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在葡萄架下》说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在葡萄架下》教案一、教材•《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四册第三单元《在葡萄架下》二、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一课,主要内容是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重点在于帮助学生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和歌词。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准确地唱出歌曲《在葡萄架下》的基本旋律;•能够清楚地表述关于歌曲的书面分析,包括歌词、旋律、情感等方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唱歌和听歌的形式学习歌曲;•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加深对歌曲内涵的理解;•通过口头交流、书面表述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与热爱,加深对音乐的理解与欣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学生勇于尝试。
四、教学过程1. 热身准备•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跟随其中的节奏进行身体活动;•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声音和节奏的练习。
2. 正文教学•听歌: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让学生先听一遍,尝试理解歌曲的基本意义。
•唱歌:引导学生对歌曲的旋律进行模仿,逐字逐句地唱出歌曲;•词意讲解: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歌词的意义以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合唱:让学生分组进行合唱,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现出自己的音乐天赋;•表演:请学生小组进行歌曲的表演,让他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艺。
3. 点拨•学生在唱歌和表演中的表现,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学生在词意理解和情感表达上的表现进行指导和点拨;•发扬教育教学的特点和长处,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真正感受到音乐教育的好处。
五、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尽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并在表演过程中进行巩固和展示,同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从教学过程来看,本节课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积极、愉悦的氛围中体验到音乐的魅力,真正感受到音乐教育的好处。
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具体表现进行科学评价,积极给予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出学生在唱歌和表达方面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
五年级音乐教案在葡萄架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学习《在葡萄架下》,感受歌曲优美的旋律和节奏,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2. 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音乐中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歌曲《在葡萄架下》,理解歌曲的内涵,感受音乐的美。
2.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音响设备、乐谱。
2. 学生准备:提前熟悉歌曲,准备好演唱歌曲。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
2. 教学歌曲: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注意指导学生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3. 歌曲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歌曲的内涵,让学生想象自己在葡萄架下的情景。
4. 演唱练习:学生分组演唱,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发音和姿势不正确的地方。
5. 总结: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总结课堂教学。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歌曲《在葡萄架下》,加强音准、节奏和旋律的掌握。
2. 家长签字确认,加强家校合作,共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六、教学延伸1.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首关于自然景色的歌曲,可以是一个场景、一个故事,也可以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乐器,为自己创作的歌曲伴奏,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七、评价方式1. 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创作和协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
2. 学生互评,鼓励彼此,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八、教学反馈1. 教师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对学生的创作进行分析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学生根据教师的反馈,修改和完善自己的作品,不断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
九、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学生不同的指导和帮助。
十、教学总结1. 教师对整个学期的音乐教学进行总结,回顾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进步。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案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新疆维吾尔族特色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
歌曲以新疆维吾尔族民歌为基础,曲调优美,节奏明快,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了解和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培养对我国各民族音乐的热爱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这一民族音乐特色的介绍。
此外,学生对音乐的演唱、演奏和欣赏能力各有差异,教师应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丰富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2.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提高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色,学会歌曲《在葡萄架下》。
2.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演唱,提高歌唱技巧。
3.培养学生合作演唱、演奏的能力,以及对音乐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法:通过播放歌曲和视频,让学生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风格。
2.演示法:教师示范演唱,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技巧。
3.练习法:分组演唱、演奏,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技能。
4.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音乐特色,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视频、图片等资料。
2.乐器:吉他、手鼓等。
3.教学用具:乐谱、歌词卡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教师简要介绍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在葡萄架下》的乐谱,引导学生观察歌曲的旋律、节奏等特点。
然后,教师演唱歌曲,学生跟随哼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演唱歌曲,教师巡回指导。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在葡萄架下》教案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课型:歌唱课课时: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切分节奏的特性,帮助学生正确掌握切分节奏并学会切分节奏的运用。
从学生的兴趣出发,运用智慧闯关教学法积极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活动来解决本课歌曲的重点难点,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
并用听唱法学唱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带有切分节奏的歌曲《在葡萄架下》欢快热烈的情绪,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并使学生感受下滑音的唱法所表现的欢快情绪。
教学难点:唱准歌曲《在葡萄架下》中出现的切分节奏。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听唱导入)1、听音乐进入教室《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2、师生音乐问好导入语:10。
13日是建队日,是我们少先队员的节日,刚才听到的歌曲叫什么名字?(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队歌)今天,张老师想带同学们去一个地方和他们那的少先队员们共庆队日,大家高兴吗?是哪一个地方呢?请听,张老师将用歌声来告诉你们。
二、了解新疆(设疑导入)1、播放新疆歌曲《新疆好》(一段MV伴奏)教师随乐演唱。
师:听了刚才的歌曲,知道我今天要带你们去哪儿了吗?生:新疆。
2、你们了解新疆吗?谁来说一说?师小结简介新疆:边用(课件展示新疆特色图片)边说: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
新疆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自古就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这里不仅有闻名于世的香甜可口的葡萄、哈蜜瓜,还有非常漂亮的大坂城姑娘和纯朴、热情好客、并能歌善舞的人民。
新疆的歌舞以优美动听的音乐,绚丽多姿的舞蹈向人们展示了他独特的民族风情。
3、师:你们知道新疆还有那些好听的歌曲吗?生:…(娃哈哈、库尔班大叔喜洋洋、大坂城的姑娘、我是天山小百灵、我的冬不拉等。
)同学们说得好极了!听,新疆美丽的葡萄园里传来了快乐的歌声,咱们赶快去瞧一瞧,去和新疆的少先队员们共过队日吧!三、学习新歌(闯关法解决难点)播放课件歌曲《在葡萄架下》。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描绘了在葡萄架下,人们欢乐的场景,歌曲的旋律欢快,节奏活泼,充满了浓郁的民族风情。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音乐基础,对音乐有一定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但民族音乐对他们来说可能还比较陌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激发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在葡萄架下》,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增强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舞蹈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3.知识与技能:学会《在葡萄架下》的歌词和旋律,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在葡萄架下》的歌词和旋律。
难点:感受和理解民族音乐的特点,运用音乐表现民族欢乐的氛围。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和分组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视频等资料;使用乐器,如吉他、手鼓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在葡萄架下》的音频,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新歌教学:(1)教授歌词: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词的韵律和节奏。
(2)教授旋律:分析歌曲的旋律特点,引导学生掌握旋律。
3.实践活动:(1)分组演唱: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演唱比赛。
(2)舞蹈表演:邀请学生上台表演舞蹈,展示对歌曲的理解。
4.欣赏与讨论:播放其他民族音乐,让学生进行欣赏和讨论,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5.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进行自我反思。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八. 说教学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
过程性评价主要关注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表现能力和对音乐的理解;终结性评价主要评价学生对歌曲的掌握程度和舞台表现力。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伴奏》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在葡萄架下-伴奏》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五年级下册第7课的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以生动的形象描绘了在葡萄架下欢歌载舞的场景,展现了丰收的喜悦。
歌曲采用了我国民族五声调式,节奏欢快,旋律优美。
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民族音乐文化,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旋律、节奏等方面的感知和理解能力逐渐增强。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民族音乐仍存在陌生感,因此需要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民族音乐的特点。
此外,学生对歌曲的情感表达和表演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演奏等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3.知识与技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伴奏》,理解歌曲的背景及民族音乐特点。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伴奏》,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民族特色节奏和旋律的把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聆听、演唱、演奏、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实践。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歌曲、演示课件,丰富教学手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播放《在葡萄架下-伴奏》的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学唱歌曲:(1)教师引导学生跟唱歌曲,注意歌曲的节奏和音准。
(2)分析歌曲中的民族特色节奏,如附点节奏、切分节奏等,并进行练习。
(3)教授歌曲中的民族旋律,引导学生感受旋律的起伏和特点。
3.歌曲讨论:引导学生谈论歌曲背景、民族音乐特点等,加深对歌曲的理解。
4.演唱练习:分组进行演唱练习,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5.课堂展示:邀请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
6.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了解。
湘版教材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七课
---------------------------------------------------------------最新资料推荐------------------------------------------------------ 湘版教材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七课湘版教材五年级上册音乐第七课《快乐的队日》之【原创】《葡萄架下》教学设计山西省临汾市解放路小学音乐教师冯爱珺教材分析:《葡萄架下》是一首欢快轻松、富有维吾尔族民歌风味的儿童歌曲。
全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在葡萄丰收的季节里,少先队员来到葡萄园过队日的情景,充分表达了他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快乐之情。
全歌为四个乐句组成的一段体加尾声结构,大调式, 2/4 拍子。
歌曲首句是两个重复的短乐句组成,旋律平稳轻松,表现了少年队员为家乡美丽的吐鲁番而自豪的心情。
第二乐句的旋律在第一乐句的基础上有所展开,洋溢着儿童对丰收的喜悦之情。
第三乐句前三小节运用了富有维吾尔族民歌色彩的衬词来,加上切分节奏,使丰收的场面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形成歌曲的高潮。
第四乐句采用变化重复的手法写成,描写人们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之中。
由于第四乐句在本歌的低音区迂回进行,似乎有言犹未尽之1 / 8感,故作者在最后增加一个尾声(结束句),让旋律转入到下属调(使音调提高了小三度),从而使歌曲在热烈欢快的气氛中结束。
教学年级:五年级(上册)教学目标:⒈能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⒉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教学难点:⒈下滑音的唱法;⒉上波音的唱法;⒊弱拍上重音记号的唱法;⒋切分节奏韵律感和休止符在演唱中的的运用。
教学方法:听唱法、示范法、对比法、学习方法:聆听模仿自主学习体验表现教具准备:电子琴、磁带、录音机、打击乐器若干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唱《师生问好歌》、《音阶歌》《Do、 Re、Mi》。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七课《在葡萄架下》
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七课《在葡萄架下》第一篇: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教案七课《在葡萄架下》《在葡萄架下》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
教学难点: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
教学准备:多媒体、铃鼓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最熟悉哪个少数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二、欣赏新疆音乐1、简介新疆:媒体出示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
2、听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三、了解新疆舞蹈1、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片段,注意几个动作:翻腕、抖肩、移颈。
2、照样子做一做以上舞蹈动作。
四、了解新疆吐鲁番:1、教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四个之最及葡萄沟的葡萄图。
第二课时一、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1、聆听歌曲。
教师播放歌曲《在葡萄架下》。
2、这首歌好听吗,想不想学啊?3、教师逐句教唱歌曲。
4、学习装饰音记号:下滑音通过让学生体验新疆卖羊肉串叫卖的语感,体会三处滑音的唱法。
5、学生通过找朋友的形式自由练习演唱这首歌,请朋友评价自己的演唱。
6、班内表演,以小组为单位演唱。
7、全班齐唱歌曲。
二、拓展:媒体出示新疆歌舞图、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风味小吃、新疆美食等等。
总结:并用一句话表达对新疆的热爱。
三、布置作业:课后小组自编舞蹈,回家边唱边跳表演给爸爸妈妈。
《新疆舞曲》教学目标一、掌握歌曲的节奏曲调,即兴编创舞蹈使歌舞一体。
二、聆听《新疆舞曲》(第一号)感受不同地区不同时代的舞蹈音乐,体验其不同的风格特征,拓展我们的视野。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在葡萄架下》教案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在葡萄架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在葡萄架下》这首歌曲的歌词及意义
2.学会正确的歌唱技巧,提高唱歌能力
3.学会基本的乐理知识,如节奏、拍子等
教学重点
1.歌曲的歌词及意义
2.歌唱技巧
3.基本乐理知识
教学难点
1.歌曲的情感表达
2.合唱技巧的掌握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内容
1.歌曲的介绍
2.歌词的学习
3.歌曲的教唱及练习
4.基本乐理知识的讲解
教学过程
1. 歌曲的介绍
教师首先介绍歌曲《在葡萄架下》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了解歌曲的来源和背景。
通过对歌曲的介绍,引出歌曲的情感表达,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歌词的学习
教师将歌词分段,让学生跟读每一段,掌握歌词的发音和意义。
然后让学生默唱一遍歌词,加深记忆。
同时,教师可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歌词的含义,将歌曲与生活相联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意义。
3. 歌曲的教唱及练习
教师将歌曲的旋律做一个简单的示范,然后与学生一起唱歌。
在教唱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节奏掌握和跟唱的正确性。
接着,教师可以分小组进行歌曲的练习,在练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多次指导学生唱歌技巧,如声音的控制、气息的掌握等,让学生能够唱出清晰、感情饱满的歌曲。
4. 基本乐理知识的讲解
教师在唱歌过程中,适时地讲解一些基本乐理知识,如节奏、拍子等,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歌曲的节奏感。
教学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了解了《在葡萄架下》这首歌曲的歌词及意义,学会了正确的歌唱技巧,提高了唱歌能力,并且掌握了基本的乐理知识,这对于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能力的提升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葡萄架下说课稿
《在葡萄架下》说课稿临汾市五一路学校韩阿琴《在葡萄架下》是湘教版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七课——快乐的队日中的一首歌曲,这是一首欢快轻松、富有维吾尔族民族风味的儿童歌曲。
全歌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描述了在葡萄丰收的季节里,少先队员来到葡萄园过队日的情景,充分表达了他们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快乐之情。
本课的学习目标是: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
2.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的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和喜悦,并从中受到热爱劳动的感情熏陶。
3.认识下滑音体验其唱法,了解新疆歌曲切分节奏的特点并会拍击相应的节奏。
教学重、难点是1、准确的,有韵味的学唱歌曲,体验人们欢庆丰收,载歌载舞的快乐心情,从中受到热爱家乡、劳动的情感熏陶2、学会拍切分节奏。
为了使孩子们在快乐的气氛中有兴趣的轻松完成学习目标,我在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本环节由老师做舞蹈动作,学生欣赏猜猜看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及兴趣,使孩子们一下子很高兴的进入课堂学习。
2.闯关入园。
让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轻松闯关了解新疆,学会拍新疆歌曲特有的切分节奏,练习试唱典型的乐句,这样为后面的学习歌曲打好基础。
达到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体验的目的。
3.入园学歌。
在这一环节,同学们在前面学会节奏与视唱练习的基础上学习歌曲就较快一些,在听唱与跟唱的基础上,课件在歌曲上标注出切分节奏相对应的乐句,引起学生注意后在练唱,这一环节还设计了对比教学法,让学生感受下滑音,再让他们练唱,韵味就出来了。
3.载歌载舞。
这是课堂的高潮,在老师领舞的带动下,让孩子们边唱边跳,体会葡萄园里庆丰收的欢乐场景及喜悦,使孩子们的学习充满快乐、充满激情。
4.小结本课。
这一环节作为收尾,让孩子们在快乐的同事还要知道,丰硕、鲜美的葡萄离不开人们的辛勤劳动,幸福的生活更是离不开辛勤的劳动,情感教育得到升华。
在葡萄架下说课稿
在葡萄架下说课稿在葡萄架下说课稿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第七课《在葡萄架下》。
一、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作用前后联系及编者意图《在葡萄架下》是一首新疆民歌,4/2拍,D大调。
这首歌曲调活泼欢快,歌词简洁明快,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和装饰音效果更是增添了浓郁的新疆地方色彩,非常适合学生学习。
新课程对音乐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应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的情操、健全的人格。
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依据新课标要求和设计理念,通过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为了实现编者意图,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一)用欢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在葡萄架下》,初步感受新疆民歌的特点。
(二)认识和感受切分音节奏型,培养学生的韵律感。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让学生真正感受新疆民歌的曲风特点,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用欢快、活泼、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在葡萄架下》,感受新疆民歌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认识切分音节奏型,并感受其作用,正确唱出切分音节奏型的效果。
教材特点:根据对编者意图的理解,教材具有生活化、活动化、情景化的特点。
物质准备主要有: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二、学法指导根据教材特点,我以“学生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活动,主要的学法有:(一)视、听联想法教育心理学中提到联觉现象,即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我利用多媒体所特有的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等优点,为学生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从对乐曲听觉上的感觉升华到对乐曲的联想,联想到新疆人民表演歌舞时的情景。
(二)体验法心理学指出,凡是人们积极参加体验过的活动,都会对活动的感觉和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
本节课,我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用“欣赏、感受、探究、表演、合作”等方式学习,让学生去感知歌曲、演唱歌曲、表现歌曲,使他们在爱学、乐学的基础上获取知识、形成技能。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一首富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歌曲,选自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
歌曲以我国新疆维吾尔族民歌为素材,旋律优美,节奏欢快,表现了人们在葡萄架下尽情歌舞的欢乐场景。
歌曲分为两个乐段,第一乐段以欢快的节奏和富有特色的旋律描绘了葡萄架下的热闹气氛;第二乐段以抒情的旋律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增强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音乐具有较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如音高、节奏、唱名等。
但部分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学生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
此外,学生们的合唱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中加强合唱部分的训练。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在葡萄架下》的旋律和歌词,能够熟练地演唱。
2.培养学生对新疆维吾尔族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
3.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维吾尔族特色节奏和旋律。
2.合唱部分的协调和音准。
3.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新疆维吾尔族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教授歌曲的演唱技巧。
3.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歌曲中的美好情感,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在葡萄架下》的乐谱。
2.准备相关的新疆维吾尔族风土人情的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教学设备。
4.准备合唱所需的道具(如手鼓、铃鼓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新疆维吾尔族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在葡萄架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在葡萄架下》是湘艺版音乐五下第7课的一首教学曲目。
这首歌曲以我国农村生活为背景,描绘了在葡萄架下,人们欢聚一堂,唱歌跳舞,共度美好时光的画面。
歌曲旋律欢快,歌词朴实,富有生活气息,能够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歌曲采用二声部合唱形式,对于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具有一定的帮助。
在本节课中,我们将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魅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基础,他们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喜欢唱歌、跳舞,表现出自己的才华。
在学习这首歌曲时,他们能够较快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通过合唱的形式,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音乐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在葡萄架下》,让学生感受农村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2.过程与方法:学会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知识与技能:掌握歌曲的旋律和歌词,学会二声部合唱;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曲的主题思想。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掌握二声部合唱技巧。
2.教学难点:二声部合唱的和谐与统一,以及歌曲中的一些较高音区的演唱。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探究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钢琴、合唱架等教学设备,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谜语“绿叶子,紫丝绦,里面藏着小宝宝”引起学生对葡萄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唱歌曲:首先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美感;然后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注意音准、节奏、合唱技巧等方面;最后进行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合唱能力。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
《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永昌县河西堡第三小学李德祥教学内容:湘教版五年级下册音乐第七课《在葡萄架下》。
教学目标:1、能学会演唱《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民俗风情;能用明亮圆润的声音、载歌载舞形式表现人们欢庆丰收的快乐。
2、能学习模仿基本的新疆舞蹈动作,能自主创编简单的新疆舞蹈和打击乐节奏进行表演。
教学重点:学习歌曲《在葡萄架下》,了解新疆的风俗民情。
教学难点:切分音节奏的掌握和新疆歌曲的音乐的风格。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电子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国家有多少个民族?你最熟悉哪个少数民族?说说你知道的情况。
(二)欣赏新疆音乐1、简介新疆:你知道新疆有些什么特产和民俗风情呢?媒体出示新疆地理位置、新疆特色乐器。
2、听听《我们新疆好地方》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师:每个民族都拥有属于自己特色的音乐,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一段好听的新疆维吾尔族的音乐,让我们来听一听,感受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
(三)了解新疆舞蹈1、媒体出示新疆舞蹈片段,注意几个动作:翻腕、抖肩、移颈。
2、照样子做一做以上舞蹈动作。
(四)了解新疆吐鲁番:教师用“亚克西”表扬学生的表现,同时过渡,简介吐鲁番的特点。
二、学唱新歌:《在葡萄架下》(一)课件播放《在葡萄架下》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好听吗?那你有没有听出来有一条节奏这首歌曲中出现了很多次呢?生:|X X X | XX X|师:让我们再次来听听这首歌曲中这个节奏出现在什么地方呢?复听歌曲:《在葡萄架下》(随乐律动)生:………1、出示节奏:|X X X | XX X|2、生生相互讨论怎么敲?3、生敲击节奏,师指正。
(二)师:同学们,让我们用这条节奏一起来读读歌词吧!1、出示歌谱,找出这条节奏。
|X X X | X X X| X X | X - |美丽的吐鲁番吐鲁番这里是我的家我的家少先队员过队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来敲起了大手鼓弹起了冬不拉摘下了一大串我来呀用车拉2、师带生边敲节奏边读歌词。
五年级上音乐评课稿在葡萄架下
五年级上音乐评课稿在葡萄架下《在葡萄架下》是一首经典老歌,入选多种版本的小学音乐课本。
吴老师执教的《在葡萄架下》选自“湘艺版”小学音乐实验课本五年级上期。
这首歌曲调活泼欢快,歌词简洁明快,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拍和装饰音效果更是增添了浓郁的新疆地方色彩。
在新的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怎样让这些经典的传授内容焕发出新的活力,是传授中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这是一堂以唱歌为主的音乐课,学唱歌曲是本节课的主要传授内容。
在新的课程理念指导下,突出音乐传授的本质特点,挖掘音乐本体内容,寻求到了较好的歌曲教唱突破点,是这堂课传授的第一个亮点。
综观吴老师的歌曲传授历程,灵敏地运用了多种歌曲学唱的形式,有效地告竣了传授目标。
一是“在听中熟悉旋律”。
即变换方法让学生多次熟悉歌曲旋律。
如,导入课题时西席随乐舞蹈,学生第一次完整感受歌曲旋律;老师随音乐拍击具有新疆歌曲特点的节拍——大切分,学生感受歌曲的节拍特点的同时第二次完整听赏;学生第三次完整感受歌曲,边聆听音乐边拍击“大切分”节拍。
这样,在歌曲学唱之前,在一遍遍的整体聆听中,不知不觉中学生已熟悉了歌曲旋律,感受了歌曲感情。
二是奇妙地运用了“视唱法”。
吴老师从歌曲中“大切分”节拍入手,先让学生拍击“大切分”节拍;接着西席板书歌曲中含有“大切分”节拍的四个小节,并让学生唱一唱;再将这四小节连成一条旋律,学生视唱旋律。
议决这样的处理,既让学生明白了切分节拍的音乐知识,感受了切分节拍在歌曲中的表现作用,又帮助学生学会了歌曲中最具新疆音乐品格特点乐句的演唱。
三是“在唱好中唱会”。
“边疆儿童多快活”一句是歌曲中的难点,旋律中出现了学生较难把握的前半拍休止节拍。
为了突破难点,让学生演唱时掌握“声气绝不断”的演唱技能,较准确地表达此乐句的情绪,吴老师采取示范、带唱、讲解等方法,让学生重复领会、模唱、表现,在唱好的基础上也自然唱会了歌曲。
敷衍以唱歌为主的音乐综合课,学会歌曲只是最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连合学生的本性体验,较好地表现歌曲,是我们应有的传授追求。
在葡萄架下
在葡萄架下一、教材分析:歌曲《在葡萄架下》是选自五年级第上学期第七课,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2/4拍,二段体,C七声宫调式。
歌曲中包含的附点音符的舞蹈性节奏一下子就表现出新疆维吾尔族人民那种能歌善舞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通过不同的音乐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切分节奏的特性,协助学生准确掌握切分节奏并学会切分节奏的使用。
2、感受带有切分节奏的歌曲《在葡萄架下》欢快热烈的情绪,并用听唱法初步学唱歌曲。
特殊学生目标:感受欢快热烈具有新疆特色的歌曲《在葡萄架下》,并能够跟唱。
三、教学重点、难点:设多种音乐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感受到切分节奏充满动感、强调语气、增强力度的节奏特性。
能准确唱出歌曲《在葡萄架下》中的切分节奏。
特殊学生:感受切分节奏、能够大胆参与音乐活动。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打击乐器、口风琴等五、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听音乐进教室方法:师生共同吹着口风琴、敲着打击乐器,在队列行进中表演乐曲《巡逻兵》。
2、复习:歌曲《送别》3、欣赏乐曲:《在葡萄架下》4、总结分析方法:在游戏中,让学生对以上环节中奏、唱、听的三首乐曲的风格、情绪实行分析。
说明:以上环节看似本课的导入、复习部分,实际已通过奏、唱、听方法使学生感受了不同乐曲的情绪,意在让学生体会出带有切分节奏歌曲热烈欢快、充满动感的特点。
(二)学习切分节奏1、切分节奏音响效果的感受a、学生即兴创编各种节奏短句b、教师拍出切分节奏,学生模仿跟拍说明:学生在无意间感受并拍击了切分节奏,接受到了切分节奏的音响效果,真正体现出听觉为先导的教学理念2、拍节奏学舞蹈a、在纯粹的切分节奏声中,学生表演舞蹈b、模仿切分节奏的念白,哼唱带有切分节奏的衬词,表演舞蹈特殊学生,拍手感受切分节奏。
说明:通过拍切分节奏、念切分节奏、唱切分节奏以及在切分节奏声中表演舞蹈等多渠道方法,适时地通过动觉切入,强化了学生对切分节奏的感受。
3、理解切分节奏a、出示切分节奏的名称及符号b、利用多媒体出示切分节奏的演变过程c、听辩出切分音中的重音d、拍击各种切分节奏说明:有了听觉领先、动觉切入的切分节奏感受环节,此时再适时地引出与切分节奏相关的理论知识,就显得浅显易懂,学生也易于接受了。
小学音乐_(演唱)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湘艺版五年级下册音乐《在葡萄架下》教学设计【课型】歌唱课【课时】1课时(40分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唱歌曲《在葡萄架下》,体会人们欢庆丰收、载歌载舞的欢乐心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模仿和小组探究的学习方法,体会歌曲的情绪,培养学生对音乐的表现力、感受力。
3、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准确的演唱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自然、欢快的声音有情感的演唱歌曲《在葡萄架下》。
教学难点:唱好波音、滑音等装饰音,熟练掌握大切分、小附点节奏型,注意歌曲中出现的四度大跳,休止符、圆滑线、连音线、力度记号以及长音拖拍(歌曲中出现的四拍和最后九拍的地方)。
【教学过程】一、导入采用视频和图片(3分钟)师生问好(欢迎同学们来到美丽的音乐课堂,今天老师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度过这美妙的40分钟)同学们,今天在上课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来看一段小视频,在看视频的同时你们来思考一下从视频中你观察到了什么?一会我请同学回答一下,咱们采用举手回答的方式进行(3个学生总结,老师激励性评价)刚才同学们都回答得非常到位,那我们就一起走入新疆,去更深入的了解一下新疆,今天我们就来一块学习一首具有鲜明新疆民族风格的一首歌曲《在葡萄架下》(板书:在葡萄架下)二、新授部分(27分钟)1、(初听歌曲)同学们,下面咱们先来听一下这首歌曲,听歌曲的时候思考这几个问题?1、歌曲的情绪是什么样的?(情绪:载歌载舞的、欢快、激昂、活泼、欢歌起舞、喜悦)2、歌曲是几几拍子的,强弱规律是什么?(四二拍,强弱)2、(复听泛唱)下面来听老师泛唱一遍歌曲,聆听泛唱的时候思考这两个问题?1、听完这首歌曲后的感受?(开心、欢快、高兴)2、这首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反映了人们欢庆丰收、载歌载舞的欢乐心情)3、这首歌曲可分为几段?(板书:A B 尾声两段体)(歌词)下面,同学们先来一块跟老师来有节奏的读一下歌词。
湘教版小学音乐五年级上册《在葡萄架下》课堂实录
《在葡萄架下》课堂实录一、导入师:同学们好!今天很高兴能和大家共同来完成这节课。
师:首先,老师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都喜欢旅游吗?生:回答师:能告诉老师你们都去过哪些地方吗?生:·····师:原来大家去过这么多漂亮好玩的地方,既然都喜欢旅游,那么,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一个物产丰富而且美丽的地方,通过几张图片我们来看看是哪个地方?(展示图片)生:新疆师:同学们真聪明,一看图片就知道,让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些漂亮图片(再次展示图片,教师依依讲解)师:通过这些图片我们知道新疆是一个物产(停顿)丰富的地方,他还是一个载歌载舞的民族(指着服饰的图片)师:说到这儿,老师啊还能跳一段新疆舞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跳一跳?(上扬的语气)师:播放《在葡萄架下》的音乐师:大家觉得这个背景音乐好听吗?生:好听师: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好听的歌曲《在葡萄架下》,在歌曲当中你们会发现有很多好玩的事情。
二、学唱《在葡萄架下》1、第1次听音乐。
师: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歌曲的演唱情绪是怎样的?生:回答师:不错、非常好,这首歌曲的情绪是热情的、欢快的。
2、第2次听音乐。
师:新疆人民爱喝酒、能喝酒、会喝酒,他们非常好客,而且重视这种酒文化,让我们带着这种热情、欢快的情绪,再欣赏一遍歌曲。
师:不过这一句还不算最代表新疆风格的,再找找看(引导学生说出第三句)生:回答师:你回答的非常准确,太聪明了!(出示节奏)ⅩⅩⅩⅩⅩ︱(拍手示范)3、第3次跟原唱轻声唱师:好,让我们跟着音乐一块来唱一唱这首歌曲。
(播放音乐原唱)4、师跟伴奏范唱歌曲。
师:同学们唱的真好听,老师也很想唱了,那我也唱一遍给大家听听!(师跟伴奏演唱)师:不过我还是喜欢听同学们演唱,因为你们的声音很优美。
如果再加点声音的强弱,我相信这首歌曲会更好听!师:这首歌曲是几几拍子的歌曲?它的强弱规律怎么表示?(师清唱并示范节奏)5、师弹琴,学生演唱(教师指导学生演唱不到位的地方,进行及时的纠正)学生跟老师的琴声完整的演唱歌曲6、学生分组演唱师:你们也来试一试(分成两大组)第一段:其中一组唱,另一组拍节奏第二段:交换演唱总结:大家唱的真好,唱出了这首歌的风格,你们真是太棒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课的题目是《在葡萄架下》,选自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小学音乐五年级第一学期第七课,本首歌曲调活泼欢快,歌词简洁明快,歌曲中多次出现的切分节奏和装饰音效果更是增添了浓郁的新疆地
方色彩。
教学目标
1、指导孩子通过装饰音(上波音、下滑音)的学习,体验新疆语言的特色,从而引导学生富有情感的演***曲,体验新疆歌曲的特色。
2、引导学生通过欣赏新疆舞曲知道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通过了解新疆舞蹈,学习新疆舞蹈,引导学生进行节奏和舞蹈组合创编。
3、通过多媒体教学课件创设情境的方式,贯穿全课,让学生从老师的解说、图文说明、合作活动等体验感受新疆音乐的文化内涵(如热情的人民、新疆特色乐器、吐鲁番自然风情、丰富的物产、新疆语言特色等),从而使学生萌发对新疆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找出新疆音乐的节奏特点,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地运用音乐本体(如节奏、速度、情绪等)进行想象,感受新疆音乐的风格极其鲜明的节奏特点。
二、说教学方法
1、说教法
音乐课强调听觉为切入口,因此我在揭示新疆音乐典型的节奏型后让学生自己拍一拍节奏,并利用铃鼓的敲击(现场演示)带领孩子拍一拍新疆音乐的基本节奏。
老师讲解并演示新疆基本舞蹈动作,学生跟着老师学习跳新疆舞,并结合刚才出现的新疆节奏,请学生采用拍击和舞蹈组合相结合的方式,跳一跳,共同体验新疆人边拍击手鼓,边舞蹈的样子。
人人参与的自主实践将无声的人体节奏和有声的音乐和谐地表现出来,这是进一步理解音乐和体验情感的过程,孩子通过自我显示的形体之美、神韵之美诠释着音乐运动的内在变化。
感受了一番新疆音乐的热情奔放,体验了一阵新疆舞蹈的欢快活泼后,孩子们更有冲动和欲望想要走近新疆,了解新疆更多了知识,通过启发孩子用先前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相互交流,传递信息。
都说每个孩子就是教学的资源,而教师就是要最大程度地挖掘这些资源。
因此,在他们的各抒己见之后,我结合介绍葡萄的特色,把学生引入美丽的吐鲁番。
2、说学法
通过学唱新疆民歌,调动学生的“唱”,展示音乐风格,怎样表现好这首歌?这一过程我特意设计了“帮助老师表现歌曲”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讨论、设计、自我选择喜欢的朋友、喜欢的表演方式等来表现歌曲。
因为学习的主动权交还到了他们的手中,培养了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与转换的能力,学生们兴趣盎然。
最后我创设了一个情境
“在葡萄架下”,让学生自由创编,通过唱唱,跳跳,演演,奏奏、朗诵等方式进行。
老师则提供很多道具(现场出示实物)帮助他们营造气氛,如新疆男孩和女孩的帽子,葡萄串等。
使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空间,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最大程度地渲泄和释放内化的情感。
最后,我让学生用一句话赞美一下新疆,这样升华了“新疆是个好地方”的主题。
三、说教学过程和意图
整堂课的设计意图在让孩子富有兴趣,富有情感地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了解音乐文化,让孩子在快乐中有收获,收获中有快乐,让孩子快乐中发展个性、张扬个性,做一个自信、乐观、善于合作的人。
(注:本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