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一 线对线测量平行度误差(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实验二 形位误差测量——(三) 平行度、垂直度测量实验

实验二  形位误差测量——(三)  平行度、垂直度测量实验

实验二形位误差测量
(三) 平行度、垂直度测量实验
一、实验目的
1、通过平行度、垂直度的测量,了解定向公差综合控制被测要素方向和形状的能力。

2、熟悉常规测量的方法,培养操作动手能力。

二、实验内容
1、测量面对面的平行度。

2、测量线对面的平行度。

3、测量面对面的垂直度。

4、测量线对线的垂直度。

三、实验仪器
平板、直角尺、(方箱)、可涨心轴、指示表架、指示表、等高V形块。

四、实验方法
以平板模拟平面基准,可涨心轴模拟孔轴线基准,用直接测量方法,由指示表读数通过简单计算,获得各项测量误差值。

五、实验步骤
1、面对面的平行度测量:
(1)将被测零件放置在平板上,在整个被测表面上按规定测量线进行测量,如下图所示。

(2)取指示表的最大最小读数之差作为该零件的平行度误差。

2
(1)将被测零件放置在平板上,被测轴线由心轴模拟,在测量距离为
3、面对面的垂直度误差测量:
(1)
(2)间隙小时看光隙估读误差值,间隙大时可用塞规片测量误差值。

4、线对线的垂直度误差测量:
(1)基准轴线和被测轴线由心轴模拟,将零件放置在等高V 形支承上。


M 2。

(3)计算垂直度误差:
1
-M 2| 六、将测量记录填表2-3
平行度、垂直度测量记录表3-1
七、思考题。

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实验四 测量平行度误差一、实验目的熟悉用水平仪测量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的方法,和用作图法求直线度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量面对面平行度误差;2、测量线对面平行度误差;3、测量线对线平行度误差。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测量面对面平行度误差公差要求是测量面相对于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

基准平面用平板体现,如图4-1所示。

测量时,双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缓慢地作前后滑动,用百分表或千分表在被测平面内滑过,找到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图4-1 面对面平行度误差测量示意图被测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可按公式计算为:f //=Mb Ma l 121 mm 2、测量线对面平行度误差公差要求是测量孔的轴线相对于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

需要用心轴模拟被测要素,将心轴装于孔内,形成稳定接触,基准平面用精密平板体现,如图4-2所示。

测量时,双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缓慢地作前后滑动,当百分表或千分表从心轴上素线滑过,找到指示表指针转动的往复点(极限点)后,停止滑动,进行读数。

在被测心轴上确定两个测点a 、b ,设二测点距离为12,指示表在二测点的读数分别图4-2 线对面平行度误差测量示意图为Ma 、Mb ,若被测要素长度为l 1,那么,被测孔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可按比例折算得到。

计算公式为:f //=Mb Ma l 121 mm 3、测量线对线平行度误差公差要求是测量孔的轴线相对于基准孔的轴线的平行度误差。

需要用心轴模拟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将两根心轴装于基准孔和被测孔内,形成稳定接触,如图4-3所示。

测量前,要先找正基准要素,找正基准心轴上素线与平板工作面平行。

实验时用一对等高支承支承基准心轴,就认为找正好了。

也可以用一个固定支承和一个可调支承支承基准心轴,双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缓慢地作前后滑动,调整可调支承,当指示表在基准心轴上素线左右两端的读数相同时,就认为找正好了。

图4-3 线对线平行度误差测量示意图测量方法与计算公式与线对面平行度误差的测量方法与计算公式相同。

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实验四 测量平行度‎误差一、实验目的熟悉用水平‎仪测量垂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的‎方法,和用作图法‎求直线度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1、测量面对面‎平行度误差‎;2、测量线对面‎平行度误差‎;3、测量线对线‎平行度误差‎。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1、测量面对面‎平行度误差‎公差要求是‎测量面相对‎于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

基准平面用‎平板体现,如图4-1所示。

测量时,双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缓慢地作前‎后滑动,用百分表或‎千分表在被‎测平面内滑‎过,找到指示表‎读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图4-1 面对面平行‎度误差测量‎示意图被测平面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可按公式计‎算为:f //=Mb Ma l 121 mm 2、测量线对面‎平行度误差‎公差要求是‎测量孔的轴‎线相对于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

需要用心轴‎模拟被测要‎素,将心轴装于‎孔内,形成稳定接‎触,基准平面用‎精密平板体‎现,如图4-2所示。

测量时,双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缓慢地作前‎后滑动,当百分表或‎千分表从心‎轴上素线滑‎过,找到指示表‎指针转动的‎往复点(极限点)后,停止滑动,进行读数。

在被测心轴‎上确定两个‎测点a 、b ,设二测点距‎离为12,指示表在二‎测点的读数‎分别图4-2 线对面平行‎度误差测量‎示意图为Ma 、Mb ,若被测要素‎长度为l1‎,那么,被测孔对基‎准平面的平‎行度误差可‎按比例折算‎得到。

计算公式为‎:f //=Mb Ma l 121 mm 3、测量线对线‎平行度误差‎公差要求是‎测量孔的轴‎线相对于基‎准孔的轴线‎的平行度误‎差。

需要用心轴‎模拟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将两根心轴‎装于基准孔‎和被测孔内‎,形成稳定接‎触,如图4-3所示。

测量前,要先找正基‎准要素,找正基准心‎轴上素线与‎平板工作面‎平行。

实验时用一‎对等高支承‎支承基准心‎轴,就认为找正‎好了。

也可以用一‎个固定支承‎和一个可调‎支承支承基‎准心轴,双手推拉表‎架在平板上‎缓慢地作前‎后滑动,调整可调支‎承,当指示表在‎基准心轴上‎素线左右两‎端的读数相‎同时,就认为找正‎好了。

(整理)测量平差教案

(整理)测量平差教案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观测误差一、观测值中为什么存在观测误差?观测条件对观测成果产生影响,不可避免产生观测误差。

有观测就有误差的结论。

二、观测误差的计算给出观测误差计算的纯量表达式和矩阵表达式。

三、观测误差的分类及其处理1、分类给出误差分类的表达式,粗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定义。

结合测角、测距和水准测量的全过程,让学生分析哪些因素引起的误差属于粗差,那些哪些因素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那些哪些因素引起的误差属于偶然误差。

2、处理总结粗差、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的处理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测量上哪些操作是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影响的,那些计算改正为了消除系统误差影响的。

四、测量平差的任务根据一系列含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求待定量的最佳估值。

第二节测量平差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含有观测误差的各类观测值。

举例说明。

第三节测量平差的简史和发展一、测量平差理论的发展1、经典平差理论的发展主要介绍高斯创立最小二乘原理和马尔可夫创立高斯-马尔可夫平差模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近代平差理论的发展主要介绍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以后出现的近代平差理论,结合导线网平差和我国南极考察、建站,重点介绍方差分量估计和秩亏网平差的理论、方法及其用途。

二、平差计算方法的发展2、半自动平差阶段3、全自动平差阶段第四节测量平差的任务和内容一、任务讲授测量平差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为进一步学习和研究测量平差打下深入的基础。

二、内容课本各章的内容。

小结:本节介绍了观测条件的定义,观测条件与观测误差的关系,观测误差的定义、处理,以及测量平差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误差分布与精度指标第一节正态分布一、一维正态分布绘一维正态分布图,列出分布函数,讲解,强调两个分布参数的含义。

二、n维正态分布讲解绘n维正态分布图,列出分布函数,讲解,强调两个分布参数的含义。

第二节偶然误差的规律性一、偶然误差分布1、描述误差分布的三种方法(1)列表法(通过实例列表讲解)(2)绘图法(通过实例绘图讲解)(3)密度函数法(通过实例绘图讲解)二、偶然误差的分布特性(1) 在一定的观测条件下,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限值。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线对面平行度误差测量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线对面平行度误差测量

项目教学活学活用----高教版《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线对面平行度误差测量》教学设计摘要:省数控专业课改《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教材,充分体现了“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的有关精神。

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关键词:中职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新教材项目教学为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扶持力度,重点解决浙江省职业教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2007年作为“浙江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项目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研究正式启动并成立了课题小组。

几年间,分阶段对课程进行改革,改变原有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尝试建立以岗位能力为本的专业课程新体系,促进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

通过调查研究,在把握行业、企业的人才需求与职业学校的培养现状,掌握国内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人才培养动态的基础上,最终确立了“以核心技能培养为专业课程改革主旨、以核心课程开发为专业教材建设主体、以教学项目设计为专业课程改革重点”的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课改新思路,并着力构建“核心课程+教学项目”的专业课程新模式。

一、项目教学法“给你55分钟,你可以造一座桥吗?”教育专家弗雷德·海因里希教授在德国及欧美国家素质教育报告会上,曾以这样一则实例介绍项目教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将问题或需要完成的任务在现实中选取一个“造一座桥”的项目,并交给学生。

这就是项目教学法,即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项目即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任务。

项目教学法的前提是“项目”。

项目教学法有效地建立了课堂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整个过程活动都是真实的,是现实生产生活的一种反映,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学到了今后就业所必须的技能,包括实践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应变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一 线对线测量平行度误差

活动一 线对线测量平行度误差
15
活动一 线对线测量平行度误差
【任务布置】-你能测量它下图的平行度误差吗?
【定制计划】你制定的计划是否完整,具有可操作性?
方案确定 量具准备 测量步骤 数据处理
分配任务、分组实践 组内成员分配好各自的任务 要求:动手能力强的同学先操作,动手能力弱的同学先协助。 技能大比武
各组请派一位代表参加比赛,其他同学按照要求交换打分。
• (1)按图所示在被测零件连杆的两孔中分别插入中心轴I—I 和II—II,并将心轴I—I选作基准轴线。
• (2)将中心轴I—I放在等高的V型槽中(或等高顶尖座上), 且使I—I轴心线及包含II—II轴心线上一个端点所构成的 平面垂直于平台(用直角尺校正),固定好被测零件。
• (3)调平I—I中心轴:通过调节百分表架,使百分表的测 量头在I—I中心轴的一端最高点,且调整使百分表的指 针压上半圈以上,转动表盘调节指针指零;再移动表 架至I—I中心轴另一端最高点,读出百分表上读数值, 判断其两端点的高低情况,并进行调整,使两端读数 相同后固定零件。
6
[任务分析]
1 .测量任务解读
本次活动测量项目为
图中 ,连杆上的两孔轴心线在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上都有 平行度公差要求 。 即被测实际轴线应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01 mm 、处于水平方向 ,且平行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 间 ,同时也必须位于距离为公差值 0.02 mm 、处于垂直方 向 ,且平行于基准线的两平行平面之间 。
(4)在II—II中心轴上确定出测量长度L,并测出被测零件孔
长l,记入实验报告数据表中。
(5)移动表架,在II—II中心轴的L长度的左右两端分别进行测 量,并记录测量数据h1和h2。
(6)改变位置,使I—I轴心线及包含II—II轴心线上一个端点 所构成的平台与平台平行。方法同上,调平I—I中心轴, 然后在II—II中心轴的测量长度L的左右两端分别进行测量, 并记录测量数据h1和h2。

《测量平差》课程教案

《测量平差》课程教案

附件3
交通职业学院
课程教案
学年第学期
开课单位交通职业学院道桥系测量教研室
授课教师
职称
课程名称测量平差
课程性质职业能力课
教材名称《测量平差》
适用专业(方向)工程测量与监理
交通职业学院制
年9月8日
《课程教案》填写说明
一、用宋体、5号字填写,每项页面大小可按照规定格式自行添减。

二、一次课为一份教案(不包括封面)。

三、“课程性质”填基本素质课、职业能力课、素质拓展课;素质拓展课的“适用专业(方向)”填写“全校各专业”。

四、“开课单位”填学院、学系和教研室(无教研室只填学院和学系)。

五、授课类型指理论课、讨论课、实验、社会实践、实习或见习课、其他等。

六、“教学内容”应具体,而不应只填写教材章节名称或讲授主题的题目。

测量平差教案范文

测量平差教案范文

测量平差教案范文标题:测量平差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测量平差的概念和作用;2.掌握水准测量、三角测量平差的基本方法;3.熟悉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数据的处理;4.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测量平差的概念与作用2.水准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三角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方法4.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数据处理三、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带领学生回忆前几节课所学的内容,引出测量平差的概念和作用。

2.概念讲解:向学生介绍测量平差的定义和作用,通过实例和图片展示平差的必要性。

3.水准测量平差:a.原理讲解:向学生简要介绍水准测量平差的原理,包括高差测量、高程调整等。

b.方法讲解:详细讲解水准测量平差的基本方法,如:闭合路径法、开闭路径法等。

c.实操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水准测量平差的实操演练,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仪器并记录测量数据。

d.数据处理:教导学生如何处理测量数据,包括计算高差、纠正误差等。

4.三角测量平差:a.原理讲解:向学生简要介绍三角测量平差的原理,包括角度观测、距离观测等。

b.方法讲解:详细讲解三角测量平差的基本方法,如:多边形闭合差法、角平差法等。

c.实操演练:组织学生进行三角测量平差的实操演练,让学生亲自操作测量仪器并记录测量数据。

d.数据处理:教导学生如何处理测量数据,包括计算角度、距离、误差的平差等。

5.测量仪器的使用和测量数据的处理:a.仪器使用:向学生介绍常见的测量仪器,如水准仪、全站仪等,指导学生正确使用这些仪器。

b.数据处理:教导学生如何合理、准确地处理测量数据,包括数据整理、误差分析、平差计算等。

四、教学评价:1.实操评估:设计水准测量和三角测量的实操评估,检验学生的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

2.论文撰写: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关于测量平差的论文,要求包括理论知识、实操经验和结果分析等。

五、教学延伸:1.实地考察: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应用所学的测量平差方法进行实测实量,加深学生对平差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面对线”平行度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面对线”平行度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

“面对线”平行度的测量方法及误差分析平行度是用以控制被测要素相对于基准要素的方向成0度的要求,属于位置公差中的一种。

平行度有线对线的平行度,线对面的平行度,面对线的平行度,面对面的平行度,它们的基准不同,所采用的测量方法也不同。

其中“面对线的平行度”测量时由于找正基准线相对于找正基准面较麻烦,所以通常采用反“基准法”测量;有的受到检测条件或零件形状的限制,致使标准的测量方法无法实施:也会采用“反基准法”测量。

比如说,中轮拖上的分动箱壳体(图号E304.42.101-1),在它的上平面H面上方有两个Ø25的孔从图纸的标注可以看出此零件是以两个Ø25孔的轴线为基准,H面相对于两个Ø25孔的平行度要求为0.1,见示意图如下:一、模拟基准测量法:这个行位公差在装配中比较关键,如果控制不好,会使串到Φ25上的齿轮与箱体输出齿轮啮合不正确,出现早期磨损。

测量方法很重要,选用Ø25的心轴穿入2-Ø25孔中,与孔成无间隙配合来模拟基准轴线。

然后将心轴两端放在等高支承上,调整平面,使位于平面中间且垂直于基准轴线方向的最远两点等高。

按此法找正后将零件支撑稳定,再用百分表对整个平面进行测量,其最大读数差即为被测平面H对2-Ø25公共轴线的平行度。

但是在现实工作中,往往受条件的限制,经常遇到没有合适的心轴、或没有高于分动箱壳体高度的等高支撑,无法按上述标准方法进行测量。

怎样才能既方便又准确的对该零件上线对面的平行度进行测量呢?经过认真思考和实践操作,我制定了如下的测量方法。

二、直接基准测量法1.测量所需量具有:平板三个可调支承高度尺杠杆百分表内径表外径千分尺2.具体的测量方法是:第一步将零件放在三个可调支承上(H面向上)第二步用内径表比较测量2-Ø25直径并记录两孔实际尺寸;第三步用带百分表的高度尺粗找H面上均匀分布的最远三点,调整可调支撑使三点大致等高。

活动一线对线测量平行度误差(教学设计)

活动一线对线测量平行度误差(教学设计)

活动一线对线测量平行度误差(教学设计)
浙江省教育信息化工程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建设基地学校项目
《活动一线对线测量平行度误差》教学设计
适用专业:机械专业
使用范围:
课时:2课时
撰写时间:2014年6月
●教学分析:
对于中职学生的教育而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学习的实用性,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自主学习,教师以引导启发配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为实现教学目标,除展示实物、演示电子课件外,还根据平行度公差带形状,运用打表法测量平行度误差,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理解难点。

通过讲、练结合,引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学生操作训练,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通过实操训练,增强平行度形位公差的认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选择检测平行度误差的工具、量具,并正确测量零件的平行
度误差;
2.能正确处理零件平行度误差的检测数据;
3.能对零件平行度误差测量结果做出正确评估;
4.会正确使用与保养工具、量具。

(二)能力目标
通过现场演示操作、讲解、讨论,提升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主动学习、交流学习的意
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连杆大小头轴承孔中心线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教学难点:
连杆大小头轴承孔中心线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建设单位:临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平行度误差测量》课件

《平行度误差测量》课件
测量仪器的校准
测量仪器如测角仪、测距仪等需要保持测量基准的平行和准确,以确保测量结果 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平行度误差测量用于校准和调整测量仪器,提高其测量精度 和稳定性。
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建筑结构检测
在建筑领域,结构的平行度和垂直度对于建筑物的稳定性和 安全性至关重要。平行度误差测量用于检测建筑结构的几何 精度和变形情况,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比较测量法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义
比较测量法是通过比较被测表面与标准样板之间的差异来评定平 行度误差的方法。
特点
比较测量法的精度较高,但需要标准样板,操作较为复杂。
应用
在精密加工和检测领域,常采用比较测量法来测量高精度零件的平 行度误差。
间接测量法
定义
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与平行度 误差相关的参数,并经过计算得
出平行度误差的方法。
人工智能辅助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为平行度误差测 量提供智能化支持。
数据融合与共享
实现不同来源、不同类型数据的融合与共享,提高平行度误差测量 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平行度误差测量与其他技术的结合
与机器视觉技术结

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获取被测物体 的图像信息,与平行度误差测量 数据进行融合,提高测量精度和 可靠性。
原子力显微镜技术
利用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实现对微观表面形貌的精确测量,为平 行度误差测量提供更精确的分辨率。
激光雷达技术
利用激光雷达扫描被测物体,通过获取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数据,进 行平行度误差的计算和分析。
测量数据处理与分析的智能化
数据自动处理
通过算法和计算机技术,实现测量数据的自动处理、分析和识别 ,提高测量效率。

课题:检测平行度误差

课题:检测平行度误差

工作(学习)情境描述:为了满足机器的使用功能,有时需要对零件提出平行度要求,如图6.3.1所示。

因此需要学会对零件的平行度进行检测。

能正确选用量具并能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

图6.1.1 面对面平行度的标注和公差带a) 有平行度要求的零件 b) 公差带从工件的成品可以看出,零件在加工后有平行度要求0.05mm,通过测量后,保证产品的平行度要求才能满足使用功能。

请查阅相关资料,完成引导问题,完成平行度的测量任务。

相关知识:平行度是限制被测实际要素对基准在平行方向上变动量的一项指标。

按被测要素和基准要素的集合特征进行分类,可将平行度公差分为面对面、线对线、面对线、线对面四种情况。

平行度公差是一种定向公差,是被测要素相对基准在方向上允许的变动全量。

所以定向公差具有控制方向的功能,即控制被测要素对准基准要素的方向。

任务要求(一)、检测面对面平行度误差,如图6.3.2所示。

图6.3.2 面对面平行度误差检测(二)、检测线对面平行度误差,如图6.3.3所示。

图6.3.3 线对面平行度误差与公差带(三)、检测线对线平行度误差,如图6.3.4所示。

图6.3.4 线对线平行度误差与公差带二、学习引导(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形位公差分为形状公差和位置公差两大类,平行度公差属于公差。

2、在测量平行度公差时,要有基准。

(选择填空:A.一定,B.不一定)。

3、平行度公差的项目符号是。

(二)仔细阅读图6.3.2及任务实施有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被测要素是,基准是。

其公差带形状是。

2、平行度公差的公差数值是。

3、检测该零件时,将零件、指示表都放置到上,此时平板起到的作用是。

(三)仔细阅读图6.3.3及任务实施有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被测要素是,基准是。

其公差带形状是。

2、被测要素是(选择填空:A.中心要素,B.轮廓要素)。

(四)仔细阅读图6.3.4及任务实施有关材料,完成下面的问题。

1、被测要素是,基准是。

2、其公差带形状是,公差值大小是。

测量平差教学设计

测量平差教学设计

测量平差教学设计前言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平差是在测量结果误差传递的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数学方法,将误差分配到各个控制点上,使得测量结果具有一定的精度和可靠性。

平差是测量技术重要的一环,平差技术的熟练应用是测绘、土木、矿山、公路、水电、铁路等领域工程设计、建设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

本文主要围绕测量平差教学设计,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课程目标测量平差是测量技术中的重要内容,掌握平差原理和实践能力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程的目标如下:1.帮助学生了解测量平差的概念、原理和技术方法;2.培养学生分析、解决测量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运用平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提高学生对于测量与地图制图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课程内容基本概念本部分主要介绍测量平差的基本概念,包括测量原理、误差与精度、平差定义、平差类型和原则等内容。

本部分重点讲解传统平差、均值平差、权值平差、最小二乘平差等不同的平差方法,包括相应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计算软件等方面的内容。

测量实践本部分是实践环节,主要是对前面所学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

教师将现场带领学生进行实地测量实践,包括平差前的数据处理、平差过程模拟以及平差后的结果分析等环节。

平差应用本部分将以实际工程案例为例子,引导学生运用平差理论与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对学生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和讨论,不仅帮助学生理解平差的实际应用,更是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的培养与锻炼。

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讲授、实验实践、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以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并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的分配本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的时间分配为2:1,在保障传授基本理论知识的情况下,也有较大的实践时间,以便学生深度体验平差技术的应用过程及其中所涉及的技术性问题。

教学重点平差计算方法是本课程的核心部分,包括测量误差分析、数据处理与计算等方面的内容,需要着重讲解和培养学生的技巧应用能力。

平行线概念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平行线概念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平行线概念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平行线的概念是一个基础且重要的内容,它不仅涉及到几何学的基本原理,还与现实生活中的平行关系息息相关。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概念,教师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和评估方法。

一、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教师可以通过呈现一幅图画或播放一个视频来引入平行线的概念。

通过观察图形和实例,学生可以感性地理解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的性质。

2. 观察实验活动:教师可以设置一些观察实验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来观察和发现平行线的性质。

例如,给学生一根直尺,并要求他们找到两条平行线。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学生能够体验到平行线的定义和特点。

3. 探究问题活动: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讨论。

例如,为什么两条平行线永不相交?两个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学生可以思考这些问题,并通过实际计算和推理来得出结论。

4. 延伸应用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延伸应用活动,让学生将平行线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给学生一张地图,并要求他们找到两条平行的道路。

通过将概念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平行线的概念。

二、评估方法1. 能力测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能力测试题,考察学生对于平行线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例如,让学生画出两条平行线,或者给出一组线段,让学生判断哪些线段平行。

2. 问题解答:教师可以出一些开放性问题,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答。

例如,平行线的定义是什么?平行线与垂直线的关系是怎样的?这样的问题可以考察学生对平行线概念的全面理解。

3. 探究报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型研究或实验,并撰写探究报告。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与平行线相关的问题,进行实际观察或计算,并总结出自己的研究结果。

这样的评估方法不仅能够考察学生的探究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和报告的能力。

4. 综合评估:除了单独对平行线的概念进行评估,教师还可以将平行线与其他几何概念进行结合,设计综合性的评估活动。

平行度误差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平行度误差平面度误差的测量

任务四平行度误差、平面度误差的测量【课题名称】零件的平行度、平面度误差测量【教学目标与要求】知识目标了解平面度误差、平行度误差的检测工具及测量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使用框式水平仪、自准直仪和百分表进行测量,并准确计算误差值。

素质目标熟悉平面零件形位误差的检测原理、测量工具和使用方法,并能准确计算其误差。

教学要求能够按照误差要求正确地选择检测工具,并能够掌握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对工件进行准确的测量。

【教学重点】框式水平仪、自准直仪和百分表的使用,各种形位误差的检测方法。

【难点分析】平面度测量出9点误差值的调零方法及误差值计算。

【分析学生】该内容的难度较大,特别是直线度误差值的计算和平面度零位调整比较难以理解,需要多做解释,学生才能够掌握。

尤其是零位调整的方法更难懂,一定要把原理讲透。

【教学设计思路】本次课内容较多,且内容难懂,建议分成4学时,以保证有更多的练习机会,由于实训条件有限,可以分组进行测量,然后按结果来讲述如何计算平行度和平面度的误差值。

对于平面度的检测也应先讲测量原理和方法,再给学生实测,最后介绍如何调零位计算误差值,边讲边练再总结提高。

本次课教学一定要做好预习工作。

【教学安排】4学时先讲后练,以练为主,加强巡视指导。

【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课在形状和位置误差中,直线度误差在零件中出现比较多,大家是否还能记住这些形位公差的含义呢?二、导入新课需要应用什么测量工具来检测零件的直线度、平面度、平行度、呢?对于测量出来的数值又需要进行怎么样的处理才能得出正确的误差值呢?这是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

三、讲授新课1. 平行度误差的测量平行度误差是工件的位置误差,一般是指工件两直线之间的平行度偏差值。

它影响加工工件的精确度,因此控制平行度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就显得更为重要。

平行度误差分线与线和线与面之间的误差两种。

平行度误差的测量主要使用百分表。

以一条线或面为基准,将百分表座放在基准上,沿基准来回移动,百分表针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就是平行度误差值。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及反思

平行线的判定教学设计及反思
2.总结出用“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判定 直线平行时的思维步骤。
让学生体会“学有价值的数 学”的意义.
鼓励学生运用自己的语言进行 表述并进行交流,不必强求答案 的格式化.
(五)应用新知,思维拓展 ① 1.指导学生利用刚刚学过的“同位角相等,两 直线平行” 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判断小黑板 的边缘是否平行),从而得出“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这一结论。
B
2F
D
B
3F
D
B
F D
第2题
变式 1
变式 2
变式 1:如图,∠1=∠2=55°,∠3 等于多少度? 直线 AB,CD 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
变式 2:如图,∠1=55°,∠2=125°,∠3 等 于多少度?直线 AB,CD 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
(五)互动交流,总结新知 提醒学生在这两方面思考: ⑴在实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我们的收获…… ⑵如果要判定两直线平行时,我们可以联想 到……
2 3
C
4 F
E
利用一组开放题,发展学生 的思维,进一步体会数学当 中的“转化”思想
4、如图,∠1=∠2=55°,∠3 等于多少度?直线
设计变式 1、2,进一步巩
AB,CD 平行吗?说明你的理由.
固“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第4页共6页
A
C
1
E D 3
A
C
E D
2 1
A
C
E
2
D
1
3
这一结论,检验学生简单推理过 程的规范程度。
并用画图法进行验证。
利用问题 3 这一学生熟悉的知
3、回顾平行线的画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这种画法的理论依据)来引入本节课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报告

土木建筑学院测绘工程专业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报告设计名称: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老师:时间:目录第一部分实习概述 (1)1.1课程设计名称及目的 (1)1.2课程设计要求 (1)第二部分控制测量技术要求 (2)2.1高程控制的技术要求 (2)2.2平面控制的技术要求 (2)第三部分控制网概况 (3)3.1测区概况 (3)第四部分条件平差 (4)4.1条件平差公式汇编 (4)4.2水准网条件平差 (6)4.3 平面控制网条件平差 (8)第五部分间接平差 (14)5.1间接平差公式汇编 (14)5.2水准网间接平差 (14)5.2平面控制网间接平差 (19)第六部分精度评定及误差椭圆 (25)6.1高程间接平差的精度评定 (25)6.2平面间接平差的精度评定 (25)6.3平面间接平差的误差椭圆 (25)第七部分技术总结 (29)第八部分实习心得 (30)第一部分实验概述1.1 课程设计名称及目的1、课程设计名称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2、课程设计目的通过控制外业测量工作的数据,应用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所学的知识对数据进行处理,通过数据处理理解测量平差的两个基本任务:(1)、对带有观测误差的观测值,列出误差方程,求出改正数,求出未知量的最可靠值;(2)、对测量成果进行精度评定。

通过平差课程设计进一步掌握平差的函数模型和随机模型的建立,掌握测量平差最常用的两种基础方法: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并对间接平差的成果进行评定精度。

1.2课程设计要求1.课程设计要求:(1)、控制网概况及测量数据的整理和检验;(2)、列出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的函数模型并进行线形化,将线形化后的系数阵和常数向量列表;(3)、采用条件平差和间接平差的方法求控制点的坐标平差值;(4)、对控制点的坐标平差值进行精度评定,求出各点的点位中误差;对水准测量求各点高程平差值的高程中误差(只对间接平差要求,条件平差可不做);(5)、对平面控制网间接平差法计算的点位,计算并绘制点位误差椭圆;(6)、技术总结(或技术报告);(7)、个人实习小结。

任务7平行度检测授课教案

任务7平行度检测授课教案
⑥多媒体学习课件;突出学习任务,突出核心、关键性问题。
教学组织流程设计
教学
流程
教学后问题反思
分析
项目
存在问题
建议解决方法
学习纪律
安全文明
产品质量
表达能力
总结效果
知识掌握
学习方法
学习
重点及其化解方法
学习难点:水平仪的读数原理、读数方法及相关的计算。
化解方法:①通过学生查询资料学习;
②通过小组讨论取得新知识;
③通过教师总结强化认识。
学习难点及其突破方法
学习的难点在于如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掌握平行度的测量方法,突破的方法,是通过视频影片的观看,由学生进行总结,最后由教师评价,帮助、引领学习完成学习任务。
学习材料
准备
①学 生 工 作 页: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通过完成工作的填写,使本课知识系统化。
②量具、辅助工具及工件;检查、评价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
③电 脑 及 网 络;查询完成本次学习任务的相关咨询。
④教材及图书材料;查询完成本次学习任务的相关咨询。
⑤相关教具及学具;强化学习的形象思维,强化学习的直观认识。
3、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测量工具,帮助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4、教师组织、编制学习工作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完成工作页的填写,使学生对测量方法、量具、读数及辅助工具的使用有一个科学系统的认识和掌握。
5、通过检测练习,加强学生对于本节课重点的理解和巩固;通过多次测量、数据处理化解和突破难点。
6、通过学生多次练习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进行进一步总结和强调。
学习
目标
◇能收集学习资料,结合学习形位公差的检测知识,能够根据具体零件,准确选择直线度检测量具。
◇掌握平行度检测量具正确的使用方法。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

《测量平差》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课程名称: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学院:矿业学院专业:测绘工程姓名:学号:班级:指导教师:《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本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任务《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该课程设计是测量数据处理理论学习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它是在学生学习了专业基础课“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课程后进行的一门实践课程。

其目的是增强学生对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理论的理解,牢固掌握测量平差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公式,熟悉测量数据处理的基本技能和计算方法,灵活准确地应用于解决各类数据处理的实际问题,并能用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编制简单的计算程序或借助常用软件,如Matlab、Excel等解决测绘数据处理问题,从而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进行工程实测数据资料的处理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内容和重点根据上述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设计主要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综合性的平面控制网的平差处理问题,如目前生产实践中经常用到测角网严密平差及精度评定,通过此次课程设计,重点培养学生正确应用公式、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内容如下:根据题目要求,正确应用平差模型列出观测方程和误差方程、法方程并解算法方程,得出平差后的未知点坐标平差值、点位中误差、在控制网图上按比例画出误差椭圆等。

三、课程设计要求总体要求:课程设计必须体现平差过程,每一步不得直接给出结果,课程设计过程中如有问题,可以向指导老师请教或同学之间讨论解决,但不得相互抄袭,必须独立完成,任何同学,一经其他同学检举抄袭或被发现发现抄袭,本次课程设计即以零分记,毕业前重修此环节。

具体要求如下:1.设计说明书必须严格按照贵州大学矿业学院课程设计格式要求(见附件一)进行认真、按时撰写完成(课程设计起止时间:2015年6月8日-2015年6月21日,共2周)。

2.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一份,即课程设计说明书文本(相关格式等要求见附件一)一份,报告必须包括以下内容:1)近似坐标计算过程2)误差方程系数计算过程(可自行绘制表格,并辅以文字计算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一线对线测量平行度误差》教学设计
适用专业:机械专业
使用范围:
课时:2课时
撰写时间:2014年6月
●教学分析:
对于中职学生的教育而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

因此,在教学设计上应注重学习的实用性,让学生多动手操作,自主学习,教师以引导启发配合,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为实现教学目标,除展示实物、演示电子课件外,还根据平行度公差带形状,运用打表法测量平行度误差,化抽象为形象,帮助学生掌握重点、理解难点。

通过讲、练结合,引导学生制定工作计划、指导学生操作训练,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将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

通过实操训练,增强平行度形位公差的认识,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互助精神。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会选择检测平行度误差的工具、量具,并正确测量零件的平行
度误差;
2.能正确处理零件平行度误差的检测数据;
3.能对零件平行度误差测量结果做出正确评估;
4.会正确使用与保养工具、量具。

(二)能力目标
通过现场演示操作、讲解、讨论,提升学生观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养成主动学习、交流学习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连杆大小头轴承孔中心线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教学难点:
连杆大小头轴承孔中心线平行度误差的测量。

教学准备:
1. 百分表、表座、表架、心轴、平台、V形块、被测件各一套
2. 全棉布数块
3. 防锈油
4. 可移动多媒体设备1套。

5. 可移动黑板1块,课桌椅若干。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根据连杆的工作原理,提出假如连杆的强度和刚度不够,会发生什么样的现象?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连杆工作过程中,出项的故障主要有弯曲和扭曲,会导致气缸、活塞和连杆轴承异常磨损。

让学生思考案例中的问题,引出课题。

(课件展示)
【设计思路】讲解案例,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爱好。

二、提出任务
通过问题“你能完成图中零件的平行度误差测量吗?”,为学生提出任务,让学生思考并接受任务。

【设计思路】提出问题,布置任务,引导学生思考。

三、制定计划
1.通过ppt展示其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提问学生是否能分析其测量方案。

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组内讨论写出测量方案,根据教师点评,记录测量数据以便加深知识的记忆。

2.让学生组内讨论,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制定一个完整的测量方案。

3.教师通过对各组测量方案的对比,查缺补漏,引导学生制定最佳方案。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制定测量方案。

再通过指点学生进行计划制定,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制定最佳测量方案。

四、实施计划
1.组内成员分配各自的任务,自主完成任务分工。

2.根据平行度测量步骤,每组以为学生参加竞赛,其他学生进行打分。

【设计思路】组织学生进行任务分工,指正学生在测量中出现的问题,对课程的重难点进行突破。

并通过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操作积极性。

五、任务评价
通过提问“1-2位学生对自己和别人的表现情况”,来点评各组任务完成情况。

从点评中查找自己的不足,并进行思考及改正。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客观的对自己和他人作出评价,并进行点评打分。

六、任务迁移
通过连杆平行度误差的测量,记录新项目内容,课后进行自主项目计划的设计。

【设计思路】布置新任务,引导学生举一反三,拓展迁移。

●教学反思:
1.教学材料一定要准备齐全,没有基本的材料和工具,学生会无所事事,测量平行度误差的器具要准备到位。

2.不能在没有讲解平行度公差带形状的情况下,让学生进行测量,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

●资源引用:
·零件测量与质量控制技术素材
·部分网络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