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第二章测试题
初二物理第二章测试题
![初二物理第二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04f484c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36.png)
初二物理第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振动的是()A.磁铁吸引小铁片B.暴风雨中的闪电C.弹簧上晃动的弹簧球D.水量标上水位的上下波动2. 小明用手来回晃动吊床,吊床就发生了()的运动。
A.转动B.往左运动C.上下振动D.水平滑动3. 下列物体中,能够正反摆动的是()A.钥匙B.圆珠笔C.木瓢D.名片4. 下面()是振动的例子。
A.月亮绕地球转B.水从山上流到低处C.手表上的秒针在动D.小明吹起篮球场上的球5. 人的眼睛是一种()A.发光的物体B.反射的物体C.发声的物体D.感光的物体6. 机械波根据传播的方向可分为()A.纵波和横波B.声波和光波C.机械波和电磁波D.电波和磁波7. 在空中传播的()最快。
A.声波C.光波D.电磁波8. 光的传播速度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真空中光速>气体中光速>液体中光速>固体中光速B.真空中光速>固体中光速>气体中光速>液体中光速C.固体中光速>液体中光速>气体中光速>真空中光速D.真空中光速>液体中光速>气体中光速>固体中光速9. 声音传播需要媒介,以下哪个不可以作为声音传播的媒介?A.空气B.水C.真空D.金属10. 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波的是()A.雷电B.彩虹C.声音二、简答题:1. 简述机械振动的概念及特点。
机械振动是指物体在某个平衡位置附近做规律的来回运动。
它具有以下特点:- 有周期性:物体在一个周期内反复经过相同的一组状态。
- 有频率:振动的频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振动的完整周期数。
- 有幅度:振动的幅度是指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位移。
- 有周期:振动的周期是指物体完成一个来回运动所需的时间。
2. 简述机械波的传播特点及分类。
机械波是由机械系统中的振动物体引起的波动现象。
它的传播特点包括:- 需要介质:机械波传播需要通过物质介质传递振动能量,无法在真空中传播。
八年级物理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55edaf26fff705cc170af0.png)
图2 图3 第二章 声现象 检测题(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 唐诗《枫桥夜泊》中的名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中包含着声学知识。
对其中声现象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钟声是由钟的振动产生的 X | k | B| 1 . c|O |mB.船上的人根据音色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C.钟声通过空气传播到客船D.船上的人根据音调知道是钟发出的声音2.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到玻璃罩中,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减小直到消失;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声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这说明( )A.空气不能传声B.液体不能传声C.真空不能传声D.固体不能传3. (2015·湖北宜昌中考) 如图1所示,同学们自制了一件小乐器,在8个相同的透明玻璃瓶中装有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8个玻璃瓶,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这“不同的声音”主要是指声音的( )图1A.音调B.振幅C.音色D.响度X k B 1 . c o m4. (2014·广州中考)甲声音波形如图2所示,把音调比甲高的乙声音输入同一设置的示 波器,乙声音波形是图3中 的哪一幅( )5. (2014·江苏淮安中考)如图4所示,将悬挂的乒乓球轻轻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到乒乓球被音叉多次弹开;声音消失,乒乓球便会停止运动。
此现象表明声音( )图4A.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可以通过固体传播C.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6. (2015·广州中考) 如图5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
录到的有高、低音,录到的只有低音。
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图5A.频率较低的B.音调较高的新课标第一网C.能量较小的D.响度较小的7. 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A.大象的“声音”交流B.蝙蝠的“回声”定位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超声”排石D.站在天坛中的圜丘坛最上层中央的圆石上面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8. 新年联欢会,一位同学手持一面小鼓,置于点燃的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焰,敲响小鼓,周围同学看到烛焰随着鼓声舞动。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980104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e.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以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街头设置噪声监视器C、机场工作人员佩带有耳罩的头盔D、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隔音墙2、在雷电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因为:()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B.双耳效应C.电光的传播速度比雷声的传播速度大D.雷声经过地面、山岳和云层多次反射造成的3、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各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样大B.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C.减弱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D.拉二胡时不断地用手指控制琴弦,是为了改变音调4、"高声喧哗"中的"高",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5、下雨时,雨点打在瓦片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响声,这里发声振动的物体是()A.瓦片B.雨点C.空气D.以上都不对6、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7、北京奥运会上的花样游泳运动员,由于在水面上、下都能听到音乐指令,从而以其优美的舞姿、随音乐节拍而精确完成的动作,让观众感受到了体育之美。
关于运动员在水下是如何接收到音乐指令的下列说法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仅在水面以上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声音经由空气、水,最终传到运动员的耳朵B.仅在水面以下放有音箱,当运动员的头部在水面以下时,声音通过水传到运动员的耳朵C.运动员通过无线耳机,接收来自控制室的电磁波信号,再将其转化成声音,被耳朵接收D.在水面以上和以下都放有音箱,使运动员的头部无论是在水面以上还是以下,都能听到清晰的音乐声8、(2012湘潭4题2分)小沈阳演出时,惟妙惟肖地模仿了刀郎的歌声,他关键是成功地模仿了刀朗歌声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节奏9、在演奏小提琴之前,演员要转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是()A.音调B.响度C.音色D.振幅10、噪声严重污染环境,影响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已成为社会公害,下列措施中不能有效控制噪声的是A、清除城市垃圾,保持环境整洁B、在公路与住宅区之间设置屏障C、植树种草绿化D、繁华路段禁止汽车鸣喇叭11、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初二物理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二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58501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5.png)
初二物理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初二物理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A. 300,000 km/sB. 299,792 km/sC. 299,792 km/sD. 299,792 km/s2. 以下哪个不是光源?A. 太阳B. 月亮C. 灯泡D. 火把3.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A. 彩虹B. 日食C. 光晕D. 折射4. 以下哪个现象不是光的反射?A. 镜子中的倒影B. 湖面上的倒影C. 玻璃上的反光D. 光线通过三棱镜5. 光的折射现象发生在:A. 光线从空气进入水中B. 光线从水中进入空气C. 光线从玻璃进入空气D. 所有以上情况6. 以下哪个不是光的色散现象?A. 彩虹的形成B. 光通过三棱镜C. 光通过凸透镜D. 光通过凹透镜7. 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使光线发散B. 使光线会聚C. 使光线平行D. 使光线弯曲8. 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A. 使光线发散B. 使光线会聚C. 使光线平行D. 使光线弯曲9. 以下哪个是凸透镜成像的特点?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倒立、等大的实像D. 倒立、放大的实像10. 以下哪个是凹透镜成像的特点?A. 正立、放大的虚像B. 倒立、缩小的实像C. 正立、缩小的虚像D. 正立、等大的实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约为______ km/s。
12.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包括______、______等。
13. 光的反射分为______反射和______反射。
14. 光的折射现象发生在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______。
15. 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在焦点之内会形成一个______、______的虚像。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6. 请简述光的反射定律。
17. 请简述光的折射定律。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8. 已知凸透镜的焦距为10厘米,物体距离透镜15厘米,求像的性质和位置。
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2307223581b6bd97e19ea00.png)
第二章单元测试题一、单选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在下面给出的城市道路交通标志中,表示“禁止鸣笛”的是()A.B.C.D.2.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A.变大B.变小C.不变D.不能确定3.钓鱼时不能大声喧哗,因为鱼听到人声就会被吓走,这说明()A.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空气和水都能传播声音C.声音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的速度小D.声音从空气传入水中,音调发生了变化4.电子琴能模仿各种乐器的声音,在技术上要解决的关键是能模仿各种乐器发出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 D.音调和响度5.某同学的声音很宏亮,是指他的()A.发声频率高B.音色优美C.发声的响度大D.振动传播得快6.在商店内常看到这样的情景:买陶瓷的顾客会拿起陶瓷,然后轻轻敲一敲,把陶瓷放在耳朵边听听,最后才决定买哪个。
顾客判断陶瓷好坏主要是根据声()A.音调 B.响度C.音色D.音量7.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对二人声音的描述正确的是()A.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大B.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低,响度小C.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小D.男低音比女高音音调高,响度大8.如图所示,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在闹钟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柔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后,闹钟的声音会逐渐变小,直至听不到声音。
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声音必须通过介质才能传播C.声波在玻璃罩中发生了反射D.声波在传播过程中能量逐渐减少9.在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如果在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按表计时,则记录下的时间比运动员所用的实际时间()A.偏大B.偏小C.相同D.都有可能10.下表中列出的是一组乐音的频率,同学们通过讨论总结出下面四个结论,A.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响度越大B.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C.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低D.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色越好11.在选择减弱噪声的方法时()A.只能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如设法给发动机加消音器B.只能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如用隔音板隔离C.只能在听者身上想办法,如堵上耳朵,塞上耳塞D.可以在声源处,声音传播过程中及听者身上同时想办法减弱12.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A.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B.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C.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D.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二、多选题13.控制噪声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下面关于控制噪声措施的说法,正确的是()A.摩托车的消声器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B.城市道路旁的隔声板是防止噪声产生C.道路旁植树是阻断噪声的传播D.工厂用的防声耳罩是防止噪声进入耳朵14.以下声的应用的事例中,利用声传递信息的实例是()A.用号角的回声来判断离峭壁的距离 B.利用声呐探测鱼群C.医生用超声波检查人体的器官D.工业上用超声波切割坚硬物品三、填空题15.漫步花丛,我们听到蜜蜂的嗡嗡声是由蜜蜂翅膀的________产生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a09dc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9.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物理学中,研究物体运动与时间的关系时,通常要用到的方法是()。
A. 控制变量法 B. 类比法 C. 理想模型法 D. 等效替代法2、关于参照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参照物必须是静止的物体 B. 参照物必须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C. 参照物必须是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 D. 参照物是为了研究方便而假设的物体3、下列运动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汽车在公路上疾驶 B. 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C. 自行车在路口等红灯 D. 举重运动员举起杠铃4、在平直的公路上,以同样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的轿车和货车,哪一种车更容易停下来?() A. 轿车 B. 货车 C. 两种车一样容易停下来 D. 无法判断5、下列关于力和运动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物体不受力,它一定静止 B. 物体不受力,它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C.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 D. 物体受平衡力作用,它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或处于静止状态二、填空题6、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________。
61、甲、乙两辆汽车均以相同的速度行驶,则_______车的惯性大。
611、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以10m/s的速度向东行驶,乙车以10m/s 的速度向南行驶。
则甲、乙两车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距离比为_______。
6111、火车在水平铁轨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火车受到的合力为_______。
6111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受到的外力突然完全消失时,物体的运动速度将________,最后以________停下来。
三、解答题11、质量为2kg的物体在水平地面上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那么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少?如果物体某时刻开始反向运动,且摩擦力变为原来的2倍,求物体经过10s通过的位移。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5f3b6adaef5ef7bb0d3ca0.png)
第二章《声现象》综合能力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1.(2015·绥化)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 )A.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B.摩托车的消音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我们可以利用响度区分不同人说话的声音2.(2015·怀化)“教室外狂风暴雨,雷声大作”,这里的“雷声大作"指的是声音特征中的(A )A.响度B.音调C.音色D.反射3.(2015·资阳)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敲击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钟振动而产生的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D.人耳能区分不同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4.(2015·黄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可以大于340 m/sB.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C.“女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频率高D.“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歌曲的音调高5.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D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B.用声呐探测海深C.用B超做体检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6.噪声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以下防止噪声的办法中可行的是(C )A.通过科学研究,使所有噪声源都不发生振动B.将所有噪声源隔离在真空容器中,以避免噪声传出C.在穿过住宅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隔音墙,或在道路两旁种植树木花草D.规定建筑工地不允许使用大型机械7.(2015·常州)如图所示,小明将悬挂的轻质小球紧靠音叉,用小锤轻敲和重敲音叉时,小球弹开的角度不同。
比较角度的大小是为了探究( B )A.声音产生的原因B.响度和振幅的关系C.音调和频率的关系D.声音的传播是否需要时间,第7题图),第8题图) 8.(2015·烟台)如图是音叉和长笛发出的两列声波在同一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则这两列声波(C )A.音调不同B.响度不同C.音色不同D.音调、响度、音色均不同9.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及答案解析
![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82b229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d8.png)
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检测题及答案解析篇一:初中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及答案声现象例题、1、(2021自贡市)关于声现象的观点恰当的就是()a.声和电磁波都能传递信息且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住宅加装双层真空玻璃可以增大室外噪声对室内的影响c.频率的高低决定声音的音色d.相同人骂人的响度一定相同【变式】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言其人”主要就是根据音色去推论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要听见老师授课声,就是由于空气能传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频率不同2、(2021宜昌)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形容声音的__________小;在窄小的空间冷却鞭炮比在野外冷却鞭炮声音格外嘹亮,这是因为在狭小空间声波经过多次__________,并使声源跟原来的声音搭在一起导致的。
【变式】古人用“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来形容优美的琴声,用夸张的语言表达物理学上的道理,在物理学上,“余音”指__________,“三日不绝”指__________。
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真空无法传声b.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c.声音在液态中比在空气中传播的慢d.喇叭发音时,放在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振动发声2.(2021深圳)我们能够辨别出来隔壁房间用钢琴、小提琴和手风琴三种乐器弹奏的同一首曲子,这主要就是根据声音的()a.音调b.音色c.频率d.响度3.关于声音,以下观点恰当的就是()a.物体发声,一定是因为物体在振动b.我们听到没声音,一定是因为物体不振动c.物体振动频率越高,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d.物体振动的振幅足够多小时,我们就能够听见声音4.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被多次弹开。
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a.并使音叉振动时间缩短b.把音叉微小的振动压缩,易于观测c.使音叉尽快停下来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音5.魔术师演出“可以唱歌的火焰”的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熄灭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锣放在蜡烛附近,鼓面直面烛火。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fd7609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45.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影响附近居民的休息和学习.针对这一现象,你认为采取下面哪种方法是有效、合理的()A.住宅楼的居民都戴一个防噪声的耳罩B.禁止广场舞活动C.跳舞的大妈都戴一个播放音乐的耳机D.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2、学完声现象后某同学归纳出下列知识结构,其中错误的是()A.B.C.D.3、成语"声如洪钟"形容说话或歌唱时声音洪亮,它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频4、下列有关声现象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和电磁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B.利用超声波可以粉碎人体内的结石C.汽车禁鸣喇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5、在农村的许多地方,过春节人们喜爱放鞭炮(如图所示),下面是四位同学关于这件事的观点,你觉得谁的观点最正确:A.小明:放鞭炮能增加节日的喜庆气氛,鞭炮声不能算作噪声;B.小华:放鞭炮没有任何好处;C.小轩:放鞭炮虽然可以烘托节日气氛,但它会产生噪声、空气污染等问题;D.小新:只要用收录机播放鞭炮的录音,就不存在噪声污染问题了。
6、在相同的温度下,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铜、水、空气7、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 带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 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cfbd41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69.png)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一、单选题1.高速公路通过村庄密集区时,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玻璃隔声板,能有效降低噪声。
下列减弱噪声的途径与之相同的是()A.禁止鸣笛B.机场跑道工作人员戴防噪声耳罩C.街道上安装噪声监测仪D.学校周围植树2.随着“互联网+5G”时代的到来,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
如图所示是智能机器人和人进行互动交流的情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器人是高科技产品,它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机器人与人用语言交流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信息C.机器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D.机器人发出的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3.清晨,一阵闹铃声将你从睡梦中唤醒,提醒你:该起床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声C.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D.声速等于光速4.古筝是我国传统的一种弦乐器,在2022年央视元宵节晚会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了一曲《茉莉花》,如图所示,关于王亚平的这次太空演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筝发出声音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的B.弹奏古筝时,手指越用力,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小C.人们能根据声音的音调分辨出古筝D.古筝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直接传播到地球的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说明声音传播速度比光快B.弹吉他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C.考场外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传播过程减弱噪声D.蝙蝠利用超声波进行“导航”,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6.北京冬奥会闭幕式上,嘹亮的童声合唱《我和你》,让所有人回忆起2008年北京首次举办奥运会时的情景,关于童声合唱,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歌声的传播速度为3×108m/sC.扩音器增大了歌声的响度D.歌声通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中7.如图所示,是博物馆珍藏的古代青铜“鱼洗”,注入半盆水后,用双手搓把手,会发出嗡嗡声,盆内水花四溅。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_声现象》测试卷及答案共6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_声现象》测试卷及答案共6套](https://img.taocdn.com/s3/m/b24f19a3c281e53a5802ffd8.png)
第二章声现象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有关声音的传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光速快C.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人耳能直接听到次声波和超声波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噪声较大的环境中工作时,人们常佩带耳罩,属于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用一根棉线和两个纸杯可以制成“土电话”,说明固体能够传声C.我们无法听到蝴蝶飞过的声音,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太小D.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真空中听不到声音是因为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人耳就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4、小王和小强练习敲鼓,小王大力敲,小强用较小的力敲,鼓发出的声音不同的是()A.音调B.音色C.响度D.声速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声的物体都伴有振动现象B.音调、响度和频率是乐音的三个特征C.声不能在气体、液体中传播D.在教室周围植树不能控制噪声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减少噪声的唯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C.用超声波去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波的能量D.“公共场所不要大声说话”是要求人们说话的声音频率要低一些7、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的目的是为了减小噪声B.我们能区分不同同学说话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音色不同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在医院里医生通常利用超声波震动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8、关于声的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在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利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波可以传递信息C.在城市道路旁设置隔声板,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通常我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人说话的声音9、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震耳欲聋”主要说明声音的音调高B.“隔墙有耳”说明固体也能传声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根据音色来判断的D.用超声波清洗钟表,说明声具有能量10、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人的讲话声音,是因为声音的()A.音调不同B.音色不同C.响度不同D.声速不同11、5对下列图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敲击编钟能发声,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B、真空罩中的手机能接收信号,说明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街头设置自动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控噪声污染D、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用于医疗观察12、08年的CCTV青年歌手太奖赛中有道辩听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用哪种乐器演奏的”。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642019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47.png)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声现象测试卷(带答案)一、选择题(共18道总分36分)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也能传播B.表演者模仿歌星演唱主要是模仿歌星声音的音调C.球迷看球赛时的呐喊声很高,指的是声音的响度大D.考试期间学校附近道路禁止机动车鸣笛是在声音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拿一张硬币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梳子上慢一些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以上三者都有3、小沈阳在2009年春晚小品"不差钱"中模仿歌手刀郎的声音,观众感觉很像。
从物理学角度看,小沈阳主要是模仿了刀郎歌声的:A.音速B.音调C.响度D.音色4、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声音的音色不同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5、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响度很高所以人听不到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6、下列控制噪声的措施中,属于防止噪声产生的是()A.关闭房间的门窗B.会场内把手机调到无声状态C.高速公路旁的房屋装隔音窗D.机场跑道工作人员使用防噪声耳罩7、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是()A.清洗钟表的精细器件B.利用超声波加工高硬度工件C.外科医生用超声波切除病人体内的结石D.孕妇作"B超"8、关于声现象及声的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医学用"B超"进行身体检查,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B.超声波洁牙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C.二胡演奏家用手指按住琴弦不同的位置主要目的是改变音调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大9、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可以传递信息B.图中能从不同乐器中分辨出小提琴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响度不同C.图中敲击鼓面,鼓面上的泡沫颗粒跳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D.图中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闹钟音量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10、小明自制了一个音调可变的哨子,当他拉动活塞使其在管中不同位置时,用嘴吹管的上端能分别吹出"dou(1)"、"ruai"、"mi(3)"三个音阶,如图所示,则这三个音阶与活塞在管中的位置相对应的序号是()A.甲、乙、丙B.乙、丙、甲C.丙、甲、乙D.乙、甲、丙11、下雨时,雨点打在瓦片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响声,这里发声振动的物体是()A.瓦片B.雨点C.空气D.以上都不对12、有一种专门存放贵重物品的"银行",为了防止物品被冒领,"银行"必须记录下存放者的"手纹"、"眼纹"和"声纹",今后存放者只能凭借这些本人独有的特征才能取走物品.这里的"声纹"主要记录的是人说话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三者都有13、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A.声音的音调不同B.声音的响度不同C.声音的音色不同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14、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A.纺织工人使用防噪耳罩B.中心城区汽车禁止鸣笛C.轻轨两旁安装隔音板D.主干道路面"刷黑"15、在月球的表面主要有岩石和尘埃,有人说,飞来的流星打在月球表面的岩石上,会像无声电影一样,在其附近听不到一点声响,这是因为()A、月球表面的岩石受到流星的撞击不发声B、流星撞击岩石的声音太小,人耳无法听到C、月球表面附近空间没有空气,缺少传播声音的介质D、原因不明16、下列四种实验或实例:其中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声声音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a42fc64af1ffc4ffe47ac8f.png)
八年级物理第二章测试题一、选择题1.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声带不停地振动才能发声B.只要人耳听不到,即使物体在振动也不会发声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D.以上说法都不对2.我国正在进行登月计划的研究,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07年将“嫦娥一号”送上月球,宇航员登上月球后,若有一块陨石落在他附近,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宇航员能够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B.陨石撞击月球时不会使月球的地面产生振动C.宇航员虽然不能听到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但他可以感受到这个声音的存在D.陨石撞击月球的声音可以在月球的表面向四周传播3.潜水员在不浮出水面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听到岸上的谈话声,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岸上的人的声带在振动C.水可以传播声音D.潜水员的声带在振动4.为了保护学习的环境,减少噪声污染,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A.不要在教学区域内大声喧哗B.在校园内及其附近栽花种草C.将教室的所有门窗全部封死D.教学楼的内外墙面尽量做得粗糙些5.要改变音叉的音调,下列方法可行的是()A.把敲击音叉的橡皮锤改为小铁锤B.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C.用橡皮锤敲击固有频率不同的音叉D.捏住音叉的下面部分后再敲击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为了防止噪声对人的影响()A.汽车挡风玻璃上装有一层膜B.小汽车要求其密封性很好C.汽车的排气管上要求装上消声器D.工厂的工人在车间带上耳罩7.弦乐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请调音师进行调音,调音师通过调节弦的长度将琴音调准,在此过程中调音师改变了琴弦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振幅8.在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的音色会逐渐改变B.声音的音调会逐渐改变C.声音的响度会逐渐改变D.声音的三要素都不会改变9.小聪同学在使用复读机时,先将自己的声音录了下来,再摁了快放键,则此时播放的声音和他原来的声音相比较()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10.下列关于振动和声波的分析正确的是()A.有声波时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时就一定有声波C.有声波时就没有振动D.有振动时就没有声波11.在雷雨天,发生雷电时闪电一闪即逝,而雷声却绵绵不绝,对此现象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A.由于人耳有双耳效应B.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C.光速比声速要大得多D.雷声的声波经地面、云层多次反射1.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A.秒B.赫兹C.米D.次2.15℃时,声音在下列哪种介质中传播得最快()A.空气B.海水C.钢D.软木3.在一篇古文中的这样一句话:“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表达了作者对这里的声音的喜爱之情,这是由于()A.屋梁的振动B.声音的混响C.声音的共鸣D.回声4.小敏同学在看到闪电后1.5s听到雷声,则雷电发生地距小敏的距离为()A.150m B.510m C.255m D.340m5.小明在教室里上课,但从校外的建筑工地上却传来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弱噪声,以下方法可行的是()A.用棉团塞住耳朵B.将教室的门窗打开C.将教室的门窗关闭D.请老师讲课时声音更大一些6.玻璃鱼缸内养有金鱼,若轻轻地敲击鱼缸边缘,则会看到鱼被吓走,此时鱼接收到声信号的主要途径是()A.水—鱼B.空气—水—鱼C.鱼缸—水—鱼D.空气—鱼缸—水—鱼8.下列实际应用中,没有利用声音携带的信息的是()A.有经验的人选瓷器总是敲一敲分辨音质B.远处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有一场大的暴风雨C.我们在深夜看电视时应把音量关小D.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判定固定钢轨的螺丝是否松动9.闻其声即可辨其人,这是因为()A.不同的人的声音的音色不同B.不同的人声音的音调不同C.不同的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D.不同的人声带振动的频率不同10.现在很多牙医都在使用一种安全、卫生的洁齿技术“超声洁牙”,超声波之所以能够清洁牙齿,其主要原因是()A.超声波中含有洗洁净B.超声波能够传递去污的指令C.超声波能使液体振动,使污垢落下D.超声波能发生反射11.有经验的铁路维修工人只需要用一个铁锤敲打铁轨就可以判断铁轨是否有故障,这是因为工人听到的声音的哪个要素不同()A.音色B.音调C.响度D.三个要素都有12.医生在给病人检查内脏时,常常会用到听诊器,听诊器的作用是()A.改变声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B.缩短听者距内脏的距离,使响度更大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响度更大D.使内脏振动时的振幅增大,从而增大响度13.电信局安置的公用电话亭大多采用了一个玻璃罩,隔音效果很好,这主要是利用了玻璃的()A.不能传播声音B.能较好地吸收声音C.能较好地传播声音D.能较好地反射声音13.利用“B超”可以对病人的内脏进行检测,在提高诊断的准确性的同时又避免了对病人的伤害,但我们即使站在“B超”的旁边也无法听到它产生的声音,这是因为()A.“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B.“B超”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C.“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大D.“B超”发出的声音响度太小二、填空题14.我国的北方由于气温太低,居民楼的窗户玻璃全部采用双层玻璃,这样做除了可以使房间温度不致于太低外还可以,使居民能在房内安静地休息。
初二物理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
![初二物理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41994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a0.png)
初二物理第二章练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 电线发热B. 桌子变冷C. 星星闪烁D. 音乐传播答案:C. 星星闪烁2. 光的传播速度最快的是:A. 固体中B. 液体中C. 真空中D. 气体中答案:C. 真空中3. 下列现象中,属于声的传播的是:A. 铃声响起B. 彩虹出现C. 太阳发光D. 风吹树叶答案:A. 铃声响起4. 音速最快的介质是:A. 空气B. 铁C. 水D. 木头答案:B. 铁5. 光的颜色按照从短波长到长波长的顺序排列为:A. 红橙黄绿蓝紫B. 红黄绿蓝紫橙C. 红蓝橙黄绿紫D. 红绿蓝黄紫橙答案:A. 红橙黄绿蓝紫二、填空题1. 光线从密度较小的介质射向密度较大的介质中会发生______。
答案:折射2. 音的传播需要依靠______介质。
答案:物质3. 射向镜子中的光线会发生______。
答案:反射4. 彩虹是太阳光在______上发生的光的现象。
答案:雨滴5. 声音的传播速度受到______和______的影响。
答案:介质;温度三、解答题1. 什么是光的折射?请举例说明。
答案:光的折射是指光线从一个介质射向另一个介质时,由于介质的密度不同,光线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的现象。
例如,当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时,光线会向法线弯曲,使得光线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2. 简述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答案:声音是通过物质的震动产生的,它需要依靠介质来传播。
当物体振动时,周围的介质分子也会跟随振动,产生一系列波动,并将这种波动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人的耳朵能够感知到这种波动,并将其转化为声音。
3. 什么是光的反射?请举例说明。
答案:光的反射是指光线遇到物体表面时,发生反弹的现象。
光线射入物体表面后,部分光线会被物体吸收,另一部分光线会从物体表面反射出去。
例如,当光线射入镜子表面时,一部分光线会被镜子吸收,但另一部分光线会从镜子表面反射出来,使我们能够看到镜中的物体。
物理初二第二章试题及答案
![物理初二第二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828451c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8e.png)
物理初二第二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A. 3×10^8 m/sB. 3×10^5 m/sC. 3×10^6 m/sD. 3×10^7 m/s2.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其运动状态是:A. 静止B. 匀速直线运动C. 变速运动D. 无法确定3. 以下哪个不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A.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静止状态B. 物体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C. 物体受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不变D. 物体受非平衡力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4.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A. 质量有关B. 速度有关C. 形状有关D. 温度有关5. 以下哪个不是力的作用效果?A. 改变物体的形状B.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 使物体发生化学反应D. 使物体发生形变6. 力的三要素中不包括:A. 大小B. 方向C. 作用点D. 颜色7. 以下哪个是力的合成的规则?A.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的差B. 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等于两个力的和C. 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D. 以上都是8. 以下哪个不是力的平衡条件?A.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B.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C. 大小相等D. 方向相反9.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A. F=maB. F=mvC. F=m/aD. F=ma^210. 以下哪个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内容?A.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反C.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不等,方向相同答案:1-5 A B D A A 6-10 D B D A 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______定律。
2. 力的合成遵循______定则。
3. 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______、______和______。
4. 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为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物理第二章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填空题(28分)
1.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①5.6km= m ②600dm= mm ③5×106μm= m
④5h= min ⑤180s= min ⑥72km/h= m/s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3.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某个物体的长度,所测得的4次结果分别为
5.61cm,5.64cm,5.63cm,5.63cm, 那么,该物体的真实长度为。
5.某同学测得一物体的长度为 4.93cm,则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准确值为,估计值为。
7.某同学测得某书的厚度为15.6mm,该书共有304页,则这本书每张纸的厚度为 mm。
8.用刻度尺测量时,刻度尺要紧贴,不利用磨损的作为测量的起点,读数时,视线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的下一位。
9.站在地面上的人,认为火车向东行驶,他是以为参照物;坐在车中的人,以为参照物,认为自已不动,他看到的树木是向运动的。
10.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在第6s内的速度是0.9m/s,则它在第5s内的速度是,在5s内通过的路程是 m。
11.某同学骑自行车从甲地到乙地共用了0.2h,如果他在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是5m/s,则甲、乙两地相距 m。
12.一块石头自由落下,第1s下落了5m,第2s下落了15m,第3s下落了25m,则它第1s内的
平均速度是______,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30分)
1.指甲的宽度约为()A.1mm B、1dm C、1cm D.1m
2、某人用最小刻度是厘米的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
A.32.6cm B.31cm C.32.51cm D.32.7mm
3、下列长度单位由小到大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dm、cm、mm、μm、 B.μm 、mm、cm、dm、
C.mm、μm、cm、dm、
D.μm、cm、mm、dm、
4.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物体 B.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
C.高速运动的物体可选为参照物 D.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才能选为参照物5.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一个人,河岸上有树.如果以人作参照物则
()
A.船是静止的,岸和树是运动的 B.船是运动的,岸和树是静止的
C.船和水是运动的,岸是静止的 D.船、水、岸、树都是运动的
6.下面各物体速度,表示物体运动最快的是()A.15m/s B.36km/h C.360m/min D.72km/h
7.一列火车的速度是72km/h,这表示的是()A.火车一定是每小时行驶72km B.火车通过的路程是72km
C.火车行驶的时间是1h D.火车平均每小时行驶72km
8.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4s内通过12m的路程,它在第12s内的速度是() A.8m B.16m C.32m D.24m
9.甲、乙两物体做匀速运动,速度之比为2:1,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2:3,则甲、乙
两物体运动的时间之比为()A.4:3 B.1:3 C.3:1 D.3:4
10.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在10s内通过的路程是10m,则它在后5s内的速度是() A.1m/s B.0.5m/s C.2m/s D.1.5m/s
三、实验题(26分)
1.
图
图A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的长度为。
图B中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为。
2.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得以下数据,请帮他完成下列的填空:
四、计算题(1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