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专题总结知识点及练习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物理滑轮知识点总结一、滑轮的定义与种类。

1. 定义。

- 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能够绕轴转动的小轮。

2. 种类。

- 定滑轮:使用时,轴固定不动的滑轮。

- 动滑轮:使用时,轴随物体一起移动的滑轮。

二、定滑轮。

1. 特点。

- 不省力,即拉力F = G(G为物体重力)。

- 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例如,在升旗时,通过定滑轮改变拉力方向,使人能在地面方便地将国旗升起。

2. 实质。

- 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杠杆,其动力臂l_1等于阻力臂l_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_1l_1 = F_2l_2,可得F = G。

三、动滑轮。

1. 特点。

- 省力,当不计动滑轮重、绳重和摩擦时,拉力F=(1)/(2)G。

如果考虑动滑轮重G_动,则F = (1)/(2)(G + G_动)。

- 费距离,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是物体上升高度h的2倍,即s = 2h。

2. 实质。

- 动滑轮实质是一个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动滑轮的支点在绳与轮的切点处(轮的边缘),动力臂是轮的直径,阻力臂是轮的半径。

四、滑轮组。

1. 特点。

- 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省力情况:在不计绳重、动滑轮重和摩擦时,拉力F=(1)/(n)G(n为承担物重的绳子段数);如果考虑动滑轮重G_动,则F=(1)/(n)(G + G_动)。

-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与物体上升高度的关系:s=nh。

2. 滑轮组绳子段数n的确定。

- 可以通过数直接与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来确定n。

例如,在一个简单的滑轮组中,如果有3段绳子直接与动滑轮相连,那么n = 3。

3. 组装滑轮组。

- 若要省力,则绳子先系在动滑轮的固定挂钩上,从内向外绕;若要改变力的方向,则绳子先系在定滑轮的固定挂钩上,从外向内绕。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滑轮(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滑轮(基础)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初中物理重难点突破知识点梳理及重点题型巩固练习滑轮(基础)【学习目标】1、理解定滑轮、动滑轮特点、实质及其作用;2、理解滑轮组的作用及滑轮组的装配图。

【要点梳理】要点一、定滑轮和动滑轮(《滑轮》392030定滑轮和动滑轮)周边有槽,中心有一转动轴的轮子叫滑轮,因为滑轮可以连续旋转,因此可看作是能够连续旋转的杠杆,仍可以用杠杆的平衡条件来分析。

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在工作过程中,轴的位置随物体移动的滑轮叫做动滑轮。

要点诠释:1、定滑轮:如下图甲所示,我们可把一条直径看成杠杆,圆心就是杠杆的支点,因此,定滑轮实质是等臂杠杆。

定滑轮的特点是它的转轴(支点)不随货物上下移动。

2、动滑轮,如下图乙所示,特点是它的转动轴会随物体上下移动,它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省力杠杆,它的转动轴是阻力作用点。

3、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使用定滑轮虽然不能省力,但可以改变用力方向,给工作带来方便。

使用动滑轮可以省力,但要多移动距离。

要点二、滑轮组把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构成滑轮组。

要点诠释:1、特点:既可省力,又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但费距离。

2、结论:在使用滑轮组时,滑轮组用几段绳子吊着动滑轮,提起物体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

如果考虑动滑轮的重力,则有n 动物GG F +=。

要点三、根据要求设计滑轮组1、根据要求确定动滑轮上绳的段数。

2、根据绳的段数,确定动滑轮的个数:一个动滑轮可拉2段绳,还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也可以拉三段绳,但就不能改变用力方向了。

设想如果需要n段绳(n为偶数),那么就需要n/2个动滑轮和n/2个定滑轮穿绳组装时,绳的固定端要固定在定滑轮下的挂钩上(这叫做“偶定”),若不改变力的方向,还可少用一个定滑轮,即12-n 个定滑轮。

如果n 为奇数,则需要21-n 个动滑轮和同样数目的定滑轮,穿绳时,绳的固定端要拴在动滑轮上方的挂钩上(这叫做“奇动”),这不能改变用力方向,如果还想改变用力方向,就应再加一个定滑轮,即21+n 个定滑轮。

滑轮知识点总结及例题

滑轮知识点总结及例题

滑轮知识点总结及例题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可以改变施加力的方向和大小。

它通常由一个轮子和固定在轮子上的轴组成。

滑轮通常被应用在机械系统中,用来转移力量或者改变力的方向。

滑轮的原理:滑轮的原理是利用固定的轴和转动的轮子,来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当一个力施加在滑轮上时,滑轮会转动,并传递力量到绑着绳子的物体上。

利用滑轮,我们可以改变物体的移动方向或者改变力的大小。

滑轮的类型:1. 固定滑轮:固定在一个支架上,不会移动。

当力施加在绳子上时,滑轮不会移动,只会改变力的方向。

2. 活动滑轮:能够移动的滑轮,通常绑着绳子。

当力施加在绳子上时,滑轮会移动,改变力的方向和大小。

滑轮的力的分析:1. 如果滑轮上只有一个绳子,那么施加的力和物体的重量相等。

2. 如果滑轮上有多个绳子,那么力的大小取决于绕在滑轮上的绳子的数量。

每增加一条绳子,力的大小就减小一半。

滑轮的应用:1. 提升机械:用滑轮和绳子构成的提升系统可以提升重物,如建筑材料、货物等。

2. 汽车发动机:使用滑轮和皮带传动系统来提供引擎的动力。

3. 健身器材:利用滑轮来提供拉力,用于健身器材中。

滑轮的例题:1. 有一个重量为100N的物体需要提升到5米的高度,一台只有一个滑轮的提升机械可以使用吗?如果使用,需要施加多大的力?解答:使用一台只有一个滑轮的提升机械可以提升物体。

施加的力等于物体的重量,所以需要施加100N的力。

2. 一台提升机械需要提升一个重量为500N的物体,机械上有两个滑轮,每个滑轮上都绕着绳子。

施加的力要多大?解答:使用两个滑轮的提升机械,施加的力等于物体的重量的一半,所以需要施加250N的力。

3. 一台汽车的发动机需要提供600N的扭矩,发动机上的滑轮和皮带传动系统可以实现吗?解答:可以实现。

根据力的分析,只要滑轮和皮带传动系统能够提供600N的力,就可以满足发动机的需求。

4. 一辆汽车的皮带传动系统上有三个滑轮,施加在皮带上的力是300N,需要提供的力是多少?解答:根据滑轮的力的分析,三个滑轮能够提供的力是施加在皮带上力的三倍,所以需要提供900N的力。

滑轮知识点

滑轮知识点

滑轮、滑轮组知识点分类练习记住的物理量(1)n — 吊起动滑轮的绳子的股数(2)F —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3)G 物— 动滑轮上所挂物体的重力(4)s —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5)h — 物体被提升的高度(6)G 动—— 动滑轮所受重力(7)V 绳:绳子末端移动的速度V 物:物体升高的速度知识点1:定滑轮①定义:中间的轴固定的滑轮。

②实质:定滑轮的实质是:杠杆,支点在 ,动力在绳子自由端。

③特点:使用定滑轮不能 但是能 的方向。

④对理想的定滑轮(不计绳重和摩擦)F=,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h,V 绳V 物。

1.在升旗仪式时,我们可以看到旗杆的顶端有一个滑轮,请问这个滑轮是__滑轮(“动”或“定”),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通过定滑轮匀速提起重物G 时, 向三个方向拉动的力分别为F A 、F B 、 F C , 则这三个力大小关系是( )A 、F 1最大B 、F 2最大C 、F 3最大D 、一样大 知识点2:动滑轮①定义:和重物一起的滑轮。

(可上下移动,也可左右移动)②实质:动滑轮的实质是:动力臂为阻力臂2倍的杠杆。

支点在一侧,阻力在,动力在绳子自由端。

③特点:使用动滑轮能省的力,但改变动力的方向。

④理想的动滑轮(不计绳重、摩擦和动滑轮重力)则:F=,不计绳重和摩擦,拉力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h,V 绳V 物。

1.一辆汽车不小心陷进泥潭后,司机按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安装滑轮,均可将汽车从泥潭中匀速拉出。

比较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 ) A .甲、乙安装的都是动滑轮,都能省力B .甲、乙安装的都是定滑轮,都不能省力 C .甲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D .乙安装的是动滑轮,能省力 知识点3:滑轮组①定义:定滑轮、动滑轮组合成。

②特点:使用滑轮组既能又能。

③理想的滑轮组(不计绳重、摩擦和动滑轮的重力)拉力F= 。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F= ,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S h,V 绳V 物。

初中滑轮知识点及练习

初中滑轮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练习一、初步认识滑轮2.介绍滑轮的结构:主要部分是能绕轴转动的轮子。

观察使用时的情景:a.使用时滑轮轴的位置固定不动;这种滑轮称为定滑轮;b.使用时轴的位置随被拉物体一起运动,这种滑轮称为动滑轮。

4.滑轮是一种简单机械。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实质1.回忆杠杆的五个要素,找出定滑轮支点,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

2.请学生根据以上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不变。

3.得出结论:定滑轮实质是一个等臂的杠杆。

4.找出动滑轮的支点,强调这是一个瞬时支点,拉力的方向一定要竖直向上,确定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并比较其的大小关系。

(动力臂是阻力臂的2倍)5.请学生进一步分析,解释为什么斜着拉动重物时,拉力的大小会变大(动力臂变小)。

6.得出结论:动滑轮实质是一种能省力的杠杆。

三、滑轮组1.定义:将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在一起的组合装置称为滑轮组。

2.特点:既能省力又能改变力的方向重物和动滑轮的重力由几段绳子承担,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强化训练一、夯实基础(每空2分,共28分)1.定滑轮实质是_____杠杆,使用定滑轮可以改变________,但它不能_______。

2.动滑轮实质是______________的杠杆,使用动滑轮可以_______力,但_______改变力的方向。

3.用一个定滑轮和一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人对绳子的拉力是70 N,则可匀速提起_____N或_____N的重物。

4.如图所示,有四个滑轮组,若分别用来把60 N的重物提起。

在动滑轮、绳重和摩擦不计的情况下,则F1=_____N,F2=_____N,F3=_____N,F4=_____N。

二、提升能力(每题5分,共35分)6.如图所示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那么A.F1方向的拉力最小B.F2方向的拉力最小C.F3方向的拉力最小D.三个方向的拉力都一样大7.如图所示的装置中,甲物重5 N,乙物重3 N。

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不计弹簧测力计自重。

滑轮及做功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滑轮及做功知识点及习题(含答案)
1. 几个概念:
Word 资料
定义
.
公式
有用 对人们有用的功

W 有用=Gh W 总-W 额
额外 并非我们需 要 但又 W 额= W 总-
功 不得不做的功
W 有用
有 用 功 加 额 外 功 或 W 总=W 有用+
总功
动力所做的功
W 额=Fs
机械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 η=
W有用 W总
效率 值
×100%
17、(2010•广西)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 1000N 的货物,所用 拉力是 400N,绳的自由端被拉下 2m.关于这个滑轮组工作的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总功是 800J B、额外功是 100J C、有用功是 400J D、机 械效率是 62.5%
Word 资料
.
计算题 1.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 1500N 的物体,拉力 F 的 大小为 400N,若将物体提升 0.3m,求拉力所做的功及 装置的机械效率。
Word 资料
水做的功是额外功 功是有用功
.
D、吊水桶掉在井里,打捞水桶时,人对桶做的
14、下列关于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功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 B、越省力的机械,机械
效率越高 C、使用机械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机械效率 D、使用任机械,它
的机械效率都小于 1
15、(2007•)如图所示,小明分别用甲、乙两个滑轮把同一袋沙 子从地面提到二楼,用甲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1,机械效率为 η1; 用乙滑轮所做的总功为 W2,机械效率为 η2.若不计绳重与摩擦, 则( ) A、W1=W2,η1=η2 B、W1=W2,η1<η2 C、W1<W2,η1>η2 D、W1 >W2,η1<η2

滑轮专题总结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专题总结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专题总结知识点及练习机械功1.功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不做功(1)有力无距离;(2)有距离无力;(3)力和距离垂直。

公式W=Fs单位焦耳,J=Nm一个中学生爬高2m, 【说明】对功的单位的认识:把两个鸡蛋举高m,做的功大约是J;对自己做的功大约是000J。

【注意】应用功的公式时注意: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不能写成焦”)单位功的单位焦”(牛米=焦),不要与力及力臂的乘积(牛米,搞混。

物体未受力而;力与距离的方向垂直(水平匀速行驶的汽车【易错点】物体有三种情况不做功:即物体受力但没有移动(搬物未搬动)凭惯性运动(足球被踢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对车上的人没有做功)。

2.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六)机械效率1.几个概念:定义公式有用功对人们有用的功W有用=GhW总一W 额额外功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W额=W总一W有用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W=W有用W额=Fs机械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W有用n=w_00%效率W总【注意】(1)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2)机械效率是个没有单位的物理量。

2.机械效率的公式:机械公式斜面W有用Ghn,=._00%W总FL定滑轮W有用GhGhGn=6-匚_00%W总FsFhF动滑轮W有用GhGhG丨W总fSF2h2F滑轮组W有用GhGhGn==l-=l_00%W总FsFnhnF例:如图所示,物体重都是00N.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i=N,F2N,F3=N,F4=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如图所示,重物G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牛,钩子受到绳子的拉力为.牛,钩子2受到重物G的拉力为牛。

滑轮知识点及练习

滑轮知识点及练习

10、2滑轮及其应用滑轮定义种类特点实质图例作用相关公式周边有槽,可以绕着装在框子里得轴转动得小轮定滑轮轴固定不动,轮绕轴心转动等臂杠杆能改变施力得方向F=GS=h 动滑轮轮随物体一起移动动力臂为阻力臂二倍得杠杆能省一半力F=1/2GF=1/2(G物+G动)S=2h滑轮组动滑轮与定滑轮组合在一起既能省力,也能改变施力得方向F=1/n GF=1/n (G物+G动)S=nhG=n FG物+G动=n FV绳=nV物例:如图所示,物体重都就是100 N、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1=_______N,F2=_______N,F3=_______N,F4=_______N、(不计滑轮重与摩擦)提升练习1.滑轮得实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腎綿巔飭鋰坞嶼。

2.定滑轮:在使用时滑轮得轴______________得滑轮。

其实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杠杆。

贅绯轧渑網驶苌。

动滑轮:在使用时轴随物体______________得滑轮。

其实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杠杆。

蠣钪搅邺濟侥巔。

3.使用定滑轮得好处就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不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使用动滑轮得好处就是: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不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噦懇润镧蒞擱龚。

4.由_________滑轮与_________滑轮组合在一起叫做滑轮组。

5.使用滑轮组得好处就是即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可以同时改变_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滑轮
定义种类特点实质图例作用
周边有槽,
可以绕着
装在框子
里的轴转
动的小轮
定滑轮
轴固定不动,
轮绕轴心转动
等臂杠杆
能改变施力
的方向动滑轮
轮随物体一起
移动
动力臂为
阻力臂二
倍的杠杆
能省一半力
滑轮组动滑轮和
定滑轮组
合在一起
既能省力,也
能改变施力
的方向
机械功1. 功
条件(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不做功(1)有力无距离;(2)有距离无力;(3)力和距离垂直。

公式
单位焦耳,1 1N·m
【说明】对功的单位的认识:把两个鸡蛋举高1m,做的功大约是1J;一个中学生爬高2m,对自己做的功大约是1000J。

【注意】应用功的公式时注意:
①分清哪个力对物体做功,计算时F就是这个力。

②公式中的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强调对应。

③功的单位“焦”(牛·米= 焦),不要与力及力臂的乘积(牛·米,不能写成“焦”)单位搞混。

【易错点】物体有三种情况不做功:即物体受力但没有移动(搬物未搬动);物体未受力而凭惯性运动(足球被踢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力与距离的方向垂直(水平匀速行驶的汽车对车上的人没有做功)。

2.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不会少于直接用手所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说明】①功的原理是一个普遍的结论,对于任何机械都适用。

②功的原理告诉我们:使用机械要省力必须费距离,要省距离必须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是没有的。

③使用机械虽然不能省功,但人类仍然使用,是因为使用机械或者可以省力、或者可以省距离、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给人类工作带来很多方便。

(六)机械效率 1. 几个概念:
定义
公式
有用功 对人们有用的功
W 有用= W 总-W 额 额外功 并非我们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 W 额= W 总-W 有用 总功 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 W 总有用+W 额 机械 效率
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η=W 总) ×100%
【注意】(1)有用功总是小于总功,所以机械效率总小于1;(2)机械效率是个没有单位的
物理量。

2. 机械效率的公式:
机 械 公 式 斜 面 η=W 总) = ×100%
定滑轮 η=W 总)
Fs Gh
=×100% 动滑轮 η=W 总) Fs Gh
=×100%
滑轮组
η=W 总) Fs
Gh
=×100%
例1:如图所示,物体重都是100 N.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拉力F 1=N,F 2=N,F 3=N,F 4=N.(不计滑轮重和摩擦)
如图所示,重物G 重40牛,若不计摩擦,匀速提起重物所用拉力为22牛,则动滑轮的重力是牛,钩子1受到绳子的拉力为牛,钩子2受到重物G 的拉力为牛。

下图就可以用“受力分析法”很好地解决:
:一根绳子,最多只能承受300牛顿的力,想用它提起1000牛顿的重物,绕成的滑轮组至少要几股绳子承重?并画出滑轮组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滑轮本身重及摩擦均可忽略不计,若F1∶F2=2∶3,则两重物的质量m1与m2之比是
A. 2∶3
B. 1∶1
C. 4∶9
D. 3∶2
如图所示,不计滑轮重,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不计轮与轴之间的摩擦,重为30 N的物体在5 N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了2 m,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和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
A. 30 N,30N
B. 30 N,10 N
C. 5 N,10 N
D. 10 N,10 N
5. 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匀速提起重物G所用的拉力中,力
A. F1最大
B. F2最大
C. F3最大
D. 一样大
如图所示,斜面长6 m,高3m,用沿斜面向上、大小为100N的拉力F使物体在5s内沿斜面移动了2 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40%
B. 物体重300N
C. 拉力F做的功是600J
D. 拉力F的功率是40W
用相同的滑轮和绳子分别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把相同的重物匀速提升相同的高度。

若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同
B. 绳子受的拉力F1和F2大小不相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
C.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相等
D. 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不相等,拉力对滑轮组所做的功不相等
如图所示,质量为60的人,站在质量为30的吊篮内,他至少用N的拉力拉住绳子,才能使自己和吊篮在空中保持静止。

(g=10)
如图所示,物体A的质量m =12,在拉力F的作用下,物体A以0.1m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

求:
(1)物体A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的大小;
(2)拉力F的大小;
(3)物体A运动10s 的过程中,拉力F所做的功。

小华和他的兴趣小组利用如下图所示的滑轮组进行实验,人以600N的力向下拉绕在滑轮组上的绳子的一端,10秒钟绳子下端移动了1.5m,重物上升0.5m,已知该滑轮组的效率为70%(g取10)。

(1)画出小华及其所在兴趣小组所用滑轮组的绕线情况。

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