆转录:将mRNA逆转录成cDNA。
- PCR扩增:使用设计好的引物,通过PCR技术从cDNA中扩增出带有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编码区序列。
2. 载体构建:-酶切: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进行酶切处理,以获得相应的粘性末端。
-连接:将酶切后的目的基因与载体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
-转化:将重组质粒转化到宿主细胞中,如大肠杆菌。
-筛选:通过抗生素筛选出含有重组质粒的细菌克隆,并进行序列验证。
3. 细胞转染:-选择合适的细胞系进行转染,如使用脂质体介导的转染方法或其他商业化转染试剂。
-将重组质粒转染到目标细胞中,使细胞表达外源的PI3K基因。
4. 表达验证:-通过Western blotting、RT-qPCR等方法检测PI3K蛋白或mRNA的表达水平,以验证过表达效果。
-可以通过观察PI3K下游信号通路的变化来进一步确认PI3K的活性,例如检测Akt的磷酸化状态。
5. 功能研究:-根据实验目的,进行相关的功能实验,如细胞增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行为的检测。
-可以使用特异性的小分子抑制剂来研究PI3K信号通路的功能,例如研究p110α亚型在PI3K信号通路中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过表达实验时,应该设置合适的对照组,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实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以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
GenePharma 表达载体使用说明书
![GenePharma 表达载体使用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80fb019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a.png)
GenePharma 表达载体使用说明质粒及菌液说明1、GenePharma 所提供的过表达质粒为高纯度的DNA 粉末制品,经过真空冷冻干燥的质粒是呈薄膜状或粉末状附在离心管中,请适当离心(10000r/min 10~15s)后小心开启,以免飞扬丢失。
请根据实验需要的质粒浓度和质粒的总量加入适量的 ddH 2O (通常建议储存液浓度 500ng~1μg/μL ),合上管盖充分震荡使其溶解后可用于细胞转染及其他分子生物学实验。
粉末制品的 DNA 可长期保存(建议最好不要超过6个月),质粒溶解后建议在-20℃的环境中存贮,避免多次冻融处理。
2、甘油菌液为含有重组质粒的菌液的过夜培养物与甘油的混合物,甘油的终浓度为 20% 。
客户收到甘油菌液建议即刻活化(例如取50~100µL 到5m L 含有相应抗性(根据载体种类可以选择25~50μg/m L 卡那霉素或 50~100μg/m L 氨苄霉素)的 LB 培养基过夜活化(12~16h ),活化后的菌液与适量甘油混匀后于-80℃保存。
)3、重组质粒测序峰值图文件结果请参见附件报告中的.abl 文件。
测序序列文件参见与峰值图文件同名的.seq 文件。
测序结果比对文件参见参见附件报告中的.sqd 文件,还可见同名的.pdf 文件。
基因过表达实验设计在使用载体法针对某一基因进行过表达研究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如下几个问题:实验对照组的确立、细胞转染条件的确定、基因表达效率的检测。
1.实验对照组的确立在一个完善的基因过表达实验设计中,必须考虑设立正确合理的实验对照组。
通常,这些对照组包括阴性对照、转染试剂对照。
阴性对照通常是用基因过表达选择的载体对应的空载体来作为对照。
2.细胞转染条件的确定使用DNA 载体转染细胞时,为了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和确定转染效率,通常采用报告基因来检测DNA 的导入情况。
最常用的报告基因是绿色荧光蛋白。
吉玛公司提供的过表达载体有一部分载体中包含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框架,转入细胞后可以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是用荧光显微镜或流式细胞仪可以很容易地确定转染效率;如果您所订购的载体中不含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的表达框架,您可以先使用可以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的表达载体来确定转染效率和转染条件,然后使用同样的条件来转染过表达质粒。
细胞转染实验报告结论(3篇)
![细胞转染实验报告结论(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81b76d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1.png)
一、实验背景细胞转染技术是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它可以将外源DNA、RNA或其他生物大分子导入细胞内,从而实现对细胞功能的研究和调控。
本实验旨在通过细胞转染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内,研究该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和生物学功能。
二、实验目的1. 确保目的基因成功导入细胞内;2. 观察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3. 分析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
三、实验方法1. 细胞培养:将HEK293细胞在含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2. 基因构建: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克隆至载体pEGFP-C1中;3. 转染:采用脂质体转染试剂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内;4. 重组蛋白表达检测: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5. 细胞功能分析:通过细胞实验(如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分析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
四、实验结果1. 成功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PCR扩增目的基因片段长度符合预期,测序结果与预期序列一致;2. 成功导入目的基因:转染后,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阳性;3. 目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转染细胞中目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细胞;4. 细胞功能分析:通过细胞实验发现,目的基因的过表达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生物学功能有显著影响。
1. 本实验成功构建了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转染技术将目的基因导入细胞内;2. 目的基因在细胞内得到了有效表达,且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未转染细胞;3. 目的基因的过表达对细胞增殖、细胞凋亡等生物学功能有显著影响,表明该基因在细胞中具有一定的生物学功能。
本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转染技术是研究目的基因在细胞中表达和生物学功能的有效手段。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具体作用机制,为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以下是对实验结果的详细分析:1. 成功构建目的基因表达载体: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并克隆至载体pEGFP-C1中。
yfp蛋白表达质粒-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yfp蛋白表达质粒-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aa205d6e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39.png)
yfp蛋白表达质粒-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1 概述蛋白表达是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它涉及到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以及蛋白质在细胞中的功能和调控机制等方面。
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研究人员可以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来设计和构建表达质粒,实现目标蛋白的高效表达。
其中,YFP蛋白表达质粒作为一种常用的表达系统,在生物学研究和生物工程应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YFP是指黄色荧光蛋白(Yellow Fluorescent Protein),是一种来自于毛冠虫属菌株Aequorea victoria的荧光蛋白。
YFP蛋白具有较高的稳定性、较长的荧光寿命和较好的发光效率,被广泛用于荧光探针、蛋白质定位标记、细胞信号传导研究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YFP蛋白表达质粒的设计、构建方法以及转染和表达的步骤和技术要点。
首先,我们将对YFP蛋白表达质粒的设计原则进行探讨,包括启动子的选择、报告基因的连接方式以及标签的设计等方面。
然后,我们将介绍YFP蛋白表达质粒的构建方法,包括基因克隆技术、质粒的构建与筛选等步骤。
最后,我们将重点讨论YFP蛋白表达质粒的转染和表达,包括适合的细胞系选择、转染方法的优化以及表达后的荧光观察和检测等内容。
通过全面了解和掌握YFP蛋白表达质粒的设计、构建和表达技术,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于生物学研究,深入研究细胞信号传导、蛋白质定位和功能调控等重要生物学问题。
同时,YFP蛋白表达质粒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开发和基因工程等相关领域,为科学研究和应用创新提供重要的工具和平台。
因此,深入研究和探索YFP蛋白表达质粒的相关技术和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篇文章共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所涉及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三个小节,分别是YFP蛋白表达质粒的设计、构建方法以及转染和表达。
质粒过表达简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质粒过表达简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3af57e8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6.png)
质粒过表达简称-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质粒过表达是生物学研究中一种常用的技术手段,用于大量产生目标蛋白质。
质粒是一种循环双链DNA分子,广泛存在于细菌和真核生物中。
质粒过表达通过将目标基因克隆到质粒中,进而将质粒导入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制合成目标蛋白质。
质粒过表达技术的广泛应用,使之成为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工具。
质粒过表达技术的原理基于质粒具有自我复制和表达目标基因的能力。
在DNA复制过程中,宿主细胞的DNA复制机制可复制质粒中的目标基因。
一旦目标基因被复制并转录成RNA,宿主细胞的细胞机制会合成大量的目标蛋白质。
因此,质粒过表达技术可用来扩大目标蛋白质的产量,满足科研或工业生产的需要。
质粒过表达技术具有许多优点和广泛的应用。
首先,质粒过表达技术能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得到目标蛋白质,供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其次,通过质粒过表达技术可以实现目标蛋白质的高效产量,满足工业上对目标蛋白质的需求。
此外,质粒过表达技术可用于研究基因的功能、调控机制以及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等领域。
综上所述,质粒过表达技术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大量产生目标蛋白质,该技术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便利,减少了从其他来源获取目标蛋白质的成本和时间。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质粒过表达技术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仍然广阔。
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质粒过表达技术的概念、优点和应用,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主要目的是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导航,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章的内容。
在本文中,我们将按照以下结构来组织文章的内容:1. 引言:本节将对整个文章进行铺垫,概述质粒过表达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并说明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2. 正文:2.1 质粒的定义和作用:本节将详细介绍质粒的定义和作用,包括质粒的结构、功能和分类等内容。
2.2 过表达的概念和原理:本节将解释过表达的概念和原理,包括过表达的定义、过表达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常用的过表达方法等。
基因过表达质粒的构建
![基因过表达质粒的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4774352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e2.png)
基因过表达质粒的构建基因过表达质粒是现代分子生物学中最常用的研究工具之一。
它是一种可以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目标细胞中,进而使其过度表达的载体。
在科学研究中,基因过表达质粒的构建通常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选择适当的载体。
选择适合自己实验需要的质粒,常见的载体有质粒、病毒、人工染色体等。
其中质粒因其相对简单易用,成为了研究人员首选的载体。
第二步,构建基因克隆。
在这一步骤中,需要将目标基因插入到所选载体中。
插入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是PCR扩增法和限制性内切酶+DNA连接酶的方法。
此外,还可以使用homologous recombination、Transposon等方法。
第三步,测序验证。
构建完成后,需要对序列进行验证,确保插入序列与目标序列的匹配度。
这项工作通常通过测序进行。
第四步,转染。
转染是指将构建好的基因重组质粒导入到目标细胞中。
在这一步骤中,常使用化学法、电穿孔法、高压射流法等方法,将基因重组质粒转染到目标细胞中。
第五步,筛选。
筛选是为了寻找质粒成功转染到细胞的克隆。
筛选方法通常有:一是进行抗生素筛选法,二是基于标记物筛选法。
用荧光标记等方法将转染的细胞识别出来,然后通过克隆表征(如Western blotting、flowcytometry等方法)确定其含有重组基因。
总之,构建基因过表达质粒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耗费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不过,这项工作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对于科研人员而言,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具。
DNAJA1过表达重组质粒构建及转染结肠癌细胞的鉴定
![DNAJA1过表达重组质粒构建及转染结肠癌细胞的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4b7fbd98804d2b160a4ec01b.png)
DNAJA1过表达重组质粒构建及转染结肠癌细胞的鉴定摘要】目的:构建DNAJA1(DnaJ 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Hsp40) member A1)基因过表达质粒,转染结肠癌细胞株,并对其是否转染成功进行鉴定。
方法:Real-time聚合酶链反应(PCR)及Western blot检测6株结肠癌细胞及瞬时转染DNAJA1质粒的细胞中DNAJA1 mRNA水平。
采用全基因合成法合成DNAJA1编码区序列并克隆入pEGFP-C1载体末端,构建重组质粒pEGFP-C-DNAJA1并进行测序及凝胶电泳鉴定。
结果:6株结直肠癌细胞中,DNAJA1在HT29和HCT116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最较低,在LOVO和SW620细胞中较高。
测序及凝胶电泳结果表明DNAJA1重组质粒构建成功。
瞬时转染HT29和HCT116细胞后,与对照组相比,DNAJA1 mRNA分别升高约50倍,蛋白表达也明显升高。
结论:成功构建DNAJA1基因过表达重组质粒,并有较高的转染水平,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DNAJA1;结肠癌;基因转染【中图分类号】R7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3-0184-02【Abstract】Objection 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DNAJA1 (DnaJ heat shock protein family (Hsp40) member A1) overexpressed plasmids and transfect them inHT29 and HCT116 colorectal cancer (CRC) cell lines.Methods The expression of DNAJA1 mRNA in six CRC cell lines and DNAJA1 transient transfected cells was detected by using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and Western blot. DNAJA1 coding region was synthesizedto splice whole gene and then cloned into C terminus of pEGFP ovector to construct recombinant plasmids, and finally verified by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DNA sequencing. Results Among the six CRC cell lines The lowest levels of DNAJA1 mRNA and protein were observed in HT29 and HCT116 cells, and its highest levels were detected in SW620 and LoVo cells. The DNA sequencing and gel electrophoresis results validated the well recombinant plasmids. DNAJA1 mRNA in transient expressed SW480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by 50 fold, and the protein level of DNAJA1 was also obviously increased. Conclusion The recombinant DNAJA1 overexpressed plasmids were successfully constructed, which offered a well condition for our further research.【Key words】DNAJA1; Colorectal cancer; Gene transfection近年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直肠癌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它仍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且它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1]。
质粒构建的经验
![质粒构建的经验](https://img.taocdn.com/s3/m/9ac3991bff00bed5b9f31d1f.png)
一、质粒的构建:启动子的选择启动子的选择对于转染基因的有效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转染过程本身虽然无甚影响,但是对转染结果却有着微妙的影响。
启动子可分为2大类:诱导型启动子是比较精明的,平时歇着,一旦接到诱导信号指示就马上开工干活儿。
而组成型启动子比较老实的,就是从头到尾不停干活从不闲着的那种——比如我们很熟悉的CMV启动子啊,SV40啊,pMC1啊,PGK启动子啊等等。
获得高转染活性所需选择的启动子依赖于选用的细胞系和要表达的蛋白。
CMV启动子在大多数细胞类型中可以获得高表达活性。
在BHK-21中,CMV 启动子活性比其他启动子如SV40和RSV都要高。
但这三种病毒启动子在T细胞来源的细胞系,如Jurkat中组成表达水平较低。
转染后在培养基中加入PHA-L和PMA可以激活Jurkat细胞中CMV启动子,而单PMA就足以激活KG1和K562(人骨髓瘤白细胞)中的CMV启动子。
SV40启动子的表达在含有大T抗原(存在于COS-1和COS-7)时会提高,因为大T抗原可以刺激染色体外的合成。
一个强悍的高表达组成型启动子是我们做表达所求之不得的,但是对于转染本身来说却不一定好——因为任何持续过高表达外源基因都可能带来某种程度的细胞毒性,影响细胞生长——如果外源基因本身对细胞生长有毒,那更完蛋了,你很可能筛不到转染成功的细胞株,更别提稳定转染了——因为过量表达本身可能已经害死了那个转染了的细胞,没转染的细胞又死于筛选压力。
这种时候一个不那么“能干”的启动子可能更适合一些。
如果你曾经遇到原因不明的转染失败案例,会不会是这个原因呢?过犹不及就是这个道理咯。
诱导型启动子对于转染来说,特别是稳定转染,可能是更好的选择。
它使得目的基因的表达可以受到我们的调控——转染的时候不表达,筛选稳定表达株后再诱导表达,使得表达有毒性的基因或者精确分析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效应成为可能。
多数诱导型启动子在接受某种信号后“打开开关”开始工作,也有的相反,在缺失某种信号后打开开关。
(完整)病毒转染原理及步骤
![(完整)病毒转染原理及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c8b29edb7360b4c2f3f6474.png)
病毒转染原理及步骤在细胞相关的实验操作中,对于一些按常规方法难以转染甚至无法转染的细胞,通过病毒介导的实验能够大大提高基因的转导效率,以达到目的基因的高效瞬时表达。
病毒转染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载体 2包装提纯病毒 3感染靶细胞。
以慢病毒为例。
慢病毒(Lentivirus)载体是以HIV-1(人类免疫缺陷I型病毒)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基因治疗载体.区别一般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它对分裂细胞和非分裂细胞均具有感染能力。
慢病毒载体的研究发展得很快,研究的也非常深入.该载体可以将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体上,从而达到持久性表达。
在感染能力方面可有效地感染神经元细胞、肝细胞、心肌细胞、肿瘤细胞、内皮细胞、干细胞等多种类型的细胞,从而达到良好的的基因治疗效果,在美国已经开展了临床研究,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慢病毒载体构建原理:慢病毒载体的包装系统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即包装成分和载体成分。
包装成分由HIV-1基因组去除了包装、逆转录和整合所需的顺式作用序列而构建,能够反式提供产生病毒颗粒所必需的蛋白;载体成分则与包装成分互补,即含有包装、逆转录和整合所需的顺式作用序列,同时具有异源启动子控制下的多克隆位点及在此位点插入的目的基因.将包装成分与载体成分的多个质粒共转染包装细胞,即可在细胞上清中收获携带目的基因的复制缺陷型慢病毒载体颗粒。
慢病毒表达载体包含了包装、转染、稳定整合所需要的遗传信息。
慢病毒包装质粒可提供所有的转录并包装RNA 到重组的假病毒载体所需要的所有辅助蛋白。
为产生高滴度的病毒颗粒,需要利用表达载体和包装质粒同时共转染细胞,在细胞中进行病毒的包装,包装好的假病毒颗粒分泌到细胞外的培养基中,离心取得上清液后,可以直接用于宿主细胞的感染,目的基因进入到宿主细胞之后,经过反转录,整合到基因组,从而高水平的表达效应分子.对于一些较难转染的细胞,如原代细胞、干细胞、不分化的细胞等,能大大提高目的基因转导效率,而且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基因组的几率大大增加,这就为RNAi,cDNA 克隆以及报告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有利的途径。
质粒DNA转染注意事项
![质粒DNA转染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c4bea1c59ec3d5bbfd0a74bb.png)
[精华]质粒DNA转染注意事项:聚焦转染专辑终结篇(中)【字体:大中小】 时间:2005年08月19日来源:生物通------------------------------------------------------------------------------------------------------------------------------------·一、质粒的构建:启动子的选择启动子的选择对于转染基因的有效表达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转染过程本身虽然无甚影响,但是对转染结果却有着微妙的影响。
启动子可分为2大类:诱导型启动子是比较精明的,平时歇着,一旦接到诱导信号指示就马上开工干活儿。
而组成型启动子比较老实的,就是从头到尾不停干活从不闲着的那种——比如我们很熟悉的CMV启动子啊,SV40啊,pMC1啊,PGK启动子啊等等。
获得高转染活性所需选择的启动子依赖于选用的细胞系和要表达的蛋白。
CMV启动子在大多数细胞类型中可以获得高表达活性。
在BHK-21中,CMV 启动子活性比其他启动子如SV40和RSV都要高。
但这三种病毒启动子在T细胞来源的细胞系,如Jurkat中组成表达水平较低。
转染后在培养基中加入PHA-L和PMA可以激活Jurkat细胞中CMV启动子,而单PMA就足以激活KG1和K562(人骨髓瘤白细胞)中的CMV启动子。
SV40启动子的表达在含有大T 抗原(存在于COS-1和COS-7)时会提高,因为大T抗原可以刺激染色体外的合成。
一个强悍的高表达组成型启动子是我们做表达所求之不得的,但是对于转染本身来说却不一定好——因为任何持续过高表达外源基因都可能带来某种程度的细胞毒性,影响细胞生长——如果外源基因本身对细胞生长有毒,那更完蛋了,你很可能筛不到转染成功的细胞株,更别提稳定转染了——因为过量表达本身可能已经害死了那个转染了的细胞,没转染的细胞又死于筛选压力。
过表达质粒构建原理
![过表达质粒构建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017a306b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c2.png)
过表达质粒构建原理一、目的基因获取过表达质粒构建的第一步是获取目的基因。
目的基因通常是从基因文库、PCR扩增或者人工合成等方法中获得。
确保目的基因序列的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任何突变都可能影响后续的表达结果。
二、载体质粒选择选择适当的载体是构建成功的关键。
常用的载体有质粒、病毒载体等。
在选择载体时,应考虑其容量、复制能力、插入位点等因素,以确保目的基因能够高效地导入宿主细胞并稳定表达。
三、限制性内切酶处理限制性内切酶是一种特异性切割DNA的酶,用于在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上产生相同的黏性末端,以便进行接下来的连接反应。
选择适当的限制性内切酶,并控制其切割时间,可以确保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的准确切割。
四、连接反应连接反应是将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结合的过程,通常在DNA连接酶的作用下完成。
在连接反应中,需要控制反应条件,以确保目的基因和载体质粒的正确结合。
连接后的产物称为重组质粒。
五、转化宿主细胞重组质粒需要导入宿主细胞中进行表达。
选择合适的宿主细胞,如细菌、酵母、昆虫或哺乳动物细胞等,根据宿主细胞的特性,采用适当的转化方法,如电穿孔、化学转化或转染等,将重组质粒导入宿主细胞。
六、筛选与鉴定转化后的宿主细胞需要进行筛选和鉴定,以确定是否存在重组质粒。
通过抗性筛选、PCR鉴定或DNA测序等方法,可以初步筛选出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
进一步通过表达产物检测和稳定性检测等手段,对重组质粒进行全面鉴定。
七、表达产物检测表达产物检测是验证目的基因是否成功表达的重要步骤。
通过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或酶联免疫等检测方法,可以对重组质粒的表达产物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
比较表达前后的蛋白质变化,以评估过表达的效果。
八、稳定性检测稳定性检测是为了评估重组质粒在宿主细胞内的稳定性。
在细胞培养过程中,对目的基因的表达进行定期检测,观察其在不同传代过程中的表达水平变化。
稳定性良好的过表达质粒能够在多次传代后仍保持稳定的表达水平。
过表达基因的方法
![过表达基因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af091fc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3.png)
基因过表达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人工构建的方式在目的基因上游加入调控元件,使基因可以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实现大量转录和翻译,从而实现基因产物的过表达。
基因过表达的步骤是:
1,构建克隆。
将目的基因连接在特定的载体上,载体种类依据表达系统差异而不同。
在载体上一般含有增强基因转录的promoter,不同系统中采用的promoter完全不同
2,将克隆导入表达细胞中。
在大肠杆菌,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构建的外源质粒直接导入细胞即可,这个过程称为转化或转染。
对于昆虫表达系统,构建的质粒还需要先转座成为杆状病毒基因组才能用于转染。
基因过表达的应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酵母表达系统,昆虫表达系统,哺乳动物细胞表达系统和体外翻译系统(无细胞体系)。
扩展资料:
基因过表达在医疗方面得应用:
科学家将不仅能发现有缺陷的基因,而且还能掌握如何进行对基因诊断、修复、治疗和预防,这是生物技术发展的前沿。
这项成果将给人类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利益。
所谓基因治疗是指用基因工程的技术方法,将正常的基因转如病患者的细胞中,以取代病变基因,从而表达所缺乏的产物,或者通过关闭或降低异常表达的基因等途径,达到治疗某些遗传病的目的。
过表达质粒转录本
![过表达质粒转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02957a57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5.png)
过表达质粒转录本过表达质粒转录本,也被称为过量表达质粒转录本,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通过在细胞内产生大量的目标基因的RNA或蛋白质,以便研究该基因功能、调控机制以及生理学功能等方面。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来探讨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相关内容。
深度探讨:1. 介绍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在这一部分,我将解释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基本原理,即通过将目标基因的DNA序列插入一个表达载体中,然后将该载体转染至目标细胞中,使细胞产生大量目标基因的RNA或蛋白质。
同时,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过表达质粒转录本技术,如原核表达系统和真核表达系统等。
2. 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应用领域:这一部分将探讨过表达质粒转录本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广泛应用。
例如,通过过表达特定蛋白质,研究其功能、相互作用以及结构等方面的信息;通过过表达一些信号分子或受体,研究其通过调节其它基因或信号通路来影响细胞生理功能的机制;通过过表达一些疾病相关基因,模拟疾病发生的机制等。
3. 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优缺点:过表达质粒转录本作为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也存在一些优缺点。
这一部分将探讨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优点,例如它可以快速、经济地产生大量目标分子,非常适合进行功能研究。
同时,我也会解释其一些不足之处,如过表达可能导致功能上的失真或细胞内毒性反应等。
广度探讨:1. 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技术改进与应用现状:在这一部分,我将讨论过表达质粒转录本技术的改进和最新应用。
例如,介绍了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如CRISPR/Cas9系统与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结合,可以更精确地研究目标基因的功能。
此外,我也将介绍一些新兴的基因过表达技术,如RNA干扰和免疫疗法中的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等。
2. 过表达质粒转录本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这一部分将探讨过表达质粒转录本在药物研发领域的应用。
例如,使用过表达质粒转录本可以高效地合成大量靶向药物或疫苗的前体;同时,过表达质粒转录本也可以帮助研究药物的代谢、药效和关键作用靶点等。
过表达质粒转录本
![过表达质粒转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4cda05e8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76.png)
过表达质粒转录本过表达质粒转录本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增加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
该技术的原理是将目标基因的编码序列克隆到质粒载体上,然后将质粒转染到细胞中,使其表达目标基因。
本文将介绍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步骤1. 克隆目标基因的编码序列:首先需要从目标细胞中提取RNA,然后通过反转录酶将RNA转录成cDNA。
接着,利用PCR扩增目标基因的编码序列,并将其克隆到质粒载体上。
2. 筛选正常克隆:将克隆后的质粒转染到细胞中,然后通过筛选正常克隆来确定哪些克隆表达了目标基因。
常用的筛选方法包括PCR、Western blot和荧光显微镜等。
3. 确定最佳表达条件:确定最佳表达条件是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关键步骤之一。
通常需要对转染细胞进行不同条件的处理,如不同浓度的质粒、不同时间的培养等,以确定最佳表达条件。
4. 验证表达效果:最后需要验证表达效果,通常使用Western blot或荧光显微镜等方法来检测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
二、注意事项1. 质粒的选择:选择合适的质粒载体对于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成功非常重要。
常用的质粒载体包括pCMV、pEGFP和pIRES等。
2. 转染细胞的选择:不同的细胞对于质粒的转染效率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细胞。
常用的细胞包括HEK293、CHO和HeLa等。
3. 质粒浓度的控制:质粒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因此需要控制质粒浓度在适当的范围内。
4. 转染时间的控制:转染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因此需要控制转染时间在适当的范围内。
5. 质粒的纯度:质粒的纯度对于过表达质粒转录本的成功也非常重要。
质粒应该经过严格的纯化和检测,以确保其质量和纯度。
总之,过表达质粒转录本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可以用于增加目标基因的表达水平。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质粒的选择、转染细胞的选择、质粒浓度的控制、转染时间的控制和质粒的纯度等方面,以确保实验的成功。
质粒过表达简称
![质粒过表达简称](https://img.taocdn.com/s3/m/f4ab4e5d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78.png)
质粒过表达简称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质粒过表达简称是指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用来将感兴趣的基因或蛋白质大量表达的方法。
质粒过表达简称具有简单、快速、高效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因克隆、蛋白表达和功能研究等领域。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质粒过表达简称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质粒是一种环状双链DNA分子,常常存在于细菌和酵母等微生物细胞中。
在质粒过表达简称中,研究者首先需要将感兴趣的基因插入到质粒的多克隆位点中,构建成重组质粒。
然后将重组质粒导入到目标宿主细胞中,利用宿主细胞的生物合成机制来大量表达所需的基因或蛋白质。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对目标基因或蛋白质的高效表达和纯化。
质粒过表达简称的方法主要包括化学转化、电穿孔、热激转化等多种方式。
化学转化是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在化学转化过程中,研究者通常采用大肠杆菌等细菌作为目标宿主细胞,通过热冲击或化学处理等手段,使质粒能够有效地进入细胞内并得到表达。
电穿孔和热激转化等方法也能实现质粒的过表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优势。
质粒过表达简称在科研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来实现对目标基因的克隆和表达,为基因功能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质粒过表达简称还可以用来表达外源蛋白质,如疫苗蛋白、药物蛋白等,为生物药物研发和生产提供了便利。
质粒过表达简称还可以应用于蛋白互作、结构生物学和转基因研究等领域,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质粒过表达简称是一种简单、快速、高效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和重要的研究意义。
在未来的科研工作中,我们可以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质粒过表达简称的方法,提高其表达效率和稳定性,为基因工程、生物医学和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质粒过表达简称】的研究将成为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研究。
第二篇示例:质粒过表达简称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用于将外源基因大量表达在目标细胞中。
质粒过表达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快速高效地获得大量外源蛋白质,用于功能研究、药物开发等领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表达质粒的构建及转染
质粒及菌液说明过表达质粒为高纯度的DNA 粉末制品,经过真空冷冻干燥的质粒是呈薄膜状或粉末状附在离心管中,请适当离心(10000r/min 10~15s)后小心开启,以免飞扬丢失。
请根据实验需要的质粒浓度和质粒的总量加入适量的ddH2O (通常建议储存液浓度500ng~1μg/μL),合上管盖充分震荡使其溶解后可用于细胞转染及其他分子生物学实验。
粉末制品的DNA 可长期保存(建议最好不要超过6个月),质粒溶解后建议在-20℃的环境中存贮,避免多次冻融处理。
2、甘油菌液为含有重组质粒的菌液的过夜培养物与甘油的混合物,甘油的终浓度为20% 。
客户收到甘油菌液建议即刻活化(例如取50~100µL到5mL 含有相应抗性(根据载体种类可以选择25~50μg/mL 卡那霉素或50~100μg/mL 氨苄霉素)的LB 培养基过夜活化(12~16h),活化后的菌液与适量甘油混匀后于-80℃保存。
)
3、重组质粒测序峰值图文件结果请参见附件报告中的.abl 文件。
测序序列文件参见与峰值图文件同名的.seq 文件。
基因过表达实验设计在使用载体法针对某一基因进行过表达研究过程中,通常会遇到如下几个问题:实验对照组的确立、细胞转染条件的确定、基因表达效率的检测。
1. 实验对照组的确立在一个完善的基因过表达实验设计中,必须考虑设立正确合理的实验对照组。
通常,这些对照组包括阴性对照、转染试剂对照。
阴性对照通常是用基因过表达选择的载体对应的空载体来作为对照。
2. 细胞转染条件的确定使用DNA 载体转染细胞时,为了选择合适的转染方法和确定转染效率,通
常采用报告基因来检测DNA 的导入情况。
最常用的报告基因是绿色荧光蛋白。
3. 基因表达效率的检测通常用两大类方法来检测过表达质粒中目的基因表达的效率,一类方法是直接检测目的基因在不同水平如mRNA 和蛋白水平的变化,具体的方法如qPCR 和Western blot 等;另一类方法是通过检测目的基因的生物学效应和细胞效应来间接的反映目的基因的表达变化,这一类方法很多,不同的基因有不同的检测方法。
通常多选用qPCR 和Western blot 等方法直接检测目的基因的变化情况。
由于细胞种类和蛋白表达翻译及抗体因素,吉玛构建表达载体通常可保证qRCR 检测转染工程细胞293T,目的基因mRNA 表达水平有2倍上调。
基因过表达实验操作由于在基因过表达实验中有多种条件选择,如试剂和细胞株等,在本实验操作中仅以pEX-1 空载体为阴性对照,Lipofectamin2000 为转染试剂,293T 细胞为实验细胞株,按照上述条件分步阐述过表达质粒转染实验的操作过程。
如果用户使用不同的细胞株和转染试剂,可根据不同的目的基因和实验条件进行相应的调整。
1、293T 细胞在6cm dish 中培养至80-90%融合时,倾去培养液,用3mL
PBS 洗涤细胞两次。
2、加1mL Trypsin-EDTA solution, 混匀后,小心吸去胰酶溶液,37℃ 放置3
分钟。
3、再加入2 mL 含10% FBS 的DMEM 培养液,吹打使细胞形成单细胞悬
液。
4、血球计数板计数,将细胞稀释至3×105 细胞/mL。
5、按5×103细胞/孔的浓度接种96 孔板,混匀后于37℃ 5% CO2培养24h。
6、转染试剂Lipofectamin2000 用于转染过表达质粒,剂量如下,每个剂量
设三复孔。
7、在1.5 mL EP 管中加入75 μL(25μL/well*3well)无血清DMEM,再加入根据上述表格算出的不同剂量的质粒,混匀;取另一1.5mL EP 管,加入75 μL (25μL/well*3well)无血清DMEM,加入根据上述表格算出的相应剂量的Lipofectamin2000,混匀,室温放置5 分钟后将两组管混合,室温放置20 分钟。
吸去96 孔板中的培养液,每孔加入50 μL 无血清的DMEM 培养液。
8、将转染混合物逐滴加入96 孔板中,混匀后,在培养箱中温育5 小时。
9、转染质粒组,吸弃转染液,更换为完全培养基,在培养箱孵育24h 后观测。
10、如果在转染条件摸索实验中没有找到较高效率的转染方法,请更换转染方法和试剂。
如无其他方法选择,可以使用流式细胞仪将转染的细胞分选出来用于后续实验。
如果无法分选细胞,可以在计算基因表达效率时去除转染效率的影响,也可以使用抗生素对转染后的细胞进行初筛后再进一步检测抑制效率。
细胞转染
1、设定合理的实验组,包括转染试剂对照(mock transfection)、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和目的基因实验组。
2、按照前面实验确定的细胞接种量接种。
37℃ 5% CO2 培养至40-70%融合。
3、按照前面实验确定的转染条件转染细胞。
如果需要转染不同培养量的细胞,试剂的用量可以根据转染试剂说明书进行相应的变化。
4、转染后24-48h 后,收集细胞进行下一步的检测工作。
通常,目的基因在转染后24-48h 内就会表达,但有一些蛋白可根据稳定性、半衰期或表达调控周期的不同,需要适当延长缩短检测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