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公开课)

合集下载

七年级地理_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_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澳大利亚地理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2.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3.掌握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情况和主要城市。

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势特点;2.澳大利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3.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情况和主要城市。

教学准备:地理教科书、世界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Step 1:引入知识(15分钟)1.引导学生观察世界地图,找到澳大利亚的位置,并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大致地理位置。

2.利用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地势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学习澳大利亚的地理(20分钟)1.讲解澳大利亚的地势特点,如大陆的中部是一个巨大的干旱沙漠,东部沿海地带较为湿润,而西部是一片广袤的草原。

帮助学生理解澳大利亚的地势对其气候和自然资源的影响。

2.介绍澳大利亚的气候和自然资源。

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因为地势特点而呈现出的不同气候带、以及各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

Step 3: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和城市(25分钟)1.向学生介绍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情况。

解释澳大利亚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和西部地区人口相对较少的原因,如气候、地理环境等因素。

2.介绍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如悉尼、墨尔本、布里斯班等。

通过图片和地图展示澳大利亚的城市布局,并简要介绍每个城市的特点和功能。

Step 4:小结与巩固(15分钟)1.回顾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势特点、气候和自然资源;2.回顾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情况和主要城市;3.出示几个选择题或简答题,让学生巩固和检验所学知识。

Step 5:拓展学习(25分钟)。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地理教案-澳大利亚一、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掌握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3.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二、教学内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3.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

三、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2.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

四、教学方法1.探究教学法;2.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起学生的兴趣)教师出示澳大利亚地图,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导入澳大利亚地理的学习。

2.探究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1)组织学生查找澳大利亚位于哪个大洲,用板书地理位置,引导学生理解并标注地理位置。

(2)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形状和面积,并配以图片或地图说明。

(3)运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例如大部分地势平坦,西岸有山脉,并对学生进行口头问答,了解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特征的理解。

3.探究澳大利亚的气候、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1)教师出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让学生观察并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澳大利亚气候的特点和气候带的分布。

(2)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图片,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水资源和土地利用等方面,引导学生了解其丰富的自然资源。

(3)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探究澳大利亚自然环境保护的措施,如保护野生动植物、节约用水和减少土地污染等。

引导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4.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1)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主要经济活动,如农业、矿业、制造业和服务业等,并结合学习的内容进行讨论和思考。

(2)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图和人口密度图,让学生描述澳大利亚的人口情况,例如大多数人口集中在东南部沿海地区,西部人口分布较稀疏,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分布的原因。

晋教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晋教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晋教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澳大利亚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概况;2.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点;3.了解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点;4.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2.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点。

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2.课堂讨论;3.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观看澳大利亚的旅游宣传片,引发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

2.提问:你们了解澳大利亚吗?位于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请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

二、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20分钟)1.通过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介绍澳大利亚的所在洲和周边国家。

2.分组讨论:请学生分小组回答问题,例如:“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吗?”“澳大利亚把世界上最长的国界线从南到北延续了多少公里?”等等。

3.小组展示和讨论结果。

三、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点(30分钟)1.多媒体展示: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大陆特点、气候特点、地形特点等。

2.观看视频:观看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的视频,并请学生将自己感受到的自然美景写下来。

3.小组活动:分小组讨论各自最喜欢的澳大利亚景点,并理由。

4.小组展示和合并讨论。

四、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点(30分钟)1.多媒体展示:展示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点,如人口分布、城市发展、文化特点等。

2.分组讨论:请学生分小组回答问题,例如:“澳大利亚有几个大城市?有哪些特点?”“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等等。

3.小组展示和讨论结果。

五、总结与拓展(10分钟)1.总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特点和人文地理特点。

2.提问:你们对澳大利亚的印象有什么变化?你们愿意去澳大利亚旅游吗?3.拓展:请学生找到澳大利亚在世界地图上的位置,并标出周边国家。

六、课堂小结(5分钟)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巩固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知识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观看视频、小组活动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了解澳大利亚目标学生:初中七年级学生学科:地理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地理位置和边界;2.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3.了解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4.了解澳大利亚的人口和主要城市。

教学准备:1.地图和图表,可用电子版或者实物版;2.讲解材料、PPT或黑板;3.牌子和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步骤一:导入(10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张包含南北半球和所有大洲的世界地图;2.提问学生:澳大利亚属于哪个大洲?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所在的位置;3.提问学生:澳大利亚有哪些国家和地区与之接壤?学生回答后,提供正确的答案。

步骤二:介绍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25分钟)1.使用幻灯片或黑板,给学生展示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包括中央高原、西部平原、东北海岸山地等);2.给学生讲解每个地形特点的相关信息,并帮助学生理解;3.引导学生讨论澳大利亚特殊的地形对生态和农业等的影响。

步骤三: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25分钟)1.使用幻灯片或黑板,给学生展示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图;2.解释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如从北到南气候逐渐变冷,从东南部到中部和西北部逐渐变干燥等;3.引导学生思考对澳大利亚的农业、旅游和居住条件的影响。

第二课时步骤四:澳大利亚的人口和主要城市(15分钟)1.使用幻灯片或黑板,给学生展示澳大利亚的人口分布图和主要城市;2.介绍澳大利亚的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以及一些主要城市的名称;3.引导学生思考澳大利亚人口分布的原因和主要城市的特点。

步骤五:巩固和总结(15分钟)1.分发练习册或小纸条,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如:澳大利亚的地势特征是什么?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有哪些?澳大利亚的主要城市有哪些?2.收集学生的回答,并进行讨论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步骤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一篇关于澳大利亚地理特点的小短文,要求包含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特点、人口和主要城市等内容。

教学评价:1.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表现;2.回收并批改学生的作业,评价学生对澳大利亚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

晋教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公开课)

晋教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公开课)

晋,教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公,课题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晋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

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占有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

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区域极具完整性,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节教材共包括三部分内容:“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发达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发达国家”。

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亚洲、五个地区、两个国家之后再来学习,对学生巩固区域地理和自然地理基础知识,更好地掌握人地关系,起着总结归纳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运用地图认识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及特有动物。

3.掌握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分析说明农牧业与气候的关系。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图,能够对图中信息进行总结。

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价值观1. 通过学习澳大利亚,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全球意识。

2. 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初步感受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必要性。

3. 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对生活动用的地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地形分布的特点以及农牧业的特点。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动物具有古老性、独特性的原因。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启发示教学法、讲解法等学情分析本课题授课对象为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学生不是初次学习国家地理,在此前的教学中已基本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法,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图表中提取、分析、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故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上,完成学习任务。

学法指导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境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爸爸去哪儿》吗?(看过)你们都喜欢谁呀?(喜欢)大家想和老师一起去体验一下KIMI、石头、天天、姐姐和JOE、多多他们这样的旅程吗?(想)PPT展示今天我们的目的地是澳大利亚。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通用3篇)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通用3篇)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通用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通用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澳大利亚的位置特点、范围、首都和主要城市的分布。

2.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及其形成原因。

3.澳大利亚地形和气候的分布、特征。

4.城市、人口的分布特点。

(二)能力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看景观图片和澳大利亚古老生物录像(或VCD盘),运用小组探究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记住主要的动物名称和生活特性。

了解澳大利亚很早以前就孤立存在于南半球,形成独特的自然环境,因而有了独特而古老的生物。

2.通过引导学生采用合作学习、小组探究的活动方式分析本国的地形图和气候分布图及澳大利亚农牧业分布图,分析出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并通过填图记忆主要的地形区和气候分布。

3.让学生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找出人口、城市、矿产的分布式,再用小组研究式分析出区域地理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情感目标1.学生通过探究澳大利亚人与环境的关系,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3.学生通过澳大利亚发展农牧业和工矿业的事实,增强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重要性的理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1.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2.澳大利亚以发达的农牧业、工矿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特征。

3.人口、城市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1.澳大利亚有独特古老生物的原因。

2.分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

三、课时安排二课时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教师展示课件(澳大利亚的国旗和国徽图片):看,这是某个国家的国旗和国徽,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吗?见到了澳大利亚的国旗、国徽,就相当于来到了澳大利亚。

因为我们知道,国旗、国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所以,在任何时候,见到我们中国的国旗、国徽,就像是看到了我们的国家一样亲切。

10.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10.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

10.澳大利亚——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知道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3.了解澳大利亚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

4.掌握一些澳大利亚的地理术语,如荒漠、岛屿、珊瑚礁等。

二、教学重难点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3.澳大利亚的资源分布和经济发展。

三、教学内容1.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澳大利亚位于南太平洋西部,是面积最大的岛国,也是全球第六大国家,其陆地面积达7617930平方公里,海洋面积达 13770000平方公里。

澳大利亚领土范围跨越东经129度至153度,南纬10度41分至39度11分,南北距离近4000公里,东西跨度近3000公里,面积约为中国的1/3。

2. 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澳大利亚全境地势较平坦,大部分地区是草原和半沙漠地区,中东部和西南部地区有大片荒漠地区,澳大利亚东北部和西部地区山脉密布,东南部地区有许多湖泊和河流。

•气候: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因此与北半球的气候有很大的区别。

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只有东部和南部某些地区是潮湿的亚热带气候。

澳大利亚的天气变化很大,夏季温度高达40℃以上,冬季气温也可能降至零下10℃以下。

•动植物:澳大利亚的大陆因长期隔绝,其生态环境与全球其他地区的生态环境相差甚远。

澳大利亚只有少量原始森林,但是澳大利亚拥有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

例如:袋鼠、袋熊、考拉等动物和尤金树、桉树等植物资源。

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主要包括:•各族人口构成:澳大利亚人口数量较少,多数为欧洲和英国等国家的移民后代,少数为原住民。

•宗教:澳大利亚没有官方宗教,宗教自由,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的人最多。

•经济:澳大利亚是一个典型的市场经济国家,其经济主要依靠农业、矿业和服务业。

同时澳大利亚拥有丰富的煤炭、铁矿、黄金和稀有金属等资源,这些资源成为其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
半环状分布。

从而得出澳大利亚降水从北、东、南三面向中西部递减。

课堂测效一、选择题
1.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是
A..马达加斯加
B.澳大利亚
C.印度
D.俄罗斯
2.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B.东临印度洋、西临太平洋
C.全部位于南半球
D.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
3.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大致呈现
A.半环状分布
B.竖条状分布
C.横条状分布
D.杂乱分布
4.横穿澳大利亚中部的重要纬线是
A.北回归线
B.南回归线
C.赤道
D.南极圈
5.有关澳大利亚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A.澳大利亚西部是著名的大分水岭
B.中部地势平缓,是大自流盆地
C.东部低矮的高原直抵太平洋
D.澳大利亚四周高,中间低
二、综合题
6.读右边澳大利亚图,完成下列问题:
(1)澳大利亚东部是洋,
西部是洋。

(2) 澳大利亚的三大地形区:
东部是,
中部是,
西部是。

(3) 澳大利的气候:A 气候,B
气候,
C 气候,
D 气候,E
气候,F 气候。

气候分布的特征是。

(4) 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是、。

课堂小结。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下册《澳大利亚》教案、教学设计
2.教学步骤:
(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澳大利亚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概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课堂讲解: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4)小组合作: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澳大利亚的经济产业、文化特色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3)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改进措施,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五、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请同学们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旨在巩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经济产业、文化特色等基础知识。
要求:认真完成,确保答案准确、书写规范,提高解题速度和效率。
2.深度思考题:针对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经济产业的特点及其可持续发展策略等方面,设计一道深度思考题。
要求:提前阅读教材,标注疑问,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提高学习效率。
(3)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2.方法目标: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运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2)采用案例分析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通过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2.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教学内容:
(1)经济产业:让学生分析澳大利亚经济产业的特点,探讨可持续发展策略。
(2)文化特色:引导学生探讨澳大利亚文化多样性的表现,认识其对国家社会的影响。
(四)课堂练习
1.教学活动: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初中地理澳洲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澳洲教案设计

初中地理澳洲教案设计课程目标:1. 了解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和主要城市。

2. 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3. 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

4. 熟悉澳大利亚的动物和植物种类。

教学重点:1. 澳大利亚的位置和面积。

2.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3. 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

教学难点:1. 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面积的计算。

2.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的特点。

3. 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的生活方式。

教学准备:1. 地图和图片:澳大利亚地图、悉尼歌剧院、大堡礁等图片。

2. 视频或短片:澳大利亚的风光短片。

3. 教学卡片:澳大利亚的动物和植物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澳大利亚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位置和形状。

2. 提问:谁知道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还是大陆?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澳大利亚的面积、人口和主要城市。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信息,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三、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自然资源。

2. 讲解澳大利亚的经济和文化。

四、互动环节(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或自然资源,制作卡片并进行展示。

2. 学生互相提问,教师进行点评和解答。

五、案例分析(10分钟)1. 播放澳大利亚风光短片,引导学生观察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

2. 提问:澳大利亚的自然景观有哪些特点?六、总结和作业(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和补充。

2. 布置作业:制作一份关于澳大利亚的资料卡,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经济、文化和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信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阅读教材、观看短片等方式,使学生了解了澳大利亚的位置、面积、人口、地形、气候、自然资源、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在互动环节,学生通过制作卡片和提问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了所学内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澳大利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知识与技能】1. 能说出澳大利亚的位置、组成、人口和人种概况;2. 能描述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区域差异;3. 能解释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发展及其原因。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探究意识,培养地理观察和分析能力;2. 学会利用地图和资料,对比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和区域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2. 感受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培养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 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特点及其区域差异;2. 澳大利亚的农牧业发展及其原因。

【难点】1. 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2. 理解因地制宜发展农牧业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剪羊毛比赛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澳大利亚牧羊业发达,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1. 地理位置和组成教师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 澳大利亚的位置和组成是什么?2. 澳大利亚的地形有哪些特点?【学生活动】1.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邻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

2. 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西部为广阔的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为大分水岭。

2. 人口和人种教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找出澳大利亚的人口和人种概况。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澳大利亚人口有2223万,92%是白色人种,主要是受到殖民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英国人后裔,所以主要是白色人种。

3. 地形和气候特点教师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引导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问题】1. 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是什么?2. 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有什么规律?【学生活动】1. 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大部分地区干旱,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广泛。

2. 澳大利亚的气候分布规律:北部热带,南部温带,中间干旱。

晋教版七下10.3澳大利亚学案

晋教版七下10.3澳大利亚学案

四、课外拓展
澳大利亚旅游
举世闻名的澳大利亚大堡礁(英文:GreatBarrierReef),早在1981年就被列入“世界保护遗产”名录。

位于澳大利亚东北部珊瑚海的大堡礁是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群,它绵延2000多公里。

这里不仅有世界上最大的珊瑚礁和珊瑚岛,还栖息着400多种海洋软体动物和1500多种鱼类,其中很多是世界濒危物种。

美丽的凯恩斯是前往大堡礁的必经之路。

大堡礁有四百种活的珊瑚,颜色从一般的蓝色、棕色到错综复杂、难以置信的粉红及紫海扇,简直是个五彩斑烂的神奇世界。

可乘坐轮船到翡翠岛进行浮潜、深浅等项目,也可以做半潜水船和玻璃船欣赏珊瑚、水母及小鱼。

维多利亚大洋路(GreatOceanRoad)悬崖,这里也是很多游客钟爱的自然景致。

一路沿海。

波浪岩(WaveRock)澳大利亚的波浪岩并非是一个独立的岩石,而是由连接北边一百米的海顿岩及状似河马张口的河马岩、骆驼岩等风化岩石串连而成。

昆士兰热带雨林(RainforestinQueensland)位于昆士兰省东北部的昆士兰热带雨林被描述为“最古老的世界”,该雨林已于1974年被列入世界遗产自然保护区。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澳大利亚的自然和人文概况,结合地图和资料对比分析澳大利亚区域差异。

2.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理论联系实际,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难点】澳大利亚的区域差异。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

用一段文字对澳大利亚进行描述“这个国家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和坐在矿车上的国家,有美丽迷人的大堡礁,有可爱古老的树袋熊……”,学生猜想是澳大利亚,进而导入新课。

环节二:新课教学(一)概况1.位置和组成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并思考以下问题。

【问题】澳大利亚的位置和组成?(提醒学生可以结合教材后附的世界地图观察澳大利亚的位置)。

【师生活动】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东临太平洋,西邻印度洋,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的一些小岛。

2.人口和人种【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78第二段找出人口和人种概况。

【师生活动】学生回答人口有2223万,92%是白色人种。

教师适时点拨,主要是受到殖民环境的影响,主要是英国人后裔,所以主要是白色人种。

(二)区域差异明显教师PPT展示《澳大利亚气候分布图》和《澳大利亚地形图》,学生读图回答。

【问题】(1)澳大利亚的地形类型是什么,如何分布的?(2)主要的气候类型有哪些,分布规律是怎样的?【学生回答】(1)地形类型主要有高原、平原和山地。

东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

(2)澳大利亚以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呈半环状分布。

【教师总结】澳大利亚的东部是山地,中部是平原,西部是高原,地形东、中、西部差异明显;主要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呈半环状分布,气候从沿海到内陆性质越来越干旱,沿海和内陆差异明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本,找出澳大利亚的城市和人口主要分布在哪儿?【学生回答】东部沿海地区。

最新晋教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公开课)

最新晋教版初中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公开课)

1、一条线段的长为a ,若要使3a —l ,4a+1,12-a 这三条线段组成一个三角形,则a 的取是第二站:牧羊场只见宽广的天然牧场上,成群的绵羊,牧羊人趋着车赶着羊群(描述画面,并播放音乐《剪羊毛》……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因为澳大利亚地势平坦、气候适宜。

启发当地人告诉我们,像这样的牧羊场有很多,还有粗放牧羊场,粗放牧牛场和混合农场呢,大家想去看看那里是什么样子吗?这些农牧业地区是如何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的发展生产的呢?我们明天的旅行再去一探究竟。

思考粗放牧羊场,粗放牧牛场和混合农场分布地区以及自然风光 培养学生树立因地制宜的思维,并为下节课讲解内容作铺垫小结天渐渐黑了,澳洲之旅的第一天就要结束了,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这一天我们所做的事情。

回顾所学内容检查学习效果,强化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巩固练习 PPT 展示习题完成习题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巩固新知布置作业分层作业课后完成总结提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值范围__________.2. 设△ABC 的三边a , b ,c 的长度均为自然数,且a ≤b ≤c ,a + b + c =13 , 则以a , b , c 为三边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个。

3、周长为30,各边长互不相等且都是整数的三角形有多少个?4、已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均为整数,其中有一条边长为4,但不是最短边,这样的三角形共有_______个。

5、设△ABC 的三边 a , b ,c 的长度均为自然数,且a ≤b ≤c ,b=10,这样的三角形共有 个。

6.不等边三角形的两条边上的高分别为4和12,若第三条边上的高的长也是整数,则这个整数的最大值是_______7、用长度相等的100根火柴杆,摆放成一个三角形,使最大边的长度是最小边长度的3倍,求满足此条件的每个三角形的各边所用火柴杆的根数8、已知 ABC 中,周长为12,b=12(a+c),则b 为( )A .3B .4C .5D .69、一边长为5cm ,另一边长为10cm 的等腰三角形有( )A .1个B .2个C .1个或2个D .0个10.如图,已知P 是△ABC 内一点,连结AP ,PB,PC,求证:(1)PA+PB+PC >21(AB+AC+BC)(2) PA+PB+PC < AB+AC+BC。

初一地理教案澳大利亚通用7篇

初一地理教案澳大利亚通用7篇

初一地理教案澳大利亚通用7篇初一地理教案澳大利亚通用7篇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案中,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发现。

教案中反思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它非常重要。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案模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教案澳大利亚(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在地形图上熟悉我国不同走向的山脉。

2、通过地形图总结我国地形多种多样的特点。

3、分析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使用读图和资料分析的方法获取地理知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树立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基本地理观念。

教学重点: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的名称及分布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不同地形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思路及策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如图片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力求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同学们回顾一下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我国地势自西向东分为几级阶梯?我国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分别是什么?2、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

同学们回想一下,地形包括哪五种类型?3、引导学生读图2.4(《我国地形图》),找一找这五种地形类型在我国是否都有?(我国五种地形都具有)4、引出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的课题。

(板书)地形复杂多样(二)新课,合作探究:1、从图2.4上可以看到,我国不仅有纵横交错的山脉、雄伟广袤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还有群山环抱的盆地以及起伏和缓的丘陵。

请同学们判断以下画片分别表示的是什么地形。

2、提到地形:(读图)我国有哪四大高原、四大盆地和三大平原呢?同学们在《我国地形图》上分别找出来,并注意它们的方位、名称及其写法。

活动:首先教师把中国轮廓图画在黑板上,然后根据学生读图《我国地形图》,分别请三个学生把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都板书在黑板上。

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澳大利亚

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澳大利亚

初一上册地理教案设计:澳大利亚由于每位教师的知识、体会、特长、个性是千差万别的。

而教学工作又是一项制造性的工作。

因此写教案也就不能千篇一律,查字典地理网专门预备了这篇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设计以供参考!澳大利亚教案设计一、学习目标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某一地区的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某一国家自然环境的差不多特点,指出特有的自然地理现象和突出的自然灾难,并简单说明其形成的要紧缘故。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某一国家自然条件特点,说出该国因地制宜进展经济的实例。

运用资料和地图,说出某一国家交通运输特点以及要紧都市。

课标解读:1、运用地图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范畴和首都。

记住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独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

2、运用气候类型分布图,说出并记住澳大利亚气候特点及其分布特点。

3、明白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并运用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生物的专门性及其成因。

4、记住澳大利亚地势的要紧特点、要紧地势区和河流。

5、了解澳大利亚的经济特点,记住其要紧出口的农矿产品。

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对农牧业和工矿业进展的阻碍,树立因地制宜进展经济的观念。

6、运用地图,记住澳大利亚要紧都市和人口、都市、交通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重点:(1)澳大利亚特有的古生物及其生存环境;(2)澳大利亚经济进展特点;(3) 澳大利亚人口和都市的分布。

难点: 澳大利亚的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工矿业进展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学习主题一: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看以下图片,回答问题:(1)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被称为活化石的有、、、等。

(2)登上澳大利亚国徽的是: 和。

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A (国家)、B (国家)、C 岛、D 洲、E 洋、F 洋。

(2)图中红色粗线为纬线,这说明A国位于半球。

(3)从图中能够看出澳大利亚大陆上有个国家,国名是。

(4)A国领土包括大陆、阿岛及邻近的一些小岛。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澳大利亚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湖南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地理第八单元澳大利亚《第八单元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情境导入既能激发好奇心,公元2 世纪,古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从地球呈圆形这一事实推定,在赤道与增加兴趣,又能贴近主南极之间,应该有一块巨大的大陆存在,才能与北半球的大陆保持平衡。

他把这题,自然的导入新课,块想象中的大陆绘入地图,并标明“未知的南方大陆”。

但之后的漫长时间,都没有助于学生拓展视野。

有人发现这块神秘的大陆。

直到1770 年,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抵达澳大利亚东海岸,才发现了这块传说中的大陆。

大家知道这块神秘的南方大陆在哪里吗?二、预习展示学生根据地图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海陆位置:位于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间板书:(一)、地理位置半球位置:南半球、东半球此环节是对学生预习情况的展示,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学生的语言组织艺术。

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创建积极和谐的课堂氛教师:澳大利亚是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围。

马尼亚岛等岛屿。

小结:学生的手抄报,卡片,题目新颖,内容充实,从多侧面表达对老人的孝心。

三、扣标探究(一)尝试学习,认识澳大利亚的自然环境活动一:同桌互助,归纳澳大利亚的地形特征结合课本图8-63 完成以下问题:。

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提供各种地图和文字资料,自己学会选1、找出大分水岭、澳大利亚大盆地、西部高原、墨累河,大堡礁、大沙沙漠。

择合适的地图解决相应2、你能总结澳大利亚地形的特征吗?(学法指导:从地势特征,平均海拔,地的地理问题,例如,探形分布格局及特色地形几个方面进行总结)活动二:小组合作,分析澳大利亚的气候特征结合课本图8-66,完成以下问题:1、填出图示号码表示的气候类型2、你能分析澳大利亚气候分布的特征吗?思考:1、为什么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地湿润气候在大陆东岸狭长分布?2.假若你要去澳大利亚定居,你会选择到哪里居住?说明理由。

(二)角色扮演,探究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活动三: 我做农业部长,探究澳大利亚的农牧业结合以下四幅地图完成下列问题:究澳大利亚农牧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七年级-地理《澳大利亚》教学设计

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世界活化石博物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了解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极其古老性的成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识图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说明一个国家地理位置的能力。

2.学生通过运用文字、数据、图片等资料,说明地理事物的特点或原因,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探究意识,提高自主探究、合作研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澳大利亚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特有生物极其古老性的成因难点:澳大利亚的特有生物极其古老性的成因。

三、教法:课件辅助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四、教学过程情境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澳大利亚的风光图片,让学生观赏。

教师:同学们,刚才老师给大家展示一些澳大利亚的风光图片,这个国家美丽吗?大家想不想到这个国家旅游?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而奇特的国度,领略她独特的魅力!课堂新授:(一)、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1.地理位置展示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让学生借助地图,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特点。

学生:澳大利亚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位于东半球和南半球,位于热带和南温带。

多媒体展示:2.图说领土组成展示地图,让学生指出澳大利亚的领土组成和首都。

同时明确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多媒体展示:(二)、世界活化石博物馆1.众多的特有生物出示图文资料:据统计,澳大利亚有植物12000种,其中有9000种是其他大洲所没有的,占植物总数的75%;有鸟类650种,450种是特有的,占鸟类总数的69%。

全球有袋类动物150种,南美洲只有几种,大部分都分布在澳大利亚。

2.共同探讨生物古老性的原因提问:澳大利亚被称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刚才看到的这些动物,都是澳大利亚特有的,这是为什么呢?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澳大利亚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大陆漂移示意图》和补充材料分析澳大利亚才有如此多的古老生物的原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读图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旅程吗?(想)
PPT展示今天我们的目的地 是澳大利亚。(板书课题) 在体验澳洲之旅的这段过 程中,老师设置了一些关 卡,通关次数较咼的一个小 组,组员每人将会获得一份 大礼哦---前往澳大利亚的 机票一张! 你们想要吗?那就请大家 集中精力,和老师一起去进 行闯关之旅吧!
2.通过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的分布,初步感受因地制且、可持 续发展观念的必要性。
3.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学习对生活动用的地理,提咼学 生的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
澳大利亚地形分布的特点以及农牧业的特点。
教学难点
澳大利亚动物具有古老性、独特性的原因。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启发示教学法、讲解法等
学情分析
本课题授课对象为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学生不是初次学习国 家地理,在此前的教学中已基本掌握了学习区域地理的一般方 法,具备了基本的读图能力及从地图和各种图表中提取、分析、 归纳地理信息的能力,但是由于阅历浅、知识面还不够宽等原 因,看问题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故教学中选用多媒体辅 助教学,设计适度的启发性问题,让新知识构建于已有知识之 上,完成学习任务。
观看澳气候类型 分布图,思考哪 些气候类型降水 多。
培养学生具体 问题具体分析 的思维
3.地形:(板书) 澳大利亚以平原和高原为 主,海拔都较低,不用担心 这个问题。由东向西依次可 以欣赏到大分水岭、中部平 原和西部咼原,在中部平原 凿井,水会自动流出来呢, 这个地方是大自流盆地,还 可以去澳大利亚陆地最低 点北艾尔湖游玩,这里还有 澳洲最长河墨累河。
读图10.24( PPT说出澳大利亚三 大地形区。
1.位置:南太平洋和印度 洋之间
东半球和南半球 (板书)
澳孤独的存在于南半球广 阔的海洋上!是大洋洲面积 最大的国家
读图10.23澳大 利亚在世界的位 置,并描述澳位 置
明确澳大利亚 所在位置
第二关
刚才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 家,澳大利亚这个国家领土 组成?(引导学生说出澳大 利亚的范围)
2.范围:澳大利亚大陆、 塔斯马尼亚岛和附近海 域的岛屿(板书)
雨伞:视旅游目的地而定
根据已有的认知 水平回答问题。
学习对生活有 用的地理,提 升学生的品 味,增强学生 的生存能力。
第五关
这些行李是否应该携带,主 要与当地的天气与气候有 关,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澳 大利亚的气候。
4.气候:(板书) 澳大利亚总共有几种气候 类型?(六种)这些气候类 型中全年降水较多的有哪 些气候?去哪些气候区必 须带雨伞? 东部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 和亚热带湿润气候,温暖湿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 能
1.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运用地图认识澳大利亚的地形特点、主要地形区及特有动物。
3.掌握澳大利亚发达的农牧业,分析说明农牧业与气候的关系。
过程与方 法
通过阅读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和地形气候图,能够对图中信息进 行总结。加强读图能力的训练。
情感态度 价值观
1.通过学习澳大利亚,开阔学生视野,增强全球意识。
原来整个澳大陆我们都可 以去,因为澳大利亚这个国 家独占了一个大陆! 南回归线从大陆中部穿过, 一部分位于热带,一部分位 于亚热带地区。
读图10.24( PPT说出澳大利亚领 土范围由澳大利 亚大陆、塔斯马 尼亚岛和附近海 域的岛屿组成。
明确澳大利亚 领土范围
第三关
很多外地人到咱们西宁来 旅游的时候,很怕发生高原 反应,咱们到澳大利亚去会 不会有同样的问题呢?
明确澳大利亚 主要地形区,突破本节课教 学重点
第四关
了解了这些基本情况后,我 们可以准备行李了。(通过PPT展示行李清单)去澳大 利亚旅行,你认为以下哪些 行李是应该带,哪些不该 带?并说出原因? 厚外套:应该,南半球,季 节与我们相反,现在正值冬 季,气温低 防晒霜:应该,南回归线从 澳大利亚大陆中部穿过,位 于热带与亚热带地区,沙漠 面积广 葡萄牙语字典:不用带,主 要为英国移民的后裔,带英 语字典即可。
课题
澳大利亚一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第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晋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第三节。澳大利亚是世 界上唯一占有整个大陆的国家,也是一个新兴的移民国家。澳 大利亚的自然地理区域极具完整性,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有着 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节教材共包括三部分内容:“独占一个大陆 的国家”、“骑在羊背上的发达国家”、“坐在矿车上的发达国家”。 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亚洲、五个地区、两个 国家之后再来学习,对学生巩固区域地理和自然地理基础知识, 更好地掌握人地关系,起着总结归纳的作用。
澳大利亚概况
陆地面积769W平方千米, 人口约2200万,每平方千 米只有不到3人,是一个典 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人少 也不足为怪啦!计算澳大利Fra bibliotek人口密度
通过运算,将 抽象问题具体 化,便于学生 理解
第一关
去澳旅游的话,首先同学们 得知道澳大利亚的地理位 置,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提 示,说出澳大利亚的地理位 置。(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 到澳大利亚的位置,并举手 回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