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反射点穴疗法
中医反射疗法:小儿推拿中的4个特效穴
中医反射疗法:小儿推拿中的4个特效穴
中医反射疗法是一种通过双脚的经穴、反射区施以按摩手法,刺激双脚的特定穴位,从而调整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达到改善病患的目的的一组临床手法。
古人称之为“一拨见病之应”,日本称之为足心道法,欧美国家称之为“反射疗法”或“区域疗法”。
反射疗法的功效:1、促进血液循环;2、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
3、改善内分泌系统;
4、提高免疫力;
5、消除紧张状态,放松身心。
小儿推拿常用的4个特效穴如下:
1、止泻特效穴:点状穴,位于外踝直下与赤白肉际相交处,点法或揉之,专一治腹泻。
2、止咳特效穴:线状穴,位于行间与太冲间的直线,按揉或推之,专一治咳嗽,揉的时候可能会有点疼。
2、镇惊安神特效穴穴:面状穴,位于足拇趾趾腹,旋推之,用于小儿惊啼、惊泻、厌食等。
4、消食脾胃特效穴:现状穴,位于足底第1跖骨底与楔骨间的带状区,按揉或推之,专一化积,有时会在此处摸到结节。
卫生部1991年批准成立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成立,文件中肯定足部反射疗法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著,无副作用的防病治病自我保健方法”,其时,在中国侨联主席庄炎林、卫生部长钱信忠的支持下开展反射疗法的教学培训。
中医种人体能反射的穴位
中医种人体能反射的穴位
都说眼睛看到的东西是外界的物体通过眼睛投射到我们的瞳孔,通过神经反射到我们的大脑中的一个倒立的像。
养生在人体也是反射区的,了解重要的四大反射区对于我们的养生也是有很大的作用的。
人体内脏投射部——背部区
中医养生认为背为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所过之处。
足太阳膀胱经与五脏六腑联系密切,是人类内脏投射部,经常激发疏通背部区,有益于气息运动,血脉流畅,可滋养全身器官。
特别是人到老年气血衰退,对寒潮的侵袭适应力减弱,要想平安度过寒冬,背部保暖实为当务之急。
保健方法:穿衣服注意保暖,随时加减,以护其背。
避风晒背,能暖背通阳。
背为五脏俞穴所会,尤其是天热汗出腠开时,若被风吹,则风寒之邪易于内侵,引起疾病。
捶背可舒经活血,振奋阳气,强心益肾,增强人体生命活力。
搓背有防治感冒、腰背酸痛、胸闷、腹胀之功效。
人体结构的大梁——脊柱区
中医经络学说认为,督脉分布于脊柱。
督脉是人体的一条大阳经,决定了人体的脑髓、肾、腰脊、脊髓。
脊柱为人
体的中轴骨髂,具有支持躯干、保护内脏、保护肴髓和进行运动的功能。
保健方法:注意身体的基本姿势,在弯腰搬重东西的时候,最好先蹲下,让身体重心下沉,慎重用力。
加强脊柱的肌肉力量,可做俯卧背伸式动作、拱桥式动作、倒步走或爬行运动。
加强柔韧性练习,可做压肩、下叉、前后弯腰等运动。
坚持颈背腰骶部的按摩,按摩可以解除腰、臀、腿部肌肉痉挛,消除疲劳,对老年人的老花眼有好处,那么老花眼吃什么食物好可以参考一下。
点穴按摩手法的原理
点穴按摩手法的原理点穴按摩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来调节人体的气血流动、改善身体健康。
它的原理基于中医的经络学说和穴位学说,认为人体的经络系统是一种载气、传气、运气的通道,经络与脏腑组织、肌肉骨骼有着密切的联系。
点穴按摩通过刺激穴位,改善经络的通畅,调整气血的流动,从而达到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
人体在生理上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经络、脏腑、筋骨、气血等多个方面。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经络是血管和神经的综合体,不仅仅是输送气血和传递神经信息的通道,还是调节和协调全身生理活动的重要部分。
经络与脏腑组织、肌肉骨骼有着密切的联系,经络的畅通与否对人体的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当人体经络出现阻滞时,不仅会导致疼痛、不适等症状,还可能引发一系列疾病。
中医学认为,人体经络的畅通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
气血的运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情绪、饮食、环境、气候等。
而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当经络通畅时,气血可以自由流动,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当经络阻滞时,气血运行受到干扰,易导致疼痛、疾病等不良反应。
点穴按摩的原理就是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的运行,改善经络的通畅。
中医学将人体的穴位分为多个经络和穴位组,每个穴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穴位刺激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包括按压、推拿、灸热、针刺等。
不同的穴位刺激方式有着不同的效果。
按压是点穴按摩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通过手指的按压或揉摩穴位,可以刺激穴位周围的组织、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气血运行。
按压穴位还可以释放累积在穴位周围的淤血、湿气等有害物质,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加速身体的康复。
推拿是点穴按摩中一种较为深入的刺激方式,通过对穴位周围的肌肉、筋骨进行推拿,可以促进局部的气血运行,调整身体的功能。
推拿可以通过直接应用力量、揉动或扭动等手法来刺激穴位,达到调节身体的效果。
灸热是利用燃烧的物质对穴位进行热刺激,以达到调节气血运行和改善身体健康的目的。
灸热可以通过艾条、艾柱等燃烧物直接照射或接触穴位,使局部产生热刺激,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气血运行。
杨奕反射区疗法
杨奕反射区疗法杨奕,女,69岁,中华自然疗法世界总会医学顾问,中国名医论坛副理事长。
5岁习武,16岁学习针灸推拿之术,40岁时因用足部反射区成功为女儿减肥,从此开始潜心钻研反射区疗法。
2001年和2008年先后学习河洛推拿术和象数疗法,并将其与反射疗法相结合,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治病方法。
除了这些简单实用的小技巧小方法,这位神奇老太太还将在现场教海都大讲坛读者们更多的养生技巧。
简单治疗方法1、要想有双明亮的眼睛,就要善待二三脚趾的趾根。
2、左手破了,我就揉一下同侧的脚趾头3、消化不良,拉稀,那么在脚后跟"当当当"敲几下就好了。
4、人体有多少全息反射区?我们的身上有很多全息胚,比如耳朵、小腿、足部、手部、腹部等,这些全息胚上面都有完整的五脏六腑的反射区,每一个全息胚就相当于一个缩小的人体,里面处处都有健康的慧根。
5、像子宫的反射区就是内脚踝里侧一片梨形的区域。
6、像小脑脑干反射区就是大脚趾内侧的一个点,这就比较小了7、天天坚持用砭石刮眼睛的四周、眉棱骨及眼下眶,每天都刮十几分钟。
慢慢地,她的眼睛越来越亮,最后把老花镜都扔了。
8、小孩儿如果不拉屎,那么您就用拇指在他食指的外侧,从食指根部向指尖方向搓;如果是拉肚子呢,那就反方向搓300下。
但是,必须是顺着一个方向的。
9、念数字治大病--象数疗法象数疗法是山东的李山玉老师首先创造的。
2008年,我参加了象数疗法的培训,并把它与反射疗法结合起来,发现效果非常不错。
象数疗法,简单来说就是念数字。
就说我的一个学生吧,她丈夫中风偏瘫了,大便几天不解,一解肛门就破,折腾得根本睡不着觉。
我告诉她一个治疗便秘的方子:默念80.160.40。
这个不需要连续读出来,读到"."的时候要稍微停顿一下;1不要读成(yao);另外,这个数字要默读,不要出声。
在默读的时候,让数字与它代表的脏腑形成一个共振。
像我学生的丈夫,中风了,说不了话,那我就跟我的学生说,你就拉着他的手默读,这就形成一个共振了。
点穴疗法的科学机制与疗效
点穴疗法的科学机制与疗效点穴疗法,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
它通过按揉人体的各种运输经络上的特定穴位,以触动人体的自身调节系统,从而改善身体健康。
它自古以来就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治疗,如今,更是随着人们注重健康的程度不断提高,成为了一种备受关注的健康疗法。
一、点穴疗法的科学机制1.体内的经络穴位中医学认为,人体内存在着如同一条条“笑脉”般存在的经络穴位。
而疾病就是因经络穴位受阻,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发生病变。
而按摩、按压或刺激这些经络穴位,可以排解气血阻塞,舒畅经脉。
这样就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这也是点穴疗法的最主要机制。
2.神经系统的调节点穴疗法也可以刺激体内的神经系统,以调节身体的生理机能。
一些研究表明,按摩穴位会刺激神经末梢、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从而促进胃肠蠕动,降低血压,缓解痛苦感觉等。
此外,当人感到心情不好、情绪低落时,点穴疗法也可以刺激神经系统,使身体产生舒适的感觉,从而改善心理状态。
3.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是控制身体各个器官之间配合工作的体系。
而点穴疗法可以刺激这些经络穴位,以调节体内的内分泌水平。
例如,按压足三里穴就可以增加体内胃泌素的分泌,促进食欲和胃肠蠕动,有利于消化。
而按摩风池穴可以刺激肾上腺素的分泌,可以增强人的抗压能力和心肺功能。
二、点穴疗法的疗效点穴疗法的疗效已被广泛证实。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它的麻醉、止痛作用。
例如,在医疗中,点穴可以用来缓解难忍的疼痛,特别是针刺手术、子宫刮宫等痛苦治疗中的止痛。
此外,点穴疗法对失眠、抑郁、失智等神经症状的改善也有很好的效果。
这些都为点穴疗法赢得了众多支持和信任。
三、点穴疗法的注意事项虽然点穴疗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的疗法,但是,它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1.找准穴位为消耗时间和效果,找准穴位是关键。
如果找错了穴位,疗效可能会大打折扣。
在接受点穴治疗时,一定要看清楚穴位,确保按压的部位准确。
需要注意的是,在按压穴位时,一定要小心翼翼地进行,不要过度用力,以免伤害人体。
穴位反射大全!位置、手法、功效汇总!
穴位反射大全!位置、手法、功效汇总!《黄帝内经》记载:“经脉者,人之所生,病之所成”。
脚是人体经络的汇聚之处,占全身穴位总数的十分之一,其中更是有涌泉、冲阳、商丘等重要穴位。
脚也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足底有一百多个穴位反射区,对应人体的五脏六腑各个器官。
温水泡脚,能够刺激这些反射区,促进血液循环调理内分泌,增强人体器官机能。
而手法,是足疗师的基本技能,要有扎实的基本功。
今天我们要和你分享的就是足底反射区的位置、功效、手法。
(为了避免大家来回翻页看图片,本文所有的图片均为足底反射区图,点击图片就能放大)冲着我这份贴心,你也应该把文章传递给身边的朋友吧心脏部位:位于左足底肺反射区下方,第4、5跖骨头之间与肩关节反射区平行。
功能:补气,益气,生血。
主治:心脏疾病(如心绞痛、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塞和心衰恢复期的康复治疗)及高血压、失眠、盗汗、舌炎、肺部疾患等。
手法:用三种力度刮压,由足跟向足趾方向定点按摩3~5次。
肾上腺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三跖骨与趾骨关节所形成的“人”字形交叉的稍外侧。
功能:补肾填精,活血祛风,缓解休克,缓解过敏。
主治:肾上腺本身的疾病(肾上腺机能亢进或低下)、各种感染、炎症、各种过敏性疾病、哮喘、风湿病、心律不齐、昏厥、糖尿病、生殖系统疾病等。
手法:定点按压3~5次。
腹腔神经丛部位:位于双足底第二、三跖骨之间,肾与胃反射区的周围。
功能:调理三焦,提高痛阈。
主治:胃肠神经官能症、肠功能紊乱、生殖系统疾患、更年期综合症等,对失眠亦很有效。
手法:围绕肾反射区两侧,由上向下按摩5~6次。
康源.中医公益讲座联盟常年免费学习1、语音课堂:点此链接即可直接进入微信语音直播课堂。
2、视频合集:点此链接即可进入观看3、微信课堂:关注微信:133****1568,注明“参加康源.针灸公益讲座”即可进入微信群,另,朋友圈有更多相关视频及医学图文。
4、视频课堂:加入Q群:514782915,注明:参加康源.针灸公益讲座【群内可免费下载“三维立体解剖软件”和珍藏医学电子书】5、视频回放:更多医学视频敬请访问康源名医金桥网()或百度搜索“康源名医金桥网”。
点穴绝技的原理
点穴绝技的原理点穴绝技,又称为穴道技法,是一种传统的武术技巧,通过刺激人体的特定穴位,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从而达到控制、止痛、调理身体的目的。
点穴绝技的原理主要包括穴位的选择、刺激方式以及反应机制等方面。
首先,点穴绝技的原理之一是穴位的选择。
传统中医学认为人体有数百个经络和穴位,这些穴位分布于身体各个部位,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和功能活动。
点穴绝技在选择穴位时,通常选取具有较强疗效和作用明显的穴位,如大椎、涌泉、内关等,这些穴位与我们的身体器官和经络相连,刺激这些穴位可以影响特定的脏腑,改善身体的状况。
其次,点穴绝技的原理还涉及刺激方式。
实施点穴绝技时,可以通过按压、揉捏、敲打、按住等方式对穴位进行刺激。
这些刺激方式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穴位,引起人体的生理反应。
按压穴位可以达到通过力度压迫来调节经络气血,改善血液循环的目的;揉捏和敲打穴位可以通过振动和摩擦刺激来引起穴位附近组织的反应,从而改变神经传导状况;按住穴位并使其保持一定的时间,可以通过持续刺激来增加穴位上的神经末梢的兴奋度和调节特定脏器功能。
这些刺激方式使得穴位能够产生不同的生理效应。
最后,点穴绝技的原理还包括人体的反应机制。
通过细致的刺激作用,点穴可以激发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改善身体的状况。
当穴位被刺激时,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反应,如疼痛、酸胀、麻木、温热等感觉。
这些感觉会引起神经系统的反应,从而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机制,影响人体内分泌、免疫、循环等系统的功能,进而达到调整人体整体状态的效果。
此外,点穴绝技的原理还涉及到气的调控。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易导致疾病的发生,通过点穴的刺激可以调整体内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改善气血的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同时,还可以通过调节气的运行,使得阴阳平衡,提高人体整体的健康状况。
综上所述,点穴绝技的原理包括穴位的选择、刺激方式以及反应机制等方面。
足部反射区疗法
足部反射区疗法足部反射区疗法足部存在着与人体各组织器官相对应的同名反射区。
反射区分布在整个足部(包括足底、足内侧、足外侧及足背,少数反射区延伸至小腿部),足部反射区按摩是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
我们的祖先早就认识到足部的许多敏感反应点(足三阴经及足三阳经在足部的腧穴)与人体内脏(脏腑)的关系。
如足厥阴肝经的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足太阴脾经的隐白、大都、太白、公孙、商丘;足少阴肾经的涌泉、然谷、太溪、大钟、水泉、照海;足太阳膀胱经的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通骨、至阴;足少阳胆经的丘墟、足临泣、地王会、侠溪、窍阴;足阳明胃经的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等腧穴。
刺激这些腧穴可起到治疗保健作用。
在古籍中曾有“观趾法”及“足心道” 的记载。
足部按摩是用适当的手法对双足反射区进行刺激,促使病变部位特循环功能加强、新陈代谢旺盛,并通过经络的传导、体液的调节和神经的反射,改善全身其他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足部反射区疗法原理:一、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是由于阴阳的平衡被打破所致。
足部反射区与机体各脏腑器官有密切联系,对反射区进行按摩刺激。
可调节机体达到新的平衡,消除疾病,恢复健康。
二、中医认为,人体存在一个经络系统,将脏腑组织器官联系为一个有机整体,维系气血运行,使各部位功能协调平衡。
主要是十二正经和奇经八脉。
其中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阴维脉、阴跷脉起于足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阳维脉、阳跷脉终止于足,都通往特定的脏器。
双足通过经络系统与人体各脏腑器官的复杂联系,构成了足部与全身的统一性和整体性,脏腑功能失调和病理变化会反应到足部。
对足部反射区按摩刺激可调理全身经络。
足部反射区按摩疗法中”反射区”这一概念,是指”神经集结点”。
人体每个组织器官在其双足都有其神经末梢的终末点而固定在一定部位上,即所谓”反射区”。
也就是指人体的各组织器官,五脏六腑,在其双足均有相对应的解剖位置,这一解剖位置称之为”反射区”。
点穴的工作原理
点穴的工作原理穴位疗法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以调理和治疗身体的各种疾病和不适症状。
这种疗法已经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发展完善,并逐渐被全球广泛认可和接受。
穴位疗法的原理主要包括经络系统、气血运行、神经调控、药物反应和心理影响等方面。
穴位疗法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归纳为三个方面:神经调节、血液循环和气血调理。
首先是神经调节作用。
人体穴位的分布主要在经络上,经络是人体内生物能流动的通道,通过经络的刺激,可以调整人体内各组织和器官的功能活动。
具体来说,穴位的刺激可以刺激相应的神经末梢,进而传递刺激信号到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对应的神经反射和调节反应。
这种神经反射作用可以通过改变神经系统的功能来影响相关的组织和器官,从而起到治疗和调理的作用。
其次是血液循环作用。
穴位的刺激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和调节。
穴位周围的微血管受到刺激后,会引起血管扩张和收缩,从而改善血流状态。
这种改善的血流可以增强组织和器官的供血和氧气供应,加快代谢废物和毒素的排出,改善组织的营养供应和废物排泄,促进组织修复和再生。
此外,穴位疗法还可以通过调节内脏器官的血流,改善脏腑功能的失调,达到治疗和调理的目的。
最后是气血调理作用。
中医学认为,穴位是人体经络系统中气血流动的重要节点,通过刺激穴位可以调整气血的运行。
气血是生命活动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它们的平衡与否直接影响着人体的健康状况。
穴位疗法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理气血的不平衡,比如在气虚症状中可以选择刺激具有益气作用的穴位来调节气血,或者在血瘀症状中可以选择刺激具有活血作用的穴位来改善气血循环。
通过调整气血的平衡,可以改善病症和不适状况,达到治疗和调理的目的。
穴位疗法的工作原理还涉及到一些其他方面。
例如,穴位刺激会引起周围组织的局部改变,包括局部组织的免疫反应和药物反应等。
此外,穴位疗法还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一定的影响。
刺激穴位常常伴随有舒适感和放松感,这对于减轻焦虑、改善心情、恢复身心平衡非常有益。
立竿见影点穴绝技
立竿见影点穴绝技立竿见影点穴绝技---降压与明目(古医点穴疗法)[图片] (2012-02-25 07:42:43)转载▼标签:健康分类:推拿整脊正骨中国古医指针点穴疗法第十九代传人张双振老师的独门降压方独门的降压方法1.降血压的穴位就两个,第一个就是大脚趾的第一个指节和第二个指节的连接处,就是我们说的脚趾窝上,是人体上最敏感的降压反射区,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第二个是在大脚趾的外侧(颈椎哪里),只要用力点按5分钟以上就有明显的降压效果。
2.如果在外面,不方便按脚,还可以按耳朵内侧的降压沟,如果血压高的人,按着这里就有跳的感觉,等这里不跳了,血压就降下来了。
这个穴位要10-20多分钟就能见效。
可以作为平时的降压保健按。
力度适中就行,只要每天按上20分钟,一般坚持一周血压就能降的很好了。
3.祖传降压操金刚指保身大法:把你的手伸起来,用你的大拇指尽量的搓动你的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由小指根到小指、无名指、中指和食指指尖,再到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的指根,要用力搓动,刚开始一个手都不习惯,搓动的时候不仅好酸,你转个十几圈,可能三五圈,你会觉得手出汗了,重点在手心那块儿出汗。
这是为什么呢?掌心实际是心包经上的劳宫穴,劳宫穴是排解心脏内部的毒素用的。
如果是在经常做降压手指操,就等于是在排解心脏内部的毒素。
你可以摸摸出的汗肯定是粘粘的,它跟一般的汗是不也一样的,你会感觉是从掌心沁出来的那种汗。
黏汗和一般的汗有什么区别?黏汗就是心脏里身上的毒气,所以常年坚持,对血压调节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以上方法是中国古医指针点穴疗法第十九代传人张双振老师的独门降压方法,效果非常神奇。
古医指针点穴疗法,就是以指代针,意气相合,意到气到,以祛其疾。
也就是说用意念和自己身体内家功(也叫内含功)的功法,最后用气到达指尖,针对经络和穴位祛病。
[图片]"src="/DownloadImg/2012/02/2 621/21841549_3.jpg" border=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2/2621/21841549_3.jpg">[图片]"src="/DownloadImg/2012/02/2 621/21841549_4.jpg" border=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2/2621/21841549_4.jpg"> [图片]"src="/DownloadImg/2012/02/2 621/21841549_5.jpg" border=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2/2621/21841549_5.jpg">[图片]"src="/DownloadImg/2012/02/2 621/21841549_6.jpg" border=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2/2621/21841549_6.jpg">[图片]"src="/DownloadImg/2012/02/2 621/21841549_7.jpg" border=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2/2621/21841549_7.jpg">[图片]"src="/DownloadImg/2012/02/2 621/21841549_8.jpg" border=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2/2621/21841549_8.jpg">[图片]"src="/DownloadImg/2012/02/2 621/21841549_9.jpg" border=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2/2621/21841549_9.jpg">[图片]"src="/DownloadImg/2012/02/2 621/21841549_10.jpg" border=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2/2621/21841549_10.jpg">[图片]"src="/DownloadImg/2012/02/2 621/21841549_11.jpg" border=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2/2621/21841549_11.jpg">[图片]"src="/DownloadImg/2012/02/2 621/21841549_12.jpg" border=0real_src="/DownloadImg/2012/ 02/2621/21841549_12.jpg">视频01立竿见影点穴绝技(1)降压与明目视频02 立竿见影点穴绝技2颈椎与中风视频03 立竿见影点穴绝技3足跟痛与腰痛视频04 立竿见影点穴绝技4肩周炎与腿疼。
中医反射疗法的原理
中医反射疗法的原理
中医反射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身体特定部位,以达到疏通经络、调整气血、促进自愈的治疗方法。
它的主要原理是基于中医经络学和经络反射学的认识。
1. 经络系统: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内有一套经络系统,通行经脉的气血和信息。
经络有十四经、十五络、五十六个络脉等,包覆全身。
通过经络流通,可以调节全身的气血运行和身体各部位的功能。
2. 经络反射:中医经络反射学指的是人体各个部位与经络系统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的现象。
按照中医理论,人体的经络系统与身体上的穴位和器官有特定的联系。
当身体某个部位出现问题时,相应的经络和穴位可能会出现反应。
3. 刺激穴位:中医反射疗法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达到调节经络,促进气血流通的目的。
刺激可以采用按压、揉搓、针灸、拍打等方法,通过对穴位的刺激,刺激经络系统,以恢复身体的平衡状态。
4. 自愈能力:中医反射疗法认为,人体具有自愈能力。
通过刺激穴位,调节经络,可以激活身体的自愈机制,促进身体的康复和健康。
总体来说,中医反射疗法的原理是通过调节经络系统,刺激穴位,以促进气血流通和自愈能力,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人体反射点调理法
人体反射点调理法人体正面A点主治:头痛,头晕,中风偏瘫,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心胸烦闷,神经衰弱,惊悸健忘。
位置: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相当于百会穴位置。
手法:术者以拇指指腹垂直点按。
B点主治:头痛,头晕,目痛,鼻病,前额胀痛,高血压,神经衰弱,失眠,精神萎靡,感冒发热,三叉神经痛。
位置:两眉头中间。
相当于印堂穴位置。
手法:以双手拇指螺纹面着力于前额交替推抹,又称开天门法。
C点主治:咳嗽,气喘,胸中烦满热痛,肩臂痛。
位置:锁骨外端下方距离正中线6寸凹陷处。
相当于云门穴位置。
手法:以双手大鱼际按压。
D点主治:咳喘,胸痛,噎膈,肋间神经痛,冠心病,开胸顺气。
位置:两乳头中间。
相当于膻中穴位置。
手法:术者以一手拇指贴于反射点,沿顺时针方向揉30次,后以大鱼际直推30次。
E点主治:胃痛,腹胀,肠鸣,呕吐,泄泻,痢疾,黄疸,脾胃虚弱,神经衰弱。
位置:肚脐直上4寸。
相当于中脘穴位置。
手法:推运胃脘法。
以一手拇指推运,自上向下用力。
F点主治:中风虚脱,四肢厥冷,小便不禁。
位置:肚脐中心。
相当于神厥穴位置。
手法:掌摩法。
掌心置于反射点,顺、逆方向各摩30次。
G点主治:腹痛,腹泻,痢疾,尿路感染,月经不调,性功能障碍。
位置:肚脐直下4寸。
相当于中极穴位置。
手法:以一手拇指指腹按压。
H点主治:腹痛肠鸣,疝气,阴肿,阳痿,月经不调,不孕。
位置:腹股沟上方,脐下5寸旁开正中线2寸处。
相当于气冲穴位置。
手法:大消气法。
先以双手四指按腹股沟,以一手小鱼际推反射点。
I点主治:心痛,心悸,烦热,口干,胃痛,呕吐,肘臂酸痛。
位置:肘横纹中点。
相当于曲泽穴位置。
手法:拇指拿法。
以一手拇指指腹置于反射点,其余四指扶定其他部位。
主治:上肢瘫痪、麻木,腕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损伤。
位置:腕横纹中点。
相当于大陵穴位置。
手法:以一手中指指腹点按。
K点主治:下肢瘫痪,膝关节痛。
位置: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连线上,平臀横纹。
相当于髀关穴位置。
手法:双手拇指按压法。
耳部穴位反射图
耳部反射图 +穴位疗法把耳廓比喻为缩小的人体身形,它和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
中医认为“肾主芷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的按摩,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耳尖神门角窝中角窝中愉尿管邓奚阑尾轮、艇中胰胆内生殖器肛门外生Jfi器交感坐汙神经轮丄——:忖十二指肠E F *食管亠厶務颈轮「月肝・枕•颌.内耳・皮质下•(在内侧)ear艇尿大EL外上(内侧为咽喉)】屏尖、外舅、下屏、(内侧为内园)F肾3 r屏间前入二隹- ■■ IM∙ 1\内分泌、垂前一屛间后一对屏尖腰證椎小肠锁骨一颈椎L i f∣•眼芦角窝中 7 #肛门占一角窝上 活鶉‰交感≡≡fλs8ft砂、阑尾 二外耳 競二指肠q閤上腺 輕壬对屏尖 斗内分泌屏间后 \炳内耳P面颊壬扁桃体结节腰紙!间前垂前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等特点。
一)耳廓表面解剖(图 10-80 )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4.耳轮尾:耳轮末端和耳垂的交界处。
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和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
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1:点穴疗法!
民间治病绝招大全1:点穴疗法!(半身不遂、口眼喁斜、桡神经损伤、麻痹、脑震荡、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臀部软组织损伤、骶髂关节损伤、颈椎病、肩周炎、失眠、神经衰弱、失语、近视、昏厥、中暑)点穴疗法源于中国的武功点穴,而作为一种治病方法则是近40年的事。
所谓点穴疗法就是医生用手指点穴结合按压、掐、揉、叩打、拍打等手法,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推拿方法。
它是以中医的经络、阴阳、五行等理论为指导的。
临床实践证明点穴疗法可治疗内、妇、儿、外、五官等各种病症,如瘫痪、脑震荡、感冒、遗精、阳痿、胃病、头痛、癔病、癫痫,月经不调、痛经、闭经、崩漏、先兆流产、妊娠恶阻,小儿发热、吐泻、惊风、小儿麻痹及其后遗症,颈椎病、腰腿痛、漏肩风,软组织损伤、落枕、蜂窝组织炎、瘾疹(荨麻疹),耳鸣、慢性中耳炎、外耳道炎、牙痛、咽喉炎、鼻衄、口眼歪斜等。
点穴疗法在中国的东北、华北、西北、西南、华东以北等地区比较盛行,它具有简便、经济、收效快等特点。
【操作方l法】一、点穴疗法的作用原理点穴疗法主要是以点、揉、按、打等手法作用于经穴,从而达到治病目的。
经穴乃“脉气所发”、“神气之所游行出入也”,是经络在体表的反映点,又是营卫、气血在人身循环必经之点,固而“点穴”可以调整经络系统,调节营卫、气血,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机能。
再者,经络和脏腑是表里络属、相互关联的,由于脏腑相生、相克及相互制约的关系,就影响经络方面发生的反应变化,显示出阴阳、表里所属的一切情况,因而,“点穴”可以通过经络系统起到调整脏腑机能的作用。
总之“点穴”与经络脏腑、营卫、气血密切相关,点穴疗法正是起到了调整它们的关系和维持正常生理机能的作用。
二、点穴疗法的主要手法1.点法根据刺激的轻重可分为轻点、重点、中点法三种,具体参见上篇第二章第三节。
2.按压法是根据单指痉拿法演化而来的一种手法。
它是用拇指伸直,其余四指伸张式地扶持于所按部位之侧旁,也可以将四指握起,拇指的第二关节紧贴于食指之桡侧,以拇指端向下按压。
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一)
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一)张振宇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T_b目的要求1. 掌握足部反射区基本的推拿手法2. 掌握足部反射区常用的部位3. 熟悉足部反射区的定位4. 了解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的定义内容介绍1. 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的定义2. 足部反射区基本的推拿手法3. 足部反射区的定位4. 足部反射区常用的部位T_e一、定义B_e足部反射区推拿疗法是指在足底一定部位和特定穴位施以按、揉等推拿手法,从而调整脏腑虚实,疏通经络气血,以治疗和预防某些疾病的一种保健疗法,也称为足部反射区保健推拿疗法。
【我的笔记】二、足部反射区基本的推拿手法B_e(一)手法要求1.反射区位置的定位要准确。
2.所施力度要适当,过轻起不到治疗作用,过重容易引起疼痛加重。
3.施术时要有节奏感,不要忽快忽慢。
4.用力要均匀,不要忽轻忽重。
(二)基本手法1.点法食指弯曲,拇指轻靠于食指末节。
食指第一指间关节作为着力点,指骨同手掌、前臂、上臂保持一条直线,点按时点一次提起一次,点击一次提起一次,用力要均匀,有渗透力。
适用于足底部、足内侧面和足背的穴位。
如额窦、斜方肌、生殖腺,腹腔神经丛等反射区。
2.按法拇指关节弯曲成直角,着力点在指尖处,用力由轻到重,稳而持续,使刺激充分渗透到组织深部,切忌用迅猛的爆发力,以免产生反作用。
但需注意,久用此法,拇指经常处于紧张状态,易患腱鞘炎,所以要与其他手法交替施用,防止造成自己的损伤。
适用于足底部反射区。
3.揉法或拇指的指端,甚至于拇指的指附或者中指的指端吸定于穴位上,腕部放松,以肘部为支点,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带动该处的皮下组织,应避免触打或跳动。
适用于按摩区域较大的部位。
4.推法用单指(如拇指)、多指(如食指、中指)及掌根、大小鱼际侧等,也可单用拇指,着力于足的一定部位行单向直线移动。
操作时要紧贴体表,用力需稳健,速度缓慢、均匀,应沿骨骼走向施行,且在同一层次上推动。
整个动作要贯穿一个“松”字,即将肩、肘、腕、掌各部都放松,才能使功力集中于手指。
什么是点穴术?
什么是点穴术?点穴术,又称为穴位按摩疗法,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
它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的穴位,调节和平衡体内的气血运行,以达到治疗疾病、保健养生的效果。
点穴术源自于中医学的经络理论,认为人体有365个穴位相互连接,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效果。
下面将介绍点穴术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运用。
一、点穴术的起源与发展1.古代医家对点穴术的论述古代医家《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点穴术的论述。
书中明确指出,“病从阳入,治病从阴出”,强调了人体经络的重要性。
2.民间医学的智慧点穴术作为一种民间传统医学,经过千百年来的沉淀与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临床经验。
通过积累和总结,点穴术逐渐演化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向科学化发展。
二、点穴术的原理和效果1.经络学说与穴位选择点穴术是基于经络理论的治疗法门,主要通过按摩或刺激经络上的特定穴位来达到治疗效果。
根据具体的疾病和病情,选择合适的穴位进行刺激,以调节气血的运行,达到疏通经络、益气养血的目的。
2.调节内分泌系统通过刺激穴位,点穴术可以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促进激素的分泌与调节,达到平衡体内各个系统的效果。
例如,刺激“关元”穴位可以平衡肾上腺分泌,改善睡眠质量。
3.促进血液循环点穴术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增强微循环的功能,有助于营养物质的输送和代谢产物的排泄。
通过刺激穴位,可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心输出量,改善心脏供血,减轻心脏负担。
三、点穴术的常见应用1.缓解疼痛点穴术可用于缓解各类疼痛,如头痛、牙痛、腰酸背痛等。
通过按摩相应穴位,可以刺激神经末梢释放内啡肽等物质,达到止痛效果。
2.调理内脏点穴术可以通过刺激脏腑经络的相关穴位,调节内脏功能,促进消化、排泄等生理过程。
例如,刺激“足三里”穴位可以改善消化不良,促进胃肠蠕动。
3.增强免疫力点穴术可以通过调理气血运行,提高机体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
例如,刺激“大椎”穴位可以促进脑下垂体的分泌,促进免疫球蛋白的生成。
按摩大成之反射点按摩术,按摩绝学,收好了
按摩大成之反射点按摩术,按摩绝学,收好了全部按摩治疗以26种反射点(分别以英文字母A到Z命名)按摩为主体,取穴少而精,按摩手法简单,操作方便,易学好用,疗效肯定,堪为中医传统保健按摩技术的精华。
反射点来源于王国顺教授的长期按摩实践。
“一点带多点”“一点带一面”地涵盖着整个人体组织,以收到整体调理人体阴阳、调整五脏六腑的功效,促进健康,防病治病。
A点:²部位:²人体首脑顶部正中位置,相当于两侧耳廓尖连线之中点:²主治:头痛、头晕、中风、醒脑安神、肾下垂、子宫脱垂、脱肛、心烦郁闷、中风偏瘫神经衰弱、惊悸健忘等。
²功效:开窍宁神、平肝息风、升阳固脱、理气清带、补虚益气。
²手法与反应:点、揉、切²施术:一指托天法:以一食指端于患者头顶正中,以上为天、为阳,以顶为天,A点而按之,称为一指托天法。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垂直持续地按1~2分钟,并同时轻按微颤,患者可觉从头顶向背后有温热下散而达两腿,并有气感上提,操作时取点要准,点托持续,点而啄之,不宜晃动,捻转,此法主要用于气虚患者。
点而不移,持久至人有舒适感和传导感为宜,通畅气血,镇静止痛。
本法临床脏腑按摩有升阳举陷的作用。
²干洗头²部位:以A点为中心部位。
²操作:术者双手十指略分开,自然屈曲以指端及指腹着力于头部,两侧上的发际处,对称进行抓绕、搓动,由头两侧缓慢移到头顶正中线A,双手十指交叉搓动,如洗头发状,搓而不滞,冻而不浮,反复操作数次。
²要领:²双手用力均匀和缓,抓挠、搓动有序,移动应缓慢。
²手法要灵活自如,主要作用于头皮部,不要损伤头皮。
²术后头脑轻松舒适,精神焕发,此法为头面部保健按摩常用手法。
B点:²部位:在人字头阴面两眉毛发內端之中点,称为印堂。
²参考资料:推运印堂法自两眉正中着力直推向上至发际,推而运之,称之为推运印堂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反射点穴疗法》独门绝技的特点
作者:张进转载于《中国医学信息报》2009--07--08
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受保护项目《中医反射点穴疗法》第十九代传人张双振介绍,反射点穴疗法是一种新型古老的治疗方法,医师通过自己的手、指、掌、肘“接触”患者的体表,以指代针,通过患者人反射,掌握患者病症,从而达到准确显著的治疗效果。
“指针”点穴疗法是现代医学界治疗疑、难、杂、急、怪疾病的捷径,而且纯属绿色治疗,对人体无任何毒副作用。
这种疗法最大的特点是不扎针,不吃药,更不用做手术。
通过手诊,了解病症,准确程度胜似中医里的传统把脉。
据记载,反射点穴疗法是以《黄帝内经》、《针灸大成》、《难经》等为理论基础,用经络穴位来调节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通过医者的手、指、掌、肘等部位直接点按患者身体的经络穴位,同时以意领气,以气灌指,以指代针,意气相和,意至气至,对症相求,以去其疾。
这种疗法除了治病,保健作用也非常显著。
在1962年至1964年间,门内第十七代传人张陵舟,曾为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同志做过两年多的保健医生。
此法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1973年我国长沙马王堆西汉墓中出土《黄帝内经》足以证明反射点穴疗法在我国源远流长。
反射点穴疗法据考证:“早在1500年前,达摩创建了反射点穴疗法。
本法为祖传技艺,在民间应用范围很小。
作为门派一个分支,第十九代传人张双振,有意将此法弘扬光大,特创建北京祥和瑞德医药信息咨询中心,应用祖传密技“反射点穴疗法”,以“德高望自重,业精情更长”为服务理念,为广大患者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反射点穴疗法具有疗程短、痛苦小,无并发症和后遗症的特点,效果非常理想。
集内科、外科、男科、妇科、儿科、骨科、针灸、按摩于一体的综合性中医疗法。
在治疗糖尿病、心血管病、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神经性疾病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
对以上各类疾病具有彻底治愈的能力。
反射点穴疗法在临床上,治疗各种疑难杂症有较突出的表现。
此法集诊断、治疗、护理于一体。
例如糖尿病、尿毒症、心脏病、高血压等病症,其治疗效果能达到完全治愈的效果
反射点穴疗法在治疗效果上大大优于现代西医,与中医针灸疗法相比,更具安全性。
真诚欢迎广大患者验证此法,为延续和弘扬祖国中医文化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