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必修2酯油脂教案
酯-油脂 教案-高一化学苏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专题8-§2-3酯-油脂教材分析油脂是生命的基础有机物质,是人体所需的六大主要营养素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油脂与人的生命活动息息相关,通过对油脂的学习,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
从知识内在联系来看,本节课是前面烃的衍生物知识的延续和发展,从单官能团化合物拓展到多官能团化合物,从小分子延续到大分子,同时也为学习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作准备。
在本节内容中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主要包括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物理性质、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其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教学目标1.知道酯的存在、结构和性质,会书写酯的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熟知油脂的结构和重要性质,能区分酯与脂、油脂与矿物油。
3.认识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1. 能从官能团的角度认识酯、油脂的结构与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 观念,培养“微观探析”的能力。
2. 认识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设计实验探究油脂的水解反应,提高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
教学重难点重点:酯的化学性质。
难点:酯的皂化反应。
教学过程(复习)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反应的方程式。
CH 3COOH+HOC 2H 5 H 2O + CH 3COOC 2H 5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乙酸乙酯乙酸乙酯是一种有香味的油状液体。
该反应为可逆反应。
(新课)一、酯的定义:羧基和羟基发生酯化反应产物就是酯。
二、酯的存在。
1.许多的水果、花卉中。
2.油脂(油和脂肪)属于酯。
油脂是热量值最高的营养物质。
油:通常呈液态:植物油。
脂肪:通常呈固态:动物油。
3. 油脂组成特点及分类(油脂属于酯类,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浓H 2SO 4 △4.油脂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三、酯的物理性质:低级酯是有芳香气味液体,密度一般小于水,难溶于水,易溶于机溶剂。
四、酯的化学性质:1.酯的水解(取代反应)CH3COOC2H5 + H2O CH3COOH + C2H5OHCH3COOC2H5 + NaOH CH3COONa + C2H5OH课本P73页(实验探究)(1)脂肪属于酯,溶于有机溶剂(乙醇)(2)脂肪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
苏教版酯油脂教学教案设计

苏教版酯油脂教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酯油脂的概念、结构和性质;(2)掌握酯油脂的制备方法;(3)了解酯油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酯油脂的制备方法;(2)通过观察和分析,掌握酯油脂的性质;(3)学会运用酯油脂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动手能力;(2)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服务于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酯油脂的概念、结构和性质;(2)酯油脂的制备方法;(3)酯油脂在日常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1)酯油脂的制备原理;(2)酯油脂的性质分析。
三、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酒精灯、试管、烧杯、量筒、滴定管等;2. 实验试剂:醇类、酸类、甘油等;3. 课件和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烹饪、化妆品等,引出酯油脂的概念;2. 讲解酯油脂的结构与性质:结合课件和实物,讲解酯油脂的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3. 演示酯油脂的制备实验:讲解实验原理,示范操作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验;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酯油脂的制备过程及影响因素;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思考酯油脂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的内容,整理笔记;2. 完成课后练习题:包括判断题、选择题和简答题;3.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酯油脂制品,了解其用途和性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酯油脂的性质和制备方法;2. 利用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3. 结合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酯油脂的结构和性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 开展小组讨论,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观察分析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3.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等方面的参与程度。
酯和油脂 教案

酯和油脂教案教案标题:酯和油脂教学目标:1. 了解酯和油脂的定义和特点。
2. 掌握酯和油脂的常见来源和用途。
3. 理解酯和油脂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
2. 实验室用具和材料:酯和油脂的样本、试管、试管夹、酒精灯等。
3. 学生参考资料:酯和油脂的定义和特点、常见来源和用途的简介。
教学步骤:引入:1. 向学生介绍酯和油脂的概念,引发学生对这两个化学物质的兴趣。
知识讲解:2. 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讲解酯和油脂的定义和特点。
包括酯的结构、酯的命名规则、酯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内容。
3. 探讨油脂的来源和用途,包括植物油和动物油的区别,以及油脂在食品、化妆品和工业中的应用。
实验演示:4. 进行简单的实验演示,展示酯的合成和性质。
例如,将醋酸乙酯和乙醇混合,加热反应,观察产生的酯和酒精的性质。
5.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让他们对酯的形成和性质有更深入的理解。
讨论与总结:6.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分享对酯和油脂的理解和认识。
7. 引导学生总结酯和油脂的常见来源和用途,并讨论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作业布置:8. 布置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酯和油脂的应用领域,并撰写一份简短的报告。
教学延伸:9. 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了解酯和油脂的更多应用和发展前景,并鼓励他们进行相关的实验或项目研究。
评估方法:1. 学生参与度和讨论表现。
2. 学生的作业报告质量和深度。
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和引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理解能力,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
3.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验演示,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酯油脂》【创新教案】

第二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第三课时酯油脂【学习目标】1. 了解油脂的组成、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 了解酯、油脂的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教学重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难点】油脂的水解反应。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式讨论式启发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通常是把“油脂”两个字连在一起出现,那么“油”和“脂”是同一层含义吗?一般“油”是指从植物果实中榨取出来的,“脂”通常是固体物质,在动物体内含有脂肪。
在“油”类中麻油是香气最浓的了,动物脂肪在烹饪过程中有香味逸出。
我们知道花草也是有香味的,它的香气和油脂的一样吗?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8的内容。
1. 许多水果、花卉有芳香气味,这些芳香气味是水果、花卉中含有的有机物——的气味。
乙酸和乙醇发生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就是一种。
2. 花生油、豆油或菜籽油是从中榨取出来的,牛油、羊油是动物体内含有的。
植物油通常呈,动物脂肪通常呈,它们的主要成分都是。
【思考】酯和脂一样吗?油脂的结构有什么特点?【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引入概念: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油:植物的果实,液态回顾酯的制备。
【学生活动】阅读自学教材第68页《信息提示》的“油脂的分子结构”。
【师】下面我们介绍高级脂肪酸、甘油的有关知识。
高级脂肪酸:有机酸RCOOH,烃基中的碳原子多达十几个;如硬脂酸C17H35COOH。
甘油:丙三醇,能与水互溶,具有吸湿性,常作护肤品的保湿剂。
结构简式为CH2-CH-CH2OH OH OH【师】我们知道酸和醇可以发生酯化反应,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写出硬脂酸和甘油间发生的酯化反应。
【生】板演。
【板书】一、油脂:1.组成元素:C、H、O2.定义:高级脂肪酸和甘油酯化反应生成的甘油酯。
3.分类:油,常温下为液体;脂肪,常温下为固态。
4.硬脂酸甘油酯的结构:【师】大家平时在喝汤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油的什么地方?衣服上不小心沾上油渍,通常如何处理?【生】思考,讨论。
2023-2024学年苏教版必修第二册 8.2.3 酯 油脂 学案

第3课时酯油脂新课程标准1 .知道酯的结构和性质,会写酯的水解反应方程式。
2 .掌握油脂的结构和重要性质,能区分酯与脂、油脂与矿物油。
3 .认识油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学业质量水平合格性要求,1.认识油脂的皂化反应。
知道酯在酸性与碱性条件下水解的原理,会写出相关化学方程式。
(水平1)4 .掌握酯基官能团的性质特点,推测油脂的性质及变化。
(水平2)等级性要求,了解利用油脂制取肥皂的方法,依据假设提出实验方案,并就实脸现象提出自己的设想及改进措施。
(水平3)图说考点酸性水解制高级脂肪酸 [化学性质碱性水解(皂化反应)制肥皂基础知识——自学・思记・尝试[新知预习]一、酯1 .概念及结构特点()I1酸(R-C-OH )与醇(R-OH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一类有机物,结构简式为 OOI1,IR-C-OR',官能团为一C-O-。
2 .物理性质(碳原子数较少的酯)酸性条件F水解碱性条件下水解高级脂肪酸甘油酸含彳f 酯足 液态(油)、固态(脂肪)的、脂构类油结分酯物性的理质脂1酯的J j 7结构特殊香味密度小于水的液体难溶于水~9^,筒式R —?一OR'官能团一8-0-难溶于水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 -油脂的性质一(5⅛>——————(⅞⅛)特殊I香味J1—>于水比冬—3.化学性质——水解反应(1)乙酸乙酯在酸性、碱性(NaoH溶液)下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酯发生水解时断键情况:(3)酯的水解反应与酯化反应互为可逆反应。
【学而思】(情境思考)一般的食品和饮料超过保鲜期就会变质,而对于用粮食酿造的酒而言“酒是陈的香”,这是为什么?二、油脂1.组成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即的产物。
《酯 油脂 》 教案

《酯油脂》教案路桥中学陶志祥教材分析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醇,酸以及酯化反应的基础上来介绍的,并通过油脂组成和结构的教学,重点介绍油脂的皂化反应.这些有关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知识,对学生是很有用处的和有兴趣的.教材在明确油和脂肪的概念后,即指出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油脂属于酯类.在阐述油脂的物理性质之后,即介绍油脂的化学性质.在化学性质中重点介绍油脂的水解反应.油脂水解又分为在碱性溶液中和酸性溶液中水解,教材中指出前一种情况就是皂化,应扩展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并可以和酯化反应对比.教材简单地介绍了油脂的用途,并常识性介绍了肥皂的制造过程和去污原理.背景分析:知识背景:学生已经学习了醇,酸以及酯化反应,但是没有学习丙三醇,酯的定义以及水解生活背景:生活中经常见到油脂,肥皂,有兴趣研究教学目标1、了解酯、油脂的存在、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2、能区分脂与酯,油脂与矿物油;3、理解油脂的结构,理解油脂的皂化反应等概念;4、理解酯化与皂化的关系,了解肥皂的去污原理。
5、通过自制肥皂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兴趣教学重点:油脂的水解、皂化反应教学难点:油脂的结构和皂化反应教学过程:[引入]鸟语花香,花香来自何处?走过某家厨房,麻油炒菜,香气扑鼻,香气来自什么物质?烤肉四处飘香,来自什么物质?引入概念:酯:醇跟酸发生酯化反应的生成物脂:动物体内的脂肪,固态油:植物的果实,液态[研究酯的结构] 复习:酯的形成,介绍甘油:丙三醇写出下列方程式:C17H35COOH+C2H5OH→CH3COOH+ →C17H35COOH+→学生完成方程式,老师点评依据上面的方程式,使学生对油脂的结构有深的认识:高级脂肪酸和丙三醇可以形成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学生阅读信息提示,找出以下信息]1、酯和脂的区别与联系2、植物油和矿物油的区别与联系[归纳油脂物理性质]请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归纳物理性质: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能溶于酒精、汽油(衣服干洗原理),熔沸点低(纯净物为分子晶体),有香味[实验研究脂的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油脂的水解实验问题:油脂在水中和酒精中溶解性一样吗?如何证明油脂已经反应完全?如何使产物析出并得到?皂化反应:通过CH3COOCH2CH3的酸性/碱性水解反应做铺垫,帮助学生理解水解反应问题:酯化反应和水解反应有什么关系?找出断键位置,指出反应类型?练习:写出硬脂酸甘油脂酸性条件下水解的方程式[介绍盐析]用“在制取乙酸乙酯时,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之一即是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使其析出”做类比,介绍盐析[归纳制肥皂的步骤][其他可能化学性质]简单了解,如果高级脂肪酸中有碳碳双键,那么该油脂可以发生那些反应?回忆得到结果:加成(与氢气,溴水,氯化氢等),植物油一般含有碳碳双键[用途]油脂的用途:营养物质,工业原料,制肥皂、甘油、人造奶油、脂肪酸、油漆等。
高中化学必修二《酯和油脂》教案

3.3.3 酯和油脂
课型:新授使用人使用时间
【知识序列要求的教学内容】:
根据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解酯和油脂的主要物理化学性质,并能写出它们的主要反应方程式
【学情分析】通过初中生活中的化学以及第三章前两节有机物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有机物时掌握了一些有效学习方法,对酯和油脂的物化性质也有了初步的了解。
酯和油脂是几种比较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其在生活和社会生产中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了解酯和油脂的组成、物理性质和主要应用。
2.掌握酯和油脂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重难点]
油脂的水解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芳香气味很浓芳香气味较淡芳香气味消失实验结论
酸性条件
化学方程式
碱性条件
[议一议]
1.决定乙酸乙酯化学性质的基团是什么?
2.为什么酯的水解反应采取水浴加热?水浴加热的优点是什么?
3.乙酸乙酯在酸性条件下和碱性条件下水解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不同?
二、油脂
1.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一类特殊的酯。
油脂可看做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或软脂酸()]与甘油[丙三醇()]经酯化反应生成的酯。
其结构
简式为,其中R1、R2、R3代表的是烃基,可相同,也可不同。
2.物理性质
类型油(植物油脂) 脂肪(动物油脂)
状态
物理性质溶解性:溶于水,溶于有机溶剂;密度:比水小
3.化学性质
(1)油脂的性质。
化学必修2酯油脂教案

第六章酯和油脂学习目标1.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理解酯的结构,辅助学生掌握油脂的结构及水解反应2.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油脂的组成特点,了解油脂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3.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结构及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一)酯1-1. 酯的概念醇跟含氧酸起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叫做酯。
官能团:结构通式:结构特征: (RCOOR’)(R和R’可相同可不同)当R和R’均为饱和烷基时,且只有一个官能团的酯叫饱和一元酯。
分子通式为:CnH2nO2(n≥2)思考:饱和一元酯和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相同,这说明了什么?1-2. 酯的命名根据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某酸某酯。
酸名前,醇名后,加“酯”字,去“醇”字。
如:HCOOCH2CH3C6H5COOC2H5CH3OOCCH31-3、酯的物理性质:(1)无色油状具有香味(存在于水果、花草中)的液体;(2)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也可做溶剂。
1-4.酯的化学性质水解反应:酯在稀硫酸或稀碱液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可与H2O发生水解反应。
结论 没有水解酯的水解反应分析:CH 3COOC 2H 5 + NaOH → CH 3COONa + HOC 2H 5碱的存在使水解趋于完全注意:1、酯在酸(或碱)存在下,水解生成酸(或酸的盐)和醇。
2、酯的水解和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二)油脂2-1、油脂的存在2-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把它看成 跟 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如:【说明】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CH 3COOC 2H 5 + H 2O CH 3COOH + HOC 2H 5 稀硫酸天然油脂、动植物体内的油脂大都为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
油——主要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脂)脂肪——主要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常温下呈固态,如动物油脂)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酯和油脂
学习目标1.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理解酯的结构,辅助学生掌握油脂的结构及水解反应
2.从生活经验和实验探究出发,认识油脂的组成特点,了解油脂共同性质与特征反应。
3.经历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探究的过程,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
教学重点与难点乙酸乙酯的水解反应,油脂的组成、结构及水解反应。
教学过程:
(一)酯
1-1. 酯的概念醇跟含氧酸起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叫做酯。
官能团:
结构通式:
结构特征: (RCOOR’)(R和R’可相同可不同)
当R和R’均为饱和烷基时,且只有一个官能团的酯叫饱和一元酯。
分子通式为:CnH2nO2(n≥2)
思考:饱和一元酯和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1-2. 酯的命名
根据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某酸某酯。
酸名前,醇名后,加“酯”字,去“醇”字。
如:HCOOCH2CH3C6H5COOC2H5CH3OOCCH3
1-3、酯的物理性质:
(1)无色油状具有香味(存在于水果、花草中)的液体;
(2)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也可做溶剂。
1-4.酯的化学性质
水解反应:
酯在稀硫酸或稀碱液做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可与H2O发生水解反应。
浓
结论没有水
解
酯的水解反应分析:
CH3COOC2H5+ NaOH →CH3COONa + HOC2H5
碱的存在使水解趋于完全
注意:
1、酯在酸(或碱)存在下,水解生成酸(或酸的盐)和醇。
2、酯的水解和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二)油脂
2-1、油脂的存在
2-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可以把它看成跟发生酯化反应的产物。
如:
CH3COOC2H5 + H2O CH3COOH + HOC2H5
稀硫酸
【说明】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天然油脂、动植物体内的油脂大都为混合物,无固定熔沸点。
油——主要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脂)
脂肪——主要为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常温下呈固态,如动物油脂)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对比思考酯和脂的区别:
2-3、油脂的物理性质:一般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等有机溶剂。
2-4、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2)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
[说明] 在制肥皂时,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的过程叫。
因为氯化钠能降低脂肪酸钠的溶解度,这正如饱和碳酸钠溶液能降
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一样,盐析是物理变化。
(3)油脂的氢化(硬化)——加成反应
(三)肥皂和合成洗涤剂
1.肥皂的制造将油脂和NaOH按比例放入皂化锅,加热、搅拌。
然后在混合物中加NaCl,发生盐析,分层,上层为硬脂酸钠,下层为甘油和NaCl的混合物。
取出上层物加填充剂,压滤、干燥、成型。
2.肥皂的去油污原理
[课堂练习]1.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2.油脂皂化后,使肥皂和甘油充分分离,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萃取
B.蒸馏
C.结晶
D.盐析
3.思考:油脂和矿物油的区别。
酯、油脂限时练
1.下列物质属于酯类的是①豆油②甘油③牛油④煤焦油⑤汽油⑥菜籽油⑦润滑油()
A.②③④⑦B.①③⑥C.⑤⑥⑦D.②⑤2.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B.粘有油脂的试管应该用NaOH溶液洗涤
C.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D.油脂能水解,酯不能水解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含其他杂质的天然油脂属于纯净物
B.肥皂的有效成分硬脂酸钠和甘油
C.油脂的烃基部分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
D.各种油脂水解后的产物中都有甘油
4.可以判断油脂皂化反应基本完成的现象是()
A.反应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反应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C.反应后静置,反应液分为两层D.反应后静置,反应液不分层
5.硬脂酸甘油酯经皂化反应后,得到硬脂酸钠和甘油。
欲分离出硬脂酸钠,应采用的方法是:①用滤纸过滤②用分液漏斗分液③
加热蒸发④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
A.④③B.④②C.①③D.④①6.简答题:
(1)在硬水中滴加少量肥皂水,为什么会有白色沉淀产生?
(2)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常用热的纯碱溶液洗涤沾有油脂的器皿?
7.以油脂为原料可以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也可以用来制取肥皂。
工业上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时选择(酸性、碱性、中性)_______条件,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
_____ ________________;
若制取肥皂和甘油,则选择_____________条件,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