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

合集下载

白居易诗歌的道教情怀

白居易诗歌的道教情怀

白居易诗歌的道教情怀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在唐代,道教得到了李唐王朝的特别尊崇,迎来了其发展的全盛期。

唐代统治者为顺应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阀世族的传统,追崇老子为自己的祖先,以提高自身的身份。

在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下,道教甚至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即所谓“道举”。

道教自然成为整个社会的时尚,成为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又是一个思想开放、兼容并包的时代,在思想领域,儒、释、道三教调和,文人大都周流三教,取其所需。

虽然整个唐代的宗教信仰仍以佛教略占优势,但道教在唐代社会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下,以“儒家子”自居的白居易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以礼佛出名,其实他同时也是道教信徒。

白居易在诗中说:“身着居士衣,手把南华篇。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1988 年版)白居易与同时代士人一样,服饵炼丹、求仙访道,佛、道的修养形成了白居易独特的人生思考和行为方式。

白居易的人生观实际上是受到了道教的影响,并把道教教义身体力行地运用在现实人生中,他的诗歌中也处处洋溢着道教情怀。

一、“贵生”的人生观念道教贵生重生,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人通过修炼可以像神仙一样自在逍遥和长生。

在道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太平经》说:“人命至重,不可须臾。

”东晋神仙家葛洪明确地肯定生命的意义是“天地之大德曰生。

长恨歌中的宗教观念与信仰体系

长恨歌中的宗教观念与信仰体系

长恨歌中的宗教观念与信仰体系长恨歌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颗明珠,它以其婉转动人的词句和深沉的情感而闻名于世。

作为一首叙事长诗,长恨歌不仅仅是一段爱情故事,更是一部展现了中国古代宗教观念与信仰体系的重要文献。

通过对长恨歌的研究,我深入了解了其中蕴含的宗教思想,并对其在古代社会中的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

首先,长恨歌中的宗教观念主要体现在对佛教的崇拜和信仰上。

在诗中,王昭君为了国家的和平和民众的幸福,选择了出家修行,成为了一位佛教徒。

这种对佛教的推崇不仅仅是个人的信仰,更是对佛教教义的认同和对佛陀智慧的追求。

通过修行,王昭君希望能够超脱尘世的纷扰,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智慧。

这种宗教观念在长恨歌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内涵和哲理。

其次,长恨歌中还融入了道教的思想。

道教强调顺应自然,追求无为而治的境界。

在长恨歌中,王昭君对自然的描绘和感悟,体现了她对道教思想的理解和追求。

她在修行过程中,通过观察自然万物的变化和生命的起伏,领悟到了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规律。

这种对自然的敬畏和对道法自然的追求,使得长恨歌具有了独特的韵味和思想深度。

此外,长恨歌中还融入了儒家的思想。

儒家强调仁义道德,追求和谐社会和人伦关系的完美。

在长恨歌中,王昭君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民众的关怀,体现了她对儒家思想的理解和追求。

她为了国家的和平和人民的幸福,放弃了个人的欲望和私心,选择了修行和奉献。

这种儒家思想的体现,使得长恨歌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首关于人伦和社会道德的颂歌。

通过对长恨歌的研究,我深刻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中宗教观念与信仰体系的重要性。

宗教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文学、艺术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长恨歌作为一部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融合了佛教、道教和儒家的思想,展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宗教的崇拜和信仰。

通过对长恨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总之,长恨歌中的宗教观念与信仰体系是其独特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导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原本是宫闱秘事,却被后人传诵至今,甚至于提升到能同梁祝相媲美的审美高度,这不得不归功于历代文人的墨润。

白居易的道教情结在诗歌中体现在他套用了道教的三大母题。

一、角色母题――仙真道教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远古神话,并进行了大规模的造神运动,形成了自己庞大的神话谱系。

每个神话背后都有一个主角――仙真。

陈耀庭先生将道教神谱分为三层:“第一层次是先天尊神,都是出于天地未分时的先天真神,例如:三清、三官、四灵二十八宿等。

第二层次是天地开辟以后的得道仙真,都是由凡人学道、修道后成真的后天神明,如八仙等,是道教徒自己创造的新神。

三是长期流传于民间并受到道教供奉的俗神,例如门神、财神、妈祖等。

”[1]《长恨歌》既然是放在一个道教神话文本中记叙故事的,那么主人公和道教有何关系呢?《长恨歌》开始是这样拉开唐杨爱情序幕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从“人未识”、“一朝选”这样的字眼来看,二人相识之前杨玉环是冰清玉洁待字闺中的少女。

而杨玉环在皇宫之中最初的真实身份,曾为朝廷命官的白居易不可能不知道,然而他并未提及杨玉环曾经是唐明皇的儿媳妇一事,难道仅仅是慑于皇家权威有所忌惮吗?那么为什么千百年后不同阶层的人们也在有意无意地淡化这段历史呢?唐明皇是如何“误导”舆论、掩国人耳目的呢?历史是这样记载的,杨玉环在735年被册封为寿王妃(唐玄宗儿子李瑁之妻),五年后(740年左右)她被度为女道士,并起道号“太真”,又五年(745年)唐玄宗召她入宫,并册封为贵妃。

原来,杨贵妃曾经被“度”为道人――问题的关键在此。

这件事记载在众所周知的唐玄宗741年亲自颁布的《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其中批复了杨玉环的申请:”……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

”[2]意思大致是:值此皇太后忌辰,杨氏玉环期盼为亡灵祈福,因此请求出家超度,这种高雅的情志实在难以违背;为了敦促宏扬此道德之风,特满足杨氏这一由衷请求,批准其为女道士。

【高中语文】解不开的中兴情结――赏析白居易《长恨歌》

【高中语文】解不开的中兴情结――赏析白居易《长恨歌》

【高中语文】解不开的中兴情结――赏析白居易《长恨歌》《长恨歌》意即歌“长恨”,有人说“长恨”是诗歌的主题。

“恨”作遗憾解。

那么“遗憾”什么,为什么会留下永久的遗憾。

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让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一千多年来,关于《长恨歌》主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

主张“长恨”是诗歌的主题。

这个论断显然是将主题泛化了,将主体模糊化了。

“长恨”一词是极富概括力的。

单就谁“长恨”,“恨”什么,就有多种注释。

其一,爱情诗。

“长恨”的主体是李杨,“恨”天人永隔的爱情悲剧。

为了佐证这一观点,今人丁毅、方超在《<长恨歌>评价管窥》一文中提出,此诗是白居易借对历史人物的咏叹,寄托自己的心情之作。

文章说,诗人年轻时与出身普通人家的姑娘湘灵相爱,但由于门第观念和风尚阻碍,没能正式结婚。

分手时,诗人写了“不得哭,潜别离;不得语,暗相思;两心之外无人知……彼此甘心无后期”的沉痛诗句。

文章指出,《长恨歌》作于作者婚前几个月,诗人为失去与湘灵相会之可能而痛苦。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正是诗人借前代帝妃的悲剧,抒发自己的痛苦与深情。

李杨爱情其实是诗人自身爱情悲剧的折射。

其二,讽喻诗。

“长恨”的主体是饱受离乱之苦的人民,“恨”唐玄宗重色误国。

导演马嵬坡兵变的陈玄礼就是当时人民的代言人,要求唐玄宗诛杀杨贵妃。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惩治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是当时全国人民共同的心声。

讽喻的意义往往在于借古讽今。

之后,任何朝代,只要君王爱江山更爱美人,他的子民就会将《长恨歌》作为讽喻诗来读。

清朝袁枚有诗道:“劝君莫唱长恨歌,人间亦自有天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石壕村出自杜甫的《石壕吏》,有多少老百姓因安史之乱而生离死别,比唐玄宗想念杨贵妃的眼泪不知多多少!袁枚生活的年代就有一个叫吴三桂的将军,“冲冠一怒为红颜”,导致清兵入关,讽刺之意不言而喻。

白居易诗歌的道教情怀

白居易诗歌的道教情怀

白居易诗歌的道教情怀白居易诗歌的道教情怀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生于河南新郑。

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白居易与元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和“诗王”之称。

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

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

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在唐代,道教得到了李唐王朝的特别尊崇,迎来了其发展的全盛期。

唐代统治者为顺应魏晋南北朝以来重视门阀世族的传统,追崇老子为自己的祖先,以提高自身的身份。

在统治者的大力倡导下,道教甚至成为科举考试的内容,即所谓“道举”。

道教自然成为整个社会的时尚,成为文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唐代又是一个思想开放、兼容并包的时代,在思想领域,儒、释、道三教调和,文人大都周流三教,取其所需。

虽然整个唐代的宗教信仰仍以佛教略占优势,但道教在唐代社会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在这种时代风气的影响下,以“儒家子”自居的白居易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也是可想而知的。

白居易号“香山居士”,以礼佛出名,其实他同时也是道教信徒。

白居易在诗中说:“身着居士衣,手把南华篇。

”(朱金城《白居易集笺校》1988 年版)白居易与同时代士人一样,服饵炼丹、求仙访道,佛、道的修养形成了白居易独特的人生思考和行为方式。

白居易的人生观实际上是受到了道教的影响,并把道教教义身体力行地运用在现实人生中,他的诗歌中也处处洋溢着道教情怀。

一、“贵生”的人生观念道教贵生重生,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人通过修炼可以像神仙一样自在逍遥和长生。

在道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置的《太平经》说:“人命至重,不可须臾。

”东晋神仙家葛洪明确地肯定生命的意义是“天地之大德曰生。

”(《抱朴子·内篇·勤求》)司马承也说“人之所贵者,生也;生之所贵者,道也。

《长恨歌》中的爱情悲剧根源何在

《长恨歌》中的爱情悲剧根源何在

《长恨歌》中的爱情悲剧根源何在《<长恨歌>中的爱情悲剧根源何在》《长恨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以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一段波澜壮阔而又令人扼腕叹息的历史画卷。

诗中所描绘的爱情悲剧,令人深思,其根源究竟何在?首先,封建的礼教制度和政治环境是导致这一悲剧的重要因素。

在唐朝,封建礼教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有着严格的规范和约束。

唐玄宗作为一国之君,他的婚姻和爱情并非仅仅取决于个人的情感,更多地受到政治利益和宫廷规则的左右。

他与杨贵妃的结合,从一开始就背负着沉重的政治压力和道德指责。

杨贵妃本是唐玄宗之子寿王的妃子,这种违背伦理的关系在封建礼教看来是大逆不道的。

尽管唐玄宗对杨贵妃宠爱有加,但这种不合法度的爱情始终无法得到社会的认可和祝福。

而且,唐玄宗对杨贵妃的过度宠爱,引起了宫廷内部的争斗和外戚势力的膨胀,这无疑威胁到了唐朝的政治稳定。

再者,唐玄宗个人的昏庸和政治失误也是爱情悲剧的诱因之一。

在他与杨贵妃的爱情中,唐玄宗逐渐沉迷于声色犬马,荒废了朝政。

他对安禄山等节度使的过度信任,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使得唐朝的社会陷入了动荡和战乱之中。

在战乱面前,唐玄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和性命,不得不舍弃杨贵妃。

这一行为不仅暴露了他的自私和软弱,也让他们的爱情在残酷的政治现实面前显得如此脆弱和不堪一击。

从某种程度上说,唐玄宗自己亲手葬送了他与杨贵妃的爱情。

其次,宫廷内部的权力斗争和嫉妒心理也对他们的爱情产生了负面影响。

杨贵妃的得宠引起了其他妃嫔和宫女的嫉妒和怨恨,宫廷中充满了勾心斗角和阴谋诡计。

同时,朝中大臣们对杨贵妃家族的专权和奢华生活也极为不满,纷纷上书弹劾。

这些外界的压力和干扰,使得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难以在一个安宁和平的环境中发展。

另外,社会舆论和历史的必然也是这一爱情悲剧的根源之一。

在古代社会,帝王的职责是治理国家、造福百姓,而唐玄宗却因为爱情而荒废政事,导致民不聊生。

这种行为必然会遭到民众的谴责和历史的批判。

解读《长恨歌》中的诗意与情感交织-教案

解读《长恨歌》中的诗意与情感交织-教案

教案解读《长恨歌》中的诗意与情感交织-教案一、引言1.1背景介绍1.1.1唐朝文学背景:《长恨歌》创作于唐朝,这一时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诗歌创作达到顶峰。

1.1.2作者白居易:唐代著名诗人,以《长恨歌》等作品闻名,其诗歌情感丰富,意境深远。

1.1.3主题概述:《长恨歌》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深刻的人性思考和情感表达。

1.1.4教学目的:通过解读《长恨歌》,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意与情感的交织,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1.2教学准备1.2.1教材准备:《长恨歌》原文及注释,相关背景资料。

1.2.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1.2.3学生准备:预习《长恨歌》原文,了解基本情节和背景。

1.2.4教学环境:安静、舒适的教室环境,有利于学生专注学习。

1.3教学导入1.3.1引入话题:通过讲述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激发学生对《长恨歌》的兴趣。

1.3.2提问互动:询问学生对《长恨歌》的了解程度,引导他们思考诗中的情感表达。

1.3.3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诗歌的意境。

1.3.4教学目标重申:强调通过学习《长恨歌》,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理解能力。

二、知识点讲解2.1诗歌结构分析2.1.1结构特点:《长恨歌》采用长篇叙事诗的形式,结构严谨,情节连贯。

2.1.2段落划分:诗歌可分为几个主要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情感和意境。

2.1.3语言风格:白居易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2.1.4情感表达: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复杂的爱情关系。

2.2主题思想解读2.2.1爱情主题:诗歌以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展现了爱情的伟大和悲剧性。

2.2.2人性思考:通过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描写,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2.2.3历史背景:诗歌反映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展现了时代的沧桑感。

2.2.4哲学思考:诗歌中蕴含了对人生、命运和时间的深刻思考,引发读者共鸣。

白居易诗歌中道教思想对《源氏物语》的影响——以《长恨歌》为例

白居易诗歌中道教思想对《源氏物语》的影响——以《长恨歌》为例

白居易诗歌中道教思想对《源氏物语》的影响——以《长恨歌》为例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文学家,也是唐玄宗时期的宰相。

他广泛涉猎各种主题,其中以写景抒怀、描写宫廷生活为主,他的诗作更是反映了唐代封建社会的众多侧面。

而白居易的诗作中常常融入了道教思想,尤其是在他的《长恨歌》中,通过描写崇明殿和杨贵妃的生活,展现了道教的观念和理念,同时对《源氏物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他以崇明殿为背景,生动地描绘了杨贵妃的宫廷生活,通过诗中的描写可以看出他受到了道教思想的影响。

首先,道教强调逍遥自在和追求长生不老的理念,在诗歌中白居易刻画了杨贵妃崇明殿中的舞姿、妆容和华美的装饰,以突出她的美丽和神秘感。

白居易在诗中写道:“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形容杨贵妃的美貌犹如仙子,难以言喻。

这种对杨贵妃的超脱描写,展现了道教追求超凡脱俗的思想。

其次,白居易在诗中多次提到了龙女,这是道教中的重要形象之一,象征着圣洁和神性。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写道:“清幽宫中记朱丝,日夜匀勾对黄金。

素手青条纹,红妆白骨精,先月漏声弄。

”这里的“红妆白骨精”一词暗示了杨贵妃尽管容貌艳丽如龙女,但终究会化为白骨。

这种表达方式可以看作是道教中对世俗欲望的抨击,暗示了名利和人世间的虚妄,突出了道教的世界观与唯物主义的对立。

此外,在白居易的《长恨歌》中还融入了道教中的“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现了白居易对道教观念的追求。

首先是“无为而治”,白居易写道:“千万恨,恨极在天愿。

天愿变成为红颜,人间多少。

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他通过诗句表达了天道的意愿和无可奈何的命运,主张顺天任命。

这体现了道教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

其次是“天人合一”,白居易在诗中写道:“使我东飞欲妖泽,邪魔外道人间戏。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觉来眉捧开。

”这里通过描述观景的人物与景物的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超越人与自然界界限,和谐共生的道教观念。

白居易诗的仙道色彩

白居易诗的仙道色彩

白居易诗歌的仙道色彩——以《长恨歌》为例一、引言白居易(772-846)为中唐的杰出色诗人之一,其主张「文章合为时而着,诗歌合为事而作」,使他成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

[1]而研究白居易的诗歌,人们往往把注意力放在其诗中的讽喻意识,然而白氏当时身处一个极富宗教气氛的时代之中。

唐王朝对宗教的宽容,使各式宗教都能在中国的土壤广为传播,其中本土的道教的流播最为明显。

正如葛景春指出道教文化对唐诗的发展起了深远的影响:道教文化在唐代的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中,尤其是文学方面,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远比人们所想象得要大的多,可以说道教是中国唐代最典型的宗教。

因此,唐诗也受到了道教文化的强烈的渗透和影响,濡染着浓郁的玄风和道味。

[2]白居易生长在道教气氛如此浓烈的环境之中,自然也受到道家仙话[3]以及由其所引伸的民间传说所影响。

事实上,在他的诗歌中渗入不少仙道色彩。

其名作《长恨歌》更是例子之一,此诗歌的流行程度,甚至「童子解吟长恨曲」[4]。

由于《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在如此庞大的篇幅之中,可以发现诗人在诗歌中融入不少神仙故事,这一定程度上反映白居易诗歌的仙道情趣。

故此,本文会以《长恨歌》为讨论对象,一方面先述《长恨歌》的创作背景,然后再探讨《长恨歌》中所流露的仙道色彩。

二、《长恨歌》的创作背景与仙道的关系唐代是中国道教发展上最鼎盛的时期。

李唐皇室认为道教的始祖李耳(?-?),即老子,与皇室同姓,于是自称老子为皇室的祖先,以抬高门弟,神化唐皇室的统治。

由于统治者的崇奉和扶植,使道教的发展日益兴盛。

武德八年,唐高祖(566-635)规定了儒、释、道三教的次序,以道为先,儒为次,释为后,成为三教之首。

[5]到玄宗时,对道教的崇奉到达顶峰,大力抬高道教的地位,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例如不断给老子加尊号、宣掦老子的著作、设立「道举」等等。

[6]唐玄宗(685-762)本人也积极参与崇道的活动。

孙育华据《全唐文》卷三十八《赐皇帝进烧丹灶诰》,证明玄宗曾炼丹服药,再据《开天传信记》,玄宗亦曾学习仙术。

长恨歌中的儒家思想与传统道德观念

长恨歌中的儒家思想与传统道德观念

长恨歌中的儒家思想与传统道德观念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名篇之一,被誉为"千古第一绝唱"。

作为一位传统文化学者,我对长恨歌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从中发现了其中蕴含的儒家思想与传统道德观念。

首先,长恨歌中展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

儒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亲情、友情和爱情。

在长恨歌中,杨玉环对李白的深情厚意体现了儒家的仁爱之心。

她不仅在诗中表达了对李白的思念之情,还在行动上为李白尽心尽力,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精神。

其次,长恨歌中呈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观念。

孝道是儒家伦理的核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孝敬和尊重。

在长恨歌中,杨玉环为了顾及父母的感受,不得不与李白分离。

她在诗中表达了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孝道观念。

这种对家庭和亲情的尊重与珍视,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传统道德观念。

此外,长恨歌中还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诚观念。

儒家强调忠诚于君主和国家,认为忠诚是一种高尚的品德。

在长恨歌中,杨玉环为了迎合唐玄宗的喜好,不得不与李白分离,表现出对君主的忠诚。

这种对君主和国家的忠诚,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忠诚观念。

此外,长恨歌中还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仪观念。

儒家认为礼仪是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长恨歌中,杨玉环在与李白相遇时,展现了儒家礼仪之道。

她以温柔和善的态度对待李白,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礼仪观念。

这种以礼待人的行为,体现了传统道德观念中的尊重和谦虚。

综上所述,长恨歌中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和传统道德观念。

其中的仁爱精神、孝道观念、忠诚观念和礼仪观念,都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

通过对长恨歌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和道德观念。

这对于我们在当代社会中弘扬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
王俊玲
【期刊名称】《教育教学论坛》
【年(卷),期】2015(000)047
【摘要】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原本是宫闱秘事,却被后人传诵至今,甚至于提升到能同梁祝相媲美的审美高度,这不得不归功于历代文人的墨润。

本文着重探究唐代白居易如何沿用浪漫主义的神话思维,在道教神话的文本中,创造出千古名篇《长恨歌》。

【总页数】2页(P218-219)
【作者】王俊玲
【作者单位】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济南山东 25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712
【相关文献】
1.一样离恨两般韵致——白居易《长恨歌》与王安忆《长恨歌》之比较
2.《长恨歌》:古今帝妃婚恋与个人情爱自伤的结晶——白居易《长恨歌》创作动因探微
3.角色冲突:白居易诗《长恨歌》主题出现争议的原因——兼及《长恨歌》的主题倾向
4.白居易诗歌中道教思想对《源氏物语》的影响r——以《长恨歌》为例
5.白居易的『湘灵情结』与《长恨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宗教思想研究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宗教思想研究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宗教思想研究唐代诗人白居易是我国文学史上备受推崇的一位诗人,他的诗作不仅以其艺术价值深受赞赏,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宗教思想。

本文将重点研究白居易的宗教思想,并探讨其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白居易的宗教信仰主要可以归结为佛教与道教,尤以道教的影响更为深厚。

在白居易的诗歌中,常常可以看到关于佛教和道教的意象和主题。

佛教对于白居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他对生死、人生价值观的关注上。

在他的一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谈论生死、尘世的痛苦与无常,以及追求解脱的思考。

例如,在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他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里他用世间的无常来比喻人的一生,展现了他对于尘世的痛苦的思考和对于解脱的向往。

与佛教相比,道教在白居易的诗歌中的影响更为深刻。

一方面,白居易对于自然界的描写和对于自然的伦理关怀与道教的“天人合一”思想相契合。

他的很多作品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来表达他的情感和思考。

例如,在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他描绘了大自然的景物,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另一方面,白居易的一些作品中也展现了道教的仙侠思想。

他常常以仙人、神仙的形象来表达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于世俗烦恼的超越。

例如,在他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他写道:“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这里他用仙人离去的形象来表达对于俗世的超越和对于自由、远离尘世烦恼的向往。

白居易的宗教思想对于他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宗教信仰使得他对于人生的关怀和思考更加深入和复杂。

他不仅仅关注尘世的痛苦与无常,也探讨了人生的意义和解脱的可能性。

其次,宗教思想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哲理性的特点。

无论是他对于生死的思考,还是对于自然和人生价值观的描绘,都展现了他对于大道、人生意义的追求和思考。

最后,宗教思想使得他的诗歌具有了一种超越性的特点。

他以仙人、神仙的形象来表达对于超脱尘世烦恼的向往,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远离尘世、追求自由的意味。

综上所述,白居易的宗教思想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对历史事实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对历史事实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对历史事实与个人情感的结合引言中国古代文学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长恨歌》是一首备受瞩目的诗歌作品。

《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这首诗以宫廷政治为背景,通过一个女子的眼光展示了历史事件和个人情感的结合。

白居易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成功地将历史与个人情感相融合,使这首诗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白居易与《长恨歌》白居易的背景白居易(772年 - 846年)是唐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之一,被誉为“文学界的巨星”。

他出生在一个有学者世家背景的家庭,早年受到良好的教育。

他担任过官职,熟悉政治和宫廷内幕。

因此,他对于宫廷政治和历史事件有着深刻的理解。

《长恨歌》的创作背景《长恨歌》是白居易晚年创作的一首长诗,共三百四十余字。

它是以杨贵妃的眼光叙述了唐朝中期政治斗争的故事,表达了杨贵妃对悲剧命运的痛苦抱怨和情感追忆。

这首诗具有浓厚的个人情感,并将历史事件与个人遭遇相融合,展现了白居易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诗歌结构与风格诗歌结构《长恨歌》采用七绝的诗体,每个句子由四个字组成。

整首诗分为四十个句子,以歌颂杨贵妃的美貌和表达她对皇帝的爱慕为主线,通过描绘宫廷生活和历史事件的细节,展现了故事的发展和杨贵妃的个人遭遇。

诗歌风格白居易的《长恨歌》以其简洁明快的诗风闻名。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和象征手法,以丰富的语言形象展示了杨贵妃的美貌和深情。

例如,在诗中,白居易将杨贵妃的美貌比作“仙姿玉质”,将她的爱情比作“曳尾青云”,形象生动地表达了杨贵妃的魅力和情感。

历史事实与个人情感的结合解读历史事件《长恨歌》通过杨贵妃的视角讲述了唐朝历史上的政治斗争。

白居易以独特的方式解读了历史事件,从女性的角度出发,揭示了宫廷内幕和权力斗争的残酷。

他通过描绘杨贵妃的遭遇,展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残酷,使读者对历史事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表达个人情感《长恨歌》的精彩之处在于将历史事件与个人情感相结合。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

白居易《长恨歌》赏析(2)白居易《长恨歌》赏析应该说,写作之初,白居易至少在主观上是同意陈鸿的“惩尤物、窒乱阶”之说的,后来在《新乐府》的《李夫人》、《古家狐》中还重复强调了“尤物惑人”、“狐媚害人”的主题,明确宣扬性爱之为害,但是又承认“人非木石皆有情”,性爱是消灭不了的,所以解决问题的途径只好是“不如不遇倾城色”。

但在《长恨歌》的实际写作当中,他又服从了民间爱情故事所表达的人类的向美本能和情感欲望。

这样,整个故事便具有了更为深刻复杂的涵义:既写了真美,又写了真恶,并将两者直接联系在一起;《丽情集》本《长恨歌传》有一段话:叔向母曰:“甚美必甚恶。

”李延年歌曰:“倾国复倾城。

”此之谓也。

这段话大概可以代表中唐士人对这一问题的最后思考。

白居易写作《长恨歌》时遵循的一条基本原则是:不因为“甚恶”而抹煞“甚美”。

尽管其主题最后似偏离了对“甚恶”的谴责,但“甚恶”内容本身毕竟没有被抹煞,反过来又丰富了“甚美”的涵义。

《长恨歌》一方面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和政治题材,另一方面又是一个来自民间的具有悠久传统的人性题材、心理题材。

白居易在创作中服从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诗人的个性思想,即传统模式与作者主观能动作用同时并存,这固然是与诗人的生活经历和人生观是分不开的。

白居易一生跨中晚唐,他的思想以贬官江州司马为界,经历了由积极入世到消极出世两个阶段,实践了他所信奉的“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儒家人生模式。

白居易所谓“独善”的基本内涵是乐天知命、知足保和,并由此而与释、老相通,以随缘任运、委顺自然为应世态度。

在他的整个思想体系中,“独善”与“兼济”并行不悖,“施之乃伊吕事业,蓄之则庄老道德”(《君子不器赋》),它们是一个完整人生观的两个侧面。

还在遭贬以前,他努力为云龙、为风鹏,并与元稹大力倡导新乐府运动。

也正是因为他年轻时候的胸怀大志,颇有挽唐室于既衰,拯生民于水火的政治气概,才使得他有足够的气魄处理这样一个重大的历史题材,并以“不惑”来总结唐明皇后半生的政治得失,写就了《长恨歌》。

《长恨歌》中的爱情与政治抒发

《长恨歌》中的爱情与政治抒发

长恨歌中的爱情与政治抒发介绍《长恨歌》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由白居易创作于唐代。

作品卓越地展现了爱情和政治在其中交织的复杂关系。

本文将详细讨论《长恨歌》中所呈现出来的爱情与政治抒发。

爱情的抒发《长恨歌》以杨玉环和唐明皇之间的爱情为主线,描绘了他们深情厚意的相互表白和甜蜜的相处过程。

这段爱情充满了浓烈的激情和迷人的诗意,展示了两人心灵上的相通和肉体上的契合。

首先,在诗中可以看到唐明皇对杨玉环无尽的宠爱之情:“凤台高处入青云,仙乐风飘处处闻。

缓歌慢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这些文字描写了唐明皇心中对于杨玉环高贵婉约、如仙子般美丽动人形象的赞美,彰显出他深深地为杨玉环所迷恋。

其次,在诗中还出现了杨玉环对唐明皇的深情告白:“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细雨鱼儿出水面,微风燕子点泥来。

”这些文字表达了杨玉环对唐明皇的深爱之情,形容了她如春天的雨水温柔滋润着爱情的花朵,以及她愿意为了和唐明皇在一起而付出一切的决心。

政治抒发除了爱情抒发外,《长恨歌》还表达了作者对于时局政治的关注和思考。

作品中通过描述安史之乱给国家带来的动荡不安和百姓苦难,暗示了政治腐败和统治者自私自利导致社会动乱的危险性。

首先,在诗中可以看到作者直接批评当时的贪官污吏:“霓裳羽衣曲,步摇金井干。

纤手遥指洞庭树,微眼远看千里山”。

这些字句揭示了那些虚有其表、腐败无能的官员,他们沉溺于享乐而对国家民生漠不关心,贪污腐败的行为让人民遭受苦难。

其次,在诗中还提到了当时的战乱和百姓流离失所:“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青云客路依天远,目送流星走天涯。

”这些文字描述了国家陷入安史之乱后人们生活艰难的场景,人们无处可逃,只能眼睁睁地看着祖国陷入深渊。

综上所述,《长恨歌》中同时抒发了强烈的爱情和鲜明的政治思考。

通过杨玉环和唐明皇之间深情动人的故事以及安史之乱带来的苦难描写,作品展现了爱情与政治在其中相互交织、影响彼此,并反映出作者对社会政治问题深度关切。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研究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研究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研究【摘要】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描写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恋故事的长诗。

文章通过介绍这首诗歌,阐述了多重意蕴在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在历史背景下,《长恨歌》体现了唐朝政治动荡和社会变革的意蕴;在情感表达中,描写了深情、忧愁和离别的情感意蕴;在文学技巧中,运用了对偶和象征等手法,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意蕴;在文化价值方面,反映了唐代封建社会的伦理观念和审美情感;在人生哲理中,则表达了生死离别、红颜薄命等哲理意蕴。

总结来看,《长恨歌》蕴含了丰富的意蕴,展望未来,对于这首诗歌的多重意蕴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历史背景、情感表达、文学技巧、文化价值、人生哲理、总结、展望、研究、探讨。

1. 引言1.1 介绍白居易的《长恨歌》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中国古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诗,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首诗以长达800字的形式,描绘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唐玄宗为了杨贵妃而废长安城的情节。

《长恨歌》以其深刻的情感、精湛的艺术表现和优美的语言被广泛传颂,并成为了中国古代爱情悲剧诗歌的代表之作。

在这首诗中,白居易通过细腻的叙述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之间的深邃情感和纠缠不清的爱恨情仇。

他通过对杨贵妃的形象描写,表现了女性的温柔和坚强,以及她与唐玄宗的悲剧命运。

整首诗旋律悠扬,情感真挚,读来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甜美与悲哀,以及历史的变幻与扭曲。

《长恨歌》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一首关于权力与爱情、美与悲的深刻思考。

白居易通过这首诗歌,让读者思考人性的复杂与深邃,以及历史的残酷与荒谬。

这首诗作不仅在诗意繁深,而且在深刻探讨人生与命运的意义。

1.2 阐述多重意蕴的重要性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中国古代诗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长诗,被誉为唐代五百首名篇之一。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意境和富有情感的表达而广为传颂,被人们称作是唐代爱情诗中的经典之作。

《长恨歌》中蕴含着丰富的意蕴,包括历史背景下的政治暗示、情感表达的深沉思考、文学技巧的精湛运用、文化价值的探索以及人生哲理的启示等多重层面。

道教对长恨歌的影响

道教对长恨歌的影响

“以精诚致魂魄”是一种道人的法术活动。白居易创作《长恨歌》的目的是歌唱爱情之悲,是“事物牵于外,情理动于内,随感遇而形于叹咏”,可见诗的前半篇描绘李杨在世间的遭遇只是一个引子,也可以说是一个伏笔,只是为了要引出诗人着重要描写的临邛道士施术作法的过程和杨贵妃显“真”的情形。在这里,就涉及到诗人为何要将李杨爱情仙化的问题。这固然是有后文所提到的出于作者审美需要的原因,也不排除传说中萧史、弄玉爱情的仙化的影响。据《列仙传》卷上所载,春秋时期,秦穆公有个女儿叫弄玉,善箫,后为同好者萧史所看中,结为伉俪。弄玉以萧拟凤之鸣,数年工夫炉火纯青,萧声一出,似凤长吟,引来凤凰,夫妻双双随之仙去。这个吹箫成仙的故事不仅在道门中传为佳话,而且为文人所乐道,况且自古以来“成仙”往往是人们对所推崇、所喜爱的人死亡的一种美化。于是,临邛道士的施法行为也就有了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由各种史料来看,白居易正是听说蜀地道士招贵妃神魂的传闻,有感于心,才写出《长恨歌》的。因此,作为招魂法术的施为者,临邛道士在诗中成了线索式人物,占据关键性地位。可以说,正是临邛道士一手导演了李杨在肠断马嵬后的爱情悲喜剧。 Biblioteka 一、语言受道教诗歌影响至深
讲求文采、对偶、声律,讲求语言形式的华美,是诗歌发展的总趋势。一般来说,历史越往前发展,生活越丰富,感情也就越丰富,诗歌的语言形式也更趋向于丰富多彩,所谓“诗缘情而绮靡”(陆机语)。
道教,简言之,它是在汉代中国传统文化基础产生的以修真悟道、羽化登仙为最终目的的一种宗教。⑵因此与道教密切相关的道教诗歌(所谓道教诗歌,是指该类诗歌的创作与道教教义或道教的传播有关,而且随着道教的发展而日趋多样。⑶)充满了色彩浓艳的神奇辞藻,如“黄庭”、“绛雪”、“赤城”、“红霞紫气”、“碧落”等等,至于“蓬莱”、“瀛洲”、“跨鹤”之类与登仙有关的典故更是不胜枚举。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研究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研究

白居易《长恨歌》多重意蕴研究《长恨歌》是唐代文学家白居易创作的一首长诗,诗中以杨贵妃的悲剧命运为主线,展现了唐朝后期由盛转衰的历史背景,同时也表达出了作者对宫廷斗争、爱情和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慨。

这首诗多重意蕴丰富,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长恨歌》通过杨贵妃的悲剧命运,抒发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与追求。

诗中杨贵妃被描写为天生丽质、倾国倾城的美人,她赢得了唐玄宗的宠爱。

杨贵妃的命运被宫廷的阴谋和爱情的背叛所改变,最终落得个悲惨的下场。

通过描写杨贵妃的爱情悲剧,白居易表达了对纯真爱情的讴歌和对爱情虚伪、残酷的批判。

他思考了爱情的起伏和无常,认为纯真的爱情只存在于人们的美好愿望中,而在现实中,它常常由于外界的种种因素而扭曲、变质。

《长恨歌》通过杨贵妃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唐朝后期宫廷政治的黑暗和腐败。

诗中揭示了宫廷斗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权力斗争对普通人民生活的影响。

在长诗中,白居易具体描写了杨贵妃被宫廷权臣李林甫等人陷害的过程,通过这一描写,他批判了政治阴谋和宫廷斗争对人民生活的破坏和摧残。

他将唐朝的政治腐败与杨贵妃悲剧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表达了对社会风气的不满和对政治黑暗的谴责。

《长恨歌》还通过诗中美丽绝伦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杨贵妃的赞美和对美的追求。

诗中的杨贵妃被描述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绝世美人,她的美貌和魅力令人难以抗拒。

白居易通过这一描写,将杨贵妃塑造成一个迷人的、张扬的形象。

他用杨贵妃的美丽和灿烂,表达了自己对美的执着追求。

通过美丽的描写,他让读者感受到美的魅力和无尽的诱惑,同时也意味着美与权力、命运的裹挟和消逝。

《长恨歌》是白居易创作的一首凄美而又激昂的长诗,通过杨贵妃的悲剧命运,展现了作者对爱情、政治和美的思考与追求。

诗中多重意蕴丰富,从爱情的起伏与无常、政治的黑暗与腐败到美的追求与虚妄,都在诗中有所体现。

它是一部唐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代表了白居易创作的特色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也赋予读者无尽的思考空间。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

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论白居易《长恨歌》主题思想唐宪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岁的白居易被授周至县尉,当时,他与好友陈鸿、王质夫同游仙游寺,听到当地民间流传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纪的故事,深有感触,于是创作了千古传诵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

陈鸿为此诗撰写了一篇《长恨歌传》。

《长恨歌》以其标格卓异的风姿赢得了古今无数的读者,甚至当时长安妓(ji)女以“我诵得白学士《长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价倍增。

“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①,不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众多读者的心声。

关于《长恨歌》的主题思想,历来是读者争论的焦点问题,观点颇为分歧,约可分为三派:其一,爱情主题说。

认为从作品宫中多宠的宪宗;其三,双重主题说。

认为将此诗看成纯粹的讽谕诗或爱情颂歌都不恰当,它是暴露与歌颂的统一,讽谕和同情的交织,既为李、杨的爱情悲剧一掬同情之泪,又为他们的误国失政一叹遗恨之声,二者交相融汇而不是机械叠加。

此外,还有人认为此诗是作者借李、杨悲剧来抒发自己爱情失意的情怀。

究竟如何,还需从作品本身去分析。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埋在诗里的一颗牵动人心的种子。

而“恨”什么,为什么要“长恨”,诗人不是直接铺叙、抒写出来,而是通过他笔下诗化的故事,一层一层地展示给读者,认人们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

根据全诗的内容和情节发展,可将诗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从“汉皇重色思倾国”至“尽日君王看不足”,叙述了安史之乱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终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杨贵纪。

贵纪进宫后恃宠而娇,不但自己“新承恩泽”,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复渲染唐玄宗得贵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

开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剧因素,又唤起和统领着全诗。

第二层从“渔阳鼙鼓动地来”至“回看血泪相和流”,写安史之乱,玄宗逃难,被迫赐死贵妃,写出了“长恨”的内因,是悲剧故事的基础。

诗人有意将因玄宗荒淫误国所造成的安史之乱进行了淡化处理,对二人的生离死别则着意形容,读者受到的是悲剧气氛的感染而不是历史的理性批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的道教情结
本文是关于白居易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导语: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原本是宫闱秘事,却被后人传诵至今,甚至于提升到能同梁祝相媲美的审美高度,这不得不归功于历代文人的墨润。

白居易的道教情结在诗歌中体现在他套用了道教的三大母题。

一、角色母题――仙真
道教继承和发展了中国的远古神话,并进行了大规模的造神运动,形成了自己庞大的神话谱系。

每个神话背后都有一个主角――仙真。

陈耀庭先生将道教神谱分为三层:“第一层次是先天尊神,都是出于天地未分时的先天真神,例如:三清、三官、四灵二十八宿等。

第二层次是天地开辟以后的得道仙真,都是由凡人学道、修道后成真的后天神明,如八仙等,是道教徒自己创造的新神。

三是长期流传于民间并受到道教供奉的俗神,例如门神、财神、妈祖等。

”[1]《长恨歌》既然是放在一个道教神话文本中记叙故事的,那么主人公和道教有何关系呢?
《长恨歌》开始是这样拉开唐杨爱情序幕的:“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从“人未识”、“一朝选”这样的字眼来看,二人相识之前杨玉环是冰清玉洁待字闺中的少女。

而杨玉环在皇宫之中最初的真实身份,曾为朝廷
命官的白居易不可能不知道,然而他并未提及杨玉环曾经是唐明皇的儿媳妇一事,难道仅仅是慑于皇家权威有所忌惮吗?那么为什么千百年后不同阶层的人们也在有意无意地淡化这段历史呢?唐明皇是如何“误导”舆论、掩国人耳目的呢?
历史是这样记载的,杨玉环在735年被册封为寿王妃(唐玄宗儿子李瑁之妻),五年后(740年左右)她被度为女道士,并起道号“太真”,又五年(745年)唐玄宗召她入宫,并册封为贵妃。

原来,杨贵妃曾经被“度”为道人――问题的关键在此。

这件事记载在众所周知的唐玄宗741年亲自颁布的《度寿王妃为女道士敕》,其中批复了杨玉环的申请:”……属太后忌辰,永怀追福,以兹求度,雅志难违;用敦宏道之风,特遂由衷之请,宜度为女道士。

”[2]意思大致是:值此皇太后忌辰,杨氏玉环期盼为亡灵祈福,因此请求出家超度,这种高雅的情志实在难以违背;为了敦促宏扬此道德之风,特满足杨氏这一由衷请求,批准其为女道士。

按照道家的说法,出家就等于了却一切尘缘,隔断与世俗的一切瓜葛(包括与寿王的夫妻关系),杨玉环也等于脱胎换骨、死而复生,因此白居易说她是“养在深闺人未识”也算是在宗教上获得了认可的权威性。

至此,这个被赐号“太真”的杨玉环凭借道教实现了大变身,由俗人变为道人,几年后,当她成为唐玄宗的贵妃时,自然也就轻易得到崇信道教的唐人们的谅解。

这点隐藏在历史尘埃之下的事实被白居易信手拈来作为叙述前提,奠定了全诗充满道教味道的神话基调。

从后文杨贵妃死后位列仙班来看,她在道教的神话谱系中应该归类为第二种仙真。

于是故事的女主角带着道教
光环闪亮登场。

二、观念母题――羽化登仙・彼岸世界
道教修行的最高境界是“长生不死、羽化登仙”。

他们相信人人都可以得道成仙。

某些道士有“通灵”的特异功能。

失去杨贵妃的唐玄宗相思成疾,苦不堪言。

于是他找来“临邛道士洪都客”为他招来杨贵妃的亡魂,以慰藉自己的相思苦。

岂知杨贵妃生前虔诚修道,死后既不在“碧落”也不在“黄泉”,而是到了道教徒神往的彼岸世界――“蓬莱仙山”。

彼岸世界是神话特有的主题。

道教的彼岸世界最著名的是昆仑山和蓬莱山,《史记・封禅书》这样记载蓬莱仙境:“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

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

患且至,则船引风而去。

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药皆在焉。

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

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

世主莫不甘心焉。

”[3]道教依然沿用了蓬莱仙山母题,白居易从激赏二人的爱情出发把死后的杨贵妃安置在了蓬莱仙阁。

白居易对蓬莱仙境的着墨不多,却已仙味十足。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虚幻辽远、云蒸霞蔚、仙人游逸,这分明就是与人间迥异的“天堂”。

再看杨贵妃,她不但花容月貌梨花带雨,而且她的仪仗排场令人咂舌,她的居所“金阙西厢”、“珠箔银屏”、“九华帐“已是极尽奢华,在她身前供她役使的居然是吴王夫差的女儿小玉和西王母的侍女。


见,她在神界的地位是何等尊贵。

当唐玄宗乃至善良的读者获悉生前显贵的贵妃娘娘登仙后地位有增无减,他们郁闷伤感的情绪该获得多大的舒展与慰藉。

三、情节母题――人神殊途・飞神驭气
正如曹植不能与梦中的洛神交好一样,由于人神殊途,唐玄宗也无法与升仙的杨贵妃再续前缘。

为了让唐玄宗与杨贵妃互通信息,白居易又一次借助道教,引入道士的变化之术(法术)――飞神驭气沟通世俗与仙界。

“驭气“是道教非常重大的法术,这类法术的要义在于使得自己神通自在,打破一切时间空间和通常自然规律的束缚。

变化时,方士自己在原处不动,六神可以到处往来,到达形体无法抵达的天府或仙境。

[4]道门中对此类秘术的传授有严格规范,不允许传给心术不正之徒。

晋代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记载了当时这类的变化之术,在汉代就有不少著名的善于变化之术的方士,东汉时期变化之术成为道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唐,皇帝大都推崇道教,迷信法术。

唐玄宗也渴望依靠道教延续他和杨贵妃的不朽爱情。

道士施展驭气的法术给唐玄宗带回杨贵妃的一半钗盒,还捎回杨贵妃忠贞不渝的爱情誓言。

虽然诗歌到此戛然而止,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唐玄宗的相思之苦应该是得以缓解,并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

四、神话思维对作品的填充作用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