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江湖连通经验与道路_张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民长江报/2006年/4月/8日/第006版
江河世界
国内外江湖连通经验与道路
张琛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项目办公室官员
江湖关系的演变是地球地貌变化最活跃的部分,人类活动与江湖关系的变化始终密切联系,并逐渐成为江湖关系变化的主要因素。对比中外,古往今来对江、河、湖泊、湿地开发的经验表明,长江中游正面临着比任何时候都严峻的问题,我们对江、河、湖泊、湿地的开发,是该清醒的时候了。
长江中游湖泊的重要性
长江出三峡进入广袤的中下游平原后,形成了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亚热带泛滥平原景观,在此地貌格局基础上,发育了大量的淡水湖泊湿地。由于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地球化学、生物过程和人文过程,使得其具有全球独一无二的流域景观、独一无二的生物基因库、独一无二的水资源贮集地和洪水缓冲带;长江中游形成有包括江汉湖泊湿地平原、洞庭湖、鄱阳湖、安庆沿江湖群等大型湖泊湿地。巨大的水位变幅形成中游广袤的洪泛平原,成为350多种鸟类、600多种水生、湿生植物和400多种鱼类,以及包括白鲟、白鳍豚在内的水生动物和麇鹿等珍稀物种的栖息地,特别是国际迁徙性珍稀候鸟,如白鹤、天鹅、小白额雁等的南方重要驿站。这些物种的生存大部分依赖于湖泊湿地系统结构的完整性。
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一样,是中华民族的文明发源地,是楚文化发源地和秦汉三国文化重要的文化中心。《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极尽其华美之词句准确地描述了昔日八百里洞庭湖的浩瀚壮观,同时也清楚地表现了洞庭湖和长江水的关系。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洞庭湖之大,大到可以轻松地吞下长江来水,从而成为长江历史上至关重要的水位调节器。这一天然大水库,汛期可以蓄洪防灾,显著地减轻洪水对长江中下游的威胁;进入旱季,洞庭湖又像海绵一样,把吸入的长江水慢慢地还给长江,从而维持长江主航道的水位,确保长江黄金水道的正常运转。
洞庭湖、鄱阳湖的演变
历史上,长江进入中游呈漫流状态,水位变化剧烈,洞庭湖前身云梦泽全盛时的水面总面积达26000平方公里,成为当时长江、汉江以及南部水系的洪水自然调蓄场所。到南北朝时期,云梦泽已由过去的“方九百里”演变为“方三四百”,而洞庭湖则与南面的青草湖相连,由过去的“方二百六十里”扩大到“方五百里”。到唐、宋时代,统一的云梦泽已不复存在,成为分散的星罗棋布的小湖群。在云梦泽演变成大面积的洲滩和星罗棋布的小湖群的同时,洞庭湖又南向扩展,西吞赤沙,横亘七八百里。使洞庭湖湖面进一步扩大到“方八、九百里”。全盛时期,洪水湖面达6000多平方公里。从1542年郝穴堵口、荆江大堤形成,到1860年藕池溃口持续300多年,荆江大堤和河槽相对稳定,荆江河势比较顺直,江湖关系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藕池、松滋先后溃口分流后,破坏了持续300年的平衡关系,是江湖演变过程中一个新的转折点。藕池、松滋溃口的初期,分泄了长江一天半洪水,使下荆江河段由于流量急剧减小而迅速淤塞萎缩弯曲,形成九曲回肠;在大量洪水涌入洞庭湖时,加剧了洞庭湖的水患,大量泥沙的带入又使洞庭湖加速淤积。1542年至1852年间洞庭湖全盛时期湖面6000多平方公里,到1949年减小为4350平方公里,到1984年洪水水面只2691平方公里。1955年按城陵矶水位33.5米计,湖泊面积仅2623平方公里。根据1977年2月12日卫星照片量算,洞庭湖枯水水面只645平方公里,湖区不少地方经历了由原来是陆地,后沉沦为水面,继而又退出复为陆地的沧桑变迁,成为江湖演变的历史见证。
四口洪道的演变也是洞庭湖演变的一部分,其因果关系甚为明显。1524年荆江北岸穴口尽塞,南岸只有太平、调弦两口与洞庭湖相通。1860年、1870年藕池、松滋先后决口,形成四口分流的形势,长江大量的泥沙进入洞庭湖,使湖底抬高,湖面缩小,加上人工围堤垦殖,洞庭湖的面积越来越小。随着洞庭湖容积的一天天减少,洞庭湖调蓄长江洪水的能力也在一天天减弱。鄱阳湖天然水域面积由1954年的5100平方公里缩小到现今的3583平方公里。江汉平原以往密布湖沼,50年代初期尚有湖泊面积8300平方公里,而今大于100公顷以上的湖泊只剩下181个,据推算,湿地面积消失75%,蓄洪能力降低80%,中游湿地正在一天天萎缩。
一道荆江大堤在近700年间消灭了古云梦泽,一项粮食政策在50年中使中游江河湖泊湿地损失了75%。当前人口压力和现行经济发展方针与策略,使得中游湿地资源正面临浩劫式的开发与利用。鱼类的灭绝性捕捞,自然湿地的无序利用,湿地水污染以及不合理的开发给长江中游湿地保护带来了更进一步的威胁。我们到底是要借鉴前人和国际的经验还是要走别人的老路?
长江的行动
长江是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大河流,在人口与经济快速增长、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等压力下,长江流域也正面临着欧洲和美国河流的遭遇。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江的保护与管理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境况。从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来说,对于长江的管理涉及多达十几个部门,12个省市各行其政。因此,长江流域建立适合的管理机制和完善的法规和条例对今后制定长江流域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计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前提,只有这样才能彻底解决目前生物多样性、管理机制、可持续利用等问题。
河流应该具有生命的价值,可以由下面四个标志体现:一是健康的河流应能造福人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服务;二是河流应能养育万物,使生物的多样性得以维持;三是河流的肢体健全,与湿地、湖泊等组成一个有机体,而且水系连通;四是功能正常,河流蓄泄自如、洪旱可控,能够输沙排沙、冲淤平衡,污染净化水平达到目标。
随着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口面临着用水短缺,是时候采取行动来保护我们所剩不多的江河湖泊湿地了。现在,该是我们反思的时候了!
莱茵河:复原生态系统
人类在河道两岸修筑堤防,是为了防洪。但实际上,人们应当改变对洪水的观念。汹涌奔腾的洪水也是一种宝贵的资源,让河水白白流走,岂不可惜。给河流更多的生命空间,恢复河流原有的生态系统,使其充分发挥各项功能。这是世界自然基金会荷兰分会在莱茵河实施的“生命之河”的关键所在。
自1895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1938年末的40余年间,莱茵河沿河为水运和工业发展修建了大量闸坝、水电站和农业灌溉网等,两岸的天然河流基本为堤坝所围,成为人工渠道。二战结束后,欧洲经历的高速工业发展,给莱茵河带来严重的水质污染。由于莱茵河流经欧洲九国的五个工业区,再加上自然河流湿地的破坏,莱茵河自净功能下降,其一度成为“欧洲的臭水沟”和洪水频繁发生的河流。20世纪50年代,大马哈鱼开始死亡;1971年,在德国境内,长达200公里长的河段,鱼类完全消失。莱茵河污染受害最严重的是处于莱茵河口的荷兰,因此由荷兰发起,于1950年创建了莱茵河保护国际委员会。迄今为止,该委员会仅有正式工作人员12人,但正是这个委员会使莱茵河水质变清,生物多样性和自然景观得以恢复,大马哈鱼又回来了。
莱茵河国际保护委员会并没有任何制定法律的权力,没有惩罚机制。自创建以来,努力联接备国促进莱茵河保护达成共识,协调莱茵河千流经过的5个国家的关系。每年,委员会平均要开70次会议,通过委员会的专家组为莱茵河流域各国提供有关保护与发展建议、评论。委员会的协调会基本有各国代表的参与,由所有成员国一起对必要的行动进行讨论,达成实施方案。委员会定期制定保护方案,并将方案提供给相关国家以供实施,并定时进行实施评价,实施评价结果向所有成员国公布,以此作为促进各国改进流域水环境的动力。
委员会的另一大功能是协调流域成员国共同制定流域行动计划和协议,如1976年,签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