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不跪着教书》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教育书籍,作者吴非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见解,对教育现象进行了批判与反思,让我深受启发。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以及个人的感悟。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 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在教育中,教师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品格和价值观的塑造者。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味地迎合权威、遵循传统,那么又怎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有独立人格的学生呢?这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是否有时因为种种压力和顾虑,而放弃了坚持真理和独立思考。
“学校教育如果忽略了人文精神,那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有知识没文化的‘残次品’。
” 这让我意识到,在关注学生成绩的同时,不能忽视了对他们人文素养的培养。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让他们懂得尊重生命、关爱他人、理解社会,成为有温度、有情怀的人。
我们不能只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略了心灵的滋养。
“对一位教师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我们培养出了人,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只要能经常发现这样的孩子,就会觉得既幸福又平常。
”读到这里,我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成功并不仅仅在于学生取得了多高的分数,而在于他们是否拥有一颗善良、感恩的心。
当我们的教育能够让学生懂得感恩,能够对周围的人和事心怀善意,那才是真正的成功。
这也提醒着我,在日常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让他们成为有温度的人。
“教师要有精神追求,要有独立的人格,不能人云亦云。
” 一个有精神追求的教师,才能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
教师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不随波逐流,这样才能为学生树立榜样。
如果教师自己都没有追求,又怎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呢?“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人变得更美好,而不是让人变得更功利。
” 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功利主义的倾向愈发明显,学生为了分数而学习,教师为了成绩而教学。
中学教师《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
中学教师《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不跪着教书》一书是中学教师李洁的教育经验总结,主要阐述了她的不跪着教书的理念以及一些关于教育的深刻见解。
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受启发,从中学到了许多有关教育的智慧和启示。
首先,李洁教师在书中提出了“不跪着教书”的观点,她认为教师应该做到身心正直,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原则,不要为了迎合学生或家长而妥协。
她指出,只有教师真正立足于学科的专业知识,保持高尚的教育情操,才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
这让我想起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一次经历。
曾有一次,学生们要求我在考试时给予他们一些方便,他们希望我降低试卷难度,给他们更多时间。
当时,我面临了一个选择:是迎合学生的要求,以便赢得他们的好评,还是坚持自己的教育原则,不为了一时的口碑而牺牲自己的教学质量。
我选择了后者,与学生进行了认真的沟通,解释了自己的教学理念,并帮助他们明白一个珍贵的道理: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学习才能真正取得成功。
最终,学生们接受了我的观点,并愿意按照我的要求努力学习。
这次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能为了取悦学生而放松要求,我们应该带给学生正直的人格魅力和正确的教育观念。
其次,李洁教师书中也提到了教育的本质是人文关怀。
她认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世界和人际交往能力。
她提出了“教学是情感的滋润,思想的启蒙”的观点,强调教育应该不仅仅关注学生的学科能力,更要关注他们的人格发展和价值观的塑造。
这使我回想起自己初任教师的时候,在和学生的交流中,我常常过于关注他们的成绩和学习进度,而忽略了他们精神上的需求。
后来,我通过阅读相关的教育心理学书籍,意识到学生是一个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情感。
于是,我开始尝试在教学中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通过促进他们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帮助他们塑造自己的人格,培养自己的人文素养。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精选5篇)读完某一作品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精选5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1拜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不跪着教书》这一本书,刚开始是被这书的题目吸引了,因为这触及到现行教育的痛处和反应了教师的尴尬。
吴非老师所描述的是教育界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状态:教师屈服于应试教育和奖项、荣誉的获得,成了考试分数或各种比赛的奴隶;教师缺少终身学习、提高专业水平的习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孩子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由于独生子女特殊的生活环境,对独生子女的教育在实践中又存在着很多问题。
我们不得不承认,独生子女在学习、生活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好胜、自私、独立性小、依赖性大、宽容度小。
而有些家长更是纵容自己的小孩,让教师在孩子面前无法树立威信。
在这一系列问题面前,我们该如何应对,如何选择,继续做教书匠?还是做个独立的思想者。
如何在新的环境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更是重中之重,更是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于孩子们的成长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
古人对教师的职责概括为:传道、授业、解惑。
这其实只指出了老师“教书育人”的职责中教书的一面,但教师更应重视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视教师职业的特质修养和个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标。
所以我们要:(1)善于学习,积极进取。
教师只有成为好的学习者,才能成为好的教育者。
(2)大胆创新,领先潮流。
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社会教师的灵魂,教师只有具备了创新精神,才能以创造性的劳动培养新一代创造型的人才,引导学生应用新知识、新技术探索解决问题的新途径。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2读完了吴非的《不跪着教书》,我又一次翻开了书的首页,读了作者的《序》,突然发现自己似乎能感受到他的内心,他在真挚地呼唤,大声地呐喊,直面现实,怀揣梦想,毫不放弃。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
摘抄:1.教师的谈吐,体现着他受教育的水平,体现着他的教养,体现着他的人格魅力。
感悟:良好的谈吐修养是教师必备的条件,文明健康,真诚和蔼,得体适度,科学规范是职业对教师谈吐的要求。
教师讲话要避免一些不雅的字眼,在工作生活中谨言慎行,以身作则。
摘抄:2.有教学个性的教师,他们的课往往体现着一种独立思考的意识,展现着自己的学养;而一个不善于思考问题的教师,只能做“传声筒”。
——人文教育的本质是精神之学,教育者首先必须是善于思考的人。
感悟:教师教学要有自己的特色,回想我们之前的老师,那些工作中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老师好像都没什么印象了,唯独那些个性鲜明,率真的老师会记忆深刻。
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一个没有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出来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
”所以我们要不断探索,学会思考,多加思考,善于思考,成为一个有深度,有特色的教师。
摘抄:3.一本好书往往就是一粒善良的种子,一粒诚信的种子,一粒爱的种子,一粒正直的种子,这些种子适时默化,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高贵,美丽,他就有可能始终站立在漫长的岁月中支撑着自己。
感悟: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具备很多知识。
在大学里多看看书,也许我们一时不知道会有什么变化,但是总有一天我们会发现,多读书的我们会很不一样。
每个人都知道读书的重要性。
“多读书,读好书”就是我大学的目标,加油。
2024年《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和心得
2024年《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和心得《不跪着教书》是一本深入探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的书籍,作者通过反思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出了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对教育的认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心得体会。
首先,这本书从传统教育模式的弊端入手,指出了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传统教育注重灌输和记忆,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而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具备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传统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
因此,我们需要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造力。
作者提出的不跪着教书的观点是很有启发性的。
他认为教师不应该成为学生的统治者和权威者,而是应该成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
教师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尊重,让他们能够发展自己的思维和创造力。
他们需要学会提问、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意见,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这样的教育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阅读这本书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育的可塑性。
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而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创新的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通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自主地学习,我们可以让他们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反思了自己的教育经历。
我发现在过去的教育中,我很少有机会自主地学习和思考。
老师总是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我们只需要默默地接受和记忆。
这样的教育方式让我失去了探索和思考的乐趣,也限制了我的创造力的发展。
因此,我认为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创造能力。
除了思考教育的问题,这本书也给我提供了一些实践的方法。
作者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教学策略,比如鼓励学生提问、进行小组合作和应用性学习等。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可以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培养他们的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也会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希望能够让我的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中有一篇是《做最出色的教师》。
读了很有感触,怎样才能成为最出色的教师呢?我根据作者的观点,总结了一下,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要有尊严,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书近十年,碌碌无为,浑浑噩噩,原因何在,就是因为缺乏尊严,没有铁骨。
繁琐的工作,使我产生职业倦怠。
得过且过,没有个性,缺乏激情,使我见了什么都无所谓。
我成了十足的教书匠。
我是跪着教书,跪在应试教育的面前,俯首贴耳,惟命是从。
所幸的是,这本书让我彻底清醒,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才能教出善于思考的学生。
正如书中序言所写:“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xxx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二、教师要不断进修,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评价一个老师的工作: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喜欢你任教的学科,教师本身就要有让人信服的魅力: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谈吐、较高的业务水平。
这些素质并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后天慢慢培养出来的。
只有不断地进修,不断地汲取知识,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我。
所以只有教师自己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让你的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教师还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生活,需要关爱,需要同情,更需要一颗善良的心。
善良的心充溢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教育也如此,一样需要有仁爱,需要有爱心的教师。
爱孩子首先要走近孩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
理解全班每个孩子的悲哀与欢乐。
爱孩子,必须尊重孩子。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一、教师要有尊严,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书近十年,碌碌无为,浑浑噩噩,原因何在,就是因为缺乏尊严,没有铁骨。
繁琐的工作,使我产生职业倦怠。
得过且过,没有个性,缺乏激情,使我见了什么都无所谓。
我成了十足的教书匠。
我是跪着教书,跪在应试教育的面前,俯首贴耳,惟命是从。
所幸的是,这本书让我彻底清醒,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才能教出善于思考的学生。
正如书中序言所写: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二、教师要不断进修,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评价一个老师的工作: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喜欢你任教的学科,教师本身就要有让人信服的魅力: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谈吐、较高的业务水平。
这些素质并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后天慢慢培养出来的。
只有不断地进修,不断地汲取知识,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我。
所以只有教师自己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让你的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教师还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生活,需要关爱,需要同情,更需要一颗善良的心。
善良的心充溢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教育也如此,一样需要有仁爱,需要有爱心的教师。
爱孩子首先要走近孩子,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所需。
理解全班每个孩子的悲哀与欢乐。
爱孩子,必须尊重孩子。
要尊重孩子成长发展的规律,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和自我意识,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
爱孩子,就必须信任孩子,信任孩子的潜在能力。
在师生之间,只有架起爱的桥梁,才能到达教育的最理想的彼岸。
唯有在教育中注入更多的关爱与希望,生命之花才能永不枯竭地绽放,教育之树才能永远长青。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一书,以其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见解,引发了我对教育的诸多思考。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句话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自身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坚定的教育信念。
只有教师站直了,学生才有可能站直。
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总是随波逐流,缺乏主见,那么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很可能缺乏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难以在复杂的社会中坚守自我。
“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这让我意识到,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
教育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领域,如果我们停滞不前,不追求知识的更新和自身素养的提升,就无法给予学生最优质的教育。
我们不仅要精通自己所教授的学科知识,还要广泛涉猎其他领域,以更广阔的视野引导学生探索世界。
“教师要有精神追求,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
”有理想的教师,才能在教育工作中充满激情和动力。
这种理想并非是遥不可及的宏大目标,而是在日常教学中,始终坚守对教育的热爱,对学生成长的关注,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力。
“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这使我明白,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心灵的沟通与交融。
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需求、困惑和梦想,才能让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教师要用爱去关怀学生,用真诚去赢得学生的信任,让教育成为一场温暖的心灵之旅。
“现在教育界流行的做法,恰恰是在磨灭学生的个性。
”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标准化的考试和评价体系往往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差异。
吴非老师的这句话提醒我们,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有着不同的兴趣、特长和学习方式。
我们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将他们都塑造成一个模式。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不跪着教书》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教育书籍,作者吴非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见解,揭示了教育中的种种问题,并呼吁教师要保持独立的思考和人格。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自身的精神独立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如果自己都没有坚定的信念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怎能培养出有主见、有担当的学生呢?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坚持。
“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和精神世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课堂上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启发和引导。
如果我们自己都停滞不前,又如何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呢?“学校教育如果忽略了人文精神,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有可能是有知识没文化的‘畸形人’。
”这让我反思我们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
一个有文化的人,应该懂得尊重他人、关爱社会、有责任感和正义感。
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忽视了他们的品德和心灵的成长。
“教师要有勇气保持自己的个性,要有独立的思想和人格,不随波逐流。
”在教育大环境中,可能会有各种压力和诱惑,让教师失去自我。
但我们要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和原则,不被外界的因素所左右。
保持个性,才能为学生树立一个真实、可信的榜样。
“一个语文老师,如果自己不读书,不写作,怎么可能教出爱读书、会写作的学生?”这让我意识到教师的示范作用。
如果我们希望学生热爱阅读和写作,自己首先要成为一个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人。
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感染和影响学生。
“教育是为了让人活得更美好,让人更有尊严。
”这应该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我们的教育不应是让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而是要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拥有追求幸福和尊严的能力。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一书,言辞犀利,思想深刻,让我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受触动,也引发了我诸多的思考。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及感悟。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句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师的独立思考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如果自己都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盲目跟从,又怎能培养出有主见、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呢?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教师自身要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和勇气。
“学校教育如果忽略了人文精神,培养出的只是‘有技术没灵魂’的人。
”在当今社会,教育往往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培养,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育。
然而,一个真正优秀的人,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人文关怀。
教师应当在教学中渗透人文精神,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关爱社会,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对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危险就是自己在智力上的空虚,没有精神财富的储备。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只有自己拥有丰富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才能给予学生更多的启发和引导。
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知识也在不断更新,如果教师停滞不前,满足于现有的知识水平,就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也无法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
“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工作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才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关注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全面发展。
我们要把教育工作视为一项神圣的使命,将学生的成长与自己的职业追求紧密相连,用心去关爱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果教师把自己的工作仅仅看成是一种职业,那他永远也不会成功;如果教师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种事业,那他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
”对待教育工作的态度决定了教师所能达到的高度。
把教育当作事业的教师,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断追求卓越,为学生的成长付出不懈的努力。
中学教师《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
中学教师《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第一篇:中学教师《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最近,我读到了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看似轻松的文笔中渗透着作者鲜明新颖的思想与智慧,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有人把教师比着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也有人把教师比着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还有人把教师比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更有人把教师比着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
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教师“必须读一百本书”的目标、每年推荐的“教师必读书目”,对教师的读书是一种很具体、很有效的指导。
假如,我们的教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为丰富自己而不断地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边读书,边研究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精选5篇)《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精选5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书笔记了。
那么读书笔记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1最近,我读到了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永不凋谢的玫瑰”、“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爱与敬重的阅读”、“往高处飞!”、“‘实话’怎么说?”和“在欢乐中沉思”等等系列文章中显现出一种为人的道理,一种正直纯洁的气质。
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爱与敬重的阅读”一目,作者说:“现在的青年教师,读书条件远远胜过前辈,也许是因为诱惑太多,读书的动力和效率反而不如前辈。
功利的应试教育让他们上了大学,功利的读书又驱使他读到更高的学位,最后,应试与功利教育孵出的一代人走上了讲台,他只能把自己的一套‘经验’搬给学生。
我不止一次地听到已经毕业的学生在议论一些教师的粗俗无知”。
读到这一段的时候,我也在问自己,是不是也带着功利的应试教育去教学生,把学生培养成只会学习做题的工具?会不会在我的学生毕业后也会说我曾经的历史老师什么也没教会我。
在应试教育这样的大背景下,潜移默化中我肯定有这样的行为。
其实真正的课堂,不仅仅是让学生懂得课本上的知识,更应该在教学的同时让学生的眼界思维更加开阔。
那么怎样开阔学生的眼界,这就需要教师先开阔自己的眼界。
初中历史作为开卷考试的小学科,在“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下,学生的重视程度低,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我常常会告诉学生,你们的学习不仅仅局限初中中考,到了高中,历史是主科并且是闭卷考试,你们现在多记住一些历史知识,有了基础高中学习才会更游刃有余。
备课时,我也会看高中的历史课本,把初中的历史知识更好的转化为高中历史知识的基础,多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和分析历史史料的能力。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一本书不跪着教书让我感到特别奇怪,教书和跪着是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份奇怪我细心地阅读了吴非先生写的这本书。
书中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而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教学随想,是和同行或同学的对话。
那布满真真实切、实实在在的对人、对教育的喜爱,使我看后久久不能安静!开篇第一则随笔一一《永不凋谢的玫瑰》就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故事长期地激励着吴非老师,他说:“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同学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幻想着生活中有这样的美妙这个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我们老师往往被传统观念束缚,忽视了同学的想法。
我想假如是我,我确定会去批判这个小女孩,然后急躁地教育她应当爱护花草树木。
那么这个孩子这么和善的行为不是被我给扼杀了吗?我被这么美妙的、有爱心的小女孩感动,更为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感动。
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感到了沉重,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 老师的责任不仅在传授学问,更重要的还是育人,教会同学如何做一个和善的人。
看到这,我不禁问自己:“面对孩子,我是怎么做的?我做好了吗?“当我认为同学犯错的时候,我总是会立刻告知他这样做不对,有时甚至发怒责怪,以为严峻的批判可以给他深刻的教训,下次他就不敢犯错了。
我想我的“不够急躁” 与“不够机灵”不仅让我失去了很多教育的契机,说不定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损害了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想到这,我不禁毛骨悚然。
书中多次强调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都要坚持读书,擅长思索。
“只要读书,什么都好办”,“要让自己的同学精彩,老师必需精彩; 想让同学多读书,老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同学超越老师,是教育的胜利,也是教育的盼望;然而假如老师太简单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书中的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的心为之一颤,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读的书还太少,思索的深度尚浅。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
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摘抄《不跪着教书》是一本引人深思的教育书籍,作者吴非以犀利的笔触和深刻的见解,对教育现象进行了剖析与批判,同时也提出了许多令人警醒的观点。
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的一些读书笔记摘抄。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这句话犹如一记重锤,敲打着我的心灵。
在教育中,教师的言传身教至关重要。
如果教师自身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一味地迎合权威、遵循旧规,又怎能培养出有创新精神、有主见的学生呢?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
但如今,仅仅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需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这活水便是独立思考的能力。
“语文老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语文教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人文精神的培养。
语文教师应该站在文化传承和创新的高度,引导学生感受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失去了自己的立场和尊严,只是机械地照本宣科,那么学生对语文的热爱也会逐渐消失。
书中还提到:“一位合格的教师,就是一盏灯,他的光不一定耀眼,但一定能够长久地照耀着人生的道路。
”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亮学生心中的明灯,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人生道路。
这需要教师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和无私的奉献精神。
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惑和迷茫,教师要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为他们驱散阴霾,照亮前行的方向。
“教师要有精神追求,要有自己的教育理想。
”教育不是一份简单的工作,而是一项伟大的事业。
如果教师只是把教学当成一种谋生的手段,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追求,那么他很难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和幸福感。
只有当教师怀揣着教育理想,为了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奋斗时,他才能真正体会到教育的价值和意义。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训练猴子。
”这句话让我反思了当前的教育方式。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通用14篇)《不跪着教书》是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非。
该书为《大夏书系教育随笔(第一辑)》之一、主要是1988年以来作者的散文随笔汇总。
以下是本店铺整理的《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参考!《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 1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也让我渐渐明白吴非老师说的“不跪着教书”是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不由得思索: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书中的教育随笔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作者以几个时代丰富的教育人生体验,以一个教师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审视着当今教育的种种弊端,以一个中国人具有的爱国情怀呼吁每一个教师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当一盏能够长久地照耀学生一生道路的明灯!教师究竟是什么?从古至今,教师被太多耀眼的字眼照耀: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有人把教师比作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也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还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其实,我觉得,教师就是教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中有一个小标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吴非老师说:“课堂应当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
”这告诉我们不跪着教书,“老师应当是思想者”。
吴非老师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着教书的现象:“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在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那我们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首先,教师的人性要丰满。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三篇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三篇《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篇一最近,我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
跪着,意为教师没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意为趋炎附势,意为为名利而失去教师的责任,意为为了迎合上级而折腰,而随波逐流。
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一、不能跪对学生。
和谐的师生关系应是平等、民主、融洽的,既要抛弃师道尊严,也要直起脊梁做人。
对学生的正确态度是:热爱,尊重,不迁就。
二、不跪对领导。
教师首先要自尊、自信、自强,也要保持一颗淡泊宁静之心,无欲则刚,无求品自高。
三、不跪对社会。
教师要做一个正常的社会人,一个普通人,不要整日忙与社会应酬,不要下跪于名利之中,应固守自己的一方天空。
四、不跪对家长。
教师要与家长保持一定的距离,又要彼此在必要的沟通之中平等、理解、信任、支持。
避免庸俗化、功利化。
是啊,我们要做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底蕴和智慧。
要时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
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篇二在《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中,老师可以清晰的感受到做教师的职责,身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持之以恒要做到的:一、要抛弃学科本位的思想:身为教师,不负责任,那就是老师的悲哀。
老师对学生要有正确的评价观,不以分数为标准把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应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做事的态度,在师生交往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做人的原则,一个学生,如果没有优异的学习成绩,但他认真,诚信,富有爱心,作为教师,你应该为这样的学生自豪,虽然这样的学生不会给你带来所谓的`荣耀,但会让老师的内心变得踏实!二、教师要做到以身作则:一个老师不能一味用语言教育学生,身教重于言教,老师良好的行为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个老师,你希望学生善良,那老师的内心就要柔软和慈悲,你希望学生正直,那老师就要诚信,你希望学生积极向上,你老师就要不畏困难,你希望学生阳光朝气,那教师就要乐观开朗,老师要知道,若干年后,在你的学生身上会折射出老师的影子,我们希望,这些影子是美好的!三、要有执着的方向:在当今人心浮躁的社会,老师要耐得住寂寞,不沽名钓誉,要能经受住一些诱惑。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2020-05-02《不跪着教书》的1我捧起了《不跪着教书》这本书。
为什么取名为“不跪着教书”呢?在我从教的这些日子里,有没有跪着呢?带着期待、怀疑、审视,我迫不及待地翻开了这本书,便放不下了,胸中涌起无限的温暖……书中充满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对人、对教育的热爱。
书中的篇篇随笔如阵阵波涛,一次又一次地冲击着我,让我洞悉当今教育现状,反省自身的教育行为。
吴非老师在书中的《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一文中提到“语文老师应当是思想者,语文课应当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语文教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学会思考是“师与匠之间的差别”我们要学会思考,思考如何培养出能思考,会创新的学生吗?在《教师要有精神追求》和《做最出色的教师》中,他也把我带入思考的王国,思考的同时也让意识到教师没有信仰,没有精神追求,他的学生很难成为站立起来的人。
另外有一篇文章《口才》讲有个学生考进名校不久,非常高兴地同父母和刚从海外回来的亲友到学校参观,岂知一进校门就遇见了班主任,父母出于礼貌问班主任:我们的女儿在校表现怎么样呢?班主任当着学生的面对家长说:你们的女儿嘛用功是很用功啦,就是脑子笨了一点,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看到这,我也不禁愤怒起来,这是为人师该说的话吗?该生回家痛哭不止,要求转学,父母也觉得失望,亲友也很难堪。
这让我不由自主地思考:教师的批评只会使这些学生感到学校生活不愉快、看到老师害怕疏远、对考试感到紧张。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因材施教,以人为本”,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孩子们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孩子们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孩子们的每一个闪光点,用喜悦的心情去赞许孩子们的每一点成功。
这时我不禁想到了自己平时在看到成绩优秀同学那一字不差的作业时的心花怒放,和看到成绩较差同学那满是狼籍的作业时的怒火攻心,反省一下,我是否真的做到自己所说的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做到一视同仁呢?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记得我还在担任班主任的时候,有一次在批改周记的时候,看到班上的“小调皮”在自己的周记里写:“尽管我读书读得很不好,字也写得不好看,可是我一定会认真地学习,争取考上好成绩。
中学教师《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
中学教师《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第一篇:中学教师《不跪着教书》读书笔记近来,我读到了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看似轻松的文笔中渗透着作者鲜明新鲜的头脑与伶俐,振聋发聩,阐发题目刀刀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的一段话给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西席就不克不及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力,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西席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有人把西席比着辛劳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也有人把西席比着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还有人把教师比着人类魂魄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更有人把西席比着燃烧的烛炬,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门路。
我觉得,西席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西席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候,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西席更不仅仅是烛炬,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西席便是西席,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同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西席便是人,有本身的油盐酱醋,有本身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康健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如许,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便是认真地念书,不绝地念书,永久地念书,从册本中得到教诲伶俐。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提出的教师“必须读一百本书”的目标、每年推荐的“教师必读书目”,对教师的读书是一种很具体、很有用的引导。
假如,我们的教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使用的时间和精神,为丰富自己而不断地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假如,我们的西席可以边念书,边研究思索,那么,我们的西席生存就充分了,精力就饱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有代价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实用13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实用13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合同协议、工作计划、活动方案、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演讲致辞、观后感、读后感、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work plans, activit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personal experiences, speeches, reflections, reading reviews,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实用13篇)读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连续剧或参观展览等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教师《不跪着教书》读后感5篇
教师《不跪着教书》读后感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法不同于一般议论文,因为它必须是在读后的基础上发感想。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教师《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希望大家喜欢!教师《不跪着教书》读后感1读着吴非老师《不跪着教书》的这本书,我被吴非老师的教育理想所深深地感动着。
读了《只要肯读书》一文,我在思考,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吴非老师在文中中讲了这样两件事:他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教师一直在说话,旁若无人,且时进时出,引得一些教师侧目。
教师竟然如此缺乏基本修养,吴老师很费解,只好当场提请他们不要妨碍别人。
还有一次,吴非老师到江西“支教”,一上午的报告,千人会堂中手机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前后左右,教师都全无顾忌地高声通话,就像走在大街上一样。
教师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低下,不少人枉为一名人民教师,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很少看到有教师主动读书,能拿起书本的也是一些时装,美容,汽车、婚姻家庭……能拿着一本《读者》看一看的,就已经是爱好文学之人了。
能经常在一起谈谈最近所读书籍的人寥寥无几。
吴非老师说,凡此种种,让人感慨不已。
很多时候,他都不忍指责同行,知道每个人都有具体的难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他说:“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
”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
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因为,“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我认为,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
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
《不跪着教书》是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非。
该书为《大夏书系·教育随笔(第一辑)》之一,主要是1988年以来作者的散文随笔汇总。
以下是橙子整理的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参考!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 1 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也让我渐渐明白吴非老师说的“不跪着教书”是指的是什么。
让我们不由得思索: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书中的教育随笔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作者以几个时代丰富的教育人生体验,以一个教师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审视着当今教育的种种弊端,以一个中国人具有的爱国情怀呼吁每一个教师做一个有思想、有追求,当一盏能够长久地照耀学生一生道路的明灯!
教师究竟是什么?从古至今,教师被太多耀眼的字眼照耀: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有人把教师比作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也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还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其实,我觉得,教师就是教师,一
个普普通通的人。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中有一个小标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吴非老师说:“课堂应当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
”这告诉我们不跪着教书,“老师应当是思想者”。
吴非老师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着教书的现象:“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在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那我们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
首先,教师的人性要丰满。
教师应成为情感健全的人,应向学生广施仁爱、感恩、善良的人性,使学生具备仁慈善良、互助友爱、节俭朴素、自尊自爱的心灵,只有给下一代留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的学生将来不管身处何等恶劣的环境,都能在心中盛开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都能照亮他前行的人生。
其次,教师应努力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
吴非老师认为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简单地说可以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胡适与鲁迅是同时代人,他们的性格与思维方式有很大差异,教育风格也不同。
胡适热情,好为人师,循循善诱,他总是教育学生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鲁迅冷峻,善于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让学生自己寻找出路。
而毫无疑问,他们
不同的风格都影响了一大批后来有成就的学生。
第三,教师要读好书,也要教育学生读好书,要通过文学阅读净化学生的心灵世界。
作者在书中提到:“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一位教师,只有不断地进德修业,把自己的成长和学生的成长结合起来,让自己成为学生的表率,才能得到学生的敬重,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人。
吴非教师谈到“要让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读书。
”“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被超越,那真不是什么幸事。
”“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教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
”我们也要尽量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要让学生有精力去读经典名著,从前人文化中吸取营养,要避免产生有文凭而没文化的学生。
第四,教师的人品应站直。
教师要远离权贵,要和家长保持适当距离,要远离粗俗和恶俗,要自觉抵制社会上的歪风邪气,保持人品的纯净。
读了《不跪着教书》这本书我知道了,我们教师不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我们还要“传道”,我们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我们首先要是一个思想先进、厚重,不盲从、很自信的人,我们的学生才能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更懂得为人处世,更能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
正如吴非老师说的“语文老师不能跪着教语文,如果教师是跪着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
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
我们要做站直了的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深厚底蕴,增长智慧。
要时时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给学生以真爱,要从细小的事情中去了解学生的真实的思想,让他们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
这样我们的学生才可能成为站直了的人。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2 这是吴非老师的一本著作,看到书名《不跪着教书》时,心怦然而动,为什么说不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是什么意思?等等,这些疑惑堵在心头,要想知道答案,读下去吧!现在我终于把这本书读完了。
这本书一共分为六辑:永不凋谢的玫瑰、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爱与敬重的阅读、往高处飞、“实话”怎么说?和在欢乐中沉思。
虽说是六辑,但是我认为有一个总的理念就是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学生都应该具有审辩式思维,遇事要先思考,再去做。
书中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正如吴非老师在“序”中说的:“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话发人深省。
作为教师的我们是人而不是神,也不是伟大的蜡烛、园丁。
我们与学生应该是共同成长的朋友,在生活中也是相互影响的伙伴,所以我们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然后想法处理好与学生之间的这种平等
关系。
吴非老师认为评价一位教师的工作,简单地说可以是三句话: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就这几点做起来很难,但是如果我们多读书,不让自己“文化贫血”,应该是可以做到的。
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感受就是我不要跪着教书,那么就应该做站直了的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不断地学习,使自己思想深刻,追求高远和智慧,勇于创新,勇于挑战。
同时也要让学生不断地发现人性美,做一个正直的、真诚的、宽容的、有爱心的、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希望的人!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笔记3 《不跪着教书》是中学语文教师吴非老师的教育随笔。
该书篇幅较长,分为六部分,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教育的不同问题。
该书收录的是近年有关教育问题的杂感随笔,有的是记录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有的是教学的随想,有的则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
一看书名,我很惊诧,更是迷惑,立刻就被它吸引住了,迫不及待地想揭开它的真面目。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封面上的这两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吴非老师的字里行间透着点点思想和智慧,给我许多启发。
在《母亲教我的歌》中,他写道:面对最早接触到的生活矛盾,孩子首先总会学习父母的态度。
这一点我很有感触,家庭教育的感染性在孩子的教育中起着莫大的作用。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血缘、亲缘关系的密切性,
使父母的喜怒哀乐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作用。
孩子对父母的言行举止往往能心领神会。
若父母亲缺乏理智,脾气暴躁,都会使孩子盲目地吸收。
家长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表现出惊恐不安、措手不及,对子女的影响也不好;如果家长处惊不变、沉稳坚定,也会使子女遇事沉着冷静,对孩子心理品质的培养起到积极作用。
家庭教育具有及时性。
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对其情况可说了如指掌,孩子身上稍有变化,即使是一个眼神都能使父母心领神会,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及时教育纠偏,不让问题过夜,使不良行为消灭在萌芽之中。
而学校,老师面对着几十个孩子,只能进行共性教育,因时间及精力所限,不可能周全到每个孩子的特点,易产生顾此失彼的现象,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家庭教育既可以使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为接受集体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又可弥补集体教育的不足。
当然这里只讲了很少的一点,这本书还让我收益颇多,比如让我明白:教师不仅是园丁,教师自己本身更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学生;教师也不仅是春蚕,其生命在每个季节,在奉献的同时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教师更不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他本身就应该站着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