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妇科学方剂口诀

合集下载

【中医】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

【中医】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

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
调经养血,四物汤为主,当归芍药地黄入,川芎香附共调和。

补血调经归芎芍,地黄白术共煎汤,煎服温经调月经,妇人病症得安康。

芎归芍药四物全,补血调经功效显,加芎归芍汤调经,女子疾病皆可安。

归脾汤中用归芎,白术茯神共煎汤,补脾养血调经水,妇女病症悉可康。

固经止崩芎归芍,白术阿胶共煎汤,煎服调理经水固,妇人崩漏得安宁。

白术芎归调经水,香附陈皮共煎汤,行气调经除腹痛,妇人腹痛安如常。

温经散寒芎归芍,吴茱萸肉桂共煎汤,温经散寒调经水,妇人寒凝病可康。

八珍汤中补气血,芎归芍药共煎汤,加参苓术草共煎,妇人虚弱病可康。

四君子汤调脾胃,芎归芍药共煎汤,补中益气调经水,妇人脾胃虚弱安。

芎归芍药四君子,加苓术草共煎汤,补气养血调经水,妇人诸病皆可康。

艾附暖宫汤调经,艾叶香附共煎汤,温经散寒调经水,妇人宫寒病可康。

安神定志归脾汤,茯神远志共煎汤,补脾养心调经水,妇人神经衰弱安。

补中益气芎归汤,黄芪升麻共煎汤,补中益气调经水,妇人疲劳病可康。

十全大补汤调经,芎归芍药共煎汤,加参芪术草共煎,妇人诸病皆可康。

养生保健,中医方剂,调经养血,妇女安康。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中医妇科学》方歌中医妇科学源远流长,其中的方歌更是凝聚了历代医家的智慧与经验。

方歌以其简洁明快、朗朗上口的特点,成为中医传承和学习的重要工具。

“四物汤”,熟地、当归、白芍、川芎配。

补血调血基础方,妇女诸疾常相随。

熟地滋阴补血好,当归养血又调经。

白芍柔肝能止痛,川芎活血行气血。

月经不调皆可用,血虚血瘀功效奇。

“当归补血汤”,黄芪当归比例奇。

补气生血代表方,产后血虚最相宜。

黄芪补气力量宏,当归补血又和营。

气血互生互依存,身热面赤此方医。

“归脾汤”中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心脾两虚气血亏,怔忡健忘失眠宜。

崩漏便血皆能治,养血安神效力奇。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

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柴胡疏肝解郁妙,白芍养血柔肝好。

白术茯苓健脾湿,薄荷生姜散郁热。

“固冲汤”内用术芪,龙牡萸芍茜草施。

海螵蛸倍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

益气健脾固冲任,止血调经效力持。

“完带汤”中用白术,山药人参白芍辅。

苍术车前黑芥穗,陈皮甘草与柴胡。

补脾疏肝化湿浊,带下清稀自能除。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炮干姜。

养血祛瘀功偏擅,恶露不行腹痛康。

当归养血活血佳,川芎活血行气血。

桃仁活血祛瘀滞,炮姜温经散寒邪。

“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

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温经散寒又养血,调经止痛治漏崩。

“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

补肾安胎功效著,预防流产是良医。

“两地汤”内用生地,地骨皮与麦冬齐。

玄参阿胶白芍配,滋阴清热调经宜。

“安冲汤”中芪术龙,牡蛎海螵茜草同。

生地白芍续断配,益气固冲治漏红。

“易黄汤”中芡白果,山药车前黄柏合。

补肾清热祛湿浊,带下黄稠自可遏。

这些方歌不仅有助于记忆方剂的组成和功效,更能在临床实践中快速指导用药。

中医妇科学的方歌是中医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为保障妇女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要真正掌握和运用这些方歌,并非简单的背诵就可以。

需要深入理解方剂的组方原理、药物的性味归经,以及适应病症的特点。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中医妇科学方歌(1)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治经多早,清火滋水此方好,丹皮地骨黄柏芍,茯苓熟地嫩青蒿。

(2)两地汤《傅青主女科》两地汤方地骨皮,胶芍冬地及玄参,月经先期因虚热,清经凉血复滋阴。

(3)良方温经汤《校注妇人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人参芎归桂通阳,芍药甘草缓急痛,莪丹牛膝引血良。

(4)艾附暖宫汤《沈氏尊生书》艾附暖宫四物汤,吴萸引桂暖宫房,更有川断益肝肾,黄芪补气又扶阳。

(5)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大补元煎益精方,人参草药培脾安,归地山萸滋真水,杜仲枸杞冲任藏。

(6)乌药汤《兰室秘藏》乌药汤善调气滞,当归香附木香归,甘草协和调诸药,经后量少此方宜。

(7)逍遥散《和剂局方》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调经解郁理肝脾,有热丹栀可参酌。

(8)定经汤《傅青主女科》定经汤用归芍地,荆炭柴淮茯菟丝,经来先后期无定,脾肾亏虚肝郁宜。

(9)固阴煎《景岳全书》固阴煎为补肾剂,熟地参萸菟丝系,远志五味通心肾,甘药协调经乱齐。

(10)举元煎《景岳全书》举元煎方专补脾,参术升麻炙草芪,补中益气功相若,气虚经多重剂施。

(11)保阴煎《景岳全书》保阴煎方用白芍,生熟二地淮山药,川断甘草柏和芩,血热阴亏功效好。

(12)安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安冲汤可治血崩,海螵龙牡茜草根,地芍术芪川续断,固气滋阴疗效珍。

(13)解毒四物汤《沈氏尊生书》解毒四物汤四黄,芩连栀柏泻火强,芎归地芍能化瘀,血热经多疗效彰。

(14)失笑散《和剂局方》蒲黄灵脂失笑散,配伍精良效非凡,化瘀止血兼止痛,瘀阻经多服之安。

(15)滋血汤《证治准绳.女科》滋血汤治经衰少,精血亏虚四物疗,参芪淮茯益生化,气充血足经自调。

(16)归肾丸《景岳全书》归肾丸中归地苓,枸杞山萸重益精,山药杜仲菟丝子,补肾养肝健脾经。

(17)桃红四物汤《医宗金鉴》桃红四物寓归芎,瘀家经少此方通,桃红活血地芍补,祛瘀生新效力雄。

(18)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苍术导痰丸茯苓,陈夏甘枳药南星,生姜苍术和香附,痰湿经少或闭经。

中国中医妇科学常见方剂及其方歌(部分)

中国中医妇科学常见方剂及其方歌(部分)

中国中医妇科学常见方剂及其方歌1. 甘麦大枣汤《金匮要略》方歌:甘麦大枣缓心神,养心安神治脏躁,甘草小麦与大枣,心虚肝郁急须尝。

2. 养荣壮肾汤《妇人良方》方歌:养荣壮肾真阴补,熟地山药共山萸,茯苓丹皮泽泻配,二至杜仲加枸杞。

3. 调经种玉汤《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歌:调经种玉补肝肾,白芍熟地与山药,丹参香附白术加,益母川芎红花草。

4. 四物汤《仙授理伤续断秘方》方歌:四物地芍与归芎,补血调经此方功,营血虚滞诸多病,加减运用在其中。

5. 八珍汤《正体类要》方歌:八珍双补气血方,四君四物合成汤,气血两虚内伤重,妇人调理靠此良。

6. 归脾汤《济生方》方歌:归脾汤中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7.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方歌:补中益气升阳举,甘草人参归术陈,升柴参术当归用,气虚下陷用此方。

8. 六味地黄丸《小儿药证直诀》方歌:六味地黄益肾阴,山萸山药与丹皮,泽泻苓草共熟地,三阴同补肾方珍。

9. 十全大补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歌:十全大补四君先,熟地四物合二仙,气血双补效无比,调养冲任真良方。

10. 逍遥散《和剂局方》方歌: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疏肝养血又健脾,调经八珍此为范。

11. 清经散《医宗金鉴》方歌:清经散用牡丹皮,地骨青蒿加黄柏,茯苓白芍熟地黄,血热妄行此方宜。

12. 固本止崩汤《妇人大全良方》方歌:固本止崩芪术参,归芍熟地芎草加,黄柏龟板牡蛎用,崩中漏下此方效。

13. 温经汤《金匮要略》方歌:温经汤用吴萸桂,芎归丹皮及地芍,参草半夏姜夏益,调经养血温经行。

14. 保阴煎《医学衷中参西录》方歌:保阴煎中二地黄,芩柏山药续断芍,养阴清热又安胎,肝肾阴虚此方宜。

15. 止带方《妇人良方》方歌:止带方中用白术,山药车前与芡实,龙骨牡蛎及茯苓,带下清稀此方主。

16. 圣愈汤《医学入门》方歌:圣愈汤中地芍芎,人参黄芪同归用,血虚发热心烦倦,气血双补此方奇。

17. 丹栀逍遥散《医学心悟》方歌:丹栀逍遥加栀丹,柴苓归术芍草全,肝郁血虚火旺证,疏肝养血清热先。

中医妇科速记口诀

中医妇科速记口诀

中医妇科的速记口诀
以下是中医妇科的一些速记口诀:
1.月经过少:血虚肾虚化源枯,血瘀痰湿经被阻,归肾当地小营滋,
桃红通瘀痰苍附。

2.闭经:阴虚血燥气血弱,肾亏气滞痰湿阻,加减一阴参养荣,四
君苍附苁蓉逐。

3.经行乳房胀痛:经行乳胀寻三脏,肝胃肾经入乳房。

肝郁逍遥自
逍遥,胃虚四物二陈汤。

肝肾亏虚一贯煎,或用滋水清肝方。

4.经行头痛:肝藤瘀通八珍血。

5.经行感冒:少小桑风荆穗寒。

6.经行身痛:当归补血瘀趁痛。

7.经行泄泻:四神健固苓白术。

8.经行浮肿:苓桂肾气温脾肾,八物养血理气滞。

9.经行吐衄:加味麦冬阴顺经,清肝引经降郁火。

10.经断复来:脾虚肝郁肾阴虚,复来湿毒湿热注,安老知柏龟胶补,
桂苓萆薢易黄汤。

11.带下过多:阴虚挟湿知柏地,肾阳内补完带脾,带多热毒五味消,
湿热虫毒止带疗。

12.带下过少:带下过少全因虚,血枯瘀阻肝肾亏,小营补益兼化瘀,
养精益血左归奇。

以上速记口诀仅供参考,中医妇科内容较为广泛和深入,如需更专业
的解读和指导,建议咨询中医妇科专家。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妇科常用方剂方歌1、一阴煎(《景岳全书》)一阴煎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丹参膝草或杜仲滋阴清热保安康由麦冬、芍药、生地、熟地、丹参、牛膝(一方有杜仲,无牛膝)、甘草七味药组成。

滋阴清热。

治肾水真阴虚损所致烦渴咽干,潮热不退,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2、二黄三白散(《妇科玉尺》)二黄三白香附芍黄连黄柏侧柏酌白术椿白白石脂清热利湿治带卓由黄连、黄柏、香附、芍药、侧柏叶、白术、椿白皮、白石脂八味药组成。

清热利湿。

治带下赤白,甚或黄赤相兼,量多质粘稠、气臭秽、少腹坠胀,阴户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等症。

3、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人参麦冬散知芩生地竹茹草茯苓清热养阴安心神妊娠烦闷效验灵由人参、麦冬、知母、黄芩、生地、竹茹、甘草、茯苓八味药组成。

清热养阴,安神除烦。

治妊娠心中烦闷,坐卧不宁,午后潮热,手足心烦热,口干咽燥,干咳无痰,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而滑等症。

4、八物汤(《济阴纲目》)八物沁扣四物匡延胡川楝木香榔疏肝理气调经血经行肢肿服之康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延胡索、木香、川楝子、槟榔八味药组成。

疏肝理气。

治经行肢体肿胀,脘闷胁胀,善叹息,苔薄白,脉弦细等症。

5、大营煎(《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大营煎当归熟地桂草添杜仲牛膝枸杞子扶阳散寒有效验由当归、熟地、肉桂、甘草、杜仲、牛膝、枸杞子七味药组成。

养血温经、扶阳散寒。

治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的经行延后,色淡清稀,小腹作痛,腰酸无力,舌淡苔薄,脉沉延无力等症。

6、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下乳涌泉四物草山甲留行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桔柴胡青皮解郁好由四物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加山甲、王不留行、白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柴胡、青皮、甘草共十四味药组成。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治产后乳汁分泌少。

胸胁胀闷、情志抑郁,饮食不振、苔薄黄,脉弦细带数等。

7、内补丸(《女科切要》)鹿茸菟丝内补丸芪桂苁蓉附紫菀潼白蒺藜桑螵蛸温肾培元止带专由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肉桂、肉苁蓉、制附子、白蒺藜、紫菀、桑螵蛸十味药组成。

中医执考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执考妇科常用方剂方歌

中医执考妇科常用方剂方歌妇科常用方剂方歌:1、一阴煎(《景岳全书》)一阴煎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丹参膝草或杜仲滋阴清热保安康由麦冬、芍药、生地、熟地、丹参、牛膝(一方有杜仲,无牛膝)、甘草七味药组成。

滋阴清热。

治肾水真阴虚损所致烦渴咽干,潮热不退,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

2、二黄三白散(《妇科玉尺》)二黄三白香附芍黄连黄柏侧柏酌白术椿白白石脂清热利湿治带卓由黄连、黄柏、香附、芍药、侧柏叶、白术、椿白皮、白石脂八味药组成。

清热利湿。

治带下赤白,甚或黄赤相兼,量多质粘稠、气臭秽、少腹坠胀,**瘙痒,舌红苔黄腻,脉濡滑数等症。

3、人参麦冬散(《妇人秘科》)人参麦冬散知芩生地竹茹草茯苓清热养阴安心神妊娠烦闷效验灵由人参、麦冬、知母、黄芩、生地、竹茹、甘草、茯苓八味药组成。

清热养阴,安神除烦。

治妊娠心中烦闷,坐卧不宁,午后潮热,手足心烦热,口干咽燥,干咳无痰,舌红苔薄黄,脉细数而滑等症。

4、八物汤(《济阴纲目》)八物沁扣四物匡延胡川楝木香榔疏肝理气调经血经行肢肿服之康由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延胡索、木香、川楝子、槟榔八味药组成。

疏肝理气。

治经行肢体肿胀,脘闷胁胀,善叹息,苔薄白,脉弦细等症。

5、大营煎(《景岳全书》)景岳全书大营煎当归熟地桂草添杜仲牛膝枸杞子扶阳散寒有效验由当归、熟地、肉桂、甘草、杜仲、牛膝、枸杞子七味药组成。

养血温经、扶阳散寒。

治阳气不足,阴寒内盛所致的经行延后,色淡量少,质清稀,小腹作痛,腰酸无力,舌淡苔薄,脉沉延无力等症。

6、下乳涌泉散(《清太医院配方》)下乳涌泉四物草山甲留行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桔柴胡青皮解郁好由四物汤(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加山甲、王不留行、白芷、通草、木通、花粉、漏芦、柴胡、青皮、甘草共十四味药组成。

疏肝解郁,通络下乳。

治产后乳汁分泌少。

胸胁胀闷、情志抑郁,饮食不振、苔薄黄,脉弦细带数等7、内补丸(《女科切要》)鹿茸菟丝内补丸芪桂苁蓉附紫菀潼白蒺藜桑螵蛸温肾培元止带专由鹿茸、菟丝子、潼蒺藜、黄芪、肉桂、肉苁蓉、制附子、白蒺藜、紫菀、桑螵蛸十味药组成。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中医妇科学方歌

《中医妇科学》方歌新世纪第二版“十一五”教材一.月经病1.月经先期1.1.气虚证1.1.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斟。

1.1.2肾气虚证:固阴煎景岳书中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兼;炙草菟丝五味子,益肾固冲调经先。

1,2血热证1.2.1阳盛血热症:清经散水火太旺清经散,地骨白芍茯苓丹;熟地青蒿黄柏并,先期量多服之安。

1.2.2阴虚血热证:两地汤(两地胶芍麦玄参)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1.2.3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逍遥散中归苓芍,柴胡白术加甘草;薄荷生姜加少许,丹栀解郁疗效好。

2.月经后期2.1肾虚证:当归地黄饮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2.2血虚证:大补元煎大补元煎用山药,山萸熟地加枸杞;当归杜仲人参草,滋补肝肾益血气。

2.3血寒症2.3.1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2.3.2实寒症: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川芎牛膝人参当;桂芍莪术丹皮草,温经行滞效力彰。

2.4气滞证:乌药汤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3月经先后无定期3.1肝郁证:逍遥散3.2肾虚证:固阴煎3.3肝郁肾虚:定经汤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期之好。

4月经过多4.1气虚证:举元煎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炙草升术添;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4.2血热证:保阴煎加地榆、茜草、马齿苋保阴煎中两地芩,柏草芍药续断行;经来量多并烦渴,清热凉血功效灵。

4.3血瘀证: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失效蒲黄五灵同,祛瘀止痛建奇功。

5.月经过少5.1肾虚证:归肾丸景岳书中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三补茯苓当归合,调经益肾治同源。

5.2血虚证:滋血汤滋血汤中含四物,参芪茯苓山药入。

5.3血瘀证:桃红四物汤5.4痰湿证:苍附导痰汤仓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川芎神曲枳壳当,痰浊经闭此方商。

中医妇科方剂歌诀

中医妇科方剂歌诀

附篇妇科常用方剂歌诀作为一名中医妇科医师,基本上要掌握妇科常用方剂50首。

为了帮助学者掌握妇科方面的方剂,我们选编了50首较常用的方剂,其中不乏夏桂成验方。

凡在妇科进修或学习者,均需背熟,以资考核,并为临床应用。

为此把它编成歌诀,以备背诵,并增功用、主治、方义、简释,以供背诵时参考。

目录1. 先期汤 27. 血府逐瘀汤2. 奇效四物汤 28. 逐瘀止崩汤3. 清经散 29. 加味失笑散4. 清热固经汤 30. 琥珀散(附:脱膜散)5. 保阴煎 31. 折冲饮6. 倒经汤 32. 脱花煎7. 益肾通经汤 33. 红藤败酱散8. 抑肝和胃饮 34. 苍附导痰丸9. 橘皮竹茹汤35. 启宫丸10. 羚羊角散36. 全生白术散11. 清魂散37. 千金鲤鱼汤12. 侧柏樗皮丸38. 完带汤13. 易黄汤39. 健固汤14. 清心滋肾汤40. 两地汤15. 温经汤41. 胶艾汤16. 温经摄血汤42. 滋肾生肝饮17. 过期饮43. 滋水清肝饮18. 补肾促排卵汤44. 二仙汤19. 开郁种玉汤45. 定经汤20. 加味乌药汤46. 调肝汤21. 紫苏饮47. 毓麟珠22. 天仙藤散48. 泰山磐石散23. 泽兰汤49. 保产无忧散24. 免怀汤50. 通乳丹25. 佛手散51. 下乳涌泉散26. 生化汤1. 先期汤《女科证治准绳》先期汤中用胶艾,三黄香附知母良;先期量多血热尝,凉血固经效力强。

功用:清热凉血固经。

主治:血热之月经先期量多。

方解:黄芩、黄柏、黄连、生地、知母清热凉营,当归、芍药、阿胶、甘草养血止血,香附调气,川芎调血,更加艾叶反佐,以免苦寒留瘀。

2. 奇效四物汤《校注妇人良方》奇效方中用四物,胶艾黄芩共加入;妇人崩中属血热,清热止血有奇功。

功用:清热养阴止血。

主治:治肝经虚热,血沸腾而崩久不止。

方解:四物汤养血,黄芩、阿胶清热养阴止血,艾叶反佐,用量宜小,以此配合,主要是清血中之火而达到止血之目的。

中医妇科方剂(整理版)

中医妇科方剂(整理版)

---------------------------------------------------------------最新资料推荐------------------------------------------------------中医妇科方剂(整理版)中医妇科学方歌一、月经病 1.月经先期 1.1.气虚证 1.1.1 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斟。

1.1.2 肾气虚证:固阴煎景岳书中固阴煎,三补人参远志兼;炙草菟丝五味子,益肾固冲调经先。

1.2 血热证 1.2.1 阳盛血热症:清经散清经散治经多早,清火滋水此方好;丹皮地骨黄柏芍,茯苓熟地嫩青蒿。

方药:丹皮,地骨皮,白芍,熟地,青蒿,黄柏,茯苓 1.2.2 阴虚血热证:两地汤火旺水亏两地汤,芍药元参生地黄;地骨阿胶麦冬肉,先期量少效非常。

1.2.3 肝郁血热证:丹栀逍遥散逍遥散中归苓芍,柴胡白术加甘草;薄荷生姜加少许,丹栀解郁疗效好。

2.月经后期 2.1 肾虚证:当归地黄饮景岳当归地黄饮,山萸山药杜仲引;再加牛膝炙甘草,滋肾养血通经灵。

2.2 血虚证:大补元煎大补元煎用三补,枸杜人参草当归。

2.3 血寒症 2.3.1 虚寒证:温经汤《金匮要略》温经汤用桂萸芎,归芍丹皮姜夏冬;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祛瘀在温通。

方药:当归,桂枝,吴茱萸,芍药,川芎,人参,生姜,麦冬半夏,丹皮,阿胶,甘草 2.3.2 实寒症:温经汤《妇人大全良方》妇人良方温经汤,人参芎归桂通阳;芍药甘草缓急痛,莪丹牛膝引血1/ 18良。

方药:人参,当归,川芎,白芍肉桂,莪术,丹皮,甘草,牛膝2.4 气滞证:乌药汤乌药汤中当归草,香附木香五药找。

3 月经先后无定期 3.1 肝郁证:逍遥散 3.2 肾虚证:固阴煎3.3 肝郁肾虚:定经汤定经汤用归地芍,菟丝茯苓及山药;柴胡芥穗疏肝气,月经无定期之好。

4 月经过多 4.1 气虚证:举元煎景岳书中举元煎,参芪升术炙甘草;升阳举陷摄气血,血崩血脱服之敛。

中医妇科学口诀

中医妇科学口诀

中医妇科学口诀妇科口诀(自己整理版)妇科月经先期证治歌诀:先期连续早七天,--月经先期:1.提前7天以上。

2.连续两个周期气虚血热两因连。

--先期的病因:1.气虚。

2.血热脾虚归脾补中益,--脾气虚证,用归脾汤或补中益气汤肾虚归肾固阴煎。

--肾气虚证,用固阴煎或归肾丸阳盛血热用清经,--阳盛血热证,用清经散阴虚两地凉血痊。

--阴虚血热证,用两地汤(生地,地骨皮)肝郁血热不难治,--肝郁血热证,用丹栀逍遥散方用丹栀逍遥丹妇科月经后期证治歌诀:后期推后多七日,--月经后期:1.周期推后7天以上,2.连续两个周期。

不通不荣两因迟。

--病机:1.不通(寒凝,痰湿,气滞),2.不荣(血虚,肾虚)。

当归地黄应肾虚,--肾虚证:当归地黄饮血虚补元煎来治。

--血虚证:大补元煎实寒良方虚金匮,--实寒:良方温经汤。

虚寒:金匮温经汤乌药专治是气滞。

--气滞证:乌药汤辨证清楚用方明。

芎归二陈去痰湿。

--痰湿证:芎归二陈汤。

妇科月经先后不定期证治歌诀:先后不定期,责之脾肾肝。

--先后不定期,与肝脾肾密切相关肝郁逍遥散,--肝郁证,用逍遥散肾虚固阴煎。

--肾虚证,用固阴煎肝肾定经汤,--肝郁肾虚证,用定经汤脾虚归脾丸。

--脾虚证,用归脾丸。

妇科月经过多证治歌诀:月经过多辨分明,--经量大于100ml脾虚举元或安冲。

--脾虚证,用举元煎或安冲汤阴虚左归合二至,--肾阴虚证,用左归丸合二至丸,或滋阴固气汤血瘀逐瘀将军通。

--血瘀证,用逐瘀止血汤,或将军斩关汤血热再分虚实热,虚热相资实固经。

--虚热证用上下相资汤,实热证用清热固经汤妇科闭经证治歌诀:闭经三虚三实分,--三虚证:气血虚,肾气虚,阴虚。

三实证:气滞血瘀,痰湿,寒凝血瘀证气血虚弱用人参。

--气血虚弱证,用人参养荣汤肾气亏损苁蓉菟,--肾气亏损证,用加减苁蓉菟丝子丸阴虚血燥用一阴。

--阴虚血燥证,用加减一阴煎气滞血瘀两逐瘀,--气滞血瘀证,用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痰湿苍附合四君。

【中医】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

【中医】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

中医妇科学必背方歌1️⃣ 引言:中医妇科学的独特魅力中医妇科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分支,承载着千百年来对女性生理、病理及保健的深刻认识。

方歌,作为中医传承中的独特形式,以其朗朗上口、便于记忆的特点,成为中医学生学习与实践不可或缺的工具。

本文将精选中医妇科学中的必背方歌,通过深度解析,帮助读者领略其精髓。

2️⃣ 必背方歌精选与解析2.1 四物汤方歌“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补血调血理冲任,加减运用在其中。

”四物汤,被誉为“妇科圣方”,由熟地黄、白芍、当归、川芎四味药组成,主治血虚血滞所致的各种妇科疾病。

熟地黄补血填精,白芍养血柔肝,当归补血活血,川芎活血行气,四药合用,共奏补血调血之功。

2.2 当归芍药散方歌“当归芍药散川芎,白术茯苓泽泻同;妊娠腹痛绵绵者,养肝和脾功效宏。

”当归芍药散,主治妇人妊娠腹痛,以及肝脾不和所致的多种妇科疾病。

当归养血活血,芍药柔肝缓急,川芎活血行气,白术健脾益气,茯苓利水渗湿,泽泻利水消肿,诸药合用,共奏养肝和脾、和血止痛之效。

2.3 温经汤方歌“温经汤用吴茱萸,归芍丹桂姜夏芎;参草阿胶调气血,暖宫散寒效无穷。

”温经汤,主治冲任虚寒、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

吴茱萸温经散寒,当归、白芍养血活血,丹皮清热凉血,桂枝温通血脉,生姜、半夏和胃降逆,川芎活血行气,人参、甘草益气健脾,阿胶养血止血,诸药合用,共奏温经散寒、养血调经之效。

3️⃣ 方歌记忆与应用技巧3.1 理解方义,把握精髓记忆方歌时,首先要理解方剂的组成、功效及主治,把握其精髓。

这样不仅能加深记忆,还能在应用时更加得心应手。

3.2 联想记忆,形成网络将方歌中的药物名称、功效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场景进行联想,形成记忆网络。

例如,四物汤中的“地芍归芎”,可以联想到“地(熟地黄)上长着芍药和当归,旁边还有川芎在跳舞”。

3.3 反复诵读,熟能生巧方歌的记忆需要反复诵读,不断巩固。

通过多次诵读,可以逐渐熟悉方歌的韵律和节奏,从而达到脱口而出的境界。

中医妇科学口诀

中医妇科学口诀

中医妇科学口诀中医妇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生殖系统生理、病理及其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医学学科。

在学习中医妇科学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口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下面,我将分享一些中医妇科学的口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月经病口诀月经不调须掌握,气血阴阳辨虚实。

血热妄行宜清热,血瘀胞宫宜祛瘀。

寒凝胞宫须温经,湿热下注用清热。

肝气郁结疏肝气,痰湿阻滞用化痰。

肾虚精亏补肾虚,冲任失调调冲任。

2、带下病口诀带下异常须辨因,湿热寒虚各不同。

湿热下注用清热,寒湿带下温脾胃。

脾虚带下用健脾,肾虚带下补肾虚。

3、妊娠病口诀妊娠呕吐须辨因,气血虚弱分别治。

气滞呕吐用疏肝,痰湿呕吐用化痰。

4、产后病口诀产后多虚宜补益,产后多瘀宜活血。

产后腹痛宜调经,产后发热宜清暑。

产后出血宜固脱,产后恶露宜祛瘀。

5、妇科杂病口诀妇科杂病须辨位,脏腑经络须分清。

气滞血瘀用行气,血瘀胞宫宜祛瘀。

肾虚精亏补肾虚,冲任失调调冲任。

痰湿阻滞用化痰,湿热下注用清热。

寒凝胞宫须温经,肝气郁结疏肝气。

以上是中医妇科学的一些口诀,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记住这些口诀,还要理解其中的含义和用法,这样才能真正掌握中医妇科学的精髓。

中医妇科学口诀心法中医妇科学是一门深奥而富有魅力的学科,它揭示了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规律,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独特的理论和方法。

在学习中医妇科学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口诀心法,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门学科。

一、月经生理口诀月经周期二十八,三日阳长阴消长,七日阴长阳渐消,经行之时血海盈。

经血盈盈血海满,经血自溢胞宫内,经血下行胞宫内,经血盈满再循环。

二、带下病口诀带下病多因湿生,湿邪内盛脾虚成,脾虚运化失常时,湿浊内停带脉中。

带下病机分虚实,实证多因湿邪成,虚证多因脾肾弱,治疗原则应分清。

三、崩漏病口诀崩漏病机分虚实,虚证多因脾肾弱,实证多因热迫血,瘀血阻滞胞宫内。

崩漏治疗应分证,虚证补益脾肾气,实证清热化湿瘀,瘀血阻滞破瘀生。

《中医妇科学》方剂歌诀

《中医妇科学》方剂歌诀

《中医妇科学》方剂歌诀二仙汤《中医方剂临床手册》二仙汤将瘾疹医,仙茅巴戟仙灵脾,方中知柏当归合,调补冲任贵合机。

大补元煎《景岳全书》大补元煎景岳方,淮山杜仲熟地黄,人参当归枸杞子,枣仁甘草共煎尝。

开郁种玉汤《傅青主女科》开郁种玉傅氏方,归芍茯苓丹皮藏,白术香附天花粉,舒肝解郁功效彰。

止带方《世补斋·不谢方》止带泽泻猪茯苓,茵陈赤芍丹皮寻,车前黄柏牛膝栀,清热利湿止带灵。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少腹逐瘀小茴香,延胡没药归芎姜,肉桂蒲黄灵脂芍,治疗经行腹痛强。

艾附暖宫丸《沈氏尊生书》艾附暖宫四物配,吴萸续断芪肉桂,温经养血暖子宫,止带调经腹痛退。

圣愈汤《兰室秘藏》益气补血圣愈汤,参芪芎归芍地黄,体倦神衰经量多,胎产崩漏气血伤。

当归芍药散《金匮要略》当归芍药散川芎,茯苓白术泽泻从,妊娠血虚少腹痛,养血行气并止痛。

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血府逐瘀生地桃,红花当归草赤芍,桔梗枳壳柴芎膝,血化下行免作劳。

两地汤《傅青主女科》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内扰服之宜。

苍附导痰丸《叶天士女科诊治秘方》苍附导痰叶氏方,陈苓夏草南星姜,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寿胎丸中用菟丝,寄生续断阿胶施,妊娠中期小腹痛,固肾安胎此方咨。

完带汤《傅青主女科》完带汤中二术陈,车前甘草和人参,柴芍淮山黑芥穗,化湿止带此方金。

固冲汤《医学衷中参西录》固冲汤中用术芪,龙牡芍药茜草施,倍子海蛸棕榈炭,崩中漏下总能医。

固阴煎《景岳全书》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远志味,补肾益气服后康。

固本止崩汤《傅青主女科》固本止崩熟地黄,参芪归术炮姜匡,益气固本并养血,脾虚崩漏服此方。

固经丸《医学入门》固经丸用椿根皮,芩柏龟芍香附依,滋阴清热起沉疴,崩中漏下此方宜。

易黄汤《傅青主女科》易黄汤中芡白果,山药车前黄柏合,带下黄白兼腥臭,清热燥湿脾胃妥。

定经汤《傅青主女科》傅氏女科定经汤,淮山地芍当归放,柴苓荆芥菟丝子,调补肝肾效力彰。

妇科方剂学记忆口诀

妇科方剂学记忆口诀

妇科方剂学记忆口诀妇科方剂学记忆口诀 1.归肾丸【三仙兔祈福当中】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菟丝子、枸杞子、茯苓、当归、杜仲2.清经散【清经散中苓熟地,丹青黄白地骨皮】丹皮、地骨皮、白芍、大熟地、青蒿、白茯苓、黄柏3.两地汤【两地汤内用麦冬,玄参阿胶白芍共】大生地、地骨皮、元参、白芍药、麦冬、阿胶4.丹栀逍遥散:丹皮、山栀、柴胡、生姜、薄荷、白术、茯苓、白芍、当归、甘草5.大补元煎【三仙人种草当枸杞】人参、山药、熟地、杜仲、当归、山茱萸、枸杞、炙甘草6.《金匮》温经汤【(熊皮贵,无人要。

冬将夏,草当浇)】当归、吴茱萸、桂枝、白芍、川芎、生姜、丹皮、法半夏、麦冬,人参、阿胶、甘草。

7.《妇人大全良方》温经汤【丹桂四物去熟地,人参甘草来补气,莪术牛膝活血脉,温经散寒效无比】当归、川芎、芍药、桂心、丹皮、莪术、人参、甘草、牛膝8.举元煎【举元煎内用参芪,白术升麻炙草宜】人参、炙黄芪、炙甘草、升麻、白术9.失笑散:蒲黄、五灵脂10.保阴煎【生熟地断山芍药,黄芩黄柏生甘草】生地熟地芍药、山药川续断黄芩黄柏、生甘草11.苍附导痰丸【二陈化痰清嗓,苍附唱只南曲】茯苓半夏陈皮甘草苍术、香附、胆南星、枳壳、神曲12.固本止崩汤【固本止崩用熟地,参芪术姜当归齐】大熟地,白术,黄耆,当归,黑姜,人参13.清热固经汤【清热固经用两地,龟板牡芩藕节榆。

棕碳焦栀同甘草,血热崩漏此方奇】炙龟板,牡蛎粉,清阿胶,大生地,地骨皮,焦山栀,生黄芩,地榆片,陈棕炭,生藕节,生甘草14.清热调血汤【桃红四物用生地,黄连丹皮清热气,莪索香附能止痛,湿热痛经效真奇】当归、川芎、白芍药、生地黄、黄连、香附、桃仁、红花、延胡索、牡丹皮、蓬莪术15.少腹逐瘀汤【川姜回乡索药,当官少见失笑】小茴香、干姜、延胡索、没药、当归、川芎、官桂、赤芍、蒲黄、五灵脂16.滋水清肝饮【滋水六味归芍枣,山栀柴胡清肝妙】熟地当归身白芍枣仁山萸肉茯苓山药柴胡山栀丹皮泽泻17.二仙汤【二仙迎伯母归天】仙茅、仙灵脾、巴戟天、当归、黄柏、知母18完带汤【苍山狐皮少,白人借车草】人参、白术、白芍、山药、苍术、陈皮、柴胡、黑荆芥、车前子、甘草。

中医妇科学证型方剂速记(完美打印版)

中医妇科学证型方剂速记(完美打印版)

中医妇科学方剂速记月经病一、月经先期:当地补阴经1.气虚证1)脾气虚证:补中益气汤2)肾气虚证:固阴煎2.血热型1)阳盛血热型-清经散2)阴虚血热型-两地汤3)肝郁化热证-丹栀逍遥散二、月经后期:要补当温经1)肾虚型-当归地黄饮2)血虚型-大补元煎3)血寒证:虚寒型-温经汤《金匱》;实寒型-温经汤《妇人大全》4)气滞型-乌药汤三、月经先后无定期;要固定1)肝郁型-逍遥散2)肾虚型-固阴煎四、月经过多:保举笑1)气虚型-举元煎2)血热型-保阴煎+地榆、茜草3)血瘀型-失笑散+益母草、茜草、三七五、月经过少:苍滋归逃1)肾虚型-归肾丸2)血虚型-滋血汤3)血瘀型-桃红四物汤4)痰湿型-苍附导痰丸六、经期延长:原地红1)气虚型-举元煎+阿胶、艾叶、乌贼骨2)虚热型-两地汤合二至丸、四乌贼骨一藘茹丸3)血瘀型-桃红四物合失笑散加味七、经间期出血:清淤地1)肾阴虚型-两地汤合二至丸3)湿热型-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4)血瘀型-逐瘀止血汤八、崩漏:上清虫子左右固脾虚证__固本止崩汤肾虚证__肾气虚: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党参、黄芪、阿胶肾阳虚:右归丸+党参、黄芪、田七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血热证__虚热证:上下相资汤实热证:清热固经汤血瘀证__逐瘀止血汤九、闭经:四人血重阴1)气血虚弱-人参养荣汤2)肾气亏损__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3)阴虚血燥-加减一阴煎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4)气滞血瘀-血府逐瘀汤或膈下逐瘀汤5)痰湿阻滞-四君子汤合苍附导痰丸加当归、川芎十、痛经:圣清调少膈1)气滞血瘀型-膈下逐瘀汤2)寒凝血瘀型-少腹瘀汤汤3)湿热蕴结型-清热调血汤加车前子、薏仁、败酱草4)气血虚弱型-圣愈汤5)肾气亏损型-益肾调经汤经行泄泻:健身1)脾虚-参苓白术散2)肾虚-健固汤经行吐衄:清静1)肝经郁火:疏肝清热、引血下行-清肝引经汤2)肺肾阴虚:滋肾润肺、引血下行-顺经汤经行乳房胀痛:逍遥观肝气郁结:逍遥散+麦芽、青皮、鸡内金肝肾亏虚:一贯煎/滋水清肝饮+麦芽、鸡内金经行头痛:通林珍肝火证:羚角钩藤汤血瘀证:通窍活血汤血虚证:八珍汤+首乌、蔓荆子经行感冒:采金菊风寒:荆穗四物汤风热:桑菊饮邪入少阳:小柴胡汤经行身痛:趁痛补血虚:当归补血汤+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血瘀:趁痛散经行浮肿:淤八肾脾肾阳虚:肾气丸合苓桂术甘汤气滞血瘀:八物汤+泽泻益母草十一、绝经前后诸症:左右二仙汤1)肾阴虚-左归丸合二至丸2)肾阳虚-右归丸3)肾阴阳俱虚-二仙汤合二至丸加菟丝子、何首乌、龙骨、牡蛎十二、经断复来:老子黄皮脾虚肝郁证:安老汤肾阴虚证:知柏地黄丸加阿胶、龟甲湿热下注:易黄汤加黄芩、茯苓、泽泻、侧柏、大小蓟湿毒瘀结:萆薢渗湿汤合桂枝茯苓丸去滑石,加黄芪、三七带下过多:补完带五百1)脾虚证-完带汤2)肾阳虚-内补丸3)阴虚夹湿-知柏地黄丸4)热毒蕴结-五味消毒饮加土茯苓、败酱草、鱼腥草、薏仁5)湿热下注-止带方带下过少:归营肝肾亏损:左归丸加知母、肉苁蓉、紫河车、麦冬血枯瘀阻:小营煎加丹参、桃仁、牛膝妊娠病一、妊娠恶阻:香橘1)脾胃虚弱-香砂六君子汤2)肝胃不和-橘皮竹茹汤二、妊娠腹痛:爱玲要归1血虚:当归芍药散2气滞:逍遥散3虚寒:胶艾汤4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异位妊娠:手术为主三、胎漏胎动不安:寿元保枝1)肾虚:寿胎丸2)血热:保阴煎3)气血虚弱:胎元饮4)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四、滑胎:石桂英固气肾气不足:补肾固冲丸肾阳亏损:肾气丸去泽泻+菟丝、杜仲、白术肾精亏损:育阴汤气血两虚:泰山磐石散血瘀:桂枝茯苓丸合寿胎丸五、子肿:武术天1)脾虚:健脾行气-白术散2)肾虚:化气行水-真武汤3)气滞:理气行滞、健脾化湿-天仙藤散六、子淋:到柏林1)阴虚津亏:知柏地黄汤2)心火偏亢:导赤散+玄参、麦冬3)湿热下注:加味五淋散产后病一、产后血晕:生命1)血虚气脱:益气固脱-清魂散或独参汤2)血瘀气逆:活血逐瘀-夺命散二、产后发热:中华防毒1)感染邪毒:五味消毒饮合失笑散2)外感:荆穗四物汤加防风、苏叶3)血虚:补中益气加地骨皮4)血瘀:生化汤三、产后腹痛:宁化1)血虚:补血益气-肠宁汤2)血瘀:活血祛瘀、散寒止痛-生化汤加益母草四、产后身痛:黄荣独痛1)血虚:黄芪桂枝五物汤2)风寒:独活寄生汤3)血瘀:身痛逐瘀汤合生化汤4)肾虚:养荣壮肾汤+秦艽、熟地五、产后恶露不绝:补报生1)气虚:补中益气汤加艾叶、阿胶、益母草2)血热:保阴煎3)血瘀:生化汤缺乳:通漏下气血虚弱:通乳散(参芪归麦通吉梗)肝郁气滞:下乳涌泉散痰湿阻滞:苍附导痰丸合漏芦散妇科杂病一、癥瘕:香附黄肾气滞血瘀:香棱丸或大黄庶虫丸痰湿瘀结:苍附导痰汤合桂枝茯苓丸湿热瘀阻:大黄牡丹汤+木通、茯苓肾虚血瘀:补肾祛瘀方或益肾调经汤急性盆腔炎:五仙活热毒炽盛:五味消毒饮合大黄牡丹汤湿热瘀结:仙方活命饮+苡仁、冬瓜仁慢性盆腔炎:银甲膈少冲湿热瘀结:银甲丸或当归芍药散+丹参、冬青、忍冬藤、田七片气滞血瘀:膈下逐瘀汤寒湿瘀结:少腹逐瘀汤气虚血瘀:理冲汤二、不孕症:玉金与少启1)肾虚: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填精益髓-毓麟珠肾阳虚证:温肾助阳、化湿固精-温胞饮或右归丸肾阴虚证:滋肾养血、调补冲任-养精种玉汤2)肝气郁结:百灵调肝汤或开郁种玉汤3)瘀滞胞宫:少腹/膈下逐瘀汤4)痰湿内阻:苍附导痰丸三、阴痒:柏地龙1)肝肾阴虚:知柏地黄丸加当归、栀子、白藓皮2)肝经湿热:龙胆泻肝汤或萆薢渗湿汤,外用蛇床子散四、阴疮:龙阳热毒:龙胆泻肝汤寒湿:阳和汤/托里消毒散五、子宫脱垂:补中元气虚:补中益气汤+金樱、杜仲、续断肾虚:大补元煎+黄芪脏躁:1、甘麦大枣汤加枣仁、柏子仁,兼痰浊加胆南星、茯苓、郁金、石菖蒲。

中医妇科方剂歌诀

中医妇科方剂歌诀

附篇妇科常用方剂歌诀作为一名中医妇科医师,基本上要掌握妇科常用方剂50首。

为了帮助学者掌握妇科方面的方剂,我们选编了50首较常用的方剂,其中不乏夏桂成验方。

凡在妇科进修或学习者,均需背熟,以资考核,并为临床应用。

为此把它编成歌诀,以备背诵,并增功用、主治、方义、简释,以供背诵时参考。

目录1、先期汤 27、血府逐瘀汤2、奇效四物汤 28、逐瘀止崩汤3、清经散 29、加味失笑散4、清热固经汤 30、琥珀散(附:脱膜散)5、保阴煎 31、折冲饮6、倒经汤 32、脱花煎7、益肾通经汤 33、红藤败酱散8、抑肝与胃饮 34、苍附导痰丸9、橘皮竹茹汤35、启宫丸10、羚羊角散36、全生白术散11、清魂散37、千金鲤鱼汤12、侧柏樗皮丸38、完带汤13、易黄汤39、健固汤14、清心滋肾汤40、两地汤15、温经汤41、胶艾汤16、温经摄血汤42、滋肾生肝饮17、过期饮43、滋水清肝饮18、补肾促排卵汤44、二仙汤19、开郁种玉汤45、定经汤20、加味乌药汤46、调肝汤21、紫苏饮47、毓麟珠22、天仙藤散48、泰山磐石散23、泽兰汤49、保产无忧散24、免怀汤50、通乳丹25、佛手散51、下乳涌泉散26、生化汤1、先期汤《女科证治准绳》先期汤中用胶艾,三黄香附知母良;先期量多血热尝,凉血固经效力强。

功用:清热凉血固经。

主治:血热之月经先期量多。

方解:黄芩、黄柏、黄连、生地、知母清热凉营,当归、芍药、阿胶、甘草养血止血,香附调气,川芎调血,更加艾叶反佐,以免苦寒留瘀。

2、奇效四物汤《校注妇人良方》奇效方中用四物,胶艾黄芩共加入;妇人崩中属血热,清热止血有奇功。

功用:清热养阴止血。

主治:治肝经虚热,血沸腾而崩久不止。

方解:四物汤养血,黄芩、阿胶清热养阴止血,艾叶反佐,用量宜小,以此配合,主要就是清血中之火而达到止血之目的。

3、清经散《傅青主女科》清经散中黄柏用,青蒿茯苓与白芍;熟地丹皮地骨皮,先期量多服之宜。

功用:滋水清火。

中医妇科学方剂口诀

中医妇科学方剂口诀

中医妇科学方剂口诀中医妇科学方剂口诀一、调经方1.调经活血方【方剂名称】:芍药当归汤【组成】:白芍、川芎、熟地、当归、鸡血藤、桃仁、红花、丹参【功效】:活血调经,缓解经血量多少不调等问题。

【使用方法】:水煎服或煎膏冲服。

2.调经益气方【方剂名称】:四物汤【组成】: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功效】:补血益气,调经止痛。

【使用方法】:水煎服或煎膏冲服。

3.调经安胎方【方剂名称】:八珍汤【组成】:当归、黄芪、白芍、川芎、熟地、白术、茯苓、桂枝【功效】:补气养血,安胎调经。

【使用方法】:水煎服或煎膏冲服。

二、清热方1.清热解毒方【方剂名称】:黄连解毒汤【组成】:黄连、黄芩、石膏、黄柏、连翘、赤芍、薄荷、牛蒡子【功效】:清热解毒,适用于妇女感染性疾病。

【使用方法】:水煎服或煎膏冲服。

2.清热凉血方【方剂名称】:凉血地黄汤【组成】:生地、黄芪、茯苓、丹皮、花粉、生地黄、赤芍、连翘【功效】:清热凉血,治疗妇科炎症。

【使用方法】:水煎服或煎膏冲服。

3.清热凉经方【方剂名称】:绿茶汤【组成】:绿茶、柴胡、生甘草、阿胶、乌药、丝瓜络、甘草【功效】:清热凉经,适用于带下量多热痛。

【使用方法】:水煎服或煎膏冲服。

三、益气方1.益气补血方【方剂名称】:归脾汤【组成】:党参、白术、茯苓、熟地、当归、白芍、川芎、生姜、红枣【功效】:益气补血,适用于气虚血亏型。

【使用方法】:水煎服或煎膏冲服。

2.益气活血方【方剂名称】:三七益母草汤【组成】:三七、益母草、当归、白芍、川芎、红花、生姜【功效】:益气活血,治疗气滞血瘀导致的疾病。

【使用方法】:水煎服或煎膏冲服。

3.益气固摄方【方剂名称】:四君子汤【组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功效】:益气固摄,适用于气虚乏力等问题。

【使用方法】:水煎服或煎膏冲服。

本文档涉及附件:●无附件内容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组成:方剂中所使用的药物组合。

2.功效:方剂的主要治疗作用。

3.使用方法:方剂的具体用法和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妇科学方剂口诀月经病。

一、月经先期。

1. 气虚证。

1)脾气虚证:补脾益气、固冲调经-补中益气汤。

补中益气芪术,升柴参草当归身,虚劳伤功独擅,亦治阳虚外感因。

2)肾气虚证:补肾益气、固冲调经-固阴煎。

固阴续断与地黄,枣皮五味山药襄,参甘远志菟丝配,肝肾虚损服之康。

固阴煎是景岳方,山药山萸参草商,菟丝熟地远志味,补肾益气服后康。

2. 血热型:1)阴虚血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两地汤。

两地玄麦与芍胶,先期色红经量少。

两地汤中地骨皮,生地玄麦阿胶齐,再加白芍滋阴液,虚热扰服之宜。

2)阳盛血热型:清热降火、凉血调经-清经散。

清经散用白芍好,丹皮地骨与青蒿,茯苓熟地加黄柏,滋水清火经自调。

傅氏女科清经散,芍药丹皮茯苓掺,蒿地黄柏地骨皮,血热经多功效赞。

3)肝郁化热证:清肝解郁、凉血调经-丹栀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薄,散郁除蒸功最捷,调经八味丹栀着。

二、月经后期。

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大补元煎。

当归地黄饮大补元煎景岳方,人参山药归地黄,枸杞杜仲归萸草,滋补气血调阴阳。

若加骨脂鹿胶艾,肾阳虚证崩漏尝。

若治闭经肾气虚,加膝丹参效亦良。

子宫脱垂加升麻,枳壳鹿胶效非常。

当归地茱萸,山药甘草仲牛膝,胎盘丹参一并加,月经过少因肾虚。

2)血虚型:补血养营、益气调经-人参养荣汤。

大补元煎四物四君八珍汤,气血两补是名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补大补效无双。

若益志五味子,去芎辛窜养营良。

大补元煎景岳方,人参山药归地黄,枸杞杜仲归萸草,滋补气血调阴阳。

若加骨脂鹿胶艾,肾阳虚证崩漏尝。

若治闭经肾气虚,加膝丹参效亦良。

子宫脱垂加升麻,枳壳鹿胶效非常。

3)虚寒型:温经扶阳、养血调经-大营煎大营煎治阳血虚,当归炙草与肉桂,熟地枸杞杜牛膝,养血调经不后期。

景岳全书大营煎,当归熟地桂草添,杜仲牛膝枸杞子,扶阳散寒有效验。

4)实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温经汤用当归芍,参桂丹皮川芎草,大全牛膝蓬莪术,金匮吴夏麦胶。

5)气滞型:理气行滞、活血调经-乌药汤。

加味乌药汤砂仁,香附木香乌草伦,配入玄胡共六味,经前胀痛效堪珍。

加入当归去砂索,专治血海痛不宁。

6)痰湿型:燥湿化痰、活血调经-芎归二汤(二汤加芎归)三、月经先后无定期1)肾虚型:补益肾气、养血调经-固阴煎固阴续断与地黄,枣皮五味山药襄,参甘远志菟丝配,肝肾虚损服之康。

2)脾虚型:补脾益气、养血调经-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枣益心脾。

3)肝郁型:疏肝解郁、和血调经-逍遥散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薄,散郁除蒸功最捷,调经八味丹栀着。

四、月经过多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止血-安冲汤、举元煎。

安冲汤治经过多,术芪龙牡并芍药,生地海蛸茜草断,加入升麻能制约。

举元参术芪草升,摄血止崩阳气升,经期延长乌贼骨,阿胶艾叶治经崩。

2)血热型:清热凉血、固冲止血-保阴煎加地榆茜草。

保阴二地黄柏芩,白芍山药续甘并,地榆槐花亦止血,经多崩漏血。

若加枸杞桑椹子,胎萎不长见功勋。

加煅牡蛎炒地榆,恶露不绝血热型。

3)血瘀型:活血化瘀、固冲止血-桃红四物汤、失笑散加益母草、三七、茜草。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胶艾汤加胶艾草,桃红四物加桃红。

四物汤加荆防,产后发热外感冲。

五、月经过少1)肾虚型:补肾益精、养血调经-当归地黄饮。

归肾丸。

当归地茱萸,山药甘草仲牛膝,胎盘丹参一并加,月经过少因肾虚。

2)血虚型:补血益气调经-滋血汤。

滋血汤治经水少,四物参芪茯山药。

四物二除甘草,乳胀加红附丹藻。

3)血寒型:温经散寒、活血调经-温经汤温经汤用当归芍,参桂丹皮川芎草,大全牛膝蓬莪术,金匮吴夏麦胶。

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气调经-通瘀煎、桃红四物汤。

血厥家用通瘀煎,木香乌药顺气先,山楂泽泻青皮入,归红香附乌梅添。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胶艾汤加胶艾草,桃红四物加桃红。

5)痰湿型:化痰燥湿调经。

苍附导痰丸。

苍附导痰叶氏方,苓夏草南星,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六、经期延长1)气虚型:补气升提、固冲调经-举元煎加阿艾乌。

举元参术芪草升,摄血止崩阳气升,经期延长乌贼骨,阿胶艾叶治经崩。

2)虚热型:养阴清热、凉血调经-清血养阴汤,两地汤合二至丸。

四乌贼骨一藘茹丸清血养阴用丹皮,生地白芍黄柏皮,玄参女贞旱连草,经期延长虚热宜。

生龙阿胶生龟板,经断复来出血期。

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清除眩晕与失眠。

3)血瘀型:活血祛瘀、固冲调经-棕蒲散、桃红四物汤合失笑散。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胶艾汤加胶艾草,桃红四物加桃红。

棕蒲散治经期长,四物丹皮泽兰艽,杜仲壮腰固冲任,熟地改作生地黄。

七、经间期出血1)肾阴虚型:滋肾益阴、固冲止血-一阴煎、两地汤合二至丸。

一阴煎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丹参膝草或杜仲,滋阴清热保。

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清除眩晕与失眠。

2)脾气虚型:健脾益气、固冲摄血-归脾汤。

归脾汤用术参芪,归草茯神远志随,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枣益心脾。

3)湿热型:清热除湿、凉血止血-清肝止淋汤去阿胶红枣,加小蓟茯苓。

清肝止淋赤带宜,补血清火功效奇,归芍地柏香附枣,阿胶黑豆膝丹皮。

若治经间期出血,除去阿枣加茯榆。

4)血瘀型:活血化瘀、理血归经-逐瘀止血汤闪跌逐瘀止血汤,破瘀归芍丹大黄,龟板桃仁枳生地,急治其标止崩良。

八、崩漏。

1)虚热证:滋阴清热、止血调经-保阴煎,上下相资汤。

保阴二地黄柏芩,白芍山药续甘并,地榆槐花亦止血,经多崩漏血。

若加枸杞桑椹子,胎萎不长见功勋。

加煅牡蛎炒地榆,恶露不绝血热型。

上下相资沙玄参,麦冬五味玉与前,熟地山萸并牛膝,虚热崩漏此为先。

2)实热证:清热凉血、止血调经-清热固经汤清热固经治血崩,生地地骨牡蛎芩,龟板阿胶藕棕炭,甘草栀子地榆根。

3)肾阳虚证:温肾固冲、止血调经-右归丸加党参、黄芪、三七。

右归桂附兼山药,杞子地黄甘草炙,杜仲山萸煎汤饮,益火之源不可缺。

除却甘草鹿胶入,菟丝当归改丸作。

4)肾阴虚证:滋水益肾、止血调经-左归丸合二至丸。

左归萸地药苓从,杞草齐成壮水功。

若要为丸除苓草,更加龟鹿二胶从,菟丝牛膝均采用,经血能充效无穷。

虚火上炎阴失守,去除柏鹿益门冬。

二至女贞与旱莲,桑椹熬膏和成圆,肝肾阴虚得培补,清除眩晕与失眠。

5)脾虚:补气摄血、养血调经-固本止崩汤。

固本止崩大熟地,白术黑参归芪,气血双补阴阳固,补阴止崩妙法奇。

6)血瘀:活血化瘀、止血调经-四物汤合失笑散。

逐瘀止血汤。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通。

胶艾汤加胶艾草,桃红四物加桃红。

四物汤加荆防,产后发热外感冲。

失笑灵脂蒲黄同,等量为散酽醋冲,瘀滞心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有奇功。

闪跌逐瘀止血汤,破瘀归芍丹大黄,龟板桃仁枳生地,急治其标止崩良。

7)肾气虚。

补肾益气,固冲止血。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参芪胶。

苁蓉菟丝复床归,芎芍牡蛎与乌贼。

五味防风芩艾蜜,肾气虚漏此方随。

[font=ˎˎ] 九、闭经1)肝肾不足:补肾养肝调经-归肾丸。

景岳全书归肾丸,杜仲枸杞菟丝含,归地药苓山茱萸,调经补肾又养肝。

2)气血不足:补气养血调经-人参养荣汤。

四物四君八珍汤,气血两补是名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全大补效无双。

若益志五味子,去芎辛窜养营良。

3.阴虚血燥:养阴清热调经-一阴煎。

加丹参、黄精、女贞子、制香附。

一阴煎是景岳方,麦冬芍药二地黄,丹参膝草或杜仲,滋阴清热保。

4)气滞血瘀:理气活血、祛瘀调经-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

血府逐瘀归地桃,红花甘草壳赤芍,柴胡芎桔牛膝等,血化下行不作劳。

5)痰湿阻滞:豁痰除湿、调气活血通经-四君子汤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名六君,祛痰补气阳虚饵。

苍附导痰叶氏方,苓夏草南星,燥湿祛痰行气滞,痰浊经闭此方商。

6)肾气亏损:补益肾气,调补冲任。

加减苁蓉菟丝子丸加淫羊藿,紫河车。

苁蓉菟丝复床归,芎芍牡蛎与乌贼。

五味防风芩艾蜜,肾气虚漏此方随。

十、痛经1)肾气亏损型:补肾填精、养血止痛-调肝汤、益肾调经汤。

调肝汤药草,芍萸戟归阿胶找,冲任虚损经量少,补益肝肾功效好。

益肾调经杜断芍,熟地焦艾加乌药,当归巴戟益母草,肾气亏损痛经酌。

2)气血虚弱型:补气养血、和中止痛-黄芪建中汤、圣愈汤。

圣愈汤为东垣拟,四物汤加参芪,气虚血弱均能补,月经量多或先期。

加味圣愈续杜砂,胎动不安外伤型。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气,阳虚劳损起沉疴。

黄芪建中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3)气滞血瘀型:行气活血、祛瘀止痛-膈下逐瘀汤。

膈下逐瘀桃牡丹,赤芍乌药玄胡甘,归芎灵脂红花壳,香附开郁血亦安。

4)寒凝血瘀型:温经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汤、少腹逐瘀汤。

温经汤用当归芍,参桂丹皮川芎草,大全牛膝蓬莪术,金匮吴夏麦胶。

5)湿热蕴结型:清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血汤加前仁、苡仁、败酱草。

清热调血治痛经,红藤败酱花苡仁,丹皮莪连与四物,胡索香附与桃仁。

湿热蕴结盆腔炎,再加银翘土茯苓。

十一、经行乳房胀痛。

1)肝气郁结证。

舒肝理气,和胃通络。

逍遥散加麦芽、青皮、鸡金。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薄,散郁除蒸功最捷,调经八味丹栀着。

2)肝肾亏虚证。

滋肾养肝,和胃通络。

一贯煎或滋水清肝饮加麦芽、鸡金。

一贯煎中用地黄,沙参杞子麦冬襄,当归川楝水煎服,肝肾阴虚是妙方。

滋水清肝六味增,柴胡山栀归芍撑,滋阴降火清肝热,阴虚齿衄此方珍。

十二、经行头痛。

1)肝火证。

清热平肝熄风。

羚羊钩藤汤。

俞氏羚羊勾藤汤,桑菊茯神鲜地黄,贝草竹茹同芍药,肝风动急煎尝。

2)血瘀证。

化瘀通络。

通窍活血汤。

通窍活血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通经第一方。

3)血虚证。

养血益气。

八珍汤加首乌蔓荆子。

四物四君八珍汤,气血两补是名方,再加黄芪与肉桂,十补大补效无双。

若益志五味子,去芎辛窜养营良。

十三、经行感冒。

1)风寒证。

解表散寒,和血调经。

荆穗四物汤。

经行感冒风寒证,解表散寒兼调经,四物汤加芥穗,疏风和血感冒愈。

2)风热证。

疏风清热,和血调经。

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梗翘,杏仁甘草薄荷饶,芦根为引轻清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3)邪入少阳证。

和解表里。

小柴胡汤。

小柴胡汤和解供,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枣,少阳为病此方宗。

十四、经行身痛。

1) 血虚证。

养血益气,柔筋止痛。

当归补血汤加白芍、鸡血藤、丹参、玉竹。

当归补血东垣笺,黄芪一两归二钱,证象白虎烦渴甚,脉大而虚宜此煎。

2) 血瘀证。

活血通络,益气散寒止痛。

趁痛散。

趁痛散是氏藏,没药杜仲延胡索,肉桂归萆共为末,通络散寒止痛良。

十五、经行泄泻。

1)脾虚:健脾益气、化湿调经-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扁豆,山药甘莲砂薏仁,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2)肾虚:温肾扶阳、暖土固肠-健固汤合四神丸。

健固汤是青主方,参苓术戟苡仁攘,经前经后大便泻,扶阳固肠效力彰。

四神故芷吴茱萸,肉蔻除油五味须,大枣百枚八两,五更肾泄火衰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