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优秀教案复习过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

《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重点字词及句式。

2.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重点字的词类活用、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第一课时(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前半部分)

教学目标:

1.熟读第一自然段,掌握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实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

2.明确作者的质疑和态度。

教学重点:

1.理解“焉、鼓、是、鸣”等词语的意义。

2.掌握省略句等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质疑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石钟山记》。提到苏轼相信同学们对他并不陌生,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眼中的苏轼是什么样子的?(……)是的,苏轼,一个如此响亮耀眼的名字,作为苏门之子,他与父亲苏洵一起扬名,甚至可以说是父因子显,光耀列宗;作为一个重情的丈夫,一首不朽的

《江城子》令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首我们非常熟悉的为子由而作的《水调歌头》将手足情推向极致,那么作为父亲的苏轼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看来大家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石钟山记》中去看一看苏轼是怎样身体力行教育孩子的。

二.文本解读:第一自然段

(一)郦元的观点

1.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水经》云,一二读”……..

明确:

(1)纠正读音:彭蠡(lǐ)郦(lì)元钟磬(qìng )铿(kēng)然(2)提醒学生下列句子的停顿必须注意: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然/是说也

2.好的,在这一自然段中,出现了哪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明确:郦元、李渤、余(苏轼)

3.这三个人,郦道元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李渤生活在唐朝,而苏轼是北宋

文坛最具盛名的大文豪,究竟是什么事情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让这三个大人物穿越时空,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先留一个悬念,现在先来做一件事——翻译。请同学们从左往右依次翻译课文第一句到“而况石乎”这一部分的内容。

(1)《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明确:

①《水经》:魏晋时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著名的《水经注》就是郦道元对其作的注。

②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鄱阳湖东岸,有南北两山,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

③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举例:《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倍邻?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阿旁宫赋》:盘盘焉.,囷囷焉。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

(2)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明确:①鼓:名词作动词,振动。(补充A击鼓;例:一鼓作气。B弹秦。例:令赵王鼓瑟。)

②搏:击、拍。

③洪钟:大钟。

(3)是说也,人常疑之。

明确:是:指示代词,这、这个。

补充例子:①动词,表判断。②形容词,正确的。例:辨清是非

(4)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明确:①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②今以钟磬置水中:省略句。省略“于”字,应为“今以钟磬置于水中”。古文中常省略介词“于、以、自”,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介词常省略。

③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④况……乎:固定句式。(又)何况……呢?(补充:不亦……乎)

4.好的,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从我们翻译的这部分内容来看,主要是围

绕什么事情来展开的?

明确:石钟山得名由来

5.这一部分中写的是谁的观点?他通过什么来判断这座山叫石钟山的?他认为

是山的形状像种还是…….?

明确:郦元。他认为石钟山得名是由于水和石山互相拍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来作出判断的。即以声音作为判断依据(水石相搏说)。

6.对于郦道元的观点,苏轼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说明苏轼对于郦道元的观点是有所怀疑的,“人常疑之”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又难以肯定。

小结:好的,这是郦元的观点,那么李渤对此又是怎么说的,苏轼是否接受他的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回到唐朝重温李渤的足迹。

(翻译:《水经》上说:“鄱阳湖口有座石钟山。”郦道元认为,这山下面临深潭,微风掀起波浪时,水和石互相撞击,发出的声音象大钟一样。这种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现在把钟和磬放在水里,即使大风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音,何况石头呢。)

(二)李渤的观点

1.至唐李渤始放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明确:

(1).至:到。

(2)始:才,方才。(补充: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开始)

(3)得:得到,找到。

补充:《六国论》:此言得.之。对、合适。

《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具备。

(4)得双石于潭上: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让它作了状语。又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补充:青,取之于蓝,而清于蓝。

(5)通假字:扣——叩;函胡——含糊

2.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1)铿然有声之石:定语后置句(中心词+之+定语+者)

(2)所: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处所等。

(例:《桃花源记》: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3)名:名作动,命名。

(翻译:到了唐代,李渤才寻访了它的遗迹,在潭边上找到两座山石,敲着听听它的声音,南边的山石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的山石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的敲击停止以后,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了。然而这种说法,我更加怀疑。能敲得发出铿锵作响的山石,到处都有,可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