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专项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
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历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常考29道简答题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答: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2、简述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八荣八耻”荣辱观的道德规范要求。
答:“八荣八耻”荣辱的主要内容:(1)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2)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3)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4)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5)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6)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7)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8)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
3、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答: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4、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答:《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5、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答:《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题干的相应位置,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20分) 1.我国封建社会后期教育的主要内容是()。
A.六艺B.八股文C.自然科学D.四书、五经2.衡量一个国家文明程度和人口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
A.文化教育B.科技发展C.计划生育的实施状况D.基础教育的状况如何3.我国保护少年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4.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是()。
A.开设哪些科目B.各门学科开设的顺序C.各门学科的教学时间D.各门学科的教学方法5.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A.赫尔巴特B.瓦•根舍因C.怀特海D.克伯屈6.学生操行评定的主要负责人是()。
A.科任教师B.班主任C.级任导师D.班委会7.儿童发展的源泉是()。
A.儿童主体的活动B.机体的结构和功能C.家庭和社会教育D.社会环境8.在学生咨询中,()是着重训练行为的方法。
A.鼓励表达法B.系统脱敏法C.深入共感法D.身体放松法9.以分班、分组为测验的根本目的的是()。
A.安置性测验B.形成性测验C.成就测验D.标准测验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我国全部教育法规的“母法”,颁布于()年。
A.1980B.1986C.1995D.1998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至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题干的相应位置。
错选、多选、漏选均不得分。
每小题2分。
共10分)1.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制定了发展教育事业的“三个结合”、“六个并举”的原则,其中这“三个结合”是指()。
A.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B.普及与提高相结合C.教育发展与教育改革相结合D.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E.政府办学与民间办学相结合2.教师的进修提高以()。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
《小学教育学》名词解释题及答案小学教育学:是研究小学教育、揭示小学教育规律、指导小学教育实践的一门分支学科、社会学科。
教育观念:即人们对于教育的认识和看法,它直接反映了教育者对待教育的态度。
观察法:又叫自然观察法,即在自然状态下,对研究对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调查法:是通过深入实际收集资料来了解分析现象和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
调查法主要有三种基本类型,现状调查、关系调查、发展变化调查。
实验法:是一种控制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因素,系统地探讨某些实验条件,观测与实验条件相关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
行动研究法:是将教育改革行动与研究工作相结合,研究的内容是针对实际教育活动,不断提出改革意见或方案,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教育实践过程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使研究者不断得到启示,再充实和修iL 方案,提出新的具体目标,因而行动又是研究的向导。
教育:是传递经验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
首先,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在其它动物界是没有的。
其次,教育是人类有意识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最后,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学校教育(狭义的教育):由专门的教育机构所承担的、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传递知识、技能,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发展智力和体力,形成良好个性的教育活动。
教育措施:是指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内容及其方式。
教育措施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起着桥梁作用。
人的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整体的有规律的变化过程遗传素质:指个体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特点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教育目的:广义的可以表述为:社会对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
狭义教育目的就可表述为:国家对学校教育培养人的总要求。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模拟80
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模拟80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15.00)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______。
A.孟子B.荀子C.墨子D.孔子√解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出自《论语》,故选答案D。
2.重视______的培养,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A.道德品质B.健壮体魄C.实践能力D.创造能力√解析: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才,这是区别于传统教育的根本。
3.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______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B..二C..三√D..四解析:教育模式的第一次飞跃是由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第二次飞跃是由素质教育到效益导向型教育。
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4.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_____。
A.人生观教育B.理想教育C.素质教育D.心理健康教育√解析: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5.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______过程。
A.有差异性的认识B.有个性的认识C.有领导的认识√D.有基本的认识解析:教学过程也是有领导的认识过程。
6.开展教育工作首先需要______。
A.加强德育工作B.确立教育目的√C.设计课程体系D.选择教学方法解析: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7.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
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______。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解析:本题是对学生观的考查。
8.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______。
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解析:教育学是整个教育科学体系的基础学科。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填空题及答案1、狭义的教育主要指_学校教育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2、_学校教育_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3、_学校教育_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4、广义的教育包括_家庭教育_ 、_社会教育_ 和 _学校教育_.5、孟子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里的庠、序、学、校是_学校_名称.6、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产生与1902年的_钦定学堂章程_和1904年的_奏定学堂章程_.7、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_壬寅学制_.1904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_癸卯学制_.8、中国古代学校的"六艺"教育包括 _"礼""乐""射""御""书""数" _.9、中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统称为_六艺_.10、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简称_四书_.11、先秦时期,以_墨翟_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_显学_.12、西方古代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着名的教育家是_苏格拉底_.13、柏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其代表作_理想国_中.14、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着作_政治学_中.15、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教育家_亚里士多德_的教育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着作政治学中.16、教育学是一门以_教育现象_为研究对象,探索_教育规律_的科学.17、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夸美纽斯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_大教学论 _.18、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建立始于_夸美纽斯_的研究,他的代表作是大教学论 .19、法国启蒙主义教育的代表人物是_卢梭_,其代表作是爱弥尔.20、近代教育史中主张绅士教育的教育家是_洛克_.21、近代教育史中提出着名的"白板说"的教育家是_洛克_.22、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是_赫尔巴特_,其代表作是普通教育学 .23、_赫尔巴特_是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学成为科学,并把教育理论建立在伦理学和心理学基础之上的教育家.24、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的主张我们称为_儿童中心主义_.25、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在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问题上提出了与前人完全相反的观点,我们将他的观点称为_儿童中心主义_.26、1939年,首位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主编了教育学的教育家是_凯洛夫_.27、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课程结构理论,和前苏联的_赞可夫_的教学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8、20世纪60年代以后美国的布鲁纳提出的_课程结构理论_,和前苏联的赞可夫的教育发展思想对世界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9、义务教育是国家用_法律形式_规定对一定年龄儿童实施的某种程度的免费学校教育.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4、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 .5、科学技术改变着人们学习和教育的观念.6、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称为学校文化 .7、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8、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9、学校的精神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1、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称为是个体身心发展 .2、人的身心发展是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实现的.3、英国哲学家洛克的白板说是外铄论的一个典型的代表.4、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曾经说过,给他一打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他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5、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年龄特点 ,是在发展的不同年龄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6、所谓发展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于形成的时期.7、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8、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9、美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格塞尔认为,胎儿的发育大部分是由基因制约的,这种由基因制约的发展过程就是成熟 .10、环境泛指个体生活其中外部条件 ,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 .11、所谓人的价值 ,是指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得到肯定,人的作用得到发挥,人的尊严得到保证.12、个性亦称人格 ,指个体稳定的心理特征,具有整体性与独立性.13、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14、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15、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教育目的的实现则是教育活动的归宿16、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任务确定的对所培养的人的特殊要求.17、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完成某一阶段工作时,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变化结果.18、教育目的具有历史性、时代性、社会性 ,在阶级社会具有鲜明的阶级性.19、教育目的是社会需求的集中反映,是教育性质的集中体现.20、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确定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21、人的全面发展是与人的片面发展相对而言的.22、全面发展的人是精神和身体、个体性和社会性得到普遍、充分而自由发展的人.2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24、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智力和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25、体育是授予学生健康的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体力,增强他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和体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需要和习惯,增强其意志力的教育.26、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的鉴赏美和创造美能力,培养他们高尚情操与文明素养的教育.27、劳动技术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形成劳动观点和习惯的教育.28、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1、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2、中学这一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发育和形成的关键时期.3、推动个体由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变的动力,是社会环境对个体的客观要求所引起的需要与个体的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运动 .4、.没有活动,没有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也就没有个体的发展.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教育对象.6、与环境对个体自发的、零碎的、偶然的影响相比, 学校教育对学生的成长起着的主导作用.7、从法制角度讲, 学生是独立的社会个体,有着独立的法律地位.8、学生是权利的主体,享有法律所规定的各项社会权利 .9、身心健康权包括保护未成年学生的生命健康、人身安全、心理健康等内容.10、人格尊严权是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 ,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11、受教育权是学生最主要的权利,我国一系列法律都对此进行了规定.12、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职业 ,教师是专业人员.13、我国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14、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15、学生具有向师性 ,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世的态度会对学生具有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16、.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是教师胜任教学工作的基础性要求,有别于其他专业人员学习同样学科的要求.17、教师职业是教书育人.因此,教师不仅要有所教学科的专业素养,还要有教育专业素养 .18、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本职工作理解基础上形成的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19、教师要具有热爱学生,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愿意终生从事教育工作的教育信念.20、教育能力是指教师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本领,具体表现为完成一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效率.21、语言是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工具,是传播知识和影响学生的重要手段.22、教师的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23、教师的人格特征是指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24、师生关系是指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2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 .26、师生关系在人格上是民主平等的关系.27、严格要求的民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朋友式的友好帮助的关系.28、师生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1、课程研究与教学研究同样重要.课程论侧重研究教什么,教学论侧重研究 "如何教" .2、课程是指课业及其进程 .3、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4、在我国,课程具体表现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 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5、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指设计课程的种类.6、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是依据课程任务来划分的.7、所谓国家课程,是由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编制和审定的课程.8、学校课程通常以选修课或特色课的形式出现.9、课程是随社会的发展而演变的.10、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是指导、实施和评价教学的基本依据.11、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对学生的研究、对社会的研究和对学科的研究 .12、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具有强制性、普遍性和基础性三个基本特征.13、中小学的教学科目设置,基本以科学的分类为依据.14、教学计划中的课时分配包括学科的总时数,每门学科各学年的授课时数和周课时等.15、教学大纲又称学科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16、教学大纲一般是由说明和本文两部分构成的.17、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教学大纲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18、教科书是教学大纲的具体化.19、课程实施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20、教学单元通常是指某门课程的教材内容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部分.21、课是教学单元的组成部分,所要解决的是课堂教学活动如何安排的问题.22、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项任务或环节.23、课程评价既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的终点,又是课程设计与实施继续向前发展的起点.24、目标评价模式是针对20世纪初形成并流行的常模参照测验的不足而提出的.25、美国学者斯克里文针对目标评价模式的弊端提出了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26、课程计划实际的结果目的游离评价模式主张把评价的重点从"课程计划预期的结果"转向.1、教学是学校教育中最基本的活动,不仅是智育的主要途径,也是德育、体育、美育等的基本途径.2、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教学价值取向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3、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4、教学所传授的基础知识 ,是指形成各门学科的基本事实、相应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公式及其系统.5、所谓智力 ,一般指人们的认识能力,即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能力,是认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那些稳定的心理特征.6、体力主要指身体的正常发育与身体各个器官的活动能力.7、学生的创造才能主要指他们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智能去探索、发现和掌握未知晓的知识的能力.8、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9、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认为,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10、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反映教学中传授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与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11、教学中学生学习的主要是间接经验 .12、学生学习间接经验要以直接经验为基础.13、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的基础.14、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重要条件.15、教学具有教育性,这是由赫尔巴特率先明确提出的观点.16、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17、教学原则是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和对教学过程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18、教学原则贯穿于各项教学活动之中,它的正确和灵活运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19、教学方法是师生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20、讲授法是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21、讲授法可分为讲述、讲解和讲演三种方式.22、谈话法特别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语言表述的能力.23、谈话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24、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25、实验法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1、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2、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3、课的类型是指根据教学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4、课的结构是指课的_基本组成部分_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时限和相互关系.5、构成课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 .6、作业是结合教学内容,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的各种类型练习.7、辅导是_帮助和指导_学生学习的活动.8、试题类型可分为供答型和选答型两大类.9、供答型试题可分为简答式试题和_陈述式试题两种.10、简答式试题的最简便形式是填空题 .11、选答型试题可以分为是非题、多项选择题和组配式试题三种.12、测验的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13、测验的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14、教学中还应培养学生自测和_自评_的能力.15、个别教学制最显着的优点在于教师能__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_ .16、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17、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的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_京师同文馆_ .18、为了解决班级上课不易照顾学生个别差异的弊病,19世纪末20世纪初,_分组教学_在一些国家开始出现.19、在教学史上先后出现的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有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和_道尔顿制_.20、教学策略的基础特征是综合性、可操作性和灵活性 .21、结构化策略在教材的排列方面可分为直线式、 _分支平行_ 、螺旋式和综合式等.22、教学策略的类型可分为内容型、 _形式型、方法型和综合型四种.23、形式型策略就是以_教学组织形式_为中心的策略.24、方法型策略是以教学方法和_技术_为中心的策略.25、综合型策略是直接从_教学目标、任务出发、综合展开的策略.1、德育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2、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和_社会德育_等形式.3、在德育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原理、原则和内容方法等存在一定的共同性,因此,德育具有继承性 .4、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5、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_心理健康教育_ .6、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分为学习辅导、 _生活辅导_和择业指导三个方面.7、德育过程是_个体社会化_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8、德育过程通常是由教育者、受教育者、 _德育内容_和德育方法四个要素构成的.9、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_学生已有品德水平_之间的矛盾.10、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11、德育方法包括了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12、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13、处分分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等.14、当代最具影响的德育模式有认知模式、体谅模式、社会模仿模式等.15、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当代德育理论中流行最为广泛、占据主导地位的德育学说 .16、所谓道德两难指的是同时涉及两种道德规范两者不可兼得的情境或问题.1、班级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2、19世纪初,英国学校中出现了导生制 ,这对班级组织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3、班级管理的主要管理手段有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4、班级平行管理的理论源于着名教育家马卡连柯的平行影响的教育思想.5、实施班级民主管理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组织全体学生参加班级全程管理 ,二是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6、目标管理是由美国管理学家德鲁克提出的.7、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8、班主任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权威的、放任的、民主的三种.9、在当前班级管理实践中,有两种领导方式运用得比较多,一是教学中心的领导方式,二是 "集体中心" 的领导方式.。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小学)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学名词解释汇总(小学)1、广义的教育: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2、狭义的教育:是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3、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4、普通教育:主要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5、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目标,以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6、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7、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8、教育结构:通常指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在内的各种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组合和比例构成。
9、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10、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创立的,其核心概念是“人力资本”,它指的是人所拥有的诸如知识、技能及其他类似的可以影响从事生产性工作的能力,它是资本的形态,体现在人身上,属于人的一部分。
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12、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
13内发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内发论者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
14、外铄论:是个体身心发展动因的一种观点,外铄论的基本观点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15、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是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的结果。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汇总
浙江省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基础知识名词解释(重点)汇总1.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广义的教育是指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2.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3.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教育应培养什么样人才的总的要求。
4.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符合社会规则的公民。
代表人物有孔德、涂尔干、凯兴斯泰纳等。
5.教育目的的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从而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天性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
代表人物有卢梭、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6.教育制度:广义的教育制度指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方针、教育经费控制、教育行政组织系统以及有组织的教学和教育的机构体系。
狭义的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制度。
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7.教育行政体制是指一个国家的教育行政组织系统,或理解为国家对教育的领导管理的组织结构形式和工作制度的总称。
8.教育管理体制:教育管理机构与一定的规范相结合,就构成了教育管理体制。
它包括了教育行政体制和学校管理体制,教育管理体制是整个教育体制得以构成和运行的保障,它对学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方向、速度、规模有直接的影响。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渗透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口授身传生产、生活经验的现象,称之为(A)。
A.自然形态的教育B.自我教育C.家庭教育D.社会教育2.人类社会最早诞生的教育学是以(B)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的。
A.初等教育B.普通中小学教育C.中等教育D.一般教育现象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想出自(C)。
A.《学记》B.《大学》C.《论语》D.《师说》4.“教学相长”、“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最早出自(A)。
A.《学记》B.《论语》C.《尚书》D.《孟子》5.反映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品是(C)。
A.《教育论》B.《雄辩术原理》C.《理想国》D.《巨人传》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形态的学科,形成于(A)。
A.资本主义社会初期B.封建社会末期C.奴隶社会初期D.原始社会末期7.首先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并详细论证班级上课制的教育著作是(C)。
A.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B.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D.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8.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教学的教育性原则的教育家是(B)。
A.裴斯泰洛奇B.赫尔巴特C.夸美纽斯D.柏拉图9.教育史上两大对立学派—-传统教育派与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分别是(C)。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B.杜威和赫尔巴特C.赫尔巴特和杜威D.夸美纽斯和杜威10.“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是(D)的重要主张。
A.实践教育学派B.实证教育学派C.传统教育学派D.实用主义教育学派11.周恩来称赞的“一个无保留追随党的党外布尔什维克”的民主教育家是(D)。
A.蔡元培B.徐特立C.杨贤江D.陶行知12.首次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探讨社会主义教育原理且在世界上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学家是(C)。
A.苏霍姆林斯基B.杨贤江C.凯洛夫D.赞可夫13.强调学生的“一般发展”,要求“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的苏联教育家是(B)。
A.巴班斯基B.赞可夫C.加里宁D.凯洛夫14.1920年,教育家保罗·朗格朗在其出版的著作中提出了(D)思想。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考点最新版(二)_3
教师招聘考试题库《小学教育理论综合》必看考点最新版(二)1、填空题教师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的认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观点的教育方法是____。
参考答案: 说服教育法2、多选题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包括_____。
A : 高尚的职业道德B : 广博的知识C : 完善的人格D : 全面的能力E : 专业的技能参考答案: CD本题解释:【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教师的职业素养。
其中,A 属于职业道德素养而非心理素质,BE 属于知识素养。
3、单选题如果一个家长想用上网作为强化物奖励儿童认真按时完成作业,最合适的安排应该是_____。
A : 上网以后立即督促他完成作业B : 规定每周上网的适当时间C : 惩罚孩子过分喜欢上网的行为D : 只有按时完成作业后才能上网参考答案: D本题解释:【答案】D。
4、单选题动作技能形成过程中期有一个明显的、暂时的、停顿现象,心理学上称为_____。
A : 低谷期B : 高原期C : 疲劳期D : 潜伏期参考答案: B本题解释:【答案】B。
解析:“髙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
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
中间的明显的、暂时的停顿期,即髙原期。
5、简答题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是指思想品德教育。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是指广义的教育,即一切能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
思想品德教育属于广义教育的一部分。
因此,不能认为教育学中所研究的教育就是思想品德教育。
6、单选题 _____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传授道德社会性知识、传递道德价值、培养品德实践力为首要和核心目标的正规课程。
A : 学科性德育课程B : 活动性德育课程C : 德育隐性课程D : 德育显性课程参考答案: A本题解释:【答案】A。
7、填空题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题是坚持育人为本、全面实施____。
最全小学教育学(含答案)
《小学教育学》配套练习题库绪论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 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二、填空题:1、古代的教育思想常常是同哲学、政治、伦理、宗教等思想混杂在一起的。
2、世界上最早的教育专著,应是中国的《学记》。
西方最早教育专著当推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但它们尚不具备比较完整的教育学体系。
3、最早的具有比较完整体系的教育学著作是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在1632 年写成的《大教学论》。
4、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在1806 年发表的著作《普通教育学》被认为是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学著作。
他在伦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目的论,在心理学基础上建立起教育方法论。
5、教育学发展的“源”在教育实践。
6、我国当代教育学发展的总趋势是多样化。
7、我国当代教育学学科发展和教育改革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改革传统教育的思想和模式,实事求是地肯定其积极因素,批判其消极因素。
8、教育学在师范教育课程体系中占重要的位置,是基础学科和必修学科之一。
9、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开设,是与师范学校的设立同时进行的。
10、“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主张出自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他的言论散见于《论语》一书。
11、教育学是在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这种互动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的。
三、选择题:1、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的以(ABC )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模式,对近代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有着深远影响。
A. 教师B. 书本C. 课堂D. 学生2、以下属于美国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观点或教育思想的有:(ACDEF )。
A. 教育即生活B. 教师中心C. 儿童中心D. 活动教学E. 社会即学校F. 从做中学3、教育学的发展,反映了(ABCD )。
A. 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向教育提出的要求B. 现代科技手段的应用对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C.现代社会对人的发展研究的深入D. 教育学与其他学科关系的发展日益密切四、问答题:1、什么是教育学?师范生为什么要学习教育学?答: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1)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专家命题预测试卷一教育理论综合(小学部分)(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8分)1.()的诞生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XXX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XXX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3.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4.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5.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幼儿教诲B.中小学教诲C.高等教诲D.职业技术教诲6.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C.教育活动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7.“活到老.学到老”是现代教诲( )特点的要求。
A.大众性B.公平性C.终身性D.未来性8.广泛意义上的教育包含( )活动。
A.家庭教育B.社会教育C.学校教育D.一切教育19.一个社会的教诲发展进程与其政治经济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是( )。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发展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发展C.教诲常常与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D.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诲发展状况1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的功能是指()。
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11.马克思主义教诲学在教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B.生物起源论C.心理起源论D.生物进化论12.智力可以分解为多种因素,下列哪种因素是智力的核心?( )A.观察力B.想象力C.思维力D.创造力13.“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一课上。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题1. 教育答案:教育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是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通过对个体施加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个体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从而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性化。
2. 素质教育答案: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教学答案:教学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过程。
通过教学,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
4. 班级管理答案:班级管理是指教师根据一定目的要求,采用一定的手段措施,带领班级学生,对班级中的各种资源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以实现教育目标的组织活动过程。
5. 课程答案: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本质属性。
答案: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意识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 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答案:素质教育的内涵包括: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案:教学的基本任务包括: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4. 简述班级管理的功能。
答案:班级管理的功能包括: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锻炼学生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 简述课程的内容。
答案:课程的内容包括:学科总和、学科进程与安排。
学科总和是指学校学生应学习的各类学科,学科进程与安排是指学科的教学顺序和时间分配。
教师招考教育学、心理学名词解释、简答、论述题汇总
四、简答题 1.科技发展对教育 的制约作用 科技发展对教育 科技发展对 教育的制约作用 在哪些方面? 表现 在哪些方面? (1)科技进步 是现代教育发展 的根本 原因; (2)现代科技知 识已成为现代教育的首要内 容;(3)科学技巧转变了教育技 巧。 2. 为 什 么 学 校 教 育 工 作 必 须 要维持以教学为主? 要维持以教学为主? (1)以教学为主是由学校教育工 作的特性所抉择的;(2)教学是 实现教育目标的根基道路;(3) 教学为主是由教学自身特性抉 择的;(4)历史经验已经表明学 校工作必须 要以教学为主, 如 我国建国以来教育实践能阐明 这一点。 3.请阐明教育 目标同培植目标 请阐明教育 请阐明 教育目标同培植目标 的关系。 的关系。 首先, 教育目标是一个国家 对 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总体请 求, 而培植目标 是根教育目标 制定 的某一级或某一类学校 或某一个专业人才培植的具体 请求, 是国家 总体教育的在不 同教育阶段或不同类型学校、 不同专业的具体化;其次,培 植目标 的断定必须 建立 在 教育目标的根基上,而教育目 标又必须 通过各级各类学校、 各专业的培植目标 而实现。 4.简述学校教育 产生的条件是 简述学校教育 简述学校教育产生的条件是 什么? 什么? (1)社会生产程度的进步,为学 校的产生 供给了必要的物质 根基;(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的分手, 为学校产生 供给了专 门从事教育运动的知识分子 (3)文字的产生 和知识的记载 与收拾达到 了必然程度 ,使 人类的间接经验得以传递 (4) 国家 机器的产生 , 需要 专门 的教育机构来培植官吏和知识 分子。
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教育学的基本任务是:A.培养人才B.教授专业知识C.开展研究D.提供教学资源答案:A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A.教学过程B.学习者C.学习资源D.教育环境答案:B3.教育学的发展阶段不包括:A.自然教育阶段B.社会教育阶段C.科学教育阶段D.实践教育阶段答案:D4.教育目标是指:A.教育的内容B.培养目标C.教育方法D.教育效果答案:B5.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A.全面发展B.知识传授C.应试教育D.分科教学答案:A二、问答题1.请简要说明教育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内容。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活动的规律、方法和效果的学科,是培养人才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基础学科之一。
其研究内容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过程、教育评价等方面。
2.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的作用是什么?教育心理学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学习规律,从而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育心理学还可以通过研究教育心理问题,指导教师的职业发展和教育管理。
3.请简述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及其实施方法。
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全面发展,即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
其实施方法主要包括综合素质评价、课程改革、教育方式改革等方面的措施。
其中,综合素质评价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手段评估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改革注重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更全面的发展;教育方式改革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
三、论述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就“教育学的价值及其对当代教育的意义”进行论述。
教育学作为一门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活动的学科,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实践意义。
首先,教育学通过对教育活动规律的研究,可以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持,指导教育实践的开展。
其次,教育学关注人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小学教育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在小学教育中,哪个阶段是学生抽象思维开始发展的阶段?A.一年级B.二年级C.四年级D.五年级答案:C.四年级。
2、在小学教育中,哪个学科是主要负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批判性思维的?A.语文B.数学C.科学D.英语答案:C.科学。
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小学教育的特点?A.基础性B.全面性C.义务性D.盈利性答案:D.盈利性。
二、简答题1、请简述在小学教育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答案:在小学教育中,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是重要的一环。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对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和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和成长。
引导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和目标,并对他们的学习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2、请简述在小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答案:在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例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活动,让他们感受到合作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并积极参与合作任务的完成。
三、论述题请论述在小学教育中,如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答案:在小学教育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例如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等方式来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注重学生的情感和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全面的发展。
此外教师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根据教育发展的形势和需求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和方法并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发展潜力针对不同学生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心学复习资料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心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育学——是通过研究教育现象来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是教育科学体系中的一门基础学科。
2教育科学——指研究教育规律的各门教育学科的总称。
3教育规律——是教育、社会、人之间和教育内部各因素之间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和关系,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
4、教育学的任务——是通过对教育现象的研究,来探索和揭示教育的客观规律,从而为教育实践活动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5、义务教育——是国家通过法律形式予以规定的每个人都必须接受的一定程度的教育。
6、教育——是有意识的以培养人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7、学校教育——是由专职人员和专门机构承担的,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以影响入学者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简单的说,学校教育就是专门的育人活动。
9、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目标、总要求,是所培养的人应达到的最终标准。
10、全面发展教育——就是“为促使人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而实施的教育。
”11、“个人全面发展”——指人们有目的地联合起来,控制、利用合发展由资本主义生产提供的物质基础,并消除其历史造成的自发性和盲目性,克服和消除那些以私有制为核心展开的人的发展中的矛盾,从而达到个人智力和体力的统一,物质劳动、精神劳动和享受的统一,生存和发展的统一,使个人的天资和潜能、兴趣和才能得到前所未有的充分发展,使个人的身心、精神、才能、个性全面而和谐的发展。
12、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稳定的内在的基本品质资质、特点特征等。
13、素质教育——是按照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和教育对象身心发展的特点,来发掘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潜能,弘扬其主体精神,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
14、应试教育——是一种以升学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考科目去开展学校活动的,片面的选拔淘汰教育。
15、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的人。
小学教育学考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教育是教育者按照必然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转变的活动。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①增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②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并延长义务教育年限;③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④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⑤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⑥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需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需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义务教育的意义①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又会不断增进国家经济的发展。
②体现着一个国家现代文明的水平,又会促进现代文明的提高。
③可以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又可以培养公民的法律意识。
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义务教育必需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尽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道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材奠定基础。
”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此刻以下三个方面: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广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转变,或产生如何的结果。
狭义的小学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在小学中培育什么样的人材的总要求。
制定小学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3)人们的教育理想全面推动素质教育(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部学生的教育(2)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3)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1)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不同性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1)遗传及其作用(2)环境及其作用(3)学校教育及其作用(4)个体在社会实践中主观能动性的庞大作用)遗传及其作用①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②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③遗传素质的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④遗传素质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环境及其作用①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②环境决定人的发展方向、水平、速度和个别差异学校教育及其作用①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1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作出社会性规范Ⅱ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Ⅲ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Ⅳ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②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发展上的独特功能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育人的活动Ⅱ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Ⅲ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童年期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①观察。
小学教师考编——名词解释
高分题库精编----名词解释第一部分教育学D1章教育与教育学1.教育功能: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2. 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
3."白板说”:洛克反对天赋观念,提出了“白板说”。
他认为,人的心灵原来就像一块白板,没有一切特性,没有任何观念,天赋的智力人人平等。
一切思想观念都是后天获得的,都是从经验中获得的。
4.教育的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着教育。
5.教育措施:是实现教育目的所采取的办法,它主要包括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6.教育规律:是教育活动内在的、本质的和必然的联系,包括教育内部诸要素、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的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7.教育的显性功能:指教育活动依照教育目的,在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与之相吻合的结果。
8.教育技术的现代化:指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
9.职官学校:是古代埃及的一种办学形式,这类学校以更为师、以法为教,招收贵族和官员子弟,肩负着文化训练和业务训练的任务。
10.受教育者:在社会教育活动中,在生理、心理及性格发展方面有目的地接受影响,从事学习的人,统称为受教育者,既包括在校学习的学生,也包括各种形式成人教育中的学习者。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及学习的主体。
D2章教育的基本规律1.外铄论: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
2.个体身心发展: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的变化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方面变化的过程。
3.个体主观能动性:指人的主观意识和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积极作用,包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和改造客观世界,并统一于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小学教育学_名词解释_简答题_论述题汇总
教育学全题名词解释:1、教育:广义的教育,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主要是指学校教育,即教育都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段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
2、遗传素质:是人在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3、环境:指的是人生活于其中,围绕在人周围并影响人的发的一切外部世界,它是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4、教育制度:是批一个国家各级种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
5、义务教育:是依据国家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学校、家庭、社会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6、教育目的:是指国家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是培养人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的要求。
7、教育方针:是指一个国家或政党发展的教育事业,开展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8、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9、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比较稳定首先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
简称师德。
10、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一种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是国家对专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人员的最基本要求。
11、教师聘任制度:是指聘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前提下,由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教学岗位设置,聘请有教师资格的公民担任相应的教师职务的一项教师聘用制度。
12、课程:是在一定学校的培养目标指引下,由具体的育人目标、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组成的,具有多层组织结构和育人计划性能,育人信息载体性能的,用以指导学校教育、教学的育人方案,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
13、显示课程:是人们精心设计的明确、内容全面、计划周密、结构复杂的课程,又称正式课程。
14、隐性课程:又叫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它是在学校情境中由隐性的校文化组成的以间接、内隐方式呈现的课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教师招聘(小学教育学)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专项填空题1.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的科学。
2.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
3.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
4.教育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的社会活动。
5.小学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包括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
6.《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的管理体制。
7.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
8.小学教育目的具有导向作用?和?。
9.?是我国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10.素质教育的核心是?。
11.二战后综合中学的比例逐渐增加,出现了普通教育?.职业中学普通化的趋势。
?12.教育?是对教育专制性、等级化和特权化的否定。
?13.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最早始于德国哲学家?。
?14.对学生是人的属性的理解包含三个基本的观点:学生是?主体,学生是具有思想感情的个体,学生具有独特的创造价值。
?15.学生的受教育权包括受完法定教育年限权?权和公正评价权。
16.?是根据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
17.在丰富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的学者是我国古代的教育家?。
18.?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19.根据一节课所要完成任务的多少,我们把课分为?课和综合课。
20.儿童思想品德的形成是通过教育和自我教育实现的。
自我教育能力由?、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等因素构成。
21.根据文献记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
?22.集中体现柏拉图教育思想的代表作是?。
?23.《义务教育法》规定,为了发展基础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和我国实际情况,制定这是我国义务教育法的立法宗旨。
?24.智育是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他们的?与学习有关的非认知因素的教育。
?25.个体的实践活动体系中第二层次的活动是个体的?活动,它是人对外部世界能动的.带有个体性的反映。
?26.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将课程划分为?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
? 27.?是指一个测验达到测验目的的程度,即是否测出了它所要测出的东西。
? 28.小学德育主要由以下三方面构成: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和?教育。
?29.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是?法。
? 30.一般来说,学校组织的报告、讲座、集会、比赛、参观、访问、调查等活动都属于课外活动形式的?性。
填空答案1. 教育规律2. “癸卯学制”3. 四书五经4. 培养人5. 劳动教育6. “地方负责,分级管理”7. 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8. 激励作用.评价作用 9.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10. 培养创新能力 11. 职业化 12. 民主化 13. 康德 14. 能动的15. 学习 16. 教科书 17. 孔子 18. 教学组织形式 19. 单一20. 自我评价 21. 宫廷 22. 《理想国》 23. 宪法 24. 智力25. 心理 26. 基础 27. 效度 28. 思想 29.榜样 30.群众名词解释1.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为贯彻全民教育和终生教育的宗旨,满足社区成员学习科学知识.技能,提高法律意识的需要,在社区内开展的各类教育活动。
社区教育以社区为依托,以全体社区成员为对象,以提高居民整体素质为宗旨,是教育社会化和社会教育化的统一。
社区教育包括文化基础教育、思想道德教育、职业技术教育、科学普及教育、生活情趣教育、法制宣传教育、市民文明教育等。
按年龄层次又分为未成年人教育、青少年教育、成人教育、老年人教育。
社区教育是社区居委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社会本位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与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相反,其基本主张是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教育的最高宗旨,教育目的应当依据社会的要求来决定,认为个人的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教育的质量规格只能以其社会的需要来规定,教育除了社会目的以外,并无其他目的。
其主要反映的是古代社会的特征和要求。
3.“分支型学制”“分支型”学制,是前苏联创造的—种学制形式。
在十月革命前帝俄时代实施的是传统的欧洲双轨学制。
十月革命后,建立了单轨的社会主义统一学校系统,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又部分恢复了帝俄时代文科中学的某些传统和职业学校单设的做法,由此形成了既有单轨学制特点,又有双轨学制的某些因素的分支型学制。
这种学制上通(高等学校)下达(初等学校),左(中等专业学校)右(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互连,有其优点。
4.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是以使用青铜器(奴隶社会)、铁器(封建社会)手工工具为标志的教育。
人的发展从使用石器工具到使用金属工具是—个大的飞跃。
古代文字产生,人的抽象思维得到发展,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离,出现了古代知识分子,也有了最初的科学艺术。
社会从没有私有制、没有阶级的原始形态,进入到古代阶级社会,包括奴隶制和封建制。
古代社会是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政治上是专制和人治、人身依附的社会。
5.美育美育是以培养学生审美.立美的能力,从而促使他们追求人生的情趣与理想境界等为目标的教育活动。
6.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7.潜在课程潜在课程,又称潜课程.隐蔽性课程或隐性课程。
潜在课程在教育中的作用往往比正规课程更为重要,尤其对促进儿童情感.意志等方面发展的作用更加不可忽视。
潜在课程结构具有松散性.开放性,它不像正规课程那样联系紧密,组织严格。
但它直接反映社会对教育和人们以及文化对教育和人的影响,其中,人的因素作用很大。
潜在课程又具有潜在性、非预期性、不易察觉性、多样性等特点,往往使人们不容易察觉或忽视掉。
8.教学教学是学校进行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
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学是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是通过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其次,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教学双方在活动中相互作用,失去任何一方,教学活动便不存在。
再次,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
9.教育目的教育目的是教育主体对于其所希望达成的结果的设定,具体说来就是教育活动所要培养人才的总的质量标准和规格要求。
由于教育目的要回答的是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样一个根本问题,所以教育目的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核心,也是教育活动的依据和评判标准、出发点和归宿。
10.教育合力教育合力是指充分地利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资源,有助于更好地发挥每一种教育形态的优势与长处,最终形成“教育合力”。
11.人的身心发展人的身心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变化过程。
这个变化既有连续的.渐进的量的变化,又有质的飞跃;这个过程不是简单的增长和单纯的量变,而是从低级到高级、从量变到质变、从旧的质到新的质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人的身心发展包括身体的发展和心理的发展两个方面。
身体的发展包括肌体的发育和体质的增强两部分。
心理的发展包括认知和意向两方面的发展。
12.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系统具体规定着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13.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中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技能,思想观点,行为习惯等的总和。
从广义上讲,凡是可以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的都可以作为教育内容14.个体身心发展身,指人的自然的、有机体的构成;心,指人的全部心理构成。
发展,指一种连续不断的变化过程。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中,不断发生的身心两方面的整体的积极变化过程。
15.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为了使教学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至少应该确定儿童的两种发展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水平,表现为儿童能独立解决智力任务;另一种是儿童可能完成的发展水平,它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解决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解决这些任务”。
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最近发展区。
16.个人本位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与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沦相反,其观点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认为个人的价值远高于社会价值,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人的本性不受影响地得到完善的发展,所以应当根据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往往强调人的自然本性,希望教育按照人的本性而不是违背这一个本性办事。
17.终身教育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和成就,换言之,是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包括了教育各发展阶段各个关头之间的有机联系。
18.学制学制是由国务院及其授权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的,由国家颁布并保证实施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调整各级各类教育之间的衔接、交叉、比例关系以及教育权力分配关系的教育基本制度。
它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及其相互关系的数及国家、学校、公民教育权力的分配关系。
19.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方向和总指针,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是确定教育事业发展方向,指导整个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原则和行动纲领。
20.课程课程是受教育者在教育者的引导下,受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包括人类世代积累的历史经验和个体通过实践所获得的个体经验),这些经验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需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安排的。
简答题1.筒述夸美纽斯关于“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
(1)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都有相同的自然性,都应受到同样的教育;(2)强调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规律;(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2.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6)教育制度有利与国际交流。
3.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终身教育的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
(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是近十年来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使所有人都能受到基本教育的运动:这一运动对发展中国家有特别重要的意义:(3)教育的民主化。
它追求让所有人都受到同样的教育及追求教育的自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