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10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10篇《不跪着教书》作者是吴非,该书主要是1988年以来作者的散文随笔汇总,这本书中多次强调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坚持读书,善于思考。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10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不跪着教书》读后感心得体会范文一最近读了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老师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鲜明新颖,振聋发聩,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教师是一个人而不是神,也不是伟大的什么蜡烛、园丁。
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
但教师应该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头顶天,脚踏地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绝不能跪着教书。
坐下沉思,回过头来再想想身边的学生,其实每个学生身上都有闪光点,都有光环,那些平日里成绩稍微差一点的学生,他们只不过是一个折断了一只翅膀的天使。
但他们往往又是体育健将,绘画的行家,唱歌的能手,劳动的榜样,守信的楷模他们的品质往往会比学习好的同学还要好。
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发现他们的闪光点。
平日生活中要及时总结和表扬他们的长处,要用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的短处,要想办法挖掘他们的潜能,然后再引导他们把自己的注意力慢慢转移到学习上来,从而激发他们在学习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成功中培养自信。
著名主持人杨澜在培养小孩的时候,是这么说的:我不期望我的小孩成绩有多么优秀,但是我希望她是一个开心健康的孩子,凡事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判断能力。
也许孩子调皮捣蛋,但是换一个方向,他就是聪明伶俐,勇于冒险;也许孩子喜欢狡辩,凡事据理力争,但这正说明孩子富有辩才,口才一流;也许孩子沉默寡言,内敛含蓄,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他有一颗心思细腻凡事都会替他人着想的美好心灵;也许孩子确定表现倔强,凡事唯我独尊,但是你能否定将来做大事者不正是这样勇于坚持自我,执着唯一的人么?我表达的并不是说完全顺着孩子的个性随波逐流,我想说的是,顺着孩子的个性去引导孩子成长。
2023年《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11篇)
2023年《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11篇)《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1书,究竟什么叫跪着教书,什么叫不跪着教书,我没有在书中找到明确的答案,我又搜出一些读后感,希望得到启发,还是不够清晰、不够完整。
经过再次拜读,终于解出这道考题的答案。
是不是应该这样理解呢?一、对“跪着教书”的理解跪着教书,就是失去了大脑思考的功能,失去了对人性美、人情美的感悟能力,失去了对弱者的同情与怜悯性,失去了一切情感连接的纽带,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屈从于应试教育的各种考核、各种奖项、各种荣誉。
把学生在校的时间无限延长,把“你死我活”的绝情冷漠引进班级,不顾学生内心感受地强迫他们也做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
师生共同被动地把全部的精力投放到书本、投放到考试、投放到分数上,导致学生不懂得生活,不懂得感情,不懂得感恩,教师不懂得心灵修炼,不懂得不断阅读,不懂得终身学习,不仅思想贫血,而且专业缺钙,成了没水平、没了底气、教师立不起,学生、家长看不起你。
二、对“不跪着教书”的理解不跪着教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浇灌祖国的花朵,更重要的是不断通过读书、思考、自我教育等各种自我修炼方式获得足够的养分让自己也成为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成为让孩子们倾慕的最鲜艳的生命之花;教师不仅要成为只会吐丝的春蚕,在奉献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教师不应该是蜡烛,而要在无私奉献的同时,实现与学生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共同成长,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和信念的人,是一个站直的铁骨铮铮的人。
不跪着教书,就是要求你成为照亮孩子未来一生的道路的明灯,这是在追求一种幸福,绝不是谋生的手段、发财的途径、升官的渠道;站着教书,是与形形色色的粗野作斗争,是与体制的弊端做抗衡,是与扭曲的价值观做较量,是与人性中最残酷、最冷漠、最虚荣、最功利、最丑恶的一面做决裂。
三、成长中的育人梦想60后的我,从小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着神圣感;生长在偏僻农村的我,最有缘的就是中学还未毕业的教师人群;当时,只对他们有能力教我们识字、算题而充满崇敬。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7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7篇《不跪着教书》读后感1身为一名教师,我们时常有这样的烦恼——抄写不完的材料,应付不完的检查,花样百出的课改,名目繁多的评比,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即便有气也不敢出,生怕得罪了哪路神仙——领导谈话、扣绩效、外送取消评优评先。
我们时常嘀咕:要好好地教教书就那么难吗?我们选择做教育就是做这些莫名其妙的事的吗?无处安放的初心,让我们一度迷茫……最近读到江苏省特级教师吴非撰写的教育随笔《不跪着教书》,篇篇观点与我们不谋而合,迷茫的内心终于找到了精神的依托。
吴非老师在“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发人深省的思考引出一个话题: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也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而书中提出的“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的质问振聋发聩!《不跪着教书》有一个标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吴非老师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着教书的现象,“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能靠他去立人吗?”事实上,我们常常在教参与个人思想之间举棋不定:要是按照自己认为的来教,万一考试考到这个问题,而标准答案肯定是以教参为准,那岂不吃了亏?斗争的结果,往往是违心地将教参上的观点与标准答案传授给学生,宁可躲过学生怀疑的目光。
读了《不跪着教书》,知道了,我们不只是“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我们还要“传道”,要教给学生做人的道理,而教师首先要是一个思想先进、厚重,不盲从、很自信的人,学生才能在学习先进科学技术的基础上,更懂得为人处世,更能成长为一个有思想、有魄力、有高尚品格的人。
读《不跪着教书》有感5篇
读《不跪着教书》有感5篇《不跪着教书》是老师吴非的一篇教育随笔。
这本书很长,分为六个部分,介绍了教育的不同方面。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读《不跪着教书》有感,盼望对您有所关心!读《不跪着教书》有感1近日阅读南京师大附中王栋生老师的《不跪着教书》一书,让我颇有感受,在全部的老师中,真正做到不跪着教书者能有几人?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首先,要求为人师者要做到视野有宽度、学问有厚度、思想有深度。
特殊是在思想的深度上要有刻意的追求和作为。
由于新课程背景下的教育教学活动已不再是单维的传授学问和训练技能,而必需关注同学的精神世界、关注同学的情感体验、关注同学的心理健康,关注同学的人格建构。
“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
”(肖川《教育的抱负和信念》)只有老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同学的精神绚烂,只有老师的情感高尚才能熏陶出同学的高尚情感,只有老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同学的健康心理,只有老师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同学的人格猥琐与浅薄。
其次,要求老师要有执着的教育追求。
视教育为事业,视教育为盼望、视教育为抱负、视教育为信念、视教育为生命。
而不是把老师的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某名的台阶、谋利的渠道、谋权的踏板。
要像张思明那样专心去营造局部的晴天,要像李镇西那样全身心的践行着自己“民主、科学、共性”的教育抱负,要像窦桂梅那样执着的为同学的生命奠基,要像霍懋征那样用满腔的爱心去唤醒、呵护、雕塑同学的爱心。
第三,要具有超群的教育才智。
肖川博士指出:“没有任何一门课程可以直截了当地教给我们教育的才智。
”的确如此,尽管不少的文章和着述都涉及到“教育才智”的话题,我们从中所能得到的也仅仅是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而已,更何况这些方法和技巧能否恰到好处的为我所用还要另当别论。
“教育才智只能从我们内心深处长出来,其长势取决于土壤的肥沃程度:我们的文化底蕴,我们的学识修养,心性修养,精神修养。
”也就是说要想拥有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才智,必需从丰厚自己的文化底蕴、渊博自己的学识水平、陶冶自己的心性修养、升华自己的教育追求来入手,才能不断地积淀自己的教育才智。
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简短版(精选16篇)
不跪着教书心得体会简短版(精选16篇)不跪着教书简短版篇1当我听到《不跪着教书》这本书时,它的题目吸引了我,这“跪着”的含义是什么?谁在跪着教书?为什么跪着?在我从教的这些日子中有没有“跪着”?找来书仔细打量,原来书名旁边还有用小字写的一段话:“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反复将这段话读了几遍,每读一遍,心情就觉得愈沉重。
怀着复杂的心情,我翻开了这本书。
一个个小故事慢慢读下去,可以说每一个故事都能打动我,都能触动我心中某一个柔软的地方,让我或感动,或同情,或愤怒……特别是作者对目前教育中存在的一些腐败、堕落以及种种不人道所表达出的那种愤怒,让我感同身受。
作者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祖国教育现状的担忧、以及对理想教育的向往和追求,不能不使我对他产生深深的敬意。
怀着对吴老师的敬意,我认真读完了这本书。
对于本书封面上的那段话,我不敢说完全理解了,但可以说有点理解了。
我觉得用“语重心长”、“发自肺腑”或者说别的什么词都不能表达出作者在写这段话时的心情。
回过头来再读这段话,我读到了一个字——爱。
作为一个教师,怎样才算没有跪着教书。
我的体会是:首先,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比如,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立刻匍匐在地,这样怎么能去“立人”呢?如果教师是跪着的,那他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
其次,教师要有自己的教学风格。
风格延续着教师的教学生命,因为它可能长久地影响学生对学科的兴趣。
吴老师认为,一个老师如果能通过课堂让学生喜欢我们的学科,那他就是成功者。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精选多篇)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精选多篇)第一篇:不跪下着教书读书心得不叩头着教书读书心得新塘边小学杨夏玲起先看到这个书名后,我不由的陷入了思考中,什么叫跪着?谁跪着了?向谁跪着?老师怎么会跪着教书?带着种种疑问我拜读完中篇小说了吴非老师的这本随笔集,看完之后才明白,此书写的是吴非教师多年教学工作实际经验,该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
这本书该书强调要想学生成为站立的人则,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则?看完以后我再一次陷入深深的思索中,因为吴非老师的很多确实思想的确是让我有震撼!《不跪着教书》——很有骨气,很有个性的书名,透着倔强,透着理性,透着思索!《永不凋谢的玫瑰》、《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爱与敬重的阅读》等文章显现出一种为人因人的道理,一种正直、纯洁的气质,深入的剖析、新锐的理念、独特的视角、无畏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
“想要教师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学医。
如果教师没有创造力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封面上的这两句话刺痛深深地触动了我。
书中让我最动容的是《永不凋谢的玫瑰》,这篇文章讲到社会活动家的是前苏联着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附上了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的花房里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虽然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可知。
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兴大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孩在花房里摘下花环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他很想知道很这个女孩为什么条果,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细小有这样一朵小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细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爸爸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 这个故事长久地感动着我。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
《不跪着教书》的读书心得(精选5篇)《不跪着教书》的读书心得(篇1)书,究竟什么叫跪着教书,什么叫不跪着教书,我没有在书中找到明确的答案,我又搜出一些读后感,希望得到启发,还是不够清晰、不够完整。
经过再次拜读,终于解出这道考题的答案。
是不是应该这样理解呢?一、对“跪着教书”的理解跪着教书,就是失去了大脑思考的功能,失去了对人性美、人情美的感悟能力,失去了对弱者的同情与怜悯性,失去了一切情感连接的纽带,失去了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屈从于应试教育的各种考核、各种奖项、各种荣誉。
把学生在校的时间无限延长,把“你死我活”的绝情冷漠引进班级,不顾学生内心感受地强迫他们也做考试的机器、分数的奴隶。
师生共同被动地把全部的精力投放到书本、投放到考试、投放到分数上,导致学生不懂得生活,不懂得感情,不懂得感恩,教师不懂得心灵修炼,不懂得不断阅读,不懂得终身学习,不仅思想贫血,而且专业缺钙,成了没水平、没了底气、教师立不起,学生、家长看不起你。
二、对“不跪着教书”的理解不跪着教书,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浇灌祖国的花朵,更重要的是不断通过读书、思考、自我教育等各种自我修炼方式获得足够的养分让自己也成为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成为让孩子们倾慕的最鲜艳的生命之花;教师不仅要成为只会吐丝的春蚕,在奉献的同时,也要不断提升精神境界;教师不应该是蜡烛,而要在无私奉献的同时,实现与学生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共同成长,成为一个有自己独立思想和信念的人,是一个站直的铁骨铮铮的人。
不跪着教书,就是要求你成为照亮孩子未来一生的道路的明灯,这是在追求一种幸福,绝不是谋生的手段、发财的途径、升官的渠道;站着教书,是与形形色色的粗野作斗争,是与体制的弊端做抗衡,是与扭曲的价值观做较量,是与人性中最残酷、最冷漠、最虚荣、最功利、最丑恶的一面做决裂。
三、成长中的育人梦想60后的我,从小就对教师这一职业有着神圣感;生长在偏僻农村的我,最有缘的就是中学还未毕业的教师人群;当时,只对他们有能力教我们识字、算题而充满崇敬。
不跪着教书【读《不跪着教书》有感五篇】
不跪着教书【读《不跪着教书》有感五篇】读《不跪着教书》有感五篇【篇一】“要想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怎么样的人?”书封面上这段小字深深震撼了我。
我在心理暗暗地问自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你有独立思考的精神吗?你想让自己的学生成为怎样的人呢?首先,教师怎样才算是“不跪着教书”呢?吴非老师在书中《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这一篇中提到,语文教师应当是思想者,语文课要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
试问,一位教师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他所教出来学生会有创新能力吗?他教出来的学生只会对任何灌输给他的东西都深信不疑,没有半点怀疑和批判精神。
没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
王小波认为知识分子最害怕的是活在不理智的年代。
所谓不理智的年代就是伽利略低头认罪,承认地球不转的年代,也是拉瓦锡上断头台的年代,是茨威格服毒自杀的年代,是老舍跳进太平湖的年代。
现在是一个言论自由,思想自由的年代。
我们赶上了好时候,但我们却要主动抛掉独立思考精神,面对一本教参不敢说“不” ,面对众人口中的优秀教案奉若宝典,而不去反思教学过程是否还有值得改进的地方。
作为一举手一投足都会对孩子们带来潜移默化影响的教师,作为他们的传道受业者,我们要对祖国的花朵负责,要对我们自己负责,做一个“不跪着教书”的教师。
那么,怎样才能“不跪着教书”呢?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其实这是终身学习的理念,一辈子教语文,一辈子学当语文老师。
教师并不是仅把知识教授给学生就能高枕无忧了,自己同样也是一个学习者的身份,更是要认真勤奋地学习,不停地读书,从书中获得教育智慧。
“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得多了,容颜自然改变,思想也随着开阔了。
我很难想象,吴非老师谈到他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教师旁若无人地一直在说话。
教师竟然如此缺乏基本修养,这是令人大跌眼镜。
教师,特别是我们年青年教师更要注意知识的积累,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精选13篇)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精选13篇)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篇1《不跪着教书》是吴非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
在轻松的文笔中,透着作者点点思想和智慧,给了我许多启发。
打开书,看了作者的自序,觉得吴非老师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魅力的老师,序中有这样一段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想要让学生成为站直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自序中总的阐述了他的一个思想:“教师应该是个有思想有理想的人”。
里面有个句子,我觉得说的很对,“如果一个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就很难有独立思考的意识。
教师一旦没有了独立思考,就无从提个人智慧,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
看到这儿,我似乎有些明白了为什么作者说如果教师是跪着教书的,那么学生只能趴在地上了!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假如,我们的教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为丰富自己而不断地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边读书,边研究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有读者说,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对目前教育的现状的警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作者仅仅是找出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而已,却没有能开出拯救痼疾的良药。
而我的体会是,《不跪着教书》的可贵之处不仅仅是“找出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而在于“开出拯救痼疾的良药”。
不是吗?如果你能仔细地、从头到尾地读完全书,你就会发现,作者在书中谈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或者说痼疾,比如不让学生读名著、不让学生请假过生日、不让学生迟到、不让学生组织课外活动,教师搞有偿家教、教师接受学生礼物、教师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教师要学生家长办事,以及怎样做一个出色的教师、做一名优秀的校长、做一位合格的父亲,等等,这些除了在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以外,作者还为所有的阅读者开出了一副普遍适用的“良方”,那就是:读书。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_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五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_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五篇《不跪着教书》是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非。
该书为《大夏书系·教育随笔(第一辑)》之一,主要是1988年以来作者的散文随笔汇总。
关于《不跪着教书》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不跪着教书》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如果教师是跪着教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这些振聋发聩的话语来自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
假期中,我有机会细细品读了这本书。
读罢掩卷沉思,内心竟如灌铅样的沉重:芸芸众师之中,真正做到不跪着教书者能有几人?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成了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了书本的奴隶,考试的奴隶。
我们曾经有过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我们身上或多或少的透着些奴性,我们自己还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跪着生活。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看来只能先从教师不能跪着教书做起。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首先,教师要多读书。
"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
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了教育生命。
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
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其次,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人格独立了,才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思想独立了,才能教会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
2023年《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11篇)
2023年《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11篇)《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1这是吴非老师的一本著作,看到书名《不跪着教书》时,怦然而动,为什么说不跪着教书?不跪着教书是什么意思?这些疑惑堵在心头,想要知道答案,读下去吧!这本书一共分为六辑:永不凋谢的玫瑰;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爱与敬重的阅读;往高处飞;“实话”怎么说和在欢乐中沉思。
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让我们不由得思索: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书中的教育随笔篇篇观点鲜明新颖,分析问题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教师究竟是什么?从古至今,教师被太多耀眼的字眼照耀: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美丽的花朵;有人把教师比作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也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还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其实,我觉得,教师就是教师,一个普普通通的人。
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这些,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不跪着教书》中有一个小标题是“我美丽,因为我在思想。
”吴非老师说:“课堂应当担负起思想启蒙的任务。
”这告诉我们不跪着教书,“老师应当是思想者”。
吴非老师列举了现实中的一些跪着教书的现象:“面对一本教参,他不敢说不;面对外行领导的错误指责,他会立刻匍匐在地;在教师失去了独立思考的精神,乃至丧失尊严,还能靠他去立人吗?”那我们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首先,教师的情感要丰满。
教师应向学生广施仁爱、感恩、善良的人性,使学生具备仁慈善良、互助友爱、节俭朴素、自尊自爱的心灵,只有给下一代留下真善美的种子,我们的学生将来不管身处何等恶劣的环境,都能在心中盛开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都能照亮他前行的人生。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通用26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不跪着教书读后感(通用2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不跪着教书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篇1第一次听到这本书的名字——《不跪着教书》,我很惊诧,亦很迷惑,不知其意,但同时也被它深深吸引了。
书一拿到手的那一刻,我就迫不及待的捧起书来打量它一番。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封面上的这两句话深深地触动了我。
挑灯拜读完一遍后,深深为吴非老师的教育理想所折服,也为他的理想主义在现实生活中的碰壁,为他的困惑和矛盾所打动。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中国人曾经有着千百年给封建权贵下跪的历史,深受封建思想毒害,逆来顺受,从骨子里向外透着奴性。
封建主义早已灭亡,可它给中国人带来的精神毒害还不可能说消失就消失。
还有人可能还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跪着生活。
为了不使我们的下一代继续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我们教育工作者就要向吴非老师所说的,得要站直了教书,得要有铁骨!书中让我最感动的是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
这篇文章讲的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他记下了这样一则真事。
校园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硕大的玫瑰花,全校师生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这天早晨,苏霍姆林斯基在校园里散步,看到幼儿园的一个4岁小孩在花房里摘下了那朵玫瑰花,抓在手中,从容地往外走。
他很想知道这个女孩为什么摘花,他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小女孩害羞地说:"奶奶病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信,我现在摘下来给她看,看过我就把花送回来。
"听了孩子的天真的回答,苏霍姆林斯基的心颤动了,她搀着小女孩,在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孩子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得爱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妈妈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_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五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_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五篇《不跪着教书》是20XX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吴非。
该书为《大夏书系教育随笔(第一辑)》之一,主要是1988年以来作者的散文随笔汇总。
关于《不跪着教书》读后感怎么写?下面是给大家整理的《不跪着教书》读后感范文,欢迎大家来参阅。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一)"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如果教师是跪着教的,他的学生就只能趴在地上了".这些振聋发聩的话语来自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
假期中,我有机会细细品读了这本书。
读罢掩卷沉思,内心竟如灌铅样的沉重:芸芸众师之中,真正做到不跪着教书者能有几人?我们常常不自觉地成了照本宣科的机器,成了书本的奴隶,考试的奴隶。
我们曾经有过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我们身上或多或少的透着些奴性,我们自己还在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跪着生活。
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看来只能先从教师不能跪着教书做起。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首先,教师要多读书。
"教师要学会教书,首先应该学会读书,学会思考。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
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信念,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智慧,就没有教育活力,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了教育生命。
教师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
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其次,教师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应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一个具有独立思考精神的教师人格独立了,才能给学生良好的示范;思想独立了,才能教会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如果一个教师自身都缺乏批判意识和怀疑精神,很难想象他所教出的学生会是什么样子",真的就如吴老师说的"学校只能教出一群精神侏儒,只能培养顺服的思想奴隶"?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灵和厚重的人格。
【读书心得体会】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6篇
三一文库()/心得体会范文/读书心得体会〔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6篇〕《不跪着读书》是一本非常吸引人的书,虽然还没读完,但是也想谈谈自己的感受。
结合自身情况,谈谈本次读书的心得体会,*是不跪着教书的读书心得,仅供参考。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一:暑假闲来无聊从网上浏览到一本书不跪着教书,我感到非常好奇,教书和跪着是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份好奇我细心地阅读了吴非先生写的这本书。
书中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而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教学随想,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
那充满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对人、对教育的热爱,使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就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吴非老师,他说: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幻想着生活中有这样的美好。
这个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我们老师往往被传统观念束缚,忽略了学生的想法。
我想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去批评这个小女孩,然后耐心地教育她应该保护花草树木。
那么这个孩子这么善良的行为不是被我给扼杀了吗?我被这么美好的、有爱心的小女孩感动,更为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感动。
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感到了沉重,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
看到这,我不禁问自己:面对孩子,我是怎么做的?我做好了吗?当我认为学生犯错的时候,我总是会马上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有时甚至发怒责备,以为严厉的批评可以给他深刻的教训,下次他就不敢犯错了。
我想我的不够耐心与不够机智不仅让我失去了许多教育的契机,说不定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伤害了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想到这,我不禁毛骨悚然。
书中多次强调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坚持读书,善于思考。
只要读书,什么都好办,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书中的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的心为之一颤,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读的书还太少,思考的深度尚浅。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15篇
《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15篇《不跪着教书》读书心得1暑假闲来无聊从上浏览到一本书不跪着教书,我感到非常好奇,教书和跪着是什么关系呢?带着这份好奇我细心地阅读了吴非先生写的这本书。
书中没有什么高深的观点,也没有那些晦涩难懂、拒人千里的理论,而是对教育现象的反思或教学随想,是和同行或学生的对话。
那充满真真切切、实实在在的对人、对教育的热爱,使我看后久久不能平静!开篇第一则随笔《永不凋谢的玫瑰》就深深地打动了我,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吴非老师,他说:为了爱的教育,为了我们的学生能像人一样地站立在这个世界上,我幻想着生活中有这样的美好。
这个故事也深深触动了我,我们老师往往被传统观念束缚,忽略了学生的想法。
我想如果是我,我肯定会去批评这个小女孩,然后耐心地教育她应该保护花草树木。
那么这个孩子这么善良的行为不是被我给扼杀了吗?我被这么美好的、有爱心的小女孩感动,更为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感动。
在感动的同时我也感到了沉重,教育的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传授知识,更重要的还是育人,教会学生如何做一个善良的人。
看到这,我不禁问自己:面对孩子,我是怎么做的?我做好了吗?当我认为学生犯错的时候,我总是会马上告诉他这样做不对,有时甚至发怒责备,以为严厉的批评可以给他深刻的教训,下次他就不敢犯错了。
我想我的不够耐心与不够机智不仅让我失去了许多教育的契机,说不定已经在不知不觉当中伤害了一些孩子幼小的心灵,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呀,想到这,我不禁毛骨悚然。
书中多次强调不管是学生还是老师都要坚持读书,善于思考。
只要读书,什么都好办,要让自己的学生出色,教师必须出色;想让学生多读书,教师首先应当多读书,自觉地多读书,学生超越教师,是教育的成功,也是教育的希望;然而如果教师太容易超越,我看真不是什么幸事书中的这些话深深地触动了我,让我的心为之一颤,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读的书还太少,思考的深度尚浅。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5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5篇《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5篇本文简介:《不跪着教书》读后感一吴非老师《不跪着教书》是一本个性十足的书,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吴非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是一个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呐喊的人。
整本书贯穿着浓浓的为教育的忧虑之情,还有他的信仰教育应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其实这本书是不需要再做什么摘抄的,读完此书,我们只需记住要培养一《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5篇本文内容:《不跪着教书》读后感一吴非老师《不跪着教书》是一本个性十足的书,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感受到吴非老师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是一个为中华民族教育事业呐喊的人。
整本书贯穿着浓浓的为教育的忧虑之情,还有他的信仰教育应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其实这本书是不需要再做什么摘抄的,读完此书,我们只需记住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非一个做题的机器。
教师自己首先要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这样才能培养出独立自由的人,否则培养出来的也是不完整的有缺陷的人。
读完此书,可以发现吴非老师与李镇西老师的思想有如此多的相似之处,他们都在尽自己所能去改变中国教育中的种种恶习,都在努力培养健全的人。
不同之处在于吴非老师脾气似乎更大,看不顺的一定要说出来,而且说到深处、痛处;而李镇西老师似乎圆滑了许多,他更多地去享受教育的快乐,并且把大家也带入教育的快乐之中,从改变自己开始,来改变中国的教育。
两位老师的风格都是我喜欢的,因为他们都很真诚,都有独立的思想,自由的精神。
不过吴非老师批判的太多,虽然所言皆属实。
但是光谈负面形象未免使广大教师产生失望的心理。
作为教师,我还是希望能更多的获取正能量,把自己小小的班级带好,让他们感受成长的幸福。
当然,在吴非老师别的书中有介绍。
所以,这本书的最重要的作用在于唤醒,正如书名:不跪着教书下面摘录一下书中的经典之处: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最大的安慰,就是我们培养出了人,一个有感恩之心的人,只要能经常的发现这样的孩子,就会觉得既幸福又平常。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通用11篇)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不跪着教书》读后感(通用11篇)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读后感了。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不跪着教书》读后感(通用11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1《不跪着教书》这本书中有一篇文章是《做最出色的教师》。
读了很有感触,怎样才能成为最出色的教师呢?我根据作者的观点,总结了一下,大致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教师要有尊严,要有自己的思想,要有独立思考的精神。
教书近十年,碌碌无为,浑浑噩噩,原因何在,就是因为缺乏尊严,没有铁骨。
繁琐的工作,使我产生职业倦怠。
得过且过,没有个性,缺乏激情,使我见了什么都无所谓。
我成了十足的教书匠。
我是跪着教书,跪在应试教育的面前,俯首贴耳,惟命是从。
所幸的是,这本书让我彻底清醒,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精神,才能教出善于思考的学生。
正如书中序言所写:“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人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配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二、教师要不断进修,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自身素质。
“评价一个老师的工作:让学生喜欢你的课,让学生喜欢你任教的学科,让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要想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喜欢你任教的学科,教师本身就要有让人信服的魅力:良好的修养、渊博的知识、风趣的谈吐、较高的业务水平。
这些素质并不是天生具备的,而是后天慢慢培养出来的。
只有不断地进修,不断地汲取知识,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完善自我。
所以只有教师自己拥有终身学习的意识,才能让你的学生有终身学习的意识。
三、教师还要有一颗真诚的爱心。
生活,需要关爱,需要同情,更需要一颗善良的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不跪着教书》是吴非老师的一部教育随笔。
还没打开书就被封面作者的自序所深深吸引,“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在巨大的麻木和冷漠面前,我的确有过放弃的念头,然而一想到中国人有千百年下跪的历史,想到文革给中国人带来的耻辱,想到下一代还可能以各种各样的形式下跪,就觉得我们中国首先得有铁骨教师,教育的辞典中才能有『铸造』这样的词条。
”短短的一百多字,读完后居然有些莫名的激动,这是怎样的一本书?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带着好奇与疑惑翻开了它。
这本书一共分为六辑,每一辑都有自己的思想与主题,记录的都是作者见到或者听到的教育现象及对教育问题的思考,作者针对这些现象与问题分析得一针见血,给人耳目一新,读后受益匪浅。
教师是什么?
从小时记事起,人们对教师的形容与比喻也都是高尚与无私的。
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着祖国的未来;也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更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
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
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酸甜苦辣;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
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
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
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教师读书是关系教育成败的大事。
教师不读书,就没有教育理想,就没有教育思考,就没有教育创新,一句话:就没有教育生命。
教师这份职业决定着我们必须是天生的职业学习者,职业读书人。
教师只有活到老学到老,才能一辈子“站直了”教书!教师必须成为一个思想者,具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努力保持自己的教学个性,有自己的教学见解和主张。
要多动脑筋,做一个智慧型的老师;教师要坚持读书,让读书成为自己的一种生活习惯。
吴老师在书中谈到“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
如若不读书也就没有了知识,联想到自己作为一名信息技术老师,虽然课程本身的重要性比不上语文、数学这些主要科目,但教育的意义都是相同的,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现象也都是相通的,而且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在不断发展,不断更新,想到这些,更加觉得对自身的要求不能因此而降低,同样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从书本中吸取新的知识,唯有这样,自己才能站在信息教学的前沿,开拓自己的思维。
合上书,深深体会到基础教育的重要,作为一名小学教师,不但要传授孩子们书本上的知识,更要以身作则给他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教师自身的修养与魅力,教师的喜怒哀乐,处理问题的方式,甚至一举手一投足都会给孩子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们都需要站着,站着教书。
站直腰杆,不仅仅需要底气,更需要的是信念!对学生热爱、对教育事业热爱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