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推理速记口诀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b0b3a05915f804d2b16c1f2.png)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翻译推理关键词形式表达逻辑含义推理规则如果P,那么Q 所有的P都是Q 为了P,一定Q P需要QP离不开Q P→Q P是Q的充分条件肯前必肯后:P→Q否后比否前:非Q→非PP→Q,Q→R 可得P→R非P和Q作为前提的时候,不能得到肯定的结论,能够得到的是可能的结论。
只有Q,才P不Q,不P除非Q,否则不P Q是P必不可少的Q是P的基础P→Q Q是P的必要条件且、和、既…又…A且B AB两者并存或,至少有一个A或B AB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否定肯定式:非A→B非B→A德摩根定律:并非(A且B)=非A或非B并非(A或B)=非A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是P,某个S不是P;②所有S都是P,有的S不是P;③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④P且Q,非P或非Q。
⑤P或Q,非P且非Q ⑥如果P→Q,P→非Q(如果天下雨,路就滑)反对关系⑤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 (至少有一假)。
包容关系例:所有A→B 所有老师都会英语A 校长会英语B①一直前假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真的分析,如果A真,B截然为真。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真矛盾,哪么A一定为假②一假后真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假的分析,如果B假,A截然为假。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假矛盾,哪么B一定为真二、翻译推理1、单句判断①所有(凡是)S都是P 翻译 S → P②所有(凡是)S都不是P 翻译 S →—P③没有S是P (所有S不是P)翻译 P →—S 见没有改所有④没有S不是P (所有S是P)翻译 S → P⑤不是S都是P 翻译—S → P⑥不是S都不是P 翻译—S →—P2、否定关系1、并非所有A都是B 等价于有的A不是B(并非所有换成有的,是换不是)2、并非有的A是B 等价于所有A都不是B(并非有的换成所有,是换成不是)3、等价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 等价于所有的B都不是A2、有的A是B 等价于有的B是啊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判断推理速记口诀.pptx
![判断推理速记口诀.pptx](https://img.taocdn.com/s3/m/369b7d9ab4daa58da1114a68.png)
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解析] 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 2)张、孙二教官说法矛盾: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断定:张孙二人一对一错。因仅有一人对,第三个人周教官必错无疑。 2)周教官说:
公务员考试中,发现有联结词出现(包括简约)的试题,就必须使用推理 规 则,这是重要考点。在这里,简单介绍如下必考的规则:
首先定义逻辑符号的语义(必须熟记): 1)大小写英文 字母均可:A、B、p、q…指代相关事物; 2 逗号: ,读:与。 表达“并列”(与旧符号“∧”相同) 3 右箭头:→ 读:则。 表示“如果…那么”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2
学海无涯
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
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
B.班里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
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这是错话,所以班长和体育委员都不优秀(任哪一个优秀周都不会错了)。 答案 D。 试题 3: 某律师事务所共有 12 名工作人员。 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 A. 12 人都会使用。 B. 12 人没人会使用。 C. 仅有一个不会使用。 D. 仅有一人会使用。 [解析] 1)假设条件③真,那么条件②也必然真,这和题中“只有一真”矛盾。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f8fbec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9.png)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并非A或B=非A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是P,某个S不是P;②所有S都是P,有的S不是P;③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④P且Q,非P或非Q;⑤P或Q,非P且非Q⑥如果P→Q,P→非Q如果天下雨,路就滑反对关系⑤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至少有一假;包容关系例:所有A→B 所有老师都会英语A 校长会英语B①一直前假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真的分析,如果A真,B截然为真;与问题说的只有一真矛盾,哪么A一定为假②一假后真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假的分析,如果B假,A截然为假;与问题说的只有一假矛盾,哪么B一定为真二、翻译推理1、单句判断①所有凡是S都是P 翻译S →P②所有凡是S都不是P 翻译S →—P③没有S是P 所有S不是P 翻译P →—S 见没有改所有④没有S不是P 所有S是P 翻译S →P⑤不是S都是P 翻译—S →P⑥不是S都不是P 翻译—S →—P2、否定关系1、并非所有A都是B 等价于有的A不是B并非所有换成有的,是换不是2、并非有的A是B 等价于所有A都不是B并非有的换成所有,是换成不是3、等价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 等价于所有的B都不是A2、有的A是B 等价于有的B是啊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排列组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削弱题型方法:1.否因削弱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2.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他因削弱: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3.反例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反例削弱:举出一个反例,即满足了“因”却没有得到所说的“果”;4.因果倒置已知推理主线:A、B两个现象同时出现→A导致了B因果倒置:很有可能是B导致了A;■假设、支持题型方法:1.排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排他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或排除其他可能性,使推理更可信;2.否因否果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否果:非因→非果,会支持“因→果”3.建立联系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建立联系:因果之间有跳跃,唯有建立联系才可行;4.推论可行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推论可行:因果之间有漏洞,需加前提才可行;■解释题型关键:解题技巧:抓住需要解释的关键信息;■归纳题型技巧:1.四项原则:从弱原则,整体原则,就近原则、协调原则2.不能夸大事实3.不能无根据地猜测4.结论越宏观不一定好5.“绝对答案”一般不选:必然、必须、一定、肯定;二、图形推理■规律推理类解题思路图讲课老师是:点、线、角、面、素顺序讲课做题顺序素、面、角、线、点逐一找解题切入点列如下图,其实考察的是面的个数1、点A、有端点B、拐点C、交点1、2\列如上图1中有4个端点1个拐点2个交点列如上图2中有4个端点5个拐点6个交点2、线A、线的线段包含曲线、直线B、线的笔画C、图形几笔画成1、2、列如上图1中有2个曲线1条直线列如上图2中有7条直线2个面注意:出现中文字一般都是算笔画3、角A、内角锐角直角钝角B、外角锐角直角钝角1、2、3、列如上图1中有5个内角5个外角列如上图2中有7个内角4个外角列如上图3中有1个内角0个外角注意:扇形是极特殊图形,由2条直线与一条曲线组成,看见此图必先数角4、面——就是封闭区域的意思1、82、3、胆列如上图1中有4个面中间的8代表2个面列如上图2中有6个面列如上图3中有4个面胆字有4个封闭区域5、素组成图形的元素1、No2、3、列如上图1中有2个元素N与o列如上图2中有2个元素列如上图3中有2个元素1、上图中的乱序解释,如果给定的题目中是24653 但是给定答案中如果没有数字7 哪么就看有没有数字12、上图中同余3854是奇偶奇偶下面的33936 哪处就应该选能被3整除的数字二、图形的位置关系1、相离2、相交静态位置3、相切外切和内切4、内含1、相离还分为相邻级结构上图表示一个0余长方形相邻、下两个图表示结构,都有左右结构组成一个字或者一个图1、平移——元素的对应用标号法来解题动态位置2、旋转——元素的方向用箭头法来解题3、翻转——用时针法来解题如正面描三点是顺时针,哪么反面就用正面所描的三点就是逆时针旋转:组成元素完全相同就看位置,看位置如何变化1、平移2、旋转连2黑点指向单独黑点为箭头方向,解题方法,箭头尾巴相交,一看全是旋转135度下图中位置全是逆时针旋转90度1、抽对称 A1、对称性2、中心对称Z3、抽+中心对称O三、样式属性2、曲直1、封闭O3、封闭与开放2、开放 C 、U3、半封闭R 、A注:解题顺序—先看样式遍历,再看加减同异、存同求异、存异求同下面图中就是上面图形全是轴对称,下面覆盖图形也是对称的,再直线压住曲线,三点解题,答案选A四、空间重组■立体折叠解题技巧总结1.特殊面法:针对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有凸凹,选择一个特殊面特殊面2.2.相邻面法:相邻面的位置关系在折叠前后要对应,不能有变动相对面3.相对面法: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但是必现其一; 时针法及描线法■图形重组解题技巧总结1.子图前后对应:原有子图在重组后要对应,不能出现多余或新图形;2.旋转而不翻转:每个子图只能旋转,而不能翻转;五、平面重构类■数个数法:图形中分解出来不能少图,也不能多图形■看时针法:图形中分解出来不能发生翻转三、类比推理■解题技巧1.想关系:词义、范围、对应、条件、程度、矛盾非A及B-生与死2.造句子:加“谓语”、加“宾语”、谓宾结构3.看词性:动词、名词、形容词;抽象和具体四、定义判断■解题技巧1.提取定义中的“关键信息”,并将其作为判断依据作为快速解题的切入点;2.使用“代入法”与“排除法”相结合解题;3.定义要件过长时,可将定义进行合理拆分,从而找出符合或不符合定义要件的选项;。
判断推理技巧口诀
![判断推理技巧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4f96af47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b.png)
判断推理技巧口诀
以下是 6 条判断推理技巧口诀:
1. “前后关联很重要,就像拼图一片片。
”比如说在做逻辑推理题时,一定要注意题干中各个条件之间的前后联系呀,就好比拼拼图一样,找到它们的契合之处,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比如那道关于人物职业和兴趣爱好的推理题,不把每个线索关联起来怎么能行呢!
2. “极端情况细思量,说不定就有答案藏。
”遇到那种感觉没头绪的问题时,试试考虑极端情况呀!就好像走进一个黑屋子,突然找到了开关一样。
举个例子,在判断可能性大小的时候,想想最极端的可能,往往能发现其中的奥妙呢!
3. “排除法呀超好用,如扫雷般清障碍。
”哎呀呀,碰到一堆选项不知所措时,排除法可太好用啦,就像扫雷游戏一样,把那些明显不对的都清理掉。
像那道真假推理题,用排除法不就能快速解决嘛!
4. “假设推理大胆试,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时候大胆做个假设,说不定就能打开新局面哦,这就好比在迷雾中勇敢前行。
比如推测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时,假设一下各种情况,惊喜就可能出现哟!
5. “图表帮忙很直观,清晰明了不混乱。
”有些复杂的信息呀,画个图表整理一下,那可太清楚啦,就像给混乱的线团理出了头绪。
像那种关于人物关系的题,画个图不就一目了然了嘛!
6. “日常积累不能忘,常识往往是关键。
”平时多积累些知识呀,关键时刻能派上大用场呢,这就跟存钱一样,到用时就有啦!比如一些涉及生活常识的推理题,就是靠平时的积累呀!
总之,这些判断推理技巧口诀要好好记住,多实践,肯定能让你在解决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呀!。
判断推理公式六句口诀判断推理口诀
![判断推理公式六句口诀判断推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7a2e77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84.png)
判断推理公式六句口诀判断推理口诀以不模糊为前提
根据长度分成两句
前提中排中评结论
无充足举反例
对否否定转正义
举例推理论无效
判断推理口诀是指推理公式的六句口诀,用于指导推理过程。
这六句口诀如下:
1.前提中真有假,结论无法成。
即如果前提中存在不真实的情况,那么结论就无法成立。
2.前提中假皆真,结论就成真。
即如果前提中所有的假设都是真实的,那么结论就是真实的。
3.结论非假必真,否定反常见
即如果结论不是假的,那么它就是真的;否定结论可能会引起反常的结果。
4.所有非A即B,宜减非B增A。
即如果所有的情况都是"A不成立即B成立"的关系,那么可以考虑减少"A不成立"的情况,增加"A成立"的情况。
5.若取证实否,先验自圆圈。
即如果想要证明一个命题是否成立,应该先验证它是否与已知事实自圆其说。
6.说假有法讲,须有事实当。
即在论证过程中,不仅要有逻辑正确的推理,还要有确凿的事实作为支持。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44622542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8b.png)
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一、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唠唠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口诀呀。
1. 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
这就像是一个规则,要是前面的条件成立,那后面的结果肯定就会出现。
反过来呢,如果后面的结果不成立,那前面的条件肯定也不成立啦。
比如说,如果是下雨(前)就会地湿(后),要是地没湿,那就肯定没下雨。
2. 否前肯后推可能
要是前面的条件不成立,或者后面的结果成立了,那这个时候呀,只能说有这种可能性,不能确定一定是怎么回事。
就好比说,不下雨的时候,地有可能湿(因为可能有人泼水之类的),地湿的时候,也不一定就是下雨导致的。
3. 两个所有至少一假
如果有两个都是说“所有”的情况,那这里面至少有一个是假的哦。
比如说,所有的苹果都是红的,所有的苹果都是绿的,这俩肯定有一个是错的呀。
4. 两个有的至少一真
要是出现两个都是“有的”的说法,那这里面至少有一个是真
的呢。
像有的花是红色的,有的花是白色的,这两个说法里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5. 所有可以推有的
要是所有的东西都有某个特征,那肯定有的东西就有这个特征啦。
就像所有的鸟都会飞,那当然有的鸟会飞咯。
6. 必然推可能
如果一件事是必然会发生的,那它肯定是有可能发生的啦。
比如说,太阳必然从东方升起,那太阳肯定是有可能从东方升起的呀。
宝子们,把这些口诀记住,做判断推理的时候就会轻松不少呢!。
(完整word版)判断推理解题技巧汇总,文档
![(完整word版)判断推理解题技巧汇总,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130b0c7915f804d2a16c1e7.png)
2021 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解题技巧汇总一、逻辑判断a.翻译推理要点词若是 P,那么 Q所有的 P都是 Q为了 P,必然 QP需要 QP离不开 Q只有 Q,才 P不Q,不P除非Q,否那么不P Q 是P 必不能少的Q是 P的基础且、和、既又或,最少有一个形式表达逻辑含义推理规那么P→Q P是 Q 的充分肯前必肯后: P→Q条件否后比否前:非 Q→非 PP→Q, Q→ R 可得 P→R非 P 和 Q 作为前提的时候,不能够获取肯定的结论,能够获取的是可能的结论。
P→Q Q 是 P的必要条件A 且B AB 两者并存A 或B AB 中最少有否认必然式:非 A→B一个存在非 B→A德摩根定律:其实不是〔A且 B〕=非 A或非 B其实不是〔A或 B〕=非 A且非 B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 : ①某个 S 是 P,某个 S 不是 P;②所有 S 都是 P,有的 S 不是 P;③ 所有的 S都不是 P,有的 S 是 P;④ P→ Q,P 且非 Q。
反对关系:⑤有的 S 是 P,有的 S 不是 P〔最少有一真〕;⑥所有 S 都是 P,所有 S 都不是 P〔最少有一假〕。
五个解题步骤:① 符号化;② 找关系〔六种关系〕;③ 推知其他项真假;④ 依照其他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 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c.排列组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消除法,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别信息优先■削弱题型方法:1.否因削弱因果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削弱:重申原因不能立或起不到作用。
2.他因推理主线:因→果他因削弱:重申存在其他原因会以致该结果,也许以致不了该结果。
3.反例推理主线:因→果反例削弱:举出一个反例,即满足了“因〞却没有获取所说的“果〞。
4.因果倒置推理主线:A、B 两个现象同时出现→A以致了B因果倒置:很有可能是 B 以致了 A。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4a4cce90168884868662d63a.png)
逻辑判断为了便于考生掌握考点,有效地管理和调用相关的常识、方法和技巧,本书根据试题常见的考点,首先提供几个好理解、易操作的快读、快解方法,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这些快读、快解方法,都是针对历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点和题型积累起来的经历和技巧,在应试中十分重要。
当然,当了解必要的逻辑常识后,这些方法的应用就更为灵活。
一快读快解应用篇——真题考点经历精选快读快解口诀集锦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对应关系杂排除做首选具体有疑问果断选宏观可能不推“必〞局部不推“全〞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强弱相比拟选最才保险概念有内涵留神被偷换分析必弄清论据和论点发现联结词规那么用在先分析巧运用解题思路宽口决局部讲解:1.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试题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
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那么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
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鲜。
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比方:“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1〕四人中,两人老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老实一个撒谎。
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老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判断推理速记口诀
![判断推理速记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e00ece7acc17552706220875.png)
逻辑判断为了便于考生掌握考点,有效地管理和调用相关的常识、方法和技巧,本书根据试题常见的考点,首先提供几个好理解、易操作的快读、快解方法,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这些快读、快解方法,都是针对历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点和题型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巧,在应试中十分重要。
当然,当了解必要的逻辑常识后,这些方法的应用就更为灵活。
一快读快解应用篇——真题考点经验精选快读快解口诀集锦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对应关系杂排除做首选具体有疑问果断选宏观可能不推“必”部分不推“全”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强弱相比较选最才保险概念有内涵当心被偷换分析必弄清论据和论点发现联结词规则用在先分析巧运用解题思路宽口决部分解说:1.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试题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
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
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鲜。
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43dcf80e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69.png)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一、直言推理
直言判断真烦人,对当方阵似雾云
两个所有必一假,两个有些必一真
对角关系矛盾现,一个假来一个真
做题若把真假遇,首看是否有矛盾
三人对话一真假,真假必在矛盾里
绕开矛盾把理推,真假关系自然分
四人对话两真假,矛盾里面有一真
剩余两句无矛盾,假设代入真假分二、复合判断
联言判断容易,全真才真莫忘记
选言判断难掌握,有一为真真就是
每个部分都为假,相容选言假才是
否定一肢才推理,肯定一肢无意义
充分条件若为假,前真后假是唯一肯前肯后是规则,否后否前要注意三、负命题推理
命题前面有并非,推理时候要注意并非后面全否定,并非前面原样子并且或者相互换,所有有些也要替还有可能与必然,二者交换莫忘记是与非来也要转,两个命题才等值四、论证逻辑
论证逻辑并不难,结构模型要了然无论加强与削弱,论据论点是关键因果论证重头戏,因果倒置常呈现有无他因频也高,有因无果削弱显无因无果是加强,无因有果驳论点题中若把建议提,措施论证很明显方法是否行得通,能达目标是关键
题干若有数据提,统计论证是考点样本有无代表性,常常以偏来概全题中若有百分比,谨防数据几个陷基数总量常提醒,相对绝对要能辨题中若有两对照,对比实验是考点两者相同方能比,两有差异削弱现还有类比论证题,类比相似是关键结构比较实在易,辨清形式答案现。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da05306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eb.png)
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口诀以下是为您生成的十个适用于小学生的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口诀:1. 《判断推理第一步》一要看清题目意,题干到底讲啥呢。
二要分析条件多,关键信息别错过。
三找论点和论据,关系清晰才好破。
四想常见的错误,偷换概念要识破。
五用排除法先行,不靠谱的先撇脱。
六看加强与削弱,力度大小要斟酌。
七记因果关系链,前因后果别弄讹。
八思类比和归纳,样本全面才不错。
九探推理的形式,规则千万不能破。
十多练习和总结,逻辑思维变灵活。
2. 《逻辑推理小妙招》一找论点是首要,明确观点啥目标。
二析论据作参考,支撑论点好不好。
三看选项别急躁,逐一排查仔细瞧。
四防无关来干扰,话题不同一边抛。
五察削弱力度妙,直接否定效果高。
六究加强方法巧,补充论据不能少。
七辨因果要思考,有无倒置或错导。
八分假设和类比,合理与否心知晓。
九断推理合逻辑,规则流程记得牢。
十常复习多动脑,判断推理没烦恼。
3. 《逻辑推理我能行》一瞧题干明情形,故事背景先搞清。
二抓关键的词语,重点字眼要盯紧。
三理思路有顺序,前后关联要梳理。
四辨选项有玄机,对错好坏要明晰。
五排无关的信息,干扰选项快舍弃。
六选正确的依据,理由充分才可以。
七思推理的逻辑,一环一环要紧密。
八想可能的漏洞,仔细检查别大意。
九用举例来验证,具体事例更有力。
十做总结多反思,下次推理更顺利。
4. 《推理判断轻松学》一看题目别发懵,沉着冷静心不惊。
二读题干要认真,字字句句都看清。
三抓核心的要点,关键之处做标明。
四分论点和论据,相互关系要搞懂。
五排错误的选项,胡言乱语不能用。
六选合理的答案,有理有据才会中。
七想假设的情况,大胆推测思路通。
八验结论对不对,实际情况来对应。
九记推理的方法,举一反三不落空。
十要坚持多练习,逻辑判断我最行。
5. 《逻辑推理小口诀》一入题目深似海,冷静观察把头抬。
二析题干细又细,蛛丝马迹不放过。
三找论点和重点,核心观点在眼前。
四看论据来支撑,是否有力要分清。
五排干扰项一堆,无关内容快踢飞。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9bd4d06a9b6648d7c1c74617.png)
2015广东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推理口诀推理解题口诀:确定条件出发推,相关条件作突破;假设代入最常用,选项全面可排除;几类元素列图表,先后顺序需注意。
一、真假型题干特点:题干给出几句对话(猜测)及其真假情况,但并未指明哪句为真哪句为假,要求根据所给条件进行推理。
【例题1】甲乙丙丁四人的车分别为白色、银色、蓝色和红色。
在问到他们各自车的颜色时,甲说:“乙的车不是白色。
”乙说:“丙的车是红色的。
”丙说:“丁的车不是蓝色的。
”丁说:“甲、乙、丙三人中有一个人的车是红色的,而且只有这个人说的是实话。
”如果丁说的是实话,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车是白色的,乙的车是银色的B.乙的车是蓝色的,丙的车是红色的C.丙的车是白色的,丁的车是蓝色的D.丁的车是银色的,甲的车是红色的解析:题干要求根据四人所说的话来判断与车的颜色的对应关系。
只有丁的话是确定条件,可知“说实话的人的车是红色的,且甲、乙、丙三人中只有一人说实话”。
观察甲、乙、丙的话,发现乙的话中提到了红色,与该条件有关,可以此作为突破口。
显然,乙不可能说实话,否则乙和丙的车都是红色的,不符合题意;由乙的话为假可知丙的车不是红色的,那么丙说的也不是实话,则丁的车是蓝色的。
所以说实话的是甲,甲的车是红色的。
由甲的话“乙的车不是白色”是实话,可知乙的车是银色,则丙的车是白色的。
因此答案为C。
点拨:当题干信息只有唯一一个确定条件时,可由与该条件相关的话的真假入手解题。
真假型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找到题目的突破口,通常可以从确定条件、一致条件和唯一条件这几个点出发,需要大家多做题多积累经验,此外,假设法和代入法是真假型题目的通用解法,如果在考场上一时没有思路,可直接进行假设或代入。
二、排序型题干特点:题干给出多个确定条件,只涉及了一类元素,但这些元素存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位置上的次序关系或者数量、程度的比较关系等等。
【例题2】在同一侧的房号为1、2、3、4的四间房里,分别住着来自韩国、法国、英国和德国的四位专家。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
![逻辑判断推理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212492b7bceb19e8b9f6ba21.png)
逻辑判断为了便于考生掌握考点,有效地管理和调用相关的常识、方法和技巧,本书根据试题常见的考点,首先提供几个好理解、易操作的快读、快解方法,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这些快读、快解方法,都是针对历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点和题型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巧,在应试中十分重要。
当然,当了解必要的逻辑常识后,这些方法的应用就更为灵活。
一快读快解应用篇——真题考点经验精选快读快解口诀集锦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对应关系杂排除做首选具体有疑问果断选宏观可能不推“必”部分不推“全”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强弱相比较选最才保险概念有内涵当心被偷换分析必弄清论据和论点发现联结词规则用在先分析巧运用解题思路宽口决部分解说:1.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试题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
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
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鲜。
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公考【学霸笔记】判断推理
![公考【学霸笔记】判断推理](https://img.taocdn.com/s3/m/f8d15f49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1b.png)
1、有的A是B
有的-A不是B 大多数A是B
推不出 少数A是B
某个A是B
2、有的A是B = 有的B是A
有的A → B:只等价换位,不能逆否
举例
【有的迟到的学生】【不是党员】=【有的不 是党员的】是【迟到的学生】
第一节 形式逻辑
考点5:模 态命题
必然/可能
不必然=可能不,-必然A=可能-A 不可能=必然不,-可能A=必然-A
1、方法
考加强 考削弱
直接肯定原有论点 解释原因再说论点成立 直接否定原有论点 解释原因再说论点不成立
(1)论点是被证明被支持的观点结论
多用结论词、观点词总结引导 多是“总句”
(对论点不起作用)
2、拓展 (2)与论点无关,不加强不削弱
如何判断无关?
主语对象改变 语意话题改变
(3)与论点越直接越接近,越有力度
不必然失败=可能不失败 不可能成功=必然不成功
1、-所有A = 有的-A
2、-有的A = 所有-A
一、基础
3、-必然A = 可能-A 4、-可能A = 必然-A
5、-(A或B)= -A且-B
6、-(A且B)= -A或-B
混合命题否命题分析
二、秒杀思维
否定词+混合 命题,等价于
1、先找到否定词,看其后被否定 的对象,
举个例子
【满18岁】是【有选举权】的【必要条件】
2、只有锻炼,才能减肥
【锻炼】是【减肥】的必要条件;【减肥】是【锻炼】的充分条件 减肥→锻炼
①只有A,才B B → A
②A,才B B → A
B→A
3、逻辑词
③没有A,就没有B/无A,无B
如:无风不起浪
【起浪】的【必要条件】是【有风】 起浪→有风
【技巧】判断推理公式13条
![【技巧】判断推理公式13条](https://img.taocdn.com/s3/m/ea2208ac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01.png)
判断推理公式速记册子判断推理速记公式技巧集合:一、翻译推理四个翻译(1)“如果...就...”翻译规则前句推出后句替代关联词 1.只要...就/则2.为了...一定3....必须...4.凡是...都5....离不开...(2)”只有...才...”翻译规则后句推出前句替代关联词 1....是...的基础2....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必要条件3.不...不...4.除非...否则不...除非A否则不B B→A除非A否则B-B→A(3)“且”口诀:全真为真,一假全假替代关联词 1....又...2....和...3....但是...4.虽然...但是...5.....并且...6.、(顿号)(4)“或”口诀一真既真,全假为假先否定一个再肯定另外一个替代关联词 1.或者...或者2.至少一个两个推理(1)逆否命题1口诀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果,只能推出可能性结果2公式A→B=-B→-A(2)摩根定公式1.-(A且B)=-A或-B2.-(A或B)=-A且-B二、真假推理矛盾关系:非此即彼必有一真一假对象一直才会存在矛盾六组表现形式 1.A是B——A不是B2.所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3.所有的S不是P——有的S是P4.A→B——A且-B①-A→B——-A且-B②A→-B——A且B③-A→-B——-A且B5.A且B——-A或-B6.A或B——-A且-B反对关系:除此以外还有其他两组表现形式1.所有的S是P——所有的S不是P2.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两个“所有”必有一假、两个“有的”必有一真三、论证1.因果加强别无他因(排除他因)有因有果无因无果2.因果削弱因果倒置另有他因有因无果无因有果3.非因果加强论据:肯定原论据、补充新论据(最弱)论证方式:搭桥、样本典型、肯定前提(最强)论点:肯定论点(次强)4.非因果削弱论据:否定原论据、补充反论据(最弱)论证方式:拆桥、样本不典型、否定前提(次强)论点:否定论点(最强)▲论证慎选词汇1.感情词(激励、妨碍、倾向于、未发现...)2.没有实际数据显示3.据以往的经验来看4.据古代典籍记载。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fcb67dd5ccbff121dc368307.png)
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翻译推理德摩根定律:并非(A且B)=非A或非B并非(A或B)=非A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是P,某个S不是P;②所有S都是P,有的S不是P;③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④P →Q,P且非Q。
反对关系⑤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至少有一假)。
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排列组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削弱题型方法:1.否因削弱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
2.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他因削弱: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
3.反例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反例削弱:举出一个反例,即满足了“因”却没有得到所说的“果”。
4.因果倒置已知推理主线:A、B两个现象同时出现→A导致了B因果倒置:很有可能是B导致了A。
■假设、支持题型方法:1.排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排他因: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或排除其他可能性,使推理更可信。
2.否因否果已知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否果:非因→非果,会支持“因→果”已知推理主线:因→果4.推论可行已知推理主线:因→果推论可行:因果之间有漏洞,需加前提才可行。
■解释题型关键:解题技巧:抓住需要解释的关键信息。
■归纳题型技巧:1.四项原则:从弱原则,整体原则,就近原则、协调原则2.不能夸大事实3.不能无根据地猜测4.结论越宏观不一定好5.“绝对答案”一般不选:必然、必须、一定、肯定。
二、图形推理■规律推理类解题思路图■立体折叠解题技巧总结1.特殊面法:针对不规则的立体图形(有凸凹),选择一个特殊面。
2.相邻面法:相邻面的位置关系在折叠前后要对应,不能有变动。
判断推理速记口诀
![判断推理速记口诀](https://img.taocdn.com/s3/m/42c20c8bddccda38366bafc9.png)
判断推理速记口诀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判断推理速记口诀)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判断推理速记口诀的全部内容。
逻辑判断为了便于考生掌握考点,有效地管理和调用相关的常识、方法和技巧,本书根据试题常见的考点,首先提供几个好理解、易操作的快读、快解方法,提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这些快读、快解方法,都是针对历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点和题型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巧,在应试中十分重要.当然,当了解必要的逻辑常识后,这些方法的应用就更为灵活.一快读快解应用篇-—真题考点经验精选快读快解口诀集锦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对应关系杂排除做首选具体有疑问果断选宏观可能不推“必” 部分不推“全”选项要证据直观是答案强弱相比较选最才保险概念有内涵当心被偷换分析必弄清论据和论点发现联结词规则用在先分析巧运用解题思路宽口决部分解说:1。
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试题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
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
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鲜。
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b5f3768919e8b8f67c1cb9dd.png)
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常用公式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判断推理常用公式一、逻辑判断⏹翻译推理德摩根定律:并非(A且B)=非A或非B并非(A或B)=非A且非B⏹真假判断题型解题技巧六种关系矛盾关系(主体相同的两句话,必一真一假)①某个S是P,某个S不是P;②所有S都是P,有的S不是P;③所有的S都不是P,有的S是P;④P且Q,非P或非Q。
⑤P或Q,非P且非Q⑥如果P→Q,P→非Q(如果天下雨,路就滑)反对关系⑤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至少有一真);⑥所有S都是P,所有S都不是P(至少有一假)。
包容关系例:所有A→B 所有老师都会英语A 校长会英语B①一直前假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真的分析,如果A真,B截然为真。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真矛盾,哪么A一定为假②一假后真如果题目问只有一个是假的分析,如果B假,A截然为假。
与问题说的只有一假矛盾,哪么B一定为真二、翻译推理1、单句判断①所有(凡是)S都是P 翻译 S → P②所有(凡是)S都不是P 翻译 S →—P③没有S是P (所有S不是P)翻译 P →—S 见没有改所有④没有S不是P (所有S是P)翻译 S → P⑤不是S都是P 翻译—S → P⑥不是S都不是P 翻译—S →—P2、否定关系1、并非所有A都是B 等价于有的A不是B(并非所有换成有的,是换不是)2、并非有的A是B 等价于所有A都不是B(并非有的换成所有,是换成不是)3、等价关系1、所有的A都不是B 等价于所有的B都不是A2、有的A是B 等价于有的B是啊五个解题步骤①符号化;②找关系(六种关系);③推知其余项真假;④根据其余项真假,得出真实情况;⑤带回“矛盾或反对”项,判断其真假。
排列组合题型1.选项信息充分,运用排除法,2.选项不处分,找推理起点:信息最大优先,特殊信息优先■削弱题型方法:1.否因削弱已知因果推理主线:因→果否因削弱:强调原因不成立或起不到作用。
2.他因已知推理主线:因→果他因削弱:强调存在别的原因会导致该结果,或者导致不了该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判断推理速记口诀逻辑判断为了便于考生掌握考点,有效地管理和调用相关的常识、方法和技巧,本 书根据试题常见的考点,首先提供几个好理解、易操作的快读、快解方法,提 高考生的应试能力。
这些快读、快解方法,都是针对历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点和 题型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巧,在应试中十分重要。
当然,当了解必要的逻辑常 识后,这些方法的应用就更为灵活。
一 快读快解应用篇——真题考点 经验精选快读快解口诀集锦口决部分解说:1.条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 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 试题 1: 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
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 .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 .说真话的是乙和丙条件有矛盾 对应关系杂 具体有疑问 可能不推“必” 选项要证据 强弱相比较 概念有内涵 分析必弄清发现联结词 分析巧运用真假好分辨 排除做首选 果断选宏观 部分不推“全” 直观是答案 选最才保险 当心被偷换 论据和论点 规则用在先 解题思路宽c •说真话的是甲和丙D •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
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鲜。
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
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
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
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
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
答案B。
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试题2: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
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
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A.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
B.班里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
C.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
D.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 解析]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
2)张、孙二教官说法矛盾: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断定:张孙二人一对一错。
因仅有一人对,第三个人周教官必错无疑。
2)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这是错话,所以班长和体育委员都不优秀(任哪一个优秀周都不会错了)答案D。
试题3:某律师事务所共有12 名工作人员。
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A.12 人都会使用。
B. 12 人没人会使用。
C. 仅有一个不会使用。
D. 仅有一人会使用。
[ 解析]1)假设条件③真,那么条件②也必然真,这和题中“只有一真”矛盾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③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
显然③必假,即所长会使计算机为真,那么“ ①有人会使用计算机”是真话。
2)我们找到了唯一真的条件是①,剩余的条件“②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必然假,推出:12人都会使用是真的。
答案A。
针对这道题,也可以把选项分别对照题中条件选中A是答案,但,这样的方法没有普适性,只可做快速解析的灵活方法之一(排除法)。
快读:遇到真假变化,不必详读理解:快解:揪出逻辑矛盾,剩余真假自明。
矛盾分析,在解析其他类型的测试中,亦有广泛应用。
逻辑矛盾形式有一定的量,全国各地试题变化灵活。
备考可参考本章稍后介绍的矛盾律、排中律综合解析部分的有关常识和各类习题。
9.发现联结词规则用在先联结词如:如果那么,只有才,或者或者 , 并且等。
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
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虽然人人使用联结词,但语义是不规范的。
甚至会出现歧义,使表达变得模糊不清。
公务员考试中,所有联结词所表述的语义都是规范的,逻辑语义不容质疑。
所以在阅读分析中,联结词是断定逻辑关系的重要直观依据。
由联结词构成的语句是表达判断的复合命题。
如:前件后件如果提高生产率,只有提高生产率,或者提高生产率,那么就能实现目标。
才能实现目标。
或者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并且实现目标常简约成:提高生产率就能实现目标提高生产率才能实现目标。
提咼生产率或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也实现目标分析上面命题,容易理解它们的语义是完全不同的,所以逻辑性质也不同。
因此,前后件之间的推理思路就不同。
推理思路有规律,这些规律叫推理规则。
公务员考试中,发现有联结词出现(包括简约)的试题,就必须使用推理规则,这是重要考点。
在这里,简单介绍如下必考的规则:首先定义逻辑符号的语义(必须熟记):1)大小写英文字母均可:A、B、p、q…指代相关事物;2)逗号:,读:与。
表达“并列”(与旧符号“人”相同)3)右箭头:f 读:贝9。
表示“如果…那么”4)对号:V 读:或。
表达“或者…或者”5)双箭头:=> 读:所以。
是推出符号。
(也可用替代)6)负号:- 读:非。
表达否定。
(与旧符号“ ?”相同)1.充分条件推理规贝:句型:如果A,那么Bo符号:A f B (读A则B)规则1 :断定A,必然断定B o 符号:A f B , A => B (分离规则)规则2:断定非B,必然断定非A o符号:A f B , -B => -A (逆否规则)传递规则:A f B,B fC => A f C2.必要条件推理:句型:只有A,才Bo符号:A- B (读A才B)规则:(从略)必要条件规则容易与充分规则记混,我们介绍一个换位定理,可以把必要条件转换为充分条件句,只要记住充分规则就可以了。
换位定理:句型转换:只有B才A =如果A则B o符号:B J A = A —B3.排中律规则(相容析取)句型:或者A,或者Bo符号:A V B (读A或B)规则1 :否定A,必然断定B o符号:A V B , -A => B规则2 :否定B,必然断定A。
符号:A V B , -B => A这三类规则是重要考点,必须熟练掌握。
请看试题。
,试题1 :由于最近的市场变化,绿岛公司必须在以后两年的时间里提高10%的生产率,否则它就会破产。
事实上,从绿岛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结构来看,如果能提高10%勺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20%勺生产率的目标。
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必然真?A.如果绿岛公司不能达到提高20%勺生产率的目标,它就会破产。
B.在以后两年内,如果绿岛公司提高了20%勺生产率,它就不会破产。
C.如果市场没有变化,绿岛公司就不需要提高生产率以防止破产。
D.在以后两年内,绿岛公司有可能提高10%的生产率,但不可能达到提高20%的目标。
[ 解析]1.文中出现联结词“如果…那么,否、贝『等逻辑联结词,考核推理规则。
这类试题叫做论证演绎。
2.文中命题及形式分析:如果能提高10%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20%的生产率的目标。
这是充分条件命题,即: 提高10% —提高20%,逆否推理:-提高20% —-提高10%传递推理:-提高20% —-提高10%,-提高10%—破产=> - 提高20% —破产结论是: 不提高20%就破产。
答案A。
3.解析中使用了充分条件逆否规则、传递规则。
面对这样简单的试题,如果熟悉规则,十几秒钟之内可以找到答案。
如果不熟悉规则,可能要费些时间。
但是,下面这样的试题不使用规则会有些麻烦。
试题2:一个热力站有个5 个阀门控制对外蒸气。
使用这些筏门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则:(1)如果开启1 号阀,那么必须同时打开2 号阀并且关闭5 号阀。
(2)如果开启2 号阀或者5号阀,则要关闭4 号阀。
(3)不能同时关闭3 号阀和4 号阀。
(4)现在要打开1 号阀,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 )。
A.2 号阀和4 号阀。
B.2 号阀和3 号阀。
C.3 号阀和5 号阀。
D.4 号阀和5 号阀。
[ 解析]1.这样的试题,每个条件都是用联结词确定了逻辑关系,必须运用推理规则解析。
这类题叫做正则演绎推理2.整合条件,确认逻辑关系:(用符号表示,即简明又清晰,方便推理)1)1-(2, -5 )(其中1表示开启1号阀,-5表示关闭5号阀)2)(2 V 5 )—-43)-(-3,-4)4)1 (必须打开1 号)演绎推理:据条件1)4),用分离规则:1- (2 ,-5),1 => 2,-5(断定开2,关5)据断定(2,-5 ),结合条件2):=> -4 (断定关4 号)据断定-4 ,结合条件(3 ):=> 3 (断定开3 号)累计断定项是:2,-5,-4,3对照选项:答案B。
即: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2号阀和3号阀。
试题3:信任离不开互相尊重,信任是保持长期人际关系的基础,但是某些私人关系的维持,例如友谊,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长期的友谊离不开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的支持。
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
A.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相互尊重意味着信任。
B.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撑的友谊不会持续太久。
C.建立在共同爱好基础上的友谊会比其他关系更持久。
D.由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支撑的私人关系总会持续很久。
[ 解析]1.整合条件,确认逻辑关系。
条件1 :信任 - 互尊条件2:(换位)信任・长期=长期一信任条件3:长期 - 互尊,同爱好概括条件2 和3:长期 - (信任,互尊,同爱好)2.对照选项:B否定了“同爱好”这个后件,根据逆否规则,前件也被否定:B: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持的私人关系不会太久。
(-长期)答案B。
这个试题的特征是:没有联结词出现,但根据上下文的语义,可以识别是什么条件的命题。
这样的试题叫做隐含演绎推理,也叫隐含论证演绎。
公务员考试,经常变换推理规则的使用方法,如隐含演绎推理等。
本章在演绎推理中有更多的介绍和习题供参考。
图形推理由于公务员考试题量大信息处理高密度的特点,在图形推理题目的解答过程中更要求做答的快速及准确度,为了帮助考生达到即快又准地完成图形推理题的目的,在此把教学多年一线的读题解题方法加以归纳凝练为“素”、“数”、“形”、“位”四字要决,“素”即“元素”、“数”即“元素的数量”、“形”即“元素的形状”、“位”即“元素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