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中国的气候》教案(1)
2.2 中国的气候教案(湘教八年级上)
第二章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说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
2.知道0℃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与地理意义。
3.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技能目标1.通过阅读等高线分布图,培养学生判读等值线的技能。
2.通过对我国冬、夏季气温特点成因的分析,学会分析问题的方法。
3.学会查阅资料,运用资料解决地理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1.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
2.0℃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与地理意义。
【教学难点】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教学方法】表演、读图、讨论、讲述、展示资料【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反映我国气温南北差异的资料(文字、图片等)。
2.各温度带的生活、生产特征的资料(饮食、房屋、服饰、农作物、耕地、植被、水果)。
【教师准备】1.小道具:大皮帽、棉衣、大围巾、背心2.东北地区、广州、海南等地图片3自制相应课件、电脑、实物投影【教学过程】活动引入:表演:冬天,学生甲:扮东北人,头戴皮帽,身穿棉衣,学生乙:扮广州人,身穿背心两人的穿着说明了什么?(大屏幕显示:南北气温的差异)谁还准备了其他资料来说明南北气温不同的情况。
学生回答:( )过渡:同学们找的资料都很好,都能说明我国南方、北方的气温有差异。
单从这些资料上能找出规律、特征吗? 那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地理的法宝——地图了。
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是我们地理课的一大特色。
今天我们学习气温的差异用什么图呢?(大屏幕显示: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拿来一张地图,你应该怎样看呢?提出问题:1.等温线是怎样分布的?有没有规律可寻?能得出什么特点来?2.等温线为什么是这样分布的,受什么因素影响?3.有没有特殊的地方,特殊的等温线?(大屏幕显示课件:世界地图、太阳挂中国地形图:学生贴箭头表示冬季风)要求学生用笔描出0℃等温线,并能说明其地理意义。
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示范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2.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的形成原因。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2.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理解影响我国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同学们都有远途探亲的经历吧!小明在探亲途中遇到了有意思的事情。
寒假,小明一路北上,穿的衣服越来越厚,这说明了什么?生:随着纬度变高,气温逐渐降低。
冬季南北温差大。
然而在暑假,小明一路北上,衣服的厚度几乎没变化,这说明了什么?生:虽然,随着纬度变高,气温逐渐降低。
但是,在夏季全国普遍高温,地区之间的温度差异小。
【讲授新课】通过小明的探亲经历,我们知道我国的各地的气温存在差异,并且在不同的季节各地气温的差异程度不一致。
研究气温的空间与时间差异,我们需要借助气温空间分布图,通过实际数据,计算温差,挖掘我国冬夏季气温的分布特征,以及深入分析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的气候之气温,来解答这些问题吧!(板书)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借助气温空间分布图,探析气温的分布规律。
但是如何读等温线分布图?生:一、读图名,依据图例,读取数值;二、观察等温线延伸方向与突变部分;三、观察等温线疏密程度;四、阅读气温极端数值。
自主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2)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3)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这说明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还是小?生1:黑龙江省漠河1月平均气温低于-28°C。
生2:海南岛,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16°C以上。
生3:44°C,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大。
自主阅读我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黑龙江最北部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2)海南省的7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3)我国南北7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这说明我国夏季南北气温差别大还是小?生1:黑龙江省漠河7月平均气温16℃以上。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2.2《中国的气候》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中国的气候多样性,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本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重要部分,也是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认识的关键。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气候概念和气候类型有初步的了解。
但对中国气候的特点和复杂性认识不足,需要通过实例和图片加深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对气候有直观的感受,但缺乏系统的理论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国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认识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例图片,分析中国气候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增强学生关爱环境、保护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中国气候的特点及主要气候类型。
2.难点:理解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和实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和实例资料,制作课件。
2.准备与中国气候相关的问题,设计课堂活动。
3.准备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展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中国地理位置特点。
提问:“你知道中国的气候有哪些特点吗?”让学生回顾已有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展示中国气候类型分布图,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各种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中国气候的多样性,如青藏高原的高原气候、东北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海南岛的热带季风气候等。
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学案1(无答案)湘教版(new)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1)2.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作物熟制主要是()A一年一熟 B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三熟3。
吐鲁番盆地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的原因是()A纬度最低 B有阳光直射C地势低,地形闭塞 D白昼时间最长4、放寒假的时候,小明去了哈尔滨滑雪,小刘则去了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他们拍摄的两幅照片,你认为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地形B.海陆位置C.纬度位置D.地势5、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特点是( )A 。
南北气温差别很大 B。
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C.越往南,气温越低 D。
越往西,气温越低6、冬季我国南北温差很大,这是因为( )①北方大阳高度比南方低②南方白昼时间比北方长③北方比南方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的影响大④课后认真完成,小组长给本组同学统一答案及时纠错.2.需要讲解的题目统计起来.教师设计意图:1.巩固所学基础知识2.提高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个性化修改: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2.2《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中国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教案课程标准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简要归纳中国气候的特征;简要分析影响中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1.说出我国冬夏季风的来源与风向,并能据此分析其特点及影响。
(综合思维)2.知道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依据,能在图中找出两者的大致山脉界线。
(区域认知)3.观察动画演示,了解锋面雨的形成过程,记住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综合思维)4.学会分析季风气候对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逐步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人地协调观)教学重难点1.我国冬夏季风的基本特点及其影响。
(重点)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重点)3.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
(难点)教学过程【导入】中国共有5种气候类型,其中东部3种都是季风气候。
什么是季风?为什么中国东部会有典型的季风气候?视频《季风气候》一、季风气候显著季风: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现象。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探究一】读图,分析夏季风和冬季风的源地、风向、性质分别是什么?二、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的地区【自主学习】阅读P39的文字,在P40图上标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山脉分界线。
【记忆】“大-阴-贺-巴-冈”(大饮喝八缸)【活动】对比上图: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等降水量线重合。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降水的差异及原因?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
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
【承接】因夏季风进退形成的降水多数是锋面雨。
【探究二】夏季风的进退如何影响到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阅读P40文字材料,绘制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路径。
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南方雨季开始,结束,雨季;夏季风强,雨带推进迅速,会导致;夏季风弱,雨带推移迟缓,会导致。
【活动】结合所学,将图中括号内的内容填写完整。
【活动】比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非洲、西亚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议一议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优缺点?4--5月7--8月6--7月9月优点: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水热条件配合好,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2.2中国的气候教案1
时间:201年月日主管领导签字:
教师姓名
学科
初一地理
课题
2.2中国的气候
课型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温度带的划分【重点】
2.简单分析我国冬、夏季气温的特点的原因。【难点】
3.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4、知道我国降水分布特点和干湿地区。
5、初步学会分析气温和降水特点的形成原因【重点】
(1)读出广州、武汉、北京、乌鲁木齐、托克逊年降水量。归纳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或规律?
(2)读图2-26完成活动①得出总结并记忆我国降水季节分配规律?参考P41活动①
(3)在图中找出我国降水最多的地方和降水最少的地பைடு நூலகம்并对照P36阅读
(4)用彩色笔描出将800毫米、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对照P32《我国1月平均气温图》(图2-22)观察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与1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几乎重合,其东部几乎与哪条重要地理界线重合?
(3)思考:为什么东北地区大兴安岭北部、小兴安岭、长白山以东地区属于湿润地区?
任务五【熟记上述内容】10分钟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任务四【P37读图2-27《我国的干湿地区划分图》】5分钟
1.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
2、读图2-27,在我国,从东南向西北习惯上划分哪四种四种干湿地区?
读图2-27,秦岭-淮河一线,南北两侧的干湿地区分别是?
3、记忆:P37中国干湿地区分布和植被类型
(2)我国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相当于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
教学过程
任务一【气候复杂多样】(速读课本P32-33结合图2-22思考并回答)
1.①从图中读出海口、武汉、北京、哈尔滨的气温,由此可见,我国1月气温的变化规律是?
初中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2.2中国的气候(1) 教案
第五周课时教案
出示自主学习提纲:
观察p28页图2-14 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读图查找:
拓展延伸5.白板显示夏季各城市昼长及太阳高度表,分析原因。
夏至日三地正午太阳度、昼长时间比较
地点纬度
漠河53029/N
北京39054/N
广州2308/N
正午太阳高度
59058/
73032/
89041/
昼长时间
16时55分
15时1分
13时35分
由于太阳高度大的低纬地区昼短(日照时间短),
而太阳高度小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反而长,
是导致我国7月南北气温差异较小的主要原因。
6.在中国空白温度带图上,找出我国主要的温度带名称
练习:七月平均温度最高出现_____盆
地.最低平均温度出现在______高原.
原因是_______
温分布规律。
根据已有知识分析总
结,师评
填图查找
比一比:看谁掌握的
好:
学生答复下列问题。
中国的气候——教案(1)
重点
难点
重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
难点:分析、归纳、概括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1课时周次 Nhomakorabea时间
年月日
执教者
课题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
课型
新授
执教
用时
3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等温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初步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原因。
过程与方法——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作业布置
完成填充图册P15——22.内容
板书设计
教
学
反
思
要了解全国南北气温差别的具体情况,还要看我国的1月、7月平均气温图――等温线分布图。初一我们学过世界气温分布,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什么是等温线?什么是等温线分布图?根据所学过的知识,利用各点的气温值,绘两幅气温图(发给学生气温分布空白图)。
要求:①绘出等温线。
②观察图1、图2回答:若两图表示同一区域,等温线的疏密程度有何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引导学生读课本图,思考以下问题。
1冬季风的源地是哪儿?风向如何?
2冬季风对我国北方和南方气温的影响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别?
3青藏高原、云贵高原、海南岛和台湾岛能受到冬季风的影响?
学生讨论、回答。
〔概括总结〕
冬季风南下,我国北方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且冬季风在南下的过程中,受崇山峻岭阻挡,势力渐弱,故南方受冬季风的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低于北方。综合以上因素,冬季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冬季风南下对北方的影响显著是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悬殊的形成原因。
2.2中国的气候 第1课时 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记住1月0ºC等温线的分布2、知道纬度位置对我国气温分布的影响;从气温入手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划分能力目标:学会根据等温线图分析掌握我国1、7月份的气温分布;学会分析气温对农业的影响情感目标:1、通过学习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气温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使学生了解气温与人类生活、生产密切相关,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环境意识。
重点与难点重点:1、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点及成因2、我国温度带的分布难点:1、同样的纬度跨度,在不同的季节,气温的分布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特点。
2、气温对农业的影响教具投影、背投、电脑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检查上节课布置的收听天气预报的作业,请学生预报当天的天气。
2、复习概念:气温——表示大气冷热的程度,气候要素之一。
二、讲授新课:(设问过渡)一天中有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年中有最冷月和最热的月份,即月平均气温最低和最高的月份,猜一猜,我国大多数地区哪个月平均气温最低?(一)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过渡)在隆冬的1月份,我们来一次从北向南的图上旅游,你就会发现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了。
一月,它可以代表我国冬季的气温。
读《1月气温分布图》提示:等温线概念(设置情境)出示“北极村”漠河冬季雪景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状态。
漠河(冬季最冷的地方)——进入山海关,北京(变得较暖和了一些,北风呼啸,只是没有了茫茫积雪和冰雕)——淮河是界线,这里河水不再结冰淮河以南,绿意盎然,羽绒衣有些穿不住了。
过了南岭,到了广州,这里是花的海洋,绿的天地。
学生思考:那么我国冬季南北悬殊的原因是什么呢?(二)冬季南北气温悬殊的原因比较漠河、北京、广州三地冬至日的日照情况,分析总结纬度位置对气温影响的规律。
1、纬度位置是造成我国南北温差大的最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比南方低,昼长夜短,得到的太阳光热比南方少。
《中国的气候》教案
《2.2中国的气候》教案(1)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知道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教学准备:1、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2、我国温度带、干湿区和气候类型多媒体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案1:出示一组景观图片(黑龙江白雪皑皑的图片和海南岛春意盎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根据图片你能说出这些地区为何同在中国,同一季节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区别?(两地气候不同)。
那么我国有哪些气候类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方案2:我们都知道古诗句“小桥流水人家”是来描写我国南方自然景观,这句话却不适合来描写北方的自然景观,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两地区气温和降水不同,造成了地理景观有差异)。
气候是影响各地自然景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气温和降水是组成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气候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一)学习任务一: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1、自主学习学生阅读教材P28、P29、 P30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1)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2)读图2—14,找出0℃等温线,并用彩笔描线?(3)读图2—15,找出我国7月份气温最高的区域,算算我国7月南北气温差约为多少?(4)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而夏季相差不大?(5)读图2—16,找出我国从南到北共划分为哪些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你的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温度带?2、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在我国北方吗,为什么?教师点拨:由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的原因,很多同学都以为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也是自我国北方,实际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中国的气候》(教案)
《中国的气候》(教案)第一篇:《中国的气候》(教案)《中国的气候》(教案)【课题】中国的气候【年级科目】高二年级地理科(文科班)【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共两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理解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成因,让学生明白我国气侯对生活、生产的影响。
2、通过对气候分布图等的分析阅读,培养学生地理分析能力与地理思维。
过程与方法:采用多种例子,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成因,使学生了解我国气候对实际生产生活的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中国气候特征及其对人民实际生活、生产的影响的分析总结,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我国的主要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二)教学难点:季风活动对降水的影响。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构建知识结构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问题】中国主要的气候类型?分析:我国南北方的气候类型主要是季风气候。
季风就是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风,夏天,对我国气候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夏季风,冬天对我国气候造成影响的主要是冬季风。
板书:一、季风气候显著【思考】夏季风对我国降水规律的影响。
分析:由于受到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夏季,海洋形成高气压,陆地上形成低气压,风从海洋吹到陆地,带来了海洋上暖湿的气流,从海洋吹来的夏季风在东南沿海登陆时,与较冷的空气相遇,就会形成锋面雨带,4-5月,雨带登陆,华南地区进入雨季;6-7月,雨带推进到江淮地区,这里进入梅雨季节;7月以后,雨带陆续来到华北、东北地区,北方雨季来临;随着9月冷空气增强,雨带被迫南移,10月,在我国大陆完全消失,第二年依旧如此。
【小结】受夏季风影响,我国降水集中在夏季,而且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
【思考】我国的降水在空间上有何差异?分析: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冈底斯山一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这一线以西以北,夏季风难以达,成为非季风区,以东以南,则是深受夏季风影响的季风区。
甘肃省瓜州县第二中学:2.2中国的气候(第1课时)教案(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 1 课 时
课
教学内容
堂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一、 新课导入 我国海拔最高的高原是哪一个?它的景观 与平原地区有何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什么?引出“气候”的概念。 二、出示目标 三、新课过程及内容 气候复杂多样 1.我国气温的分布 1 月份的气温分布(冬季) 归纳:等温线特征 ① 等温线密集 ② 东部地区的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③ 漠河附近数值最小 归纳:气温分布特点: ① 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 ② 1 月份 0℃等温线大致经过青藏高原东部边 缘,东至秦岭-淮河一线 ③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 归纳: 形成原因 ① 纬度位置: 我国南北跨度大, 冬季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方的正午太阳高度小 于南方,昼长短与南方,使得北方获得的热量 远小于南方,气温低得多。
播放课件 引导观察 7 月份 气温分布图
分析,总结
观察课本 34 页图 2-24
播放课件:中国 的温度带 总结 指导做练习
等级评价 (A/B/C/D)
课时 实备 时间:
课时,共
课时 签查(盖章) :
第2页
第3页
第1页
提问 课件展示
回答
播放课件: 观察课本 32、 33 页的图 2-22 引导观察 1 月份 图 2-23,完成 33 页的活动 气温分布图 1-3 督促完成 提问检查 进一步观察,找规律.
分析,总结
教学内容
②受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的影响大,青藏高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原地势高山地气温低 ③纬度高, 获得的太阳辐射小; 离冬季风源地 近,受冬季风影响大。 7 月份气温分布 归纳:等温线特征 ①等温线稀疏 ②东部地区的等温线大致与海 岸线平行 ③高山地区等温线闭合, 等温线大体 与等高线平行 归纳:气温分布特点 ①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②东部地区普遍 高温,③青藏高原和天山等山地气温偏低 归纳:形成原因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虽然我国南方正午 太阳高度仍大于北方,但北方的白昼却比南方 长。太阳照射时间和获得太阳光热量南北相差 不大。 ② 受夏季风影响程度不同, 北方晴天多, 气温回升快,南方雨季长阴雨天多,日照时间 短。 ②东部地区普遍受夏季风的影响 ③气温受地形影响大, 高山地区地势高, 气温 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2.我国的温度带 ①划分的依据:积温的多少。 一年中≥10℃积温又称活动积温,是把≥10℃ 持续期内每天的日平均气温加起来得到的积温 总和积温越高,作物的生长期越长。 ②各温度带的分布和作物熟制、积温 总结: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中国的气温分布及 温度带,从温度方面说明了气候的复杂多样。 四:板书及课堂练习(课件展示) 作业 设置 教 学 反 思 检查 签阅 第 周,应备 评价:
2.2中国的气候 教案
降水量图分析生:季风区降水多,非季风区降水少。
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
师:季风气候的共同特征是什么?生:雨热同期师:展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景观差异图,加深同学对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认识。
小结: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过渡:那么夏季风如何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呢?它是通过雨带的推移进而影响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我国雨带的推移。
师:讲解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4-5月:东南沿海、6-7月:长江流域、7-8月:华北、东北(长江流域伏旱)9月:雨带南移,9月底:撤出东南沿海活动:读下图,将图中括号内的内容填写完整。
活动:比较中国长江以南地区与非洲、西亚同纬度地区的气候,议一议中国季风气候的主要优缺点。
生:优点: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利于农作物生长,因此中国喜温作物的种植界限,比世界其他地区的纬度要高得多。
缺点: 在冬、夏季风强弱反常时,易造成旱涝灾害.活动:阅读下表,说一说这表明了中国气候具有什么特征生:中国比其他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更大,降水更多师:没错。
这就说明了我们的气候大陆性特征显著,这是我国气候的第三个显著特征。
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学生思考并做好笔记通过做题巩固知识四、当堂测试1 . 我国东南部降水比西北部降水多的原因是()A.东南部离海洋近,西北部离海洋远B.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C.西北部比东南部离大西洋较远D.东南部的纬度比西北部低2.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有()A.东北季风、东南季风B.东南季风、西南季风C.西南季风、西北季风D.西北季风、东北季风3.我国季风区主要位于()A.东半部地区 B.内流区 C.第一级阶梯D.干旱区4.在汛期,季风区降水多的主要原因是()A.受来自内陆的偏北风影响大 B.受来自海洋的的偏南风影响大C.受地形影响大,背风坡多雨 D.受来自大西洋的水汽影响大。
八年级地理上册2.2中国的气候教案(1)(湘教版)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2.2中国的气候(1) 教学设计
2.2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目标确定的依据】1.相关课程标准陈述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2.学情分析通过以前地理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了基本的地理学习方法,初步养成了一定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学习习惯,并且有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但是本节内容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学习困难,特别是对中国气温和降水特征的形成原因、雨带的推移、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严密的逻辑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实践应用、总结质疑等活动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材分析气候与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本节教材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富有浓厚的生活信息。
本节包括了“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多特殊天气”、“多气象灾害”4部分内容。
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抓住了三条线索:第一是气候复杂多样,我国可划分为5个温度带、4类干湿地区,还有青藏高原面积广大的高山高原气候;第二是季风气候显著,我国东半部有大范围的季风气候。
第三是多特殊天气和气象灾害,包括寒潮、梅雨、台风、沙尘暴等特殊天气和洪涝、干旱等主要气象灾害。
本节内容地理图像十分丰富,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些地理图像的阅读与分析,提升读图、用图的能力;涉及的问题有一定难度,具有较大的思维量,需要教师给予点拨、引导。
但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还不够完善,部分学生读图用图能力还比较差,这对于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带来一定困难。
所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形成空间概念,提升读图、填图能力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
【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图文资料,归纳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和降水量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成因。
2.通过阅读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图,知道温度带喝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通过图文资料的分析,归纳出中国气候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两个主要特征,学会归纳气候特征的方法。
4.通过学习,分析出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逐步形成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环境意识。
第二节《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1)》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设计学 习 内 容 分 析 本节课内容是第二节《中国的气候》的第一课时,研究中国气候的要素----气温。
主要内容是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本节课内容是学习研究《中国的气候》的基础,通过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学生掌握了研究方法,为《中国气候》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 情 现 状 分 析 本节内容是利用初一所学的气候基本知识分析我国气候的气温特点,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对我国夏季和冬季气温分布特征形成的原因分析。
本班学生学习基础较好,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
重 点 难 点 预 设 1、课堂小组自主探究学习归纳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
2、分析中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学 习 目 标 设 定知识能力:1、提高识图读图能力。
2、了解我国南北方冬夏季气温的差异。
3、分析归纳出形成气温差异的原因。
方法与过程:读取气温图信息,自主探究与小组讨论相结合,归纳分析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1、加深对我国气候多样性的理解,培养爱国情怀。
2、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策略设计媒 体 资 源多媒体课件(PPT )、希沃白板 方 式 方 法1、任务驱动探究教学法。
2、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 学 结 构 流 程学习评价设计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评测贯穿于学习任务单。
【主要内容】课堂导入强化应用任务驱动二任务驱动一学习目标师生互动检测评价自主探究归纳总结 讨论分析自主探究归纳总结讨论分析1月气温南北差异及原因 7月气温南北差异及原因 深化理解 课堂练测知识回顾明确任务一.读图填空(自主探究1月份气温差异及原因)1.用红色笔描绘00C的等温线,并填出漠河和海口及其1月平均气温值。
2.1月份00C等温线大致沿高原东南边缘向东经(山脉)和(河流)一线。
该线以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0C ,此线以南地区1月平均气温在00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中国的气候》教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2.了解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进一步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
3.知道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及其意义。
教学重点:认识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等温线、等降水量线分布图,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分布特点,培养判读、分析等值线分布图的技能。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图析文、对比分析、归纳总结
教学准备:1、相关的地理景观图片、资料
2、我国温度带、干湿区和气候类型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方案1:出示一组景观图片(黑龙江白雪皑皑的图片和海南岛春意盎然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根据图片你能说出这些地区为何同在中国,同一季节景观会有这么大的区别?(两地气候不同)。
那么我国有哪些气候类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部分内容。
方案2:我们都知道古诗句“小桥流水人家”是来描写我国南方自然景观,这句话却不适合来描写北方的自然景观,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两地区气温和降水不同,造成了地理景观有差异)。
气候是影响各地自然景观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气温和降水是组成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我国气候的有关知识。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学习任务一: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P28、P29、 P30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黑龙江最北部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是多少摄氏度?我国南北1月气温相差多少摄氏度?
(2)读图2—14,找出0℃等温线,并用彩笔描线?
(3)读图2—15,找出我国7月份气温最高的区域,算算我国7月南北气温差约为多少?(4)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而夏季相差不大?
(5)读图2—16,找出我国从南到北共划分为哪些温度带?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你的学校所在地属于哪个温度带?
2、小组交流
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在我国北方吗,为什么?
教师点拨:
由于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的原因,很多同学都以为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也是自我国北方,实际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我国夏季大多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青藏高原由于地势高(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空气稀薄,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探究结论:
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是青藏高原,而不是我国的北方地区。
(二)学习任务二:东西干湿的差异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P31、 P32 、P33图文资料,解决以下问题:
(1)读图2—17,找出800毫米、400毫米和200毫米等降水量线,看看他们穿过哪些省区?(2)说说我国降水量地区分布有什么规律?
(3)我国降水的时间分配有什么特点?
(4)火烧寮和雅鲁藏布江拐弯附近,其降水的水汽各主要来自什么大洋?
(5)读图2—19,找出我国划分的干湿地区和其分布地区?
(6)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是什么?主要植被类型是什么?你的家乡属于哪一类干湿地区?(7)干湿地区的分界线与哪些等降水量线基本一致?
2、小组交流
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探究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
教师点拨:结合图2—17可以看出,我国降水从空间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我国降水在时间分布上也不均匀,夏季和秋季降水多,容易发生洪灾,冬季和春季降水较少,容易形成旱灾。
探究结论:
(1)我国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从东南向西北地区逐渐减少。
(2)我国降水在时间分布上呈现夏秋季节降水多,冬春季节降水少。
(三)学习任务三: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1、自主学习
学生阅读教材P34“中国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
(2)读图2—17和2—21,并对照图2—14、2—15并对照完成下表。
气候类型年降水量1月平均气温7月平均气温
武汉
哈尔滨
海口
呼和浩特
广州
(3)我国复杂多样的气候类型对农业发展和生产有什么好处?
(4)连线
地区气候类型农产品
长江三角洲热带季风气候羊毛
内蒙古草原温带大陆性气候香蕉
海南岛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
2、小组交流:四人一小组交流以上问题并提出疑难。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
为什么中国没有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等类型?
教师点拨: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
探究结论: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区,而温带海洋和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的西岸。
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伸
你学校所在地区为何种气候类型?这种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 四、总结梳理,归纳方法
本节课的学习要充分运用以图析文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如我国1月和7月气温的分布特点、中国年降水量线和干湿地区分界线的关系必须借助于地图总结出来,通过读图、析图,将图上反映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提高自己分析归纳能力;另外所在地区所处的温度带、干湿地区和气候类型相关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能更好的理解地理和生活的密切关系,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
见综合能力训练53-55页基础巩固。
附: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
六、教学反思 学后反思:
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较好、一般): 。
我学到的知识与技能: 。
我学会的主要方法: 。
我的疑难问题是: 。
教后反思:
南北气温的差异
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很大 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特点
五个温度带
复杂多样的气候
四个干湿地区
降水特点: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东西干湿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