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第十一章 神经系统_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神经元间的信息传递,除了发生在经典 的突触部位外,还可以在没有典型突触结 构的部位释放神经递质,释放的化学递质 经扩散到达附近的突触或远隔部位的神经 元,影响多个靶细胞的功能。这种神经元 间的信息传递方式称为非突触性化学传递。
3.化学性突触传递的特征
单向传递 突触延搁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 突触传递的可塑性
二、突触传递过程中突触后膜的电 位变化
12~22 70~120 Aα 5~12 25~70 Aβ
2~5 10~25 Aδ 0.1~1.3 1 C
3.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
双向传导
局部电流可沿N纤维向二个方向构成回路。
绝缘性
由于神经膜及髓鞘的绝缘作用,神经纤维上 传导的冲上去基本上不便波及到邻近纤维,即 神经纤维传导的绝缘性。
生理完整性
(一)、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
1.基本结构:
胞体:营养与代谢中心;接受、整合信息部位
神经元
树突:较短,分支;接受、传导信息部位
突起
轴突:较长,无分支;传导神经冲动
2. (按功能)分类:
传入神经元
投射神经元
轴突较长,远距离传送信息
神经元
传出神经元
中间神经元:具有大量树突,进行信息整合与局部的信息传递
逆向轴浆运输
Leabharlann Baidu
6. 神经末梢的营养作用
神经末梢对它所支配的组织,除了调节其 功能活动外,还具有营养作用。这是因为神
经末梢可以缓慢释放某些物质,改变所支配组 织的代谢活动,影响其结构和生理功能。如肌 肉萎缩。
二、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胶质细胞的生理特性
1.静息电位较高 为-75~-90mv。
2.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主要是因为胶质细胞膜上缺少产生动作电 位的Na+通道。
(二) 电突触—缝隙连接 (gap junction)
结构基础:是缝隙连接。缝隙连接是二 个N元紧密接触的部位上有沟通两细胞 浆的水通道蛋白,允许带电离子通过, 且电阻低。
传递过程:电-电(AP以局部电流方式)。 传递特征:双向性,速度快,几乎无潜
伏期。
电突触传递的生理意义
信息传递迅速是电突触传递的主要优点。 由于扩布迅速和双向传递,因而容易使具 有缝隙连接的神经元间通过电传递形成同 步活动。此外,还可以通过缝隙连接部位 的物质交流传送神经元之间的代谢信号。
3.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
神经元是体内兴奋性最高的细胞类型。 静息电位
形成机制同神经纤维和骨骼肌—K+平衡电 位。一般为-65~-70mv。 动作电位 形成机制同神经纤维和骨骼肌。
(二)、神经纤维
1.神经纤维的概念 包裹有神经膜或髓鞘的神经元轴突称为神 经纤维。
2.神经纤维的分类 根据电生理学特性分类 根据纤维的直径和来源分类
神经元胞体 突触小体
神
扫 描 电 镜 像
经 元 胞 体 及 表
面
的
突
触
小
体
突触传递过程
兴奋—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通透性改 变—Ca离子通道打开,Ca离子内流进入突 触小体—突触小泡与前膜接触、融合、释放 递质到突触间隙—递质与后膜的受体结合, 后膜Na+或Cl-离子通道打开,Na+或Cl-内 流,分别引起后膜去极化和超级化 —产生 局部突触后电位。
一、信息传递的两种方式
(一)、化学性突触传递
1.经典突触的信息传递
经典突触一般是指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 个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相互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 的部位。
接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相接触而形成的特殊结 构。
根据前一个神经元与后一个神经元接触部位的不 同,将突触分为: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胞体 突触和轴突—轴突突触3类。
B类
自主神经节前f
1~3 3~15
1.2
(有髓)
C类
sC 自主神经节后f
0.3~1.03.7~2.3 2
(无髓) drC 后根痛觉传入f
0.4~1.02.6~2.0 2
根据纤维直径的大小及来源分类
纤维 来 源 能 直径 速度 分类1
Ⅰ 肌梭腱器官传入 Ⅱ 肤机械R传入 Ⅲ 肤痛温肌深压R传入 Ⅳ 无髓痛温机械R传入
根据电生理学特性分类
纤维分类
来源
f直径 传导速度 锋电位时间
Aα 肌梭入梭外肌传出Afα13~22 70~120 0.4~0.5
A类
Aβ 皮肤触压觉传入f 8~13 30~70 0.4~0.5
(有髓)
Aγ 梭内肌的传出f
4~8 15~30 0.4~0.5
Aδ 皮肤痛觉传入f
1~4 12~30 0.4~0.5
3.分裂能力较强 4.胶质细胞之间有低电阻的缝隙连接
(二)、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支持作用 2.参与创伤的修复 3.参与构成血—脑屏障 4.参与神经递质的代谢 5.调节细胞外的K+浓度 6.分泌神经营养因子
第二节 神经元 间的信息传递
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形成了多层 次的神经回路和十分庞大的网络系统, 这是完成各种信息传递和信息处理的 结构基础。
突触结构:
①突触前膜 ②突触间隙 ③突触后膜
突触的主要结构特点
神经—肌肉接头部位只有乙酰胆碱一种递 质,而中枢神经系统内的神经递质种类很多; 突触间隙宽度较神经—肌肉接头间隙窄;神 经—肌肉接头后膜是肌膜物化形成的,而经 典突触后膜成分则是神经元不同部位的细胞 膜,而且突触的后膜往往增厚形成突触后致 密区(含有与神经递质结合的相应受体)。
神经系统(nervous system)是机体内最 重要的调控系统。它调节各器官系统的活 动,使各系统、器官的活动相互协调,使 机体成为一个统一体,并使机体适应内外 环境的变化。所以它对维持生命活动的正 常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内容提要
第一节 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基本生理 特性与基本功能
第二节 神经元间进行信息传递的基本规律 第三节 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第四节 感觉形成的基本过程与特征 第五节 躯体运动的调控理论 第六节 内脏活动的神经调节特征 第七节 脑的高级功能
神经纤维能将信息传送到远隔部位,不仅要 求其结构的完整,而且必须功能正常。
相对不疲劳性
神经纤维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持续传导冲动而 不容易产生疲劳(比突触传递耗能少)。
4.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速度
直径
直径大传导快。
有无髓鞘
有髓比无髓快。
温度
高则快(一定范围内) 。
5. 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
神经纤维不仅具有传导动作电位的功能, 而且其细胞质(又称为轴浆)还具有运输功 能。 顺向轴浆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