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诊断基础:体格检查——水肿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概论-体格检查

临床医学概论-体格检查

指导治疗
个体化治疗方案
根据体格检查结果,医生 可以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 治疗方案,包括药物选择、 剂量调整等。
治疗效果监测
通过定期的体格检查,医 生可以评估患者的治疗效 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提高治疗效果。
康复指导
对于需要康复治疗的患者, 医生可以根据体格检查结 果制定康复计划,指导患 者进行康复训练。
线索。
规范操作
医生在进行各项体格检查时,应遵循 规范的操作流程,确保检查结果的准
确性。
仔细询问
对于患者主诉的症状,医生应仔细询 问其发生时间、部位、性质、程度等, 以便全面了解病情。
注意患者反应
在检查过程中,医生应注意观察患者 的反应,如有不适或异常表现,应及 时停止检查并处理。
检查后的处理
分析检查结果
THANKS
感谢观看
视诊
观察呼吸频率、节律、 深度及呼吸运动是否对
称。
触诊
检查有无胸膜摩擦感、 皮下捻发感及胸廓压痛
等。
叩诊
正常肺部叩诊呈清音, 注意叩诊音的变化及异 常浊音或实音的出现。
听诊
正常呼吸音清晰,注意 异常呼吸音、啰音、胸
膜摩擦音等的出现。
循环系统体格检查
01
02
03
04
视诊
观察心尖搏动位置、范围及有 无异常搏动。
临床医学概论-体格检查的背景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医疗水平的提高,体格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日益重 要。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发现潜在的疾病迹象,为 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临床医学概论-体格检查的重要性
• 疾病诊断的依据:体格检查是医生获取患者疾病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对 患者身体各部位的检查,医生可以发现异常体征和症状,为疾病的诊断提供依 据。

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名词解释

执业医师考试诊断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绪论及问诊、病历书写】1、体格检查(physical examination):是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的检查器具来了解机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检查方法——通过体格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可对大多数疾病作出临床诊断。

2、病史采集(history taking):即问诊(inquiry),是通过医生与患者进行提问与回答了解疾病发生与发展的过程。

——许多疾病经过详细的病史采集,配合系统的体格检查,即可提出初步诊断或印象3、体征(Signs):医生利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简单的工具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发现疾病所引起的机体解剖结构或生理功能上的客观变化。

是指患者的体表或内部结构发生可察觉的改变。

如皮肤黄染、肝脾肿大、心脏杂音等4、症状:是指患者病后对机体生理功能异常的自身体验和感觉。

如疼痛.胸闷.恶心5、主诉chief complaint: 迫使病人就医的最明显,最主要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的最主要原因,包括症状、体征及持续时间6、现病史(history of present illness):即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它记述患者患病后全过程,即发生、发展、演变和诊治经过。

7、既往史(past history):既往健康状况和过去曾患过的疾病、外伤史、手术史、预防接种史、过敏史等8、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包括社会经历、职业及工作条件、习惯及嗜好、冶游史等【发热】1.发热(fever):当抗体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2.稽留热(continued fever):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

3.弛张型(remittent fever)或败血症热型: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且都在正常水平以上。

4.间歇热型(intermittent fever):指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5.波状型(undulant fever):指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

临床医学概论的体格检查

临床医学概论的体格检查
(1)深部滑行触诊法(deep slipping palpation) (2)双手触诊法 (bimanual palpation) (3)深压触诊法 (deep press palpation) (4)冲击触诊法 (ballottement)
palpation
Light palpation
(1)浅部触诊法
营养状态异常
F
F
1. 营养不良 由于摄入不足或(和)消耗增多引起。 消瘦(ematiation)当体重减轻至低于正常的10% 恶病质(cachexia)极度消瘦者 常见原因 (1) 摄食障碍 (2) 消化障碍 (3) 消耗增多
营养状态异常
2. 营养过度 体内中性脂肪积聚过多。 肥胖(obisity) 超过标准体重的20%以上或体重
F
体格检查时注意事项-1
1.应以病人为中心,要关心、体贴病人,要有高度 的责任感和良好的医德修养,检查过程中,应注 意避免交叉感染。 2.医师应仪表端庄,举止大方,态度诚恳和蔼。 3.医师应站在病人右侧。检查病人前,应有礼貌地 对病人做自我介绍,并说明体格检查的原因、目 的和要求,便于更好地取得病人密切配合。
第三节 体格检查
(physical examination)
一、基本检查法
体格检查是指医生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传统、 简便的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手电筒 、叩诊锤等)对病人身体状况进行检查的过程。 – 视诊:(inspection) – 触诊:(palpation)浅部触诊法、深部触诊法 – 叩诊:(percussion)间接叩诊法、直接叩诊法 音响分:清音、浊音、鼓音、实音、过清音 – 听诊:(auscultation)直接听诊法、间接听诊法 – 嗅诊:(olfactory examination)

水肿程度的分级标准

水肿程度的分级标准

水肿程度的分级标准水肿是由于局部或全身组织发生液体潴留引起的症状。

根据水肿的程度,可以进行分级标准,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评估和治疗水肿。

1.体征和症状:通过观察患者的肿胀区域的外观和皮肤的变化,包括肿胀的程度、红肿、压痛等,来判断水肿的严重程度。

同时,还需询问患者是否有其他相关症状,如疼痛、发热、呼吸困难等。

2.测量肿胀部位的周径:通过使用测量工具,如软尺或皮尺,测量肿胀部位的周径,比较其与健康对侧的差异,来评估水肿的程度。

根据差异的大小,可以确定水肿的轻、中、重度。

3.体重变化:由于水肿主要是由于体内液体潴留而引起的,因此,患者的体重变化也可以作为评估水肿程度的指标。

通过比较患者在水肿发生前后的体重变化,来评估水肿的严重程度。

根据以上的评估方法,可以将水肿程度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轻度水肿:肿胀区域轻度增大,周径增加在1-2厘米左右,皮肤颜色正常,无红肿、压痛等明显症状。

患者体重增加在1-3公斤。

2.中度水肿:肿胀区域明显增大,周径增加在2-4厘米左右,皮肤出现红肿、压痛等症状。

患者体重增加在3-5公斤。

3.重度水肿:肿胀区域显著增大,周径增加超过4厘米,皮肤出现严重红肿、压痛等症状。

患者体重增加超过5公斤。

当然,水肿的程度还与患者的基础疾病和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有关。

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水肿程度的判断还需结合其他临床指标来综合评估。

需要注意的是,水肿的程度只是评估和判断的一个指标,对于具体的治疗和管理,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基础疾病的治疗、饮食控制、适当的运动等。

总之,水肿程度的分级标准可以根据体征和症状、测量周径以及体重变化来评估。

根据水肿的轻、中、重度,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更好地了解水肿的程度,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流程

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流程

临床诊断学体格检查总结准备:检查者站右侧,先做自我介绍,准备、清点器械,当着被检者的面洗手。

第一章第一节一般检查一.生命体征检查★: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其质量的指标体温:(进食、喝热饮等休息30min)→看→甩(35℃以下)→擦汗→放→等10分钟报告内容:体温正常指标:口测法:36.3~37.2腋测法:36~37肛测法:36.5~37.7呼吸:计数1min报告内容:节律、类型、深度。

正常指标:12~20次/min,呼吸:脉搏=1:4脉搏:三指并拢,放在右手腕桡动脉搏动处。

计数1min报告内容:脉搏、节律,感知血管壁紧张度、脉搏强弱,检查对称性。

正常指标:60~100次/min,节律规整血压:排空膀胱→排气,打开开关,水银与0平齐→缚袖带,肘上2.5cm(约两横指)。

松紧:能伸进一指→扪及肱动脉搏动,放听诊器→充气→肱动脉搏动音消失再升高30mmHg→缓慢放气(2~4mm/s)→→整理,向右倾斜血压计越45度,关闭开关(向右)间隔1~2min后重复测量,如2次度数相差5mmHg以下,取平均;大于5mmHg,再次测量,取平均。

报告内容:血压正常指标:血压:充盈于血管内的血压作用与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高血压:在安静、清醒、未服药的条件下采用标准测量方法,至少3次非同日血压值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即为高血压。

正常:90~139mmHg/60~89mmHg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正常30~40mmHg平均动脉压:舒张压+1/3脉压二.全身状态其他情况检查:(性别、年龄、发育与体形、营养状态、意识状态、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1、发育:头部长度为身高的1/8~1/7;胸围为身高的1/2,双上肢展开与身高基本一致,坐高等于下肢长度2、体形:测腹上角:无力型(瘦长体型),正力型(匀称型),超力型(矮胖型)3、营养状态:前臂屈侧/上臂背侧下1/3,良好中等不良4、意识状态:嗜睡、意识模糊、谵妄、昏睡、昏迷三.皮肤检查1.颜色2.湿度:上臂内侧肘上3-4cm3.弹性:手背或上臂内侧肘上3-4cm4.皮疹:出现与消失的时间,发展顺序,分布部位,形态大小,颜色,压之是否褪色,平坦或隆起,有无瘙痒及脱屑5.脱屑6.皮下出血:瘀点<2mm,紫癜3~5mm,瘀斑>5mm,血肿:片状出血伴有皮肤显著隆起7.蜘蛛痣与肝掌:蜘蛛痣:上腔静脉,棉签或火柴杆压迫蜘蛛痣的中心【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肝掌:大小鱼际发红,加压后褪色,去除压力后又出现【慢性肝病】8.水肿★:双手拇指按胫骨前或踝部,5s,两侧对比。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水肿的分类和特点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水肿的分类和特点

临床医学专业基础知识:水肿的分类和特点
是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要求理解性记忆较高的内容,其中水肿的分类和特点是常考的知识点之一。

今天帮助大家梳理水肿的分类和特点,以便大家更好地复习和记忆。

一、全身性水肿
心源性水肿:首先出现在身体下垂部位伴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如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静脉压升高,严重时还可出现全身水肿伴胸水、腹水等。

肾源性水肿:早期晨起眼睑和颜面水肿,以后发展为全身性水肿。

伴尿检异常、高血压、肾功能异常。

肝源性水肿:水肿首先出现在踝部,逐渐向上蔓延,但头面部和上肢常无水肿,患者常同时伴有脾肝肿大、腹壁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等门静脉高压的表现以及黄疸、肝掌、蜘蛛痣、ALT谷丙转氨酶升高等肝功能异常的表现。

营养不良性水肿:先从足部开始,逐渐蔓延及全身,常伴消瘦、体重减轻等。

粘液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因组织液中蛋白含量较高,好发于下肢胫骨前区域,也可出现在眼眶周围。

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月经前7-14天出现眼眶、踝部及手部轻度水肿,可伴乳房胀痛、盆腔沉重感,月经后水肿逐渐消退。

特发性水肿:周期性,主要见于身体下垂部位,体重昼夜变化很大,天气炎热或月经前变化更为明显。

二、局部性水肿
局部炎症、肢体静脉血栓形成、过敏、丝虫病等。

例题:
下列不是右心衰的体征的是( )。

A.颈静脉怒张、静脉压升高
B.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
C.肝脏肿大
D.水肿
E.交替脉
【答案】E。

解析:交替脉是左心衰的体征,右心衰的体征是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脏肿大、静脉压升高和水肿。

诊断学查体

诊断学查体

诊断学查体前言物理诊断实验课的目的,使学生通过对基本技能的学习,全面掌握体格检查的内容、方法和顺序,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临床见习是通过对临床典型疾病的了解及全面的体格检查,让学生掌握一套观察、分析、综合判断疾病的方法,为将来做好临床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本实验大纲供临床医学专业专科(三年制)教学使用,中西医临床等专业可参考使用.实验一基本检查方法、一般检查(计划学时 3)【目的要求】一、掌握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检查方法;二、熟练掌握一般状态、皮肤粘膜、全身浅表淋巴结检查,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重点掌握血压、体温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

【实习方法】一、教师示教后,每两位学生一组互相检查,教师巡回指导,并随时纠正存在的问题。

二、结束前教师小结同学存在的共同问题。

必要时再示范一次。

三、书写实验报告。

三、实习器材:手电筒、压舌板、体温表、皮尺。

四、实习内容: (一 )生命体征:1.体温:口测法,测前注意消毒,将汞柱甩到36 ℃以下,测时舌下放置 5分钟,然后读数,记录。

2.呼吸:通过视诊观察胸、腹部的运动的频率和节律,要求观察一分钟。

3.脉搏:一般常用桡动脉处通过触诊,记录一分钟频率和节律的结果。

4.血压 (略 )(二)一般状态:发育:通过身高、体重、年龄与智力之间的关系判断为正常或不正常。

营养:根据皮肤、毛发、皮下脂肪、肌肉发育情况综合判断为良好、中等或不良。

神志:清晰、模糊、谵妄、昏睡、昏迷。

体位:自动、被动、强迫。

表情:正常、淡漠、烦躁不安、痛苦、忧郁。

面容:急性面容、慢性面容、贫血面容、病危面容、二尖瓣面容、肝病面容、肾病面容、甲亢面容、粘液性水肿面容等。

步态:正常,异常步态(蹒跚步态,醉酒步态,共济失调步态等)(三)皮肤:色泽:发绀,苍白,潮红,黄疸,色素沉着。

弹性:正常,减弱。

检查方法:常取手背或上臂内侧位,用食指与拇指将皮肤捏起,正常人于松手后皱折立即平复;弹性减弱时皱折平复缓慢,见于长期消耗性疾病或严重脱水的病人。

《诊断学基础》

《诊断学基础》

诊断学第三章基本检查法本章重点:1.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有几种、各检查方法的概念与适用范围2.触诊方法有几种及各种触诊法的适用范围3.正常人体的基本叩诊音有几种及存在的部位(一)体格检查【体格检查的方法、概念、适用范围】(二)触诊【触诊的方法】【触诊的检查方法】【触诊的适用范围】(三)叩诊【叩诊方法】【叩诊音】(四)听诊(五)嗅诊第四章一般检查本章重点:1.生命征包括哪些内容及各项内容的正常范围、改变的临床意义(生理性、病理性)2.临床如何对营养状态分级3.急性、慢性、甲亢、二尖瓣、贫血、粘液性水肿、肾病面容、肝病面容特点及意义4.概念:被动体位、强迫体位5.临床常见的强迫体位有哪些6.概念:出血点、紫癜、瘀斑、血肿(出血点与充血性皮疹的检查特点)7.斑疹、斑丘疹、玫瑰疹、荨麻疹的特点及临床意义8. 皮肤苍白、发红、发绀、黄染、黄疸、色素沉着、色素脱失的概念及临床意义9. 黄疸的概念及其早期最容易出现在何部位10.蜘蛛痣的概念、分布区域、检查特点及临床意义11.正常浅表淋巴结的检查顺序12.正常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 ★ 【生命征及正常范围】(一) 体温(T )【生理】【发热】(二)脉搏(P)(三)呼吸(R)第七章第三节(课本P 149)(四)血压(BP)【血压的定义】【血压水平的分类】【血压变异的临床意义】1、高血压:绝大多数见于原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少见(甲亢、颅内高压)2、低血压:A、体质性低血压:患者自述一贯血压偏低,一般无症状B、体位性低血压: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 >20mmHg,或舒张压下降 >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或昏厥。

3、脉压增大和减少:4、上、下肢血压差异常:(五)发育与体型(六)营养状态(1)理想体重(IBW): IBW (kg)= 身高(cm)- 105(2)体重指数(BMI):(3)营养状态的分级:(七)面容与表情(1)急性(热)病面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口唇干燥,呼吸急促,有时鼻翼扇动见于: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肺炎链球菌(大叶性肺炎)最多见(2)慢性病容:面容憔悴,面色晦暗、苍白无华,双目无神,表情淡漠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恶性肿瘤,重症糖尿病,严重结核病等(3)贫血面容:面色苍白无华,唇舌色淡,表情疲惫见于: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4)肝病面容: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有时可见蜘蛛痣见于:慢性肝病(5)肾病面容:面色苍白,双睑及颜面浮肿,舌色淡,舌缘有齿痕见于:慢性肾脏疾病(6)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眼球突出,兴奋不安,烦躁易怒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症(7)黏液性水肿面容:面色苍白,颜面浮肿,目光呆滞,反应迟钝,毛发稀疏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8)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9)伤寒面容:表情淡漠,反应迟钝,呈无欲状态见于:伤寒,脑脊髓膜炎,脑炎等高热衰弱者(10)苦笑面容:发作时牙关紧闭,面肌痉挛,呈苦笑状见于:破伤风(11)肢端肥大症面容:头颅增大,脸面变长,下颌增大、向前突出,眉弓及两颧隆起,耳鼻增大见于:肢端肥大症(12)病危面容 / Hippocrate面容:面色苍白或铅灰,眼窝凹陷,鼻梁,颧骨突起,表情淡漠,目光晦暗,面肌瘦削,唇干,皮肤干燥,松弛而无光泽见于:大出血,休克,脱水及急性腹膜炎的患者(13)面具面容 / 面具脸:面肌运动减少,面部呆板,无表情,不转眼,双目凝视,似面具样见于:震颤麻痹、脑炎等(14)满月面容:面圆如满月,皮肤发红,常伴痤疮和小须见于:库欣综合症、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者(八)体位(1)自动体位: 见于轻病或疾病早期、正常人(2)被动体位 : 患者不能随意调整或变换体位,需要别人帮助才能改变体位。

体检诊断学名词解释大题解析

体检诊断学名词解释大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1、落日现象:由于颅内压增高压迫眼球形成双目下视巩膜外露的特殊表情。

见于脑积水。

2、鼻翼扇动:吸气时鼻孔张大呼气时鼻孔回缩,见于伴有呼吸困难的高热性疾病。

3、Koplik斑:若在相当于第二磨牙的颊粘膜处出现帽针头大小白色斑点称为麻疹黏膜斑,为麻疹的早期特征。

4、镜面舌:亦称光滑舌,舌头萎缩舌体较小,舌面光滑呈粉红色或红色,见于缺铁性贫血恶性贫血及慢性萎缩性胃炎。

5、草莓舌:舌乳头肿胀发红类似草莓见于猩红热或长期发热患者。

6、Oliver征:主动脉弓动脉瘤时由于心脏收缩时瘤体膨大将气管压向后下,因而每随心脏波动可以触及导气管的向下拽动称为~。

7、Kayser-Fleischer环:角膜边缘若出现黄色或棕褐色的色素环环的外缘较清晰内缘较模糊,称为~是铜代谢障碍的结果见于肝豆状核变性。

8、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因气流不能顺利进入肺故当吸气时呼吸肌收缩造成肺内负压极度增高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及肋间隙向内凹陷。

10、肋脊角:为第12肋骨与脊柱构成的夹角。

其前为肾脏和输尿管上端所在的区域。

检查肾脏压、叩痛的位置。

11、肩胛线:为双臂下垂时通过肩胛下角与后正中线平行的垂直线。

12、潮式呼吸:由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转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呼吸暂停又开始如上变化的周期性呼吸。

13、间停呼吸:变现为有规律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一段时间又开始呼吸即周而复始的间停呼吸。

14、啰音:是呼吸音以外的附加音,该音正常情况下并不存在故非呼吸音的改变15、腹上角:为左右肋弓在胸骨下端会合处所形成的夹角。

16、二尖瓣面容:面色晦暗双颊紫红口唇轻度发绀。

见于风湿性心瓣膜膜病二尖瓣狭窄。

17、肝病面容:面色晦暗,额部、鼻背、双颊有褐色色素沉着。

见于慢性肝脏疾病。

18、急性面容:面色潮红兴奋不安鼻翼扇动口唇疱疹表情痛苦。

19、面具面容:面部呆板无表情似面具样见于帕金森病脑炎等。

20、强迫体位:患者为减轻痛苦,被迫采取某种特殊体位。

临床医学诊断

临床医学诊断

临床医学诊断临床医学诊断是医生根据病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和分析的过程,旨在确认疾病的具体类型和性质,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治疗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医生需借助各种医学技术和仪器设备,结合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确保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对临床医学诊断的重要性、常用方法以及未来发展进行探讨。

一、临床医学诊断的重要性准确的临床医学诊断是提供正确治疗方案的基础。

通过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详细询问、全面检查和仔细观察,医生能够初步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

进一步运用各种辅助检查手段,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可以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并确诊所疾病的确切类型和程度。

正是在准确临床医学诊断的基础上,医生才能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案,提高治愈率和生存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和不良反应。

二、临床医学诊断的常用方法临床医学诊断方法繁多,下面将重点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病史采集:医生首先需要与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情发展过程、症状及持续时间、相关家族病史等。

病史能够提供重要的线索和信息,帮助医生初步判断患者的疾病类型。

2.体格检查:医生通过对患者的外观、体格特征、生理指标等进行检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寻找异常体征,为进一步辅助检查提供指引。

3.实验室检查:通过患者的血液、尿液、粪便等样本的化学分析、生物学检测、细胞学观察等手段,医生能够了解患者体内的生化指标、免疫状态、细胞形态等,从而判断患者是否存在某种疾病或异常情况。

4.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CT、MRI等技术,能够对患者的器官和组织进行高分辨率成像,在疾病的早期发现、定位和评估病情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活检或手术切除的组织标本,医生能够对患者的组织和细胞进行形态学和病理学的观察,进一步明确疾病的类型和性质。

三、临床医学诊断的未来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学知识的不断积累,临床医学诊断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其未来的发展。

未确诊水肿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未确诊水肿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未确诊水肿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实用版)目录一、引言1.介绍病例背景2.阐述水肿疑难病例的诊断重要性二、病例概述1.病患基本信息2.主诉及症状3.体格检查结果三、诊断过程1.初步诊断2.进一步检查3.诊断结果四、病例讨论1.水肿原因分析2.治疗方案讨论3.病例转归及预后五、结论1.总结诊断过程2.强调水肿疑难病例的诊断重要性正文在临床实践中,水肿疑难病例的诊断对于医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正确诊断水肿原因,不仅有助于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还能降低病患的痛苦及医疗费用。

本文将通过一例未确诊水肿疑难病例的讨论,探讨水肿病例的诊断过程。

病患,男,45 岁,因双下肢水肿逐渐加重,伴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前来就诊。

二、病例概述1.病患基本信息:患者为男性,45 岁,体重 85 公斤,身高 175 厘米。

2.主诉及症状:双下肢水肿逐渐加重,伴乏力、食欲不振。

3.体格检查结果:双下肢可见凹陷性水肿,无红肿、疼痛等表现。

三、诊断过程1.初步诊断:根据病患的症状和体格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水肿。

2.进一步检查:为明确水肿原因,进行血液、尿液等相关检查。

3.诊断结果:经过检查,未发现明显异常。

四、病例讨论1.水肿原因分析:根据病患的症状和检查结果,考虑水肿原因可能为:心源性水肿、肾源性水肿、肝源性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等。

2.治疗方案讨论:针对可能的水肿原因,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如:针对心源性水肿,进行心脏相关检查和治疗;针对肾源性水肿,进行肾功能检查及治疗等。

3.病例转归及预后:根据治疗结果,病患水肿症状得到缓解,但水肿原因仍需进一步检查和明确。

本例为一例未确诊水肿疑难病例,通过对病患的诊断过程进行讨论,强调了水肿疑难病例诊断的重要性。

临床医学诊断基础:体格检查——水肿

临床医学诊断基础:体格检查——水肿

皮下组织水肿(edema)通过视诊和触诊较易确定。

水肿部位的皮肤张力大且有光泽,但轻度水肿有时视诊不易发现。

检查有无水肿时,可用手指按压被检查部位皮肤(通常是胫骨前内侧
皮肤)3~5秒钟,若加压部位组织发生凹陷则称为压陷性水肿(pitting edema)。

若颜面、锁骨上、胫骨前内侧及手足背皮肤水肿,伴有皮肤苍白或略带黄色,皮肤干燥、粗糙,但指压后无组织凹陷,则为粘液性水肿,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若下肢出现不对称性的皮肤增厚、粗糙、毛孔增大、有时出现皮肤皱褶,指压无凹陷,亦可累及阴囊、大阴唇及上肢等为橡皮肿,见于丝虫病。

临床上根据水肿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水肿仅发生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组织轻度凹陷,平复较快。

有时早期水肿,仅有体重迅速增加而无水肿征象出现。

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有时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诊断学基础》课程标准

《诊断学基础》课程标准

《诊断学基础》课程标准目录一、概述 (1)二、课程教学目标 (3)(一)知识课程教学目标 (3)(二)技能课程教学目标 (3)(三)素质课程教学目标 (4)(四)安全目标 (4)三、课程内容及要求 (4)绪论 (4)第一篇病史采集 (5)第二篇操作技能 (9)第四篇综合运用 (15)四、实施建议及要求 (15)(一)教学原则 (15)(二)教学建议 (16)(三)教学评价 (16)(四)教学要求 (17)(五)课程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建议 (18)五、学时分配 (18)诊断学基础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及任务《诊断学基础》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本课程由绪论、症状学、问诊、体格检查、临床常用诊疗技术、实验室检查、影像诊断、心电图检查、诊断的思维方法和病历书写九个部分组成,以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为主线,又将主要内容划分为病史采集、技能操作、辅助检查、综合运用四大篇章。

主要阐述了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职业素质。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识记诊断原理,学会采集、综合整理、分析、判断人体健康相关资料,从而揭示疾病的本质,为进一步学习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临床医学课程奠定良好基础。

(二)课程基本理念1.以农村医学专业教改性人才培养模式为主导,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解决农村基层卫生岗位实际问题为引领,以农村基层实际应用的知识、技能为主线,坚持“贴近学生、贴近岗位、贴近时代”的基本原则,充分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2.以综合职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培养为根本,以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和操作能力培养为重点。

通过病例分析、考点链接唤起学生对临床问题的探索以及对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的关注,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激活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从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入手,渐进的、合理地传授诊断学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能运用医学知识与技能,对疾病作出医学诊断。

临床医学中的疾病诊断与辅助检查

临床医学中的疾病诊断与辅助检查

临床医学中的疾病诊断与辅助检查在临床医学中,疾病诊断是医生判断和确定患者疾病性质、病情严重程度以及选择合适治疗方案的基础。

而辅助检查则是医生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信息所需要进行的实验室检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

本文将介绍临床医学中常用的疾病诊断方法和辅助检查技术,并简要阐述其优缺点。

一、疾病诊断方法1. 问诊与病史问诊和病史采集是疾病诊断的首要步骤。

医生通过与患者面对面的对话,详细了解疾病的起因、过程、症状等信息,进而进行初步的疾病诊断。

2. 体格检查体格检查是医生通过观察、触摸、听诊等手段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评估。

通过检查患者的外貌、生理指标、病灶部位以及特殊体征等,医生可以发现一些表面的异常情况,进一步指导下一步辅助检查的选择。

3. 实验室检验实验室检验是通过采集患者的血样、尿样、组织细胞等进行化学、生化、免疫学等检测。

实验室检验可以提供丰富的生理指标和病理信息,对医生诊断疾病和了解病情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通过采集患者体内部位的影像信息来判断病变的位置、形态以及严重程度等。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摄影、CT扫描、核磁共振等,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提供更直观可见的病变信息,对某些疾病的诊断和定位有很大帮助。

二、辅助检查技术1.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是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的各种生理指标、血常规、血型、生化指标等,医生可以对疾病的类型、程度进行初步的了解和判断。

2. 组织病理检查组织病理检查是通过取得疑似病变组织进行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来判定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组织病理检查广泛应用于肿瘤、炎症、感染等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3. 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是通过检测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中的病原体来确定感染性疾病的病因。

包括细菌学检查、病毒学检查、寄生虫学检查等,这些检查方法可以明确病原菌的种类和数量,指导抗菌药物的选择和治疗方案的制定。

4. 影像学检查除了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影像学检查也被广泛应用于手术、治疗过程的引导和监测。

诊断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诊断学大纲(临床医学专业)

诊断学教学大纲绪论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问诊、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必要的器械检查等方法;2、熟悉诊断学的任务,正确认识健康与疾病。

第一篇问诊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问诊的重要性;2、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第四章常见症状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2、掌握常见症状原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及临床意义。

(一)发热1、了解发热的定义 2、了解发热的发生机制的分类 3、掌握发热的病因与分类 4、发热的分度及临床过程及特点 5、重点掌握各种热型及相应临床意义6、发热的伴随症状(二)水肿 1、掌握水肿的定义、发生机制、常见病因。

2、掌握常见水肿的临床特点。

3、熟悉不同原因水肿的鉴别要点。

重点讲叙水肿的病因、临床特点。

(钟一鸣)(三)咳嗽、咳痰1、咳嗽的保护意义 2、咳嗽的发生机制 3、咳嗽的病因 4、咳痰的发生机制及意义 5、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 6、咳嗽咳痰的伴随症状(四)咯血1、咯血的定义及与咯血的区别〈重点掌握〉2、咯血的病因与机制 3、临床表现 4、咯血的伴随症状及须掌握相关疾病(五)胸痛1、掌握胸痛病因诊断的重要性 2、掌握问诊要点 3、熟悉常见病因重点讲叙临床表现。

(六)呼吸困难1、呼吸困难的定义及表现 2、呼吸困难病因 3、呼吸困难的发生机制及临床表现 4、伴随症状及相关疾病(七)心悸 1、掌握心悸的定义、常见病因、伴随症状 2、掌握问诊要点 3、了解发病机理(八)呕血1、呕血的概念及常见病因 2、呕血的临床表现 3、呕血病人问诊要点(九)便血1、黑便及隐血的概念、常见发病原因 2、黑便特点与出血部位的关系(十)腹痛1、了解急性腹痛与慢性腹痛的常见病因 2、腹痛的发生机制及内脏性腹痛、躯体性腹痛、牵涉痛的特点(十一)黄疸1、慨述;2、胆红素的正常代谢;3、黄疸的分型;4、辅助检查;5、伴随症状;6、问诊鉴别要点。

(十二)血尿、尿频、尿急、尿痛1、血尿:定义、病因、临床表现、伴随症状及血尿的问诊要点;2、尿频、尿急、尿痛:定义、原因、伴随症状(十三)意识障碍1、病因2、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4、伴随症状5、问诊要点第二篇体格检查第一、二章基本检查法、一般检查法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望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

水肿病患者的护理查房

水肿病患者的护理查房

水肿病患者的护理查房水肿是一种常见的病症,临床上常见于心衰、肝硬化、肾病综合征等疾病。

对于水肿病患者的护理查房,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和护理干预,旨在提供个体化的护理,减轻病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首先,在护理查房前,护士应该了解病患的个人病情和病史,包括病程发展、主要症状、用药情况等。

同时,要观察病患的一般情况,包括精神状态、体温、呼吸和心率等生命体征。

这些信息有助于判断病患的病情稳定性,制定下一步的护理计划。

其次,在身体评估方面,要特别注意检查病患的体征,如皮肤颜色、温度、湿度等,观察有无浮肿和水疱等。

常见的水肿部位包括双下肢和踝关节,局部红肿、疼痛或有压痛,可以提示炎症性水肿。

如果出现口唇青紫、发绀等情况,可能是心源性水肿加重的表现。

进一步,要评估水肿的程度和类型。

可以使用四肢测量尺测量腿部水肿程度,同时可检查水肿有无压痛、局部温度和色泽变化等。

如果出现深、压痛和色泽变暗的情况,可能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水肿。

此外,还要进行心、肺、肝、肾脏等系统的评估,以评估水肿的病因和扩展范围。

随后,在查房过程中,要对病患的心肺功能进行评估。

观察心脏听诊、呼吸音等,注意有无心脏杂音、呼吸急促或痰鸣音等情况。

如果病患存在心脏杂音或肺部问题,应考虑心衰、肺炎等可能性。

然后,在饮食方面,护士要根据病患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

一方面,要控制病患的液体摄入,避免过量;另一方面,要限制盐分的摄入,以减少水肿程度。

护士可以与病患沟通,了解他们的饮食偏好和文化习惯,并根据具体情况提供饮食建议。

此外,还要注意病患是否存在潜在的营养不良问题,如低蛋白血症等,及时进行相应的干预。

最后,在护理查房过程中,还要对病患的药物治疗进行评估和干预。

了解病患的用药情况,并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对于存在不良反应的药物,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并进行相应的调整。

此外,还要注意与其他用药的相互作用,避免产生不良影响。

同时,要加强对病患的教育,告知他们关于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的症状。

诊断学-水肿

诊断学-水肿
通过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减轻静脉淤血,进而减轻水肿。
抗凝治疗
对于血栓性静脉炎等引起的水肿,可采用抗凝治疗,防止血栓 进一步形成。
水肿的中医治疗
中药治疗
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采用不同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五苓散、防己黄芪汤等 。
针灸疗法
通过针灸相关穴位,调节气血循环,促进水肿消退。
水肿的预防措施
控制饮食
水肿的护理原则
饮食护理
控制盐分摄入,避免过多水分 摄入,多吃冬瓜、西瓜等利尿
食物。
活动与休息
适当抬高下肢以减轻水肿,休息 时注意保持舒适体位。
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破损和感 染。
水肿的康复锻炼
运动疗法
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步 、游泳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按摩疗法
适当按摩可促进血液循环,减 轻水肿症状。
3
妊娠晚期、营养不良、过敏反应等均可引起水 肿。
02
水肿的病理生理机制
水肿的发病机制
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01
血浆蛋白含量降低或血液中白蛋白含量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
透压降低,水分进入组织间隙,引发水肿。
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升高
02
静脉受压、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静脉血栓形成等因素导致毛细
血管流体静压升高,水分进入组织间隙,引发水肿。
适当运动
减少盐分摄入,避免食物中过多的饱和脂肪 和反式脂肪摄入。
通过运动增强身体素质,改善心肺功能,预 防水肿发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针对病因预防
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 等,有助于预防水肿。
针对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避免 长期站立、穿弹性袜等针对下肢水肿的预防 措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下组织水肿(edema)通过视诊和触诊较易确定。

水肿部位的皮肤张力大且有光泽,但轻度水肿有时视诊不易发现。

检查有无水肿时,可用手指按压被检查部位皮肤(通常是胫骨前内侧
皮肤)3~5秒钟,若加压部位组织发生凹陷则称为压陷性水肿(pitting edema)。

若颜面、锁骨上、胫骨前内侧及手足背皮肤水肿,伴有皮肤苍白或略带黄色,皮肤干燥、粗糙,但指压后无组织凹陷,则为粘液性水肿,见于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若下肢出现不对称性的皮肤增厚、粗糙、毛孔增大、有时出现皮肤皱褶,指压无凹陷,亦可累及阴囊、大阴唇及上肢等为橡皮肿,见于丝虫病。

临床上根据水肿程度可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水肿仅发生于眼睑、眶下软组织、胫骨前、踝部皮下组织,指压后可出现组织轻度凹陷,平复较快。

有时早期水肿,仅有体重迅速增加而无水肿征象出现。

中度:全身疏松组织均有可见性水肿,指压后可出现明显的或较深的组织凹陷,平复缓慢。

重度:全身组织严重水肿,身体低垂部皮肤紧张发亮,甚至可有液体渗出,有时可伴有胸腔、腹腔、鞘膜腔积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