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消防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新)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新)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所有建筑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的目标是预防火灾、减少火灾危害、及时发现并控制火灾,保证消防安全。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四条建设部门负责对建筑工程进行消防技术审核,并监督其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工程实施情况。
第五条消防部门负责对建筑工程的消防设施进行验收,并进行消防检查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建筑工程的施工单位应按照相关规定配备专职或兼职消防监督员,负责工地消防设施的建设和管理。
第三章设计与施工第七条建筑工程的设计应满足消防要求,消防工程设计方案应提交给消防部门审核。
第八条消防工程施工应遵循消防工程设计方案,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
第九条施工单位应向建设部门申请施工许可证前,必须完成消防设施的设计和消防设备的采购。
第十条施工单位应按照消防设计方案要求,保证消防设施和设备的安装质量,进行验收。
第四章消防设施和设备维护第十一条建筑工程的消防设施和设备必须按照规定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二条对于发现的消防设施和设备的缺陷、故障或损坏,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第十三条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建立健全消防设施和设备维护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和任务。
第五章火灾隐患排查第十四条消防部门应定期对建筑工程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整改。
第十五条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对工地进行日常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第六章灭火救援与应急预案第十六条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制定灭火救援与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第十七条消防部门应对建筑工程的灭火救援与应急预案进行审核和指导。
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十八条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依法给予相应的处罚。
第十九条对于故意妨碍消防工作的行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贯彻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责任,规范消防监督管理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合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装修、用途变更)等建设工程旳消防监督管理。
本规定不合用住宅室内装修、村民自建住宅、救灾和其他临时性建筑旳建设活动。
第三条建设、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应当遵守消防法规、国家消防技术原则,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和安全负责。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依法实行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立案、抽查。
第四条除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承担辖区建设工程旳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立案抽查工作。
详细分工由省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确定,并报公安部消防局立案。
跨行政区域旳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立案抽查工作,由其共同旳上一级公安机关消防机构指定管辖。
第五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实行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应当遵照公正、严格、文明、高效旳原则。
第六条建设工程旳消防设计、施工必须符合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原则。
新颁布旳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原则实行之前,建设工程旳消防设计已经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审核合格或者立案旳,分别按原审核意见或者立案时旳原则执行。
第七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对建设工程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和立案抽查,应当由二名以上执法人员实行。
第二章消防设计、施工旳质量责任第八条建设单位不得规定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有关单位和人员违反消防法规和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原则,减少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质量,并承担下列消防设计、施工旳质量责任:(一)依法申请建设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依法办理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立案手续并接受抽查;建设工程内设置旳公众汇集场所未经消防安全检查或者经检查不符合消防安全规定旳,不得投入使用、营业;(二)实行工程监理旳建设工程,应当将消防施工质量一并委托监理;(三)选用品有国家规定资质等级旳消防设计、施工单位;(四)选用合格旳消防产品和满足防火性能规定旳建筑构件、建筑材料及室内装修装饰材料;(五)依法应当经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旳建设工程,未经审核或者审核不合格旳,不得组织施工;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旳,不得交付使用。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新)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新)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全国范围内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
第三条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依法管理、科学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要加强与其他相关行业和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
第五条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的主体责任属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等相关单位也应当承担相应责任。
第六条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应当倡导公众参与,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消防安全意识。
第二章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和审查第七条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的要求,具备防火隔离、疏散通道等消防设施设计。
第八条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应当确保建筑结构和材料的防火性能符合要求。
第九条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文件由设计单位编制,同时需提交给建设单位和消防监督机构进行审查。
第十条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文件应当包括建筑、结构、给水排水、供电及照明、通风与空调等相关内容,并标明使用材料及技术要求。
第十一条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文件一经审查合格,即可进行建设施工。
第十二条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文件的审查时限为30个工作日。
第三章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和监督检查第十三条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由消防监督机构进行,验收标准为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第十四条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应当按照消防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包括消防设施的完好性、功能性等方面的测试。
第十五条建筑工程消防验收通过后,消防监督机构应当出具建筑工程消防验收合格证明。
第十六条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时限为15个工作日。
第十七条建筑工程消防监督检查应当定期进行,检查内容包括建筑物内外消防设施的保养情况、疏散通道的畅通性等。
第十八条对于发现存在消防安全隐患的建筑工程,消防监督机构有权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整改,并限期完成。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119号令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119号令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设工程消防安全监督管理,防止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应当遵循“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综合治理、科学管理”的原则。
第三条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消防监督管理制度,保障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二章消防设计与施工第四条在建设工程项目设计阶段,应当按照国家和地方有关消防安全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编制消防设计文件,报送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审查。
第五条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消防设计文件要求,确保消防设施、设备设置和施工符合消防技术要求和安全要求。
如需变更或调整,应当重新报批。
第六条施工现场应当配备专职或兼职消防监督员,负责消防设施设备安装验收,检查施工过程中消防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并及时上报问题和处理意见。
第三章消防设施与设备第七条建设工程应当按照规定配置必要的消防设施、装置和设备,保证建筑内部人员疏散通道畅通有效、灭火器材齐全有效,并按照规定进行维护保养。
第八条消防设施、装置和设备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审查合格后使用,并应当定期检查、验收、维修和更新。
第九条高层建筑应当设置消防自动喷水灭火系统,配备消防电梯和疏散指示标志等消防设施和装置。
特别是住宅区、商场、酒店、娱乐场所等公众聚集场所,消防设施和装置设置应当按照规定完备、可靠、有效。
第四章消防检查与监督第十条行政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组织开展常规和不定期消防检查和监督工作,及时发现和整改消防安全隐患。
第十一条行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行政主管部门,协助开展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并就本行业的消防安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或建议。
第十二条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应当配合行政主管部门开展消防安全监督检查和相关技术服务工作,并对消防设计文件进行审查。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三条违反本规定规定的,行政主管部门可以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整改;对于违法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给予罚款、吊销证照等行政处罚;情节严重的,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 目的和依据1.1 为确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有效防备和掌控火灾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资产安全,订立本规定。
1.2 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
第二条: 适用范围2.1 本规定适用于全部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管理。
2.2 建筑工地应依照本规定订立认真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通过培训和督查确保其有效实施。
第二章建筑工地消防设施第三条: 消防设施的规划和设置3.1 建筑工地应依据实际情况,对消防设施进行规划和设置。
3.2 消防设施包含灭火器、灭火器箱、消防水源、消防水带、消防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
第四条: 消防设施的维护和检查4.1 消防设施应由专人负责维护,并依照规定的维护周期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和修理。
4.2 灭火器应定期充装、检测,确保其完好可用。
4.3 消防水源应保持清洁,水压稳定,消防栓与消防水带应定期检查,防止堵塞。
第三章建筑工地火灾防控第五条: 火源掌控5.1 建筑工地应设置禁烟区,并明确标识禁止点燃明火。
5.2 在易燃易爆场合,应严禁存放易燃物品,并依据需要设置防火屏障。
第六条: 电气设备管理6.1 建筑工地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安全标准,并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6.2 电缆布线应符合规范要求,定期对电缆、插座等进行检查,防止线路老化、短路等问题。
第七条: 高空作业安全7.1 高空作业时,应设置防护网和安全绳,供应安全带,并对操作人员进行防护教育和培训。
7.2 搭设脚手架和临时工棚时,应依照规定进行稳固性和安全性检测,定期进行巡查和维护。
第八条: 废弃物及易燃废料管理8.1 废弃物和易燃废料应分类存放,并定期清理运输,防止积存引发火灾。
8.2 废弃物储存场合应设有特地的消防设施,如砂桶、稀释剂等。
第四章防备演练与培训第九条: 灭火器使用培训9.1 全部建筑工地员工应接受灭火器使用培训,了解不同类型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适用范围。
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为了确保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维护人员和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提高建筑物的防火性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减少火灾对人员和财产的危害。
第二章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的机构和责任第二条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的机构为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统筹协调、指导监督建筑物的消防安全工作。
第三条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职责包括: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组织制定建筑物的消防应急预案;组织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定期检查建筑物的消防设施设备等。
第四条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包括:建筑物业主、物业管理单位、建设单位、使用单位等。
第三章建筑物的防火要求第五条建筑物的结构应符合国家相关防火标准,具备防火阻燃性能。
第六条建筑物的电气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电气安全规范,防止电气火灾的发生。
第七条建筑物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应齐全,并经常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可用。
第四章消防安全预防措施第八条建筑物内应设立符合要求的消防通道,通道内不得堆放杂物。
第九条建筑物内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以及应急疏散指示标识。
第十条建筑物内的易燃物品和易爆物品应按规定分类存放,防止火灾的蔓延。
第十一条建筑物内的公共区域应配备适量的灭火器材,以便及时进行初期灭火。
第五章火灾应急处置第十二条建筑物内应制定灭火和疏散预案,并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人员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
第十三条建筑物内应设置避难层和逃生设施,确保人员在火灾发生时能迅速安全撤离。
第十四条建筑物内的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不得用于其他用途。
第六章法律责任第十五条违反本规定的建筑物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由相关部门给予责令整改,逾期不改的,可以处以罚款等行政处罚。
第七章附则第十六条对于涉及国家机密场所或特殊用途建筑物的消防安全管理,应按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第十七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同时废止以前的相关规定。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规定(4篇)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保障工人和现场设施的安全,制定的一些规定如下:1. 工地必须配备消防设备,包括灭火器、消防水带等,并定期检查保证正常使用。
2. 工地应设有消防安全专职人员,负责检查、维护和操作消防设备。
该人员必须经过消防安全培训,持有相关证书。
3. 工地必须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明确火灾发生时的报警和疏散程序,并定期组织演练。
4. 工地应保持消防通道畅通,不得堆放杂物或阻碍通道。
5. 工地内严禁乱堆乱放可燃物品,特别是易燃易爆物品。
6. 工地必须配备适量的灭火器和消防水带,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7. 工地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提高工人的消防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8. 工地应建立消防安全档案,记录消防设备维护保养情况和人员培训情况。
9. 工地应严格遵守现场施工规范,确保施工材料不违反消防安全要求。
10. 工地必须遵守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并接受相关消防安全监督检查。
这些规定有助于提高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水平,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并保护工人和施工设施的安全。
建筑工地消防安全管理规定(2)通常由当地政府制定,旨在确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
下面是一份通常包含的规定内容:1. 工地消防设施要求:- 办公区域、工地周边需配备足够数量和合适的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 在工程楼层设置灭火器,确保能在火灾发生时快速响应。
- 电气设备安装要符合国家电气安全规定,防止电器引发火灾。
2. 消防逃生通道:- 消防逃生通道要保持畅通,不得有储物物品堆放、堵塞等情况。
- 逃生通道及出口标识要明确,能够清晰指示员工在火灾发生时的安全路线。
3. 火灾风险管理:- 对工地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火灾隐患,并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 定期巡查消防器材,确保其完好可用。
- 禁止在危险区域使用明火,禁止私拉乱接电线。
4. 消防演练:- 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火灾的应急能力。
建筑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建筑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建筑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城市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住宅、办公场所、商场、娱乐场所、医疗机构等公共建筑及其它建筑。
第三条行业主管部门本规定所称“行业主管部门”,指负责消防设施放置管理、建筑消防验收及其它消防管理工作的政府部门。
第二章建筑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第四条建筑消防设施的设置(一)任何新建的、改建的、扩建的建筑应当按照建筑消防技术标准规定设置消防设施,满足消防安全要求。
(二)建筑物原有消防设施无法满足消防要求,需进行改造或增设时,场所使用单位应当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按照规定进行改造或增设。
第五条消防基础设施的监督管理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对消防供水、消防通道、消防电源、消防监控和报警等消防基础设施进行监督管理,确保设施可靠有效。
第六条消防安全评估的监督管理(一)行业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开展针对建筑消防安全的评估和督促整改。
(二)建筑物变更使用性质或功能后,原使用单位应当向行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重新进行消防安全评估。
第七条建筑消防设施竣工验收(一)建筑施工单位在消防设施完成后,应当向行业主管部门申请安全鉴定和竣工验收。
(二)行业主管部门应当对消防设施进行检验,验收合格后方可装修和投入使用。
对不合格的消防设施,应当要求建设单位进行整改。
第八条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使用单位应当对消防水源、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等设施进行日常的维护保养和管理,并检查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法律责任第九条行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的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消防安全规定,造成火灾事故的,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责任单位应当赔偿人民群众的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赔偿金;责任人员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第十条行业主管部门的责任行业主管部门对消防设施设置和管理不到位,导致火灾事故的,应当依法承担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建筑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XX省建筑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消防监督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维护公共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XX省消防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建筑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含室内外装修、建筑保温、用途变更)和建筑使用过程的消防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建筑工程以外的其他建设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依照本规定执行。
住宅室内装饰装修、村民自建住宅、救灾和其他非人员密集场所临时性建筑的建设活动,不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依职责承担本行政区域内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工作。
县级以上消防救援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市场监督管理等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做好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将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情况告知同级消防救援机构,并与消防救援机构共享建筑平面图、消防设施平面布置图、消防设施系统资料图等。
第五条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在组织建筑工程初步设计审查时,涉及消防安全的内容应当征求同级消防救援机构的意见。
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适用国家或者地方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不能满足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工程,可以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评估的方法,由满足从业条件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出具评估报告,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专家论证评审提供技术方案。
第六条省住房和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省消防救援机构或者有关单位在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查、消防验收、备案和抽查、消防安全检查、火灾事故调查等活动中,可以委托满足从业条件消防技术服务机构对专业性、技术性问题进行技术审查或者安全评估。
第七条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施工、监理和消防技术服务等单位及其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依法对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质量负责。
建立并实行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施工、监理、消防技术服务质量和消防审查验收终身负责制。
建筑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建筑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消防安全工作,预防和减少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市政消防机构是主管本市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行政部门。
第四条为了确保建筑消防设施、器材的正常使用和管理,建筑消防设施、器材的管理单位应动员、组织和鼓励居民积极参与,共同维护和保护建筑消防安全,形成节约用品、严格自律,预防火灾、保障安全的社会环境。
第二章设施与器材第五条建筑物应安装符合国家标准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第六条施工现场须设置手提式灭火器,并有专人负责掌握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和现场的消防要求。
第七条制定消防预案并落实到位,消防设施应经常检查、保养、使用和管理。
第八条建筑物内消防设施应根据消防安全需要,配备逃生疏散和自救设施。
第九条情况危急时,除按消防预案组织疏散外,还应明确有责任的人负责保护重要文物、档案等文化遗产。
第三章可燃、易爆物品和火源管理第十条对于建筑内的可燃、易爆物品,建筑消防管理单位应制定管理办法,加强监管和管理。
第十一条建筑物内的火源应严格管理,尽量避免在易燃、易爆物品附近使用明火,严禁在其内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
第十二条烟花爆竹制造、存放、经营、运输等企事业单位,应该符合所在地消防安全要求并配备必备消防设施。
第十三条建筑消防管理单位应严格控制机动车在建筑物进出口处停放,防止车辆私拉乱停引起火灾和拥堵的情况发生。
第四章监督第十四条按照规定分类管辖各类建筑消防安全工作,对各种消防设施、器材进行定期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应当及时处理。
第十五条建筑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以后,建筑单位及其使用单位应将消防安全工作纳入日常管理,细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人,落实教育和培训,确保消防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果。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六条违反本规定,导致火灾事故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要追究法律责任。
建筑工地消防管理规定(5篇)

建筑工地消防管理规定1.建筑工地工程负责人必须全面承担施工现场的治安、安全责任,并与保卫处签定《治安、安全责任书》;2.现场工人必须定期第月接受一次治安、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3.施工班组工人有义务积极参加施工现场义务消防队伍,提高施工现场消防自救能力;4.施工班组必须坚持防火安全班前活动天天进行,坚持焊接、油漆、防水等危险作业进行防火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及时消除火灾隐患;5.电工、焊工从事电气设备安装和气焊切割作业,要有操作证和用火审批证,氧气瓶、乙炔瓶、和施焊三者之间安全距离不得小于10m;6.氧气瓶要严防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液化石油气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7.焊接作业等动火前,要清除附近易燃物,配备看火人员和灭火用具,电焊机外壳、焊钳与把线必须接零接地绝缘良好;8.严格遵守施工用火审批制度,审批证仅当天有效,若变换动火地点,必须重新办理用火审批手续;9.施工材料的存放、保管、使用必须符合防盗、防火要求;10.易燃易爆物品,应专库储存,分类单独存放,保持通风,用火要符合防火规定;11.不准在工程内、库房内调配油漆、稀料,并应设置消防器材和“严禁烟火”明显标志;12.因施工需要进入工程内的易燃可燃材料,除要按计划限量进入外,还应采取可靠的防火措施;13.施工现场、宿舍等禁止吸烟,需要吸烟者应在指定专设有防火措施的吸烟室;14.施工现场和宿舍生活区,未经防火负责人批准不得使用电热器具,使用灯泡不得大于60W,不得昼夜亮灯;15.施工现场、宿舍等无电工证人员一律不准擅自架设电线、电缆和电器设备安装;16.木工作业完毕必须及时清理现场,彻底消除火灾隐患;17.施工现场伙房必须服从统一规划布置,不得另外私设小灶;18.伙房内炉灶烧火设施必须符合防火安全规定,遵守防火制度;19.施工现场一切消防设施、装置未经批准不得擅自移动、破坏;20.施工现场发生火警应立即采用电话(119)报告火警,并火速报告施工负责人组织义务消防队及现场人员扑救失火;21.施工现场中各种危险设施、部位都必须设置防护设施和明显的警告标志;22.禁止高空抛物。
2024年建筑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2024年建筑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消防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建筑法》和《消防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所有建筑物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条建筑消防安全是重要的公共安全事项,各地方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有效推进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应当依法公正、科学高效,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第二章建筑消防设计与验收第五条所有建筑项目的消防设计必须符合国家消防法律法规的要求,消防设计方案应当确保建筑物使用安全并具备防火防灾能力。
第六条建筑项目的消防设计文件应当包括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设施等各项消防安全措施的设计方案。
第七条建筑项目消防设施的施工单位和设计单位应当按照消防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施工和验收。
第八条建筑项目的消防验收应当由消防监督机构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九条建筑项目的消防验收包括消防设施、消防通道、疏散导向标志等。
第十条建筑项目的消防验收合格,需要出具《消防验收合格证》,未经消防验收合格的建筑物禁止使用。
第十一条建筑项目竣工后,应当及时报送相关材料给消防监督机构备案。
第三章建筑物日常消防管理第十二条建筑物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备专职或兼职消防管理员。
第十三条建筑物的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并保留相关培训和演练记录。
第十四条建筑物的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消防设施维护管理规定》,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检测、维护和保养。
第十五条具有消防监督职能的机构应当定期对建筑物进行巡查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通知责任单位进行整改。
第十六条建筑物内部各类消防通道、疏散通道等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
第十七条建筑物的物品保存和使用场所应当符合消防要求,防火隔离和疏散通道不得被堵塞。
第四章建筑物火灾应急处置第十八条建筑物的使用单位应当配备必要的灭火器材和自救逃生工具,并设立火灾报警设施。
第十九条建筑物火灾发生时,使用单位应当立即启动消防应急预案,组织人员撤离和灭火,同时及时报警。
建筑工地消防管理规定

建筑工地消防管理规定一、总则1.为了确保建筑工地的消防安全,保护工人和财产的生命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定。
2.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建筑工地的消防管理工作。
二、消防设施的设置1.建筑工地应设置必要的消防设施,包括灭火器、消防栓、喷淋系统等,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2.消防设施的设置位置应符合相关规定,便于工人和消防人员使用。
三、消防演练1.建筑工地应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提高工人和消防人员的消防意识和应对能力。
2.消防演练应模拟真实情况,包括发现火灾、报警、疏散等环节。
四、火灾风险防控1.建筑工地应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消除各类火灾风险。
2.严禁在工地上乱扔烟蒂,使用易燃物品等,避免引发火灾。
3.对于易燃易爆物品,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存放在指定的安全地点。
4.工地要做好防火隔离,确保不同区域之间的火灾无法互相蔓延。
5.对于高层建筑工地,应设置安全逃生通道,确保工人在火灾发生时能快速疏散。
五、防火检查1.建筑工地应定期组织消防部门进行防火检查,确保消防设施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2.发现防火设施存在问题的,要及时整改或更换。
六、责任分工1.建筑工地应明确消防工作的责任分工,明确各个岗位的消防责任和义务。
2.建筑工地的项目负责人应是消防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负责消防设施的设置和火灾风险的管控。
七、消防培训1.建筑工地应定期组织消防培训,提高工人和负责人的消防知识和技能。
2.消防培训内容应包括火灾的预防、发现和处置等方面的知识。
八、火灾事故处理1.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建设工地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工人疏散,并及时报警。
2.在火灾扑灭之前,不得随意离开现场,确保火灾得到及时控制。
九、监督检查1.建筑工地的消防工作应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
2.发现违反消防规定的行为,应及时进行整改,并给予相应的处罚。
十、法律责任对于不按照规定进行消防管理的建筑工地,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并承担相应的民事赔偿和行政处罚。
建筑工程的消防管理制度

建筑工程的消防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管理,防范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消防管理制度适用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条建筑工程项目消防工作实行“谁建设、谁管理”的原则,相关责任单位和相关责任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制度规定,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共同维护消防安全。
第二章管理机构第四条建筑工程项目消防管理工作由项目部设立消防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工作。
第五条消防管理部门应当设置专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专门负责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第六条消防管理部门应当定期对项目施工现场进行巡查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消防安全隐患。
第三章消防设施第七条建筑工程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配备消防设施。
第八条消防设施应当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第九条消防设施应当设置在易燃易爆物品储存、高温作业区域等重点部位,保障消防安全。
第四章消防演练第十条建筑工程项目应当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项目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
第十一条消防演练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演练方案,模拟火灾事故进行演练。
第十二条消防演练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监督,确保演练顺利进行。
第五章火灾应急预案第十三条建筑工程项目应当编制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措施。
第十四条火灾应急预案应当经项目负责人签字批准,及时更新完善。
第十五条火灾应急预案应当向全体项目人员进行宣传,提高项目人员对火灾应急处理的认识和能力。
第六章监督检查第十六条建筑工程项目消防管理部门应当定期进行消防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七条监督检查应当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检查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第十八条对消防安全工作不力、存在严重消防安全隐患的工程项目应当依法进行整改或者停工整顿。
第七章处罚措施第十九条对违反本消防管理制度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措施。
建筑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建筑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建筑物的消防安全,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和损失,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建筑消防监督管理的目的是加强对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确保其能够有效地预防、控制和扑灭火灾。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中的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
第二章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第四条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应符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
第五条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监督管理应当根据建筑物的用途、性质和规模,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管理规程,并按规程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
第六条建筑物消防设施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的材料和设备,经过合格的设计和施工,确保消防设施的安全可靠。
第七条建筑物消防设施的设计应当满足以下要求:(一)按照建筑物的使用性质和人员密度,确定相应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宽度;(二)设置灭火器、灭火器具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消防设备;(三)设置独立的消防水源和供水设备;(四)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功能,设置相应的火灾自动报警和联动控制系统;(五)设置火灾探测器、灭火系统和报警装置,确保火灾的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第八条建筑物消防设施的施工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组织方案进行。
第九条建筑物消防设施的验收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条建筑物消防设施的使用和维护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监督管理机构和职责第十一条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机构应当根据建筑物消防安全的需要,组织开展监督检查工作,并对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理。
第十二条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一)制定建筑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制度和办法;(二)组织开展建筑物消防设施的监督检查;(三)对发现的消防安全隐患和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处理;(四)组织开展建筑物消防安全培训和宣传工作;(五)对于消防设施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三条建筑消防监督管理机构应当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工作任务的有效完成。
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维护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建筑,包括住宅、商业、工业、公共设施等。
第三条所有建筑单位及其相关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本规定,加强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提高火灾防控能力。
第二章建筑消防设计与建设第四条建筑消防设计应当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标准进行,确保建筑物的消防设施齐全、合理、有效。
第五条建筑消防设施包括但不限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疏散通道、防烟排烟系统等。
第六条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设置临时消防设施,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施工期间的消防安全。
第三章建筑消防设施的维护与保养第七条建筑消防设施应当定期检查、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八条建筑消防设施维修应当由专业的消防维修单位进行,并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
第九条建筑消防设施的检测应当由权威机构进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
第四章消防设备的配备与使用第十条建筑物应当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包括但不限于灭火器、疏散器械等。
第十一条消防器材应当放置在易于取用的位置,并定期检查、更换以确保其完好有效。
第十二条消防器材的使用应当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避免误用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第五章火灾风险评估与防控措施第十三条各建筑单位应当进行火灾风险评估,确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并按照要求进行实施。
第十四条建筑内部应当设置火灾报警器,以便在火灾发生时及时发出警报。
第十五条建筑公共区域应当设置明显的安全出口指示,并确保通道畅通无阻。
第十六条各建筑单位应当制定火灾应急预案,明确各类人员的逃生指引、救援措施、火灾报警程序等。
第六章火灾应急处置与事故调查第十七条火灾发生时,建筑单位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组织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
第十八条灭火救援人员应当按照预案的要求,采取适当的灭火救援措施,确保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第十九条火灾事故发生后,建筑单位应当立即报告公安消防机关,并配合相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119号令

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119号令第一,对消防设计、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建设工程,应当限期整改或者停工整改;情节严重的,应当责令停工整改。
第二,对已经竣工验收的建设工程,如发现消防安全隐患,应当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整改或者采取其他措施消除隐患。
第三,对消防设计、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建设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应当依法追究责任,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罚或者纪律处分,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章消防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第九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工程建设消防技术标准要求,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消防设计单位编制消防设计文件,并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审核。
消防设计文件应当包括建设工程的消防设计图、技术说明和其他必要的资料。
第十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受理消防设计文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消防设计文件进行审核。
审核合格的,应当出具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审核不合格的,应当告知建设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一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消防设计文件进行施工,并在施工结束前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验收。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受理消防验收申请之日起30日内,对建设工程进行消防验收。
验收合格的,应当出具消防验收合格证明;验收不合格的,应当告知建设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四章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的备案抽查第十二条建设单位应当在消防设计审核通过后,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设计备案。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受理消防设计备案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消防设计文件进行备案。
备案合格的,应当出具消防设计备案证明;备案不合格的,应当告知建设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十三条建设单位应当在竣工验收前,向公安机关消防机构申请消防竣工验收备案。
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在受理消防竣工验收备案申请之日起15日内,对建设工程进行备案抽查。
备案合格的,应当出具消防竣工验收备案证明;备案不合格的,应当告知建设单位,并说明理由。
第五章执法监督第十四条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加强对建设工程消防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和备案抽查的执法监督,发现违法行为及时制止并依法查处。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新)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建筑工程的消防管理工作。
第三条建筑工程消防管理的基本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第四条建筑工程消防管理分为设计阶段消防审查、施工阶段消防监督检查和竣工验收阶段消防审查三个部分。
第五条建筑工程消防管理应当遵循公开、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注重宣传、教育、预防、抽查等工作。
第二章设计阶段消防审查第六条建设单位应当向消防部门提交消防设计文件,由消防部门开展消防设计审查。
第七条消防设计文件包括消防总平面图、消防水源系统、消防自动报警系统、消防疏散系统等内容。
第八条消防设计文件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以及建筑、消防、环保等要求。
第九条消防设计文件审查应当注重对重点部位的审查,例如火灾防控间距、防火隔离、消防通道等。
第三章施工阶段消防监督检查第十条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当在建设过程中落实管理责任,加强现场安全生产和消防管理。
第十一条施工现场应当建立消防安全制度,组织开展消防演练和应急逃生预案演练。
第十二条施工现场应当配备足够数量的消防器材和人员,储备足够的消防水源。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应当积极协调,及时解决施工中可能出现的消防问题。
第四章竣工验收阶段消防审查第十四条竣工备案前应当进行消防审查,审查通过后方可提交竣工备案申请。
第十五条竣工验收时应当严格按照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提交的消防设计文件执行。
第十六条竣工验收时应当对消防设施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其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
第五章罚则和奖励第十七条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单位或个人将被依法追究责任。
第十八条对建筑工程消防管理工作出现突出情况,应当给予表扬或奖励。
第六章附则第十九条本规定制定、修改、解释权归属于消防部门。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简要注释如下:预防为主:预先采取措施,预防火灾事故的发生。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建筑工程消防安全,规范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各类建筑工程的消防监督管理活动。
第三条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应依法、公平、公正、公开进行。
第四条各级消防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加强消防监督管理能力建设,提高监督管理的科学化水平。
第五条具体消防监督管理事项由各级消防部门根据本规定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章申报审批第六条建筑工程申报消防审查前,应当向消防部门提交以下材料:(一)消防设计图纸;(二)防火材料的使用说明书;(三)消防设施设备的技术参数和安装图纸;(四)其他与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相关的材料。
第七条消防部门应在受理申请后15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批决定,并给予申请人书面告知。
第八条对于未通过消防审查的建筑工程,申请人应当根据消防部门的要求进行整改,并重新申报。
第九条消防部门应对已审批的建筑工程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消防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监督检查第十条消防部门有权对建筑工程进行监督检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一)建筑工程的消防设施设备的安装质量和维护情况;(二)建筑工程的职工消防培训情况;(三)建筑工程的防火材料的使用情况;(四)其他与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相关的事项。
第十一条对于未按照要求安装消防设施设备或未能及时进行维护的建筑工程,消防部门可以责令停工整改,并处以相应的罚款。
第四章处罚措施第十二条消防部门对违反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可以采取以下处罚措施:(一)责令停工整改;(二)暂扣消防设施设备使用证;(三)处以罚款;(四)吊销有关人员的消防证;(五)构成犯罪的,移交公安部门处理。
第十三条违反消防监督管理规定给其他单位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十四条对于监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不公正行为,可以进行投诉和申诉,消防部门应及时处理。
第五章附则第十五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六条本规定由国务院消防部门负责解释。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新)

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规定(新)第一章总则为了规范建筑工程消防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章管理机构1. 消防监督机构。
负责对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进行监督管理,加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技术咨询服务。
2. 建设单位。
负责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规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保障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
3. 工程建设单位。
负责按照设计文件和消防设计审查意见建设消防设施,确保建筑工程达到消防安全标准。
4. 施工单位。
负责按照消防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组织实施施工工作,确保消防设施的质量。
5. 监理单位。
负责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的规定对建筑工程的消防安全进行监理,确保消防设施符合要求。
第三章消防设计1. 消防设计申报。
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建设工程规划许可或者建设工程施工许可前向消防监督机构申报消防设计文件。
2. 消防设计审查。
消防监督机构应当对建设单位提出的消防设计文件进行审查,对符合要求的给予审核意见。
3. 消防设计变更。
建设单位应当在消防设计文件获得批准前,不得擅自变更消防设计方案。
第四章消防设施1. 消防设施落实。
工程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消防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组织实施消防设施的安装、调试、验收等工作。
2. 消防设施检测。
施工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等要求开展消防设施的检测、维修等工作。
3. 消防设施维护。
工程建设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当按照消防设施的使用说明和操作规程定期进行检查、维护、保养等工作。
第五章火灾隐患治理1. 火灾隐患排查。
使用单位应当定期进行火灾隐患排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2. 火灾隐患整改。
有火灾隐患的单位应当立即制定整改方案,按照规定的期限完成整改工作。
第六章总则1. 监督检查。
消防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消防安全的监督检查工作,发现火灾隐患及时进行整改。
2. 法律责任。
违反本规定的,由消防监督机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防管理程序
WD/CX 11——04A
1、目的
为了防止火灾及时消除火险隐患,保证环境保护和员工的生命安全,特制订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项目部及办公区的消防管理工作。
3、术语和定义
引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及《整合型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相关术语及定义。
4、职责
4.1生产安全处主控本程序,负责定期对各项目部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发现问题责成项目部及时整改,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损失,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证,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4.2公司办公区的子肖防安全日常管理工作由生产安全处负责。
组建义务消防队,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损失,查处违规行为,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4.3项目经理是施工现场消防管理的第一负责人,对施工现场的消防管理负全面责任,项目部建立消防管理体系并由项目经理指定消防负责人,配备必须的消防器材和设备,组建义务消防队,组织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减少火灾损失,查处违规行为,对发现的和公司生产安全处及上级主管部门提出的问题进行及时整改,确保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5、工作程序
5.1公司各部门、各项目部在各种活动中贯彻执行国家及地方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服从上级消防部门的管理。
5.2公司生产安全处组织做好公司办公区和项目部的消防安全监督检查,至少每季度进行一次,发现火灾隐患及时通知有关人员,尽快消除火灾隐患。
5.3项目部施工现场建立、健全防火档案,明确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并配备足够的消防器材,对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进行重点控制。
5.4生产安全处对办公区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实行统一监管,项目部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实行统一监管,每年定期对消防器材进行一次检验,并在检验合格的灭火器上贴合格证。
对规定配置范围内失效的灭火器材进行更换。
对消防栓、消防水带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和试验。
5.5高层建筑(30米以上)要配备专用的消防管道和器具,并随层设置消防阀门,管道直径不小于50mm,设加压泵和泵房,要有专用的电源水源。
5.6施工现场设吸烟室,禁止随意吸烟。
5.7积极、认真的开展消防安全教育,提供消防业务咨询和宣传资料,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对员工和义务消防队员的教育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
5.8公司及项目部各类用房的耐火等级达到不低于三级的要求。
5.9公司办公区、各项目部对本部门的消防设施、消防器材设专人负责管理,使器材设施齐全有效。
5.10公司办公区及各项目部要做好季节性火灾预防,重大节假门安排值班定责、定人负责消防安全工作,防止火灾事故的发生。
5.1l公司及项目部所使用、储存的危险化学品要严格按《化学品管理程序》执行。
5.12公司及各项目部组织每半年开展一次消防安全的自查自纠,并填写“体系运行检查记录”,对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及时向上级领导及主管部门汇报。
5.13火灾事故发生时,按《应急准备和响应控制程序》执行。
5.14对单位和个人违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的,根据公司考核办法和相关规定进行考核,触犯法律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5.15公区和项目部都要成立义务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队员要求身体健康且要经过培训,并保存培训记录。
6、环境与职业健康安全记录
6.1整合型管理体系运行检查记录
需要更多的管理制度,请到v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