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的音乐史
1970年发行的歌曲
![1970年发行的歌曲](https://img.taocdn.com/s3/m/44214844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2e.png)
1970年发行的歌曲摘要:1.1970 年发行的歌曲背景介绍2.1970 年发行的代表性歌曲及其特点3.这些歌曲在当时社会和音乐史上的影响4.1970 年发行的歌曲对现代音乐的影响和启示正文:1970 年发行的歌曲是在我国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歌曲创作受到了政治和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
歌曲的主题多为歌颂毛主席、共产主义理想以及革命斗争精神。
这些歌曲在当时的音乐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对后来的音乐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启示。
在这一时期,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应运而生,如《东方红》、《国际歌》等。
这些歌曲以其激昂的旋律、高亢的歌词和鲜明的政治立场,表达了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敬仰、对革命事业的忠诚以及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仰。
这些歌曲在当时的群众集会、政治活动和文艺演出中广泛传唱,极大地激发了人们的革命热情。
1970 年发行的歌曲对当时的社会和音乐史产生了重要影响。
首先,这些歌曲成为了政治宣传的重要工具,有力地推动了文化大革命的政治运动。
其次,这些歌曲在音乐风格上有所创新,融合了民族音乐元素和现代音乐技巧,为当时的音乐创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这些歌曲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音乐家和歌唱家,为我国音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1970 年发行的歌曲对现代音乐的影响和启示是多方面的。
首先,这些歌曲展示了音乐在政治和社会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为现代音乐家提供了借鉴。
其次,这些歌曲在音乐创作上的探索和创新,为现代音乐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来源。
最后,这些歌曲传达的坚定信仰和革命精神,对于现代音乐家来说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总之,1970 年发行的歌曲在我国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这些歌曲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环境,还在音乐创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341b7647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0f.png)
中国流行音乐的回顾与现状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从60年代的“摇滚雏形”到改革开放后的“流行元年”,再到21世纪的多元化发展,已经有了相当长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中国流行音乐有过繁荣昌盛期和低谷期,但一直没有放弃探索自己的独特之处,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60年代到70年代,中国摇滚音乐刚刚起步,那时的音乐伴随着当时青年的反文化情绪,反映了他们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抗议。
代表人物如翻唱了“不能没有你”的Tang风乐队,以及“木马”、“射雕英雄传”等歌曲的文化大革命后新兴创作人群。
80年代的中国流行音乐是开放的开始,早期的流行歌曲多为政治意识形态或者浅显易懂的爱情歌曲,有如《是我太傻》、《月亮代表我的心》等经典之作。
同期也开始有各种包括电音、RAP、流行摇滚等异流派别逐渐崭露头角。
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一个繁荣期。
新生代歌手如费翔、李宇春、林志炫、张学友等的作品都在这个年代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其中尤以费翔的《十年》、“盖世英雄”以及张学友的歌曲在国内更是广为流行。
同时在音乐创作上,出现了许多充满音乐个性的音乐人,如黄耀明及计划乐团。
21世纪以来,中国流行音乐开始出现多元化的趋势。
一方面,西方流行音乐对中国音乐市场的影响越来越大,中国的流行歌曲吸收了很多西方音乐元素,在歌曲的打击乐器和编曲上也有了很大改变,其中代表性的歌手有周杰伦,旗下歌曲《稻香》、《听妈妈的话》等都广受欢迎。
另一方面,在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推动下,一些传统元素其中代表性的有邓丽君、张靓颖,或许相对来讲存在少许后现代式的处理,但对古老传统文化的涉及已经颇具启发性。
总的来说,中国流行音乐走过了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在不断吸取各种音乐元素和文化传统的同时,不断探索自己的独特音乐特色。
我们对于中国音乐的期待是一如既往的热爱和支持,同时也希望看到更多优秀的音乐人和音乐作品能够在国内和国际音乐舞台上展露头角。
70 80年代经典老歌500
![70 80年代经典老歌500](https://img.taocdn.com/s3/m/e79d169f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8.png)
70 80年代经典老歌50070年代和80年代是中国音乐史上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
在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经典的老歌,这些歌曲深深地打动了一代人的心灵,至今仍然被广大听众所喜爱。
本文将介绍70年代和80年代的经典老歌500首,带你回味那段美好而难忘的音乐岁月。
首先,我们来看看70年代的经典老歌。
这个时期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起步阶段,也是中国摇滚乐的兴起时期。
其中,最为著名的歌曲之一是鲍勃·迪伦的《blowin' in the wind》。
这首歌以其深情的歌词和抒情的旋律风靡一时,成为了7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的代表作。
除了《blowin' in the wind》,70年代还出现了许多其他经典的老歌,例如卡门的《梦里水乡》、庞秀英的《你怎么舍得我难过》、罗大佑的《漂洋过海来看你》等。
这些歌曲的歌词虽然简单朴素,但却真实地诉说了人们内心的情感,让人们产生共鸣。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80年代的经典老歌。
80年代可以说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巅峰时期,这个时期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创作人和歌手。
其中,工体东口的《和那座城市一起眠》成为了80年代音乐界的经典之作,这首歌以其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赢得了无数人的喜爱。
除了《和那座城市一起眠》,80年代还有许多其他经典的老歌,例如邓丽君的《但愿人长久》、李宗盛的《鬼迷心窍》、邓华德的《匆匆那年》等。
这些歌曲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成为了80年代音乐的代表作品。
它们的歌词深情而真挚,旋律优美动人,让人陶醉其中。
这500首70年代和80年代的经典老歌,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它们不仅仅是音乐作品,更是那个时代的回忆和纪念。
这些歌曲无论是从歌词还是从旋律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能够打动人们的心灵,让人们沉醉其中。
70年代和80年代经典老歌的影响力不仅仅局限于中国,它们还深深地影响着整个亚洲乃至世界的音乐界。
这些歌曲以其独特的魅力,打动了无数听众的心灵,并且在流行音乐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170b25b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bd.png)
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这个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源。
当时,爵士乐和摇滚乐开始进入中国的音乐市场,同时也受到了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
在1950年代至1970年代,中国的流行音乐主要是受到政治背景的影响。
这个时期,中国大陆的流行音乐主要是革命歌曲和工人歌曲,宣传社会主义思想和毛泽东的领导。
这段时期的流行音乐被政府视为文化革命的一部分,流行歌曲的内容普遍宣扬革命和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然而,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在1980年代改变了中国流行音乐
的风格和内容。
这个时期中国的流行音乐开始接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包括摇滚乐、爵士乐和流行舞曲。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开始出现了一些明星和乐团,他们的音乐风格和形象受到了年轻人的喜爱,他们通过电视、电台和音乐录像带传播自己的音乐。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21世纪初中国流行音
乐又经历了新的变化。
现代音乐制作技术的进步使得中国的音乐市场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同时也为独立音乐人和非主流音乐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中国的音乐产业也迅速发展,音乐节、演唱会和其他音乐活动成为年轻人和音乐爱好者的重要娱乐和社交方式。
总的来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风格的变化。
从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到多样化和国际化的音乐市场,
中国流行音乐始终在不断演变和发展,为中国的年轻人和音乐爱好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表达自我的途径。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78f06f5e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40.png)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末的上海滩,那时候流行音乐由爵
士乐和流行歌曲组成。
这个时期,流行音乐的发展受到了外国乐团和歌手的影响。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中国流行音乐逐渐开始展现自己独特的风貌。
从50年代到70年代,由于政治和社会背景的变化,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一段较为封闭的时期。
在此期间,
民歌成为了主流音乐,但是这段时期的歌曲大多具有革命主义的味道。
改革开放以及改革时期的经济发展,给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在80年代,经济的发展以及西方流行音乐的影响,催生了中国摇滚乐和流行歌曲的新发展。
那个
时候的歌曲主题多样化,内容包括爱情、友谊和对生活的思考等。
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这个时期,电子音乐开始进入中国,流行音乐的多样化程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而且,流行音乐开始向亚洲乃至世界发展。
许多中国艺术家在这个时期获得了国际音乐奖项。
近年来,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迅速。
不同类型的音乐被引入中国,包括嘻哈音乐、
R&B音乐和电子音乐等。
中国的音乐市场也越来越庞大,国内外的音乐节和演唱会层出不穷。
中国流行音乐已经成为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而且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跌宕起伏,经历了从受外国音乐影响到形成独特风格的过程。
尤其是在经济改革和开放以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和国际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流行音乐肯定会继续发展壮大,与世界音乐接轨。
七十年代歌曲大全目录
![七十年代歌曲大全目录](https://img.taocdn.com/s3/m/ce9b62b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6.png)
七十年代歌曲大全目录七十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也是中国流行音乐的起步阶段。
在这个时期,中国流行音乐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发展道路,诞生了许多经典的歌曲,这些歌曲不仅在当时风靡一时,至今仍然被人们传唱。
下面就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七十年代的经典歌曲吧。
1.《茉莉花》。
这首歌由著名音乐家邓建栋作曲,齐秦演唱。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对茉莉花的赞美之情,歌曲一经推出便风靡一时,成为了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2.《在水一方》。
这首歌由著名音乐家姚敏作曲,姚莹演唱。
歌曲以清澈的歌声和深情的演绎,表达了对家乡的眷恋之情,歌曲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成为了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3.《送别》。
这首歌由著名音乐家胡寅作曲,叶丽仪演唱。
歌曲以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对离别的不舍之情,歌曲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成为了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4.《红日》。
这首歌由著名音乐家罗大佑作曲,罗文演唱。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慷慨的歌词,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歌曲一经推出便激起了人们的爱国热情,成为了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5.《今夜你会不会来》。
这首歌由著名音乐家顾家辉作曲,邓丽君演唱。
歌曲以婉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之情,歌曲一经推出便风靡一时,成为了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6.《小城故事》。
这首歌由著名音乐家李泰祥作曲,童安格演唱。
歌曲以清澈的歌声和深情的演绎,表达了对小城故事的眷恋之情,歌曲一经推出便广受欢迎,成为了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7.《恰似你的温柔》。
这首歌由著名音乐家潘越云作曲,王杰演唱。
歌曲以悠扬的旋律和深情的歌词,表达了对恰似你的温柔的向往之情,歌曲一经推出便引起了广泛的共鸣,成为了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8.《一千零一夜》。
这首歌由著名音乐家林子祥作曲,林子祥演唱。
歌曲以激昂的旋律和慷慨的歌词,表达了对一千零一夜的向往之情,歌曲一经推出便激起了人们的向往之情,成为了七十年代的经典之作。
9.《月亮代表我的心》。
音乐60-70年代的中国台湾流行音乐
![音乐60-70年代的中国台湾流行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8e8093e0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6b.png)
音乐60-70年代的中国台湾流行音乐60年代,台湾流行音乐开始崛起,其原因主要来自两方面,其中外部原因是60年代中后期,香港流行歌曲的衰落,为台湾流行音乐的起提供了一个平台,很多台湾歌手纷纷在香港走红。
内部原因是60年代台湾的经济发展促进了流行音乐的繁荣。
60年代,台湾广泛地引进外资,使台湾经济迅速上升,经济的发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带动了唱片业的繁荣,从而使流行音乐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60年代以前,台湾流行歌曲的创作数量非常少,当时流传的许多歌曲都来自“上海时期”或“香港时期”的作品,如《夜来香》、《何日君再来》《绿岛小夜曲》、《不了情》等。
夜来香邓丽君 - 一封情书何日君再来邓丽君 - 一封情书直到1966年,一首《意难忘》(美黛演唱)风靡东南亚,打开了台湾流行歌曲新局面。
随后姚苏蓉的一曲《今天不回家》正式掀起了台湾流行歌曲的热潮,以至很多人将60年代末70年代初,称为是“姚苏蓉时代”。
同时期,台湾出现了一大批本土流行歌手,如谢雷、青山、邓丽君,尤雅等,引起了很多人对台湾流行歌曲的关注。
台湾流行音乐的崛起从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虽然只经历了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影响却十分广泛,除了台湾本地之外,在香港、东南亚一带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对香港的影响犹为显著。
从音乐风格上看,该时期的台湾流行音乐和“上海时期”的“时代曲”具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基本上都是轻盈曼妙的,或深沉低调的。
其原因主要是国民党迁台后,将上海的“时代曲”带到了台湾,在台湾造成了很大影响,使上海“时代曲”成了台湾流行音乐崛起时的重要根基。
因此,该时期的台湾流行歌曲和五六十年代香港流行歌曲的风格,基本上也是相同的,都是基于上海“时代曲”发展面来。
由于根基相同,这也成了台湾流行音乐能在香港流行音乐衰落时,迅速占领香港市场的重要原因。
在上海“时代曲”的基础上,台湾流行音乐由于长期受到日本文化的影响,又体现出了某些自已的特证。
受到目本“哭调”的影响,该时期的台湾流行音乐经常体现出带哭腔的演唱特征,如姚苏容、谢雷、青山等歌手的演唱中就带有明显的“哭调”倾向。
新中国音乐七十年 钢琴家篇
![新中国音乐七十年 钢琴家篇](https://img.taocdn.com/s3/m/577940dbe2bd960591c6778e.png)
i T i U5IC FEATURE 音乐专题厶新中国音乐七十年炉钢琴家篇文、陆羽厂卜j 国的钢琴音乐事业, 卜尸在民国时期已经展 开。
半殖民地社会的独特情 势,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促进了中国人的西化,钢琴开始进 入中国,钢琴教育也逐渐兴起,甚至后来在音乐史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外国钢琴家,实际上出生于中国。
但随着后来的 水深火热的外患和内乱,直到 新中国建立之后,这个国家的钢琴艺术,才有机会生根发 芽,并茁壮成长。
101mU5E FEATURE音乐专题鸭只留下只言片语顾圣婴她不是含冤而死的第一个钢琴家,也不是最后一个。
"文革”爆发了,她处于24小时的恐惧之中,日夜担心受到冲击批斗。
她除了按时到上海交响乐团参加政治学习外,整天躲在愚园路的家中。
1966年9月,邻居兼她的文学启蒙老师傅雷与太太自杀身亡,傅雷一家与顾圣婴家相识多年,傅雷儿子傅聪与顾圣婴一样同为钢琴家;傅雷为顾圣婴补习过文学,还给她介绍过钢琴老师。
顾圣婴心痛如绞,只能默默无语。
1967年1月31日,在湖南路上海交响乐团排练厅里,顾圣婴被“造反派”揪到舞台上,他们当着上海交响乐团全体工作人员的面,凶狠地打她耳光,揪她的头发,强迫她跪在毛泽东像前"请罪”。
造反派狂热地批判她是“白专典型”、"里通外国的叛徒”、"历史反革命的子女”……最后,造反派喝令她第二天必须老老实实接受专场批判。
第二日凌晨,顾圣婴和妈妈秦慎仪、弟弟顾握奇用煤气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顾圣婴享年30岁,这位被称为新中国钢琴圣手的女钢琴家,就这样香消玉殒。
她先后师从邱贞蔼、杨嘉仁(李斯特的再传弟子)、李嘉禄(】940年代末就在美国各地巡演,回国前曾接到美国许多大学的聘书教授)。
她还跟从马革顺学音乐理论,沈知白学音乐史,文学则受惠于傅雷。
1956年,她开始师从苏联著名钢琴家塔图良及查克、塔•克拉夫琴柯。
1953年,16岁的顾圣婴开始登上音乐舞台,她和上海交响乐团首次合作,演出取得了成功。
20世纪70年代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2fe43ae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22.png)
20世纪70年代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研究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音乐创作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的关键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音乐界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和革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理论支持和实践发展三个方面探讨20世纪70年代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的研究。
一、历史背景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奏,是中国音乐艺术创作上升期。
当时,中国的音乐创作思潮逐渐从西方音乐的影响中解放出来,开始回归本土音乐文化。
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使得中国的音乐创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但也为音乐民族化创作提供了新的视角和动力。
在这一背景下,小提琴民族化创作开始得到了更多的重视和探索。
二、理论支持在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的背后,有着丰富的理论支持。
首先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淀。
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远流长, 对小提琴民族化创作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其次是西方音乐的技术和表现手法。
西方音乐为小提琴民族化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表现手法和技术支持。
最后是文化自觉和民族情感。
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音乐界开始注重本土音乐素材的创作和表现,小提琴民族化创作也是在这一背景下逐渐得到了发展和壮大。
三、实践发展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的关键时期,也是中国小提琴音乐史上的重要时期。
在这一时期,不少作曲家和演奏家开始尝试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入小提琴演奏和创作中。
他们在表现手法、音乐结构和音乐元素方面都有了新的突破和探索。
作曲家冼星海的小提琴曲《梁祝》、《黄河协奏曲》等作品,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融入成为经典之作,对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还有像陈钢、田玲、马修等作曲家也为小提琴民族化创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70年代也是中国小提琴演奏家的崛起时期。
他们通过自己的演奏实践,不断探索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的可能性,为这一领域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他们在演奏上的精湛技艺、对音乐的理解和表现,为小提琴民族化创作提供了实践的支持和示范。
中国七十年代钢琴作品研究
![中国七十年代钢琴作品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c0e2c2784254b35eefd34f3.png)
以民间乐曲和中国古曲改编的中国钢琴独奏曲有《夕阳箫鼓》 (黎英海)、《百鸟朝凤》(王建中)、《二泉映月》(储望华)、 《十面埋伏》(殷承宗)、《平湖秋月》(陈培勋)、《梅花三弄》 (王建中)、《冀北笛音》和《滇湖琴声》(赵晓生)等。
杜鸣心改编的《红色娘子军》钢琴组曲和倪洪进改编的《京剧 曲牌练习曲四首》也和上述改编曲一样,受到群众普遍欢迎。
◎ 中外音乐史研究
黄河之声 2019年第22期 总第547期
中国七十年代钢琴作品研究*
李 思 囡
(哈尔滨音乐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摘 要:1964年在中国提出了音乐要民族化、大众化、群众化。这个时期正值中国音乐家探索钢琴这个西欧引进的乐 器如何为中国所用,以更好地表现中国人民大众的火热生活,激励人们奋发向上的重要历史时期。 关键词:中国;七十年代;钢琴作品;音乐;创作
中国钢琴文化溯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钢琴文化真正在中国形 成和发展不过百年,从形成之初至二十世纪70年代中期约五十年的 时间里,中国钢琴文化受当时社会政治历史背景的影响,以其独特 的轨迹逐渐发展。
一、殷承宗与京剧钢琴伴唱《红灯记》和钢琴协奏曲《黄河》 的问世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ba5c447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6.png)
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中国流行音乐发展历程可以追溯至20世纪初期,当时西洋音乐的影响逐渐进入中国。
然而,中国流行音乐真正开始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蓬勃发展。
在此期间,中国的流行音乐受到了民族音乐、外国音乐和社会风潮的影响。
1950年代195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开端。
当时,中国政府鼓励创作宣传社会主义的音乐。
1950年代的流行音乐主要是民族音乐和戏曲。
这些音乐旋律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影响,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和愿望。
196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发展的转折点。
这一时期,中国政府开始更加开放和自由,年轻人对于机械音乐、舞蹈音乐和摇滚乐的兴趣也开始在中国崛起。
摇滚乐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受到了外国音乐的影响,尤其是美国和英国的音乐。
这些音乐的成功也吸引了年轻人的关注。
197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的黄金时期。
国家鼓励音乐人创造更多的独立音乐作品,并促进了流行音乐的发展。
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更加多样化,包括流行歌曲、摇滚乐、民谣、电子音乐和嘻哈音乐。
此时期的音乐也更加注重个性化和创意性。
1980年代,中国流行乐坛更进一步地推广了摇滚乐、流行音乐和电子音乐。
这些音乐不仅仅在中国大陆流行,还吸引了一些海外华人的关注和欣赏。
在此时期,中国流行音乐的多样性更加突出,包括不同地区和民族的音乐元素。
199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进一步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流行乐坛更加重视音乐的商业价值,各种音乐电视台、电台,唱片公司等等的崛起,也让音乐人更加有机会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
此时期的流行音乐更注重流行潮流和市场需求,崛起了许多中国的流行歌手和音乐乐团。
2000年代至今2000年代是中国流行音乐市场繁荣的时期,盗版音乐的台风一扫而空。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年轻人对于音乐、时尚的追求越来越高,中国流行乐坛也逐渐向全球市场拓展。
现在的中国流行音乐不仅注重音乐的个性和特点,还注重音乐的品质和技术,比如说声音效果和视觉效果。
另外,中国的流行音乐也越来越多地将不同的音乐文化融入其中,体现了中国音乐多样性的特性。
70后经典老歌500首
![70后经典老歌5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e7ab31a6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22.png)
70后经典老歌500首70年代是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也是中国音乐发展的黄金时期。
如今回顾70年代的经典老歌,不仅是回忆曾经的时光,更是感受那个特殊的时代氛围。
以下是我认为的70后经典老歌500首的精选,让我们一起走进那个音乐充盈的岁月吧。
1970年代的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人们对音乐的需求也在不断膨胀。
这个时期的音乐作品主要以歌颂祖国、宣扬革命主题为主,以李谷一、邓丽君等为代表的一批歌手红遍大江南北。
其中,《黄河大合唱》是那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曲之一,激越的歌词和嘹亮的旋律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民的豪情壮志。
而在民间流传的歌曲中,充斥着对生活的真挚情感的表达。
《匆匆那年》、《追梦人》等歌曲通过对往事的回忆和对理想的追求,让人们在时光的长河中找到了共鸣。
这些歌曲温暖而真实,带给人们对美好回忆和无限期望。
70年代的音乐不仅丰富多样,还吸收了西方音乐的元素,这使得中国音乐更加多样化。
尤其是流行音乐的引入,使得年轻人开始尝试摇滚和流行音乐。
那个时期的歌手如王菲、张学友、刘德华等人开始崭露头角,他们用自己的音乐表达情感,引领了年轻人的时尚潮流。
《红豆》、《一路上有你》、《后来》等歌曲成为了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至今依然被人传唱。
70后经典老歌不仅深深地打动了我们的心灵,也成为了一代人的信仰和标杆。
这些歌曲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令人陶醉的旋律,让我们回味无穷。
同时,它们也见证了中国音乐从起步到繁荣的历程,为后来的音乐人树立了榜样。
70年代的音乐,它是那个时代的象征,是年轻人的青春记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它陪伴着那些年轻人追逐梦想的日子,鼓励着他们勇往直前。
在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回顾70年代的经典老歌,我们仿佛重新回到了那个曾经年少的时光,感受到了最真实的情感和温暖的味道。
70后经典老歌,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
它们的存在不仅让我们忆起那些难忘的岁月,也让我们反思和珍惜现在的生活。
这些歌曲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听觉上的享受,更是灵魂上的震撼和启示。
关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关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0ac76d1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d.png)
关于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流行音乐作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更为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我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1)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
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
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
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
此时的抒情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而是处于“文革”之前的群众抒情歌曲与80年代中期的流行歌曲之间的一种过渡体裁。
(2)港台歌曲的传入和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外面的东西开始不断涌进国内。
音乐上人们最先接受的便是港、台的流行歌曲。
伴着录音机、卡式磁带的大量进口,这些歌曲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它们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青一代流行乐创作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
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韩先杰词、谷建芬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张枚同词、谷建芬曲)等。
港台歌曲的传入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
(3)多方位的尝试和走向繁荣。
“港台风”持续了较长的一个时期后,人们变得冷静了,听久了港台歌星的嗲声嗲气,洋腔洋调,已不满足歌曲中的风花雪月,柔情蜜意,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通俗音乐创作的出路。
这样“西北风”便应运而生。
其代表作品有《一无所有》、《信天游》、《黄土高坡》、《我热恋的故乡》、《我心中的太阳》、《少年壮志不言愁》、《心愿》、《我们是黄河,我们是泰山》,以及电影《红高粱》插曲《妹妹曲》等。
“西北风”代表了自邓丽君以来的阴柔的演唱风格的转变,在音乐观念上是对港台流行音乐、南方及中原音调为主的我国音乐创作现状以及前几年流行音乐界“阴盛阳衰”现象的一种逆反。
70后喜欢的歌曲
![70后喜欢的歌曲](https://img.taocdn.com/s3/m/7e9f138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cf.png)
70后喜欢的歌曲引言70后是指出生于1970年代的人们,他们经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音乐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了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本文将介绍一些70后喜欢的歌曲,回顾那个时代的音乐风貌和回忆那段难忘的岁月。
经典老歌1.《忘情水》- 谭咏麟《忘情水》是谭咏麟于1985年发行的一首粤语流行歌曲。
这首歌曲在推出后迅速走红,成为了谭咏麟的代表作之一。
歌曲朗朗上口的旋律以及情感真挚的歌词,让人们深深陷入其中,感受到浓郁的怀旧情怀。
2.《爱情转移》- 陈升《爱情转移》是陈升于1994年发行的一首摇滚歌曲。
这首歌曲词曲兼优,表达了对爱情的深情厚意。
它在推出后迅速风靡全国,成为了90年代一代人的回忆符号。
3.《梦醒时分》- 林志炫《梦醒时分》是林志炫在1998年发行的一首流行歌曲。
这首歌曲以其高亢激昂的旋律和林志炫独特的嗓音,为人们呈现了一幅极具感染力的音乐画面。
每当听到这首歌曲,都会勾起人们对那个年代的无限怀念。
流行金曲1.《月亮代表我的心》- 邓丽君《月亮代表我的心》是邓丽君于1977年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
这首歌曲融合了中西乐风,邓丽君婉转动听的嗓音让人陶醉其中。
歌曲中略带忧伤的情感和朗朗上口的旋律成为了一代人的共同记忆。
2.《追梦人》- 张学友《追梦人》是张学友于1986年演唱的一首流行歌曲。
这首歌曲歌词真挚深情,表达了对年轻梦想的执着追求。
张学友激情四溢的演唱将歌曲中的情感展现得淋漓尽致,深受70后人们的喜爱。
3.《青藏高原》- 杨洪基《青藏高原》是杨洪基在1999年演唱的一首摇滚歌曲。
这首歌曲以其磅礴激昂的旋律和激情四溢的歌词,向人们展现了壮美的自然景色和丰富的人文历史。
每当听到这首歌曲,人们会仿佛置身于青藏高原的广袤天地之中。
总结70后喜欢的歌曲中,既有经典老歌,也有流行金曲。
这些歌曲以其独特的旋律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70后一代人的心。
这些歌曲是他们成长的音乐伴侣,陪伴他们度过了人生中的喜怒哀乐。
70后经典老歌500首
![70后经典老歌500首](https://img.taocdn.com/s3/m/308b173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24.png)
70后经典老歌500首70后是指指在20世纪70年代出生的一代人,他们经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时期,见证了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巨大变革。
作为这一代人的代表,他们的音乐口味也与众不同,对于70后来说,经典老歌是他们最喜欢的音乐类型之一。
以下是70后经典老歌500首,让我们一起回味那些年的记忆吧!1. 《梦中的婚礼》——童安格2. 《春天的故事》——小虎队3. 《一千零一夜》——林子祥4. 《大海航行靠舵手》——包娜娜5. 《爱情转移》——陈奕迅6. 《爱情里没有错》——任贤齐7. 《爱情转移》——黄耀明8. 《大约在冬季》——那英9. 《爱情的故事》——张学友10. 《别问我是谁》——林忆莲11. 《谢谢你的爱》——张学友12. 《待到春花烂漫时》——姚中仁13. 《小芳》——万芳14. 《情深深雨濛濛》——任贤齐15. 《追》—— Beyond16. 《饿狼传说》——张学友17. 《我是一只鱼》——林忆莲18. 《海阔天空》—— Beyond20. 《男人哭吧不是罪》——万芳21. 《半斤八两》——陈小春22. 《命运呼叫转移》——林忆莲23. 《左右手》——张学友24. 《花心》——黄家驹25. 《往事只能回味》——林志炫26. 《说了再见就再也没机会》——韩宝仪27. 《寂寞沙洲冷》——唐家岭28. 《追梦人》——张学友29. 《无尽的爱》——任贤齐30. 《心如刀割》——张学友31. 《最爱是谁》——陈慧琳32. 《背叛》——林忆莲33. 《亲爱的别离开》——梅艳芳34. 《当我们同在一起》—— F435. 《逝去的爱》——罗文36. 《不变的是情深》——薛之谦37. 《记得我》——林忆莲38. 《忘记你我做不到》——张学友39. 《可惜不是你》——林忆莲40. 《如果有一天我变了心》——张学友41. 《真的爱你》——周华健42. 《爱如潮水》——张学友43. 《像风一样自由》——张学友44. 《伤心太平洋》——张学友45. 《爱平凡》——张学友47. 《遥远的她》——林忆莲48. 《对你爱不完》——李宗盛49. 《约定》——陈奕迅50. 《风继续吹》——张国荣51. 《最长的电影》——张学友52. 《再见二丁目》——卢冠廷53. 《恋人心》——张学友54. 《小幸运》——田馥甄55. 《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56. 《天黑黑》——张学友57. 《怀念你》——张学友58. 《爱情的故事》——张敬轩59. 《给我一个吻》——张学友60. 《心太软》——张学友61. 《错过》——张学友62. 《你知我知》——张国荣63. 《遗憾》——张学友64. 《大城小爱》——林俊杰65. 《爱情转移》——陈奕迅66. 《明明白白我的心》——张学友67. 《独家记忆》——陈小春68. 《吻别》——张学友69. 《朋友》——张学友70. 《沉默是金》——郑秀文71. 《问》——张学友72. 《她的睫毛》——张学友73. 《忘情水》——陈腔74. 《资深铁粉之歌》——林忆莲75. 《好久不见》——陈奕迅76. 《最少年华》——林忆莲77. 《大约在旅途》——张学友78. 《遥远的她》——陈奕迅79. 《生僻字》——林忆莲80. 《不了情》——张学友81. 《一个普通故事》——林忆莲82. 《痴痴的等》——张学友83. 《信仰》——张学友84. 《雪中情》——张学友85. 《丝路》——张学友86. 《怀念你》——陈奕迅87. 《你来了》——张学友88. 《永远有多远》——林忆莲89. 《懦夫》——张学友90. 《默》——林忆莲91. 《今天妳要嫁给我》——陈奕迅92. 《时光倒流十年》——张学友93. 《遗憾》——杨千嬅94. 《可念不可说》——张学友95. 《我怀念的》——张学友96. 《暴风雨》——张学友97. 《想你想断肠》——张学友98. 《爱我还是他》——张学友99. 《轻轻的告诉她》——张学友100. 《到底》——张学友101. 《说谎》——张学友102. 《遗失的美好》——张学友103. 《伤心的人更伤心》——张学友104. 《心如刀割》——杜德伟105. 《爱情最简单》——张学友106. 《一个普通的男人》——林忆莲107. 《往事并不如烟》——林忆莲108. 《深爱着你》——张信哲109. 《第几个100天》——林忆莲110. 《爱情像一阵风》——张学友111. 《娘子》——张学友112. 《斑马,斑马》——张学友113. 《无极》——张学友114. 《记事本》——林忆莲115. 《翅膀》——张学友116. 《会有那么一天》——张学友117. 《去年夏天》——陈凯彤118. 《坏掉的电梯》——陈冠希119. 《天下无敌你最好》——林忆莲120. 《只对你有感觉》——林忆莲121. 《湿了我的眼睛》——张学友122. 《摇滚怀念》——张学友123. 《回家》——张学友124. 《好好过》——卢冠廷125. 《组曲》——林忆莲126. 《我不是愤怒》——林忆莲127. 《狼爱上羊》——张学友128. 《微笑》——周华健129. 《一世轻狂》——林忆莲130. 《寂寞的酒千杯》——张学友131. 《爱在心里罚》——林忆莲132. 《月半小夜曲》——田震133. 《一剪梅》——林忆莲134. 《斑马斑马》——陈小春135. 《似是故人来》——张学友136. 《心中的日月》——龚玥137. 《午夜怀念曲》——林忆莲138. 《就算世界无童话》——张学友139. 《难忘今宵》——邓丽君140. 《距离》——林忆莲141. 《寂寞比冷还冷》——张学友142. 《一直很安静》——金玟岐143. 《可爱错了》——张学友144. 《吻别》——范晓萱145. 《恋恋风尘》——张学友146. 《改变自己》——张学友147. 《孤单单》——张学友148. 《敢问路在何方》——林忆莲149. 《动人心弦》——张学友150. 《红颜》——林忆莲151. 《谁自己心痛》——张学友152. 《像天堂的悬崖》——张学友153. 《那女孩对我说》——张学友154. 《宠爱》——卢巧音155. 《假如让我说下去》——张学友156. 《男人四十》——金城武157. 《我期待的爱人》——张学友158. 《心如刀割》——林志炫159. 《平凡之路》——朴树160. 《寂寞沙洲冷》——杨千嬅161. 《再告白》——张学友162. 《未成年》——林忆莲163. 《第七天》——张学友164. 《分开旅行》——张学友165. 《消失》——林志炫166. 《开不了口》——陈奕迅167. 《破晓以后》——许茹芸168. 《凉凉》——张碧晨&杨宗纬169. 《谢谢你》——林忆莲170. 《童年》——杨宗纬171. 《伤心太平洋》——张宇172. 《那么爱她》——张学友173. 《难忘今宵》——林忆莲174. 《失恋无罪》——林忆莲175. 《断了的弦》——张学友176. 《追梦人》——张学友177. 《犯贱》——张学友178. 《忘不了》——张学友179. 《倚天屠龙记》——张学友180. 《回家》——张学友181. 《九万字》——任贤齐182. 《最好的乐园》——林忆莲183. 《来生缘》——张学友184. 《北极星的爱》——张学友185. 《恋人们》——张学友186. 《最重要的决定》——林忆莲187. 《爱练习》——戴佩妮188. 《可不可以不要你爱我》——张学友189. 《憨人》——林忆莲190. 《傻瓜与野丫头》——林忆莲191. 《咆哮》——张学友192. 《失恋双手天天向上》——林忆莲193. 《暂时的男朋友》——张学友194. 《宠爱》——林忆莲195. 《什么是爱情》——林忆莲196. 《幸运的人》——张学友197. 《祝福》——何耀珊198. 《千千阙歌》——张学友199. 《执著》——阿杜200. 《遥远的她》——陈小春201. 《忍一忍再离开》——林忆莲202. 《故乡的云》——林忆莲203. 《有点甜》——张学友204. 《天边》——李希英205. 《爱情是个什么东西》——于文华206. 《护花使者》——张学友207. 《火车快点开》——蓝洁瑛208. 《别只顾着你自己》——伍佰&楼秀娟209. 《冷雨夜》——仓木麻衣210. 《一个人生活》——张学友211. 《你是我心内的一首歌》——张学友212。
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
![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7e31b873aa00b52acec7cab7.png)
浅谈中国大陆流行音乐的发展史流行音乐有着独特的美学主张和美学品质、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它不仅给中国传统音乐和传统音乐理念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而且还改变着人们的道德观念、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它不仅使中国的音乐格局发生了变化,而且还使中国的文化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显现出中国音乐自我更新的活力和张力。
一、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状况改革开放30年,中国流行音乐经历了不断地发展和演变,出现了多种风格的流行音乐和大量流行音乐作品。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流行音乐的发展更为成熟且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为我们的业余生活增添了不少色彩。
1.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流行音乐的发展和繁荣(1).改革开放初期抒情歌曲的复兴。
首先获得群众推许的作品为《祝酒歌》。
1980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文艺部与《歌曲》编辑部联合举办了“听众喜爱的广播歌曲”评选活动,产生了著名的“十五首抒情歌曲”。
它们继承了50-60年代抒情民歌的传统,抒发了大众的真实情感,旋律优美流畅,是对“文革”期间“高强硬响”音乐观念的逆反,代表了80年代初期群众歌曲的成就。
此时的抒情歌曲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流行音乐,而是处于“文革”之前的群众抒情歌曲与80年代中期的流行歌曲之间的一种过渡体裁。
(2).港台歌曲的传入和内地流行音乐的兴起。
随着改革开放,外面的东西开始不断涌进国内。
音乐上人们最先接受的便是港、台的流行歌曲。
伴着录音机、卡式磁带的大量进口,这些歌曲以惊人的速度传播。
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它们对内地流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
同时,校园歌曲作为台湾年青一代流行乐创作向现代过渡的成就也影响到内地校园歌曲的产生。
如《清晨我们踏上小道》(韩先杰词、谷建芬曲)、《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张枚同词、谷建芬曲)等。
港台歌曲的传入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
(3).多方位的尝试和走向繁荣。
“港台风”持续了较长的一个时期后,人们变得冷静了,听久了港台歌星的嗲声嗲气,洋腔洋调,已不满足歌曲中的风花雪月,柔情蜜意,于是开始寻找自己的通俗音乐创作的出路。
70年代音乐
![70年代音乐](https://img.taocdn.com/s3/m/f6a0373483c4bb4cf7ecd113.png)
1.(光七十年代的音乐貌似范围太小,我查的是七十年代左右)
2.一.70年代音乐简介:
3.五六十年代,港台延续了老上海灯红酒绿风格。
随着日本经济的起飞,日本现
代流行音乐开始对港台产生影响。
欧阳菲菲、翁倩玉、邓丽君等港台歌手演唱了大量的日本歌曲。
八十年代,新一代音乐家在港台崛起,眼界更为开阔,把欧美流行形式与中国音乐相结合,开创了港台流行音乐新局面,并对大陆产生重大影响。
4.二.70年代经典老歌:
5.
6. 1 何日君再来吕珊
7. 2 情深意长胡倩倩
8. 3 马儿啊你慢些走群星
9. 4 尘缘 (八月桂花香主题曲)群星
10. 5 红星照我去战斗群星
11. 6 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
12.7 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李双江
13.8 打起手鼓唱起歌罗天婵
14.9 祝酒歌群星
15.10 金都玛米亚古都群星
16.11 太湖美群星
17.12 我爱你中国群星
18.13 老房东查铺群星
19.14 爷爷为我打月饼 (啊!摇篮插曲)_章中锦中国电影百年
20.15 采红菱张德兰
21.16 路边的野花不要采邓丽君
22.17 寻梦园高胜美
23.18 高山青邓丽君。
20世纪70年代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研究
![20世纪70年代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aadbe8d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a2.png)
20世纪70年代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音乐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音乐创作受到了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小提琴作为西方传统乐器,逐渐被引入中国,成为中国音乐发展的一部分。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小提琴民族化创作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当时的音乐创作风貌,探讨小提琴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融合与创新,进一步丰富中国音乐史的研究。
1.2 研究意义20世纪70年代是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小提琴民族化创作在这一时期得到了迅猛发展。
通过对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的研究,可以深入探讨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挖掘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在小提琴作品中的应用,以及小提琴民族化创作对当代音乐的影响。
研究小提琴民族化创作还可以促进音乐创作的多元化发展,拓展音乐的边界,丰富音乐文化的内涵。
对20世纪70年代中国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有助于进一步推动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促进中西音乐的交流与融合。
2. 正文2.1 民族化创作概述民族化创作是指在创作音乐作品时融入本民族的传统音乐元素和民族音乐特色,以表现本民族的文化精神和民族气质。
在20世纪70年代,小提琴民族化创作在中国开始受到重视和发展。
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文化大革命的阶段,艺术创作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
正是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的小提琴民族化创作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道路。
民族化创作在小提琴音乐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借鉴民歌、器乐曲调、舞曲等民间音乐元素,也可以是通过模仿民乐器的发声方式、音色特点,或是运用特定的旋律、节奏、和声手法等方式融入民族音乐元素。
这些元素的运用不仅体现了作曲家对本民族音乐的热爱和理解,更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小提琴音乐中的独特魅力。
小提琴民族化创作的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音乐的形式和内容,更推动了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0后的音乐史
音乐对我的影响
我从小父母离异,跟着父亲,父子相依为命。
小学的时候天真活泼,无忧无虑,整天除了学习就知道玩。
但我上小学是80年代,这个年代现代流行歌曲出现了,冲击着中国的每一个大街小巷,我自然也深受影响。
霍元甲里的《万里长城永不倒》,陈真里的《大号是中华》,霍东阁里的《好小子》,歌曲里雄壮的歌声,澎湃的气势,深深地震撼了我们这一代,让我们疯狂。
初中的时候是我生活的一个大转折。
儿时的伙伴很多都分开了,学习任务又很重。
玩耍的时间少了,朋友也很少,孤独的时候居多。
有时候我孤独地,漫无目的地游街,有时候我孤独地静坐,有时候我孤独得发狂,于是我唱歌。
我唱了一首又一首,唱歌成了我与别人的对话,常常沉浸其中,排解我许多难熬的孤独时光。
音乐陪伴我走完了中学,大学时光。
音乐不仅使我打发了无聊的时间,还使我充满了力量。
我在锻炼身体的时候,听一听一些劲爆的,就好像身体注入了强大的能量,锻炼得格外带劲。
音乐能净化一个人的灵魂,音乐能使人充满了力量,音乐能打发无聊的时光,音乐能启发人的智慧,音乐能排解人的忧愁。
我的过去,是在音乐声中度过的,我的将来,也一定音乐相伴。
学习音乐
最早学习音乐,应该是幼儿园的时候了。
我只记得老师拿一个拍打的乐器给我,我拍着节奏,老师说我拍得好,我听了心里像吃蜜一样的甜。
小学的时候,老师教了一些儿歌和革命歌曲。
但我更多学习的是流行歌曲,包括流行影视歌曲,流行抒情歌曲。
我用小小的笔记本抄写歌曲,主要是抄写流行歌曲。
到后来,初中,高中,大学,甚至工作以后,我都在抄写,抄了一本又一本。
有空的时候就翻来唱唱,一共抄了十多本。
初中的时候,我爱上了粤语歌曲,比如陈慧娴的,beyond 的,陈百强的,我发音不准,怎样学粤语歌曲呢?我先把卡片纸上的粤语歌词抄写在本子上,然后听歌曲,听一句,在歌词下面写一句“翻译”。
为了“翻译”准确,我汉语,拼音,甚至音标都用上了。
通过这个笨办法,我比较准确地会唱一些粤语歌曲。
到了后来熟能生巧,我已经不用看“翻译”,就知道歌词的发音了。
2000年以后,随着手机,电脑的普及,手机,电脑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