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
结肠次全切除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观察
本研究中显示哮喘发作期患儿血浆中 A M浓度高于缓解期患儿及健 D 康对照组患儿 , 并且与哮喘发作的分级积分呈正相关。 明 A M参与了哮 说 D 喘急性发作的病理生理过程 , 并且其浓度与哮喘发作 的严重程度有明显的 剂量依赖性。根据 目前研究, 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浆 A M升高的机制可 D 能有: 血氧降低 , 内皮细胞( C) E 损伤而促进 A M的分泌 ; D 哮喘发病时炎症 反应增强, 大量的炎症介质促使气道内皮细胞 、 毛细血管 内皮细胞、 平滑肌 细胞等 损伤 , 引起 A M产生 增 加 。有研 究 证 明 , 哮 喘发 作 时 由于 刺激 性 D 在 物质 引起炎症 因子 如 白介素 一1 I (L一1 、 瘤 坏死 因子 、 )肿 内皮 素 一1 E ( T一 1 、 钙素相 关活 性肽 、 小板 源 生长 因 子等 , 中肿 瘤 坏死 因子 一a就 是 )降 血 其
规. 中华 儿科 杂志 ,084 (0 :4 7 3 20 ,6 1)75— 5 . [ ] 杜军英, 6 狄柯坪, 凌亦凌, 肾上腺髓质素对肺循环病理与生理调节 等. 作用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0 32 ( )19— 9 . J. 20 ,3 4 :8 12 [ ] 赵仕勇, 7 季秀梅, 徐瑞龙, 哮喘儿童血肾上腺髓质素浓度测定及l 等. 临 床意 义[ ] 中国小耳 急救 医学 ,06 1( )5 5 . J. 20 ,3 1 :2— 4 [ ] 仝金斋 , 8 张孔, 左万里, 哮喘患者血浆肾上腺髓质素和 内皮素水平 等. 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广东医学院学报,07 (5 :7—1. J. 20 ,2 )l 9 [ ] O ae Sioa Mt t K,t 1C r li e enara yer 9 bs h d iua e a. o e tnbt e i yhpr— Y, m T, s r ao w w e
便秘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③可能发现潜在的精神疾病、神经系统 疾病以及内分泌疾病,从而得以治疗帮 助缓解便秘症状。
④可以协助区分便秘亚型,如慢传输还 是出口梗阻等。指南强调直肠指检可以 初步了解肛门括约肌张力、是否存在矛 盾的耻骨直肠肌收缩、直肠前突的薄弱 区、肛门和直肠的肿块、狭窄和粪便嵌 塞。女性病人还应对阴道进行评估,以 便确定是否有直肠前突和膀胱膨出。
(2)便秘相关量表或评分系统对便秘 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对生活质量影响的 评估是有效的。推荐等级:基于低或极 低质量的证据的弱推荐,2C。
评估便秘的严重程度及其对生活质量影 响的客观指标有助于医护人员决定疗程 或是否需要作更多的诊断性检查。虽然 罗马标准被用于诊断便秘及其亚型,但 是无法对便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便秘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美国结直肠外科医师学会(ASCRS)于 2016年发布了《便秘评估与管理临床实 践指南》,该指南在2007年发布的《便 秘治疗临床实践参考》的基础上进行补 充与更新。
在便秘的评估方面:强调了病史采集和 体格检查的重要性,对肛门直肠生理学 检查、结肠传输试验、排粪造影等传统 检查项目均给予1类推荐。
指南中虽然指出经会阴超声排粪造影有 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但限于技术条 件临床应用较少。
3便秘的非手术治疗
(1)便秘的早期治疗是调整饮食,包 括纤维素和水分的补充。推荐等级:基 于中等质量证据的强推荐,1B。
饮食调理是便秘治疗的基础。增加水分 和纤维素的摄入作为便秘最重要的一线 治疗方法是公认的。
2011年以来的6项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 较了摄入纤维素组与使用安慰剂组或不
治疗组对成人慢性特发性便秘的疗效,
便秘的诊断和治疗
异常的诊断标准
直肠前突
壶腹远端囊袋状突向前方,深度 6-15mm为轻度,16-30mm为中度, >30mm为重度。
会阴下降
肛上距>3cm(经产妇>3.5cm)
直肠内套叠
排粪过程中出现的直肠粘膜折叠,测 量包括深度、与肛门距离、涉及肛管长 度。套叠深度>3mm为异常,3-15mm为轻 度,>15mm为重度。
便秘的定义应为每周两次或更少
——Gorton & Nivatavongs 《结直肠 肛门原理、实践和手术学》1992年 P908
便秘的定义为进标准饮食的条件下(每 天膳食纤维19克),每周排便次数小于3次, 需排除肠梗阻,同时应有肠传输延长的证据。
——Gorman 《结直肠外科学》第 三版1993年P265
正常值为2次/日~3次/周 起床后或早餐后排便者42.1%,排便不定时者
占48.3% 单次排便时间:男性为6.9±5.4min;女性为
5.8±3.9 min 24小时排出粪便湿重:男性为298.9±132.0克,
女性为266.4±112.9克 第一块粪便排出时间:男性为31±41s,女性
为43±58s
耻骨直肠肌综合征
“搁架征”
盆底痉挛综合征
力排时肛直角<90°或静坐、提肛、 力排时肛直角变化不大或不变,且耻骨 直肠肌痉挛切迹
骶直分离
第三骶椎处骶直间距>20mm, 伴乙状结肠前移
有作者提出腹腔造影同步
确。
肛肠测压
肛管静息压:主要由内括约肌静息张力产生, 约占静息压的85%
诊断
便秘类型及症状
慢运输型:便次少、缺乏便意、硬便常 表明肠动力减低
出口梗阻型:排便不净、排便费力、排 便不能及直肠坠胀感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2
治疗效果
针对慢传输型便秘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手术治疗
等,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因人而异,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03
存在的问题
目前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和治疗仍存在一些问题,如诊断标准不统一、
治疗方法不规范、疗效评估不准确等,这些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及挑战应对
发展趋势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外科处理部分核心内容阐述
手术指征
01
明确了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指征,包括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
响生活质量等。
手术方式
02
详细介绍了多种手术方式,如结肠次全切除术、结肠全切术等
,并阐述了各种术式的优缺点和适用人群。
术后管理
03
强调了术后管理的重要性,包括疼痛控制、营养支持、并发症
预防等,以确保患者顺利康复。
手术指征与术式选择
手术指征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患者,如出 现肠梗阻、巨结肠等,可考虑手术治疗。
术式选择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如结肠 次全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术等。
围手术期管理及并发症预防
围手术期管理
包括术前评估、肠道准备、术后疼痛管理等,以确保手 术顺利进行并促进患者康复。
并发症预防
随着医学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和治疗将更加精准和个性化,例如基因诊断、肠 道微生物组调节等新型治疗方法的应用将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
挑战应对
为了应对慢传输型便秘诊断和治疗面临的挑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制定统一的诊断标准和治 疗规范,同时加强患者教育和心理支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慢传输型便秘如何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慢传输型便秘如何治疗
导语:相信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便秘的情况出现,不过人们一般都不会把它当做疾病来进行治疗,挺多就是在便秘的时候注意一下饮食。
其实便秘也是一种
相信每一个人都曾经有过便秘的情况出现,不过人们一般都不会把它当做疾病来进行治疗,挺多就是在便秘的时候注意一下饮食。
其实便秘也是一种疾病,它也有不同的类型,而育龄期妇女最容易患上是慢传输型便秘,它典型的症状就是没有便意,针对这种类型的便秘一定要及时的治疗,具体慢传输型便秘如何治疗呢?
目前比较一致的认识是:
①对发病时间短的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不要盲目行结肠切除术,凡轻型便秘患者,首先要考虑保守治疗,只有长期保守治疗确实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②对结肠传输试验正常而盆底生理检查不正常者,应尽可能保守治疗;传输缓慢,生理检查也异常者治疗应先针对盆底功能异常,因为传输缓慢也可能是盆底功能异常的结果。
只有在盆底功能改善后经保守治疗后,慢传输仍无改善时才考虑手术治疗。
对手术适应证应严格掌握,必须具备以下几点,才可考虑手术治疗:①有明确的结肠无张力的证据;②无出口处梗阻表现;③肛管收缩有足够的张力;④临床无明显的焦虑、忧郁及其他精神异常;⑤无弥漫性肠道运动失调的证据,如肠道应激综合征。
在未做全面的盆底生理学检查之前,就做结肠切除术。
其效果将不会理想。
对于慢传输型便秘如何治疗本文就先介绍到这里,其实慢传输型便秘的出现和很多因素都有关系,比如说饮食、不定时排便等,也真是如此,想要彻底的治愈慢传输型便秘的话,不但要注意服药治疗,还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1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次全切除术加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护理.
1例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次全切除术加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护理【关键词】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除术保护性回肠造口护理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1986年由Proton和Lennard-Joners 提出.临床指以便秘、结肠通过时间延长和对纤维素、缓泻剂治疗反应差为特征,伴有腹痛、腹胀、恶心等症状.并排除全身性基础疾病和盆底肌功能失调的慢性便秘[1]。
由于慢传输型便秘存在严重的结肠病理生理改变,临床上内科治疗效果不佳。
故往往求助于手术治疗。
便秘手术的种类多,但疗效均不确切,我科2009年收治一例重度功能性便秘患者,通过结肠次全切除术加保护性回肠造口,对患者精心的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
完善的护理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重要保障。
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38岁,因大便性状改变2年于2009年4月收住入院。
患者每周排便<3次,为硬便。
排便费劲,需以手法帮助(如以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
入院后经生物反馈治疗、口服福松等均未排便,于2009年4月27日在局麻下行经皮内窥镜引导下行顺行结肠灌洗,4月30 日患者诉腹痛难忍,腹胀如鼓,经回流灌肠,仍未排便。
于5月1日急诊全麻下行结肠次全切除术加预防性回肠造口。
术后患者造口周围皮肤出现粪水性皮炎,经过精心护理,患者造口血运良好,色泽红润,周围皮肤完好,每天造口排便正常,切口愈合良好,于2009年6月出院,又于9月返院行造口回纳术。
电话回访患者目前排便日行2-3次。
2 护理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患者病程长,常因多方治疗无效而存在焦虑、沮丧等心理,且因对手术效果不了解而缺乏治疗信心,因此,我们针对患者的不同心理活动,用温和、开导、鼓励的语言,多与患者交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有关疾病的知识,讲明该手术的特点、方法及同种疾病的治疗效果,并以手术成功的患者为例,消除其顾虑,使其树立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和护理。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其他非药物治疗途径
饮食调整
建议患者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 ,减少精细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针灸治疗
针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可以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肠道功能,对部分
患者具有一定的疗效。
运动锻炼
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锻炼,如散 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 蠕动和排便功能。
推拿按摩
通过推拿按摩腹部和相关穴位,可以 促进肠道蠕动和排便功能,缓解便秘 症状。
症状表现
STC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难排、排便不尽感等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腹胀、腹痛等腹部不适 症状。
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身体影响
STC患者由于长期排便不畅,容易 导致肛裂、痔疮等肛门直肠疾病 的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 康。
心理影响
长期的便秘症状容易导致患者出 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严重 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术式。对于年轻、身体状况良好、便秘严重的患者,可 考虑结肠全切除术;对于年龄较大、身体状况较差或要求保留部分结肠功能的患者,可考 虑结肠次全切除术或回肠直肠吻合术。
围手术期管理优化
01
术前准备
充分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手术风险,制定合理的术前准备方案,包括
肠道准备、营养支持等。
伴随症状改善
评估患者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伴 随症状是否得到缓解。
生活质量改善
了解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的变化,如 睡眠、饮食、精神状况等。
患者心理状况关注
01
02
03
焦虑抑郁情绪评估
采用专业的焦虑抑郁量表 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 者的心理状态。
心理干预措施
针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的 患者,制定相应的心理干 预措施,如心理疏导、认 知行为疗法等。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饮食调整与生活方式改变
饮食调整
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多饮水,减少高脂肪、高蛋白 食物的摄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生活方式改变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增加运动量,避免久坐不动,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态。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针灸疗法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肠道功能,改善便秘症 状。
推拿疗法
运用推拿手法在腹部操作,促进肠道蠕动和 排便。
。
整体调节
中医药通过调理脏腑功 能、气血津液等整体调 节方式,改善便秘症状
。
副作用小
相比西药治疗,中医药 治疗副作用较小,适合
长期使用。
预防复发
中医药治疗不仅关注当 前症状改善,还注重预
防便秘复发。
05
非药物治疗
心理治疗与认知行为疗法
要点一
心理治疗
通过心理咨询、心理疏导等方法,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 郁等负面情绪,改善便秘症状。
慢传输型便秘诊断评估与外科处 理中国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
汇报人:xxx 2023-12-30
目录
• 引言 • 诊断评估 • 外科处理 • 药物治疗 • 非药物治疗 • 专家共识的解读与展望
01
引言
便秘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和(或)排便困难。排便 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排出 困难、排便不尽感、排便费时以及需手法辅助排便。
01
02
03
微生态制剂种类
包括益生菌、益生元等, 可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 善便秘症状。
用药时机
一般建议在餐后服用,以 减少胃酸对益生菌的破坏 。
注意事项
微生态制剂需长期使用才 能维持肠道菌群平衡,患 者应遵医嘱坚持用药。
便秘的研究及治疗进展
便秘的研究及治疗进展一、概述1.定义便秘(Constipation)是多种疾病的一个症状,表现为:大便量太少、太硬、排出太困难,或合并一些特殊症状,如:长时间用力排便、直肠胀感、排便不尽感,甚至需用手法帮助排便。
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d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1]。
(1999年5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肛肠外科组的专家们在全国便秘诊治新进展学术研讨会上对1990年11月制定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进行了修订,并提出了“在不使用泻剂的情况下,7天内自发性排空粪便不超过2次或长期无便意”的量化概念。
)2.流行病学资料便秘多发于久坐工作者,或活动受限者,或生活过于紧张者。
近年来,由于精神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便秘的发生率不断升高,发病年龄也越来越低,青壮年中长期便秘患者已不在少数。
各国关于便秘的调查资料,说法不一。
1)流行病学资料国内便秘调查资料显示,便秘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地域、职业、文化程度等因素相关。
我国北京、天津和西安地区对60岁以上老年人的调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的慢性便秘比率高达15%-20%。
而对北京地区18-70岁成年人进行的一项随机、分层、分级调查表明,慢性便秘的发病率为6.07%,女性是男性的4倍以上,且精神因素是高危因子之一[2]。
便秘的发病率因地域而异,且城、乡人群的发病率存在显著性差异。
①便秘的年龄分布研究资料均显示老龄化是便秘的一个高发因素,便秘患者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增多。
刘世信[3]等以天津市两个区年龄≥15岁的人口作为调查对象,结果显示随年龄增加便秘患病率明显增加,且60岁以上者明显增多。
尉秀清[4]等在广州的调查结果亦显示,便秘患者随年龄增长而明显。
②便秘的性别分布大部分流行病学资料认为便秘和性别有密切关系,女性是高危人群。
广州的调查显示男女患病率比为1:1.77[4]。
北京成人男女患病率比为1:4.59[5]。
天津市男性患病率为2.61%,女性为5.95%,男女比例为1:2.75[3]。
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王辉;曲建辉;李恒爽;韩宝;张燕生【摘要】目的探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9例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按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全结肠切除术联合回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以及排便、腹泻、营养、心理、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6、12个月肠胃生活质量(GI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Wexner便秘严重度评分、Longo′s 出口梗阻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的平均排便频次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1、6、12个月腹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观察组术后12个月外,2组患者术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 I)、清蛋白、前清蛋白均低于术前基线值,但观察组术后6、12个月体质量、BM I、清蛋白、前清蛋白与对照组比较,更接近术前基线值(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28%)低于对照组(37.88%),观察组便秘复发率(1.59%)低于对照组(15.1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次全切除联合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治疗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患者,可改善结肠部位慢传输和出口梗阻,减轻术后焦虑,提高术后营养,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8(015)009【总页数】5页(P1357-1361)【关键词】顽固性混合型便秘;结肠次全切除术;全结肠切除术;升结肠-直肠侧侧吻合术【作者】王辉;曲建辉;李恒爽;韩宝;张燕生【作者单位】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肛肠科,北京100195;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肛肠科,北京100195;首都医科大学朝阳医院肛肠科,北京100043;马应龙长青肛肠医院肛肠科,北京100195;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北京10007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4.62顽固性混合型便秘是指经内科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慢传输型和出口梗阻型混合便秘,该病可导致患者结肠慢传输及出口严重梗阻,手术治疗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1-2]。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病,主 要表现为腹痛、腹部不适和排便习惯 改变,有时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有重 叠,但肠易激综合征通常无排便困难 和粪便干硬的症状。
03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治 疗
药物治疗
泻药
通过刺激肠道蠕动,帮 助排便。常见的泻药有 酚酞片、硫酸镁、乳果
糖等。
促动力药
如莫沙必利,可促进肠 道蠕动,帮助排便。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主要基于症状表现和排粪造影等检查结果。患者需满足 以下条件:至少6个月出现上述症状,且结肠传输时间延长,排除其他原因导致 的便秘。
诊断方法
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排粪造影、结肠 传输试验等,以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出口梗阻型便秘
出口梗阻型便秘主要表现为排便困难, 与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症状相似,但 病因在于直肠和肛门的功能异常,而 非结肠传输缓慢。
流行病学情况
发病率
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在人群中的发病率较高,但具体数据因地区、年龄、性别等因素而异。
患病群体
CCS可发生于各个年龄段,但老年人发病率更高。女性患者略多于男性患者。
预防与控制
对于CCS的预防,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适当运动,保 持良好心态。对于已经患病的患者,应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 生物反馈治疗、手术治疗等。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等富 含膳食纤维的食物,以增加粪 便体积,刺激肠道蠕动。
适量运动
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 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避免长时间久坐
长时间久坐会影响肠道蠕动, 应适时起身活动。
慢传输型便秘中医治疗研究进展-陈德宇
104第17卷 第12期 2015 年 12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17 No. 12 Dec .,2015[ 6 ] Tarn D.A reversible light-operated nanovalve on mesoporoussilica nanoparticles[ J ] .Nanoscale,2014,6 ( 6 ):3335.[ 7 ] Wu X.pH and Thermo Dual-Stimuli-Responsive Drug CarrierBased on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in a Copolymer-Lipid Bilayer[ J ]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2013,5 ( 21 ):10895-10903.[ 8 ] Guardado-Alvarez TM. Photo-redox activated drug deliverysystems operating under two photon excitation in the near-IR[ J ] . Nanoscale,2014,6 ( 9 ):4652.[ 9 ] Cheng K,El-Boubbou,CC Landry. Binding of HIV-1 gp120Glycoprotein to Silica Nanoparticles Modified with CD4Glycoprotein and CD4 Peptide Fragments[ J ] .ACS AppliedMaterials & Interfaces,2012,4 ( 1 ):235-243.[ 10 ] Li J. Multifunctional Uniform Core-Shell Fe[ J ] .Chemistry - AnAsian Journal,2013,8 ( 2 ):385-391.[ 11 ] Liu X.Cu 2-x Se@mSiO2-PEG core-shell nanoparticles:a low-toxic and efficient difunctional nanoplatform for chemo-photothermal therapy under near infrared light radiation with asafe power density[ J ] .Nanoscale,2014,6 ( 8 ):4361.[ 12 ] Salehi R.Development of dual responsive nanocomposite forsimultaneous delivery of anticancer drugs[ J ] .Journal of Drug Targeting,2014,22 ( 4 ):327-342.慢传输型便秘(STC)是指粪便在肠内停滞过久,秘结不通,排便周期延长。
腹腔镜辅助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治疗重度慢传输型便秘
直肠 , 患者体位变 换 为头高足 低位 , 主刀 变换体 位 : 立
于患 者两腿 之 间 , F孔 , 下 1 m处戳 孔 直径 l 打 脐 0c O m m为主操作孔 , 麦氏点 为副操作 孔 , 用 中间人路 法 采
结肠传输 障碍 , 以左半 结肠传 输 障碍为 主 , 2例 1例右
的不 同大致 可分 为以下 3类 :1 完全腹腔镜结肠切除 ()
术 ;2 腹 腔 镜 辅 助 结 肠 切 除 术 ;3 手 辅 助 腹 腔 镜 结 () ()
肠切 除术 。手术方 法有 : 1 腹 腔镜结 肠全切 除术 : () 全
结肠切除 回肠直 肠 吻合术 ; 2 腹腔 镜结 肠 次全 切 除 () 术: 结肠次全切 除后有两种重建肠道连续性 的方式 , 一
膜 , 开 横 结 肠 左 侧 胃 、 结 肠 韧 带 , 腔 镜 下 于 骶 岬 打 脾 在
水平下方 2~ m处用 切割 闭合器 ( n o I 切 断 3c E d —GA)
物等 因素导致 的继发 性 S C, T 行肛 门直 肠测 压等 检查 排 除出 口梗 阻 型便秘 ,3例 S C患者 中 l 1 T 0例表 现全
4 6 0~ 8岁 , 中位 年龄 4 6为排便 困难 , 无便意 , 便次少 , 大便 干结 , 伴有腹胀
等 , 便 间隔时 间 4~1 。纳入标 准 : 排 4d 所有 手术患 者 均符 合 20 0 6年 国际功能 性 胃肠疾 病 ( G D )一R m F IS oe
症 后 果 严 重 ,T S C患 者 对 于 微 创 治 疗 的 手 术 方 法 更 加 认 可 。 我们 认 为 保 留 回盲 部 的 结 肠 次 全 切 除术 , 以 可
LS A A C C完成 1 , 中转 开腹 , 手术死 亡 , 3例 无 无 手 术 时间 ( 1 2 0±5 ) i, 0 m n 出血量 5 0~10 m , 3 L 中位 出血 量 7 L 辅助切 口平均长 ( 0 8 c 肛 门排气时 间 0m , 5± . )m,
腹腔镜联合TEM器械结肠次全切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腹部无切口手术方法
开 放 组 的 强度 等 同 。虽 然 经皮 跟 腱 延 长 术 无 法 直 接缝 合 延 长 的 跟
l n t e i g f ra k e e u n s d f r t n h mo hi a s2 ai n s f l w d e g h n n o n l q i u e o mi i e p l c : 3 p te t ol e y i o
[] 刘 锁 利 , 占 凯, 6 杨 张朝 建 , . 腱 断 裂 修 复 术后 并 发 症 的 探 讨 . 国修 复 等跟 中
重 建 外科 杂 志 , 0 ,8 O ) 8 2 41 (1 : . 0 7
本 实 验 在行 跟 腱 纵 切 时 , 由于 无 法 在 直 视下 操 作 , 很难 保 证 内外 侧
参 考 文 献
技 术 与 该手 术 相 结 合 。 节镜 照 明系 统 的 引入 , 以在 可视 条 件 下 【] K t KA blNApe , 1 al m blainatrsiigA hl s 关 可 9 az ,re , trNe a. r o izt e l n c ie ,61)0 7 12 . J n2 1 [】 H m YMadsi J ir ,i a I e o , c es S, ec RAAo MDS sm n P e n ,us a MD. to o a ut ot kelt 0 52 (2: 1— 00 Ou me f c 【1 1】 Moi t I gt .os n f h A hl s t d n t sri l r o , a TT ri o te cie e o :s ugc mo O a o l n i a p te t a tr ai n s f Ac i e tn o l n t e i g o t a me t f i ip t i t e e h l s e d n e g h n n f r r t n o d o a h c o l e w ligJ e itO hp2 0 ,63:3 — 4 . a n .P dar a o,0 62 () 6 3 0 k 3
慢传输便秘的外科治疗
慢传输便秘的外科治疗摘要】慢传输便秘是一种以肠道传输减慢为基础改变,导致患者排便困难的疾病。
目前针对慢传输便秘的治疗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其中手术方式较多,现总结各手术方式的疗效与适应症及心理因素的相关联系,针对不同的患者,严格把握各术式的适应症。
【关键词】慢传输便秘手术适应症【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330-02结肠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ntion,STC)是一种多因素致使胃肠道功能紊乱、结肠传输过缓、结肠内容物排出延迟导致的便秘。
绝大多数的慢传输便秘患者可通过口服泻药、灌肠等保守治疗缓解症状。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患者对保守治疗的敏感性下降,外科手术可能是患者的唯一治疗选择。
目前,国内外治疗STC的手术方式依切除肠段不同可分为:结肠全切除、结肠次全切除、结肠旷置、部分结肠切、回肠或结肠造口等术式。
现就慢传输型便秘外科治疗的相关问题作一综述。
一、外科手术治疗适应症慢传输型便秘的患者在行外科手术后,部分患者易于出现腹泻、肠梗阻、便秘复发等短期或长期并发症,国外Zutshi M[1]等通过对69例手术治疗STC患者的长期随访,发现长期获益患者为77%;袁玉峰[2]等对患者精神心理因素积分及术后疗效分析,认为患者合并的抑郁、焦虑等精神症状为影响手术疗效的主要因素;如何评估STC患者需行手术治疗,为外科医师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笔者推荐的STC手术指征为[3,4,5](1)符合国际通用便秘诊断标准,即罗马II诊断标准[6]。
(2)结肠传输试验明显延长,一般以72h标示物80%未排除为标准。
(3)通过相关影像学及电生理学检查,排除合并有出口梗阻型便秘或其他器质性病变,如先天性巨结肠、结肠包块、结肠冗长等。
(4)内科保守治疗一年以上,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5)患者有强烈的外科手术治疗意愿,依从性好,无明显精神障碍。
慢传输型便秘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中不同回盲部保留长度的疗效对比重点
·论著·慢传输型便秘在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中不同回盲部保留长度的疗效对比卢志坤吴永强杨进华何德谋张权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慢传输型便秘(STC)患者行腹腔镜结肠次全切除联合逆蠕动盲肠直肠吻合术(LSCACRA)治疗时不同回盲部保留长度对术后疗效的影响。
方法选择行LSCACRA治疗的STC患者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回盲部保留10~15cm组(长距离组,46例)和回盲部保留2~3cm组(短距离组,46例),均随访24个月,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术后肠梗阻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排粪次数、Wexner肛门失禁评分(WIS)、钡剂灌肠回盲部排空时间、Wexner便秘评分(WCS)、腹痛程度数字评分(NRS)、胃肠生命质量指数(GIQLI)及腹痛、腹胀频率评分。
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LSCACRA,无一例发生中转开腹及死亡。
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及术后肠梗阻和肺部感染发生率、排粪次数、WIS和腹胀频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短距离组术后6、12、24个月WCS、GIQLI、NRS和腹痛频率评分均明显优于长距离组[WCS:(1.7±1.3)分比(4.2±2.3)分、(1.7±1.1)分比(4.1±1.9)分、(1.2±0.5)分比(3.9±2.5)分;GIQLI:(116.8±6.2)分比(98.5±14.7)分、(122.9±7.5)分比(104.7±16.5)分、(124.3±5.9)分比(108.3±15.1)分;NRS:(1.3±0.5)分比(2.5±1.7)分、(0.9±0.3)分比(2.3±1.4)分、(0.8±0.3)分比(2.2±1.5)分;腹痛频率评分:(0.9±0.3)分比(1.6±1.2)分、(0.7±0.3)分比(1.4±1.1)分、(0.7±0.2)分比(1.2±1.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短距离组术后24个月钡剂灌肠回盲部排空时间明显短于长距离组[(17.6±8.4)h比(21.3±10.8)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作者:杨向东岳朝驰陈小朝赵向东【关键词】便秘史;泻药排便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由于全结肠或节段结肠的推进性蠕动减弱,导致粪便在结肠内传输缓慢,而引起以腹痛、腹胀、便意淡漠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
其特点是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便次减少,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结肠通过时间延长,症状顽固,内科治疗困难。
本世纪初Arbuthnot Lane 观察到对部分严重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施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有一定的效果,但文献中报道的疗效有所差别,且有一定的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对STC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的深入研究,运用结肠次全切术治疗STC取得较好的疗效。
1 结肠次全切的适应证临床资料表明,STC患者在确定诊断前常有多年的便秘史,靠泻药排便,用药量越来越多。
刺激性泻药可导致肠壁神经丛受损,尤其以结肠为突出,从而使结肠的推进性集团蠕动减少,造成粪便在结肠内滞留,进一步加重便秘。
因此,STC患者单纯用调节饮食和泻药治疗的远期疗效不好。
可以通过详细采集病史、肛门指检、肛门直肠测压、盆底肌电图、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钡灌肠全面了解胃肠道的运动功能情况,了解是否并存出口梗阻型便秘,并对盆底神经肌肉功能状态作出全面评价。
在STC确诊后先用结肠壁活组织病理检查或电生理等检查,根据肠壁肌、肌间神经、ICC及神经递质的改变程度及功能状态筛选出那些不适合与保守治疗的病人,直接给予手术治疗,以减少忍受病痛的时间和医疗费用[1]。
在决定手术前必须明确:便秘症状是由结肠张力低,运动弛缓所致而无其它肠管运动失调的因素参与,且直肠和肛管无异常。
Rex[2]等认为STC的手术指征为:①有确切的结肠无张力的证据。
②无出口梗阻。
③肛管有足够的张力。
④临床上无明显的焦虑、忧郁及精神异常。
⑤无弥漫性肠道运动失调的临床症状证据。
⑥临床症状很大程度上受工作或生活方式的影响。
常用治疗便秘的六类药物
常用治疗便秘的六类药物便秘是常见的一种肠道疾病,许多人都会患病,常见的治疗便秘的方式是药物治疗,目前市面上的腹泻药主要有6类。
常见便秘的类型主要有三类:慢传输型、出口梗阻型和混合型。
要想治愈便秘,必须从生活方式、心理和社会因素等方面进行综合调理,才能收到满意的疗效。
而使用药物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图“一时之快”,重要的是要使自己恢复生理性排便。
目前常用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容积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润滑性泻药、渗透性缓泻药、促动力药以及5-HT4受体激动剂等。
1、容积性泻药也称为泻盐因其不被肠壁吸收而又溶于水,故能在肠中吸收大量水分,使大便的容量增加,起到导泻作用。
该类泻药的主要代表药是硫酸镁。
但由于它不能使结肠张力增加,所以不宜用于那些肠道运动迟缓的病人。
2、刺激性泻药刺激性泻药作用快,效力强,药物或者其代谢的产物可对肠壁产生刺激作用,使肠蠕动增加。
该类药主要有:果导、蓖麻油、大黄、番泻叶等。
但要注意,此类药因为刺激肠黏膜和肠壁神经丛,并可能引起大肠肌无力,形成药物依赖,因而主要用于大便嵌顿和需要迅速通便者,不宜长期应用。
3、润滑性泻药润滑性泻药又称大便软化剂,此类药物的主要功能是润滑肠壁,软化大便,使大便易于排出,如液体石蜡等。
这类药主要的缺点是口感差,作用弱,长期应用会引起脂溶性维生素吸收不良。
4、渗透性缓泻药如乳果糖,它不被人体吸收,通过细菌分解后释放有机酸在结肠起作用。
尤其适宜于老年人、孕产妇、儿童及术后便秘者。
糖尿病病人慎用。
此类药的主要缺点是在细菌作用下发酵产生气体,引起腹胀等不适感。
5、肠动力药通过加强肠肌张力来发挥作用,但常需要与其他药联合使用。
6、5-HT4受体激动剂有替加色罗、聚乙二醇等,替加色罗对便秘型的肠易激综合征有一定疗效,特别宜于已经用过渗透性泻药和肠用纤维素仍无效的患者。
聚乙二醇由于其不被肠道吸收,也不会在肠道内分解产酸,可用于成年人的多种原因所致的便秘。
但该药不宜用于炎症性器质性肠病及未确诊的腹痛病人,服用此药时最好与其他药物间隔2小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次全切治疗作者:杨向东岳朝驰陈小朝赵向东【关键词】便秘史;泻药排便慢传输型便秘(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STC)是由于全结肠或节段结肠的推进性蠕动减弱,导致粪便在结肠内传输缓慢,而引起以腹痛、腹胀、便意淡漠等为主要症状的慢性顽固性便秘。
其特点是多发生于育龄期妇女,便次减少,钡灌肠及纤维结肠镜检查无异常,结肠通过时间延长,症状顽固,内科治疗困难。
本世纪初Arbuthnot Lane 观察到对部分严重结肠慢传输型便秘患者施行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有一定的效果,但文献中报道的疗效有所差别,且有一定的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对STC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的深入研究,运用结肠次全切术治疗STC取得较好的疗效。
1 结肠次全切的适应证临床资料表明,STC患者在确定诊断前常有多年的便秘史,靠泻药排便,用药量越来越多。
刺激性泻药可导致肠壁神经丛受损,尤其以结肠为突出,从而使结肠的推进性集团蠕动减少,造成粪便在结肠内滞留,进一步加重便秘。
因此,STC患者单纯用调节饮食和泻药治疗的远期疗效不好。
可以通过详细采集病史、肛门指检、肛门直肠测压、盆底肌电图、排粪造影、结肠传输试验、钡灌肠全面了解胃肠道的运动功能情况,了解是否并存出口梗阻型便秘,并对盆底神经肌肉功能状态作出全面评价。
在STC确诊后先用结肠壁活组织病理检查或电生理等检查,根据肠壁肌、肌间神经、ICC及神经递质的改变程度及功能状态筛选出那些不适合与保守治疗的病人,直接给予手术治疗,以减少忍受病痛的时间和医疗费用[1]。
在决定手术前必须明确:便秘症状是由结肠张力低,运动弛缓所致而无其它肠管运动失调的因素参与,且直肠和肛管无异常。
Rex[2]等认为STC的手术指征为:①有确切的结肠无张力的证据。
②无出口梗阻。
③肛管有足够的张力。
④临床上无明显的焦虑、忧郁及精神异常。
⑤无弥漫性肠道运动失调的临床症状证据。
⑥临床症状很大程度上受工作或生活方式的影响。
为了减少手术的并发症,江从庆等[3]认为结肠次全切的适应证有:①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慢传输便秘或以慢传输便秘为主要症状的混合型便秘;②患者有强烈的手术愿望;③长期保守治疗或针对出口梗阻便秘的手术治疗不明显;④无严重的精神症状。
徐慧民等[4]认为应把握以下几点: ①有确切慢传输的病史,大便次数每3天少于1 次。
②排除器质性病变。
③病史超过半年,保守治疗无效。
④无精神因素。
⑤单纯性结肠慢传输性便底抬高术)。
⑥不合并全消化或小肠动力减弱。
在临床上应掌握好结肠次全切除术的适应证,才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2 结肠次全切的疗效评价目前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手术方式有全结肠切除、回肠直肠吻合术;结肠部分切除术;结肠次全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
全结肠切除虽能使STC症状消失,但易遗留顽固性腹泻;部分结肠切除横结肠直肠吻合术后便秘症状缓解率低,长期效果较差,易致复发。
次全结肠切除升结肠(或盲肠)直肠吻合术既保留了回盲部的功能,又较好的缓解了便秘是治疗STC的比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对结肠传输试验证明标记物滞留于左半结肠内,术中见左半结肠扩张激惹蠕动减弱者,采用本术式效果更好。
Lubowski 等[5] 报道,10%的患者结肠全切术后需常规服用止泻药,11%的患者有肛门失禁。
Lillehei 等[6] 报道27 %的患者结肠全切术后每日排便次数在4 次以上,10%的患者每日排水样便6 次以上,患者生活质量差。
如根据结肠传输试验结果,仅将部分结肠切除,效果不佳,复发率高,丁仕章[7] 报道行结肠部分切除后,55%的病例复发,徐慧民认为结肠慢传输型便秘行次全结肠切除,盲肠或升结肠与直肠吻合术效果好。
喻德洪等[8]报告的8例术后均获良好的疗效。
Ryan[9]报告21例次全结肠切除盲肠直肠吻合术者,随访21个月,20例每日排便2~3次。
江从庆等[3]运用结肠次全切术治疗慢性便秘17例,平均术后住院时间14 d,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无死亡病例。
仅2例患者术后出现毛细淋巴管漏,保持引流通畅后痊愈。
2例患者术后发生粘连性小肠梗阻,经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等保守治疗缓解,随访24~36个月所有患者控便能力良好,术后所有患者均不用止泻药,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刘勇敢[10]用结肠全切术治疗6例,术后腹泻的发生率100%,1例出现顽固性腹泻(17%)运用结肠次全切除、盲直肠吻合术疗效等同于结肠全切术,但由于保留了回盲瓣,术后腹泻发生率明显降低(26%,P<0.05)施行73例,仅1例便秘复发,无难治性腹泻出现。
田波等[11]运用手术治疗12例慢传输便秘患者,次全结肠切除6例症状完全消失,每日排软便1~3次,2例全结肠切除者中,1例术后每日排稀便5~7次,伴肛门皮肤糜烂疼痛,症状持续3月余。
3 结语STC 的病因很复杂,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3.1 精神、心理因素 Sonnenberg[12]发现有精神压抑的患者便秘的发病率比较高,Dykes 等[13]研究精神、心理因素对便秘的影响,他使用标准化量表对12例慢传输型便秘(STC)和16例正常传输型便秘(NTC)患者进行心理学鉴定,发现STC患者比NTC患者有更多的精神社会压抑。
但杨向东医师在大量的临床观察中发现,患者精神症状的出现往往出现于排便困难后相当一段时间,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精神症状越来越重,就是说患者精神症状应该是便秘的继发症而不是引起的原因。
3.2 Cajal 间质细胞的变化 Cajal 间质细胞(ICC)是胃肠道内一种非神经但又与神经密切相关的间质细胞,其形态学与胃肠平滑肌和神经末梢纤维有密切联系,由西班牙神经解剖学家Cajal在胃肠道神经系统中观察到。
ICC 在控制胃肠道运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参与胃肠道慢波电活动,是慢波的起搏细胞,推进电活动的传播,介导神经信号传递[14]。
国外学者[15,16]研究STC患者肠道ICC的分布情况,收集临床上接受结肠切除术的慢传输型便秘患者和非梗阻性结肠癌患者结肠标本,发现慢传输型便秘患者结肠多个层次的ICC密度都比对照组明显减少。
并且有研究发现STC 患者全结肠Cajal 细胞体积也缩小[17,18] 。
3.3 肠道神经的变化近年来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便秘病人肠壁间神经节细胞数量减少,排列紊乱,形态皱缩或轻度水肿、空泡变性,神经微丝和微管数量减少、排列紊乱。
Tomita 等[19] 发现STC 患者结肠壁内胆碱能神经分布减少,非肾上腺素能非胆碱能抑制神经分布增多。
Krishnamurthy 等[20 ] 采用嗜银染色研究12 名便秘患者,发现嗜银神经元总数减少并伴有形态学的异常,神经元的轴索数目减少,神经节内神经细胞核增多且核大小不一。
Wedet等[21 ] 用免疫组化技术发现STC 病人单位结肠肠段内神经节总面积和神经细胞数目明显减少,平均每个神经节内神经细胞数目也减少,在肠肌层神经节内神经胶质细胞与神经细胞比例明显增加。
3.4 平滑肌功能障碍 STC患者的结肠壁变薄、肌细胞空泡变性或脂肪变性、环肌萎缩,病变呈进行性过程。
Slater等[22] 研究STC 患者结肠平滑肌的收缩特性,发现对拟胆碱药刺激呈高敏感性,提示有平滑肌肌病的存在。
Park 等[23] 研究证实了环状肌与纵形肌厚度比值减小。
有人发现STC 患者全结肠平滑肌内有大量双染性包涵体出现,单位面积的包涵体明显增多[24]。
3.5 神经递质和受体的改变已有多项研究资料表明便秘患者有抑制性神经递质(NO、A TP、VIP) 的增多, 兴奋性神经递质( Ach 、SP) 的减少。
Menzies[25]等发现便秘患者结肠平滑肌速激肽NK2受体亲和性的改变,神经递质合成、贮存、释放或降解的异常,以及受体数量或亲和性方面的改变,都能影响神经信号传递并引起神经与肌肉传导障碍。
酪氨酸激酶C 作为神经营养因子23 高亲和性受体,它在STC 患者体内表达减少,会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发育。
根据研究资料,肠壁肌细胞和肌间神经丛的损害、神经递质的改变以及ICC的分布和功能异常是STC发病的关键环节。
现在STC被认为是一种具有其独特病理学改变的器质性疾病,多种原因可引起肠神经受损,从而导致STC的发生,这样就为手术切除结肠治疗STC提供了理论基础。
次全结肠切除加升(或盲)直肠吻合术可保留部分升结肠和回盲瓣及其功能。
保留末端回肠、盲肠及回盲瓣有其理论上的优点。
末端回肠吸收水分、电解质、胆盐及维生素B12。
盲肠在水分吸收方面也起重要作用,其吸收水分量多于其它结肠。
回盲瓣括约肌在回肠扩张时其压力下降,盲肠扩张时其压力增高,可防止盲肠内容物反流,避免结肠细菌污染小肠,并改善术后腹泻等症状[3]。
因此该术式既可以防止小肠内的稀便快速进入直肠,又可以使粪便内的水分得到吸收,是比较理想的治疗STC的术式。
但该术式也有一些并发症如:①术后综合征。
与其它腹部手术后的患者相比较,这些患者很容易出现手术后综合征的症状,如难以准确定位的不适,或疼痛等。
②术后小肠梗阻。
这也是一个棘手的问题[26],虽然结肠次全切除不需对盲肠及其支配的血管进行位置上的大调整,并且盲肠充满盆腔可避免小肠襻的嵌顿,减少了术后小肠梗阻发生的可能。
但还是容易出现手术后小肠梗阻的症状,尽管绝大多数只是不全性的梗阻。
③不适的主述增多。
这些临床现象可能是因为长期粪便不能有效排出,粪便中有害物质的过度吸收和蓄积,导致神经内分泌系的功能紊乱,以致精神障碍,患者对不良刺激的耐受力降低,所以不适的主述增多。
手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是肯定的,只要术前作全胃肠通过时间及节段结肠传输时间的测定等检查,明确传输缓慢肠段的长度,术中切除传输缓慢的肠段及其两端部分正常的肠管,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次全结肠切除升结肠(或盲肠)直肠吻合术,保留了回盲瓣及其功能,手术简单,术后生理功能好,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低,疗效好,且易用直肠镜检查。
研究表明,STC的病理生理改变不仅可局限于结肠,也可能是全胃肠道运动功能失调,有的STC患者经常合并有明显的上消化道症状,如上腹部饱胀不适、返酸、嗳气,甚至呕吐等,这些症状有时在行结肠切除术后仍然存在,说明手术未能使上胃肠道功能异常得以纠正,因此要严格掌握手术的适应证。
【参考文献】[1]田波.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1998,4(3):25.[2]Rex DK,Lappa JC,Coulet RC,etal. Selection of constipated patients as subrotal colectomy candidates[J].J Clin Castroenterol,1992,15(3):212.[3]江从庆,钱群.结肠次全切除逆蠕动盲直吻合术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的临床研究[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2004,10(4):258.[4]许慧民,段全红.结肠次全切术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J].潍坊医学院学报,2005,27(4)280281.[5]Lubowski ,Chen FC ,Kennedy ML ,et al . Results of colectomy for severe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Dis Colon Rectum,1996 ,39 (1):2329.[6]Lillehei RC.Bowel function after colectomy for cancer polyps and diverticularis[J] . JAMA ,1995 ,150 (2) :163164.[7]丁仕章. 结肠切除治疗慢传输型便秘疗效回顾与分析[J] . 大肠肛门外科杂志,2001 ,7(3) :3233.[8]喻德洪,王平治.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3,12(13):725.[9]Ryan JA.Cecoproctostomy[J].Am J Surg,1985,149:636.[10]刘勇敢.不同术式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的疗效比较[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6,21(5):336.[11]田波,马善符.结肠切除治疗结肠慢传输型便秘12例体会[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1997,3(4):2021.[12]Sonnenberg A,Tsou VT,Muller AD. The "institutional colon" : a frequent colonic dysmotility in psychiatric and neurologic disease[J]. Am J Gastroenterol,1994,89(1):6262.[13]Dykes S,Smlgin Humphreys S,Bass C. Chronic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 a psychological enquiry[J]. Eur J Gast roenterol Hepatol,2001,13(1):3944.[14]Hanani M,Freund HR. Interstitial cells ofCajal2theirrole in pacing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in the digestive system[J]. Acta Physiol Scand,2000,170(3):177 190.[15]Wedel T,Spiegler J,Soetlner S,et al. Enteric nerves and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are altered in patient 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and megaeolon[J].Gast roenterology,2002,123(5):14591467.[16]Lee JI,Park H,Kamm MA,et al. Decreased density of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and neuronal cells in patient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and acquired megacolon[J].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5,20(8):12921298.[17]He CL,Burgart L,Wang L ,et al. Decreased interstitial cell of cajal volume in patient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 [J]. Gastroenterology,2000,118(1):1421.[18]Lyford GL,He CL,Softer E,et al. Pan2colonic de2crease in 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 in patient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Gut ,2002,51(4):496501.[19]Tomita R,Tanjoh K, Fujisaki S,et al. Regulation of the enteric nervous system in the colon of patients with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Hepatogast roenterology,2002,49(48):15401544.[20]Krishnamurthy S,Schuffier MD,Rohrmann CA,et al.Severe idiopathic constip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 distinctive abnormality of the colonic myenteric plexus [J].Gastroenterology,1985,88(1):2634.[21]Wedel T,Roblick UJ,Ott V,et al. Oligoneuronal hypoganglionosis in patient s with idiopathic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 Dis Colon Rectum,2002,45(1):5462.[22]Slater BJ,Varma JS,Gillespie JI.Abnormalities in the contractile properties of colonic smooth muscle in idiopathic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Br J Surg,1997,84(2):181.[23]Park H J,Kamm MA,Abbasi AM,etal. Immunohistochemical study of the colonic muscle and innervation inidiopathic chronic constipation[J]. Dis Colon Rectum,1995,38(5):509.[24]Knowles CH,Nickols CD,Scott SM,et al. Smooth muscle inclusion bodies in slow transit constipation[J]. J Pathol,2001,193(3):390.[25]Menzies J R,McKee R,Corbett AD. Differential alterations in tachykinin N K2 receptors in isolated colonic circular smooth muscle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and idiopathic chronic constipation[J]. Regul Pept,2001,99(3):151.[26]Sarl L.lusco D,Violi V,et al.Subtotal colectomy with antiperistaltic cecorectal anastomosis[J].Tech Coloproctol,2002,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