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对滨水景观建设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城市发展对滨水景观建设的影响摘要:avc理论的核心是“三力”。“三力”特指景观与旅游区域的吸引力(attraction)、生命力(vitality)和承载力(capacity),简称avc。avc理论主张全面的景观与旅游规划应包括“旅游”、“景观”、“生态”这三元规划,并以此为核心侧重。通过对于一个地区的avc的规划,可以使风景与旅游地具有鲜明的市场形象与强大的吸引力,保持该地区旺盛的生命力,提高该地区作为风景旅游地的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承载力,从而实现风景旅游规划“市场卖点·生命周期·可持续利用”的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关键词:城市滨水景观;影响;需求;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城市滨水景观作为城市组成的一部分,其具体功能在城市建设中不可避免的随着城市建设的步伐而相应的被调整,有时侧重防洪,有时侧重交通,但只有当城市的发展趋于成熟稳定时,其功能才得以回归其本质的景观功能。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包括当局对城市景观的重视程度和城市的经济基础。
以上海外滩为例,自1937年,外滩建筑群格局基本形成以来,外滩历经多次重大修整及改造。其中包括1989年启动的外滩建筑灯光工程;1993年完成的黄浦公园防汛墙和外滩防汛墙外移(一、二期)等工程;1994年建成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与改造后的外滩成为一道风景线,使外滩观光平台全长1820米,总面积为0.074
平方公里;通过2007年开始的大规模改造,彻底解决上海浦西滨江带的交通,基本复原了外滩的经典风貌。
1、城市交通的影响
其一,1993年完成的综合改造,为扩大交通容量,把外滩防汛墙外移;又为安全,把墙体抬高,且把以前的栏杆式护栏改成了基本充实的混凝土栏。
其二,为解决外滩交通问题而于1997年底建成的延安路高架匝道,虽然从投入使用开始便出乎意料的成了上海的新风景线,但是也同时将外滩第一楼”亚细亚大楼(麦克倍恩大楼)、外滩3号上海总会大楼、4号有利大楼、5号日清大楼等几幢老建筑围在其间,切断了外滩的轮廓线。同样上世纪90年代初,为解决夏季时苏州河水漫上河滩,以至岸边的两堵墙越砌越高的问题,在河口建设了吴淞路闸桥,上面是可通行6车道的,大大缓解了河北到河南的交通。但也因此使得外滩整个变成了交通要道,随之又将外滩从60
米拓宽为100米,4车道改为10车道。同时还给外滩北端的上海大厦、外白渡桥、俄罗斯领馆、浦江饭店(中国最老的西式旅店——老理查饭店)等优秀近代建筑,系上了吴淞路闸桥那“粗腰带”。
2、整体景观需求
首先,随着交通量的迅猛增加,外滩地区随上世纪90年代道路扩容所带来的缓解又消失了。为彻底解决不断增加的车流量给城市交通带来的问题,2005年确定了上海的核心区“井”字形交通系
统方案。这一系统工程要打造“井”字形通道。骨架是4条全封闭或半封闭通道:东西通道、南北通道、外滩通道、北横通道,还有两条联系核心区交通的越江通道。“井字形通道方案就是要分离核心区内大量过境交通,构建一体化交通,以改善交通和环境品质。考虑到核心区位于城市中心,是著名的城市风貌保护区,不宜在地面或地上进行大规模道路扩建,井字形通道将主要利用地下空间来布置。而在外滩,就将建成一条全长3300米、6车道的地下通道。”而外滩将由原来的10车道重新改回4车道,为人提供更舒适的公共空间。
这样做的代价就是要拆除外滩线上刚建成10年左右的匝道和高架桥,改走地下,整个系统改造要耗费几十亿元。其实早在1989
年世界银行贷款项目中,有一项南北交通走廊的研究,外方专家建议,四平路、吴淞路、中山南路可建高架,外滩一段采用地下隧道。而在当时因财力所限未能实施,现在又绕了一个圈重新回来。
此次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复原了外滩的整体历史风貌。撤除了严重地影响了外滩地区的历史风貌和景观视线,破坏了外滩的人文环境的两把“刀”——延安路高架匝道、吴淞路闸桥,不仅将“外滩第一楼”亚细亚大楼(麦克倍恩大楼)、外滩3号上海总会大楼、4号有利大楼、5号日清大楼等几幢老建筑,重新纳入外滩轮廓线;也让外滩北端的上海大厦、外白渡桥、俄罗斯领馆、浦江饭店(中国最老的西式旅店——老理查饭店)等优秀近代建筑,恢复了原有
的尺度和身段。
其次,2007年的改造重新将混凝土栏改回颇具老外滩传统样式的通透栏杆,从而使昔日的“情人墙”更能亲近上海的“母亲河”,使外滩平台感觉更加宽敞,更具亲水性。
再者,在不遮挡优秀历史建筑视线的前提下,增植了不少行道树和灌木丛,还设置了许多可移动的广场树阵,大大增加了滨水区的绿化规模,改善了旅游环境,并为夏日游人提供自然遮阳空间。给游客最直接的感觉是空间变得宽敞,空气变得新鲜了,眼前的绿色也更多了。据了解,整个新外滩的绿化面积达到2.3万多平方米,公共活动空间增加40%。
3、时代新需求
外滩综合改造后,有着140年历史的十六铺码头,被改造成一座拥有12个大型游船泊位的现代化水上旅游中心。上海市政府借此次改造着力重塑外滩金融功能――由现在的金融一条街扩展为
金融集聚带,既发展经济,也有助于增加税收和扩大就业。改造后的新外滩不仅是以金融中心为特点的东方华尔街,还是奢侈品聚集地。为此还在延安路口以气象信号台为中心增设了延安路广场,与外滩历史建筑群融合;福州路口增设的外滩金融广场,竖起一头由美籍设计师莫迪卡(纽约华尔街公牛塑像的设计者)设计创作的“金融牛”,旁边的信息屏即时发布股票、外汇等各类金融信息。
改造后的外滩,为满足新时代的各种金融服务功能,将实现2g、
3g网络无缝覆盖,只要是你坐得下来的地方,打开电脑就能上网冲浪。据介绍,在外滩消费的顾客只需要更换一张特制的sim卡,就能在上海移动为外滩滨水区商业场所安装的手机支付设备前便捷
购物。对于来自外地的游客想知道外滩上某一栋大楼的历史故事,只要用手机给它拍一张照,发个短信就能获得景点的信息,而现场拍摄的照片还能即时打印出来呢。无线宽带技术的应用,能在不破坏内外部结构的前提下,让外滩的老建筑具备5a办公楼的智能技术,通过手持终端,证券公司的工作人员即使站在外滩的露天广场,也能随时随地为客户进行开户、交割等操作。
4、早期保护不足,后期恢复难度较大
外滩建筑物上“后缀”的许多东西,如架设在建筑物主立面上的空调机、广告牌尚未绝迹,一些外露的电线电缆也尚未“收敛”。个别已经修葺的建筑,因构件材料选择不够精心而存在明显的重修痕迹。如何让已在世界建筑史上确立地位的上海外滩“万国建筑”真正重现三十年代全盛时期经典风貌,还有待深入研究、慎重下手。
5、结束语
通过此次改造外滩滨江休闲旅游区,提升了外滩的观光休闲功能,还市民与游客一个由江景、绿化和历史建筑组成的新外滩,将上海都市风貌中最美好的一面展示于世人面前,更加充分地发挥外滩作为上海名片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