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豁免的原因及其对策
我国诉讼法关于豁免权制度内容

一、引言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诉讼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法律法规。
而在诉讼法中,关于豁免权制度的内容更是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我国诉讼法关于豁免权制度的内容进行全面评估,并据此撰写一篇有价值的文章。
二、什么是豁免权制度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豁免权制度。
在法律的范畴中,豁免权是指法律规定的免除权利人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的权利。
而豁免权制度则是指法律规定的一种免除一方责任的制度。
在诉讼中,豁免权可以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正审判,在诉讼法中关于豁免权制度的规定显得十分重要。
三、我国诉讼法中关于豁免权的规定在我国的《民事诉讼法》中,关于豁免权的规定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关于诉讼费用的豁免诉讼费用是在诉讼过程中由当事人承担的费用,包括案件受理费、裁判费等。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一定条件下,法院可以对诉讼费用进行豁免。
对于生活困难的当事人、公益诉讼案件等,法院可以根据情况豁免其诉讼费用,确保其诉讼权利得到保障。
2. 关于证人证言的豁免在证人作证的过程中,有时候证人可能会面临一定的困难,例如因为长途跋涉、工作繁忙等原因无法到庭作证。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证人,法院可以给予一定的豁免,例如减免证人的交通费、住宿费等,以便其能够顺利作证。
3. 关于法定代理人的豁免未成年人、精神障碍人需要依靠其法定代理人进行诉讼时,法定代理人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享有一定的豁免权。
法院可以根据情况减免其诉讼过程中的费用,保障其合法权益。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从上述我国诉讼法关于豁免权制度的规定中可以看出,豁免权制度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公正审判。
在实践中,我们也需要更加注重对豁免权制度的适用,保障那些确实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应有的豁免。
对于滥用豁免权的情况,也需要加强监管,以确保法律的公平执行。
五、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我国诉讼法关于豁免权制度的规定主要包括诉讼费用的豁免、证人证言的豁免以及法定代理人的豁免。
论国家主权豁免中的限制豁免理论

论国家主权豁免中的限制豁免理论摘要:国家豁免权是几个世纪以来国际法公认的一项原则,与国家利益密切相关。
自国家豁免作为一项国际法原则确立以来,就备受各国的关注。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各国对国家豁免原则也有着越来越多的争议。
从20世纪30年代起,限制国家豁免权的理论即已兴起,逐渐被很多国家所采纳。
关键词:国家豁免;限制豁免;展望中图分类号:D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09)16-0193-01一、国家豁免的概述和分类国家豁免,又称主权豁免,是指一国及其财产免受他国的管辖。
第59届联合国大会第65次全体会议通过的《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5条规定:“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是指一国本身及其财产遵照本公约的规定在另一国法院享有管辖豁免”。
在传统国际法学中,关于国家豁免的有较大影响的理论学说主要有三种,分别是绝对豁免理论、限制豁免理论和废除豁免理论。
绝对豁免理论主张,一个国家,不论其从事何种行为、财产用于什么目的都享有豁免权,除非国家自己放弃豁免。
到了20世纪后,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垄断资产阶级的利益,开始强调国家豁免的例外,而不是强调豁免原则本身,由此提出了“限制豁免理论”,主张外国国家只能在实现国家权利主体的职能时,即在执行所谓“主权行为”或“公法行为”时,才能享有豁免权;反之,如果外国国家参加“私法行为”,那就应该同一般外国商人一样,不能享有豁免权,不管该外国政府是否同意,都应该受当地法院的管辖。
而第三种废除豁免理论在根本上否定了国家豁免是一项国际法原则。
下面,笔者将具体讨论国家主权豁免中的限制豁免理论。
二、限制豁免理论限制豁免理论,也称限制豁免主义,是19世纪末产生的一种理论。
限制豁免理论首先将一个国家的行为分为两类:国家的政治、军事、外交行为和国家的经济、商业、贸易行为。
在英美法系司法实践中这两种行为对应的用语是“主权行为”和“商业交易行为”;在大陆法系则对应“公法行为”和“私法行为”。
以中国视角看待国家豁免问题

东方企业文化·远见 2011年4月122以中国视角看待国家豁免问题刘星兰(西南政法大学,重庆,401120)摘 要:所谓国家豁免,又称主权豁免,是指一国不受另一国管辖的权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国家豁免是指一国不受另一国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的管辖,而狭义的国家豁免是指一国不受另一国法院的管辖,非经本国同意,任何外国法院都不得受理对该国及其财产提起的诉讼,不得对在法院地国的该国财产实施扣押或强制执行。
关键词:国家豁免 《联合国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公约》 绝对豁免论 限制豁免论 中图分类号:F8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1)04—0122—02 一、关于国家豁免的概述及其新发展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问题,是涉及国际关系和国际经贸交往的一个重要问题,长期以来被视作是一项习惯国际法原则而一直受到各国的关注。
该制度形成于19世纪一些欧美国家的判例法,其中以美国1812年的“斯库诺交易号诉麦克法登”案的判决影响最大。
所谓国家豁免,又称主权豁免,是指一国不受另一国管辖的权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国家豁免是指一国不受另一国立法、行政和司法权力的管辖,而狭义的国家豁免是指一国不受另一国法院的管辖,非经本国同意,任何外国法院都不得受理对该国及其财产提起的诉讼,不得对在法院地国的该国财产实施扣押或强制执行。
1可见,从狭义上讲,国家豁免是指司法豁免,包括管辖豁免与执行豁免。
管辖豁免是指非经本国同意,任何外国法院都不得受理以该国为被告或以该国财产为诉讼标的的案件。
执行豁免是指即使一国放弃管辖豁免,作为一方当事人参与了诉讼,在败诉的情况下,非经该国明确同意,也不得根据法院的有关判决对该国的财产实行强制执行。
所以,放弃管辖豁免不等于放弃执行豁免。
该制度的理论依据是国家主权原则。
本文仅从狭义的角度探讨国家豁免问题。
国家豁免的理论是伴随着国家豁免问题的出现和发展而产生的。
虽然国家及其财产的管辖豁免早已成为国际习惯法上的一般规则,但围绕管辖豁免适用范围的争论却一直不断。
法学-从香港“刚果案”看国际法的国家豁免原则

从香港“刚果案”看国际法的国家豁免原则从香港“刚果案”看国际法的国家豁免原则摘要:近期发生在香港的"刚果案",使我们的视线又聚焦在国际法中的国家豁免原则之上。
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走向,以及国际经济的深入化和复杂化,应该也是时候对我国外交政策中的豁免原则进行重新思考了。
关键词:刚果案国际法国家豁免一,对"刚果案"的介绍和思考近期发生在香港的"刚果案",使我们的视线又聚焦在国际法中的国家豁免原则之上。
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走向,以及国际经济的深入化和复杂化,应该也是时候对我国外交政策中的豁免原则进行重新思考了。
"'刚果案'起诉者是美国对冲基金FG Hemisphere Associates LLC,该公司承接1亿400万美元(约1亿3100万新元)仲裁判决债项后,于2008年在香港高等法院申请在香港执行针对仲裁败方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判决。
基金公司要求,将中国中铁拟投向刚果的逾亿美元开采铜钴矿入门费抵债。
香港律政司介入诉讼。
"对于美国对冲基金的诉求,刚果方面以"自己是主权国家,享有豁免权"的理由进行抗辩。
如此使得这场诉讼的中心论点集中在了国际法中的"主权豁免原则"之上。
中国外交部驻港特派员对此事予以了特别的关注,在香港高院以及上诉庭审判之前,外交部就两度发出了信件强调了中央政府对此事的立场。
之后不久,外交部的第三封信件被评价为"内容详细,措辞强烈",对香港予以警告。
信中除重申中央政府的"绝对豁免原则"立场之外,还列举了香港一意孤行将产生的五大恶劣影响:1,不符合香港的特区地位;2,使得中国的国家外交立场收到质疑;3,受影响国家向中央政府交涉,影响国际间的友好关系;4,使得中国海外财产的安全受到威胁;5,妨碍了发展中的穷困国家减免债务。
总之,北京方面的要求就是:回归后香港的一切外交事务均须交由中央政府决定,香港应适用中国政府统一的外交豁免制度。
ICSID仲裁裁决执行豁免问题研究

ICSID仲裁裁决执行豁免问题研究ICSID(国际投资争端解决中心)是一个独立的国际组织,旨在解决跨国投资争端。
它提供了一个公正和有效的仲裁机制,以解决投资者与国家之间的争议。
然而,ICSID仲裁裁决的执行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ICSID仲裁裁决执行豁免问题是指国际投资仲裁裁决是否受到执行豁免的限制。
根据《国际投资争端解决国际公约》(ICSID公约),ICSID仲裁裁决在执行过程中享有豁免权。
这意味着,ICSID仲裁裁决不受任何国家法院的干预,无法被执行。
这种豁免权的存在是为了保护仲裁裁决的独立性和效力。
它确保了仲裁裁决的最终性和法律约束力,避免了国家干预或搁置仲裁裁决的风险。
此外,ICSID仲裁裁决的执行豁免还保护了投资者的权益,使其能够在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下寻求公正和公平的解决方案。
然而,ICSID仲裁裁决执行豁免问题也存在一些争议。
一方面,豁免权的存在可能导致一些国家无视仲裁裁决,不履行其义务。
这可能会损害国际投资者的信心,降低对国际投资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豁免权的滥用也可能使一些投资者滥用仲裁机制,以获得不公正的利益。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种解决方案是通过国际合作加强对ICSID仲裁裁决的执行监督。
国际社会可以通过加强对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国家施加经济和政治压力,迫使其履行义务。
此外,ICSID仲裁裁决的执行豁免也可以在特定情况下被限制,例如当仲裁裁决涉及重大侵权行为或违反公共利益时。
同时,ICSID仲裁裁决的执行豁免问题也需要在国内立法层面进行解决。
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明确规定仲裁裁决的执行程序和限制条件,以确保公正和可执行性。
总之,ICSID仲裁裁决执行豁免问题是国际投资争端解决领域的重要议题。
为了维护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公正性和可行性,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对ICSID仲裁裁决的执行监督,并在国内立法层面确保仲裁裁决的执行可行性。
只有这样,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才能更好地为投资者和国家提供有效的争端解决途径。
论国家豁免制度

论国家豁免制度作者:胡晓宁杨华娟来源:《大东方》2016年第03期摘要:国家豁免作为国际法的一项原则,在国家之间的经贸往来中的作用也越来越重要。
在各国的理论和实践中,对国家豁免主要有两种主张,即绝对豁免和限制豁免。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紧密,经济往来不断增多,纠纷也随之而来,绝对豁免显得不适合社会的发展潮流,而限制豁免则更加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于是则产生了由绝对豁免向限制豁免转变的趋势。
关键词:国家豁免;绝对豁免;限制豁免一、国家豁免的概述(一)国家豁免的概念国家豁免,又称为国家及其财产豁免,是指国家及其财产免受他国国内法院的管辖,也就是说一国的国家行为不受他国国内法院的审判,一国的财产同样也不受他国国内法院的扣押和强制执行,除非该国同意,这种同意可以是默示的,也可以是明示的。
(二)国家豁免的理论基础国家豁免是基于19世纪西方国家的审判实践而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治外法权最早出现在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是作为外交豁免的理论根据被提出来的,是指外国人在所在国内,不受该国的法律约束,而是由其本国领事按照其本国的法律对该外国人的行为行使管辖权。
[1]作为国家豁免根据的这一理论被一些学者所批判,19世纪时一些国内法院的判例也基本不认可治外法权理论。
国际礼让是国家之间在国际交往的过程中所遵循的礼貌和善意,国际礼让说主要是从维护一国的政治或者外交关系的角度来思考国家豁免的问题。
由于国际礼让以政治因素为基础,而政治因素是不断变化的,而且礼让不具有强制力,如果国家违反了礼让原则,国家也未必承担国际法律责任。
二、国家豁免范围的历史发展(一)绝对豁免主义绝对豁免主义认为,国家及其财产在他国法院享有豁免权,不管一国的行为和财产的性质是什么,也不管一国的财产在哪里,除非该国自愿放弃,包括明示的放弃和默示的放弃。
绝对豁免理论于19世纪普遍获得国家的认可,这一理论立足于国家主权独立和平等原则,此时期的司法判例也确认了这一理论,比如英国的比利时国会号案。
浅谈国家豁免制度下的中国对策

浅谈国家豁免制度下的中国对策国家豁免制度是国际法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国家根据自己的主权,对于特定的事项或领域,豁免自己的法律义务或管辖权。
国际法对于豁免制度进行了规定,但其适用条件和具体执行方式却因国家和领域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对于中国来说,国家豁免制度的存在为国际法的适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将就中国在国家豁免制度下的表现进行探讨,并对其对策提出一些个人看法。
1. 政治领域:中国在处理与其他国家政治关系时,表现出认真考虑其他国家合法权益的态度,有时也会主动放弃自己在该政治领域的豁免权力,以使双方达成平等和谈。
2. 经济领域:中国在国际贸易等经济领域表现出不同于在政治领域下的态度。
尽管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承担有回应其他国家的关切和质询、维护世界经济秩序的责任,但中国在经济领域下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国家豁免权以维护自身利益。
3. 军事领域:中国对于军事领域的国家豁免权的使用相对严格,但也存在着懈怠或是不合理的地方。
1. 加强国际法宣传教育:要让人们知道国家豁免制度的适用条件和限制,并提高民众的国际法意识,以便更好地适应国家在法律方面的要求。
2. 修法完善国家豁免制度:通过修改和完善国家豁免制度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弥补当前法律实践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不当影响。
3. 提高政府对国家豁免权的理解和正确运用:政府应当增加对于国家豁免权的理解和了解,避免误解或错误处理,以防产生错误决策带来的不良后果。
4. 依法处理案件:国家在运用国家豁免制度时,应当秉持公正、合法的原则,并经过仔细的思考和进行仔细的决策,以使当事人或国际社会能够获得公正和合理的结果。
5. 尊重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法权益:中国应当尊重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法权益,依据共同决定谨慎决策,避免贸然使用国家豁免权和对其他国家产生的不良影响。
最新整理论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国家豁免问题.docx

最新整理论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国家豁免问题论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国家豁免问题一、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国家豁免问题的提出1965年《解决国家与他国国民之间投资争议公约》(以下简称《华盛顿公约》)的制定和依其成立的“解决投资争议国际中心”(ICSID,以下简称“中心”)为解决国家和私人投资者之间的投资争端提供了调解和仲裁两种机制。
其中,《华盛顿公约》简单、有力、又较合理的承认与执行裁决的制度,把国际法与国内法相结合,把当事人自动遵守和执行裁决的义务与各缔约国承担承认与执行裁决的义务相结合,从而消除了通常情况下一般国际商事仲裁承认与执行外国仲裁裁决时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以保证中心裁决的顺利履行。
但是,为了尊重缔约国主权,《华盛顿公约》准许各缔约国保留了其国内法中有关于国家豁免的法律。
1980年发生的班邦公司诉刚果案是ICSID第一起有关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的案件,其打破了一些人坚信缔约当事国会自动履行裁决的设想,而在执行时的国家豁免问题是争端缔约国不履行裁决的重要原因。
因此《华盛顿公约》仲裁裁决执行中的国家豁免制度,成为ICSID仲裁裁决能否顺利履行的重中之重。
“马来西亚Ekran公司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案是20xx年5月发生的一起以中国政府为被告的国际投资案件。
这也是中国在ICSID登记的第一起仲裁案件。
该案最后以原告撤诉而终结,并没有涉及到承认与执行程序。
目前,在ICSID 登记的案件大多数都没有得到承认和执行,这直接导致当事人对ICSID仲裁机制的质疑。
原因就在于像中国这样的主权国家以国家豁免作为理由,影响了仲裁裁决的强制执行。
这不仅不利于我国吸引外国投资者,也有损我国的大国形象。
二、国际投资仲裁中的国家豁免问题的分析(一) ICSID仲裁裁决有关国家豁免的立法和制度《华盛顿公约》第6节中第53、54和第55条是关于仲裁裁决承认与执行的规定。
第53条主要解决裁决对当事人双方的效力问题,并规定当事人应遵守和履行的义务。
ROHS指令铅豁免

ROHS指令RoHS和WEEE指令当前主要涉及到电子及信息产品的出口问题,其中大量涉及到电子行业中的SMT和PCB行业,包括电子产品的CAD,PCB材料,覆铜板、PCB生产工艺,设备,SMT组装工艺与设备,流程材料,包装材料,质量控制,环境保护和企业管理等方面。
因此,在本行业中了解RoHS 和WEEE指令以及我国的对策是相当重要的。
特别是自2006年7月1日起,欧盟即将正式实施RoHS 和WEEE指令,这将会严重地限制和影响我国对欧洲等地区和国家进行的信息、家电、医疗等电气和电子产品的出口,其经济损失将是以十亿元为单位计算的,为此,我国至上而下在信息和电子行业展开了全国性的应对工作。
下面主要对RoHS指令以及我国的对策进行简要介绍。
一、关于RoHS指令RoHS指令为欧盟议会于2002年颁发的2002/95/EC号决议关于《限制在电气电子设备中使用某些有害物质》(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指令的简称。
在此,顺便提及一下WEEE指令,WEEE指令是欧盟议会于2002年颁发的2002/96/EC号决议关于《电气和电子产品废弃物》(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WEEE))指令的简称。
这两个指令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 RoHS指令的目的颁布和实施RoHS指令的目的是为使欧盟各成员国在限制电气和电子设备中使用有害物质的一致法律条件下,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2 RoHS指令(2002/95/EC号决议或指令)的内容RoHS指令(2002/95/EC号决议或指令)主要规定欧盟各成员国应保证从2006年7月1日起,使投放欧盟市场的新的电气和电子设备产品不含有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PBB)或多溴二苯醚(PBDE)六种物质及其类似物质(指其化合物等)。
论国家豁免的发展趋势

论国家豁免的发展趋势[摘要] 根据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确立的国家豁免原则是一项公认的国际习惯法原则。
根据国家豁免范围的不同,主要有绝对豁免和限制豁免两种理论。
本文旨在通过比较绝对豁免与限制豁免的区别,从限制豁免在各国法律与实践中的表现,进一步挖掘其发展的原因,以论证限制豁免为什么能逐步取代绝对豁免成为国家豁免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国家豁免发展限制豁免绝对豁免一、国家豁免概述国家豁免,也叫“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是指在国际交往中一个国家及其财产未经该国同意,免受其他国家的管辖和执行。
国家豁免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法原则,在本质上仅意味着国家在外国法院享有程序法意义上的豁免,并不意味着同时免除了该国在实体法上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依据豁免范围的不同,学术上先后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论,一个是绝对豁免,一个是限制豁免。
绝对豁免认为,除非国家自愿放弃豁免或者是涉及不动产的诉讼,否则不论一个国家的行为和财产的性质如何,该国家在他国就其一切行为和财产都应享有豁免。
限制豁免理论主张把国家的行为分为主权行为和商业行为,对外国国家的主权行为给予豁免,对其商业行为不给予豁免。
二、绝对豁免与限制豁免的区别从各国的判例实践来看,二战之前,持绝对豁免立场的国家相对较多,像美国、英国、德国、奥地利、荷兰等比较有影响力的欧美国家在其有关国家豁免的判决中都认定被告国家享有管辖豁免权,除非出现该国自愿放弃豁免权或者提出反诉的情形。
二战后,美英等西方国家纷纷转向限制豁免。
并制定了国家豁免的专门法律。
可见,这两种理论在当时都得到了理论上支持和实践上的贯彻。
比较绝对豁免与限制豁免,主要有以下区别:第一,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绝对豁免认为国家主权是绝对的,因此国家主权豁免也应该是绝对的,而限制豁免的理论基础则要将外国国家的行为分为主权行为和商业行为。
主权行为主要表现在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外交等以国家主权者资格从事的行为,而商业行为,则主要表现为国家直接与个人或法人进行经济、贸易等商业性活动的行为,和个人签订货物买卖合同就是最典型的商业行为。
限制豁免中国家商业行为的判断标准及我国的对策

享 有 豁免 , 而其 非 主权行 为在 他 国则 不享 有 豁免 。 限制 豁 免 中要解 决 的主 要 问题 包 括 依 据何 种
标 准 对 国家商业 行 为做 出认 定 , 以及 依据 哪个 国家
与外 国私人 的行 为构成 商业 交 易行 为 , 须进 一步 则 调查 国家行 为 的 目的 , 调查 其是 否涉 及政 府 的公共
基金项 目: 安徽财经 大学青年科研重点项 目( C Y 0 1Z A K Q 9 4 D) 作者简介 : 倩 , , 华 女 安徽蚌埠人 , 师, 讲 研究方 向为国际公法 、 国际私法 。
・
13・ 0
第 5期
郑 州 航 空 工 业 管 理 学 院 学 报( 社会科学版)
第2 8卷
判 定 国家 商业行 为 的标 准
家平等的国际法原则。随着 国际民商事交往 日益 频繁 , 国家不可避免地参与到商业行 为中来 , 如果 对国家从事的商业行为仍给予豁免 , 就会剥夺与国 家进 行交 易 的私人 权益 , 国家亦 会赢 得对 私 人不 对
等 的竞 争 优势 。正 是基 于这 样 的考 虑 , 国家豁 免在 条约 实践 和各 国 的立法 中不 断得 到 完善 , 渐从绝 逐 对豁 免发 展 到 限 制 豁 免 。 17 96年 美 国 《 国 主权 外
纯适 用 性质 标准 会造 成混 乱与 不一 致 , 是 因为各 这 国意识 形态 不 同 , 国家 参 与 程 度 不 同 , 某些 行 为在
一
豁免法》 17 年英 国《 和 98 国家豁免法》 是长期坚持 绝 对 豁免原 则 的英 美 两 国最 后 都 采 取 限 制 豁 免 的
立场 的标 志 , 是西 方 国家 从整 体上 采取 了限制 豁 也 免原 则 的标 志 。20 04年 , 5 联 合 国大 会 通过 第 9届 的《 国家及 其 财 产 管 辖 豁 免 公 约》( 下 简 称 《 以 公
论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原则在中国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

全 平 等 和 绝对 独 立 , 同的 利 益 促 使 他 们 互 相 交往 并 和 平 相 交 , 共
、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原则的内涵
国家 及 其 财 产 管 辖 豁 免 是 国 际 法 上 一 项 古 老 原 则 。 格 老 休 由此 产 生 的 某 种 情 况 ,即 各 主 权 国家 放 弃 行 使 各 自具 有 的 一 部
济争端 的重要原则。 目前 ,国家及 其财产 豁免原则在 国际社会 中存 在着绝对豁免主义和 限制豁免主义两种理论。本文 立足于 我国 当前在 国家及 其财产 豁免原则 的立场 ,比较分析两种理论 的区别 ,尝试探索着我 国在国家及其财产 管辖豁
免 的立法取 向和在新形势下应当采取 的对策 ,促进 国家及其财产管辖豁免理论的不 断完善 。
当今 世 界 核 心 的竞 争 就 是 人 力 资 本 的 竞 争 , 为 了 加 快 推 进 立 人 力 资 本 合 理流 动 和 优 化 配 置 体 系。
度 ,优 化 投 资 结 构 ,加 大 教 育 投 入 力 度 ,建 立 起 良 好 的 人 力 资 的 发 挥体 现 在 其创 造 性 的劳 动 。人 力资 本 的 “ 产权 ”依附 于 个 人 ,
关键 词 :国家及其财产 管辖豁免 ; 绝对豁免 ; 限制 豁免 ; 中国 ; 发展 ; 对策
国家及财产豁免在我国的适用

性质及其经济结构等因素所决定的。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对外交流的深入,我国的法治与国际接轨已经是不可
改变的事实,本文试从国家豁免的历史渊源出发,对世界各国制度加以考量,并针对我国国情进行分析,对国家豁免制度在
财产管辖豁免公约》草案也倾向采用限制豁免主义。而且该公约
已经于2004年.. l2月.. l6日通过草案并开放签字,公约第三十条
规定:“本公约应自第三十份批准书、接受书、核准书或加入书交
存联合国秘书长之目后第三十天生效”。公约虽然重申了国际法
久已存在的国家及其财产豁免原则,但其基本立场仍倾向于限制
的的则不享有豁免。..
(二)从绝对豁免主义到限制豁免主义的演化
在早期的国际法理论界奉行绝对的主权平等、主权高于一切
的原则。绝对豁免理论作为国家主权平等原则的诠释和当然结
果在国家豁免理论中占绝对统治地位,而且在实践中又通过各国
的司法判例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然而战后随着一些刚独立的
包括国家元首、国家本身、中央政府及各部、其他国家机关、国有
公司或企业及国家财产等,国家不仅在直接被诉的情况下享有豁
免,在涉及国家的间接诉讼也享有豁免权。而且其主张在国家未
自愿接受管辖的情况下,通过外交途径解决有关国家的诉讼争
议。
而限制豁免主义则对绝对豁免主义进行了限制,认为不应对
第二,采取报复措施是不明智的。当今社会大多数国家采用
限制豁免主义,国与国的经济交往越来越多,我们不可能对每一
个涉及被诉案件都对对方采取报复措施,而且各国与各国的情况
豁免管理制度

豁免管理制度一、概述豁免管理制度是指国家、组织或者企业为了公共利益或者组织内部管理需要,在特定的法律、规章、政策或者内部制度下,对特定的个人或者事物给予豁免或者特殊的处理权限。
豁免管理制度的设立和实施,有利于规范管理行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效率,是一种符合现代管理理念的重要制度安排。
本文将从豁免管理制度的概念、原则、实施和监督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豁免管理制度的概念豁免管理制度是指在特定的法律、规章、政策或者内部制度下,对特定的个人或者事物给予豁免或者特殊的处理权限。
这种豁免并不是为了减少对个人或者事物的管理和监督,而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公司或组织的管理需求,使管理能够更加灵活、高效、有效。
在豁免的过程中,公司或组织需要对享受豁免权力的个人或者事物进行相应的管理和监督,以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要求,不会损害公司或组织的利益。
三、豁免管理制度的原则1、合法合规原则。
豁免管理制度必须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享受豁免权力的过程中,必须合法合规,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
2、公平公正原则。
豁免管理制度必须保证对享受豁免权力的个人或者事物的选择上公平公正,不得有任何歧视行为。
3、透明公开原则。
豁免管理制度的设置和实施都应该遵循透明公开原则,对豁免的条件、程序、结果进行公开透明,接受公众监督。
4、风险预防原则。
在设置和实施豁免管理制度时,需要充分考虑风险,做好风险预防工作,以避免豁免权力的滥用或者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5、有效管理原则。
豁免管理制度的实施必须遵循有效管理原则,对享受豁免权力的个人或者事物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确保其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公司的规章制度。
四、豁免管理制度的实施1、制定豁免管理制度的程序和标准。
公司或组织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或者委员会,负责制定豁免管理制度的程序和标准,包括豁免的条件、程序、结果等。
2、明确豁免的范围和对象。
公司或组织应当明确豁免的范围和对象,不得模糊其边界,以免产生混乱和纠纷。
浅谈国家豁免制度下的中国对策

浅谈国家豁免制度下的中国对策国家豁免制度是指根据国际法和国内法,国家为某些特定人员或组织提供的一种特殊待遇,使其免除一定程度上的法律责任。
这种制度的目的是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利益,保障国家的核心利益不受损害。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间的豁免制度是相互对等的,各国都可以享受到这种特殊待遇。
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一些国家可能会滥用豁免制度,损害其他国家的利益,中国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应对此种情况。
中国应建立和完善国家豁免制度。
要严格界定和明确国家豁免制度的范围和条件,确保其不被滥用。
要与其他国家建立和加强合作机制,通过谈判和协商解决豁免制度带来的纠纷,并制定相关法律和法规,为国家在豁免制度下的处理提供明确的依据。
中国还应加强对国家豁免制度的监督和管理,防止出现不当行为,提高国家豁免制度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中国应加强国际沟通和交流,增强国际经验和规则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参加国际会议、研讨会等形式,了解其他国家对豁免制度的理解和运用,学习其他国家的做法和经验,为中国制定和应用国家豁免制度提供参考。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形成统一的立场和声音,提高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维护自己的利益。
中国应保障国家豁免制度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国家在豁免制度下享受特殊待遇,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可以为所欲为。
中国要建立健全内部审查机制,确保国家在豁免制度下的行动符合国际法和国家法律的规定,尊重其他国家的主权和利益。
要与其他国家保持沟通和协商,解决因国家豁免制度而引发的争议和冲突,维护国际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中国应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
国际法和国际规则对国家豁免制度的适用和限制有着明确的规定,中国可以通过积极参与国际法制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为国家豁免制度的运用提供更为明确和合理的准则。
中国还可以通过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和对话,推动国际社会对国家豁免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加深,促使各国公正合理地运用豁免制度。
中国应积极应对国家豁免制度下的挑战,通过建立和完善国家豁免制度、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保障国家豁免制度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参与和推动国际法和国际规则的制定和修订等措施,保障国家的核心利益,捍卫国家的权益。
浅谈国家豁免制度下的中国对策

浅谈国家豁免制度下的中国对策国家豁免制度是指国家在特定情况下对外国官员和外交使节的特殊待遇,使其免于受到当地司法追究的制度安排。
虽然国家豁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间的和睦关系和外交礼仪,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中国需要制定有效的对策来应对这些问题。
中国可以加强国内立法,明确豁免权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在国内法律层面上,可以明确规定什么样的外国官员和外交使节可以享受豁免,以及豁免的具体内容和时效等。
这样一方面能够减少豁免权的滥用,另一方面能够保障中国的国家主权和司法权益。
中国可以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推动国际社会加强对豁免制度的监督和规范。
目前,国际上对于国家豁免制度的监督和规范还存在一定的不足,部分国家滥用豁免权,损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
中国可以通过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国际合作等方式,推动国际社会对豁免制度的监督和规范,促进国际社会的法治化和公平化。
中国可以加强外交手段,采取合适的外交招数来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
在外交层面上,中国可以运用各种外交手段,包括交涉、斡旋、对等制裁等,来应对外国官员和外交使节滥用豁免权等不当行为。
通过外交手段的灵活运用,中国可以更好地保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司法权益。
中国可以加强相关部门的培训和提高工作效率。
在实践中,由于豁免制度的复杂性和敏感性,相关部门的工作难度和压力较大。
中国可以通过加强相关部门的培训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处理豁免事务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和挑战。
国家豁免制度作为维护国家间关系和外交礼仪的重要法律安排,既有其可取之处,又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中国可以加强国内立法、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加强外交手段和提高工作效率等多种对策,来应对国家豁免制度下的各种问题和挑战。
这样既能保障中国的国家利益和司法权益,又能推动国际社会的法治化和公平化。
煤焦油类危险废物利用环节豁免管理问题及对策

第33卷第2期2019年6月Vol.33Nr.2Jun..2019干旱环境监测Arid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煤焦油类危险废物利用环节豁免管理问题及对策向娟9,周涛2(1•新疆阿克苏(南疆)危险废物管理中心,新疆阿克苏843000;2.乌鲁木齐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新疆乌鲁木齐830000)摘要:本文从煤焦油管理现状出发,结合煤焦油特征和管理要求,针对主要争议问题,重点探讨和分析了煤焦油作为焦化工业主要副产品,当满足利用环节豁免条件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并对做好危险废物规范化管理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煤焦油;豁免管理;危险废物中图分类号:X8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7-1504(2019)02-0088-04Exemption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for Utilization of Coal Tar Hazardous WastesXIANG Juan1,ZHOU Tao0(l.Aksu(SouthernXinjiang)Hazardous Waste Management Centre,Aksu Xinjiang843000,China;2.Urumqi Eaviroumental Mouitoring Centre Statiou,Urumqi Xinjiang830000,China)Abstrrct:Based ou tie status quo of coni tno mananement,combined with coul tno characteristics and mananement renuirr-mentu,foccsina ou the main coutroversid issue,this paper focus ou the Oiscussiou and analysis of the problem and solution of coul tae ns the main by-proCeci of the coUin)inOustru when meehn)the exemphou condihous of uhlizatiou,and pei fonvarU countermeasures foe the stanOaUizen manaaement of hazarUoos waste.Key word:coal tan;exemphou manaaement;hazarUoos waste《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将“焦炭生产过程中煤气净化产生的残渣和焦油”定为危险废物,危险废物代码252_014_11。
浅谈国家豁免制度下的中国对策

浅谈国家豁免制度下的中国对策
中国可以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争取豁免制度的平等对待。
中国在国际舞台上
的地位日益提高,有能力与更多国家建立起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
在谈判与讨论国际事务时,中国可以主动提出关于豁免制度的议题,并争取为自己争取与其他国家享有相同的豁
免权,以确保自身的国家利益得到维护。
中国可以加强国际法律人才的培养与引进,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法律影响力。
国
家豁免制度在国际法中是一个相对复杂的制度,需要对国际法有深刻的理解与掌握。
中国
可以通过加强相关法律专业的培养与引进,提高国内法律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建设一支强
大的国际法律团队,使其在国际舞台上能够以更加专业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的谈判与讨论,确保自身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中国还可以参与国际组织与机构的建设与改革,推动国际规则的制定与完善。
国家豁
免制度的运用与规范需要有国际共识和规则作为指导。
中国可以积极参与相关国际组织和
机构的建设与改革,争取在国际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促进国际规则的公正
与合理,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利益维护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
中国还可以通过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增强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豁免制度的理解与支持。
舆论宣传在国际事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影响国际社会对于国家豁免制度的看法和态度。
中国可以加强对国家豁免制度的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向国际社会广泛传播中国国家豁
免制度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公正性,提高国际社会对中国国家豁免制度的认同和支持,为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行动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
从绝对豁免转向限制豁免之原因分析

免 与 限制豁 免之 间不存 在 多大 差别 。二 战后 , 资本 主义 国
家的经 济 职能 日益加 强 , 它们 将 私人 无力 经 营的基 础工 业 收归 国有 , 由国家经 营 , 始从 事 许 多 传 统上 被 认 为 是 私 开 人 从事 的 民商事 活动 。 同时 , 次世 界大 战后 出现 的社 会 两 主义 国家都 实行 公有 制 , 企业 基 本上 是 国营 的 。在 西方 国 家看来 , 国营 企 业 代 表 国 家 从 事 经 贸 活 动 。更 为 重 要 的 是 , 战后摆 脱殖 民统 治 获 得 独 立 的 国家 有 一 百 来 个 , 二 它
执行豁 免 , 经 一 国同 意 , 何他 国法 院 不得 受 理 以该 即非 任 国的行 为或 财产 为标 的 的诉 讼 , 不得 对该 国 的财 产采 取 亦
查封 、 扣押 等强 制 措施 。 国家豁 免制 度 形 成 于 1 9世 纪 一些 欧美 国 家 的 判 例 法 。从 一开 始就 出现 了 “ 绝对 豁 免 论” “ 制豁 免 论 ” 与 限 之
在1 9世 纪 8 O年 代 末 以前 的 国 际法 学 理 论 界 , 持 支 “ 绝对 豁免 论” 的学 者 居 多 。 1 9世 纪 9 o年 代后 , 持“ 支 限 制 豁免 论” 的学 者逐 渐增 多 , 一战 后 , 取得人 数上 的优 到 已 势 。一 些 国际法学 术组 织 和团 体 先后 编纂 了 几 个 关 于 国 家 管辖 豁 免 的 草 案 , 采 纳 了 “ 制 豁 免 论 ” 例 如 : 1 均 限 , () 19 年 , 8 1 国际法 学会 的 “ 于外 国 国家 及 其君 主 的法 院 管 关 辖 权 问题” 案 ; ] 2 1 2 草 C ( ) 9 6年 , 际法 协 会 的“ 际 法 上 s 国 国 关 于豁 免 的条约 草 案 ” ( ) 9 2年 , ; 3 13 哈佛 大 学 法 学 院“ 关 于对外 国国家 的法 院管 辖 权” 的条约 草案 。 [ 4
对子公司债务进行会计豁免处理

对子公司债务进行会计豁免处理目录: 1. 引言 2. 什么是会计豁免处理 3. 子公司债务的会计处理 4. 子公司债务会计豁免的原因 5. 会计豁免处理的风险与影响 6. 结论1. 引言在企业集团中,母公司往往通过设立子公司来行使对不同业务部门的控制和管理。
随着子公司的发展,其债务也会逐渐增加。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更好地管理子公司的债务,一些企业可能会考虑对子公司债务进行会计豁免处理。
本文将对子公司债务进行会计豁免处理的相关概念和影响进行探讨。
2. 什么是会计豁免处理会计豁免处理是指在特定情况下,公司可以不按照一般会计准则对某些交易或项目进行会计处理。
具体而言,当某个交易或项目符合特定会计豁免标准时,可以选择将其从财务报表中豁免,或按照特殊的会计原则进行处理。
3. 子公司债务的会计处理根据会计准则,企业集团需要对其子公司的债务进行全面而准确的会计处理。
一般来说,子公司债务应纳入母公司的财务报表中,并以负债形式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母公司可能进行会计豁免处理,将其子公司的债务从财务报表中豁免。
4. 子公司债务会计豁免的原因在决定对子公司债务进行会计豁免处理时,企业可能有以下原因考虑:4.1 简化财务报告:子公司债务的豁免可以简化母公司的财务报表,减少复杂性和成本。
4.2 风险控制:一些子公司的债务可能与特定业务或项目相关,与母公司其他业务没有直接关系。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豁免可以减少风险对整个集团的影响。
4.3 遵守法规:在某些特定的法规或会计准则下,可以对子公司债务进行会计豁免。
5. 会计豁免处理的风险与影响尽管子公司债务的会计豁免处理可能带来某些好处,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与影响:5.1 不透明度增加:会计豁免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不透明度增加,使投资者难以全面了解集团的财务状况。
5.2 信息不对称:豁免处理可能导致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得集团内部的决策不够准确和明晰。
5.3 法律风险:会计豁免必须符合相关的法规和会计准则,否则可能会面临法律风险和合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