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教学文稿

合集下载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欢迎共阅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3.了解采样期间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包括原料种类及用量、用水量、生产周期、废水来源、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和运行状况等,4.采样时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主要内容有:排污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地点及时间、样品编号、监测项目和所加保存剂名称、废水表观特征描述、流速、采样渠道水流所占截面积或堰槽水深、堰板尺寸,工厂车间生产状况和采样人等,5.水样送交实验室时,应及时做好样品交接工作,并由送交人和接收人签字,6.采样人员应持证上岗,7.采样时需采集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

湖泊和水库采样点位的布设应考虑哪些因素:1.湖泊水体的水动力条件。

2.湖库面积、湖盆形态,3.补给条件、出水及取水,4.排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5.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循环及迁移转化,6.湖泊和水库的区别采用酸化-吹气法对水样进行预处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保证预处理装置各部位的气密性.2.导气管保持在吸收液下,3.加酸前须通氮气驱除装置内空气,4.加酸后,迅速关闭活塞,5.水浴温度应控制在60-70°C,6.控制适宜的吹气速度保证加标回收率。

硫酸钠去除;4.亚硝酸盐含量大于1 mg/L有干扰,用氧化消解和加氨磺酸去除;5.铁浓度为20 mg/L,使结果偏低5%。

如何延长抗坏血酸的使用期:抗坏血酸溶液氧化发黄,主要由于溶液中存在微量铜造成,加入EDTA-甲酸可延长溶液有效使用期,溶液经过3个月显色乃正常;也可加入冰乙酸代替甲酸。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置和设置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置和设置

一、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在确定和优化地表水监测点位时应遵循尺度范围的原则、信息量原则和经济性、代表性、可控性及不断优化的原则。

总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应能反映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体位置应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得断面获取有足够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应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对河流来说,具体的各类监测断面设置方法如下:1.背景断面应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因此要求: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用区及主要交通路线。

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

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

2.入境断面,即对照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某行政区域时的水质状况,因此应设置在水系进入本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

3.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因此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和河水基本混匀处。

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依据以下因素决定:主要污染区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各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其它水文特征等。

其中,还应考虑对纳污量的控制程度,即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如某河段的各控制断面均有五年以上的监测资料,可用这些资料进行优化,用优化结论来确定控制断面的位置和数量。

4.出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下一行政区域前的水质。

因此应设置在本区域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如在此行政区域内,河流有足够的长度,则应设置消减断面。

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能力,应设置在控制断面的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主要河流的干流、一、二级支流的交界断面,这是环保管理的重点断面。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那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确定地下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是什么: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2为反映地表水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选择采集水样的容器应充分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塞对样品的污染,2.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类的微量元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3.容器和容器壁的化学或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与样品组分发生反映,4.防止容器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引起待测组分浓度的变化,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为确保废水排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1.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的清洁,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在输送、保存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欢迎共阅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3.了解采样期间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包括原料种类及用量、用水量、生产周期、废水来源、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和运行状况等,4.采样时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主要内容有:排污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地点及时间、样品编号、监测项目和所加保存剂名称、废水表观特征描述、流速、采样渠道水流所占截面积或堰槽水深、堰板尺寸,工厂车间生产状况和采样人等,5.水样送交实验室时,应及时做好样品交接工作,并由送交人和接收人签字,6.采样人员应持证上岗,7.采样时需采集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

湖泊和水库采样点位的布设应考虑哪些因素:1.湖泊水体的水动力条件。

2.湖库面积、湖盆形态,3.补给条件、出水及取水,4.排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5.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循环及迁移转化,6.湖泊和水库的区别采用酸化-吹气法对水样进行预处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保证预处理装置各部位的气密性.2.导气管保持在吸收液下,3.加酸前须通氮气驱除装置内空气,4.加酸后,迅速关闭活塞,5.水浴温度应控制在60-70°C,6.控制适宜的吹气速度保证加标回收率。

硫酸钠去除;4.亚硝酸盐含量大于1 mg/L有干扰,用氧化消解和加氨磺酸去除;5.铁浓度为20 mg/L,使结果偏低5%。

如何延长抗坏血酸的使用期:抗坏血酸溶液氧化发黄,主要由于溶液中存在微量铜造成,加入EDTA-甲酸可延长溶液有效使用期,溶液经过3个月显色乃正常;也可加入冰乙酸代替甲酸。

国考断面设置原则

国考断面设置原则

国考断面设置原则
国考断面是国家地表水环境监测网中的评价、考核、排名监测断面(点位),以改善水环境质量为核心,满足流域水污染防治目标任务考核和城
市水环境质量排名等当前环境管理的需求。

其设置原则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代表性: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能够反映不同区域、不同水域
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2. 均匀分布:在各个流域和地区内均匀设置断面,能够全面反映整
个流域的水环境质量。

3. 考虑地理特征:根据河流、湖泊等地理特征,合理设置断面位置,能够更好地反映水域的自然状况。

4. 便于监测和管理:选择便于监测和管理的地方设置断面,能够更
好地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设置断面,能够更好
地监测人类活动对水环境质量的影响。

6. 可持续性:设置断面时应考虑可持续性,保证断面能够长期稳定
地监测水环境质量。

7. 符合法律法规要求:设置断面时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确
保监测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总之,国考断面的设置原则是确保所选断面能够科学、客观地反映流域水环境质量状况,为水环境管理和保护提供可靠的依据。

1。

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

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

第一节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和方法一、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的原则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在对所监测区域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监测目的,根据以下原则进行布设。

(一)断面布设要有代表性根据调查计划方案的目的要求,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水域布设断面,以获得所需要的代表性样品。

例如,在江河中,应在污染源附近及其上下游设断面(或站点),以反映受污染和未受污染的河段状况。

在排污口下游则往往要多设断面(或站点),以反映不同距离受污染和恢复的程度。

对整个调查流域,必要时按适当间距设断面(或站点)。

这样,才能获得代表性的生物样品。

(二)与水化学监测断面布设的一致性水生微生物指标是评价水体水质和生态状况的重要参数,只有与水化学监测指标结合起来进行污染与生物效应的相关分析,才能更全面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状况。

因此,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的布设要尽可能与水化学监测断面相一致,以利于时空同步采样,获得相互比对的数据,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评价水环境质量及生态状况。

(三)断面布设要考虑水环境的整体性水生微生物监测断面布设要有整体观点,从一条河流(河段),一个湖泊的环境总体考虑,以获得反映一个水体的宏观总体数据,以满足对水体环境综合评价分析的需要。

例如,流经城市的河段布设监测断面时,既要了解河流入城市河段前的水生生物状况,又要掌握由于城市排污对水体生态状况的影响,以及水体是否有自净能力等。

故其监测断面至少要在河流入城市前、流经城市排污段以及出城市河段布设三个断面[即上(对照断面)、中(污染断面)、下(观察断面)],以便了解流经城市河段的整体情况,为综合评价该城市排污对水环境生态的影响提供依据。

(四)断面布设的经济性断面布设方案提出后,要进行优化验证,以期用最少的断面和人力、物力,获得具有最大效益,并有代表性的数据。

同时,要尽可能布设在交通方便、采样安全的地段,以保证人身安全和样品的及时运输。

(五)断面布设的连续性环境监测断面的布设,不仅要考虑反映环境生态现状的需要,而且要考虑长期的趋势分析研究的需要,要为观测环境质量变化趋势、评价环境效益、强化环境管理服务。

水环境监测布点原则

水环境监测布点原则

水环境监测布点原则监测断面是指为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情况而设置的监测位置。

监测断面要以最少的设置尽可能猎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其详细位置要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同时还要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便利性。

流经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主要河流干流以及一、二级支流的交界断面是环境庇护管理的重点断面。

(一)河流水系的断面设置原则河流上的监测位置通常称为监测断面。

流域或水系要设立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入海口断面。

水系的较大支流汇入前的河口处,以及湖泊、水库、主要河流的出、入口应设置监测断面。

对流程较长的重要河流,为了解、水量变幻状况,经适当距离后应设置监测断面。

水网地区流向不定的河流,应按照常年主导流向设置监测断面。

对水网地区应视实际状况设置若干控制断面,其控制的径流量之和应不少于总径流量的80%。

(二)湖泊水库的监测布点原则湖泊、水库通常设置监测点位/垂线,如有特别状况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点位/垂线。

湖(库)区若无显然功能区分,可用网格法匀称设置监测垂线。

监测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普通与河流的规定相同,但当有可能浮现温度分层现象时,应作水温、溶解氧的探究性实验后再定。

(三)行政区域的监测布点原则对行政区域可设入境断面(对比断面、背景断面)、控制断面(若干)和出境断面(入海断面)。

在各控制断面下游,假如河段有足够长度(起码10km),还应设消减断面。

国际河流出、入国境的交界处应设置出境断面和入境断面。

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设置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统一设置市县交界断面。

(四)水功能区的监测布点原则按照水体功能区设置控制监测断面,同一水体功能区起码要设置1个监测断面。

(五)其他监测断面按照污染情况和环境管理需要还可设置应急监测断面和考核监测断面。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那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确定地下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是什么: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2为反映地表水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选择采集水样的容器应充分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塞对样品的污染,2.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类的微量元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3.容器和容器壁的化学或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与样品组分发生反映,4.防止容器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引起待测组分浓度的变化,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为确保废水排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1.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的清洁,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在输送、保存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一般应布设对照、控制、削减三类断面特别应注意:1、调查范围的两端布设一个取样断面2、重点保护水域及环境敏感点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应布设取样断面4、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有污水排入)应布设取样断面5、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如取水口、闸坝)应布设取样断面6、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米处应布设取样断面? 掌握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水质监测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方法及取样方法断面确定后,根据河宽布置采样垂线;每条垂线上,根据水深设置采样点总的来说:样品数量的规定如下:一级评价:每个水质采样点取1份水样二级评价:每条采样垂线取1份混合水样三级评价:每个断面取1份混合水样下面分别讲述。

河流:1、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列原则布设:(1)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2)大、中河:河宽<50m,共设两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3)河宽>50m,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0.5m,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4)特大河:由于河流过宽,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数,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陛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

2、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0.5m 水深处及在距河底0.5m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样;在水深<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0.3m,距河底也不应小于0.3m。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3、取样方法: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pptx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pptx

对照断面 控制断面 消减断面 背景断面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
(二)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在进出湖泊、水库的河流汇合处分别设置监测断面
以功能区为中心,在其辐射线上设置弧形监测断面
在湖库中心,深、浅水区,滞流区,不同鱼类的回 游产卵区,水生生物经济区等设置监测断面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
(二)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入湖水 自来水厂 滞留区
此处水质较好, 无污染,水厂从 此处取水。
此处湖水基本
不 流 动 , 称 之湖中心
为滞留区。
入湖水
此处水质较好,水生物种
类故作繁为多鱼,入类适湖养合水殖鱼区类。生长。
出湖水
此处有废物、废水 流入湖中,对湖水 造成一定的污染。
污染源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
(二)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此流处入有湖废中物,、对废 湖出水 水湖水
造成一定的污染。
入湖水
污染源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
(二)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入湖水
入湖水
出湖水
入湖水 此湖无明显功能区划分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
(二)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入入湖湖水水 自来水厂 滞留区
湖中心
入湖水 出湖水
入湖水 此湖无明显功污能染区源划分
入湖水 自来水厂 滞留区
入湖水
在进出湖、库的水流汇合 处应当设置监测断面,以
便分别监测湖各中个心监测断面
的水质情况。
出湖水
入湖水
污染源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
(二)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入湖水 自来水厂 滞留区
入湖水
实时监测所取 水质的好坏。 此处为滞留区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置和设置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置和设置

一、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在确定和优化地表水监测点位时应遵循尺度范围的原则、信息量原则和经济性、代表性、可控性及不断优化的原则。

总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应能反映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体位置应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得断面获取有足够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应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对河流来说,具体的各类监测断面设置方法如下:1.背景断面应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因此要求: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用区及主要交通路线。

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

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

2.入境断面,即对照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某行政区域时的水质状况,因此应设置在水系进入本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

3.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因此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和河水基本混匀处。

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依据以下因素决定:主要污染区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各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其它水文特征等。

其中,还应考虑对纳污量的控制程度,即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如某河段的各控制断面均有五年以上的监测资料,可用这些资料进行优化,用优化结论来确定控制断面的位置和数量。

4.出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下一行政区域前的水质。

因此应设置在本区域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如在此行政区域内,河流有足够的长度,则应设置消减断面。

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能力,应设置在控制断面的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主要河流的干流、一、二级支流的交界断面,这是环保管理的重点断面。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
监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须能反映水系或所在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

各断面的具体位置须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的断面获取足够的有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同时还须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湖泊、水库监测垂线的布设
湖泊、水库通常只设监测垂线,如有特殊情况可参照河流的有关规定设置监测断面.
湖(库)区的不同水域,如进水区、出水区、深水区、浅水区、湖心区、岸边区,按水体类别设置监测垂线。

湖(库)区若无明显功能区别,可用网格法均匀设置监测垂线。

监测垂线上采样点的布设一般与河流的规定相同,但对有可能出现温度分层现象时,应作水温、溶解氧的探索性试验后再定。

受污染物影响较大的重要湖泊、水库,应在污染物主要输送路线上设置控制断面。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置和设置

河流监测断面的布置和设置

一、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方法在确定和优化地表水监测点位时应遵循尺度范围的原则、信息量原则和经济性、代表性、可控性及不断优化的原则。

总之,断面在总体和宏观上应能反映水系或区域的水环境质量状况;各断面的具体位置应能反映所在区域环境的污染特征;尽可能以最少得断面获取有足够代表性的环境信息;应考虑实际采样时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对河流来说,具体的各类监测断面设置方法如下:1. 背景断面应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因此要求:基本上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远离城市居民区、工业区、农药化肥施用区及主要交通路线。

原则上应设在水系源头处或未受污染的上游河段,如选定断面处于地球化学异常区,则要在异常区的上、下游分别设置。

如有较严重的水土流失情况,则设在水土流失区的上游。

2. 入境断面,即对照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某行政区域时的水质状况,因此应设置在水系进入本区域且尚未受到本区域污染源影响处。

3. 控制断面用来反映某排污区(口)排放的污水对水质的影响。

因此应设置在排污区(口)的下游,污水和河水基本混匀处。

控制断面的数量、控制断面与排污区(口)的距离可依据以下因素决定:主要污染区的数量及其间的距离、各污染源的实际情况、主要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和其它水文特征等。

其中,还应考虑对纳污量的控制程度,即由各控制断面所控制的纳污量不应小于该河段总纳污量的80%。

如某河段的各控制断面均有五年以上的监测资料,可用这些资料进行优化,用优化结论来确定控制断面的位置和数量。

4. 出境断面用来反映水系进入下一行政区域前的水质。

因此应设置在本区域最后的污水排放口下游,污水与河水已基本混匀并尽可能靠近水系出境处。

如在此行政区域内,河流有足够的长度,则应设置消减断面。

消减断面主要反映河流对污染物的稀释净化能力,应设置在控制断面的下游,主要污染物浓度有显著下降处。

5. 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断面: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主要河流的干流、一、二级支流的交界断面,这是环保管理的重点断面。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水质监测取样断面的布设原则一般应布设对照、控制、削减三类断面特别应注意:1、调查范围的两端布设一个取样断面2、重点保护水域及环境敏感点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面3、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处(如支流汇入)应布设取样断面4、水质急剧变化处(如有污水排入)应布设取样断面5、重点水工构筑物附近(如取水口、闸坝)应布设取样断面6、建设项目拟建排污口上游500米处应布设取样断面掌握河流、湖泊、河口海湾和近海水体水质监测取样断面上取样点的布设方法及取样方法断面确定后,根据河宽布置采样垂线;每条垂线上,根据水深设置采样点总的来说:样品数量的规定如下:一级评价:每个水质采样点取1份水样二级评价:每条采样垂线取1份混合水样三级评价:每个断面取1份混合水样下面分别讲述。

河流:1、取样断面上取样垂线的布设:当河流面形状为矩形或相近于矩形时,可按下列原则布设:(1)小河:在取样断面的主流线上设一条取样垂线;(2)大、中河:河宽<50m,共设两条取样垂线,在取样断面上各距岸边1/3水面宽处各设一条取样垂线;(3)河宽>50m,共设三条取样垂线,在主流线上及距两岸不少于,并有明显水流的地方各设一条取样垂线;(4)特大河:由于河流过宽,应适当增加取样垂线数,而且主流线两侧的垂线数目不必相等,拟设置排污口一侧可以多一些。

如断面形状十分不规则时,应结合主流线的位置,适当调整陛样垂线的位置和数目。

2、垂线上取样水深的确定:在一条垂线上,水深大于5m时,在水面下水深处及在距河底处各取样一个;水深为1`5m时,只在水面下处取一个样;在水深<1m时,取样点距水面不应小于,距河底也不应小于。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水面下处,距河底不应小于。

3、取样方法:一级评价: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二、三级评价: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个水样。

地表水采样断面布设原则

地表水采样断面布设原则

地表水采样断面布设原则地表水采样断面布设原则1、地表水采样断面布设原则1、考虑河段内生活、生活取水口位置及取水量;废水排放口的位置、污染物排放情况;河段水文及河床情况;支流汇入、出,水工建筑情况;河岸植被、水土流失情况;其他影响水质均匀程度因素等。

2、考虑交通、通汛(满足水质监测快速、安全),尽可能与水文断面一致(靠近),取得有关水文数据。

3、应选择河段顺直、河床稳定、水流平稳(避开急流、死水、水草、垃圾积区)。

4、优化方案以较少断面、测点取最代表性样品。

2、地表水采样断面布设方法1、流经城市、工业区等污染较重的河流,根据需要布设对照断面、控制断面、削减断面。

2、有较大支流汇入,应在靠近汇入口上游的干支流及汇入后干流下游处布设采样断面。

3、国际河流、省际、市际交界处(比较敏感水域) 布设采样断面。

4、河流沿途中遇湖泊、水库时,靠近入口、出口分别布设采样断面。

、入河排污口下游的纳污河流,布设采样断面。

56、各特殊水体功能区,如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水产养殖、风景等布设采样断面。

7、为取河流或水系水质背景值,应在河流上游、源头(未受污染) 布设采样断面。

3、湖泊、水库采样断面布设方法1、应根据进水区、出水区、滞水区、岸边区布设采样断面。

2、湖、库沿岸主要排污口、饮用水水源地、风景、鱼类回游产卵区、游泳场等不同功能水域处分别以这些功能区为中心布设弧形采样断面。

3、湖、库采样断面应与断面附近水流方向垂直。

4、采样垂线布设方法1、布设水面宽100m根据河流断面来布设,水面宽,50m,――――设一条中泓垂线;水面宽50m~~100m,河流近岸有明显水流处设左、右两条垂线;水面宽100m~~1000m,设三条(一条中泓垂线,河流近岸有明显水流处设左、右两条垂线);水面宽1000m以上,应酌情增加采样断面。

2、当水面宽,100m,有存在污染带,污染带,水面宽5,,在污染带内增设采样垂线;3、污染带,水面宽5,,但对水质影响大,也应增设采样垂线。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pptx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pptx
工程师
学习目标与要点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河流和湖泊(水库)监测 断面的设置方法。
教学重点 •不同类型监测断面位置的确定
教学难点 •监测断面的设置原则
任务引入
任务引入

(一)基础资料的收集



(二)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设置

测 河流监测断
湖泊(水库)监
方 面的设(三置)采样时间与测采断样面频率的的设确置定
入湖水 自来水厂 滞留区
此处水质较好, 无污染,水厂从 此处取水。
此处湖水基本
不 流 动 , 称 之湖中心
为滞留区。
入湖水
此处水质较水
此处有废物、废水 流入湖中,对湖水 造成一定的污染。
污染源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
(二)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入湖水 自来水厂 滞留区
入湖水
在进出湖、库的水流汇合 处应当设置监测断面,以
便分别监测湖各中个心监测断面
的水质情况。
出湖水
入湖水
污染源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
(二)湖泊(水库)监测断面的设置
入湖水 自来水厂 滞留区
入湖水
实时监测所取 水质的好坏。 此处为滞留区
控制断面。 湖中心
此处湖中心区
此处水质较好,水 生物种类繁多,适 合鱼类生长,故作 为鱼类养殖区。

制 订
(四)采样及监测技术的选择


(五)结果表达、质量保证及实施进度计划
地表水监测断面的设置
(一)河流监测断面的设置
断面类型
对照断面
反映河流水质的初始情况,设在河流进入城市或工业区 以前的地方,必须避开各种污水的排污口或回流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简述地表水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1)监测断面必须有代表性,其点位和数量应能反映水体环境质量、污染物时空分布及变化规律,力求以较少的断面取得最好的代表性(2)监测断面应避开死水区、回水去和排污口处,应尽量选择河(湖)床稳定、河段顺直、湖面宽阔、水流平稳之处(3)监测断面布设应考虑交通状况、经济条件、实施安全、水文资料是否容易获取,确保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方便性。

地表水采样前的采样计划应包括:确定采样垂线和采样点位、监测项目和样品数量、采样质量保证措施,采样时间和路线、采样人员和分工、采样器材和交通工具以及需要进行的现场测定项目和安全保证等。

布设地下水监测点网时,那些地区应布设监测点(井):1.以地下水为主要供水水源的地区,2.饮水型地方病(如高氟病)高发地区,3.对区域地下水构成影响较大的地区,如污水灌溉区、垃圾堆积处理场地区、地下水回灌区及大型矿山排水地区等。

确定地下水采样频次和采样时间的原则是什么:1.依据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和地下水监测井使用功能,结合当地污染源、污染物排放实际情况,力求以最低的采样频次,取得最有时间代表性的样品,达到全面反映区域地下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和规律的目的,2为反映地表水于地下水的联系,地下水采样频次于时间尽可能与地表水相一致。

选择采集水样的容器应充分考虑哪几个方面的内容:1.最大限度地防止容器及瓶塞对样品的污染,2.容器壁应易于清洗、处理,以减少重金属和放射性核素类的微量元素对容器的表面污染,3.容器和容器壁的化学或生物性质应该是惰性的,以防止容器与样品组分发生反映,4.防止容器吸收或吸附待测组分,引起待测组分浓度的变化,5.深色玻璃能降低光敏作用。

为确保废水排放总量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应如何做好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1.保证采样器、样品容器的清洁,2.工业废水的采样,应注意样品的代表性;在输送、保存过程中保持待测组分不发生变化;必要时,采样人员应在现场加入保存剂进行固定,需要冷藏的样品应在低温下保存;为防止交叉污染,样品容器应定点定项使用;自动采样器采集且不能进行自动在线监测的水样,应贮存于约40C的冰箱中。

3.了解采样期间排污单位的生产状况,包括原料种类及用量、用水量、生产周期、废水来源、废水治理设施处理能力和运行状况等,4.采样时应认真填写采样记录,主要内容有:排污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地点及时间、样品编号、监测项目和所加保存剂名称、废水表观特征描述、流速、采样渠道水流所占截面积或堰槽水深、堰板尺寸,工厂车间生产状况和采样人等,5.水样送交实验室时,应及时做好样品交接工作,并由送交人和接收人签字,6.采样人员应持证上岗,7.采样时需采集不少于10%的现场平行样。

湖泊和水库采样点位的布设应考虑哪些因素:1.湖泊水体的水动力条件。

2.湖库面积、湖盆形态,3.补给条件、出水及取水,4.排污设施的位置和规模,5.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循环及迁移转化,6.湖泊和水库的区别采用酸化-吹气法对水样进行预处理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保证预处理装置各部位的气密性.2.导气管保持在吸收液下,3.加酸前须通氮气驱除装置内空气,4.加酸后,迅速关闭活塞,5.水浴温度应控制在60-70°C,6.控制适宜的吹气速度保证加标回收率。

采用碘量法测定水中硫化物时,水样应如何采集和保存:1.先加入适量的乙酸锌溶液,再加水样,然后滴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PH值在10-12,2.遇碱性水样时,先小心滴加乙酸溶液调至中性,再从事(1)操作,3.硫化物含量高时,可酌情多加固定剂,直至沉淀完全,4.水样充满后立即密集,不留气泡,混匀,5.样品应在4°C避光保存,尽快分析。

简述酚二磺酸分光光度法测定硝酸盐氮的原理:硝酸盐在无水情况下于酚二磺酸反应,生成硝基二磺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为黄色化合物,于410nm波长处测量吸光度。

酚二磺酸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时,水样若有颜色应如何处理:每100ml水样中加入2ml氢氧化铝悬浮液,密塞充分振摇,静置数分钟澄清后,过滤,弃去最初的20ml滤液。

简述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的原理:利用硝酸根离子在220nm波长处的吸收而定量测定硝酸盐氮。

溶解的有机物在220nm处也会有吸收,而硝酸根离子在275nm处没有吸收。

因此,在275nm处作另一次测量,以校正硝酸盐氮值。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时,如何制备吸附柱:新的树脂先用200ml水分两次洗涤,用甲醇侵泡过夜,弃去甲醇,再用40ml甲醇分两次洗涤,然后用新鲜去离子水洗到柱中流出水液滴落于烧杯中无乳白色为止,树脂装入柱中时,树脂不允许存在气泡。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硝酸盐氮的干扰物质:溶解的有机物、表面活性剂、硝酸盐氮、六价铬、溴化物、碳酸氢盐、碳酸盐。

简述钼酸铵法测定水中元素磷的原理:在中性条件下用过硫酸钾使试样消解,将各种形式的磷全部氧化为正磷酸盐,在酸性介质中,正磷酸盐于钼酸铵反应,在娣盐存在下生成磷钼杂多酸后,立即被抗坏血酸还原,生成蓝色的络合物。

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总磷时,如何制备浊度-色度补偿液:浊度-色度补偿液由两个体积硫酸溶液和一个体积抗坏血酸溶液混合而成。

其中,硫酸溶液浓度为1+1,抗坏血酸溶液浓度为100ug/L钼酸铵测定总磷步骤:第一步用氧化剂(过硫酸钾、硝酸-过氯酸、硝酸-硫酸、硝酸镁和紫外照射)将水样中不同形态的磷转化为磷酸盐。

第二步测定正磷酸,从而求得总磷含量。

用钼酸铵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磷时,主要有哪些干扰?怎样去除?1.砷含量大于2mg/L,加硫代硫酸钠去除;2.硫化物含量大于2 mg/L有干扰,在酸性条件下通氮气可以去除;3.六价铬含量大于50 mg/L有干扰,用亚硫酸钠去除;4.亚硝酸盐含量大于1 mg/L有干扰,用氧化消解和加氨磺酸去除;5.铁浓度为20 mg/L,使结果偏低5%。

如何延长抗坏血酸的使用期:抗坏血酸溶液氧化发黄,主要由于溶液中存在微量铜造成,加入EDTA-甲酸可延长溶液有效使用期,溶液经过3个月显色乃正常;也可加入冰乙酸代替甲酸。

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六价铬时,加入磷酸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磷酸与铁离子形成稳定的无色络合物,从而消除铁离子的干扰,同时磷酸也和其他金属离子络合,避免一些盐类析出而产生浑浊。

为什么不能用重铬酸钾洗液洗涤六价铬器皿:不能用,因为重铬酸钾洗液的铬呈六价,容易玷污器壁,使六价铬或总格的测定结果偏高。

应使用硝酸、硫酸混合液或合成洗涤剂洗涤,洗涤后要冲洗干净,所有玻璃器皿内壁须光洁,以免吸附铬离子。

无酚水制备:1.于每升水中加入0.2g经200o C活化30分钟的粉末活性炭,充分振摇后,放置过夜,用双层中速滤纸过滤,2.加入氢氧化钠使水呈强碱性,并滴加KmnO4溶液至紫红色,在全玻璃蒸馏器中加热蒸馏,集取馏出液。

水中挥发酚测定时,一定要进行预蒸馏,为什么?根据水质标准规定,挥发酚是指能与水蒸气一并蒸出的酚类化合物,因此样品必须经过蒸馏。

经蒸馏操作,还可消除色度、浊度、和金属离子等的干扰。

如何检验含酚废水是否存在氧化剂:在采样现场将水样酸化后,滴于KI-淀粉试剂上,如出现蓝色,说明存在氧化剂,应及时在水样中加于过量硫酸亚铁铵除去。

在蒸馏过程中甲基橙红色褪去,应如何处理:测定挥发酚的样品在蒸馏过程中,若发现甲基橙的红色褪去,应在蒸馏结束后,放冷,再加一滴甲基橙指示液。

若发现蒸馏残留液不显酸性,则应重新取样,增加磷酸溶液加入量,进行蒸馏。

称取预先在105-110干燥的K2Cr2O76.129g,配制成250ml标准溶液,取部分溶液稀释20倍配成K2Cr2O7的标准使用液,取K2Cr2O7标准使用液20Ml,用Na2S2O3溶液滴定,耗去19.8ml,计算的到Na2S2O3溶液标准浓度。

用此Na2S2O3溶液滴定10ml酚标准储备液消耗0.78ml,同时滴定空白消耗Na2S2O3溶液24.78ml。

问酚标准储备液浓度是多少?答:C K2Cr2O7=6.129×1000/49.03×250.0×20=0.02500(mol/L)C Na2S2O3=0.02500×20.00/19.80=0.02525(mol/L)C酚=0.02525×(24.78-0.78)×15.68/10.00=0.9502mg/ml简述亚甲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硫化物原理:样品经酸化,硫化物转化成硫化氢,用氮气将硫化氢吹出,在含高铁离子的酸性溶液中,硫离子于对氨基二甲基苯胺作用,生成亚甲基蓝,颜色深度与水中硫离子浓度成正比。

若水样颜色深、浑浊且悬浮物多,选用何种预处理方法:酸化-吹气法。

可将现场采集固定后的水样加入一定量的磷酸,使水样中的硫化锌转变为硫化氢气体,用氮气将硫化氢吹出,用乙酸锌-乙酸钠溶液或2%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再行测定。

用酸化-吹气法进行预处理,主要影响:磷酸质量;载气流速和吹气时间;吹气-吸收装置的密闭性;导气管壁对硫化物的吸附;特别是浸入吸收液的部分。

为判断水样中硫化物的大致含量应如何做定性试验:用乙酸铅试纸测试,可按下述步骤进行定性试验;分取25-50ml混匀并已固定的水样,置于150ml锥形瓶中,加水至50ml。

加1+1硫酸2ml及数粒玻璃珠,立即在瓶口覆盖滤纸,查看朝液面的斑点是呈淡棕色还是呈黑褐色。

硫化物标准使用液:以新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调节除氧去离子水的PH值为10-12后,取约400ml此水于500ml棕色瓶内,加1-2ml乙酸锌-乙酸钠溶液混匀,吸取一定量刚标过的硫化钠标准溶液,移入上述棕色瓶中,注意边震荡边滴入,然后用PH10-12的水稀释至标线,充分摇匀,使之成为均匀的含硫离子浓度为10.00ug/ml的硫化锌混悬液。

硫化物的定义:<水质硫化物的测定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16489-1996)所定义的硫化物是指水中溶解性无机硫化物和酸容性金属硫化物,包括溶解性的H2S、HS-和S2-,以及存在于悬浮物中的可溶性硫化物和酸性可溶性金属硫化物。

硫化物保存:由于硫离子很容易被氧化,硫化氢易从水中逸出,因此在采集时应防止曝气,并加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乙酸锌-乙酸钠溶液,使水样呈碱性并形成硫化锌沉淀。

采样时应先加入乙酸锌-乙酸钠溶液,再加入水样。

水样应充满瓶,瓶塞下不留空气。

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的六价铬,已知溶液含六价铬140ug/L,用二苯碳酰二肼溶液显色,比色皿为20mm,在波长540nm处测得吸光度为0.220,试计算摩尔吸光系数1.计算摩尔数:140×10-6/52=2.7×10-62.计算摩尔吸光系数,0.220=k×2×2.7×10-6 k=4.1×104L/(mol.cm)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手段主要有哪些?答案:主要手段包括:实验室的基础工作(方法选择、试剂和实验用水的纯化、容器和量器的校准、仪器设备和检定等)空白值试验,检出限的测量,校准曲线的绘制和检验,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绘制质量控制图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