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语文阅读教学的支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寻找语文阅读教学的支点
自新语文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阅读教学被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阅读教学作为学生教师之间的对话,在不同学校教师眼里又有了不同的演绎。
近几年来,反思我们的阅读教学实践,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现在提出来和大家一起反思探讨:
反思一:满堂讨论中浅阅读现象。
课堂讨论本是一种常见的教学方式,通过一定的讨论而达到思想的交流,但有的老师为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一上课便叫学生把课文草草一读,然后就开始讨论,又是分组发言,又是全班交流,你说我唱好不热闹。
课堂看似活跃,实则肤浅浮躁。
新课程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更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理应“慢慢走,欣赏呀”的阅读过程却成了“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大讨论,在这样热闹非凡的情景中,学生往往缺乏对文本冷静深入的感悟与思考,即使有所感悟与理解也是东鳞西爪,不得要领。
课堂上没有学生神采飞扬的诵读,没有教师画龙点睛的讲解,更没有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
文本应有的障碍被搁置了,应有的深度被搁浅了,应有的感悟时间被挤占了,应有的悬念惊奇被提前揭破了谜底,应有的审美愉悦被稀释得索然无味,最终,营养丰富的文本便成了色彩缤纷的拼盘。
这样的食品吃多了,自然倒了学生的“胃口”。
为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必须从课堂上铲除这一类的假繁荣,假热闹,假明白,谁都知道“满堂灌”是填鸭式,其实没有体验的讨论式、问答式、讲评式--,依然不过是一串换了品牌的“填鸭”,如
人饮水,冷暖自知。
语言深处的种种奥妙,倘若不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又怎么能够大彻大悟,为我所用呢?
语文学习专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如果让我们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分别以阅读、听说和亲身体验的方式来学习同一内容,那么,阅读的只能掌握10%,听说的只能掌握15%,而亲身体验的却能掌握80%以上,所以,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如果能让学生们尽可能多的去品尝、触摸文字,那么,我们离新课程强调的“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距离也就越来越近了。
反思二:备课不研读教材,而“背”现成教案的现象。
现在不少语文老师备课不是先研读课文,而是极查找“教学参考书”中现成的教案,固然,“教学参考书”有它的积作用,诸如提供一些背景材料、研究资料、教学设计等,它能帮助教师拓展视野,开启思路,但是如果用“教学参考书”中现成的教案取代教师自己量力而行的教学设计,那么就违背了“教学参考书”编写者的初衷。
实施新课程后,“教学参考书”的编写有了进一步的改进,资料性的作用加强了,而现成的教学设计相对淡化了,目的就是要引导教师多钻研教材。
钱梦龙先生指出:“看一位教师是否成熟,主要标志有两条:一条是在教育思想上是不是有明确、一贯的追求;另一条是有没有独立处理教材的能力。
”因此,语文备课中到底什么最重要?--应该是钻研课文最重要!教师不阅读课文,或没有能力阅读课文,怎能教学生阅读和写作呢?仅仅把教参上的分析背熟说给学生,课堂设计再时髦,过程再顺利,普通话、板书、教态再出色,
也至多能在“教”上出一点彩,而新课程强调的是“学”,不研究文章就不敢真正的让学生做主提问题,万一提个教参上没有的问题就麻烦了,这种课堂最多只能教学生学会,而不能教学生会学,永远达不到“教是为了不教”的境界。
反思三:阅读教学中教师“预设”太多,而“生成”少的现象。
近年来,看过听过多节语文阅读教学课,大多仅限于成果展示,或按照老师课前的准备和预设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整个教学过程包括什么时间讲授,什么时间提问,给学生多少时间回答都设计得丝丝入扣,就像由授课教师导演的电影脚本一样,其实,在语文教学和活动过程中,由活动所引发的学生心理反映往往是教师所预想不到的。
作为一线教师,教师的幸福就恰恰在于课堂中意外的发现,意外的收获。
教学如同历险,没有意外、惊奇和生成,教学就缺少生机和魅力。
清晰记得我在给学生上冰心写的《忆读书》一课,在质疑环节中,一位学生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老师,文中有一句‘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意思都是一样,这样运用语言是否啰嗦?”我一听,猛然惊奇,自认为吃透教材,备好课的我,怎么没有想到?经学生一提醒,联系上下文,顿然发现这是作者有意而为之,目的是强调下文一句话“读书是她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不过,学生这样提出,表面上看似乎有道理,而深究则发现了课文的另一层含义,紧接着我因势利导生成一个新的问题:“为什么说读书是她生命中最快乐的事情?”以这一问题为支点,学生又开始了对课文更深一层的探究。
课堂中只要我们有心你就会感叹学生的发现!就会
赞叹学生的智慧!就会惊叹学生的潜能!课堂中的这些意外、惊奇与生成,何尝不是教师的幸福?
陶行知感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这何尝不是先贤们倡导的“遇物则诲,相机而教”呢?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关注“预设”的同时,更应该关注活动的“生成性”因素,并在整个活动中走在学生的思维之前,及时调整自己的授课计划,让教师的主导与学生主体同时进入思维轨道,两者达到和谐统一,产生真正对学生有用的“生成性”效果。
反思四:多媒体的滥用,而忽视了有效的传统语文教学的现象。
恰当运用多媒体可以诱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强化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有利于很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基于多媒体的众多优点,在新课程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学习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
经常看到,有些教师上课,不论什么类型,什么内容的课,也不管合适不合适,动不动就用多媒体,一堂课从头到尾,教师不写一个粉笔字,似乎不用多媒体,就不能体现教学的现代化。
还有的教师不去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用课件的演示代替教师的讲解,教师一节课的时间主要任务就是不断地点击鼠标,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一节课始终盯着大屏幕,看教师播放的各种印象材料。
更有甚者,各种公开课、评优课成了多媒体制作的大比拼。
不从实际教学需要出发滥用多媒体,摒弃有效的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是我们必须注意加以克服的。
从语文学习的特点看,语文学习是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语言文字
感受文章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生动形象的描述激发自身的形象思维--想象,在大脑中呈现出相关的具体图像。
语文不是因图像而形象,而是因语言而形象,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图像不能代替阅读主体即学生的想象,正如观看电视剧不能取代阅读文学作品原著一样。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主体的个体体验千差万别,我们岂能用一个样板去把学生丰富多彩的个性体验格式化?更为重要的是中学阶段是思维能力发展的黄金
时期,过于强调用画面来表现文字的内容会在无意识当中给学生奔放不羁的思维规定方向。
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能力会受到严重束缚。
另外,牵强地选取材料来制作多媒体课件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产生误导,不利于掌握知识的准确性;过多地运用多媒体会使教师的作用向不良的方向转变;不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在教学过程中会影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不利于实现较好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不用,也不能滥用,必须将它与有效的传统的教学结合起来,根据课堂需要,适量、适当地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列宁说过:“真理向前迈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
”传统语文教学的弊端要革除,而课程改革更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正如有人说,实践课程改革理念就像一家人过日子,只要实的,不要虚的。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在新课程的语文教学中需要深入地研究,冷静地思考。
总之,在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教师应该追求这样一种“得意”之境界:一是
要得教材深意,也就是说要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教材的主旨、特点、意图,决不能领着学生在满堂讨论中出现浅阅读现象。
二是要得课堂适意:即充分认识到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杜绝阅读教学中教师“预设”太多,而“生成”少的现象。
三是要得学生需意,也就是说要了解学生的需要,适时调控教学方法,使课堂教学进入佳境。
我们想唯有我们教师多反思,多研讨并纠正课改中出现的不良倾向,才能让我们的课改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