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交通仿真系统参数校正研究_孙剑

合集下载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微观交通仿真是指通过对交通系统中个体行为进行建模和仿真,以研究交通流动性、交通拥堵、出行模式等问题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就微观交通仿真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最早的模型是基于离散事件模拟的交叉口控制模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观交通仿真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现代微观交通仿真模型主要分为基于规则的交通模型、基于行为的交通模型和基于智能体的交通模型三种。

基于规则的模型主要是通过设定一系列交通规则和信号控制来模拟交通系统。

这类模型可以精确地模拟交通信号的控制和车辆的行驶规则,但不能反映驾驶员的个体行为。

常见的基于规则的模型有交叉口控制模型和路段控制模型。

基于行为的模型通过对驾驶员的行为进行建模和仿真,来研究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动性和交通拥堵。

这类模型将驾驶员的决策、加速度和跟车行为等因素考虑在内,能较好地模拟实际交通状况。

常见的基于行为的模型有微观交通仿真软件Paramics和Aimsun。

基于智能体的模型是较新的一类模型,它通过将驾驶员建模为具有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体,来模拟交通系统中的交通流动性和交通拥堵。

智能体的决策通常受到周围环境、动态交通信息和个体的心理构建的影响。

基于智能体的模型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驾驶员的决策过程和个体行为,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近年来,基于智能体的模型在微观交通仿真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在交通规划、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交通规划中,微观交通仿真可以用来评估不同交通规划方案的效果,如道路改建、交通信号优化等。

在交通控制中,微观交通仿真可以用来研究不同的交通信号控制策略,以提高交通流动性和减少交通拥堵。

在交通管理中,微观交通仿真可以用来模拟交通紧急情况下的交通疏导策略,如应对交通事故、路段封闭等。

微观交通仿真是一种研究交通系统行为和性能的重要工具,能够模拟驾驶员的个体行为、交通流动性和交通拥堵情况。

它在交通规划、交通控制和交通管理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微观交通仿真是一种基于个体行为的交通系统模拟方法,它以车辆、行人等交通参与者为个体对象,通过收集和分析每一个个体的行为数据,来模拟和预测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

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已经在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仿真实验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微观交通仿真的原理及方法微观交通仿真方法主要包括建模、参数校准、仿真实验和结果分析等几个步骤。

在建模阶段,需要收集和整理城市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参与者的行为数据,并根据这些数据构建一个真实的交通系统模型;在参数校准阶段,需要对模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调整,以使得模拟结果更加真实可信;在仿真实验阶段,可以通过改变模型中的各种参数来模拟不同条件下的交通系统运行状况;在结果分析阶段,需要对仿真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以获取对交通系统运行状况的深入理解。

二、微观交通仿真的应用领域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已经在交通规划、交通管理、交通仿真实验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交通规划方面,微观交通仿真可以帮助规划者更加准确地评估不同规划方案对城市交通系统的影响,以便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交通规划方案;在交通管理方面,微观交通仿真可以帮助交通管理者更加准确地了解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并通过对模型中的各种参数进行调整,来优化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在交通仿真实验方面,微观交通仿真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加准确地评估各种交通管理策略的效果,以便指导未来交通管理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和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观交通仿真技术也在不断演进。

未来,微观交通仿真的发展趋势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采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采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未来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采集城市交通系统中各种交通参与者的行为数据,为微观交通仿真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据基础。

2. 仿真模型的不断完善。

未来,随着交通仿真模型的不断完善,微观交通仿真可以更加真实地模拟城市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为交通规划、交通管理等领域提供更加准确的决策支持。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交通问题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一大挑战。

传统的交通规划方法主要通过经验和专家判断来进行,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且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解决交通问题,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微观交通仿真技术逐渐成为交通规划和管理的重要工具。

微观交通仿真是指将交通系统中的个体行为和交通流动过程建立在个体层面的模型中,并模拟其相互交互和影响的过程。

与传统的交通规划方法相比,微观交通仿真能够更真实地反映交通系统的复杂性,包括车辆之间的相互作用、行人行为和交通信号等因素。

微观交通仿真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交通流模型、行为模型和仿真平台等。

交通流模型主要描述了车辆和行人在交通网络中的运动规律,其中最常用的模型是基于细胞自动机的模型。

行为模型则主要研究了个体在交通系统中的决策行为,包括车辆的路径选择、行人的目的地选择等。

仿真平台则是通过计算机模拟实现交通系统的运行和演化过程,目前常用的仿真平台有SUMO、VISSIM等。

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在交通规划和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仿真可以更好地理解交通系统的运行特点和问题,为交通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仿真可以评估交通规划方案的效果,预测交通系统未来的运行状况。

通过仿真还可以优化交通管理策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在国内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内外许多城市都使用微观交通仿真技术进行交通规划和管理。

上海市采用微观交通仿真技术研究道路规划、信号优化等问题,北京市则使用仿真技术研究公交优先策略等。

而在国外,美国和欧洲许多城市也使用微观交通仿真技术进行交通规划和管理。

美国旧金山市使用仿真技术评估交通规划方案的效果,伦敦市使用仿真技术研究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状况等。

尽管微观交通仿真技术已经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微观交通仿真的建模复杂,需要大量的数据和计算资源。

微观交通仿真涉及的因素较多,如车辆、行人、信号等,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的相互影响和交互作用。

上海济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TESS NG微观交通仿真软件API使用说明书

上海济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TESS NG微观交通仿真软件API使用说明书

上海济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Shanghai Jida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LTD TESS NG微观交通仿真软件API使用说明书(版本:V 2.0.0)二0二二年三月上海济达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目录1.API简介 (1)1.1 API研发背景 (1)1.2 TESS NG的API运行环境配置 (1)1.3 启动TESS NG (8)1.4 通过插件与TESS NG交互 (10)1.5 度量单位 (11)2. 接口架构 (13)3.范例简介 (14)3.1增加窗体控件 (14)3.2 改变路网元素展示内容 (15)3.3 控制车辆驾驶行为 (15)3.4 在路段和连接段中间任意位置发车 (15)4.接口详解 (16)4.1 TessInterface (16)4.1.1 NetInterface (16)4.1.2 SimuInterface (25)4.1.3 GuiInterface (38)4.2 TessPlugin (38)4.2.1 CustomerNet (40)4.2.2 CustomerSimulator (43)5. API运用示范 (55)5.1 TessInterface及其子接口运用示范 (55)5.1.1 增加菜单及菜单项 (55)5.1.2 获取车辆在路网二维平面上所有可移动的轨迹 (56)5.2 TessPlugin及其子接口运用示范 (57)5.2.1 增加车辆显示内容 (57)5.2.2 倒车入库 (57)1.API简介1.1 API研发背景TESS仿真系统是同济大学孙剑教授于2006年主持开发的第一代道路交通仿真系统。

自此之后,历经十年,孙剑教授课题组针对中国混合交通流运行特征开展了100多项模型创新和仿真系统应用实践。

2015年,由孙剑教授主持、胡立新软件设计代码编写、刘启远博士需求详细设计,对TESS系统进行了全新研发,包括软件架构、高精度路网交互、计算平台、模型体系等,TESS NG (TESS Next Generation)微观交通仿真系统应运而生。

微观交通系统仿真模型可信性评价

微观交通系统仿真模型可信性评价
第2卷 第1 7 期
文章 编 号 :06— 3 8 2 1 ) 1— 26— 5 10 9 4 (0 0 0 07 0



仿

21年1 0 0 月
微 观 交 通 系统 仿 真 模 型 可 信 性 评 价
孙 剑, 李克 平
( 济 大学 道 路 与 交通 工 程 教 育部 重 点实 验 室 , 同 上海 2 0 9 ) 0 0 2
whc a e u e n ce blt v l ain. Fial ih e r b s d i rdiiiy e a u to n ly,t S M a e su y i d n me src mon ta e h t he VISI c s td n Da o g n dit tde i sr td ta t e AHP t d s s ia l ri h meho wa u tb e f mprv n d lu a iiy o o i g mo e s b lt.
摘要 : 交通 系统仿真模型的可信性评价是合理 、 学地运用交通 系统仿真模型进行 系统分析 、 科 预测 以及辅助决策 的关键 环 节 。针对微观交通仿真模 型开发者和使用者 的不同需求 , 研究 了交通仿真模型可信性评价 内容及其与仿真模型校正 、 校核 、 验证和确认 的关系 ; 分析了三种可用于微 观交通仿真模 型可信性评价的方法 : 层次分析法 、 相似度法以及模 糊综合评判。合 肥市大东门区域 的运用 VS I 软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表明, ISM 基于层次分析法 的微观仿 真的可信度评价方法是提高模 型可
S in ,L UN Ja IKe—pn ig
( e a oa r o R a n rfcE g e r g Mi s f d ct n K yL b r oy f od a dT a n i ei , n t o u ai , t i f n n ir y E o

交通仿真软件模型参数标定研究

交通仿真软件模型参数标定研究

交通仿真软件模型参数标定研究摘要:近年来,交通仿真软件在交通工程与交通规划领域应用得越来越广泛,但国内目前使用的仿真软件有相当一部分是从国外引进的,其系统开发背景较大程度上基于国外的交通特性,相关参数的设置都是针对当地的交通状况。

因此在实际应用时,需要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对系统参数重新标定和校核。

关键词:TransCAD;VISSIM;参数标定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raffic simulation software in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traffic planning application field to be more and more widely, but domestic current use of simulation software has quite part of it was introduced from abroad, the system development background great degree of based on foreign transportation characteristics, related parameters Settings are all aimed at the local traffic condition. So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of the domestic needs of system parameters calibration and check again.Key words: TransCAD; VISSIM; Parameter calibration0引言交通仿真是指用仿真技术来研究交通行为,它是一门对交通流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进行跟踪描述的技术。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长,交通拥堵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研究者们开始借助计算机仿真技术来模拟和优化交通系统。

微观交通仿真是一种基于个体行为的交通仿真方法,以模拟道路中的车辆和行人的行为和运动,通过对交通系统的建模和仿真,分析交通流动的规律,并提出改进策略。

微观交通仿真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建模、仿真、评估和优化。

首先,通过收集和分析实际交通数据,构建交通系统的数学模型,包括道路网络、车辆和行人的行为模型等。

然后,利用计算机来模拟这些模型,通过仿真运算得到交通流动的结果。

接着,根据仿真结果,评估交通系统的性能指标,如拥堵程度、平均速度等。

最后,根据评估结果,对交通系统进行优化,提出改进策略,如调整信号灯时序、增设交通设施等。

微观交通仿真方法有很多种,常用的有Agent-Based Modeling(ABM)、Cellular Automata(CA)和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MTS)等。

ABM方法以个体行为为基础,建立代理人模型来描述车辆和行人的行为,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作用。

CA方法通过离散空间上的状态转移规则来模拟交通流动的演化过程。

MTS方法则基于连续的微分方程来描述交通流动的动力学行为。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在不同的仿真场景下有不同的适用性。

微观交通仿真在交通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

首先,它可以帮助交通规划师评估和比较不同交通规划方案的效果,从而选择最佳的方案。

其次,它可以帮助交通管理部门检测和解决交通拥堵问题,优化信号灯时序和交通流分配。

此外,微观交通仿真还可以用于交通事故预防和调查,通过模拟车辆和行人的行为,分析事故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安全措施。

然而,微观交通仿真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限制。

首先,建立准确的数学模型需要大量的实时交通数据和个体行为数据,而且对于复杂的交通系统来说,建模工作非常复杂和困难。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微观交通仿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真实交通系统运行情况的方法,它通过对交通流动态规律的描述和预测,帮助交通规划者和决策者分析交通运输系统,并进行相关政策和规划的制定。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交通需求的增长,微观交通仿真在交通规划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成为评估交通系统改进效果和预测未来交通需求的重要工具。

本综述将对微观交通仿真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方法、典型软件工具、应用领域及发展趋势进行综述,以便更全面地了解微观交通仿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微观交通仿真的发展历程微观交通仿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在当时的交通建模中,主要是基于统计方法和概率分布进行建模,这种建模方法往往无法反映交通系统的动态特性和非线性规律。

197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交通工程学者开始尝试利用计算机模拟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并提出了微观交通仿真的概念。

随着计算机性能和软件技术的不断提升,微观交通仿真模型逐渐得到完善,从最初的基于单车辆运行规则的模拟演化为多车辆的交通流动态模拟。

1980年代,美国、加拿大和欧洲等国家开始大规模使用微观交通仿真软件进行交通规划和管理,如TRANSYT、SIMTRAFFIC、Aimsun等,为交通仿真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微观交通仿真的基本原理和方法1. 交通流模型微观交通仿真的基本原理是建立交通流模型,即对交通系统中车辆、道路、信号灯、交叉口等要素进行建模和仿真,以揭示交通系统的运行规律和性能。

交通流模型可以分为车辆模型、道路模型和控制模型三个部分,其中包括车辆运行状态、车辆行为、道路结构和交通信号等方面的建模。

2. 仿真算法微观交通仿真的方法主要包括离散事件仿真(DES)、代理模拟(ABM)、连续仿真等。

离散事件仿真是指基于事件的模拟,如车辆通过交叉口事件、信号灯变化事件等,通过记录和处理事件来模拟交通流的运行。

代理模拟是指将交通参与者看作代理人,通过模拟其行为和决策来揭示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规律。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作者:杨贵榕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上旬刊》2019年第01期摘要:城市交通问题越发严重,交叉口是交通系统的重中之重,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可对交叉口交通组织控制的方案进行模拟对比,投资少又见效快,因此其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对目前微观交通仿真行为模型、评价参数及优化算法的现状研究进行了详细阐述。

关键词:仿真软件;行为模型;评价参数;优化算法1引言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交通越来越拥堵,而道路资源紧缺且新增扩建道路又费时费力。

大量实践表明,对路网进行科学的管理和控制见效快、投资少且易操作,信控和渠化逐渐成为缓解交通拥堵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于调整方案若采用实地实验的方法,既阻碍交通秩序又费时费资,这时仿真技术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

仿真软件可运用计算机虚拟技术动态地模拟现实交通状况和行为,时空上再现交通流的变化,进而分析人车路的交通特征找到交通问题的根源。

2主流微观交通仿真软件微观交通仿真是一种以秒或分秒为时间刻度来模拟单个车辆运行规则,以便用以评估高速公路及城市道路系统或行人系统各自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对描述和评价路网交通流状况意义重大。

目前广泛应用的微观交通仿真软件有如下五种:(1)AIMSUN:由西班牙TSS公司开发,可用于作宏观到微观的各层次仿真,用于整合运输规划和微观交通仿真。

微观上采用Gipps1981的安全距离模型,采用GIS层级架构运行速度快。

可提供各种人车路仿真对象,交通量用OD矩阵形式,采取静态分配方式。

其微宏观规划模型相结合,用于短中期交通规划决策的动态支持。

但无法设置不同车道宽度,无法模拟混合车流。

(2)TSIS:FHA出资研发,采用FRESIM模型和NETSIM模型。

可将路网根据不同需求分割成若干副路网,各副路网以界面点与路段相连接结合脚本编程,TSIS可快速修改仿真文件信息。

但缺乏分配算法,使得评价匝道控制、事故和出行者信息引起的交通量转移难以进行。

(3)PARAMICS:有两个版本:Q- PARAMICS 和S-PARAMICS,分别属于Quadstone 公司和SIAS公司。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微观交通仿真是通过计算机模拟交通系统中个体行为和交通流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帮助交通规划者和决策者理解交通系统的运行情况,评估不同交通政策和规划方案的效果,优化交通设施的设计和管理,提高道路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对微观交通仿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一、微观交通仿真的基本原理微观交通仿真是基于交通行为学和计算机模拟技术的交叉学科,其基本原理包括对交通参与者(如车辆、行人)的行为规律和交通系统的运行规律进行建模,通过计算机模拟分析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和评估交通政策和规划方案的效果。

微观交通仿真的基本原理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1. 个体行为建模:微观交通仿真模型需要对交通参与者的行为规律进行建模,如车辆的加速、减速和换道行为,行人的行走速度和路口通过行为等。

这些行为规律可以通过交通行为学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

2. 交通流模型:微观交通仿真需要对交通流的形成和演化进行建模,包括车辆之间的互动和交通信号灯对交通流的控制等。

这些模型可以基于流体力学、智能交通系统和控制理论等相关领域的知识进行构建。

3. 计算机模拟技术:微观交通仿真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实现,通过将交通系统的各个元素(如道路网络、交通参与者、信号灯等)进行抽象和数学建模,利用计算机程序对交通系统进行模拟和分析。

微观交通仿真的基本原理包括对交通参与者行为规律和交通流模型的建模,以及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进行交通系统的模拟和分析。

微观交通仿真的方法主要可以分为离散事件仿真和代理模拟两种。

1. 离散事件仿真:离散事件仿真是一种基于事件驱动的仿真方法,将交通系统的运行过程抽象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和处理。

在离散事件仿真中,每个交通参与者和交通设施都可以被建模为一个独立的实体,它们之间通过事件传递信息和影响彼此的行为。

离散事件仿真可以灵活处理不同类型的交通参与者和道路情况,适用于复杂的交通系统和政策评估任务。

江苏省确保10月底前完成京沪高铁与沪宁城际铁路全部征迁任务

江苏省确保10月底前完成京沪高铁与沪宁城际铁路全部征迁任务
停驶一天 ( 法定节假 E l 和公休 日除外) 限行范围为北京市行政区域内道路 , , 限行时间为 0 时至 2 时。 4 20 08年 1 0月 1 t 20 1E至 09年 4月 1 0日, 除上 述第一 条范 围 内的机动 车 外 , 市 其他 机 动车 ( 已办理 本 含 长期 市 区通 行证 的外 省 、 、 区 市进 京机 动车 ) 试行 按车牌 尾号 每周停驶 一 天 ( 法定 节 假 日和公休 日除外 )限行 , 范围为五环路以内道路 ( 含五环路) 限行时间为 6 , 时至 2 时。停驶的机动车减征 1 1 个月养路费和车船税。 根据上述规定 , 按车牌尾号每周停驶一天的车辆车牌尾号分为 5 , 组 定期轮换停驶 日。首次停驶车牌尾 号 : 一至 星期 五分别 为 1 62和 7 3和 8 4和 95和 0 星期 和 、 、 、 、 。
E ] 陈小鸿 . s 世博园区道路专项 规划E ]上海 : R. 同济大学 ,0 5 20 . [] 孙剑 , 4 杨晓光 , 德. 刘好 微观交通仿真 系统参数校正研究[] 系 J.
统仿真学报 ,0 7 1 :8 20()4.
[] Wi e n Mo e n o T - l e t o m l— n 5 e ma n d R. d l g f R I e ns n u i e i E m tl a ra s J . v n e e m t c i R a rnp r, 9 I o d E ] Ad a cd T l er o d T a sot 19 , e i n
()关键参数 的敏感性分析表 明, 响集散广 1 影 场行人仿真模型的关键参数为行人的驻足间距和行 走 时距 , 响通道 仿 真模 型 的关 键 参 数 为行 人 通 过 影
通道 的时 间分 布 和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的速度 分 布 。 ()在集 散广 场评价 中应特 别 注意 各设 施 服务 2 能力 的匹配 问题 , 持 轨 道 交 通 闸 机 、 口广 场 、 保 人 安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

微观交通仿真综述微观交通仿真是通过模拟个体的行为和决策来研究交通系统的一种方法。

随着城市化和交通问题的加剧,微观交通仿真在交通规划和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就微观交通仿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进行综述,旨在为读者提供对当前微观交通仿真研究的全面了解。

一、微观交通仿真的基本概念微观交通仿真是指通过对交通系统中个体行为和决策的模拟,来研究交通系统运行规律、交通管理方式和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

微观交通仿真将交通系统视作由各种个体组成的复杂系统,通过模拟个体的行为和交互过程,来理解整个交通系统的运行特征。

在微观交通仿真中,个体可以是车辆、行人、自行车等,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行为特征和决策过程。

通过对个体的行为和决策进行建模,可以再现真实道路上的交通情况,深入分析交通系统中的瓶颈问题、拥堵原因和交通流的分布规律,为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微观交通仿真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在随后的几十年里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

最早的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是基于计算机模拟的交通流动模型,用以探讨道路交通运行时的车流组成、流量、速度和密度等问题。

21世纪以来,随着智能交通系统的兴起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微观交通仿真进入了智能化和数据化的时代。

通过引入智能交通设备和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交通流动数据,结合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可以对交通系统进行更精准的模拟和预测,为交通管理和优化提供了更加科学的手段。

微观交通仿真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交通流动模型、个体行为模型和交通设施模型。

交通流动模型是微观交通仿真的核心,它用来描述交通系统中车辆、行人等个体的运动和交互过程。

最常用的交通流动模型包括微观仿真模型、宏观仿真模型和混合仿真模型,它们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仿真场景和研究目标。

个体行为模型则用来描述交通参与者的决策过程和行为特征,包括车辆的加速、减速、换道等行为,行人的移动和停留等行为。

个体行为模型可以基于驾驶员的感知能力、决策能力和行为规范,通过Agent-based 模型、强化学习模型、遗传算法等方法来进行建模和仿真。

基于VISSIM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分析

基于VISSIM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分析

基于VISSIM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分析作者:胡艳樊亚云张晓卫来源:《现代信息科技》2019年第07期摘; 要:如何对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进行校正和选择合适的校正算法,决定仿真结果质量。

本文重点分析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校正指标选取和模型校正算法,详细分析了跟驰模型和换道模型的重要参数,具体阐述了如何选取校正评价指标和待校正参数,从而保证校正后仿真模型的精度和仿真结构的可性。

关键词:VISSIM;仿真模型;参数校正;微观仿真中图分类号:U491.123; ; ;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07-0005-03Abstract:How to correct the parameters of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 model and select the appropriate correction algorithm determines the quality of simulation results.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analysis of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 model,correction index selection and model correction algorithm,and analyzes the important parameters of the car-following model and the lane-changing model in detail,and how to select the calibration evaluation index and the parameters to be calibrated is expounded in detail,so as to ensure the accuracy of the calibrated simulation model and the reliability of the simulation structure.Keywords:VISSIM;simulation model;parameter correction;microscopic simulation0; 引; 言微觀交通仿真软件是评估交通解决方案的有力工具,仿真模型的参数会影响仿真结果,用户通过实际交通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修正,使得描述交通系统运行、交通流特性以及驾驶员行为等更加真实和有效。

【word】道路交叉口冲突仿真分析

【word】道路交叉口冲突仿真分析

道路交叉口冲突仿真分析第19卷第5期2009年5月中国China安全Safety科学ScienceJournalV o1.19No.5Mav2009道路交叉口冲突仿真分析嗣恩李克平教授孙剑讲师董升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学科分类与代码:620.2030中图分类号:X913.4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5080814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6BAJ18B07).【摘要】针对基于事故的安全评价在数量,周期,均值,随机性等方面以及基于现场冲突观测识别在主观性,可靠性,成本,指标全面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冲突仿真的交叉口安全预评价分析方法:研究利用安全间接分析(SSAM)模型分析冲突的基本原理和冲突时间(qTC),遭遇时间(PET)等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冲突仿真分析应注意的策略.以邢台市某道路交叉口安全改善方案为例,进行改善前后冲突仿真的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改善后在通行效率显着提升的同时,交叉,追尾,车道变换冲突的数量均显着减少,Trc值有所增加,说明改善后安全程度有所提升.笔者提出的方法和案例应用为道路交叉口改善措施的安全预评价提供了一种分析途径和有益借鉴.【关键词】道路交叉13;冲突仿真;交通安全;预评价;安全问接分析模型(SSAM) TrafficConflictSimulationAnalysisforUrbanRoadIntersection ZHOUSi—enLIKe-ping,Prof.SUNJian,LecturerDONGSheng (KeyLaboratoryofRoad&TrafficEngineering,MinistryofEducation, Ton~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Aimedatthetypicalproblemsintheaspectsofnumber,cycle,meanv alueandrandomness ofintersectionaccidentssafetyassessmentandtheonesintheaspectsofsubjec tivity,reliability,costsand indexcompletenessofsitesurveyrecognitionoftrafficconflict,apre—assess mentmethodbasedontrafficconflictsimulationisputforward.Basictheoriesoftrafficconflicttechniques byusingSSAM(SurrogateSafetyAssessmentMode1),calculationmethodofTI’C(TimetoConflict),an dPET(PositionEncroach—mentTime)arestudied,andsimulationstrategiesduringtheprocessofsafetya nalysisarealsoresearchedbyutilizingVISSIMsoftware.Intheend,withtheimprovedintersectionofXi ngtaicityinHebeiProvinceasanexample,acomparativeanalysisofconflictsimulationresultsbetweenb eforeandafterimprovementiscarriedout.Theresultshowsthatthenumberofcrossingconflict,rear—end conflictandlane—changeconflictdecreasessharply,andcorrespondingTFCV alueincreasesinsomeex tentwiththeimprovingofoperationefficiency,whichindicatesthatthereisanenhancementofsafetyaft ertheintersectionbeingim—proved.Themethodandcasestudyprovidesausefulapproachandisbeneficia lforevaluatingthesafetyefft0fcountermeasures.Keywords:roadintersection;conflictsimulation;trafficsafety;pre—assess ment;surrogatesafetyassessmentmodel(SSAM)$文章编号:1003—3033(2009)05—0032—06;收稿日期:2009一O1—1l;修稿日期:2009—04—30周第5期周嗣恩等:道路交叉口冲突仿真分析?33?0引言道路交叉口交通安全评价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其一是直接评价,其二是间接评价.直接评价以交通事故的统计为基础,采用事故次数,事故率,事故严重程度和经济损失等单一指标或多项综合指标进行评价,方法简单,国内外应用较广.由于交通事故具有数量少,周期长,回归至均值,事故发生的随机性,数据获取困难等特点』.安全措施改善效果的显现需要较长时间,交通安全的风险周期较长,于是数量多,周期短,可以观测的交通安全问接评价技术便应运而生,具有代表性的是瑞典克列斯特?海顿的交通冲突技术研究J,该研究确定了严重冲突的界定标准为TA(Timetoaccident)≤1.5S,并提出了早期的人工观测方法.Hayward等也提出了与TA类似的概念TI’C,其中TYC是一系列连续的值, 而TA是TYC中的某一个阈值,用于区分严重冲突与非严重冲突.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提出用交通冲突数与当量交通量的相应关系作为衡量交叉口交通安全的指标, 采用概率论,模糊数学等方法,对交通冲突技术进行了研究_4J.虽然交通冲突技术广泛用于交通安全分析,但该方法还面临以下问题与挑战:1)交通冲突间接评价方法得到了一定的研究,应用与推广,但实际上仍然是一种事后的被动分析技术,没有与交通仿真技术实现有机融合以达到主动安全分析效果.2)人工观测冲突的主观性很强,不同的观测人员对冲突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各不相同,导致观测结果往往因人而异.同时这种方法很难获得较全面的冲突相关信息,如冲突速度,相对冲突速度,冲突位置等.3)视频观测的代价较高,遮挡,相机抖动现象克服不易,数据处理的工作量大.4)交叉,追尾,车道变换冲突形成的机理不同,需要驾驶人采取操作的剧烈程度也不同,都采用1.5s作为严重冲突临界值的区分度水平值得研究. 针对上述问题,利用VISSIM仿真软件,整合安全间接分析模型(SurrogateSafetyAssessmentModel, SSAM),提出了基于冲突仿真的交叉lZl安全预评价分析方法.研究了利用安全间接分析模型分析冲突的基本原理和冲突时间(TimetoConflict,1Trc),遭遇时间(PositionEncroachmentTime,PET)等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及利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冲突仿真分析应注意的仿真策略.最后以邢台市某道路交叉口安全改善方案为例,进行改善前后冲突仿真的比较分析.例证主动交通安全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冲突点是交通事故的潜在发生点,冲突数量的减少,冲突速度的降低客观上有利于交通安全,文章以此理念为出发点,作为安全分析的考虑准则,而冲突数量,冲突速度与交通事故的量化关系,将在下一步研究中继续进行.1道路交叉口冲突分析技术原理1.1冲突概念与分类交通冲突是指可观测的情况下,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道路使用者在时间上和空问上相互逼近,如果不采取相应的措施,将会有碰撞危险的现象J.根据冲突的形成过程特点及机理,可将其分为基于点的冲突和基于线的冲突两种类型:前者的冲突位置是一个固定的点,如交叉冲突;后者冲突的位置不固定,随着车辆速度,行驶方向的变化,逐渐实现合流,同时冲突点前移成线(见图1),如追尾冲突和车道变换冲突.图1冲突点与冲突线示意图1.2SSAM冲突分析模型SSAM(安全间接分析模型)是由美国Turner—FairbankHighwayResearchCenter提出的一种基于网格的冲突识别分析模型.主要的分析指标有TYC,PET,最大速度(maxS),相对速度(DeltaS),最34?中国安全科学ChinaSafetyScienceJournal第19卷2009年大加速度等(maxD).其中TFC是指距离冲突发生的时问.PET是指前车通过某个位置与后车通过同一位置时的时间差,maxS是指整个冲突过程中两辆车的速度的最大值,DeltaS是指驾驶人采取避险措施瞬间两辆车的相对速度,maxD是指冲突过程中后车的最大加(减)速度.以左转车(A)与对向直行车(B)之间的交叉冲突(冲突点)为例进行模型原理以及各指标计算的简要阐述,如图2所示.t3tBIt2t(I15一●一I_田A兰一,?口DIs1=vTTctA.tlI2I,图2SSAM冲突模型示意图1)SSAM建立12.5mX12.5m的网格区域,把由仿真软件输出的包含车辆速度,加速度等信息的轨迹曲线投影到网格区域,建立网格的目的是减少车辆轨迹比对的工作量.2)车辆的轨迹坐标是根据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而定的,t,t,t,t等为随着仿真步长而增加的连续的仿真时刻,其坐标分别为(Y),(Y),速度,加速度分别为,,0n(i=1,2,3,…),其中,t.为A车或B车采取措施避让危险的时刻, 那么DeltaS=ll一Il:(1)maxS=max{i,},i=1,2,3, (2)f’~ax[n],i=1,2,3,…B是前车【max[0],i=1,2,3,…A是前车(3)对A车,由设定的TT℃临界值,计算车辆不采取措施保持速度行驶在1Trc临界值的时间里行驶的距离DIS=vAXTrCcritical.因为时间段很短,车辆实际行驶的距离可近似表述为DIS=√( 一A2)+(Y一Y),女口果DIS2<DISl,习么令DISI=DISI—DIS2,DIS2=~/(一位)+(Y一),直到DIS2≥DIS1,假设在.s段满足要求.用同样的方法对B车的行驶轨迹进行处理,假定在Q:段满足要求.3)比较5,与Q:有没有重合的区域,若没有重合,则不记录冲突;若有重合,记录A,B车行驶至冲突点的时刻t,t,并计算以,行驶到冲突点的时刻t,1,那么A,B两车的实际1]rC=min{t—t1,1一t1},PET=ItA—tBI.2基于VISSIM软件与SSAM的冲突仿真分析2.1冲突仿真分析方法的可行性Turner—FairbankHighwayResearchCenter曾选取典型的交叉口为案例,将事故数据与仿真得到的严重冲突数量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两者有很强的相关性.并选用VISSIM,AIMSUM,PARAMICS, TEXAS等仿真软件对SSAM的灵敏性进行分析,表明各仿真软件都有一定的优越性,但VISSIM在严重冲突识别的真实性,驾驶人的行为选择以避让冲突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优势.‘笔者也曾利用VISSIM仿真软件结合SSAM模型对基于安全的微观仿真的校正进行了系统研究, 提出了实验设计初选参数与多目标遗传算法寻优相融合的两阶段参数校正核心技术,并以杭州市文一路一教工路交叉口为案例进行应用研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故此次研究选取VISSIM软件进行安全方面的冲突仿真分析.2.2冲突仿真思路对于给定的交通设计方案,首先确定校核的目标,并对渠化设计,信号控制策略等进行核查.其次,利用VISSIM仿真软件进行建模,校准,验证,使其能够尽可能真实地反应交通流的运行状况,尤其要注意从安全分析角度出发,对转弯,变道,红灯停车与启动等状况下的驾驶人行为参数,优先控制参数,信号控制参数进行校准,输出包含车辆速度,加速度等信息的轨迹曲线,利用SSAM模型,设定TI’C ∈[0,1.5]S,PET∈[0,5]S,运算分析得到1Trc, PET,maxS,DeltaS,maxD等指标,验证现状摄像观测以及冲突仿真得到的冲突数量,分布情况,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可以进行方案的评价,否则利用非集计指标与空间分布情况校核VISSIM的控制参数或者SSAM的阈值设定.分析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第5期周嗣恩等:道路交叉El冲突仿真分析?35?1I方案校核目标方案核查SSAM模型闽值设定l6分析识别..........j1...一检验78l堡型堕/\,/误差,一,受夕是图3冲突仿真流程2.3冲突分析角度的VISSIM建模VISSIM仿真软件采用的仿真模型基于时间步长和驾驶人行为,系统核心仿真模型——车辆跟踪模型采用德国Karlsruhe大学Wiedeman教授的”心理一物理跟车模型”,模型建立在驾驶人反应行为之上,可对影响行驶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建模表达. 通常应用VISSIM进行仿真主要是运行情况方面的分析,通过参数的标定与校核能够较为精确地反映方案的实际运行情况.用其进行安全方面的冲突分析,建模流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驾驶行为的微小变化会引起较大的差异.笔者曾提出了核心技术——两阶段参数校正分析方法,即通过正交试验与均匀实验相结合的思路, 初选主要校核参数;通过”理想点”方法处理多目标问题,并用遗传算法对初选参数进行寻优设计.值得注意的是步骤1~步骤5(见图3)与传统的VISSIM仿真流程相同,经做过的交叉口仿真分析表明,校准后的模型也能够较为精确地反应真实情况, 但在SSAM模型识别后,要结合实际调查获得的冲突数量再次进行误差的验证,若误差不可接受,需要从非集计指标,冲突空间位置角度判定误差的原因,进行阈值的修订或对VISSIM仿真模型的l3个跟驰参数,l0个车道变换参数以及8个驾驶人行为相关参数等可控参数进行再次校正并重新识别.2.4典型案例分析根据冲突仿真思路(见图3)以及冲突分析角度的注意事项,选取邢台市中兴路和新华路干路相交大型交叉口为例进行分析,案例的详细介绍参见文献[10].改善前为传统的两相位控制,考虑到直行机动车与对向左转机动车冲突严重,增设了专用左转相位,并对右转车进行了停车让行控制.通过对现状设计方案的运行情况校准以及冲突指标的校准,发现改善后的运行效率明显提升.文章重在对方案进行冲突仿真,以比较方案的改善效果,从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运行3600s输出轨迹文件,设定SSAM模型的阈值,1Trc∈[0,1.5]s,PET∈[0,5]s,得到主要结论如下所述.2.4.1冲突类型分析从交叉,追尾,车道变换的分类人手,统计各仿真指标(见下表).改善前后冲突类型特征数量(起/小时)Trc平均值(s)相对速度(m/s)冲突加速度(m/s)最大速度:m/s)冲突类型—一—一—’,.—一前后日U后刚后日U后丑U后交叉34l0.06018.382(】.950.340.2313.9o14.48追尾26347O.891.273.985.1O一1.12—2.497.526.58车道变换84l30.270.573.794.27—2.94—3.868.82l1.111)渠化前后追尾冲突的数量较多,所占比例较大,分别为69%,77%.2)渠化后冲突数量明显减少,交叉,追尾,车道变换冲突分别减少了97%,82%,84%.追尾和车道变换的平均Trc分别增加了43%,111%,相对速度有所增加,但仍在对人体造成严重伤害的30km/h范围内,说明通行能力提高后车辆运行状况改善,安全性能有一定的提升.3)冲突形成机理不同,Trc亦有所不同,交叉冲突通常发生在左转弯车辆与对向直行车之间的冲突,速度高,相对速度较大,Trc值往往偏小;而交叉口追尾冲突车辆之间的速度,相对速度通常不高, TFC值偏大.上表所示的数据反映了这一现象,故都采用1.5s作为严重冲突分类指标的区分度不是很高,对交叉冲突,追尾冲突,车道变换冲突分别设置严重冲突的临界值将更具有普遍意义.2.4.2冲突严重程度的空间位置分析1)1.0—1.5S的追尾冲突数量较多,渠化前后分别占冲突总数的50.8%,83.0%,主要分布在交叉口停车线与红灯期间最大排队长度处之间(见图4,图5).我国交叉口运行的实际中,尤其是红灯排队期间,车辆的跟驰距离较近,经常是后车保险36?中国安全科学ChinaSafetyScienceJournal第19卷2009往杠贴近前车保险杠,车辆间的冲突较为严重.美国一些州的事故统计中,也发现此段区域发生的追尾事故较多.2)渠化前转弯交通的冲突数量较多,TI’C值较小(见图4),主要原因是交叉口流量较大,而信号配时方案为传统的两相位信号控制,转弯车辆穿越或合流的可接受问隙数值较小,数量较少,同时驾驶人的让行意识不强;渠化方案给左转弯车辆分配了专用的相位,冲突数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见图5).图4渠化前冲突位置分布3)渠化前展宽过渡段的冲突数量也占有一定的比例(见图4),主要原因是交叉口流量较大,红灯期间车辆排队长度较长,延伸到展宽过渡段的上游,形成短车道,导致转弯车辆变道的冲突较多.渠化后,增加了进口道的数量,优化了信号配时,使整个交叉口的通行能=c-可.n=尊器器譬信号周期时刻(s)~冲突时间(TTc)—一冲突类J~.(ConflictType)——一相对速度(Dcltas)一减速度(DR)冲突类型1.追尾;2.交叉;3.车道变换图6渠化后仿真结果非集计分析1)相对速度(Deltas)越大,后车驾驶人需要采取的=75.42km/h,不利于交通安全,从冲突角度单纯用冲驾驶行为越剧烈.交叉冲突的相对速度较大,TIZ较小.突数量来衡量交叉口的安全是存在问题的.2)渠化后交叉冲突只有1起,Trc为0,是北进2.4.4减少交叉口冲突数量与严重程度的建议口左转与南进口直行之间的冲突(图5右上角附由上述分析,在进行交叉口设计时,应遵循”避图),发生在南北左转相位绿灯刚刚启亮时刻,绿灯免交叉冲突(相对速度较大),最大程度地减少追尾间隔时间存在问题,导致车辆在清尾时间内不能完和变道冲突”的思路.从冲突形成过程角度分析,全驶离而在绿灯起亮后发生碰撞.交通冲突与驾驶人的让行意识,遵章行驶密切相关,该指标反应出:交叉冲突数量较小,有利于交通安所以减少交叉口交通冲突,保障安全的最有效途径全,但同时TTC值也较小,相对速度较大为20.95×3.6是驾驶人安全行车意识的提高,这需要时间的磨合.一\眦j越幽/(∈III删莨㈣∞∞∞0o㈣㈣舢肿22ll5O..._50505O503322ll00副耍一垦富是第5期周嗣恩等:道路交叉口冲突仿真分析?37?当前阶段有必要辅以必要的工程设计方法来实现减少冲突的目的.1)相位,相序设计通过增设行人过街安全岛,并辅以相应的相位,相序设计,促使冲突车流按照各自的通行时间和空间路权有序行驶,减少或避免冲突¨.2)绿灯间隔时间的设置绿灯间隔时问的设置要切实保障最后通过停车线的时间能够顺利通过交叉口,而在实际中,驾驶人可能是加速尽快通过交叉口而非等候一个周期再通过,因此,可以考虑取消黄闪时间而改为全红时问. 3)转弯车辆的考虑考虑到当前阶段驾驶人的让行意识较差,在设计时应明确分配通行权.对左转车辆,可衡量交通量的大小而增设信号相位来达到减少冲突的目的; 对右转车辆,有必要实行严格的停车让行标志控制来减少合流冲突的数量和严重程度.对于不受信号控制的交叉口车辆流向,要进行优先控制策略的设置,见图7示意说明.例如:右转弯车辆,设置两组优先控制规则,组合1实现右转车让行直行车的目的,组合2用来实现直行车B对已进入直行车道车辆C的让行行为.囡篆羹;团篆羹骑嚣L兰J车头时距=OsLIJ乍三L时距=3s 图7优先控制策略示意图4)短车道的设置当车辆的排队空间受到某些因素限制时,短车道效应就会产生.如果临界排队长度小于实际排队空间,那么短车道现象就会出现.一方面降低了交叉口通行能力,另一方面增加了队尾冲突的数量,图4展宽过渡段的冲突主要就是由此产生的.设计时考虑交通量的大小而设定恰当的车道排队空间或利用信号配时方案来防止短车道的出现.3结论笔者解析交叉口冲突的识别过程,介绍冲突仿真的基本思路,选取典型案例应用基于仿真的方法,从冲突类型与冲突严重程度角度出发,研究及实证中有以下用冲突仿真方法评价交叉口改善方案的有效性,主要结论:1)与传统的人工观测,视频观测方法相比,基于仿真的冲突分析方法可以系统地识别冲突时间,冲突速度,遭遇时间等多维交通冲突状态参数,但SSAM模型对仿真模型的要求较高,控制策略的设置不当会导致结果失真.2)基于冲突仿真的分析方法可以对设计方案进行预评价,是一种主动分析方法.可在方案实施前对方案的冲突数量,TYC,PET,相对冲突速度等进行预估,从而可以从安全角度考虑调整优化方案.3)交叉冲突,追尾冲突,车道变换冲突的形成机理不同,均采用1.5s作为严重冲突临界值的区分度不大,建议分别设置不同的临界值,具体数值的设定需要进一步深入的研究.4)笔者提供了一种利用冲突仿真分析安全状况的途径,进一步的研究是结合冲突类型与严重程度的分析结果,界定不同冲突类型的TrFc临界值,并考虑行人,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间的冲突,选用合理恰当的评价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参考文献朱彤,白玉,杨晓光.平面交叉口交通冲突安全评价失效分析及改进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2008,18(2):157—161王海星,申金升.基于TCT的平面交叉口安全评价方法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2005,15(5):101—104可列斯特?海顿[瑞典].交通冲突技术EM].张苏译.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1994.9:1—20景春光,王殿海.典型交叉口混合交通冲突分析与处理方法[J].土木工程,2004,37(6):97—100周家祥,许鹏,柴干.基于交通冲突的交叉口安全模糊综合评价[J].交通与计算机,2008,26(2):123—130王海星,肖贵平,聂磊.基于交通量的平面信号控制交叉口交通冲突模拟研究I-J].中国安全科学,2004,14(3):20—22DouglasGettman,LiliPu,TarekSayed,etc..SurrogateSafetyAssessmentM odelandV alidation[M].SiemensEnergy&Automation,lnc.BusinessUnitIntelligentTransportationSystems,2 008.1:14—21Amundsen,F.andHyden,C.TheSwedishtrafficconflicttechnique[A].Proce edingsofFirstWorkshoponTrafficConflicts[C].Oslo:InstituteofTransportEconomics,1977:1—5 MichaelF.Trentacoste.SurrogateSafetyMeasuresfromTrafficSimulation Models[M].U.S.DepartmentofTransporta—tionFederalAdministrationResearch,Development,andTechnology,2003. 1:79—96杨晓光.城市道路交通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6:216—223ARRB.TrafficSignals:CapacityandTimingAnalysis[M].AustraliaRoadan dTrafficBureau,2001:110~ll3刀n[[[[[[[[[[[。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方法适用性研究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方法适用性研究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方法适用性研究摘要:为了使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更适用于我国道路状况,必须要进行相关参数的校正工作。

目前已经有许多学者对诸多相关方法进行研究以及改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提出的一些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的算法以及适用性,最后分析了对于参数校正的研究方向、存在问题及发展展望。

关键词:VISSIM交通仿真;参数校正;适用性微观交通仿真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一大分支,微观交通仿真能够再现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对之后的交通评价、交通控制方案设计和交通管控有重要意义。

交通仿真的关键步骤是建立仿真模型,一般情况下,采用默认参数设置下的交通模型运行结果与实际道路情况相差较大,无法代表所仿真的实际道路交通条件,为使模型最大程度的反映实际道路运行状况,就需要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参数校正。

近年来许多学者提出了诸多模型参数校正的算法及其相应的改进算法,比如遗传算法、人工萤火虫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等。

1、遗传算法及其改进1.1遗传算法遗传算法是模拟自然界生物优胜劣汰过程的具有自适应能力的全局性最优解搜索算法。

它从一个潜在可能解集开始,首先将该解集中一个种群进行二进制编码,即表现为遗传基因的形式,每个编码对应一个问题的解,通常称之为染色体。

在生成初始种群后,按照适者生存的原则,不停迭代生成新的更优秀的个体,直至满足解的要求为止。

遗传算法在迭代过程中,经过遗传算子来决定后代,遗传算法主要的三个算子是:选择算子、变异算子和交叉算子[1]。

1.2遗传算法及其改进算法的应用近年来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运用最多的算法就是遗传算法,它们分别应用于对不同种类道路,不同参数进行校正。

比如:李志明[2]等人早在2006年采用遗传算法对VISSIM仿真软件的Wiedemann 74城市道路模型的7项参数进行校正,并结合实例验证所提出的遗传算法校正研究中的7项参数有良好的适用性。

后期又有学者将遗传算法用于快速路模型的参数校正,例如:胡婷[3]以VISSIM微观仿真模型为基础,运用遗传算法校正了期望速度分布和8个快速路交织区驾驶员行为参数,结合实例验证了所提出的面向快速路交织区的遗传算法参数校正方法的可行性。

微观交通模型的全微观参数校正及仿真平台研究的开题报告

微观交通模型的全微观参数校正及仿真平台研究的开题报告

微观交通模型的全微观参数校正及仿真平台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微观交通模型的全微观参数校正及仿真平台研究研究内容和意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因此,交通管理部门需要将交通流理论与实际交通管理相结合,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尽管已经有了一些微观交通模型,然而,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

其一,这些模型的参数校正方法仍然需要改进。

其二,当前的仿真平台仅能够支持基于简化模型开发的系统级仿真,而缺乏对复杂系统的支持。

因此,本文旨在提出一种全新的微观交通模型的全微观参数校正及仿真平台。

具体来说,本文将研究以下内容:1. 提出一种全新的微观交通模型,用于描述城市道路网络中的交通流。

2. 提出一种新的参数校正方法,以使模型的预测结果更准确。

3. 基于微观交通模型,开发一种全新的仿真平台,以支持更全面的交通仿真任务。

预期成果:1. 开发出新的微观交通模型,准确地描述交通流的行为。

2. 开发出一种新的参数校正方法,从而获得更准确的预测结果。

3. 开发出全新的仿真平台,使之能够支持更复杂的仿真任务。

4. 实现对城市交通流的全面仿真,以评估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和步骤:为了达到以上目标,本项目将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调研现有的微观交通模型,了解其优缺点。

2. 提出一种新的微观交通模型,以使其更准确地描述交通流的行为。

3. 开发一个新的参数校正方法,以提高模型准确性。

4. 基于新的微观交通模型开发全新的仿真平台,并根据需要开发相应的工具支持其他仿真任务。

5. 对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仿真,并分析模拟结果。

时间安排:1. 开题:2天。

2. 调研和文献综述:1个月。

3. 微观交通模型的设计与实现:2个月。

4. 参数校正方法的设计和实现:1个月。

5. 仿真平台设计和实现:3个月。

6. 实验结果分析和论文撰写:2个月。

总计:9个月。

面向ITS的交通仿真实验系统

面向ITS的交通仿真实验系统

面向ITS的交通仿真实验系统
杨晓光;孙剑
【期刊名称】《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6(003)003
【摘要】介绍了面向智能交通系统(ITS)环境的同济交通网络仿真实验系统(TESS)仿真系统的总体设计,其中包括TESS模型的系统框架、体系结构和软件设计,研究了TESS系统的核心模型,特别是出行者信息系统(ATIS)环境下各类出行者的换道协作模型和路径选择行为模型.并以上海市某快速路交织区和杭州市路网为背景,研究了TESS模型分别在协作型换道仿真和提供信息条件下的驾驶行为仿真等方面的应用.
【总页数】6页(P43-48)
【作者】杨晓光;孙剑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上
海,200092;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研究中心,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121
【相关文献】
1.面向微观交通仿真实验的模型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 [J], 周晨静;荣建;陈春安
2.面向微观交通仿真系统的公交线网快速建模方法研究 [J], 韦清波;苏奎;郑喜双;招玉华;杨敬锋
3.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济南市历下区交通仿真系统实现 [J], 刘凯
4.面向多用户的微观交通仿真实验系统设计 [J], 吴春江;周世杰;陈鹏飞
5.城市交通仿真实验系统的面向对象开发 [J], 邹智军;杨东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全微观参数校正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全微观参数校正

微观交通仿真模型的全微观参数校正
罗莉华;李平;王慧;武欣
【期刊名称】《系统仿真学报》
【年(卷),期】2011(23)4
【摘要】参数校正是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应用前的必要环节。

现有的微观参数校正方法以宏观实测交通数据作为校正数据,因而工作量大、耗时长、参数调整困难且校正结果精度有限。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微观实测交通数据对微观仿真模型进行参数校正的方法——全微观参数校正,提出了相应的校正流程,并给出了校正的目标函数,求解方法,以及数据处理等核心步骤的实现。

在此基础上,利用NGSIM标准微观实测数据对经典的微观模型进行了全微观参数校正实验,通过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全微观参数校正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总页数】5页(P659-662)
【作者】罗莉华;李平;王慧;武欣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工业控制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91
【相关文献】
1.部队摩托化机动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
2.微观交通仿真模型校正中的参数敏感性分析
3.VISSIM仿真软件中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研究
4.基于VISSIM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分析
5.基于VISSIM下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分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 言1
交通流仿真是再现交通流运行规律,对交通系统进行管 理、控制和优化的重要实验手段和工具。随着智能运输系统 在我国的逐步实施,交通网络微观仿真软件特别是 VISSIM 软件在我国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微观仿真模型运用大量的 独立参数来描述交通系统运行、交通流特性以及驾驶员行为 等,参数的取值对仿真结果有很大的影响[1]。在仿真系统中, 这些模型参数均有缺省值,同时也允许用户对这些参数进行 修正。缺省值往往是根据模型开发国家的情况确定的,并不 一定适合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所以,针对具体的仿真对象, 必须对仿真参数进行标定。
VISSIM 仿真系统模型为实例,建立了仿真模型参数校正 的遗传模拟退火启发式算法,对影响模拟结果的主要因素 进行分析和标定,实现了对 VISSIM 的仿真参数的自动化 校正,最后根据实测结果和仿真实验比较分析,得出了令 人满意的结果。
1 模型参数校正
1.1 模型参数校正概念
所谓模型参数校正即是根据实地的交通运行状况,对仿 真系统中各个独立的参数进行调整以使模型能够准确表达 具体仿真对象的过程。交通仿真系统模型的参数校正实质上 是在设定目标函数后的组合优化问题。对于每一个目标函数 有两类输入,一类输入是实地观察(检测)的数据,如:速度、 行程时间、流量等;另一类是模拟模型输出的对应数据。需 要校正的仿真参数一般包括交通控制运行参数、交通流特性 以及驾驶员行为特性等。参数校正的目的是使仿真输出结果 与实际测量的数据差异最小。
②接着需进行校正参数指标选择,我们把模拟输入参数 分为可控参数和不可控参数,不可控参数一般不随模型的变 化而变化,例如:道路条件、交通量、信号配时等,可控参 数一般是模型中值可以改变的参数,例如:车道变换距离、 最小车头时距、车辆消失前的等待时间等。校核参数必须是 容易实际测量得到以及在仿真中可控。
③校正参数选定后,需对不可控参数以及模型输出参数 进行实地测量,要注意区分高峰与平峰的数据采集。针对不 同的仿真对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各个模型参数所占权重不 尽相同,根据仿真精度,对影响仿真结果较大的参数进行校 正,同时确定这些参数的变化范围。
④根据仿真需要,对待校正参数进行必要性评价。仿真 系统涉及很多可控参数,且每一个参数都有不同的取值范 围,对每一种可能的情况都做相应的排列组合,显然是时间 所不允许的。例如,如果仿真系统有 8 个可控参数,每个参 数取值分为 5 个级别,则需要做的仿真试验有 58(390625) 次。因此根据仿真系统的特点,运用优化算法实现参数的自 动校正意义重大。
⑤经过多次运行,确定模型参数。同时根据仿真结果和 仿真画面确定最佳的可控参数取值。
⑥根据仿真结果确定校正过程的中止。
2 测试区域和仿真模型
2.1 测试区域
本次研究区域为合肥市大东门区域 8 个关键交叉口的 微观仿真,数据来源为早高峰 7:30~8:30 路段交通量和车速 人工调查。研究区域以及调查的路段交通量如图 2 所示。
另一方面,很多仿真参数难以通过实际调查获得,比 如车辆启动损失时间、跟驰模型敏感性参数、车道变换时 间、可插车间隙等,很多人因此怀疑仿真的科学性,认为 它是“黑箱操作”。这些怀疑主要是由于对仿真模型期望 过高或者模型参数没有得到正确的校正[2]。在本文中,首 先建立了仿真参数的标定流程,然后以合肥市大东门区域
1.2 模型参数校正流程
收稿日期:2005-10-09
修回日期:2006-09-1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8123)
作者简介:孙剑(1979-), 男, 山东齐河人, 博士, 研究方向为交通系统仿
真及优化; 杨晓光(1959-), 男, 江苏宿迁人, 博士, 教授, 博导, 研究方
向为智能交通系统; 刘好德(1978-), 男, 吉林四平, 博士生, 研究方向为
交通系统管理与决策支持系统。
模型参数校正在国外已有研究,Benekohal (1991)提出 参数校正的流程框架,提供了宏观的参数校正指导原则,但 是没有具体的有针对性的仿真参数校正流程[3]。本研究的仿 真系统参数校正流程骤如图 1 所示。
参数初始化 (随机选择 P0 个染色体)
表 1 各因素分级水平表
参数
水平 1 水平 2 水平 3
紧急停车距离(米)
2
3
4
期望车道变换距离(米) 150
75
200
等待换道消失时间(秒) 45
60
75
最小车头时距(米)
0.5
0.75
1.0
观察前方车辆数(辆) 1
2
3
平均静止距离(米)
1.0
1.5
2.0
附加安全距离(米)
1.0
1.5
2.0
安全距离增量(米)
第 19 卷第 1 期 2007 年 1 月
系 统 仿 真 学 报©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Vol. 19 No. 1 Jan., 2007
微观交通仿真系统参数校正研究
孙 剑,杨晓光,刘好德
(同济大学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上海 200092)
摘 要:微观交通仿真模型在交通系统管理、控制和优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大多数仿真模型参
East Changjiang Rd
South Chuzhou Rd
East Loop Rd Maanshan Rd
否 选取合理否?
是 实验设计、评价标准建立
仿真运行 仿真评价
仿真参数修正
否 结果合理否?
是 结束
图 1 仿真模型参数校正流程
言,目标是使仿真输出结果与实际测量的校核数据差异最小 或为零。
3 校正参数选取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城市中心城区地面道路网络高峰 期间的交通运行模型。本次研究选取的参数为:紧急停车 距离、期望车道变换距离、等待换道消失时间、最小车头 时距、观察前方车辆数、平均静止距离、附加安全距离、 安全距离增量。各参数含义请见参考文献 4。对于上述每 个待校正参数,每个参数分 4 个水平,组成组合优化的取 值空间,参数分级如 1 所示。
SUN Jian, YANG Xiao-guang, LIU Hao-de
(Key Laboratory of Road and Traffic Engineering,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 China)
由于研究区域为小型路网,车辆的出行路径不唯一。
Middle Changjian Rd
Chaohu Rd
N Unit: PCU/H
图 2 研究区域主要路段交通量
因此,我们首先建立了研究路网的 VISUM 宏观模型,运 用 VISUM 模型的 TFlowFuzzy 模块,推算研究区域车辆 的出行 OD,结合现场调查和问卷,掌握主要车辆的出行 特征。同时通过现场实测,获取了研究区域的交通管理措 施、控制方案以及路口设计方案。
2.2 仿真模型 VISSIM
本研究中使用的仿真模型是德国 PTV 公司的 VISSIM (4.1 版)仿真软件。仿真模型基于时间步长和驾驶员行为,系 统核心仿真模型--车辆跟踪模型采用德国 Karlsruhe 大学 Wiedemann 教授的"心理--物理跟车模型",模型建立在司机 反应行为之上。对仿真模型精度影响最重要的因素是模型对 车辆模拟的真实性。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的模拟对象,对模 型参数进行校正。VISSIM 模型提供了外部程序接口 COM, 因此使得外部程序实时动态调用 VISSIM 成为可能;另一方 面,VISSIM 模型的输入文件(INP)为可用记事本编辑的文本 文件,因此,本研究利用 Visual Basic 6.0 设计了基于模拟退 火算法的仿真校正程序。
关键词:交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遗传模拟退火;VISSIM
中图分类号:u49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31X (2007) 01-0048-03
Study on Microscopic Traffic Simulation Model Systematic Parameter Calibration
数均是针对模型开发国家的交通情况确定的,并不一定适合我国国情。提出了微观仿真模型参数校
正流程,然后以合肥市大东门区域 VISSIM 仿真系统模型为实例,建立了仿真模型参数校正的遗传
模拟退火启发式算法,实现了对 VISSIM 的仿真参数的自动化校正,根据实测结果和仿真实验比较
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①首先需要确定仿真模型参数校正的目标,一般而
• 48 •
第 19 卷第 1 期 2007 年 1 月
孙 剑, 等:微观交通仿真系统参数校正研究
Vol. 19 No. 1 Jan., 2007
确定参数校正目标
Victor Rd
校核参数指标选择 实际数据采集
待校正参数指标对选取
Shouchun Rd Huai River Pedestrian
Abstract: Microscopic simulation mode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traffic system management,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however, most of the simulation parameters are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foreign situations and not always suit for our china. Firstly, the procedure for microscopic simulation model calibration was put forward. Then a VISSIM simulation example of Big-East-Door area in Hefei was used. The application of a 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GSA) algorithm as an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finding a suitable combination of micro-simulation parameter values was proposed. Finally, field experimental results and simulation analysis were compared, which have proven that the algorithm is proper. Key words: Traffic Simulation Model; Parameter Calibration; Genetic Simulated Annealing; VISSI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