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超详细知识点整理,考试过过过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1ffcf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5.png)
生理学考试重点总结生理学是医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对于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生理学考试通常涵盖了人体各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调节机制,下面将对生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复习备考。
1. 细胞生理学。
细胞是构成人体的基本单位,细胞内的生理活动对于人体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及其代谢过程,包括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器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细胞内代谢过程等内容。
2. 神经生理学。
神经系统是人体的控制中枢,负责接收、传导和处理信息。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神经递质的作用机制以及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等内容。
3. 肌肉生理学。
肌肉是人体的运动器官,对于维持姿势和完成运动任务具有重要作用。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肌肉的结构与功能、肌肉收缩的机制、肌肉的调节方式以及肌肉疲劳的生理基础等内容。
4. 循环生理学。
循环系统是人体的输送系统,负责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组织器官。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心脏的结构与功能、血管的结构与功能、血液的成分及其功能以及循环系统的调节机制等内容。
5. 呼吸生理学。
呼吸系统是人体的气体交换系统,负责供给氧气和排出二氧化碳。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呼吸的调节机制、气体的运输与交换以及呼吸与循环的协调等内容。
6. 消化生理学。
消化系统是人体的营养吸收系统,负责摄取、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消化液的分泌及其作用、营养物质的吸收与运输以及消化系统的调节机制等内容。
7. 内分泌生理学。
内分泌系统是人体的调节系统,负责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在考试中,同学们需要重点了解内分泌腺体的结构与功能、主要激素的分泌及其作用、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机制以及常见内分泌疾病的生理基础等内容。
以上就是生理学考试的重点内容总结,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复习,掌握重点,取得优异的成绩。
生理会考必考知识点归纳
![生理会考必考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25df506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03.png)
生理会考必考知识点归纳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涉及细胞、组织、器官和整个生物体的功能。
以下是生理会考中一些必考的知识点归纳:1. 细胞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了解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内各种细胞器的作用,以及细胞的代谢过程。
2. 组织生理:组织是由相似的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
了解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的特点和功能。
3. 器官生理:器官是由不同种类的组织构成的结构,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
例如心脏、肺、肾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4.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通过分泌激素来调节身体各种生理过程。
了解主要的内分泌腺,如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以及它们分泌的激素和作用。
5.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负责接收、处理和传递信息。
了解神经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传导的机制。
6. 循环系统:循环系统负责输送氧气、营养物质和废物。
了解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分类,以及血液循环的路径。
7.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负责气体交换,包括肺的通气、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和组织内的气体交换。
8.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负责食物的摄取、消化和吸收。
了解口腔、胃、小肠和大肠的功能,以及消化酶的作用。
9. 泌尿系统:泌尿系统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了解肾脏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过程。
10. 生殖系统:生殖系统负责生物体的繁殖。
了解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生殖过程。
11. 体温调节:了解体温调节的机制,包括体温的维持和调节过程。
12. 水和电解质平衡:了解体内水和电解质的平衡机制,以及它们在生理过程中的作用。
13. 免疫生理:免疫系统的功能是识别和清除病原体。
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反应的过程。
这些知识点是生理学考试中的基础内容,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体的生命活动规律,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https://img.taocdn.com/s3/m/c6f4d137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cd.png)
生理知识点总结期末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其生命活动的分子、细胞和整体水平上的规律的学科,并试图揭示其机理。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生理学知识点的总结。
一、细胞生理学1. 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保护屏障,能选择性地允许物质进入和离开细胞。
细胞膜中的通道蛋白和载体蛋白起到了这一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2. 细胞呼吸作用:细胞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质转化为能量,并产生二氧化碳和水。
3. 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是细胞增殖和生长的基本过程。
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两种类型。
4. 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通过细胞信号传导网络来接受和传递信息。
包括细胞表面受体和内在信号转导途径。
二、神经生理学1. 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电信号和传导信息。
2. 神经传导:神经传导是指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其它细胞之间的信息传递。
包括化学传导和电传导两种方式。
3. 突触传递:突触是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的地方,在突触间隙中通过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来传递信号。
4. 大脑:大脑是人类中枢神经系统的主要部分,控制着思维、感觉、运动等功能。
三、心血管生理学1. 心脏:心脏是泵血器官,通过收缩和舒张来推动血液循环。
2. 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是人体内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系统中循环的过程。
方向有大循环和小循环两种。
3. 血压调节:血压通过血管阻力和心脏泵血量的调节来维持稳定。
4. 血液凝固:血液凝固是机体停止出血的一种保护性机制。
四、消化生理学1.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和肛门等器官,负责食物消化和吸收。
2. 食物消化:食物在消化道中通过机械消化和化学消化来分解和降解成更小的分子,便于吸收。
3. 肠道菌群:肠道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群落,对人体的健康起到重要作用,如帮助消化和合成维生素等。
五、呼吸生理学1. 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鼻腔、喉、气管和肺等器官,负责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
2. 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发生在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通过扩散来完成。
生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生理考试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4e7e82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2a.png)
生理考试知识点总结
一、绪论
1.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研究生物体及其器官、组织、细胞的正常生命活动及其规律,阐述各种生理功能的过程、机制及调节方式。
2. 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 内环境和稳态:人体内部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内环境稳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包括主动转运、被动转运和胞饮胞吐。
2. 细胞的跨膜电位: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3. 兴奋性及其周期变化:可兴奋细胞受到有效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零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细胞发生反应。
三、血液
1. 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包括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血液具有运输、缓冲、防御和维持内环境稳态等功能。
2. 血浆渗透压和血容量: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血容量是指循环系统中血液的总量。
3. 红细胞的生成与破坏:红细胞主要在骨髓中生成,其数量、形态和功能的变化可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
四、血液循环
1. 心脏的功能:心脏是循环系统的核心器官,其主要功能是泵血,将血液泵向全身各组织器官。
2. 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心肌细胞受到刺激时,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动作电位,从而使心肌细胞收缩。
3. 血管的功能与分类:血管是血液流通的管道,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4. 血压的形成与调节: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血压的形成与心脏的泵血功能、血管的阻力和血容量等因素有关。
血压的调节主要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来实现。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69a44b5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f.png)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生命活动的科学,是医学专业和生物学专业中的重要学科之一、生理学主要研究生物体的器官、组织和细胞等机能活动,以及这些活动的调节和控制机制。
第一章:绪论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包括生理学的定义、历史发展和分类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生物体内部环境的概念和稳态调节原理。
第二章:细胞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细胞内信号转导的机制和细胞运动的原理。
第三章:神经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包括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传递的机制、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感觉器官的基本原理和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处理过程。
第四章:心血管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包括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原理和调节机制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血压的调节和心血管疾病的生理学基础。
第五章:呼吸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包括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的物理原理、呼吸的神经调节和化学调节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呼吸系统的疾病和调节异常的生理学基础。
第六章:血液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血液的组成、功能和调节机制。
包括血液成分的组成和功能、血液凝固的生理机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和调节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血液相关疾病的生理学基础。
第七章:消化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消化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包括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消化酶的分类和作用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以及胃酸的分泌和胃肠动力的调节机制。
第八章:生殖生理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生殖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包括生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生殖细胞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等内容。
同时还介绍了雄性和雌性激素的合成和作用,以及生殖周期和孕育过程的生理学基础。
第九章:内分泌学这一章主要介绍了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
![生理学重点知识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99df595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27.png)
引言:生理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物机能的科学,涉及到人体各个系统的运行机制。
了解生理学的重点知识,对于理解人体功能以及健康维持至关重要。
本文将归纳生理学的重点知识,从细胞生理、神经生理、心血管生理、消化系统生理和呼吸系统生理这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概述:1.细胞生理:- 细胞膜构造和功能:细胞膜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包括细胞膜的通透性和选择性。
- 细胞内外物质交换:细胞膜对物质的吸收、排泄和运输的机制,如扩散、主动转运、被动转运等。
- 细胞能量代谢:细胞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过程、产物和调节。
- 细胞分裂和增殖:细胞的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的过程和调节。
2.神经生理:- 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元的不同部分(树突、细胞体和轴突)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神经冲动的传导。
- 突触传递:突触传递的机制,包括突触前后膜的结构和功能、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再摄取等。
- 神经调节: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和调节物质,包括神经调节的传递途径和调节物质的作用机制。
- 感觉器官:感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皮肤等。
3.心血管生理:- 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心脏的心房、心室、心瓣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
- 血液循环:血液的输送和循环机制,包括心脏的泵血功能、血液的成分和体循环、肺循环。
- 血压调节:血压的调节机制和调节因素,包括神经调节、体液平衡和荷尔蒙的作用。
- 血液成分:血浆和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等。
4.消化系统生理:- 消化道结构和功能:消化道的不同部位(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的结构和功能,包括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过程。
- 消化液的分泌和功能:胃液、胰液、胆汁和肠液的分泌和功能,包括消化酶的作用机制和消化液的调节。
- 营养物质的吸收和代谢: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和代谢机制,包括各种营养素的转化和利用。
- 肠道微生物:肠道微生物的种类和功能,包括有益菌和致病菌的作用和微生物与宿主的相互关系。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5ecfab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3.png)
《生理学》各章知识点总结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生理过程和功能的科学,它涵盖了人体各个方面的知识。
下面是生理学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1.细胞生理学:-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包括细胞膜、核糖体、线粒体等。
-细胞内部的物质运输和代谢过程。
-细胞的分裂和增殖。
2.神经生理学:-神经元的结构、功能和类型。
-神经传递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
-神经递质的合成、释放和作用机制。
3.肌肉生理学:-肌肉组织的结构和组成。
-肌肉收缩和运动的机制。
-肌肉疲劳和补充能量的过程。
4.循环生理学:-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血液的组成与循环。
-心脏的起搏和传导系统。
5.呼吸生理学:-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呼吸的机制和调节。
-气体交换和酸碱平衡。
6.消化生理学:-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器官的分泌和吸收。
-食物消化和能量代谢。
7.代谢生理学:-能量代谢和物质转化的过程。
-激素的合成和调节作用。
-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和储存。
8.生殖生理学:-生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
-生殖细胞的形成和生殖过程。
9.泌尿生理学:-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肾脏的滤过、吸收和分泌。
-尿液的形成和调节。
10.免疫生理学:-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免疫细胞的识别和杀伤机制。
-免疫的调节和记忆作用。
以上是生理学各章节的知识点总结,每个章节涵盖了特定的生理功能和机制。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过程和功能。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a632516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4.png)
生理学知识点整理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各种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系统科学,主要涉及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下面是生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整理:1.细胞生理学:研究细胞内的生物化学反应、细胞膜的通透性、离子平衡、细胞器的功能等。
其中细胞膜的通透性是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的重要基础。
2.神经生理学:研究神经元的发放活动、突触传递、神经调节等。
神经元通过电化学信号传递信息,神经调节对于机体的各种生理功能调节至关重要。
3.肌肉生理学:研究肌纤维的收缩和放松过程。
肌肉的收缩是通过肌纤维中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实现的,而神经冲动则是触发肌肉收缩的重要信号。
4.生殖生理学:研究生殖细胞的产生、发育和成熟过程,探讨生殖周期和激素调节。
生殖细胞的产生和生殖周期对于种群繁衍和进化至关重要。
5.循环生理学:研究心血管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过程,血管的收缩和扩张等。
心血管系统通过输送血液和营养物质至全身,维持各个器官的正常功能。
6.呼吸生理学:研究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肺的通气和氧合作用。
呼吸是机体摄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的重要过程,保证细胞正常的代谢和生存。
7.消化生理学:研究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包括口腔、胃、肠等消化器官的功能和消化液的分泌。
消化系统将食物分解为可吸收的营养物质,供给机体生存所需。
8.代谢生理学:研究营养物质在机体内的利用和代谢过程,探讨能量转化和物质合成。
代谢是维持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包括有氧和无氧代谢过程。
9.内分泌学:研究内分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调控机体各种生理功能的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内分泌系统通过激素的血液循环,调节和协调机体的生长、发育、代谢和生殖等过程。
10.免疫生理学:研究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以及免疫反应的调节和免疫记忆的形成。
免疫系统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和其他外来物质的侵害。
综上所述,生理学涉及的知识点很广泛,涉及到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方方面面。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
![(完整word版)生理学重点知识总结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d7096fbdf7ec4afe05a1dfba.png)
第一章绪论一、什么是生理学?生理学是生物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它以生物机体的功能为研究对象。
生理学的任务就是研究这些生理功能的发生机制、条件、机体的内外环境中各种变化对这些功能的影响以及生理功能变化的规律。
二、内环境与稳态的概念(1)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指细胞直接生存并与之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主要由组织液和血浆组成。
(2)稳态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恒定的状态,称为稳态,它是一种动态平衡。
细胞的正常代谢活动需要稳态,而代谢活动本身又经常破坏稳态,生命活动正是在稳态不断破坏和不断恢复的过程中维持和进行的。
三、人体生理功能三大调节方式?各有何特点?1.神经调节指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生物体各组织、器官、系统所进行的调节。
特点是准确、迅速、持续时间短暂。
2、体液调节体内产生的一些化学物质(激素、代谢产物)通过体液途径(血液、组织液、淋巴液)对机体某些系统、器官、组织或细胞的功能起到调节作用。
特点是作用缓慢、持久而弥散。
3.自身调节组织和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和体液调节的情况下,自身对刺激发生的适应性反应过程。
特点是调节幅度小。
四、什么是反射?反射指生物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
五、正、负反馈的概念.负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反的反馈,称为负反馈,起纠正、减弱控制信息的作用。
正反馈凡是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称为正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跨膜物质转运形式有哪些?各有何特点?细胞膜对物质转运形式有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和人胞、出胞。
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单纯扩散与易化扩散时,物质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不耗能,属于被动转运。
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细胞膜的耗能的转运过程。
这里,电—化学梯度包括电学梯度(电位差)和化学梯度(浓度差)两层含义。
1、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其各自的特点归纳如下:表2-1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方式及特点转运方式单纯扩散主动转运载体运输通道转运出胞入胞转运物质小分子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小分子非脂溶性大分子团块大分子团块转运特点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逆浓度差逆电位差利用生物泵耗能①结构特异性②饱和现象③竞争性抑制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①化学门控通道②电压门控通道③机械门控通道顺浓度差顺电位差不耗能耗能耗能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1.兴奋性的概念1) 兴奋性:活细胞或组织对外界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性。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dedf4b2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5d.png)
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1. 细胞生理学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担负着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
细胞的生理活动涉及到许多基本的生物化学过程,如新陈代谢、细胞分化、细胞信号传导等。
在细胞生理学研究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机制和调节,从而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2. 神经生理学神经系统是人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由大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组成。
神经生理学研究了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以及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导和调节机制。
神经生理学还涉及到许多重要生理功能,如感觉传导、运动控制、自主神经调节等。
3. 呼吸生理学呼吸是生物体的重要生理功能,通过呼吸我们可以吸入氧气并排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
呼吸生理学研究了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肺通气和气体输送等生理机制。
4. 消化生理学消化是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身体需要的物质的过程,它涉及到口腔、食道、胃、肠等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消化生理学研究了消化器官的生理过程和调节机制,以及消化吸收过程中的营养物质转化和代谢过程。
5. 泌尿生理学泌尿系统是人体的重要排泄系统,它包括肾脏、尿道、膀胱等器官。
泌尿生理学研究了泌尿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尿液的形成、排泄和调节机制。
6. 内分泌生理学内分泌系统是生物体的重要调节系统,它包括多个内分泌腺和内分泌激素。
内分泌生理学研究了内分泌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内分泌激素在生理调节中的作用和调节机制。
7. 循环生理学循环系统是人体内的重要输送系统,它通过心脏、血管和血液完成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的输送。
循环生理学研究了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心脏的搏动、血管的张力和血液的循环过程。
总结起来,生理学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它涵盖了生物体内多个重要的生理过程和功能。
通过生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体内部的生理机制和功能,从而更好地理解生命活动的本质和医学诊疗的原理。
生理学的研究对于人类的健康保健和医学科学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理学重点知识整理
![生理学重点知识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3bcffa1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d5.png)
绪论及细胞一、名词解释神经调节:通过神经系统调控机体功能活动的方式体液调节:(全身性体液调节局部性体液调节)指体内的一些化学物质通过细胞外液或血液循环,作用于机体靶器官(某些组织或器官),对活动起促进或抑制的调节方式。
即体液中化学物质对机体功能的调节。
主要指激素调节自身调节:指不依赖于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机体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发生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正反馈:指受控部分返回信息促进或加强了控制部分的活动负反馈:指受控部分返回信息抑制或减弱了控制部分的活动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梯度从胞膜高浓度一侧通过脂质分子间隙转运到低浓度一侧的跨膜转运称为单纯扩散易化扩散:非脂溶性的小分子物质或带电离子在细胞膜特殊蛋白的帮助下,顺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性转运的形式称为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原发、继发):是指细胞膜通过本身的能量消耗,将物质逆电-化学梯度进行转运的过程,主要特点是需要额外供能原发性主动转运:是指在主动运输的过程中,额外消耗的能量直接由ATP分解提供继发性主动转运:动力来自原发性主动转运形成的离子浓度梯度,这种间接利用ATP的转运方式称为继发性主动转运阈强度:在刺激的持续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固定的情况下,能够引起可兴奋细胞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称为阈强度阈电位:当刺激使膜电位去极化到某一临界值,就出现膜上的电压控钠通道大量开放,Na+大量内流而产生动作电位静息电位:细胞安静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称为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当细胞受有效刺激时,膜电位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快速、可传播性的电位变化局部兴奋:阈下刺激引起的低于阈电位的去极化(即局部电位),称局部反应或局部兴奋极化去极化:膜内负电位(绝对值)减小超极化:膜内负电位(绝对值)增大复极化:细胞发生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兴奋-收缩耦联:将膜的电位变化为特征的兴奋和以肌纤维机械变化为基础的收缩联系起来的中介过程完全强直收缩: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缩短期,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收缩过程不完全强直收缩:当新刺激落在前一次收缩的舒张期,所出现的强而持久的过程二、问答题1、试述跨细胞膜物质转运的主要形式和特点。
人体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体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42e72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2.png)
人体生理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细胞生理学1.细胞的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2.细胞的代谢:细胞的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物质代谢包括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能量代谢包括产生和利用能量两个方面。
3.细胞的分裂:细胞的分裂包括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两种。
有丝分裂是最常见的细胞分裂方式,无丝分裂则是生殖细胞的分裂方式。
4.细胞信号转导: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外界刺激后,将刺激信息传递至细胞内部,引发细胞内部的一系列反应。
5.细胞的运输:细胞内外的物质需要通过细胞膜进行运输,通常分为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两种方式。
二、组织生理学1.神经组织的生理特点:神经元传递神经冲动,神经系统调节机体的功能。
2.肌肉组织的生理特点:肌肉组织的收缩和松弛实现了机体的运动功能。
3.内分泌组织的生理特点:内分泌腺体分泌激素,通过血液传递至靶细胞,调节机体的生理功能。
4.免疫组织的生理特点:免疫组织包括淋巴器官和淋巴细胞,具有机体免疫功能。
5.消化组织的生理特点:消化系统通过消化、吸收、排泄等功能将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为机体需要的物质。
6.循环组织的生理特点:心脏和血管组成了循环系统,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至全身各部位。
7.呼吸组织的生理特点:肺部和呼吸肌肉组成了呼吸系统,实现了氧气吸入和二氧化碳排出。
8.泌尿组织的生理特点:泌尿系统通过肾脏的滤波和排泄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三、生理学系统1.神经系统生理学:包括神经元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传递、神经递质的释放等。
2.内分泌系统生理学:包括各种内分泌腺体的结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激素的调节作用等。
3.消化系统生理学: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等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消化系统的激素调节和运动等。
4.循环系统生理学:包括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血管的结构和功能、血液循环的调节等。
5.呼吸系统生理学:包括肺部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肌肉的运动、肺泡气体交换等。
6.泌尿系统生理学:包括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尿液的形成和排泄、体液平衡的调节等。
绝对的精辟精湛!生理学重点总结 (自己整理)
![绝对的精辟精湛!生理学重点总结 (自己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5b5003b8ddccda38366baf4e.png)
生理学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绪论一.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生殖。
二.内环境和稳态:体液量(占体重的60%):细胞内液40%、细胞外液20%(组织液、血浆、淋巴液等)1.内环境:细胞生存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如温度、PH、渗透压和各种液体成分等)的相对恒定状态称为稳态,是一种动态平衡状态,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三.生理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神经调节是主要调节形式,基本过程:反射。
完成反射活动的基础是反射弧(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作用迅速、准确、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是缓慢、广泛、持久。
自身调节:心肌细胞的异长自身调节,肾血流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恒定的自身调节,小动脉灌注压力增高时血流量并不增高的调节都是自身调节。
四.生理功能的反馈控制:负反馈调节的意义在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
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使生理过程不断加强,直至最终完成生理功能,是一种破坏原先的平衡状态的过程。
排便、排尿、射精、分娩、血液凝固、神经细胞产生动作电位时钠通道的开放和钠内流互相促进等。
五.应激与应急参与应激反应的主要激素:糖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参与应急反应的主要激素:肾上腺素AD、去甲肾上腺素NA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一.细胞膜的基本结构和跨膜物质转运功能1. 细胞膜的基本结构-液体镶嵌模型.基本内容①基架:液态脂质双分子层; ②蛋白质:具有不同生理功能; ③寡糖和多链糖.2.细胞膜的物质转运被动转运:⑴单纯扩散: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不耗能。
如O2、CO2、NH3等。
⑵易化扩散: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顺浓度、不耗能、但转运依赖细胞膜上特殊结构的"帮助",包括离子通道和载体转运转运(葡萄糖、氨基酸等)。
载体转运的特异性较高,存在竞争性抑制现象。
主动转运:非脂溶性小分子物质、逆浓度、消耗能量。
分为原发性主动转运(离子泵钠泵)和继发性主动转运(肠上皮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出胞和入胞:大分子物质或物质团块出入细胞的方式。
生理学重点总结(详尽版)
![生理学重点总结(详尽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94b6e65022aaea998f0f5b.png)
第一章绪论一、内环境和稳态1.内环境:多细胞生物体内细胞所处的液体环境,即细胞外液。
2.稳态: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机体通过复制的调节机制使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温度、pH值、渗透压、各种液体成分等)保持相对的稳定状态。
(泛指体内从细胞分子水平、器官和系统水平到整体水平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在神经和体液等因素的调节下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稳态的生理意义: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①细胞的各种代谢活动都是酶促反应,需要内环境有充足的营养、氧和水,以及适宜的温度、离子浓度、渗透压、酸碱度等。
②细胞膜两侧一定的离子浓度和分布也是可兴奋细胞保持其正常兴奋性和产生生物电的保证。
③稳态的破坏将影响细胞功能活动的正常进行,导致细胞功能的严重损害,引起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方式1.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是生理调节的最主要形式。
特点是迅速、精确而短暂。
反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对内、外环境刺激所做出的规律性应答。
反射弧:是反射的结构基础,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组成。
2.体液调节:体内某些特殊的化学物质通过体液途径而影响生理功能的一种调节方式。
特点是缓慢、弥散、持久。
○1远距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血液途径作用于全身各处的靶器官而产生调节作用。
②旁分泌:细胞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不经血液途径,而是在组织液中扩散,作用于邻旁细胞。
③自分泌:激素原位作用于产生该激素的细胞,甚至可以不释放,直接在合成激素的细胞内发挥作用。
④腔分泌:激素直接释放到体内管腔中发挥作用。
⑤神经分泌:一些神经元能将其合成的化学物质释放入血,经血液运输至远处,作用于靶细胞,这些物质叫神经激素,神经内分泌细胞将激素释放到血液循环中发挥作用称为神经分泌。
神经-体液调节:人体内多数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接受神经的支配,体液调节成为神经调节反射弧的传出部分,这种调节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生理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
![生理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e4c4298b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6a.png)
生理中考知识点总结大全一、细胞的结构和功能1.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器、细胞核2. 细胞的功能:营养吸收、代谢、增殖、分化二、细胞的内环境调节1. 渗透调节:渗透压、渗透压调节2. 酸碱平衡:血液pH值的调节3. 温度调节:体温的调节、代谢热产生三、神经和激素调节1. 神经系统的结构:神经元、突触、神经节2. 神经系统的功能:传导、兴奋、抑制、调节体内环境3. 内分泌系统的激素: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等4. 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调节生长、代谢、生殖等四、呼吸和循环1. 呼吸系统的结构:鼻咽、气管、支气管、肺、肺泡2. 呼吸系统的功能:供氧、排二氧化碳、调节酸碱平衡3. 循环系统的结构:心脏、血管、血液4. 循环系统的功能:输送养分、氧气、携带代谢产物五、消化和吸收1. 消化道的结构: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2. 消化道的功能:机械消化、化学消化、吸收3. 消化液的成分和作用:唾液、胃液、胰液、胆汁等4. 营养元素的吸收:葡萄糖、氨基酸、脂肪酸等六、排泄和调节1. 泌尿系统的结构:肾脏、尿管、膀胱、尿道2. 泌尿系统的功能:排泄代谢废物、调节水盐平衡、维持酸碱平衡3. 体液和电解质平衡:尿素、尿酸、钠、钾、氯等七、生殖和发育1. 人体的生殖系统:男性生殖系统、女性生殖系统2. 生殖细胞的形成:精子的形成、卵子的形成3. 生殖的调节:性激素的作用、性腺的调节4. 人类的发育:胚胎期、胚胎器官的发育、胎儿期、出生八、运动和调节1. 骨骼肌和平滑肌的结构和功能2. 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的作用、激素的作用3. 运动的适应性:有氧运动、无氧运动、肌肉的适应性以上为生理中考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
![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d6e0eae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c1.png)
生理学基础知识重点笔记一、绪论1. 生理学的定义: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2. 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实验和观察。
3. 生理学的研究对象:整体、器官、组织和细胞。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1. 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包括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
2. 细胞的跨膜信号转导:通过受体、酶联型和通道型等机制实现。
3.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包括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
三、骨骼肌的功能1. 骨骼肌的收缩机制:包括肌丝滑行理论和肌丝滑行-横桥循环理论。
2. 骨骼肌的收缩形式:包括缩短、伸长和等长收缩。
3. 骨骼肌的疲劳与恢复:疲劳产生的原因和恢复的方式。
四、循环系统的功能1. 心脏的功能:包括泵血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2. 血管的功能:包括运输、调节和防御功能。
3. 血液循环的基本概念: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五、呼吸系统的功能1.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2. 呼吸运动的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
3. 气体交换的原理和方式:包括单纯扩散、滤过-弥散和物理溶解等。
六、消化系统的功能1. 消化系统的组成: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等部分。
2. 食物的消化过程:包括物理消化和化学消化。
3. 营养物质的吸收:包括小肠和大肠的吸收功能。
七、泌尿系统的功能1. 泌尿系统的组成:包括肾、输尿管、膀胱和尿道。
2. 尿的生成过程:包括肾小球滤过、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等过程。
3. 尿的排出过程:通过输尿管、膀胱和尿道排出体外。
八、内分泌系统的功能1. 内分泌腺的种类和功能: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等。
2. 激素的作用机制:通过与靶细胞受体结合,产生生物效应。
3. 内分泌调节网络: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和神经-内分泌网络等调节机制。
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2024
![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2024](https://img.taocdn.com/s3/m/76d72a86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f21fc53.png)
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引言概述: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机能的一门学科,包括人体的各个系统的功能以及细胞和分子水平上的生物反应。
本文将介绍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涵盖了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
1. 神经系统1.1 神经元结构和功能1.2 神经递质的种类和作用1.3 神经传导的过程和机制1.4 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的区别1.5 大脑的解剖结构和功能2. 呼吸系统2.1 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2 呼吸的生理过程和导致呼吸的驱动因素2.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和交换2.4 呼吸系统对酸碱平衡的调节作用2.5 呼吸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和症状3. 运动系统3.1 骨骼肌和平滑肌的结构和功能3.2 运动的类型和运动的作用3.3 神经肌肉连接和运动的调节3.4 运动的能量代谢和肌肉疲劳的机制3.5 运动系统疾病和损伤的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4. 消化系统4.1 消化器官的结构和功能4.2 摄取、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和机制4.3 消化酶和胃酸的分泌及其作用4.4 肠道菌群和消化系统健康的关系4.5 消化系统疾病和消化不良的常见类型和预防措施5. 循环系统5.1 心脏结构和功能5.2 血管类型和血液循环的路径5.3 心搏和心电图的原理5.4 血液的成分和生理功能5.5 循环系统的调节和循环系统疾病的常见类型和治疗方法总结:本文介绍了生理学基础知识点(一),涉及神经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的相关内容。
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生理机制和相关疾病的发生机理,从而提高我们的健康意识和生活质量。
生理学重点精华总结全
![生理学重点精华总结全](https://img.taocdn.com/s3/m/23e38298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0.png)
生理学重点精华总结全在生理学学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了许多重要的概念和理论。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我整理了一份生理学重点精华总结,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学科。
一、细胞与组织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它是能进行生命活动的最小结构。
细胞组织可以分为原生质和细胞器两部分。
细胞器包括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等,它们各自承担着特定的功能。
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包膜,具有选择性通透性。
细胞间连接方式有紧密连接、间隙连接和连接蛋白等。
二、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信息传递的重要系统,分为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负责接收、处理和发出信号。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负责将信号传递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神经纤维可以分为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传递的信号种类有兴奋性和抑制性两种。
三、循环系统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主要功能是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全身各个部位。
血液由血浆和形态要素组成,其中形态要素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心脏分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和右心室,通过心脏瓣膜的打开和闭合实现血液的流动。
循环系统还包括血液的供应和回流,其中动脉和静脉是血液流动的重要通道。
四、呼吸系统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部,其功能是将氧气吸入体内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呼吸道包括鼻腔、喉和气管等,其主要作用是使空气进入肺部。
肺部分为左肺和右肺,它们通过气管与呼吸道相连。
肺泡是呼吸过程中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中氧气进入血液,而二氧化碳从血液中释放出来。
五、消化系统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管、胃、肠等,其功能是将食物消化为小分子物质,以便人体吸收和利用。
口腔是消化道的起始部分,其中含有唾液腺。
食管连接口腔和胃,通过蠕动将食物推送到胃中。
胃是消化过程的主要场所,其中含有胃腺,产生胃液用于消化。
肠道分为小肠和大肠,小肠是主要的吸收器官,其表面具有许多细小的绒毛。
六、泌尿系统泌尿系统包括肾脏、输尿管、膀胱和尿道等,其主要功能是排除体内的废物和调节体液平衡。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2d27502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61.png)
生理学常考重点章节知识点整理第一章绪论人体生理学是一门研究正常人体各个组成部分功能活动规律的科学。
生理学研究的三个水平包括细胞分子水平、器官系统水平和整体水平。
体液是指人或动物机体所含液体的总称,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其中细胞外液包括血浆和组织间液,又称为内环境。
内环境是细胞直接生存的环境,其各项理化性质如温度、pH值等始终保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
稳态的意义在于它是细胞行使正常生理功能以及机体维持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生理功能的调节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我调节。
神经调节是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其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是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其结构基础是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部分组成。
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
体液调节分为远距分泌(又称全身性体液调节)、旁分泌(又称为局部体液调节)、自分泌和神经分泌。
自身调节指机体的一些细胞、组织或器官能不依赖于神经、体液调节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
神经调节的作用迅速、定位准确、持续时间短暂;体液调节的作用相对缓慢、广泛、持久,对于调节一些相对缓慢的生理过程;自身调节作用较小,仅是对神经和体液调节的补充。
三者互相协调配合,使得机体各项功能活动的调节更加完善。
第三章细胞的基本功能单纯扩散是指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以简单物理扩散的方式顺浓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
影响单纯扩散的因素包括膜对该物质的通透性、膜两侧该物质的浓度差和温度。
易化扩散指非脂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特殊蛋白质的帮助下进行跨膜转运,经载体的易化扩散具有特异性高、饱和现象和竞争性抑制等特点。
经通道的易化扩散是指带电离子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具有离子的选择性、转运速度快和门控特性等特征。
主动转运是耗能的,逆着浓度梯度或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跨膜转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理绪论正反馈调节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某一生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1.排尿反射(属神经调节)2.排卵前夕雌激素对LH的促分泌作用(属体液调节)3.蛋白酶原的激活(属自身调节)正反馈:血液凝固、排尿反射、排便反射、分娩过程、动作电位去极化过程中Na⁺内流、排卵前夕雌激素对LH 的促进作用、蛋白酶原的激活、兴奋的突触传播。
自身调节:1.调节肾血流量的肌源性自身调节2.管-球反馈3.尿生成过程中的渗透性利尿和球-管平衡4.局部组织的代谢性自身调节5.脑血流量的肌源性自身调节6.心肌骨骼肌的异长自身调节7.内分泌系统存在的大量自身调节目前为止只考过肾血流的肌源性自身调节(1992N65A,1999N1A)和脑血流的肌源性自身调节(2012N121B)细胞的基本功能单纯扩散:1.O₂、CO₂、N₂、NH₃、类固醇激素。
2.乙醇、尿素、甘油(不带电荷极性共价键的小分子)Na⁺跨膜转运的方式:1.易化扩散(经通道易化扩散,顺浓度梯度)2.主动转运(消耗1个ATP可逆浓度差将3个Na⁺移出胞外,将2个K⁺移入胞内,逆浓度梯度)经载体易化扩散:葡萄糖在一般细胞(除小肠黏膜上皮和肾近端小管上皮外)的跨膜转运。
继发性主动转运是利用原发性主动转运所形成的某些离子的浓度梯度,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
1.葡萄糖在小肠黏膜上皮的吸收和在近端小管上皮的重吸收2.Na⁺-Ca²⁺交换3.Na⁺-H⁺交换等除进入肠黏膜上皮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外,葡萄糖进入其他细胞均属于经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其中最典型的代表是红细胞和脑细胞。
没有饱和现象:在单纯扩散、离子经通道易化扩散以及水的渗透。
(不需载体)当钠泵受抑制,细胞内外K⁺浓度差减小,K⁺外流数量减少,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减小。
当钠泵受抑制,细胞内外Na⁺浓度差减小,Na⁺内流数量减少,动作电位的绝对值减小,即动作电位的幅度降低。
Na⁺-Ca²⁺交换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其动力来自钠泵活动所建立的钠离子跨膜浓度梯度,故当钠泵活动受抑制时,Na⁺-Ca²⁺交换减弱。
钠泵受到抑制后,漏入细胞内Na⁺不能及时排出,胞质渗透压升高。
出胞:外分泌腺细胞排放酶原颗粒和黏液、内分泌腺细胞分泌激素以及神经纤维末梢释放神经递质等过程。
受体-G蛋白-AC途径:AC(腺苷酸环化酶),其信号转导通路为:cAMP-PKA通路,代表激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受体-G蛋白-PLC途径:PLC(磷脂酶C),其信号转导通路为:IP3-DAG-PKC通路,代表激素:去甲肾上腺素、抗利尿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离子通道受体途径:神经-肌接头的终板膜上,能与Ach结合的终板膜上的N₂型乙酰胆碱受体阳离子通道酪氨酸激酶受体途径:PTK(蛋白酪氨酸激酶),其信号转导通路为:Ras/MAPK通路,代表激素:表皮生长因子(AA-BB通路:AA为第二信使,BB为蛋白激酶)乙酰胆碱及γ-氨基丁酸既可作用于G蛋白耦联受体,又可作用于通道型受体。
肾上腺素属于儿茶酚胺类递质,作用于G蛋白耦联受体心房钠尿肽作用于鸟苷酸环化酶受体,鸟苷酸环化酶受体属于酶联型受体的一种。
腺苷酸环化酶(AC)可催化生成的第二信使为环磷酸腺苷(cAMP)磷脂酶C(PLC)可催化生成的第二信使为三磷酸肌醇(IP₃)和二酰甘油(DG)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以cAMP作为第二信使。
肾上腺素既可以cAMP作为第二信使(β肾上腺素能受体、α₂肾上腺素能受体)也可以IP₃和DG作为第二信使(α₁肾上腺素能受体)。
醛固酮(类固醇激素)及甲状腺激素属于脂溶性配体,可直接进入细胞与胞质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发挥作用,无需第二信使的参与。
配体:1.离子通道型:乙酰胆碱、甘氨酸、γ-氨基丁酸等2.G蛋白:儿茶酚胺、5-羟色胺、乙酰胆碱、氨基酸类递质以及几乎所有的多肽和蛋白质类递质和(或)激素(钠尿肽家族除外),还有光子、嗅质和味质等3.酪氨酸:每年(酶联)为了生计(生长激素,生长因子)老暗算(酪氨酸)别人一刀(胰岛素),简直畜牲(促红细胞生成素)。
4.GC途径:过程(GC)胆(NO)战心(心钠素)惊5.招募型受体:主要是细胞因子等6.核受体:类固醇激素、维生素D3、甲状腺激素、维甲酸等。
离子通过细胞膜的扩散量取决于膜两侧该离子的浓度梯度、该离子所受的电场力(前两者决定驱动力)和膜对该离子的通透性,而与该离子的化学性质无关。
静息电位是细胞在安静状态时膜内外的电位差,不能够传导。
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全或无”特性,可进行不衰减传导。
终板电位、感受器电位和突触后电位均为局部电位,局部电位以电紧张的方式向周围扩布,为衰减性传导。
动作电位具有不衰减传播的特点,在传播过程中幅度和波形始终保持不变,与细胞的直径变化无关,但是细胞的直径变化会影响动作电位的传播速度。
一句话概括:直径影响速度不影响幅度。
神经细胞:(1)静息电位:电化学驱动力最大Ca最小Cl通透性最大K(2)动作电位通透性最大Na骨骼肌细胞静息电位电化学驱动力最大Na,最小K离子通道的功能状态Na+:静息、激活、失活。
K+:静息、激活。
失活状态是指通道在激活态之后对去极化刺激不再反应的状态,膜电导实验表明,钠离子在去极化过程中逐渐失活,而钾离子则不存在失活状态。
(钾漏通道一直存在)兼有通道和受体功能的分子,除N₂型乙酰胆碱受体之外,还包括甘氨酸受体、γ-氨基丁酸A受体等。
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导的具体过程为:运动神经纤维传到末梢的动作电位激活接头前膜中的电压门控钙通道开放,导致Ca²⁺内流而触发接头前膜Ca²⁺依赖性突触囊泡出胞,释放ACh 至接头间隙,再由ACh激活终板膜中的N₂型ACh受体阳离子通道,产生Na⁺内流和K⁺外流(以Na⁺内流为主),导致膜电位改变,最终引起肌细胞兴奋。
粗肌丝主要由肌球蛋白(肌凝蛋白)组成,肌球蛋白头部向外伸出的部位称为横桥,横桥具有ATP酶活性,并能与肌动蛋白结合。
横桥分解ATP时产生能量,能拉动肌动蛋白运动,因此粗肌丝的肌球蛋白为分子马达(分子马达是指细胞内利用ATP供能,产生推动力,进行细胞物质运输或细胞运动的蛋白质分子)骨骼肌收缩耦联的过程(P48)为:①横管(T管)将电兴奋传入肌细胞深部,激活肌膜(横管膜)中的L型钙通道。
②T管膜中的L型钙通道被激活后,L型钙通道的电压敏感肽段发生构象改变,产生“拔塞”样作用,使与T管膜对应的终池(即连接肌质网,JSR)中的钙释放通道开放(参考P48 图2-29),终池内的高浓度Ca²⁺顺浓度差释放到肌质中。
③胞质中Ca²⁺浓度升高促使Ca²⁺与肌钙蛋白的钙结合亚基(肌钙蛋白C)结合,触发肌肉收缩。
来自肌质网(JSR)的Ca2+,占总Ca2+的百分比骨骼肌:100%心肌:80%~90%后负荷是指肌肉在收缩后所承受的负荷。
骨骼肌后负荷增加时,骨骼肌收缩过程中遇到的阻力增加,为了克服阻力1.骨骼肌收缩的主动张力增加2.肌肉缩短起始时间推迟3.肌肉缩短长度减小4.肌肉收缩速度减慢收缩+舒张=不完全强直收缩收缩+收缩=完全强直收缩血液血浆的渗透压主要来自晶体渗透压,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NaCl(80%)。
而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白蛋白(75%~80%)。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下降,沉降率加快。
红细胞叠连——沉降率加快1.使沉降率加快、加速红细胞叠连的因素: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胆固醇增加。
(记忆:求仙壮胆成功快)2.使沉降率减慢、抑制红细胞叠连的因素:白蛋白、卵磷脂增加。
(记忆:软蛋变慢)1.双凹圆盘,表面积/体积比值增大,增大稳定性,降低渗透脆性。
球形红细胞易溶血。
2.外液晶渗压降低,渗透脆性增加。
3.膜磷脂与胆固醇比例增高,红细胞流动性变形能力强,渗透脆性降低。
合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原料:蛋白质和铁。
红细胞成熟所必须的辅酶物质:叶酸和维生素B₁₂。
巨幼细胞性贫血: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促红细胞生成的物质:1.促红细胞生成素(EPO)2.雄激素可提高血浆中EPO的浓度,促进红细胞的生成3.还有一些激素,如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等可改变组织对O₂的需求而间接影响红细胞生成。
雌激素可降低红系祖细胞对EPO的反应,抑制红细胞的生成。
缺氧可迅速引起EPO基因表达增加,从而使EPO的合成和分泌增多缺氧、贫血、肾血流低、雄激素———EPO增加肾病、雌激素———EPO减低90%的衰老红细胞被巨噬细胞吞噬,称为红细胞的血管外破坏,血管外破坏的最主要场所为脾脏,其次为肝脏和骨髓。
10%的衰老红细胞在血管中受机械冲击而破损,称为血管内破坏。
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均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
B细胞留在骨髓内发育成熟,(Bone-骨)T细胞胸腺内发育成熟。
B淋巴细胞寿命较短,一般3~5天。
T淋巴细胞寿命较长,数月至一年以上。
(记忆:体长不短)血小板释放的TXA₂具有强烈的聚集血小板和缩血管作用。
阿司匹林可抑制COX(环加氧酶)而减少TXA₂(血栓烷A₂)的生成。
生理性止血过程主要包括:(3个过程)1.血管收缩2.血小板血栓形成3.血液凝固血小板聚集(一期)——松软的止血栓血小板+纤维蛋白多聚体(二期)——牢固的止血栓ADP、TXA₂可促进血小板不可逆聚集血凝块回缩的主要原因:血小板的收缩蛋白收缩依赖维生素K的凝血因子:F 2、7、9、10(记忆:爱妻就是VitK)凝血因子Ⅴ在体内极不稳定,容易被体内蛋白质C系统(生理性抗凝物质)灭活,因此被称为不稳定因子或易变因子。
FⅩa-FⅤa-Ca²⁺-PL———凝血酶原酶复合物(记忆:失物应该领取)凝血酶具有多种功能:①使纤维蛋白原(因子1)转变为纤维蛋白单体②激活F 13③激活F 5,8,11④使血小板活化凝血酶主要功能为分解因子1血液在血管里不凝固的原因:1.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血管内膜光滑完整、血液流动快)2.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生理性抗凝物质4.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肝素抗凝机制:1.通过增强(抗凝血酶3)的活性2.促进组织因子途径抑制产物(TFPI)的释放枸橼酸钠抗凝机制:螯合血浆中的Ca离子华法林抗凝机制:拮抗vitK使纤溶酶原激活为纤溶酶:尿激酶、凝血酶因子Ⅻa、激肽释放酶纤维蛋白降解产物的主要作用:抗凝血作用哮喘IgE类风湿(RF)—IgM(FM)ABO —IgM (AM)Rh血型—IgG其他都是IgG血液循环由于心室内的血液很快进入主动脉,故心室容积迅速缩小,但由于心室肌强烈收缩,室内压仍继续上升,并达到峰值。
所以左心室内压最高——快速射血期末心室容积与心室血量有关,左心室血量最多时,左心室容积也最大。
左心室血量最多的时期包括心房收缩期末、整个等容收缩期和快速射血期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