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第一章导言答案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西方经济学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18ac5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61.png)
随堂练习西方经济学第一章导言一.填空题:1 .生产可能线又称(生产可能性边界线),它是一条表明在(资源)即定的条件下,社会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最大组合的曲线。
2 .选择包括(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样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3 .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
4 .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经济单位),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解决资源配置),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
5.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条件有(市场出清)、(完全理性)(完全信息)。
6.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国民经济),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
7.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市场机制是不完善的,政府有能力调节经济纠正市场机制的缺点)。
8.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经济学要与规范经济学的重要区别之一。
9.实证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什么),规范经济学要回答的问题是(应该是什么)。
10.经济学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微观)和(宏观);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1.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定义)、(假设)、(假说)和(预测)。
12.理论的表述方式有(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
二、选择题:1 .在任何一个经济中:( C )A 、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不会存在资源的浪费B 、因为存在资源浪费,所以资源并不稀缺C 、即存在资源稀缺,又存在资源浪费2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 B )A 、世界上的资源最终会由于人们生产更多的物品而消耗光B 、相对于人们无穷的欲望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C 、生产某种物品所需资源的绝对书数量很少3 .生产可能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 B )A 、可以利用的资源稀缺B 、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 、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4 .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 C )A 、互相对立的B 、没有任何联系的C 、相互补充的5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A )A 、资源配置B 、资源利用C 、单个经济单位如何实现最大化6.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是:(B)A、市场出清B、市场失灵C、完全理性7.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A、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B、国民收入决定理论C、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理论8.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根本区别是:(A)A、研究方法的不同B、研究对象的不同C、研究范围的不同9.在研究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时,内生变量是:( C)A政府政策的变动B人口的变动C收入的变化10.在研究投资与利率和产量的关系时,外生变量是:(B)A、利率的变动B、产量的变动C、政府政策的变动三.判断正误题:1 .如果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经济学-第一章 导言

• 第五,分配理论。
• 第六,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 第七,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 关系
宏观经济学的概念: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 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
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宏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1、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2、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3、经济周期与经济
• 第一,充分就业问题。 • 第二,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问题。 • 第三,通货膨胀问题。
经济学要解决的基本问题
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问题,包括:
• 第一,生产什么和生产多少。 • 第二,如何生产。 • 第三,为谁生产。 • 第四,充分就业问题。 • 第五,经济波动和经济增长问题。 • 第六,通货膨胀问题。
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 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 经济变量的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 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2、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第一,“经济人”的假设条件。
第二,完全信息的假设条件。
对微观经济学的鸟瞰
3、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 第一,均衡价格理论。 • 第二,消费者行为理论。 • 第三,生产和成本理论。 • 第四,厂商均衡理论。
4、生产可能性曲线
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产品 产量的最大组合,称为生产可能性曲线,也称 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转换线。
大炮(Y)
A Y1 Y2 O B
· H
C
· G
X1
X2 D
黄油(X)
4、生产可能性曲线
减少某种产品的数量与增加的另一种产品 的数量之比称为边际转换率(简称MRT)。
大炮(Y)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第四阶段
经济学基础 01章-导言(11.16)

【经济学原理】
原理十:失业与通货膨胀,社会面临的 短期取舍
【互动训练】
你的室友做饭比你好,但你打扫房间比 你室友快。如果你的室友承担全部做饭 工作,你承担全部打扫工作,那么你所 要花费的时间比你们平均分摊两种家务 时花费的时间是多了还是少了?
请同学们举一个例子,说明专业化和贸 易如何使两个国家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同学们,通过比尔·盖茨的故事,你能够 得出什么启示?
单元一 经济学十大原理
【情景教学】
鲇鱼效应
【故事导入】
青海民谣——《在那遥远的地方》
【经济学原理】
原理一:选择,无处不在
【经济学原理】
原理二: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某种东 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经济学原理】
原理三:理性人善用边际分析
史蒂夫.鲍尔默(Steve Ballmer) 微软公司CEO
【故事导入】
麦格.威特曼(Meg Witman) eBay公司的董事长兼CEO
安东尼.兹尼(Anthony Zinni) 美国海军陆战队将军(ret)
泰格尔.伍兹(Tiger Woods) 高尔夫球员
【故事导入】
斯科特.亚当斯(Scott Adams) 动漫画家
循环流量图
【故事导入】
作为一个大学生,你会问自己:我该修 经济学课程吗?经济学的内容对我以后 的生活有帮助吗?乍一看,经济学是抽 象的,但从本质上来说,这门学科是极 为实用的。学习经济学在许多不同的职 业生涯中都是有用的。
【故事导入】
风靡全球的滚石乐队主唱米克.贾格尔 (Mick Jagger),曾在伦敦经济学院攻 读经济学专业。大家也许会觉得这一求 学经历对米克.贾格尔来说,可能没有什 么帮助。但是,在如何投资他在摇滚歌 手生涯中赚到的大量金钱方面,经济学 给他提供了不少好主意。
经济学原理单选题、判断题及其参考答案

经济学原理单项选择题及判断题第一章导言一、单项选择题1.现有资源不能充分满足人的欲望这一事实被称为〔〕。
A.时机本钱B.稀缺性C.标准经济学D.消费什么的问题2.经济学可定义为〔〕。
A.研究政府如何对市场机制进展干预的科学B.消费者如何获取收入并进展消费的学说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经济性用处的科学D.企业获得利润的活动3.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根本问题包括〔〕。
A.消费什么,消费多少B.怎样消费C.为谁消费D.以上问题均正确4.当经济学家说人们是理性的时,这是指〔〕。
A.人们不会作出错误的判断B.人们总会从自己的角度作出最好的决策C.人们根据完全的信息而行事D.人们不会为自己所作出的任何决策而懊悔5.研究个别居民户与厂商决策的经济学称为〔〕。
A.宏观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C.实证经济学D.标准经济学6.消费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都表示〔〕。
A. 通货膨胀B. 失业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C. 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程度降低D. 社会使用既定的消费资源所能消费商品的最大组合二、判断题[]1.假如社会不存在资源的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现象。
[]3.微观经济学的根本假设是市场失灵。
[]4.经济学的鼻祖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他写了?国民财富的性质及原因研究?,简称?国富论?。
第二章需求与供给一、单项选择题1.需求曲线是反映()之间关系的曲线。
A.需求与价格B.需求量与价格C.需求量与供给量D.需求与供给2.平衡价格是由〔〕。
A.供给一方决定的B.需求一方决定的C.供给或需求的任意一方决定的D.供给和需求双方共同决定的3.当需求的增加幅度远大于供给增加幅度的时候,()。
A.平衡价格将进步,平衡数量将减少B.平衡价格和平衡数量都将上升C.平衡价格将下降,平衡数量将增加D.平衡价格和平衡数量都将下降4.假设其他因素不变,当某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该消费者对劣质品的需求量将〔〕。
经济学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章节习题第1部分导言(2讲)1.1讲经济学十大原理【1.1】(一)个人如何做岀决策1. 从平等和效率的角度讨论下面每种说法:A. “应该保证社会上每个人得到尽可能最好的医疗。
”B. “当工人被解雇时,应该使他们在找到一份新工作之前能一直领取失业津贴。
”2•你在篮球比赛的赌注中赢了100美元。
你可以选择现在花掉它或者在利率为5%的银行账户中存一年。
现在花掉100 美元的机会成本是什么呢?3. 你正想决定是否去度假。
度假的大部分成本(机票、住旅馆的费用、放弃的工资)都用美元来衡量,但度假的利益是心理上的。
你将如何比较利益与成本呢?4. 魔力饮料公司的三位经理正在讨论是否要扩大产量。
每位经理提岀了做岀这个决策的一种方法:哈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公司的生产率――每个工人生产的加仑数一一将上升还是下降。
罗恩:我们应该考查一下我们的平均成本――每个工人的成本一一将上升还是下降。
赫敏:我们应该考查一下多卖一加仑饮料的额外收益大于还是小于额外的成本。
你认为谁对?为什么?5. 社会保障制度为65岁以上的人提供收入。
如果一个社会保障的领取者决定去工作并赚一些钱,他(或她)所领到的社会保障津贴通常会减少。
A. 提供社会保障如何影响人们在工作时的储蓄激励?B. 收人提高时津贴减少的政策如何影响65岁以上的人的工作激励?(二)人们如何相互交易6. 为什么各国之间的贸易不像一场比赛一样有赢家和输家呢?7. 市场中的那只“看不见的手”在做什么呢?8. 解释下列每一项政府活动的动机是关注平等还是关注效率。
在关注效率的情况下,讨论所涉及的市场失灵的类型。
A. 对有线电视频道的价格进行管制。
B. 向一些穷人提供可用来购买食物的消费券。
C. 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D. 把美孚石油公司(它曾拥有美国90%的炼油厂)分拆为几个较小的公司。
E. 对收入高的人实行高个人所得税税率。
F. 制定禁止酒后开车的法律。
(三)整体经济如何运行9. 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10. 假设美国人决定把他们更多的收入用于储蓄。
经济学概论第1-4章作业答案

第一章导言一、名词解释资源的稀缺性、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理性人答: 资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们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气势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是稀缺性的。
一方面,一定时间内物品本事是有限的,另一方面,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
物资生活资料的稀缺是由生产要素的稀缺所决定的。
个人期望得到许多商品和追求许多目标。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许诺另一些东西的最大值。
一种资源(如资金或劳力等)用于本项目而许诺用于其他机会时,所可能损失的利益。
某项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而放弃掉的获利机会所带来的成本。
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可能性边界,也称生产可能性曲线,也可称为转换线。
英文是production-possibility frontier,简称PPF。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有时也被称为价格理论(Price Theory),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理性人: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济人”。
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西方经济学单项选择题及答案

西方经济学单项选择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言1、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 资源的相对有限性;2、稀缺性问题C存在于所有经济中;3、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A 必须作出选择;4、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A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5、当资源不足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时D必须作出选择;6、当资源有限而欲望无限时,人们必须A作出选择;7、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B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生产物品所需的资源总是不足的;8、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A必须作出选择;9、生产可能性曲线是指B在资源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各种最大产量的组合;10、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任何一个组合都表明A没有闲置资源;11、位于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任何一点表示A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12、生产可能性曲线内的任何一点都表明A一些资源可能被闲置;13、生产可能性曲线之所以凹向原点,是因为D 要增加一种物品的生产就必须减少对另一种物品的生产;14、由政府来回答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的经济制度属于B计划经济;15、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D家庭和企业的经济行为;16、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B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17、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A资源配置;18、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B 价格理论;19、以下哪一项是微观经济学研究的问题D 某品牌彩电降价对全国彩电市场价格的影响;20、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和通货膨胀问题;21、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主要研究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和通货膨胀等;22、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B资源利用;23、宏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是A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24、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经济行为的经济学称为C微观经济学;25、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26、作为经济学的两个组成部分,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是C 相互补充的;27、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方法是C 主要研究“是什么”的问题;28、下列说法中属于实证表述的是A 低利率会刺激投资;29、下列说法中属于实证表述的是B 医生挣的钱比工人多;30、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规范方法C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31、下列说法中属于规范表述的是A 治理通货膨胀比增加就业更重要;32、下列说法中属于规范表述的是C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33、经济学所建立的理论A是从一系列假设中推导出来的;34、经济理论或模型是D基于若干假设以及由这些假设推导出来的结论;35、假说就是B未经证明的理论;36、对公司所得税率提高作局部均衡分析会得出结论A 公司部门的投资者受到影响;37、局部均衡分析是指对下列哪一项的分析B仅考虑一个市场的变化而忽略其他市场;38、对公司所得税率提高作一般均衡分析会得出结论B 所有部门的投资收益率都会受到影响;39、一般均衡分析指对下列哪一项的分析B在各个市场的相互关系中来考察一个市场的均衡问题;40、一定时点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叫做A 存量;41、一定时期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叫做B流量;第二章:需求、供给、价格1、需求是指消费者家庭A在每一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某种商品量;2、经济学上的需求是指人们的C 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3、当家庭年均收入为1万元时,能作为需求的是C 价格为2000元左右的彩电;4、需求曲线是用B的形式来表述需求这个概念;图形5、需求曲线是表示C 需求量与价格之间关系的曲线;6、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互补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B减少;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汽油的价格上升时,对小汽车的需求将A减少;8、如果其它各种条件均保持不变,当X商品的替代品Y商品的价格上升时,对X商品的需求A增加;9、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咖啡的价格急剧升高时,对茶叶的需求将C增加;10、消费者预期某种物品的价格将来会上升,则对该物品当前的需求会B增加;11、需求定理表明C计算机的价格下降会引起其需求量增加;12、需求定理意味着,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B 随着汽车价格上升,汽车需求量将减少;1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牛奶价格下降将导致牛奶的D需求量增加;14、通常一个人在一种商品价格低时的购买量比价格高时的购买量多,意味着他的需求曲线B向右下方倾斜;15、根据需求定理,需求曲线是一条D 向右下方倾斜的线;16、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时,需求量; D上升,减少17、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时,需求量; D下降,增加18、某消费者只消费衣服和食物,衣服的价格上升从而变得相对贵了,这种相对价格上升的影响叫做B替代效应;19、缘于一种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导致的对该商品需求的变化叫做B替代效应;20、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A光盘价格相对其它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21、价格下降的替代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消费较多的商品是因为B该商品相对其他商品价格下降;22、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消费较少的该种商品是因为A 该商品相对其他商品价格上升;23、光盘价格上升的收入效应是A由于光盘价格上升引起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而带来的对光盘消费的影响;24、由于一种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引起的消费者减少该种商品消费量的收入效应来源于A在货币收入不变时,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减少;25、价格上升的收入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减少是因为A价格上升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减少;26、价格下降的收入效应之所以会引起消费者对该种商品消费的增加是因为B价格下降引起消费者实际收入的增加;27、如果商品价格上升,那么B 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减少;28、如果商品价格下降,那么A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都引起该商品需求量的增加;29、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价格与需求量的组合从A点移动到B点是C需求量的变动;30、在图形上,某种商品随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表现为B沿着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31、下列哪种情况将导致商品需求量的变动而不是需求的变动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32、引起汉堡包需求增加的原因是A一场新的汉堡包热;33、一个成功的商品广告B 会使该商品的需求曲线右移;34、对化妆品的需求减少是指A收入减少引起的减少;35、整个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其原因是B需求减少;36、咖啡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D 茶等咖啡替代品需求增加;37、黄油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B人造黄油需求曲线向右移动;38、替代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39、替代品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40、燕京啤酒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B 替代燕京啤酒的其它啤酒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41、如果A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B商品的需求曲线右移,我们可以得知A和B是A替代品;42、如果A商品的价格上升导致B商品的需求曲线左移,我们可以得知A和B是B互补品;43、互补品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44、互补品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45、咖啡伴侣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D咖啡需求曲线向左移动;46、在一般的情况下,当消费者的收入增加时,会导致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B向右移动;47、在一般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增加一般会导致B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48、在一般的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减少一般会导致A需求曲线向左移动;49、在一般的情况下,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的嗜好增加时,会导致该商品的需求曲线B向右移动;50、下列哪一项不是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移动的原因D该商品的价格变化;51、下列哪一种情况引起鸡蛋的需求曲线向左方移动D医生告诉人们吃鸡蛋会增加胆固醇而引起高血压与心脏病;52、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互补品价格上升;53、下列哪一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D关于消费该商品会缩短预期寿命的新发现;54、供给是指生产者企业C 在一定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供应的某种商品量;55、供给曲线是表示供给量与A价格之间的关系;56、供给曲线是一条C向右上方倾斜的线;57、供给定理说明B 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将导致对该商品的供应量增加;58、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时,它的供给量; B下降,减少59、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时,它的供给量; A上升,增加60、在同一条供给曲线上,引起沿着这条供给曲线向右上方移动的原因是A该商品价格上升;61、鸡蛋的供给量增加是指供给量由于D鸡蛋的价格提高而引起的增加;62、引起供给曲线向右移动的原因是C生产该商品的技术进步了;63、一种投入生产的要素的价格上升,一般会导致A供给曲线向左移动;64、一种投入生产的要素的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B供给曲线向左移动;65、技术进步一般会导致B供给曲线向右移动;66、什么情况下市场供给量会增加C价格上升会使供给量沿着供给曲线增加,或者供给曲线右移时;67、在均衡价格下C供给量等于需求量;68、如果某种商品的市场是均衡的,那么C不存在过剩与短缺;69、当市场处于均衡时C既没有供给不足也没有供给过剩;70、如果在现有价格水平,供给量超过需求量B 该种商品的价格趋于下降;71、如果在现有价格水平,需求量超过供给量A 该种商品的价格趋于上升;72、如果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那么A 存在供给不足;73、如果现行价格均衡价格,市场上就会出现短缺,结果造成超额; C 低于,需求74、只有在何种情况发生时,存在供给小于需求A实际价格低于均衡价格;75、在市场上,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那么B按照现行价格交易的实际数量由供给曲线确定;76、在市场上,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那么A消费者愿意按照现行价格购买的商品量多于可以销售的商品量;77、在市场上,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小于需求,那么B现行价格低于均衡价格;78、当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B需求量小于供给量;79、如果现行价格均衡价格,市场上会出现过剩,结果造成超额; D高于,供给80、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B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81、在市场上,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那么A按照现行价格交易的实际数量由需求曲线确定;82、在市场上,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那么B生产者愿意按照现行价格出售的商品量多于可以出卖的商品量;83、在市场上,如果某种商品的供给大于需求,那么A 现行价格高于均衡价格;84、根据供求定理,需求的变动引起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85、对一般的商品来说,当其供给不变时,如果其需求增加,则该商品的B均衡价格上升和均衡数量增加;86、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果该种商品的一种互补品的价格上升则会引起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下降;87、某种商品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如果该种商品的一种替代品的价格上升则会引起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上升;88、根据供求定理,供给的变动引起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89、在某种物品市场上,出现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的原因必定是A 人们的收入增加;90、市场上农产品的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的原因必定是C开发出了高产的新品种;91、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92、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则会引起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93、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94、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那么B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下降;95、下列哪一种情况不是市场经济的特征B生产者按主管部门指令生产;96、价格在经济中的作用是D以上都对;97、市场经济中价格机制做不到的是D 实现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98、下面哪一种情况表明存在着价格上限B 供给短缺,但生产者不愿意增加生产;99、下面哪一种情况表明存在着价格下限A尽管现在供给过剩,但生产者仍在增加供给;第三章:弹性理论1、需求的价格弹性是指B 需求量变动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2、需求的价格弹性公式是A需求量变化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化百分比;3、计算需求弹性的弹性系数的公式是B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4、某种商品的价格变动10%,需求量变动20%,则它的弹性系数为D2;5、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2,价格由1元上升到1.02元会导致需求量C减少4%;6、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为0.5,价格由1元上升到1.04元会导致需求量D减少2%;7、如果需求的价格弹性1/3,价格上升30%时需求量将B减少10%;8、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完全没有下降,那么该商品的需求B 无弹性;9、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该商品的需求量不变,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D等于0;10、若某种商品的需求曲线与横轴垂直,则该商品B需求无弹性;11、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其弹性系数将会D等于0;12、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A 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13、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价格下降则会引起B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14、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有无限弹性,其需求曲线将会是一条C与横轴平行的线;15、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不变时,该商品的需求量是无限的,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C等于无穷大;16、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有无限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那么C 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17、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有无限弹性,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则会引起D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保持不变;18、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5%,需求量因此变动5%,那么该商品的需求D单位弹性;19、如果B ,我们就说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小于价格变化百分比;20、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5%,需求量因此变动2%,那么该商品的需求B缺乏弹性;21、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B大于0小于1;2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D需求量的减少小于5%;23、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从5元上升至5.50元,需求量从200下降至190,因此该种商品的需求B缺乏弹性;24、假定某种商品的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加到75,则该商品的需求A 缺乏弹性;25、如果A ,我们就说一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化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化百分比;26、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商品价格上升5%将使C需求量的减少超过5%;27、若某商品的需求量下降的百分比大于该商品价格上升的百分比时,则需求价格弹性系数A 大于1;28、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化5%,需求量因此变动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B 富有弹性;29、假定某种商品的价格从9元下降到8元,需求量从50增加到60,则该商品的需求B富有弹性;30、某种商品的价格从5元下降到4元,需求量增加了100单位,则该商品的需求D无法确定;31、下列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小的是C食盐;32、下列哪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最大D高档化妆品;33、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A需求量变动对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34、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2,那么当收入变动10%时,需求量将变动A 20%;35、如果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那么A 收入富有弹性;36、收入缺乏弹性是指B 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小于收入变动的百分比;37、恩格尔系数是指A用于食物的支出与全部支出之比;38、一般地说,劣等商品的收入弹性D为负值;39、正常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是A正值;40、当某种商品的需求与收入同方向变化时,该种商品是A正常商品;41、当某种商品的需求与收入反方向变化时,该种商品是B劣等商品;42、两种商品X和Y的交叉弹性系数为-2.8,说明这两种商品之间B存在互补关系;43、供给价格弹性的计算公式是A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的百分比;44、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弹性系数为2,当价格由2元上升为2.04元时会导致该种商品的供给量A增加4%;45、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弹性系数为1,当价格由1元上升为1.04元时会导致该种商品的供给量A增加4%;46、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弹性系数为零,那么该种商品的供给A 无弹性;47、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其供给量都不变,这说明该种商品的供给C无弹性;48、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无弹性,其供给曲线B与横轴垂直;49、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无弹性,其弹性系数A 为0;50、假设一种商品的供给无弹性,如果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51、假设一种商品的供给无弹性,如果其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那么D 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52、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无弹性,那么当该种商品的一种互补品的价格上升时D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下降;53、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无弹性,那么当该种商品的一种替代品的价格上升时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54、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有无限弹性,其弹性系数D 为无穷大;55、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弹性系数为无穷大,其供给曲线A与横轴平行;56、假设一种商品的供给有无限弹性,如果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那么A 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57、假设一种商品的供给有无限弹性,如果其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那么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保持不变;58、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有无限弹性,那么当该种商品的一种互补品的价格上升时B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保持不变;59、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有无限弹性,那么当该种商品的一种替代品的价格上升时A均衡数量增加,均衡价格保持不变;60、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5%,结果使得供给量变动了10%,这说明该种商品的B 供给富有弹性;61、如果B ,我们就说一种商品的供给富有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62、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富有弹性,其弹性系数B 大于1;63、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富有弹性,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会使B供给量的增加大于10%;64、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由5元上升为5.5元,使得供给量由200单位增加到240单位;那么,该种商品的供给A 富有弹性;65、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缺乏弹性,其弹性系数C 小于1;66、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5%,结果使得供给量变动了2%,这说明该种商品的A供给缺乏弹性;67、如果一种商品的供给缺乏弹性,这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会使A供给量的增加小于10%;68、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由5元上升为5.5元,使得供给量由200单位增加到210单位;那么,该种商品的供给B 缺乏弹性;69、影响一种商品供给弹性的因素中最重要的是D时间因素;70、供给弹性的大小与时间有关,一般来说C长期高于短期;71、厂房与机器、设备等生产要素在短期内是固定的,但在长期中则是可变的;因此其供给在长期中A 富有弹性;7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C价格下降时总收益增加;73、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5%,需求量因此变动10%,那么B该商品价格下降时总收益会增加;74、如果A ,那么一个企业希望增加收入时就应该降低其商品的价格;需求富有弹性;75、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D价格下降,总收益增加;76、如果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价格下降时总收益将A 增加;77、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2,价格会导致总收益; A下降,增加78、已知某种商品的需求是富有弹性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卖者要想获得更多的收益,应该A 适当降低价格;79、如果一个企业提高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减少,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B 需求富有弹性;80、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B 需求富有弹性;81、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C需求富有弹性;82、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B价格上升时总收益增加;83、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小于1时A 价格上升,总收益增加;84、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0.5,价格会导致总收益; D上升,增加85、如果B ,那么一个企业希望增加收入时就应该提高其商品价格;需求缺乏弹性86、如果一个企业提高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增加,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A需求缺乏弹性;87、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5%,需求量因此变动2%,那么A 该商品价格上升时总收益会增加;88、假定某商品的价格从7元下降到5元,需求量从8个单位增加到10个单位,该商品卖者的总收益B将会减少;89、如果一个企业降低其商品价格后发现总收益减少,这意味着该种商品的A需求缺乏弹性;90、某种商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如果对该商品征税,那么税收B主要由消费者承担;91、对香烟征税时,税收B 主要由消费者承担;92、某种商品的需求富有弹性而供给缺乏弹性,如果对该商品征税,那么税收A主要由生产者承担;93、对奢侈品征税时,税收A 主要由生产者承担;第四章:消费者行为理论1、欲望是C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求得满足的愿望;2、人类的最基本欲望是A 人的基本生理需要;3、消费者从物品与劳务的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称为B效用;4、基数效用是指A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5、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A 边际效用分析法;6、序数效用是指D效用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用序数来表示;7、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方法是B无差异曲线分析法;8、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C 15;9、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件衬衫,用45元买头三件衬衫;第三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B10;10、总效用达到最大时B边际效用为0;11、边际效用为0时的总效用D 达到最大;12、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 递减;13、消费者均衡是研究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如何实现D效用最大化;14、在研究消费者均衡时,假设D消费者的嗜好、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15、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A MUx/Px=MUy/Py=MUm16、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 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D75;17、带来相同水平效用的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集中在消费的B上;无差异曲线18、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的不同点表示B效用水平相同,所消费的两种商品组合比例却不同;19、无差异曲线的一般形状是D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的一条曲线;20、无差异曲线之所以凸向原点,是因为A边际替代率递减;21、当一个人选择一条特定的消费可能线上的一个点时,这个选择是基于A个人偏好;22、在消费者收入与商品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所能购买的两种商品数量的最大组合的线叫做B 消费可能线;23、某位消费者把他的所有收入都花在可乐和薯条上;每杯可乐2元,每袋薯条5元,该消费者的收入是20元,以下哪个可乐和薯条的组合在该消费者的消费可能线上B5杯可乐和2袋薯条24、如果商品价格不变而消费者的收入增加,则消费可能线A 向右上方平行移动;25、如果收入不变而两种商品价格同比例上升,则消费可能线B向左下方平行移动;26、根据无差异曲线分析,消费者在A 实现了均衡;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相切之点27、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B主观感受;28、消费者对某物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所以成反方向变动,根源在于A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29、工资增加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分别导致劳动供给D减少,增加;。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备考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导言)习题单选题1.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一点表示()。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2.经济问题强调在竞争性目的之间做出选择,这意味着必须牺牲某些选择,一种行为的机会成本是()。
A、所放弃的各种选择的价值之总和B、必须牺牲的次佳选择之收益C、所采取的行为的价值减去次佳选择的价值后的余额D、你今天所做的加上你明天所做的3.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
A、证明只有市场系统可以配置资源B、选择最公平的收入分配方法C、证明只有计划经济可以配置资源D、因为资源稀缺而必须作出的选择4.某先生辞去月薪1 000元的工作,取出自有存款100 000元(月息1%),办一独资企业,如果不考虑商业风险,则该先生自办企业按月计算的机会成本是()。
A、2 000元B、100 000元C、1 000元D、101 000元5.选择具有重要性,基本上是因为()。
A、人们是自私的,他们的行为是为了个人利益B、选择导致稀缺C、用于满足所有人的资源是有限的D、政府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有限6.稀缺性的主要含义是()。
A、一个人不应该把今天能买到的东西留到明天买B、必须作出选择C、需要用政府计划来决定资源的运用D、政府计划无法决定如何运用资源7.时间()。
A、不是稀缺资源,因为永远有明天B、与资源分配决策无关C、对生产者是稀缺资源,但对消费者不是D、对任何人都是稀缺资源8.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9.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是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10.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的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惟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经济学1第一章导言

第二节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一章 导言
1、经济学的产生 2、经济学的发展
第一章 导言
2.1 经济学的产生
1、亚当·斯密和《国富论》 经济学家亚当·斯密(Smith Adam,1723-1790)。斯密最主要
著作是《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又名《国富论》,在 书中他阐述了著名的“看不见的手”理论,主张自由放任,反对 国定干预经济。 2、克拉克与边际分析法
经济学
第一章 导言
1 经济学的内涵 2 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3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体系 4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 经济学的内涵
1、经济学的内涵 2、其他相关概念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经济学的内涵
经济社会是否认可自私自利的行为?
第一章 导言
1.1 经济学的内涵
第一章 导言
关于经济行为选择的问题是如此常见和重要,以至于社会经 济生活中的每一个人都时刻置身于各种选择当中。
4.2 其他研究方法
第一章 导言
2、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 ➢ 静态分析(Static Analysis)完全抽掉了时间因素和具体变动
的过程,是一种静止地孤立地考察某些经济现象的方法。 ➢ 比较静态分析(Comparative Static Analysis)就是对经济现象
有关经济变量一次变动(而不是连续变动)的前后进行比较。 ➢ 动态分析(Dynamic Analysis)则对经济变动的实际过程进行
第一章 导言
2、机会成本与生产可能性边界
•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经济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一个社会的经济物品在某一时期内是 个定量,这就意味着,为了生产某种产品就必须放弃其他产 品的生产。当把一定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 另一些产品生产上最大的收益就是这种产品生产上的机会成 本。
微观经济学 ---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第一章部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此处未列出的请大家自己写出答案)1.经济学(economics)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于相互竞争的用途之中以使人类欲望得到最大满足的科学。
经济学的目标是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来生产商品和劳务,并在现在或将来把它们合理地分配给社会成员或集团以供消费之用。
2.资源的稀缺性(scarcity)是指人们的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欲望的资源时的状态。
3.微观经济学(microeconomics)是主要以单个经济主体(即作为消费者的单个家庭或个人、作为生产者的单个厂商或企业以及单个产品或要素市场)为研究对象,研究这些单个经济主体面对既定的资源约束时如何选择以实现其最优配置的科学。
4.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其主要着眼于对经济总量的研究,如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及其增长率、利率、失业,以及通货膨胀等。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是总体经济行为与总量经济的关系。
5.实证分析(positive analysis)是描述经济现象“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方法旨在揭示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和因果关系,其局限在于仅对能证实的观点进行分析。
6.规范分析(normal analysis)是研究经济活动“应该是什么”以及“社会经济问题应该是怎样解决的”等问题时所使用的方法。
这种分析方法一般是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突出某些准则作为经济理论的前提和指定政策的依据,并考察如何才能符合这些准则。
这种方法表达了对某一经济主题的个人的或集体的观点或价值判断,但难以通过事实证明是对是错。
7.均衡分析(equilibrium analysis)是指假定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研究经济主体决策时的各种变量能够达到均衡时应具备的条件的方法。
均衡分析可以分为局部均衡分析(partial equilibrium analysis)和一般均衡分析(general equilibrium analysis)。
(完整版)曼昆宏观经济学原理答案

第一篇导言复习题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科学1、解释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之间的差距,这两个领域如何相互关联?【答案】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作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在市场上的相互作用。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原理是家庭和企业的最优化——他们在目的和所面临的约束条件下可以让自己的境况更好。
而相对的,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的整体情况,它主要关心总产出、总就业、一般物价水平和国际贸易等问题,以及这些宏观指标的波动趋势与规律。
应该看到,宏观经济学研究的这些宏观经济变量是以经济体系中千千万万个体家庭和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所构成的。
因此,微观经济决策总是构成宏观经济模型的基础,宏观经济学必然依靠微观经济基础。
2、为什么经济学家建立模型?【答案】一般来说,模型是对某些具体事物的抽象,经济模型也是如此。
经济模型可以简洁、直接地描述所要研究的经济对象的各种关系。
这样,经济学家可以依赖模型对特定的经济问题进行研究;并且,由于经济实际不可控,而模型是可控的,经济学家可以根据研究需要,合理、科学的调整模型来研究各种经济情况。
另外,经济模型一般是数学模型,而数学是全世界通用的科学语言,使用规范、标准的经济模型也有利于经济学家正确表达自己的研究意图,便于学术交流。
3、什么是市场出清模型?什么时候市场出清的假设是适用的?【答案】市场出清模型就是供给与需求可以在价格机制调整下很快达到均衡的模型。
市场出清模型的前提条件是价格是具有伸缩性的(或弹性)。
但是,我们知道价格具有伸缩性是一个很强的假设,在很多实际情况下,这个假设都是不现实的。
比如:劳动合同会使劳动力价格在一段时期内具有刚性。
因此,我们必须考虑什么情况下价格具有伸缩性是合适的。
现在一般认为,在研究长期问题时,假设价格具有伸缩性是合理的;而在研究短期问题时,最好假设价格具有刚性。
因为,从长期看,价格机制终将发挥作用,使市场供需平衡,即市场出清,而在短期,价格机制因其他因素制约,难以很快使市场出清。
西方经济学课后练习一

一、填空题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________有限性。
a.绝对b.相对提示:稀缺性既是相对的(相对于无限的欲望而言,再多的资源也是稀缺的),又是绝对的(它存在于人类历史的各个时期和一切社会),它是人类社会面临的永恒问题。
2、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________。
a.混合经济(现代市场经济)b.计划经济提示:混合经济不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混合,而是对市场经济的改进。
3、西方经济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a.计划经济b.市场经济提示:经济学是研究一定经济制度下资源配置与利用的科学。
西方经济学是市场经济的经济学。
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a.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b.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提示: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和相应的经济变量单项数值的决定来说明价格机制如何解决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
而宏观经济学则是以整个国民经济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经济中各有关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化,来说明资源如何才能得到充分利用。
5、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_______________。
a.个人与家庭b.家庭与企业提示:家庭是经济中的消费者和生产要素的供给者,企业是经济中的生产者和生产要素的需求者。
6、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分别是实现_________。
a.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b.利润最大化、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提示: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与企业的经济行为就是研究家庭如何把有限的收入分配于各种物品的消费,以实现满足程度的最大化,以及企业如何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各种物品的生产,以实现利润最大化。
7、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经济学》第一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四、问答题1.什么是资源的稀缺性?为什么说资源的稀缺性既是相对的,又是绝对的?答:人类生活的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人们所需要的东西总是超过人们所能得到的东西。
我们很难想象存在一个所有的需要都被满足的社会,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资源总是有限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的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人的欲望是无限的,而用来满足人的欲望的经济物品和资源又是有限的,这对矛盾是永远无法解决的,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资源的稀缺性。
这种稀缺性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1)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绝对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时期和一切社会之中。
无论是古老的原始社会还是今天的发达社会,无论是贫穷的非洲还是富裕的欧美地区,无论是富可敌国的比尔·盖茨还是一贫如洗的阿富汗难民,都要面对稀缺性,只是稀缺的内容不同而已。
稀缺性是人类面对的永恒问题,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有稀缺性。
(2)资源的稀缺性具有相对性,相对于人类的欲望来说,再多的资源也总是不足的。
因此,资源的稀缺性就是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的,经济物品或生产这些物品所需的资源总是不足的,这种资源的相对有限性就是稀缺性。
这就是稀缺性既绝对又相对的理论。
正是产生于稀缺性的存在,才使经济学的诞生成为必要和可能。
2.什么是经济学所谓的“选择”?它要解决哪些基本问题?答: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性,人类社会必须决定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去生产“经济物品”来更有效地满足人类的需要,这就是经济学所谓的“选择”。
选择所要解决的三个基本经济问题如下:(1)生产什么(What)物品和劳务,生产多少?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人类社会不可能完全满足自身的全部需要。
因此,它必须对生产什么物品和劳务及其生产多少做出必要的选择。
(2)如何(How)生产?确定了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后,就存在如何生产的问题。
如何生产就是要解决生产方式、生产效率问题,如用石油发电,还是用煤炭发电,或是用水力发电?而同样的产品生产方式在不同的外部环境下,也会有不同的劳动生产率。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导言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情况涉及权衡取舍()A、买一辆新汽车B、上大学C、星期天上午看一场足球比赛D、睡午觉E、以上各项都涉及2、之所以要权衡取舍,是因为欲望是无限的,而资源是()A、有效的B、经济的C、稀缺的D、无限的E、边际的3、经济学研究()A、如何完全满足我们无限的欲望。
B、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C、如何把我们的欲望减少到我们得到满足时为止D、如何避免进行权衡取舍E、社会如何管理其无限的资源4、除非一种行为满足下列条件,否则理性人就不会行事()A、可以为某人赚钱B、符合伦理道德C、产生了大于边际利益的边际成本D、产生了大于边际成本的边际利益E、以上每种情况都不是5、提高税收并增加福利支付()A、证明了存在免费午餐B、减少了市场势力C、以损害平等为代价提高了效率D、以损害效率为代价改善了平等E、以上每一种情况都不是6、假设你捡了20美元。
如果你选择把这20美元用于看足球比赛,你看这场比赛的机会成本是()A、没有,因为你捡到了钱B、20美元(因为你可以用这20美元买其他东西)C、20美元(因为你可以用这20美元买其他东西)加上你用于看比赛的时间的价值D、20美元(因为你可以用这20美元买其他东西)加上你用于看比赛的时间的价值,再加上你在看比赛中买饭的成本E、以上每一项都不是7、对外贸易()A、使一国能以低于自己在国生产一切东西时的成本拥有种类更多的物品B、使一国可以避免权衡取舍C、使一国可以更平等D、提高了资源的稀缺性E、以上每一项都不是8、由于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如果会计师的平均薪水增加50%,而教师的平均工资增加20%,我们可以预期()A、学生将从教育专业转向会计专业B、学生将从会计专业转向教育专业C、上大学的学生少了D、以上每一项都不是9、以下哪一种活动最可能产生外部性()A、学生坐在家里看电视B、学生在宿舍里聚会C、学生为了娱乐而读小说D、学生在学生会吃汉堡包10、以下哪一种东西产生的外部性能力最小()A、香烟B、音响设备C、防止疾病的疫苗D、教育E、食物11、以下哪一种情况描述了最大的市场势力()A、一个农民对谷物价格的影响B、沃尔沃对汽车价格的影响C、微软对台式电脑操作系统价格的影响D、一个学生对大学学费的影响12、下列哪一种关于市场经济的表述是正确的()A、市场参与者仿佛由一只“看不见的手”指引行事,产生了使社会福利最大化的结果B、税收有助于沟通生产者与消费者的成本与利益C、在有足够大的电脑时,中央计划者可以比市场更有效地指导生产D、市场体制的力量倾向于在消费者平等地分配资源13、美国工人享有高生活水平是因为()A、美国的公会维护了高工资B、我们保护自己的工作免受国外竞争C、美国有高的最低工资D、美国工人的生产率高E、以上每一项都不是14、高而持久的通货膨胀原因是()A、公会使工资增加的太多了B、石油输出国组织使石油价格上升的太多了C、政府增加的货币量太多了D、管制使生产成本增加的太多了15、在短期()A、通货膨胀提高会暂时增加失业B、通货膨胀下降会暂时增加失业C、通货膨胀和失业是无关的D、经济周期被消除了E、以上每一项都不是16、你根据销售额为2000美元的估算花1000美元盖了一个热狗店。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西方经济学》章节测试参考答案第一章导言一、填空题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有限性。
a.绝对b.相对2.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又有政府适当干预的经济制度被经济学家称为()。
a.计划经济b.混合经济(现代市场经济)3.西方经济学是研究()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a.市场经济b.计划经济4.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
a.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b.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5.单个经济单位是指组成经济的最基本的单位:()。
a.个人与家庭b.家庭与企业6.在微观经济学的研究中,假设家庭和企业经济行为的目标分别是实现()。
a.利润最大化、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b.满足程度或效用最大化、利润最大化7.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解决的问题、中心理论、研究方法分别是()。
a.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资源配置、价格理论或均衡价格理论、个量分析b.整个经济、资源利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量分析8.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a.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9.经济学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
a.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b.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10.是否以一定的()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a.价值判断b.阶级性11.经济学研究中的实证方法和规范方法要解决的问题分别是()。
a.应该是什么、是什么b.是什么、应该是什么12.选择就是如何使用()的决策。
a.物品b.有限资源13.一个完整的经济理论包括()。
a.定义、假设、假说、预测b.叙述法、列表法、图形法、模型法14.存量是指()上存在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
a.一定时期相关b.一定时点无关15.流量是指()内发生的变量的数值,其数值大小与时间维度()。
a.一定时期相关b.一定时点无关16.理论的表述方式一般有()、()、()、()。
曼昆《经济学原理》答案

第一篇导言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复习题1.列举三个你在生活中面临的重要权衡取舍的例子。
答:①大学毕业后,面临着是否继续深造的选择,选择继续上学攻读研究生学位,就意味着在今后三年中放弃参加工作、赚工资和积累社会经验的机会;②在学习内容上也面临着很重要的权衡取舍,如果学习《经济学》,就要减少学习英语或其他专业课的时间;③对于不多的生活费的分配同样面临权衡取舍,要多买书,就要减少在吃饭、买衣服等其他方面的开支。
2.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什么?答:看一场电影的机会成本是在看电影的时间里做其他事情所能获得的最大收益,例如:看书、打零工。
8.为什么生产率是重要的?答:因为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而对这种能力的最重要的衡量度就是生产率。
生产率越高,一国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就越多。
9.什么是通货膨胀,什么引起了通货膨胀?答:通货膨胀是流通中货币量的增加而造成的货币贬值,由此产生经济生活中价格总水平上升。
货币量增长引起了通货膨胀。
10.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如何相关?答:短期中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存在着权衡取舍,这是由于某些价格调整缓慢造成的。
政府为了抑制通货膨胀会减少流通中的货币量,人们可用于支出的货币数量减少了,但是商品价格在短期内是粘性的,仍居高不下,于是社会消费的商品和劳务量减少,消费量减少又引起企业解雇工人。
在短期内,对通货膨胀的抑制增加了失业量。
问题与应用3.你正计划用星期六去从事业余工作,但一个朋友请你去滑雪。
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什么?现在假设你已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这种情况下去滑雪的成本是什么?并解释之。
答:去滑雪的真实成本是周六打工所能赚到的工资,我本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去工作。
如果我本计划这天在图书馆学习,那么去滑雪的成本是在这段时间里我可以获得的知识。
5.你管理的公司在开发一种新产品过程中已经投资500万美元,但开发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
在最近的一次会议上,你的销售人员报告说,竞争性产品的进入使你们新产品的预期销售额减少为300万美元。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习题及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一章导论习题及答案第一章导论二、单选题:1.经济物品是指( )A.有用的物品B.稀缺的物品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2.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一点表示( )A.通货膨胀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C.该国可能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D.一种生产品最适度产出水平3.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理是(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利用,则只有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物品的生产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4.下列命题中哪一个不是实证分析命题?( )A.1982年8月联储把贴现率降到10%B.1981年失业率超过9%C.联邦所得税对中等收入家庭是不公平的D.社会保险税的课税依据现在已超过30000美元5.以下问题中哪一个不属微观经济学所考察的问题?( )A.一个厂商的产出水平B.失业率的上升或下降C.联邦货物税的高税率对货物销售的影响D.某一行业中雇佣工人的数量6. 经济学家提出模型的主要理由是( )A.一个模型为验证一种假设所必需B一个模型可帮助弄清和组织对一个论点的思考过程C.一个模型为决定一个指数所必需D.只有模型中才可使用实际变量7.微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市场经济B.个体行为C.总体经济活动D.失业和通货膨胀等8.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 )。
A.计划经济B.经济总体状况,如失业与通货膨胀C.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D.计算机产业的价格决定问题9.实证经济学( )。
A.关注应该是什么B.主要研究是什么,为什么,将来如何C. 不能提供价值判断的依据D.对事物进行价值判断10.下列哪一项会导致生产可能线向外移动( )。
A.失业B.通货膨胀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技术进步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品生产下降11.人们在经济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中要进行选择的根本原因在于()。
经济学原理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经济学原理第⼀章习题及答案第⼀章导⾔⼀、单项选择题1、下列哪⼀种情况涉及权衡取舍()A、买⼀辆新汽车B、上⼤学C、星期天上午看⼀场⾜球⽐赛D、睡午觉E、以上各项都涉及2、之所以要权衡取舍,是因为欲望是⽆限的,⽽资源是()A、有效的B、经济的C、稀缺的D、⽆限的E、边际的3、经济学研究()A、如何完全满⾜我们⽆限的欲望。
B、社会如何管理其稀缺资源C、如何把我们的欲望减少到我们得到满⾜时为⽌D、如何避免进⾏权衡取舍E、社会如何管理其⽆限的资源4、除⾮⼀种⾏为满⾜下列条件,否则理性⼈就不会⾏事()A、可以为某⼈赚钱B、符合伦理道德C、产⽣了⼤于边际利益的边际成本D、产⽣了⼤于边际成本的边际利益E、以上每种情况都不是5、提⾼税收并增加福利⽀付()A、证明了存在免费午餐B、减少了市场势⼒C、以损害平等为代价提⾼了效率D、以损害效率为代价改善了平等E、以上每⼀种情况都不是6、假设你捡了20美元。
如果你选择把这20美元⽤于看⾜球⽐赛,你看这场⽐赛的机会成本是()A、没有,因为你捡到了钱B、20美元(因为你可以⽤这20美元买其他东西)C、20美元(因为你可以⽤这20美元买其他东西)加上你⽤于看⽐赛的时间的价值D、20美元(因为你可以⽤这20美元买其他东西)加上你⽤于看⽐赛的时间的价值,再加上你在看⽐赛中买饭的成本E、以上每⼀项都不是7、对外贸易()A、使⼀国能以低于⾃⼰在国⽣产⼀切东西时的成本拥有种类更多的物品B、使⼀国可以避免权衡取舍C、使⼀国可以更平等D、提⾼了资源的稀缺性E、以上每⼀项都不是8、由于⼈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如果会计师的平均薪⽔增加50%,⽽教师的平均⼯资增加20%,我们可以预期()A、学⽣将从教育专业转向会计专业B、学⽣将从会计专业转向教育专业C、上⼤学的学⽣少了D、以上每⼀项都不是9、以下哪⼀种活动最可能产⽣外部性()A、学⽣坐在家⾥看电视B、学⽣在宿舍⾥聚会C、学⽣为了娱乐⽽读⼩说D、学⽣在学⽣会吃汉堡包10、以下哪⼀种东西产⽣的外部性能⼒最⼩()A、⾹烟B、⾳响设备C、防⽌疾病的疫苗D、教育E、⾷物11、以下哪⼀种情况描述了最⼤的市场势⼒()A、⼀个农民对⾕物价格的影响B、沃尔沃对汽车价格的影响C、微软对台式电脑操作系统价格的影响D、⼀个学⽣对⼤学学费的影响12、下列哪⼀种关于市场经济的表述是正确的()A、市场参与者仿佛由⼀只“看不见的⼿”指引⾏事,产⽣了使社会福利最⼤化的结果B、税收有助于沟通⽣产者与消费者的成本与利益C、在有⾜够⼤的电脑时,中央计划者可以⽐市场更有效地指导⽣产D、市场体制的⼒量倾向于在消费者平等地分配资源13、美国⼯⼈享有⾼⽣活⽔平是因为()A、美国的公会维护了⾼⼯资B、我们保护⾃⼰的⼯作免受国外竞争C、美国有⾼的最低⼯资D、美国⼯⼈的⽣产率⾼E、以上每⼀项都不是14、⾼⽽持久的通货膨胀原因是()A、公会使⼯资增加的太多了B、⽯油输出国组织使⽯油价格上升的太多了C、政府增加的货币量太多了D、管制使⽣产成本增加的太多了15、在短期()A、通货膨胀提⾼会暂时增加失业B、通货膨胀下降会暂时增加失业C、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关的D、经济周期被消除了E、以上每⼀项都不是16、你根据销售额为2000美元的估算花1000美元盖了⼀个热狗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言
一、名词解释
资源的稀缺性
资源的稀缺性——指相对于人类无限的需求而言,人的需求具有无限增长和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这种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劳务,从而需要更多的资源,而在一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资源总是有限的,相对不足的资源与人类绝对增长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资源的稀缺性。
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是指为了得到某种东西而所要放弃另一些东西的最大价值
生产可能性边界
生产可能性边界用来表示经济社会在既定资源和技术条件下所能生产的各种商品最大数量的组合,反映了资源稀缺性与选择性的经济学特征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有时也被称为价格理论,主要研究个体消费者,企业,或者产业的经济行为,及其生产和收入分配。
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
宏观经济学是相对于古典的微观经济学而言的。
宏观经济学是约翰·梅纳德·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发表以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个经济学分支。
理性人
经济学里,“合乎理性的人”的假设通常简称为“理性人”或者“经纪人”。
西方经济学家指出,所谓的“理性人”是对在经济社会中从事经济活动的所有人的基本特征的一个一般性的抽象。
这个被抽象出来的基本特征就是: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都是利己的。
也可以说,每一个从事经济活动的人所采取的经济行为都是力图以自己的最小经济代价去获得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
二、是非题
1、(是)如果社会不存在稀缺性,也就不会产生经济学。
2、(非)只要有人类社会,就会存在稀缺性。
3、(非)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不会出现资源浪费的现象。
4、(非)因为资源是稀缺的,所以产量是既然定的,永远无法增加。
5、(非)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利用问题。
6、(是)在不同的经济体制下,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的解决方法是不同的。
7、(是)经济学根据其研究范畴示同,可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要。
8、(非)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9、(是)微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宏观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是)一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的点表示社会使用既定的生产资源所能生产商品的最大组合。
11、(是)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12、(是)经济学按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分为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13、(非)实证经济学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经济学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14、(非)“物价高一些好还是低好”的命题属于实证经济学问题。
15、(非)规范经济学的结论以研究者的阶级地位和社会伦理观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结论。
三、选择题
1、经济学可以定义为(C)
A.政府对市场制度的干预;
B.企业取得利润的活动;
C.研究如何最合理地配置稀缺资源于诸多用途;
D.人民靠收入生活。
2、说“资源的稀缺性”是指(B)
A.世界上大多数人生活在贫困中;
B.相对于资源的需求而言,资源总是不足的;
C.资源必须保留给下一代;
D.世界上资源最终将由于生产更多的物品和劳务而消耗殆尽。
3、经济物品是指(D)
A.有用的物品;
B.稀缺的物品;
C.要用钱购买的物品;
D.有用且稀缺的物品。
4、已过生产可能性曲线以内的点表示(B)
A.通货膨胀;
B.失业或者说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
C.该国可利用的资源减少以及技术水平降低;
D.一种生产产品最适度水平。
5、生产可能性曲线说明的基本原来是(B)
A.一国资源总能被充分利用;
B.假定所有经济资源能得到充分的有效利用,则只能减少y物品生产才能增加x 物品的生产;
C.改进技术引起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内移动;
D.经济能力增长唯一决定于劳动力数量。
6、下列各项中哪一项会导致一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动(C)
A.失业;
B.通货膨胀;
C.有用性资源增加或者技术进步;
D.消费品生产增加,资本物品生产下降。
7、生产可能性曲线凹向原点(即向外凸出)反映了(B)
A.资源在所有生产活动中都同样有效率;
B.成本递增规律;
C.存在政府政策;
D.失业率高。
8、社会在其生产可能性曲线上选择一点所回答的问题在下列几点中只有哪一点才不是?(D)
A.如何生产;
B.生产什么;
C.为谁生产;
D.在哪里生产。
四、简答题
1、机会成本概念与一般理解的成本概念有何联系和区别?生产一种有用物品的
“机会成本”与经济效率(或称“效益”)的关系如何?
答:
机会成本就是指在决策分析过程中,从两个备选方案中选取某个方案而放弃其他方案所丧失的潜在利益.它的意义是;在选择方案时,如果考虑了机会成本,所选方案的收益仍为正数,该方案即为最优方案; 如果考虑了机会成本,所选方案的收益为负数,该方案就不是最优方案.引进机会成本概念后,就可能保证决策的最优化.
经济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状况,所进行的任何改变都不会给任何人带来损失而能增加一些人的福利。
这样一种状态就是经济的有效率状况(或者帕累托效率或帕累托最优)。
二者关系其实很简单,经济效率的高低与机会成本有直接联系,在正确选择机会成本以后,经济效益取到最大值,反之亦然。
2、怎样区分“技术效率”与“经济效率”?请论证说明“技术上有效率一定是
经济上也有效率”这个命题是否正确。
经济效率与生产资源的稀缺性关系如何?
答: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都是生产效率问题,但前者纯粹是从生产技术的角度考虑技术的可行性问题,比方说生产一定产品,应当投入多少劳力,多少设备,但经济效率还需要考虑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如何使用生产要素才能使生产成本最低。
技术上有效率的不一定就是经济上有效率的。
例如,某一工程仅从技术角度考虑的话,则投入一定数量劳动力再加少量先进的设备就是有效率的。
然而,如果劳动工资很低,而先进设备却十分昂贵,则从经济效率考虑,宁可更多用劳动力,用些简陋的老设备代替先进设备,这样会更合算些。
反之亦然。
一般说来,越是稀缺的资源,其价格越昂贵,则采用这种资源进行生产,成本越高,经济效率会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