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doc

合集下载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

谢谢你的观赏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资数额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支付方式为按月以货币的形式支付结算。

《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的离职结算主动辞职,没有其它经济补偿的。

除非在公司没有缴纳社保的前提下,并以此为由,提出辞职,可以要求经济补偿,根据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你的什么时候辞职就什么时候结算工资,不过一般来说用人单位是有一个固定的发工资时间,如果还没到就按公司规定到下个月才可以领取。

你可以跟用人单位协商,单位同意就可以领啦。

劳动者因违法或者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还是要承担责任的。

但要注意的是:(1) 劳动者必须具有主观过错;(2) 赔偿只算直接损失,不算间接损失。

具体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但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3)对生产、经营造成的直接损失;(4)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

上述两点的主要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

必要时可参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但须注意:该条例已经由国务院废止) 关于违约责任,你要注意《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约定范围的限制: 仅限于专项培训费的服务期条款、保密义务、竞业限制三种情况。

而且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的人员仅限于高级管理人员。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谢谢你的观赏工资的应付结算应付工资的计算是工资结算工作的核心,工业企业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组成项目计算对每个职工的应付工资额。

1)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按考勤记录登记的职工出勤、缺勤天数和每人的工资标准进行计算的。

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所有参加工作的人或者有家人朋友参加工作的人应该都很关心按照劳动法规定的工资的一些内容,首当其冲的是工资的计算方法,毕竟工资是所有劳动人保证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

那么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一、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之未订书面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未订书面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计算基数各地有差异,多数地区规定为当月应得工资。

比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以相对应的月份的应得工资为准。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二)规定,用人单位因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应每月支付的二倍工资,按照劳动者当月的应得工资予以确定,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当月工资包含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的,应按分摊后该月实际应得奖金数予以确定。

广东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会议纪要中认为,二倍工资差额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当月应得工资,但不包括以下两项:(一)、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劳动报酬,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年底双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结算的业务提成等;(二)、未确定支付周期的劳动报酬,如一次性的奖金,特殊情况下支付的津贴、补贴等。

劳动法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解释

劳动法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解释

劳动法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解释导言:劳动法是维护劳动者利益的法律法规,其中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是保障劳动者权益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围绕劳动法关于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解释,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该法律法规。

一、什么是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劳动者按照工作时长获得的工资,也称为小时工资。

在劳动法中,计时工资的计算涵盖了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的计算。

二、正常工作时间的计算方法按照劳动法的规定,在没有法定周工作时间的地方,正常工作时间一般不超过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

计算正常工作时间的方法如下:1. 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时间不超过8小时时,按照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工资;2. 每日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但不超过法定工作时间:如果劳动者一天的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但不超过法定工作时间,超出部分按照加班工资的标准给予劳动者报酬;3. 周末和法定假日的工作时间计算: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周末和法定假日的工作时间按照加班工资的标准给予劳动者报酬。

三、加班时间的计算方法加班时间是指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工作时间,劳动法对加班时间的计算有如下规定:1. 每天加班时间不超过3小时:劳动者每天的加班时间不超过3小时时,加班工资按照正常工资的1.5倍计算;2. 每天加班时间超过3小时:如果劳动者每天的加班时间超过3小时,超出部分的加班工资按照正常工资的2倍给予劳动者报酬;3. 节假日加班时间的计算:劳动法规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按照正常工资的3倍给予劳动者报酬。

四、计时工资的结算方法计时工资的结算是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进行计算的。

结算方法如下:1. 正常工作时间的计算:根据劳动者每日的工作时间和每周的工作时间合计,计算正常工作时间的工资;2. 加班工资的计算:根据劳动者每日的加班时间和节假日加班时间,计算加班工资;3. 工资的发放:根据劳动者实际工作的时间和加班时间,将正常工作时间和加班工资合并计算,发放给劳动者。

员工离职工资结算规定

员工离职工资结算规定

员工离职工资结算规定(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自我介绍、自我鉴定、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articles, such as self introduction, self appraisal, work summary, work plan, contract agreement, document, rules and regulations, planning plan,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article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员工离职工资结算规定员工离职工资结算规定_怎么提出离职人力资源工作者在员工关系处理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离职处理。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

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计算员工非满勤月的工资方法1、员工非满勤月份中,如果如果员工实际出勤天数少于11天,则可以采用计算方式三: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2、员工非满勤月份中,如果如果员工实际出勤天数多于11天,则可以采用计算方式二: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3、以上计算方式,《员工手册》或集体合同或劳动合同中进行约定;当然,以11天作为拐点,主要是考虑11天为劳社部发[2008]3号文中规定之计薪日21.75的一半值,当然,各个公司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约定。

如:2011年2月,应出勤天数(含法定节假日)仅为20天;2011年8月,应出勤天数则为23天。

如果员工甲、乙工资均为10K,分别在2月与8月离职,且均在离职当月缺勤一天。

则双方的离职当月工资结算分别为(甲)10000-10000/20×1=9500(乙)10000-10000/23×1=9565.2采用计算方式一一般不大为很多企业的薪资负责人所接受,一来,此种计算方式中日工资的计算方式没有法律支撑,二来会造成不同月份之间的差异,作为薪资负责人也很难向员工进行解释。

按照计算方式二,如果当月的缺勤天数超过21.75天,则员工工资为负数如:员工丙工资为10K,2011年8月1日公司工作最后一天,办理离职手续。

当月的工资结算为10000-10000/21.75×(23-1)=(—114.9)这显然也不合理。

按照计算方式三,上述丙员工员工情况如果此种方式的话,当月工资结算应为1/21.75×10000=459.8元,此种方式尚合理。

2024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

2024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

2024劳动法工资计算方法根据《劳动法》规定,企业应根据劳动者的岗位和工作量,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工资。

具体的工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固定工资等。

下面将针对这些工资计算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计时工资计时工资是以劳动时间为单位计算的工资,一般根据工作时间进行计算。

当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超过规定工作时间,应按照加班工资进行结算。

工作时间包括固定工作时间和加班时间。

1.固定工作时间:根据《劳动法》规定,标准工作时间为每日8小时,每周不超过40小时。

如果劳动者在上述时间范围内工作,所获得的工资为固定工作时间内的工资。

2.加班工资:如果劳动者的工作时间超出标准工作时间,应按照加班工资进行结算。

根据《劳动法》规定,平时加班工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休息日加班工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

二、计件工资计件工资是根据劳动者的工作任务完成数量进行计算的工资。

劳动者根据完成的任务数量,可以获得相应数量的工资。

具体计算方式根据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约定而定。

三、固定工资固定工资是按月或者按年支付给劳动者的固定金额。

劳动者每月或每年都可以获得相同数额的工资,具体数额由双方在劳动合同中约定。

工资数额一般由劳动者和企业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在计算固定工资时,需要考虑到以下因素:1.基本工资:企业根据岗位和工作经验为劳动者设定的基本工资。

2.绩效工资:根据劳动者的工作表现、能力和贡献等因素进行评估,作为提高工资的依据。

3.奖金:根据企业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根据劳动者的绩效或者企业的利润状况等给予的额外奖励。

4.补贴津贴:根据企业的规定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给劳动者提供的生活、交通、餐费等方面的补贴津贴。

除了上述基本的工资计算方法外,还需要充分考虑劳动者的福利待遇,如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等。

根据劳动合同和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应该依法向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

劳动法试用期工资结算.doc

劳动法试用期工资结算.doc

劳动法试用期工资结算试用期辞职工资怎么算的呢?下面是由应届毕业生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劳动法试用期工资结算,希望能够帮到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里约定试用期工资。

约定试用期工资应当体现同工同酬的原则。

试用期间劳动者提供的价值不意味一定小于正式工,所以不能当然地认为试用期间劳动者的工资就是最低标准,这不符合同工同酬的原则。

试用期如何辞职我国《劳动法》规定:劳动法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

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试用期的长度是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相应确定的。

试用期有上限,没下限,甚至可以约定不需要试用期。

劳动者提前30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3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在试用期中,除劳动者有劳动法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的情形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试用期离职有工资吗我国《劳动法》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所以,只要劳动者付出劳动就应得到工资分配。

所以试用期离职是有工资的。

试用期工资不能突破法定下限:1、不得低于本单位同岗位最低档工资的百分之八十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这是选择性下限,满足二者之一即可;2、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此为强制性的下限。

试用期最低工资《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最低工资是一种保障制度。

它确保了职工在劳动过程中至少领取最低的劳动报酬,维持劳动者个人及其家庭成员的基本生活,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确立了将劳动者因探亲、结婚、直系亲属死亡按规定休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国家和社会活动,视为提供了正常劳动的规定,从法律上排除了企业以非劳动者本人原因没有提供正常劳动为由拒付工资的可能性。

工资计算方式(工资计算方式按出勤)

工资计算方式(工资计算方式按出勤)

工资计算方式(工资计算方式按出勤)内容导航:6工资怎么计算工资计算公式是:当月工资=月薪-月薪÷275x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出勤天数比例=2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工资计算: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劳动合同的规定,以各种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报酬。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月计薪天数为275天,也就是日工资=月工资/275,周六周日不计工资,但是法定节假日(比如元旦、清明)是要算工资的。

一般工资的算法:工资等于基本工资加上绩效工资、以及津贴和补贴等工资性收入。

而基本工资=(固定月薪/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而月计薪天数一般是275天。

正常的月工资计算方法计算月工资时应当按照275的计酬天数进行计算,因每个月天数不一样,按照30天算肯定不合理,所以应当按照法律规定的275平均工作日×实际工作日(即排除双休日)进行计算。

法定工资计算方法正面回答法定工资计算方法包括日工资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为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75天。

劳动法的工资的计算: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75天。

劳动法工资计算标准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75、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

法律分析: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劳动法对工资支付方式的规定

劳动法对工资支付方式的规定

劳动法对工资支付方式的规定一、工资支付方式的背景和重要性在现代社会中,作为劳动报酬的核心部分,工资被视为雇佣关系的重要指标。

工资支付方式既影响着雇主和雇员之间的劳动关系,也直接关乎员工的生活质量和就业满意度。

因此,国家通过立法手段,特别是劳动法来规定和保护工资支付方式的权益。

二、固定工资与浮动工资的定义和区别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五条的规定,固定工资是指按月或者按年给予员工支付一定金额的报酬;浮动工资则是依据个人或者单位业绩进行变化的报酬形式。

三、劳动法对固定工资方式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以货币形式向劳动者支付其所得”的规定中提到了固定工资的支付方式。

这意味着用人单位应当按照约定或者依照相应法规向劳动者按时足额发放固定金额的薪水。

在具体操作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规定了工资支付的时间。

根据该法规,用人单位应当按月支付劳动者工资,并且在岗位变动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另外,《月度工资计算和支付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令[2013]9号)也详细解释了对固定工资方式的一些具体规定,确保劳动者能够准时、足额地收到自己的薪酬。

四、劳动法对浮动工资方式的规定与固定工资不同,浮动工资是根据业绩或者其他特定标准确定的报酬形式。

在这种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要求,企业或下属部门应当明确告知员工关于浮动工资项目及其计算方法等详细信息。

此外,在个别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八条也提到了浮动工资的支付机制。

例如,在销售行业中,一些销售人员可能会以低底薪加高提成为基本报酬形式。

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要求不得将经营风险转嫁给劳动者,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仍然需要根据法律规定保障员工的基本薪酬权益。

五、劳动法对工资支付方式的限制和保护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有关支付方式的规定不只是简单地告诉用人单位应该以某种方式支付工资,同时也设立一些限制和要求。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1. 背景介绍劳动法是为保护劳动者的权益和规范劳动关系而制定的法律。

其中,工资结算方式作为劳动报酬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雇主和员工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工资结算方式的种类根据中国的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类:2.1. 现金支付现金支付是最常见的一种工资结算方式。

雇主通过现金直接支付给员工,员工可以立即获得报酬。

这种方式简单、方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容易发生纠纷和安全隐患。

2.2. 银行转账银行转账是一种更安全、更便捷的工资结算方式。

雇主将员工的工资通过银行转账到员工指定的银行账户中。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现金流通带来的风险,还能记录每笔交易,方便双方核对。

2.3. 支票支付支票支付是一种由雇主开具给员工的支付凭证,在中国并不常见。

雇主通过银行开具支票,并交给员工,员工可以凭支票去银行兑现。

这种方式相对较少使用,主要是因为支票易丢失、被冒领等风险较高。

2.4. 电子支付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支付在工资结算中也逐渐得到应用。

雇主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员工的工资直接转入其电子账户中。

员工可以通过手机或其他设备进行查询和使用。

这种方式方便快捷,也能提高效率。

3. 工资结算方式的选择在选择工资结算方式时,雇主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3.1. 法律规定根据中国的劳动法,雇主有义务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并采取安全、方便的方式进行结算。

因此,在选择工资结算方式时,雇主必须遵守相关法律规定。

3.2. 雇员意愿雇员对于工资结算方式可能有不同的偏好和需求。

有些人更喜欢现金支付,而另一些人更倾向于银行转账或电子支付。

雇主应该尊重并考虑到雇员的意愿。

3.3. 安全性安全性是选择工资结算方式时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现金支付容易引发安全隐患,而银行转账和电子支付相对更安全可靠。

3.4. 成本和效率不同的工资结算方式可能存在不同的成本和效率。

现金支付可能需要雇主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处理,而银行转账和电子支付则可以提高效率并减少成本。

根据劳动法公司辞退员工工资结算怎么规定?

根据劳动法公司辞退员工工资结算怎么规定?

The so-called genius is a lie, and hard work is real.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根据劳动法公司辞退员工工资结算怎么规定?辞退员工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并且及时结算工资,但是现实生活中一般都不会在辞职的时候交付工资,都会在下一个月工资发放的时候,一并的支付给被辞退的员工,所以还是需要改进的制度。

一、根据劳动法公司辞退员工工资结算怎么规定?用人单位除按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规定的情形无需支付经济补偿金外,其它情况根据解除的原因不同,赔偿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1、如果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合同,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这里所称的月工资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者终止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按应发工资计算。

2、如果单位没有正当合法理由单方辞退,需要按上面标准支付双倍的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第八十七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二、扩展资料:有无补偿金和多少补偿金与自辞、被辞没有直接关系,关键问题要看原因。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

劳动法离职⼯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很少有员⼯能够在⼀个单位⼯作到退休,特别是⼀些在私企或是刚⼯作不久的⼈,常常会因为⼀些原因⽽选择离职,离职要结算⼯资的。

那么劳动法离职⼯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呢?下⾯店铺的⼩编就给⼤家介绍⼀下,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劳动法离职⼯资结算是怎么规定的要区分是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还是⽤⼈单位辞退。

如果是劳动者提出,那么可以获得所有⼯资,仅此⽽已,⽤⼈单位不得扣下。

如果是⽤⼈单位提出,那么除了⽀付劳动⼯资外,还需要⽀付经济补偿⾦,⼀般是⼯作满⼀年就可以获得⼀个⽉⼯资数额的经济补偿,⼯作满6个⽉不⾜1年的按1年计算。

如果劳动者没有任何依据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单位不但不给经济补偿⾦,给单位造成损失的要承担赔偿责任,单位可以⽤扣⼯资的⽅法作为赔偿。

《劳动法》第四⼗六条有下列情形之⼀的,⽤⼈单位应当向劳动者⽀付经济补偿:(⼀)劳动者依照本法第三⼗⼋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单位依照本法第三⼗六条规定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致解除劳动合同的;(三)⽤⼈单位依照本法第四⼗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四)⽤⼈单位依照本法第四⼗⼀条第⼀款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五)除⽤⼈单位维持或者提⾼劳动合同约定条件续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不同意续订的情形外,依照本法第四⼗四条第⼀项规定终⽌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六)依照本法第四⼗四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终⽌劳动合同的;(七)法律、⾏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四⼗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作的年限,每满⼀年⽀付⼀个⽉⼯资的标准向劳动者⽀付。

六个⽉以上不满⼀年的,按⼀年计算;不满六个⽉的,向劳动者⽀付半个⽉⼯资的经济补偿。

⽤⼈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后,未按规定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的,除全额发给经济补偿⾦外,还须按该经济补偿⾦数额的百分之五⼗⽀付额外经济补偿⾦。

当劳动者正常离职的时候,⽤⼈单位要为劳动者结算⼯资。

⽽且⼀旦⽤⼈单位⾮法解除劳动合同或是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需要给予员⼯⼀定的赔偿,赔偿按照法律规定给予。

劳动合同法工资计算

劳动合同法工资计算

劳动合同法工资计算劳动合同法工资计算劳动法对工资计算方法的规定关乎劳动者能领取工资的多少。

工资的计算方法是劳动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合同法工资计算未订书面合同《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未订书面合同二倍工资差额的计算基数各地有差异,多数地区规定为当月应得工资。

比如,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会议纪要规定,劳动合同期满后,劳动者仍在用人单位工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依照《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的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

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以相对应的月份的应得工资为准。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指导意见(二)规定,用人单位因未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而应每月支付的二倍工资,按照劳动者当月的应得工资予以确定,包括计时工资或者计件工资以及加班加点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劳动者当月工资包含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的,应按分摊后该月实际应得奖金数予以确定。

广东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会议纪要中认为,二倍工资差额的计算基数为劳动者当月应得工资,但不包括以下两项:(一)支付周期超过一个月的劳动报酬,如季度奖、半年奖、年终奖、年底双薪以及按照季度、半年、年结算的业务提成等;(二)未确定支付周期的劳动报酬,如一次性的奖金,特殊情况下支付的津贴、补贴等。

不过,需注意上海的规定,上海实践中认为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是不含加班工资的。

未休年休假用人单位如未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年休假,劳动者主张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如何计算?《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规定,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职工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的,应当在本年度内对职工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员工辞职工资结算方法

员工辞职工资结算方法

员工辞职工资结算方法
员工辞职后,工资结算方法可以根据劳动法和公司政策进行安排。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结算方法:
1. 全额结算:员工辞职时,可以根据其实际工作天数和工资水平,将剩余的工资一次性支付给他们。

2. 预支结算:如果员工离职时间较早,可能只能结算到某个特定日期。

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可以预支员工剩余的工资。

3. 调休结算:如果员工有剩余的年假或调休假,公司可以选择将这些假期转换为工资,并与最终结算工资一起支付给员工。

4. 延迟结算:有时候公司需要一些时间来处理员工的离职手续,因此可能会在员工离职后的一个特定日期结算工资。

无论采用哪种结算方法,公司都应该保证按时支付员工的工资,并确保在离职后制定清晰的结算安排,以遵守相关的劳动法规定。

此外,公司还应向员工提供相应的结算明细,确保透明度和公平性。

劳动法辞职的工资结算方法

劳动法辞职的工资结算方法

劳动法辞职的工资结算方法劳动法辞职的工资结算方法在职场中,有时候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离开公司的情况,而辞职成为离开的一种方式。

辞职的原因各种各样,可以是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薪资待遇不公、工作环境不佳等等。

辞职的时候,工资结算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因此在劳动法中规定了劳动者辞职的工资结算方法。

一、劳动者享有的离职补偿金在劳动法中,明确规定了劳动者可以享有的离职补偿金。

如果一个员工已经连续工作满一年,但是还没有享有带薪假期,则他可以享有一个月的工资作为离职补偿金。

如果员工已经享有了带薪假期,那么在离职的时候,可以享受剩余带薪假期的工资作为补偿金。

此外,如果员工自己辞职的原因是因为公司违反了合同的约定,比如未按照合同约定支付薪资或者违反了劳动法的相关规定,那么员工还可以获得另外一个月的工资作为赔偿金。

二、合同期限和提前辞职的工资结算方法在劳动合同规定期限内,如果员工提前辞职,那么应该按照合同中约定的方式提前通知公司,并和公司进行协商,看是否需要支付违约金。

如果员工提前辞职没有通知公司或者违反协商协议,那么公司有权在员工工资中扣除相应的违约金。

如果员工提前辞职已经得到公司同意,并且公司没有规定需要支付违约金,那么工资的结算按照以下方式进行:1. 结算未到期工资,工资按照员工实际工作时间计算。

2. 结算剩余带薪假期的工资,同样按照员工实际工作时间计算。

如果员工在离职前没有使用完带薪假期,则要按照公司规定另行结算。

3. 工资的结算期限,按照公司规定的支付周期进行支付。

三、辞职的其他问题在辞职时,还需要注意一些其他问题。

比如员工的社保和公积金缴纳,如果员工在离职后30天内没有找到新的工作,那么员工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自行提取相应的社保和公积金。

此外,员工在离职前还需要把公司财产归还,包括公司的工作证、钥匙、文件等等。

总之,在辞职前,员工需要认真阅读自己所签署的劳动合同,了解公司规定和相关法律法规,在离职前尽量与公司司法进行协商,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劳务合同节假日结算方式

劳务合同节假日结算方式

一、法定节假日的定义法定节假日是指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用于庆祝和纪念国家重要历史事件、传统节日、国际节日等,由国家统一规定的休息时间。

法定节假日包括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和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

二、法定节假日的工资结算方式1. 法定节假日工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

因此,在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支付劳动者工资。

2. 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1)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计算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2)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计算基数: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通常为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

如劳动合同中未约定工资标准,则按照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计算。

3. 法定节假日补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优先安排补休。

如不能安排补休,则应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三、法定节假日工资结算的特殊情况1.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对于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如妇女节、青年节等,用人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支付工资。

如规定全体职工放假,则按照法定节假日工资结算方式执行;如规定部分职工放假,则按实际情况支付工资。

2. 休息日与法定节假日重合如休息日与法定节假日重合,用人单位应按照以下方式支付工资:(1)休息日加班工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

(2)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支付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四、劳务合同节假日结算注意事项1. 用人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劳动者法定节假日工资及加班工资。

2. 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法定节假日工资及加班工资,如用人单位未支付,劳动者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

劳动法年假工资规定

劳动法年假工资规定

劳动法年假工资规定1. 引言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工作满一年后,有权享受年假的福利。

本文将详细介绍劳动法对于年假工资的规定,以便雇主和员工能够清楚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

2. 年假工资的计算方法根据劳动法第十八条的规定,员工在年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待遇。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如果员工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则在年假期间,员工每天的工资保持不变。

- 如果员工每天工资是根据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则在年假期间,员工每天的工资按照上一年度的平均工作日工资计算。

3. 年假工资的支付时间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在员工享受年假期间,雇主应当按照约定时间将年假工资支付给员工。

如果没有明确约定,雇主应当在员工离开工作岗位前五日将年假工资支付给员工。

4. 年假工资的保障根据劳动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雇主不得以任何形式扣除员工的年假工资,包括但不限于加班、迟到、早退、旷工等。

员工有权依法要求雇主支付全额的年假工资。

5. 员工提前离职的年假工资结算如果员工在享受年假期间提前离职,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三条的规定,员工应当按照未休假天数的比例,由雇主结算年假工资。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如果员工每天的工资是固定的,则按照员工正常工作日的工资计算未休假天数的工资。

- 如果员工每天工资是根据实际工作时间计算的,则按照上一年度的平均工作日工资计算未休假天数的工资。

6. 其他相关规定除了以上规定,劳动法还对于年假工资的计算、支付、保障等方面有其他相关规定。

雇主和员工都有责任研究和遵守这些规定,以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

结论年假工资作为员工的合法权益之一,应当得到充分的保障。

雇主有责任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支付员工的年假工资,并不得以任何形式扣除或拖欠。

而员工则应当积极了解相关规定,合理享受自己的年假福利。

雇主和员工双方都应当遵守劳动法的规定,共同营造一个公平、和谐的劳动关系。

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和员工的满意度。

以上是劳动法关于年假工资的基本规定,如果有具体问题或争议,建议咨询相关法律机构或专业人士,以获得更准确的信息和指导。

节假日工资结算法

节假日工资结算法

节假日工资结算法节假日工资结算是劳动法中关于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工作所应享受的工资待遇的规定。

在国内,劳动法规定了一系列法定假日,包括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

在这些法定节假日期间,员工如果需要工作,应该享受相应的加班工资和补贴。

首先,按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应当享受加班工资。

按照劳动法的规定,法定节假日是休息日,员工在这一天工作属于加班,应该享受相应的加班工资。

一般来说,加班工资应该根据劳动合同或者公司规定的工资制度而定,但是在法定节假日加班的工资标准要高于普通的加班工资,这是因为法定节假日是休息日,员工在这一天工作会极大地影响到其正常的休假权益,因此,应该给予一定的补偿。

其次,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的,也应该享受节日补贴。

节日补贴是指为了鼓励员工在节假日期间积极工作、保障公司正常运营而给予的额外报酬。

节日补贴的金额一般来说由公司根据实际情况和经济能力自行确定,具体金额应在劳动合同或公司规定中明确。

节日补贴是对员工在节假日工作所做出的付出给予的经济回报,也是对员工努力工作的一种肯定,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益。

最后,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时,还应该享受补休的权利。

如果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公司应该给予员工补休的机会,让员工在其他时间获得与工作时间相当的休息时间。

补休的具体安排应由公司和员工共同商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员工的需求制定补休计划,以保证员工的休息权益。

总之,节假日工资结算法是劳动法中关于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所应享受的工资待遇的规定。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员工在法定节假日工作应享受加班工资、节日补贴和补休的权利。

这些措施能够保障员工的权益,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益,也为员工提供了更好的工作保障和生活保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
劳动法工资结算方式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工资数额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协商确定,但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支付方式为按月以货币的形式支付结算。

《劳动法》第五十条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

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的离职结算
主动辞职,没有其它经济补偿的。

除非在公司没有缴纳社保的前提下,并以此为由,提出辞职,可以要求经济补偿,根据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你的什么时候辞职就什么时候结算工资,不过一般来说用人单位是有一个固定的发工资时间,如果还没到就按公司规定到下个月才可以领取。

你可以跟用人单位协商,单位同意就可以领啦。

劳动者因违法或者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的,还是要承担责任的。

但要注意的是:(1)劳动者必须具有主观过错;(2)赔偿只算直接损失,不算间接损失。

具体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
(1)用人单位招收录用其所支付的费用;
(2)用人单位为其支付的培训费用,但双方另有约定的,按约定办理;
(3)对生产、经营造成的直接损失;
(4)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

上述两点的主要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

必要时可参照:《企业职工奖惩条例》(但须注意:该条例已经由国务院废止)
关于违约责任,你要注意《劳动合同法》中关于违约责任约定范围的限制:
仅限于专项培训费的服务期条款、保密义务、竞业限制三种情况。

而且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的人员仅限于高级管理人员。

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

工资的应付结算
应付工资的计算是工资结算工作的核心,工业企业应严格按照
国家规定的工资总额组成项目计算对每个职工的应付工资额。

1)计时工资
计时工资是按考勤记录登记的职工出勤、缺勤天数和每人的工资标准进行计算的。

一般有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方式。

在月薪制下,不论各月日历天数多少,只要职工出满勤,即可得到相同的标准工资,若遇有缺勤,缺勤工资应从标准工资中扣除。

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计时工资=标准工资-缺勤应扣工资
缺勤应扣工资=事假和旷工天数日工资率+病假天数日工资率扣款百分比
日工资率是职工每日应得平均工资,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
按全年平均每月日历天数30天计算:日工资率=标准工资/30
依照这种方法,厂休日、法定节假日照付工资,如缺勤时间跨越厂休日、法定节假日,视为缺勤,照扣工资。

按全年平均每月法定工作天数21.17天计算:日工资率:标准工资/21.17
依照这种方法,厂休日、法定节假日不付工资,如缺勤时间超过厂休日、法定节假日,不扣工资。

2)计件工资
计件工资是按产量记录和计件单价进行计算的。

产量包括合格品的数量和料废品数量,料废品是因加工材料的缺陷而导致的废品。

计件工资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计件工资=(合格品数量+料废品数量) 计件单价
计件工资按计件对象不同分为个人计件工资和集体计件工资,集体计件工资以班组为计件对象,按上述方法计算出的计件工资为小组集体应得工资总额,集体计件工资还应在小组组员之间分配,计算出个人应得工资。

3)加班加点工资、经常性奖金、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及特殊情况下工资
加班加点工资应按加班时间、工资率及有关规定计算;奖金按企业的奖励条件和奖励标准计算;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应严格遵守国家的规定计算。

4)职位补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