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方言教程

合集下载

青海话方言大全

青海话方言大全

青海话方言大全青海,位于中国西北部,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

其中,青海话作为当地的主要方言之一,具有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青海话的方言特点、常用词汇和语法规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学习青海话方言。

青海话的方言特点。

青海话是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各个地区。

青海话的方言特点主要表现在发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

在发音方面,青海话的声调较为复杂,有高、中、低、升、降等多种声调,这也是青海话与其他方言的一个显著区别。

此外,青海话的辅音和元音也有其独特的发音规律,需要特别注意和学习。

在词汇方面,青海话受到藏语和汉语的影响较大,因此在词汇上有很多独特的词语和表达方式。

比如,“吃饭”在青海话中可以说成“阿吉”,“喝水”可以说成“扎布”等,这些词汇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使用。

在语法方面,青海话的语序和词序与汉语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

同时,青海话中还有一些特殊的语法结构和句式,需要进行系统的学习和掌握。

青海话的常用词汇。

1. 问候用语。

你好,唉,唉。

再见,拜拜。

谢谢,多谢。

不客气,扎西德勒。

2. 日常用语。

吃饭,阿吉。

喝水,扎布。

睡觉,噶懒。

工作,拉巴。

3. 数字。

一,切。

二,尼。

三,萨。

十,波。

青海话的学习方法。

想要学习青海话,首先要重视听力的训练。

通过大量的听力练习,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青海话的发音和语调,提高自己的听力水平。

其次,要多与当地的人交流,尽量用青海话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更快地提高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阅读青海话的书籍和资料,系统地学习青海话的词汇和语法知识,从而全面提升自己的青海话水平。

总结。

青海话作为青海地区的主要方言之一,具有其独特的方言特点和语言魅力。

通过学习青海话,不仅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和文化,还可以拓宽自己的语言视野,增加自己的语言能力。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大家能够对青海话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对学习青海话有所帮助。

[经典语录]青海方言200例

[经典语录]青海方言200例

[经典语录]青海方言200例青海方言青海方言(一):1、大大阿大:父亲2、阿妈:母亲3、小叔:丈夫的弟弟4、姑舅:表兄弟5、婶子:婶母6、挑担:连襟,妻子姐妹的丈夫7、太爷:曾祖父8、达达:伯父9、阿太太奶奶:曾祖母10、外奶奶:外祖母新新妇:初婚少妇11、丈母:岳母。

女婿当面仍称阿妈12、老阿奶:老年男子对自己老伴的称呼13、阿爷:祖父或对老年男子的称呼14、舅舅:妻子的兄弟15、阿奶:祖母或对老年女子的称呼16、姨娘:姨母,前房儿子称继母为姨娘17、带羔子:贬称妇女改嫁带的子女18、婆娘:一般指中年妇女19、先后:妯娌20、外爷:外祖父21、丫头:女孩子22、尕妹:弟妻(只流行于农牧区)23、尕娃:男孩24、巴巴:叔叔,回民叫“阿爸”,前房儿女称继父为巴巴25、嬷嬷:伯母26、阿哥:哥哥27、新姐:嫂子(只流行农牧区)28、娘娘:姑母29、月娃娃:指刚出生或满月的婴儿30、丈人:岳父。

女婿当面仍称阿达31、奶干:最后生的孩子32、阿伯子:丈夫的哥哥青海方言(二):1、秀溜:秀气苗条2、受瘾:舒服3、高厥厥:突出的高4、饥脸:贪食5、红丢丢:很红6、苦及及:苦涩7、黑漆挖缺:又黑又脏8、攒劲:有本领能干9、麻骚:动作快10、硬叫:说人厉害11、绿湛湛:很绿12、逮:说人有本领13、蓝汪汪:很蓝14、干散:办事利落漂亮15、灰不楚楚:浅灰色16、红不及及:不好看的红17、辣嘘嘘:辣18、黄不下下:病态的黄19、跌拉:没本事20、松泛:简单21、黑洞马虎:很黑,看不清22、明几溜光:干净,明亮23、扎挖:厉害24、黑乌乌:不明亮25、展板:大方26、活泛:不呆板27、干旦:期望不大不济事28、胡都:很,十分29、岗掉了霎掉了:跑掉了30、酸啾啾:适口的酸31、款款:留意32、心疼:希奇漂亮33、旋旋:渐渐慢慢34、不得济:弱智,体质差35、白刺拉挂:不好的白36、停停儿:平均37、机溜:机灵青海方言(三):1、衣:钻钻:小孩穿的无袖、筒形棉衣汗:衬衣坎肩、夹夹:背心主腰:棉袄帮身:斜襟双层长衣皮袄:长皮衣皮褂:短皮衣衫子:单层布大襟长衫鸡窝:棉鞋被儿:被子老衣:老年人去世后穿的衣服孝衫:用白布制成的丧服2、食:饭:指面条、拉条等面食的总称汤:农牧区指面条搅团:用豆面粉做成的糊状饭拌汤:用面粉做成的稀汤熬饭:用肉、萝卜、洋芋等烩成狗浇尿油饼:一种边烙边浇油的饼子锅馍:一种用铁铸成的小圆锅制的馍馍麻食:一种用大拇指搓成的圆筒状面食,下到有稍子的汤里吃。

青海方言句子大全

青海方言句子大全

青海方言句子大全
青海方言是我国少数民族语言之一,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背景,句子表述也非常有趣。

下面,我们将通过分步骤的方式来介绍青海方言句子大全。

第一步,了解青海方言的基本特点
青海方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的不同地区,其中还有不同的方言类型。

总体来说,青海方言的特点包括音韵、语法和词汇等方面。

在音韵方面,青海方言中有很多独特的音素和声调,如发音不标准,相互混淆。

在语法方面,青海方言中动宾语的顺序较为灵活,而且常常缺少一些形式上的联系。

在词汇方面,青海方言里有很多与中文不同的词汇和说法,如“a鞋”(指手套)。

第二步,了解青海方言的表达方式
青海方言的句子表达方式也比较有特色。

例如,“几了吧”是一个非常典型的青海方言,意思是“你去吧”。

还有,“嘛讷瘙”表示“你要吃饭了吗”,“散它我”则表示“随它去吧”。

这些说法都有着独特的口语化特点,符合青海方言的文化特点和语言环境。

第三步,了解青海方言的地方差异
虽然青海方言在总体上有着一些独特的特点,但实际上在不同的地区,它们也会有一些差异。

例如,在青海省西部,有些方言中“牛肉”会被称为“阴阳肉”,而在其他地方则可能被称为“马肉”。

第四步,了解如何学习青海方言
要学好青海方言,首先需要了解其基本特点,然后需要不断积累词汇和表达方式。

可以通过观看青海方言的电视节目、听取当地民间艺人的表演、与当地居民交流等方式来学习。

总之,了解青海方言的基本特点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当地的文化和习惯,也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的生活。

青海方言经典句子

青海方言经典句子

青海方言经典句子1. 咋么了(zǎme le):这句话的意思是“发生了什么事情?”或者“你怎么了?”2. 类啊(lèi a):这句话是用来表示“真的吗?!”或者“有意思啊!”3. 准里瞎(zhǔn lǐxiā):这句话表示“胡说八道”或者“胡扯一通”4. 定了(dìng le):这句话是用来表示“好了,决定了”或者“行,就这样”5. 特嗨(tèhāi):这句话是表示“太棒了!”或者“特别开心!”6. 伢子(yázi):这个字是用来形容年轻人,特指小男孩子或者小姑娘7. 得意(déyì):这个字表示“自豪、骄傲”,也可以表示“得到了想要的东西”8. 信儿(xìn r):这个字是用来表示“消息、讯息”的意思,类似汉语的“信件”9. 鸟窝(niǎo wō):这个字是用来表示“房子”或者“家”的意思,类似汉语的“巢穴”10. 蛮子(mán zi):这个词是用来形容“野蛮、粗鲁”的人,也可以形容不守规矩的人11. 牛棚(niúpén):这个词是用来表示“牛舍”或者“畜棚”的意思12. 扎西德勒(zhāxīdélè):这个词是用来表示“好运”的祝福语13. 好单纯(hǎo dān chún):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人很“纯真、天真无邪”的意思14. 坐稳(zuòwěn):这个词是用来表示“坐稳了、别动”或者“注意安全”的意思15. 落红(luòhóng):这个词是用来表示“遗憾、失落”的意思,也可以表示“未婚女子”16. 巧妙(qiǎo miào):这个字是用来表示“巧妙、聪明”的意思,也可以表示“奇异、神秘”的意思17. 兔崽子(tùzǎi zi):这个词是用来表示“小孩子”的意思,也可以形容人很娇气的意思18. 县城(xiàn chéng):这个词是用来表示“城市、小镇”的意思19. 爱着你(ài zhe nǐ):这个词是用来表示“爱你”或者“深爱着你”的意思20. 扯淡(chědàn):这个词是用来表示“胡说八道”或者“扯谎”的意思,也可以表示“空话、废话”等意思。

青海话方言

青海话方言

青海话方言经考证,青海方言里存留了很多古汉语,更有与藏语、内地方言融合的痕迹,故一并注出,同赏。

娘娘――姑妈。

姨娘――姨妈。

阿大――父亲。

大大――父亲。

大大――伯伯。

爹爹――父亲。

阿妈――母亲。

姆妈――母亲。

爷(呀)儿――爷爷尕娃――男孩儿、小伙儿。

尕,小。

音嘎,ga。

奶肝儿――最小的儿子。

例句:他是家里的奶肝儿。

鞭娃――小孩,臭小子。

例句:这个鞭娃真坏。

脬蛋娃――小孩,比喻小孩象尿脬一样大。

脬,膀胱,泡音,pao.例句:这个事儿肯定是那几个脬蛋娃做下的。

婉子――女朋友。

例句:那个丫头是我的婉子,你别乱动。

欢蛋――漂亮活泼的大姑娘。

例句:那两个欢蛋是我们一个院里的。

连手――情人。

例句:去年的“花儿”会上,他们一人领了一个连手。

肉儿――爱人。

例句:哎哟妹妹啊我的肉儿,想起你,我就心疼。

猪脸宝宝――丑女孩。

例句:那个丫头纯一个猪脸宝宝。

奘指头――庄稼人。

奘,粗而大,壮音,三声,zhuang。

例句:我们奘指头,天天在地里打交道。

精脚――赤脚。

例句:你精脚就往外跑,不怕扎吗?精肚郎――光肚皮。

例句:他不穿上衣,天天一个精肚郎。

奶目头――额眉头。

例句:他在我奶目头一下,血就下来了。

脖板――脖子。

板颈――脖子。

犟板颈――固执,死犟。

例句:那个娃娃纯粹一个犟板颈,啥也不听。

孤拐――脚踝骨。

卵蛋窝――男性阴部,大腿弯。

尻子――屁股。

尻,青海话里发勾音,gou.野狐梁梁――小腿骨正面。

例句:他在我的‘野狐梁梁’上一脚,差点儿就断了。

指狐狸的脊梁,最脆弱的地方,不经打,故此。

阿嘞――是的。

此语有明显藏语痕迹。

例句:问:他说对了吧?答:阿嘞。

怕没有――不必害怕。

倒装句。

此语有明显藏语痕迹。

例句:晚上路灯很亮,怕没有。

撂――扔。

搅骚――搅扰,骚扰,破坏。

绾疙瘩――系疙瘩。

晚音,wan.奅烦――特别烦恼。

奅,大。

泡音,pao。

例句:哎哟,这件事儿让人奅烦啊。

熬煎――煎熬,心烦,痛苦。

例句:事情办不成,我熬煎着。

搅骚――搅扰,破坏。

[经典语录]青海方言200例

[经典语录]青海方言200例

[经典语录]青海方言200例青海方言青海方言(一):1、大大阿大:父亲2、阿妈:母亲3、小叔:丈夫的弟弟4、姑舅:表兄弟5、婶子:婶母6、挑担:连襟,妻子姐妹的丈夫7、太爷:曾祖父8、达达:伯父9、阿太太奶奶:曾祖母10、外奶奶:外祖母新新妇:初婚少妇11、丈母:岳母。

女婿当面仍称阿妈12、老阿奶:老年男子对自己老伴的称呼13、阿爷:祖父或对老年男子的称呼14、舅舅:妻子的兄弟15、阿奶:祖母或对老年女子的称呼16、姨娘:姨母,前房儿子称继母为姨娘17、带羔子:贬称妇女改嫁带的子女18、婆娘:一般指中年妇女19、先后:妯娌20、外爷:外祖父21、丫头:女孩子22、尕妹:弟妻(只流行于农牧区)23、尕娃:男孩24、巴巴:叔叔,回民叫“阿爸”,前房儿女称继父为巴巴25、嬷嬷:伯母26、阿哥:哥哥27、新姐:嫂子(只流行农牧区)28、娘娘:姑母29、月娃娃:指刚出生或满月的婴儿30、丈人:岳父。

女婿当面仍称阿达31、奶干:最后生的孩子32、阿伯子:丈夫的哥哥青海方言(二):1、秀溜:秀气苗条2、受瘾:舒服3、高厥厥:突出的高4、饥脸:贪食5、红丢丢:很红6、苦及及:苦涩7、黑漆挖缺:又黑又脏8、攒劲:有本领能干9、麻骚:动作快10、硬叫:说人厉害11、绿湛湛:很绿12、逮:说人有本领13、蓝汪汪:很蓝14、干散:办事利落漂亮15、灰不楚楚:浅灰色16、红不及及:不好看的红17、辣嘘嘘:辣18、黄不下下:病态的黄19、跌拉:没本事20、松泛:简单21、黑洞马虎:很黑,看不清22、明几溜光:干净,明亮23、扎挖:厉害24、黑乌乌:不明亮25、展板:大方26、活泛:不呆板27、干旦:期望不大不济事28、胡都:很,十分29、岗掉了霎掉了:跑掉了30、酸啾啾:适口的酸31、款款:留意32、心疼:希奇漂亮33、旋旋:渐渐慢慢34、不得济:弱智,体质差35、白刺拉挂:不好的白36、停停儿:平均37、机溜:机灵青海方言(三):1、衣:钻钻:小孩穿的无袖、筒形棉衣汗:衬衣坎肩、夹夹:背心主腰:棉袄帮身:斜襟双层长衣皮袄:长皮衣皮褂:短皮衣衫子:单层布大襟长衫鸡窝:棉鞋被儿:被子老衣:老年人去世后穿的衣服孝衫:用白布制成的丧服2、食:饭:指面条、拉条等面食的总称汤:农牧区指面条搅团:用豆面粉做成的糊状饭拌汤:用面粉做成的稀汤熬饭:用肉、萝卜、洋芋等烩成狗浇尿油饼:一种边烙边浇油的饼子锅馍:一种用铁铸成的小圆锅制的馍馍麻食:一种用大拇指搓成的圆筒状面食,下到有稍子的汤里吃。

青海方言_精品文档

青海方言_精品文档

博学笃行自强不息
青海方言
概述:
青海方言是汉语言系的一种方言,主要分布在中国青海省及附近地区。

由于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背景的影响,青海方言在语音、词汇
和语法等方面与其他方言存在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
青海方言的特点和发展。

一、语音特点:
青海方言的语音特点受到西北官话和藏缅语族影响。

在音节结构上,青海方言倾向于较为简单的音节,多为单音节或双音节词。

与普通
话相比,青海方言存在明显的声调差异,语调随着方言区域而有所
不同。

此外,青海方言还特点在发音上的浊化、咝化和后缩等特点,使其独具一格。

二、词汇特点:
青海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部分词汇具有独特的地方色彩。

在农业、畜牧业等特定领域的词汇中,青海方言更加丰富。

例如,\
1。

青海方言大全

青海方言大全

青海方言大全青海方言,是指分布在青海省各地的方言。

由于青海省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民族众多,因此青海方言也呈现出多样性和丰富性。

青海方言主要包括藏语方言、蒙古语方言、回族方言、土族方言等。

每种方言都有其独特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反映了当地民族的生活习俗、文化传统和历史沿革。

藏语方言是青海省最为广泛的方言之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西部地区。

藏语方言有着浓厚的藏族特色,其语音、词汇和语法与藏语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藏语方言中,有许多独特的词汇,如“拉莫”(意为美丽)、“嘎玛”(意为妈妈)等,这些词汇反映了藏族人民对自然环境和亲人的热爱和尊敬。

蒙古语方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部地区,是当地蒙古族人民使用的语言。

蒙古语方言与蒙古语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蒙古语方言中的词汇丰富多彩,如“哈达”(意为礼物)、“巴音”(意为富裕)等,这些词汇反映了蒙古族人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回族方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东北部地区,是当地回族人民使用的语言。

回族方言与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回族方言中的词汇具有鲜明的宗教和民俗特色,如“清真”(意为清真寺)、“开斋”(意为斋月结束)等,这些词汇反映了回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和传统习俗。

土族方言主要分布在青海省南部地区,是当地土族人民使用的语言。

土族方言与汉语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上也有一定的差异。

土族方言中的词汇反映了土族人民对自然环境和农耕生活的依赖和热爱,如“田园”(意为农田)、“耧斗”(意为耧斗鼓)等。

总的来说,青海方言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反映了青海省的多民族特点和文化传统。

通过对青海方言的研究和保护,可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青海省的民族文化,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推动青海省的经济社会发展。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更加了解青海方言的特点和价值,进一步关注和支持青海方言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共同促进青海省的民族团结和社会进步。

青海方言土味情话

青海方言土味情话

青海方言土味情话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的地区,各种方言和土味情话在这里层出不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青海方言中的土味情话。

首先,要介绍一下青海方言的特点。

青海方言主要分为藏语、汉语、蒙古语三大类,其中最为普及的是汉语方言。

青海汉语方言有很多特点,比如发音清晰、语调平稳、口音独特等等。

这些特点使得青海方言在土味情话方面也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

土味情话,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不太正经、有些“土”的情话。

在青海方言中,土味情话也是层出不穷,有些让人捧腹大笑,有些则让人心动不已。

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青海方言中的一些土味情话吧。

1. “嘞嘞呀,你是我心中的太阳啊!”——这句话听起来有些幼稚,但在青海方言中却是一句非常流行的情话。

它的意思是“你是我的心头好”。

2. “哇塞,你真是个好人啊!”——这句话听起来很普通,但在青海方言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

它的意思是“你是我心里的小棉袄,让我感到温暖”。

3. “你真是一位大美女!”——这句话听起来很普通,但在青海方言中却有着一些特殊的意义。

它的意思是“你是我心中最美的女人”。

4. “哎呀,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这句话听起来很可爱,但在青海方言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

它的意思是“你是我心中最懂事的人”。

5. “嘞嘞呀,你是我的小可爱!”——这句话听起来很萌,但在青海方言中却是一句非常流行的情话。

它的意思是“你是我心中最可爱的人”。

6. “哇塞,你真是个好姑娘啊!”——这句话听起来很普通,但在青海方言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

它的意思是“你是我心中最好的姑娘”。

7. “你真是个有气质的人啊!”——这句话听起来很普通,但在青海方言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

它的意思是“你是我心中最有气质的人”。

8. “哎呀,你真是个好妹妹!”——这句话听起来很可爱,但在青海方言中却有着深刻的含义。

它的意思是“你是我心中最好的妹妹”。

以上就是一些青海方言中的土味情话,它们或许听起来有些幼稚、有些“土”,但它们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感。

北方方言体系--青海方言 (2)

北方方言体系--青海方言 (2)

青海方言的组成及简介
诗经》之《国风》有《桃夭》一诗:“桃之夭夭,灼 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形容青春美好的姑娘美艳如桃花。“灼灼其华”
是说桃花般美丽的姑娘又如灼灼的光焰异彩照人。后两句说, 这样美好的姑娘嫁到婆家,肯定会使婆家家庭美满。而“桃之 夭夭”中的“桃”与“逃”谐音,后人遂以“逃之夭夭”表示 逃跑,其意多含诙谐或嘲讽的成分在内。如此,这“桃之夭夭” 便毫无理由地和“逃之夭夭”“联姻”,而成为逃跑的代名词 了。 白龙马它吃了千江水, 就只为身驮了取经的唐僧;我为你变成 了桃儿客,大哥哥你揣你个家的良心!
青海方言的组成及简介
青海的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体系。由于历 史上人口的 迁徙、各民族长期相处, 形成了青海汉语自己的独特风格。青海方言 (青海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大 抵属于中原官话的秦陇片,其中各地方言又有 不同,青海汉语方言的形成和文化内涵非常复 杂,可谓方言的语言特色
1,不分前后鼻音 2,在声母方面,普通话凡读为“zh”、 “ch”、“sh”的翘舌音在青海话里明显地分 为两类,一类仍读“zh”、“ch”、“sh”, 与普通话相同,一类却读成平舌音“z”“c”、 “s” 3,声调,尾音
青海方言的语法特色
1,宾语、动词用法上普通话中宾语一般在动词 之后,青海方言而则相反,如“你黑饭吃了 没?”(普通话:你吃晚饭了没有?);“你 茶喝了吧?”(你喝茶了吗?);状语与否定 副词的用法上把状语放在否定副词之前,如 “你胡不要说煞”(你不要乱说);“你赶紧 把饭做好”(你抓紧时间做好饭);
青海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青海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1
青海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辅音声母自带音节

被我们遗忘的一些青海方言

被我们遗忘的一些青海方言

被我们遗忘的一些青海方言方言是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方言,它传承千年,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下面是XX方言大全栏目收集到的被我们遗忘的一些青海方言,希望能够帮助你去了解更多的地区文化特色,认识方言蕴含的文化艺术。

一、读法一样,意思不一样的方言站:青海方言中当然也指“站立”。

另外,它还有一个意思:“住宿”。

有个已经消失的词叫“站店”,就是“住旅舍”。

青海花儿中有这样的唱词:“尕马儿拉上着下四川,夜黑着没处儿站了;热身子趴了个冷地方,命苦着把天哈怨了。

”柯:这里不是指草木的枝子或叶子,也不是指围棋的雅称“烂柯”。

在青海方言里它当动词用,就是砍伐。

山里的护林人员用得最多,每到冬天,他们都要给树木“柯枝子”。

杠:说一个词,大家就明白了,“烟杠火冒”。

就是四处飘散的意思。

刮风了,“风沙杠着”;下雪了,“雪渣儿杠着”;磨面去了,“面杠着”。

还有一个意思,当“铲”解:“把土杠着架架车里”;“把粪杠着背斗里”。

还当“踢”解:“尻门上杠给两脚”。

就是不当它的原意“棍棒”或“垂直的道道”解。

绷:在青海方言中,它是指大睁着眼睛死盯着看。

”眼睛绷成恨猴着”,这是青海人的一句俗语。

“恨猴”是指猫头鹰,这又是一个被遗忘的词。

农村婆婆时常这样抱怨儿媳妇:“大绷着两个眼睛看着,还叫猪娃把酵头儿坛坛毁掉了。

”汪:这个好理解,“眼泪汪汪”,是形容词。

“地下汪着水”,是动词。

唯独青海方言中,它当量词用:“大门前头一汪水,癞肚蛙耍拳着哩。

”还有一个词:“汪实”。

“那个家的席汪实”,指席面丰盛。

世: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词,古曲中就有它的影子。

就是“生就”、“长”的意思。

“世下的骨都长下的肉”,这是我在元曲中看见过的。

花儿中也有这样的唱词:“好看世在个眼睛上,心疼世在个嘴上。

”缓:本来是“慢”的意思,在青海方言中却是“休息”。

“羊待阴山里吃草哩,我待阳洼里缓下。

”这是懒汉的经典语言。

欢:不要以为青海方言中有个“欢旦”就理解为“漂亮”,它的真正意思是“胖”。

你看的懂吗青海话

你看的懂吗青海话

青海人将青海话,你看得懂吗1.一位从牧区来西宁城里买东西的阿卡去乘公交车,上车的时候发现很多人都拿着一张卡对准卡机,然后会不时的想起:“学生卡,职工卡……”等他上车时,他便伸出手掌对着卡机,嘴里说道:脑是阿卡~2. 唉!想吃点花卷还不想吃蒸哈子,想吃点锅盔还不想吃烙哈子。

人活成抹布了,心成掉铺曾了,头发成掉毡毡了。

唉,收不到你的信息了,脑把你想成咒世了!3.有一个北京人到西宁来,第二天早上,北京人问青海人早上吃什么?青海人回答说:吃馍馍奶子。

北京人一听:什么?你们青海人早上吃:摸摸奶子?4.一次一哈尔滨人问青海人,说你们西宁冷还是我们哈尔滨冷?青海人就逗他,说我们西宁比你们这还要冷啊,冬天上厕所都要拿砖。

朋友问拿砖干什么,青海人说天气太冷啊,出去尿尿用啊。

西宁冬天的时候只要尿尿,那肯定会变成一道冰弧,没法提裤子的,所以只能在上完厕所以后用砖头把冻成冰弧的尿液用砖敲掉。

他居然也相信~5.个人去太空考察。

允许没人带一样东西。

美国人带了一个健身器,俄罗斯人带了一个美女,中国人爱好大烟,带了一袋大烟。

太空游结束,记者问三个人的体验。

美国人露出了一身的肌肉,俄罗斯人生了一个小孩,最后问中国人有什么感受,中国说“求多哈子,忘掉着打火机毛拿啊!”6.廊外沟有一个懒大嫂,啊懒着懒找毛发儿佛.啊门家懒? 板颈里地垢伽三寸三,头发活像个死毡毡.啊门家懒?养哈子年猪像家半.喂哈子鸡儿打呼闲.啊门家懒?一年到头地不洗碗.氽家人吃子司考锅儿饭.热头儿毛到找费哈了.你看好活像丝呼了半斤大曲找醉哈了.热头儿到了找还毛起来.把娃娃们午找打摆摆.鸡儿叫.猪娃儿喊……7.一美国人、一俄罗斯人,还有一青海人比酒,谁也不服谁,就找一老鼠论证。

美国人将一杯威士忌灌入老口中,老鼠立摇摆了起来,晃晃悠悠;俄罗斯人给老鼠喝了一口伏特加,老鼠立刻醉倒在地,正当其得意之时;青海人不慌不忙拿出一瓶互助大曲,只见老鼠闻了一下就立刻跑了出去。

当大家在纳闷时,见那只老鼠又冲了回来。

青海方言

青海方言

青海方言一、日常用语(一)常用口语阿么了———怎么了?阿么个———怎么样?一挂———(1)一会儿。

如请您稍等,我一挂就来。

(2)全部,所有的。

心疼———模样好看。

多指小孩和少女。

发麻——厉害,牛逼。

(褒义)逮——也指厉害。

(褒义)夫着——语气助词。

发麻夫着:厉害!你好着撒———你好吗?你忙啥着———你在忙啥?阿来———应答词,表示同意对方说的。

喧———交谈、聊天。

阿个人———谁?脑—————我家门----- 他们脑门----- 我们组撒着啊----- 干吗呢?偏(pian三声)传------别扭、麻烦毛有——没有求多俩----- 生气了(贬义)你罚聊吗---- 你累了吗搅沫末---罗嗦、胡搅蛮缠你组撒者----- 你在做什么?赞襟———极好。

Zan jin。

例句:那个小伙赞襟啊。

囊头、囊怂——笨蛋,懵头。

音nang。

例句:连这个都不会做,你真是个囊头。

你这个怂!——骂人的话(慎用)瓦清———明白,知道。

例句:脑再说一次,你挖清了没?脑瓦不清——我不明白,不懂!丫头————女孩尕娃————男孩浪————游玩、逛悠。

去西宁浪一圈!拉呼———打呼噜,不干练、拖拉干散(san三声)———利索,麻利,痛快。

例句———那个人干散。

乔————请客例句:有空,脑乔你一顿!啊起俩----- 到那里阿扎两———在哪儿?阿扎价———从哪儿?啊扎———哪里。

扎哩———这里。

直扎俩----- 在这里乃扎俩-----在附近乃-扎-----很远处鞭娃———小孩,臭小子。

例句:这个鞭娃真坏。

(贬义)脬蛋娃———小孩(贬义)。

脬,pao.例句:这个事儿肯定是那个脬蛋娃做下的。

娘娘———姑母,也可称呼中年的已婚妇女。

老阿奶——称呼老年妇女。

脑给家缶(fou一声)给——我和他说一下!缶给:说给!吃中午——吃午饭哈来——下来。

西宁哈来料!你忙桌,脑先走。

——你忙着,我先走。

吃咒———发誓。

偏闲串、拉干蛋、囋刚拉———闲聊天。

讲古今儿———讲故事。

青海方言版

青海方言版

青海方言版《吉祥三宝》
阿妈:阿大偷着吃了一个糍粑。

——就斯俩?
阿妈:阿大偷着喝了两碗奶茶。

——真自嘛?
阿妈:奶茶里面和了好多曲拉。

——那甲还会吃呗?
阿大:脑门今天早上吃点啥俩?——馍馍奶茶!
阿大:脑门今天中午吃点啥俩?——羊肉手抓!
阿大:脑门今天晚上吃点啥俩?——面片下哈!
奶茶、面片、手抓就是快乐的一家!尕渣:太阳出来皮袄你就脱下。

——脑感冒哈俩!
尕渣:羊肉吃了冰水你包喝哈!——脑肚肚疼俩!
尕渣:肚肚疼了帐房外头把哈!——那脑把去俩!
草原、牛羊、帐房就是吉祥的一家……祝大家工作快乐!。

青海话日常用语

青海话日常用语

青海话日常用语青海话是青海省特有的一种方言,也是当地人日常交流的语言。

青海话与普通话有很大的差别,不仅在发音上有所不同,而且在词汇和语法上也有很大的区别。

在青海省,几乎所有的居民都能说青海话,因此学习青海话对于了解当地的文化和风俗非常有帮助。

青海话的发音比较特殊,其中最常见的是“儿化音”,即在词尾加上一个“儿”字。

例如,普通话中的“好”在青海话中发音为“哈儿”,“吃饭”则是“吃饭儿”。

此外,青海话中还有很多声母和韵母的组合,如“哇嘎”、“嘎嘎”、“哇嘎嘎”等,这些都是青海话中比较常见的发音。

青海话的词汇也非常独特,有很多词汇是普通话中没有的。

例如,“热糊子”就是指热麦片粥,“赶鱼”则是指捉鱼,“热吃”则是指热饮食,“拉肚子”则是指腹泻,“脂肪肝”则是指脂肪肝病等。

这些词汇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因此学习青海话的人也需要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在青海话中,有很多常用的日常用语,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青海话日常用语:1. 早上好 - 早上好啊(zaoshang hao a)2. 晚上好 - 晚上好啊(wanshang hao a)3. 谢谢 - 拉谢(la xie)4. 不客气 - 没事(mei shi)5. 对不起 - 拉嘞(la lei)6. 没关系 - 没事(mei shi)7. 你好 - 您好(nin hao)8. 再见 - 拉嘞(la lei)9. 好吃 - 好吃咯(hao chi lo)10. 好喝 - 好喝咯(hao he lo)11. 累了 - 累死了(lei si le)12. 快点 - 快点儿(kuai dian er)13. 慢点 - 慢点儿(man dian er)14. 睡觉 - 排床(pai chuang)15. 走路 - 走路咯(zou lu lo)16. 骑车 - 骑车咯(qi che lo)17. 开车 - 开车咯(kai che lo)18. 看电视 - 看电视咯(kan dian shi lo)19. 听音乐 - 听音乐咯(ting yin yue lo)20. 玩手机 - 玩手机咯(wan shou ji lo)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青海话日常用语,这些用语在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因此学习青海话的人也需要掌握这些用语。

北方方言体系--青海方言 (2)ppt课件

北方方言体系--青海方言 (2)ppt课件
按标准话仍称“wo”,把“我们”却称“阿门”。
10
11
青海方言的组成及简介
青海的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体系。由于历 史上人口的 迁徙、各民族长期相处, 形成了青海汉语自己的独特风格。青海方言 (青海汉语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大 抵属于中原官话的秦陇片,其中各地方言又有 不同,青海汉语方言的形成和文化内涵非常复 杂,可谓化石级研究
14
青海方言的组成及简介
诗经》之《国风》有《桃夭》一诗:“桃之夭夭,灼 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形容青春美好的姑娘美艳如桃花。“灼灼其华”
是说桃花般美丽的姑娘又如灼灼的光焰异彩照人。后两句说, 这样美好的姑娘嫁到婆家,肯定会使婆家家庭美满。而“桃之 夭夭”中的“桃”与“逃”谐音,后人遂以“逃之夭夭”表示 逃跑,其意多含诙谐或嘲讽的成分在内。如此,这“桃之夭夭” 便毫无理由地和“逃之夭夭”“联姻”,而成为逃跑的代名词 了。 白龙马它吃了千江水, 就只为身驮了取经的唐僧;我为你变成 了桃儿客,大哥哥你揣你个家的良心!
9
青海方言的语法特色
“着”在普通话里作为虚词,青海话作为虚词在不同语言条件下可以有两 种不同的读音,如:“张工还没来着,其他的人一挂来着”,前一个“着” 读音如“招”,后一个“着”字读音为“遮”
“啥”青海话中作为语气助词经常出现,如:“你喊给一啥”(你去叫一 下);
“佛”青海话中经常在句尾使用,作为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或肯定的语气, 如:“家阿蒙没来佛?”(他怎么没来呢?);“家说不来了佛”(他说 他不来了);
1
(1)北方方言区。为汉语的主流。以北京话为代表. (2)吴方言区。以上海话为代表。 (3)赣方言区。以南昌话为代表。 (4)湘方言区。以长沙话为代表。 (5)闽方言区。以福州话和厦门话为代表。 (6)客家方言区。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 (7)粤方言区。以广州话为代表。

青海土话—青海方言的小段子

青海土话—青海方言的小段子

青海土话—青海方言的小段子
青海土话—青海方言的小段子
青海人到北京打车,司机知道后说:“青海人说话爱带‘球’字,你一句话里带三个就免费”。

青海人说:“你拉了拉球子不拉了算球子看你的球怂样子!”
唉!想吃点花卷还不想吃蒸哈子,想吃点锅盔还不想吃烙哈子。

人活成抹布了,心成掉铺曾了,头发成掉毡毡了。

唉,收不到你的信息了,脑把你想成咒世了!
据萨摘?吃料毛?看好巴脑忘掉料白,典华也不答,新西也部发!
拿尼砝码摆!韩司脑笔交友梁新,把尼闻后搞!最进阿门高?
闹把尼弧度香!
春天到聊,复叶溜料,一个尕巧儿在复上叫摘,一个老巧儿飞着过来着佛:“你X子子的喊闹子鞭摘吗?”尕巧儿嘴上撒呀毛佛,心了头想着:“老勾毛于你的鞭相干吗!”
一头含蓄的公牛对一头母牛温柔的说:"爱拉乌有",母牛说:"卡码毛有,你阿扎子,边娃!"
曾经有一碗胡度咧香的面片撩在脑德跟前脑莫求管呐!挖清地时候发现脑就是个吃鼻!阳世上最球多地事就斯之高。

唉!偏传哈地!。

青海方言课程教案模板

青海方言课程教案模板

青海方言课程教案模板教案标题:青海方言课程教案模板教案目标:1. 了解青海方言的背景和特点。

2. 学习基本的青海方言词汇和语法。

3. 提高学生对青海方言的听说能力。

4. 培养学生对青海方言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教学内容:1. 青海方言的概述a. 介绍青海方言的地理分布和使用人群。

b. 分析青海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和共通之处。

2. 青海方言的基本词汇a. 学习基本的问候语和日常用语。

b. 掌握数字、时间和地点的表达方式。

c. 学习家庭成员、食物和动物等常见词汇。

3. 青海方言的语法和语音特点a. 比较青海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差异。

b. 学习青海方言的特殊发音和语调。

4. 青海方言的听说训练a. 听力练习:通过听录音和对话,提高学生对青海方言的听力理解能力。

b. 口语练习:通过角色扮演和对话练习,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青海方言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该方言的兴趣。

2. 概述:简要介绍青海方言的背景和特点,激发学生对该方言的好奇心。

3. 词汇学习:呈现并教授基本的青海方言词汇,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这些词汇。

4. 语法和语音学习:比较青海方言与普通话的语法和语音特点,通过示范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这些特点。

5. 听说训练:通过听力练习和口语练习,提高学生对青海方言的听说能力。

6. 练习与巩固:设计练习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的青海方言知识。

7.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感受。

教学资源:1. 青海方言的录音和视频资料。

2. 青海方言的词汇表和语法说明。

3. 练习题和活动设计。

评估方式:1. 听力理解测试:播放青海方言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写或回答相关问题。

2. 口语表达测试:要求学生用青海方言进行对话或演讲。

3. 课堂参与评价: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和表现。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和使用青海方言,可以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交流平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日常用语(一)常用口语阿么了———怎么了?阿么个———怎么样?一挂———(1)一会儿。

如请您稍等,我一挂就来。

(2)全部,所有的。

心疼———模样好看。

多指小孩和少女。

发麻——厉害,牛逼。

(褒义)逮——也指厉害。

(褒义)夫着——语气助词。

发麻夫着:厉害!你好着撒———你好吗?你忙啥着———你在忙啥?阿来———应答词,表示同意对方说的。

喧———交谈、聊天。

阿个人———谁?脑—————我家门----- 他们脑门----- 我们组撒着啊----- 干吗呢?偏(pian三声)传------别扭、麻烦毛有——没有求多俩----- 生气了(贬义)你罚聊吗---- 你累了吗搅沫末---罗嗦、胡搅蛮缠你组撒者----- 你在做什么?赞襟———极好。

Zan jin。

例句:那个小伙赞襟啊。

囊头、囊怂——笨蛋,懵头。

音nang。

例句:连这个都不会做,你真是个囊头。

你这个怂!——骂人的话(慎用)瓦清———明白,知道。

例句:脑再说一次,你挖清了没?脑瓦不清——我不明白,不懂!丫头————女孩尕娃————男孩浪————游玩、逛悠。

去西宁浪一圈!拉呼———打呼噜,不干练、拖拉干散(san三声)———利索,麻利,痛快。

例句———那个人干散。

乔————请客例句:有空,脑乔你一顿!啊起俩----- 到那里阿扎两———在哪儿?阿扎价———从哪儿?啊扎———哪里。

扎哩———这里。

直扎俩----- 在这里乃扎俩-----在附近乃-扎-----很远处鞭娃———小孩,臭小子。

例句:这个鞭娃真坏。

(贬义)脬蛋娃———小孩(贬义)。

脬,pao.例句:这个事儿肯定是那个脬蛋娃做下的。

娘娘———姑母,也可称呼中年的已婚妇女。

老阿奶——称呼老年妇女。

脑给家缶(fou一声)给——我和他说一下!缶给:说给!吃中午——吃午饭哈来——下来。

西宁哈来料!你忙桌,脑先走。

——你忙着,我先走。

吃咒———发誓。

偏闲串、拉干蛋、囋刚拉———闲聊天。

讲古今儿———讲故事。

孽障拉拉———很可怜。

泼烦、熬煎———发愁。

实干念儿———确确实实。

孤家———自己。

谈嫌———指出缺点;嫌弃。

染缠、罗嗦———不干脆。

召悄悄儿———不要再说了。

将才、将头里———刚才。

停停儿———均匀地。

如停停儿分给大家。

捣懂、捣拨、抓制、抓弄———哄骗欺人。

寻岔儿、寻岔头儿———有意闹事、找借口。

漫散、抹光墙、灌米汤———应付人、哄骗人、奉承人。

累持———负担重。

赚香隐———占便宜。

弄松、鸾给———粗制滥造,对付过去。

麻大———不顺利、麻烦、有问题。

滚串———不按约定的话办事。

转巴浪———说话不算数。

吃黑食———受贿。

搅搭、搅干、搅骚———捣乱、干扰。

点眼药———告状。

墩给了、杠给了———受到指责、训斥、抢白。

咒劲、冷捧、挣捧———指趾高气扬的人。

编弄、谎皮胎———指说话不老实。

攒匠、吹筒筒、胡擂———指说大话、吹牛皮。

待应、应酬———招待客人。

打平伙———几个人平均出钱吃喝。

咒世、洋浑、瓜子、傻干、囊尕、愣头、二郎保———指愚蠢、蛮横、鲁莽、头脑不清醒、笨拙的人。

干旦———不起作用,不抵事。

棒间———差不多,基本上可以。

攒麻、麻利、攒劲———指聪明干练。

悖善、瞎货、烂干、不胎核、不日代———指不正派、不成材、不上路的人。

撩乱、跌拌、烦乱、收就———指肯干勤俭之意。

犟板颈———固执,听不进别人之话。

咬巴———左性子的人。

样范———姿态、姿势、模样。

展板、大样、派来------体貌好看,态度大方。

热头(日头)红了———---天晴了。

明儿、明早儿———--明天。

夜来、夜来个儿———昨天。

今儿——————今天。

多早——————几时。

麻沙儿———----天刚黑。

晌午———------中午。

后晌———------中午以后。

旮旯------角落儿。

昂—————粗大。

喜查———和蔼殷勤。

尕眼眼、抠皮———吝啬、小气,过于精打细算的人。

受瘾———舒服。

思谋———考虑。

打划———计划。

操剥、整遭———整人、整东西。

谋量———估计。

撂掉、漫掉———扔掉。

卡码———泛指某种内涵联系和规矩。

如有卡码,没卡码。

脖板、板颈———脖子。

胳杵———胳膊弯后的骨节,肘。

跛膝盖———膝盖。

骨拐———踝骨。

干饼、脖根豆儿———指打耳光。

懒旦弯———大腿弯。

天门、额头———前额。

脸脑———面孔、脸。

一单吃、一卡吃———指一下子。

敦几捶———用拳头冲击几下。

一里麻拉、一挂、一挂麻拉———所有的,全部。

款款儿、将将儿———轻轻儿的意思。

美美价———狠狠地。

盘膝打脚———指盘膝而坐。

该———街求多----- 遗憾忽毒辣-----非常忽毒辣求多-----非常遗憾黑高儿.----昨天鸟吧----- 不讲理闹监/ 泡饭----- 心烦抽地板-----不团结。

给杂-----烦发拉拉-----质量不好的东西!电报鸡———初出茅庐的司机满皮胡搅----- 乱说话闹边起里哇/ 距撒起俩-----去干吗精脚———赤脚。

例句———你精脚就往外跑,不怕扎吗?精肚郎———光肚皮。

例句———他不穿上衣,天天一个精肚郎。

奶目头———额眉头。

例句———他在我奶目头一下,血就下来了。

卵蛋窝———男性阴部,大腿弯。

尻子———屁股。

尻,青海话里发勾音,gou.怕没有———不必害怕。

倒装句。

此语有明显藏语痕迹。

例句:晚上路灯很亮,怕没有。

撂———扔。

绾疙瘩———系疙瘩。

晚音,wan.海纳———凤仙花。

棒尖———棒,极好。

例句:哎,你棒尖啊。

漾———流淌。

漾,原意液体太满向外流,yang。

例句:水桶倒了,水漾掉了。

咂饭———吃饭。

咂,原意仔细辨别滋味,音za。

例句:你咂饭了吗?谝———讽刺,挖苦,胡扯。

谝,原意夸耀、显示,片音,三声,pian。

例句:好了好了,你再别谝我了,我知道错了。

咂瓶瓶———喝酒。

例句:走,跟我‘咂瓶瓶’去。

年时———去年。

例句:我年时冬里去过他家。

旦是———若是。

例句:你旦是不给我,我也不要了。

跌绊———忙活,折腾。

例句:他跌绊了半天,也没把事儿做好。

殁———去世。

墨音,mo。

例句:他父亲刚殁了。

灵干———麻利,能干。

例句:那个人做事儿灵干。

栽扎———嘱咐。

例句:临走时,你给他多栽扎几句。

丁丁马勺———蝌蚪。

例句:昨天他们在小水湾里看到很多丁丁马勺。

孽障———可怜。

原意邪恶。

例句:他妈妈没人管,连饭吃不上,孽障啊。

背的杂面袋袋,放的饼干屁———比喻说着与身份不相符的话。

例句:你刚上了两天学,进门就把阿大叫爸爸,把爸爸叫叔叔。

我说你还是别说洋话了,‘背的杂面袋袋,放的饼干屁’,不象啊!吃了碗酸奶,要牙签,上了碗面片,要买单,剩了点儿汤汤,要打包———比喻做与身份不相符、故意摆谱的事。

例句:你进城两天半,见了几次盘盘碟碟盆盆罐罐,就‘吃了碗酸奶,要牙签,上了碗面片,要买单,剩了点儿汤汤,要打包’,装啥啊装!人梢子———人尖子。

例句:妹妹是花里的俊牡丹,哥哥我就是人梢子。

年猪儿———准备过年宰杀的猪。

例句:他因为困难,把年猪儿都早早卖掉了。

美咂了———美极了。

例句:这是给我的奖金吗?美咂了。

锛———用脚尖踢。

奔音,ben。

例句:他在我腿上锛了一脚。

咧哇———客气。

例句:这是给你的,拿上吧,别咧哇了。

谩散———哄、夸、嘲讽。

谩,原意欺骗、蒙敝,man。

例句:大哥你再别谩散我了,我知道我做的不好啊。

谝闲传———闲聊天。

谝,原意夸耀、显示,片音,三声,pian。

例句:他们一天没事儿干,总在一起谝闲传。

咬巴———固执,死犟。

例句:说的这么明白,你还咬巴啥?展板———体貌好看,姿态大方。

例句:那个人展板啊。

家什———打人的东西。

例句:你家什都没拿,你能打过他吗?拉展———快速。

例句:他一听不好,拉展了就跑没影了。

吃烟———抽烟。

扁食———饺子。

胡墼———土坯。

墼,击音,ji。

难心———伤心、悲伤嚓————咬晚夕———晚上缓————休息,如“缓一挂”梢子———指人中的优秀者拌————摔打咒世———呆、愚、蛮横、傻骨拐———踝骨干撩乱——瞎忙,白干,事倍工半谝椽———引申为闲聊、不正经花烦———热情、灵活毛敦敦——毛茸茸底箍儿———家产,家底儿马爬————前倒、在跟斗单单儿———专门憨敦敦———天真可爱的样子肘上———同“板上”,摆架子贼骨都——奸刁玩劣之人(三)孩童用语衲衲———衣服。

扎扎———走路。

牙牙———肉。

面面———饭。

丹丹———果子。

甜甜———糖。

扭扭———奶。

徐徐———洒尿。

更更———拉屎。

尕尕———脏物。

罕希———喜爱。

机溜———聪明。

阿物儿———指怪物、鬼怪,用来吓唬小孩。

(四)食物方面捋面、拉条、长面———长面条。

哨子面、炸酱面———伴有菜汤的长面条。

面片、寸寸、旗花、寸面叶———指各种式样的短面条。

破布衫、巴罗、丁丁、疙瘩、搅团、搓鱼儿———指各种式样的杂面饭。

拌汤———白面或杂面、豆面做的面糊糊。

狗浇尿油饼、宽水油饼、蜜馓、果儿、麻花、翻跟头、馓子———指格式油炸面馍食物。

月饼、馒头、卷卷、油包儿———指各式用白面蒸制的馍馍。

油花、锅踏、砖包城———杂面蒸制的各式馍。

锅盔、焜锅、旋旋、亢亢———烙制的馍。

献子———奠祭神佛、亡灵用的大蒸馍。

曲连———女儿生子后娘家人等亲友做10 或满月时烙制或蒸制的大饼,中间有孔。

手抓———用手抓着吃的大块熟羊肉。

二、称谓用语阿大、爹爹、阿爸(藏语用语)———父亲。

姆妈、阿妈———母亲。

达达———伯父。

嬷嬷———伯母。

阿爸(回族用语)、爸爸———叔父。

或成年男子。

婶婶、新婶———婶母。

姑丈、姑大大(回族用语)———姑夫。

丈人———岳父(女婿当面随妻子称大大、阿大,不称丈人)。

丈母———岳母(女婿当面随妻子称姆妈、阿妈,不称丈母)。

姨夫———对姨娘丈夫的称谓。

姨娘———姨母。

对母亲姊妹的称谓。

对父亲的小老婆亦称姨娘。

阿舅———舅舅,对母亲兄弟的称谓。

舅母———对舅舅妻子的称谓。

姑舅哥、姑舅———表兄、表弟或舅父、姑父之子。

也可用来称呼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子。

姑舅姐———表兄弟的妻子。

一般统称姑舅姐。

丫头———小女孩。

尕娃———小男孩。

公公———丈夫的父亲(媳妇当面称大大、阿大,不称公公)。

婆婆———媳妇当面称阿妈、姆妈,不称婆婆。

阿伯子———丈夫的哥哥(当面称哥哥)。

小叔子———丈夫的弟弟(年幼时当面称其名,年长时按排行称他爸)。

如他三爸、四爸。

小姑儿、大姑儿———丈夫的妹妹、姐姐,不用于当面。

大舅子、小舅子———妻兄、妻弟,不直称。

阿爷、爷儿———祖父。

阿奶、奶奶、奶儿———祖母。

婆娘———泛指已婚妇女。

带贬义。

外爷———外祖父。

外奶奶———外祖母。

奶干儿———最后生的孩子。

太爷———曾祖父。

太太———曾祖母。

重孙———玄孙。

挑担———连襟,妻的姊妹的丈夫,当面不称。

新姐———嫂子。

尕妹———弟妻。

隔山兄弟、姐妹———指同母异父所生的兄弟姐妹。

叔伯弟兄、姐妹———堂兄弟、堂姐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