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色的鱼钩》最新ppt课件完整版
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34张PPT)
![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368ff8d6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6.png)
心里难受
感动之二:耐心劝导小梁
忠于党的事业
语言描写
◇“可不要再告诉别人” ◇“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
老班长宁愿为别人操碎心,也不让 别人为他担半点忧。
感动之三:夜里钓鱼摸野菜
中心词 “不容易”
◇ 翻了多少草皮 ◇ 一棵一棵地摸
寻找食物极其艰难,非常辛苦
坚强的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意志
对党无比忠诚 对同志真挚关怀
笑着说
安慰大家,不让大家 了解钓鱼难
感动之四:命令战士喝鱼汤
收敛了笑容,
战士不肯喝鱼汤,他
☞眉头读拧第成20了~疙2瘩2自然又段心,疼思,考又:着老急班长前后的
表皱情纹有舒什展么开变,化?为战什士么喝有下这鱼样汤的,变他化心?
露出了一丝笑意 满意足
心中只有战士,唯独没有自己
23-33
接受任务——保存鱼钩 子孙瞻仰 (教育)
34
忠于 革命
舍己 为人
读一读,想一想
课文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神态?每次有 何不同?划出来,读一读,仔细体会.
第一次: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驮,四 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说明了: 这时的炊事班长饱经风霜,然而可敬可亲。 第二次: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丝的眼睛。 说明了:日夜为小战士们操劳,睡眠不足,老班长的眼 里布满了红丝,但丝毫不影响他照顾小红军,表现了他 对工作的高度负责。
再读课文 并思考
1.过草地时,老班长接受了什么任务?他们过草地时遇 到了哪些困难? 2.设想一下,如果老班长一个人过草地,他能走出草地 吗?老班长是怎样用实际行动完成党交给他的任务的? 3.老班长为什么会这样做?表现了他怎样的品质? 4.为什么“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心地包起来?还说 “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
《金色的鱼钩》课件PPT(完美版)-2024鲜版
![《金色的鱼钩》课件PPT(完美版)-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7413b85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fd.png)
5
时代背景与主题思想
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 不断提高。
主题思想
小说通过讲述老班长在艰苦环境下,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故事,表达了作者 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和缅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在困难时期人们互相帮助、团 结友爱的精神风貌,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自豪感。
2024/3/27
观看红色影片
组织学生观看反映革命历史的优秀 影片,让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革命 先烈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
参观革命遗址
利用周末或节假日,组织学生参观 当地的革命遗址或纪念馆,让他们 亲身感受革命历史的厚重和沧桑。
20
培养爱国情怀,树立远大理想
1
举行升旗仪式
每周举行升旗仪式,让学生深刻体会国旗的庄严 和神圣,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责任感。
作者通过对草地环境的细致描绘,营造了一种艰苦卓绝的氛围,使读者
能够深刻感受到革命战士在长征途中所面临的艰难困苦。
02
人物心理描写
作者通过对人物心理的深入剖析,展现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抉择,使读
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
2024/3/27
03
意境营造
作者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悲壮而崇高的意境,
文章通过生动的描写、形象的比喻、 感人的抒情等表达方式,让读者更加 深入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和情感。
文章中使用了多种句型,如简单句、 并列句、复合句等,使得语言表达更 加丰富多样。
2024/3/27
12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链接
长征背景
介绍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 1936年期间进行的长征,以及长
征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精品课件(共49张PPT)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精品课件(共4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b1a10176a20029bc642d06.png)
13 * 金色的鱼钩
新课导入
爬雪山
过草地
写作背景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 曾经越过人迹罕至的松潘草地。松潘草地亦 称“松潘高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 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 拉山之间的山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草 地的环境极为恶劣、凶险。本文讲的就是发 生在红军过草地时的一个感人的故事。
2.指无限广阔,没有边际。( A )
3.(笑容、光线等)减弱或消失。( C )
4.只剩下微弱的一口气。形容生命垂危。( E )
5.说话含混躲闪;用含混的话搪塞。( D )
品读课文
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事 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地照 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不惜牺牲自己 的感人故事。
第三件事:(24—34)老班长在大家即将走 出草地时壮烈牺牲。
品读课文
从三个事件中任选一处,以小组合作的 方式,分析老班长在特定情境下的言行 表现,体会言行背后的心理,感受人物 的精神品质。
品读课文
第一件事(6—19)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 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老班长在“我”的追问下,试图隐瞒真相, 装出刚刚吃过鱼的样子。
25
老班长命令我们喝下鱼汤
29
30 老班长牺牲,“我”收藏
31 32
老班长的遗物“鱼钩”
33 34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共85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共8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eb9de5690b4e767f5bcfce55.png)
红军长征(点击图片播放)
松潘草原
红军长征途中穿越的地 方。位于四川省,纵横300 多公里。上面看上去是一 片水草,地下却是烂泥塘, 气候变化莫测,环境极为 恶劣。
长征会师(油画)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词语解释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 弥漫:充满。 鱼饵:钓鱼用的鱼食。 收敛:减弱或消失。本课指老班长的笑容消失。
拓展延伸
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长征路上的著名事件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突 破 腊 子 口
( 左 为 油 画 )
血战独树镇
课堂演练
一、填上适当的词语。
词语积累(表示高兴的词语)
欣喜若狂 大喜过望 喜从天降 乐不可支 喜不自胜
默读“硬咽草根鱼骨头”片段 (第6-8自然段),找出老班长吃东 西的句子。想一想:这是一个怎样的 老班长?
硬咽草根鱼骨头
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 , 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下
动作、神态 描写
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
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宿营地:军队在行进或战斗后住宿的地方。
奄奄一息:形容呼吸微弱,生 命垂危。本课指老班长的生命 已经走到最后时刻。
奄奄一息的老战士,依旧对 战争的胜利充满了希望。
无边无际:没有边际。本 课指草地无边际,没尽头。
人少的时候置身广场真会 有无边无际的空旷感。
整体感知
读完课文题目“金色的鱼钩”,你 有哪些疑问? (1)老班长与金色的鱼钩有什么关系? (2)为什么说是金色的鱼钩呢?
金色的鱼钩(完美版)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完美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292539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1a.png)
金色的鱼钩(完美版)PPT课件contents •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知识点归纳与拓展•思考题引导与课堂互动•跨学科融合与创新实践•德育渗透与价值观培养目录课文背景与作者简介1935年秋,红四方面军进入草地,许多同志得了肠胃病指导员派炊事班长照顾“我”和两个小同志一路上,老班长带我们走一阵歇一阵,不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威胁着我们从此以后,我们就吃上了鲜美的鱼汤和鱼肉,但老班长却一次也没吃过在一次偶然中,“我”发现老班长在吃我们吃剩的鱼骨头,我难过极了一天,老班长在洗衣服时看到一条鱼跳出水面,他跑回来,取出缝衣针,烧红了,弯成个钓鱼钩过了很久,也不见老班长回来,我们在一个池塘边发现了老班长当我们费了很大劲才弄好鱼汤时,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老班长鼓励我们一定要走出草地,自己却慢慢地闭上了眼睛作者:陆定一简介创作历程及影响文本解读与赏析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精巧的叙事结构文章以回忆的方式展开,通过老班长的讲述,将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逐渐呈现在读者面前。
生动的细节描写作者运用丰富的细节描写,如环境、人物动作、神态等,使故事更加真实感人。
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文章语言简练,却富有表现力,能够准确地传达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关键人物形象塑造小梁老班长小梁作为故事的叙述者,通过他的视角展现了老班长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质。
其他人物情感表达与主题思想情感表达文章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人物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作者对老班长等革命先烈的崇敬和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革命战士之间深厚的战友情谊。
主题思想文章以金色的鱼钩为线索,通过讲述老班长带领病员走出草地的故事,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以及革命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
同时,文章也揭示了革命胜利需要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知识点归纳与拓展重要词汇及句式解析比喻夸张对偶030201修辞手法运用举例相关历史文化知识链接思考题引导与课堂互动010204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课文《金色的鱼钩》主要讲述了什么故事?故事中老班长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课文通过哪些细节描写展现了老班长的精神风貌?“金色的鱼钩”在课文中有什么象征意义?03小组讨论及分享环节分小组,每组4-5人,讨论以上问题。
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43张PPT)
![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4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7d7289d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8.png)
神态描写
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 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 瘩。他说:“怎么了,……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最后这句话是严厉的,意思只有我知道。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 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小鬼拿出一副蛮不在乎的样子,盯着陈赓那满脸胡子的瘦脸,微微 一笑说:“老同志,我的体力可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陈赓用命令口吻说:“上去,骑一段再说!”小鬼用倔犟的语气说: “你要我同你的马比赛啊,那就比一比吧。”小鬼把腰一挺,做出一个 准备跑的姿势。“那,我们就一块走吧。”“你先走,我还要慢慢走, 等我的同伴呢。”
《七律·长征》
松潘草原
金色的鱼钩
学习目标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一说 课文的主要内容。
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长征时 长征途中 炊事班班长 接受党组织交给自己任务 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牺牲了自己
课文叙述了在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 班长接受并完成党组织交给自己的任务, 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牺牲了自 己的故事。
“老班长,你吃啊!我们抬也要把你抬出草地去!”我几乎要哭出 来了。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 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语言描写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 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 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 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共63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金色的鱼钩》优质课件(共63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db0b7ff705cc175527098f.png)
结构梳理
金色的鱼钩
接受任务: 进入草地,照顾病号 艰难前进: 弯勾钓鱼,自己不吃 壮烈牺牲: 安定情绪,昏迷不醒 永远怀念: 保存鱼钩,后代瞻仰
忠于革命 舍己为人
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叙述了长征途中一位炊事班长 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尽力照顾三个 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 人事迹,表现了红军战士忠于革命、舍己为 人的崇高品质。
13* 金色的鱼钩
▷ 谁的鱼钩? ▷ 为什么是金色的鱼钩? ▷ 鱼钩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一、新课引入
1933年10月,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 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 等人的错误指挥,虽然红军英勇奋战一年,付出重大伤亡,但未 能粉碎敌人的"围剿"。党中央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 略转移。本文讲述的就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的故事。
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
5.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眼睛 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 鼓励着我们。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
怎么也送不到嘴边。
夸张
为什么“我”会送不到嘴边?
内心沉重 不忍心
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谈谈你对这段话的 理解。
擦干了眼泪,我把老班长留下的鱼钩小 心地包起来,放在贴身的衣兜里。我想:等 革命胜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纪 念馆去,让我们的子子孙孙都来瞻仰它。在 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 色的光芒!
这段话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我”把鱼 钩小心地包起来,不仅表达了“我”永远向 老班长学习的决心,同时也是为了留下这个 让子孙后代瞻仰革命前辈的遗物,学习他为 了革命事业的成功、为了战友的生命而不惜
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19张PPT)
![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5d82f54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7e.png)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告诉他,我没 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你们都瘦得……”
老班长用粗糙的手抚摸我的头。突然间,他的手垂了下去。 “老班长!老班长!”我们叫起来。但是老班长,他,他的眼睛慢慢地
环境:冬日黄昏时车来人往的街头
人物:充满爱心的少年陆天
志愿者徐明
小说片段创编 ☆☆☆ ☆☆
☆
评价量表 运用环境描写和 运用环境描写或 不能运用环境描
心理描写等细节 者心理描写等细 写或者各种细节
描写突出人物形 节描写,故事比 描写,读者不感
象;描写过程很 较具体,读者较 兴趣。
精彩,故事很吸 有兴趣。
作业超市
必做作业:修改小说片段行故事分享。
语言描写
“不要紧,我身体还硬实!”他抬起头,望着夜色弥漫的草地,好久,才用低 沉的声音说:“指导员把你们三个人交给我,他临走的时候说:‘他们年轻。一路 上,你是上级,是保姆,是勤务员啊,无论多么艰苦,都要把他们带出草地。’小 梁,你看这草地,无边无涯,没个尽头。我估计,还要二十天才能走出去。熬过这 二十天不简单啊!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 定就会起不来,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说:‘指导员, 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困难出来啦!’”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有小半条猫鱼, 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就是少了点儿。唉!一 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神态描写
老班长处处为他人着想
任务二 研读细节,感悟形象
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 ,你们都瘦得……
06444_完整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06444_完整版金色的鱼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db1434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ee.png)
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通过金色的鱼钩等故事,引导学 生认识到忠诚、奉献等品质的重
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2024/1/26
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让学生了解革命历史和革命精神, 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
提升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红色经典故事的熏陶和感染, 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德 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和接班人。
01
金色的鱼钩故事中老班长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体现了共产党员
的坚定信仰和无私奉献精神。
舍己为人、勇于牺牲
02
老班长在艰苦环境下,为了照顾战友而不惜牺牲自己,展现了
崇高的道德品质。
坚守职责、不辱使命
03
故事中老班长始终坚守职责,克服困难,最终完成了任务,体
现了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12
在当代社会中传承红色基因
1 2
弘扬革命精神
通过金色的鱼钩等红色经典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激发人们的爱国情感和奋斗精神。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将红色基因融入国民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 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和文化观。
3
推动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发展
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红色旅游产业,促进文 化产业繁荣发展。
2024/1/26
13
2024/1/26
3
《金色的鱼钩》创作背景
1935年秋,红四方 面军进入草地,许多 同志得了肠胃病
即将走出草地时,老 班长牺牲了
2024/1/26
老班长接受任务,尽 心尽力照顾三个病号
4
作者生平及代表作品
杨旭,1932年出生于四川省马 边县,中国当代作家
主要作品有《雪山小太阳》、《 七根火柴》、《三人行》、《一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516d287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4.png)
语言描写
心里只有战友,没有自己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去!”
五、给下列句子选择相应的描写方法。
A
B
C
AABC 式: 奄奄一息 欣欣向荣 茕茕孑立 洋洋得意蒸蒸日上 彬彬有礼 历历在目 栩栩如生亭亭玉立 津津有味 楚楚动人 济济一堂
拓展积累
★描写长征的诗
十六字令三首毛泽东其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其二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其三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
造句:见到首长后,安妮收敛了笑容,端端正正地行了个军礼。 我们在街角捡到了这只奄奄一息的小狗。
照顾—— 鲜美—— 快活—— 威胁—— 严厉—— 闪烁——
关照
鲜嫩
威逼
他们在一起玩得很快活,不时发出欢快的笑声。
√
严格
他对自己要求很(严厉 严格)。
喜出望外
弥漫
瞻仰
四、给下列句子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因为……所以…… 既然……就…… 如果…… 就…… 只要……就…… 虽然…… 但是……(1)我( )接受了指导员交给的任务,( )得把你们带出草地。(2)( )全连数他岁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 )大伙都叫他“老班长”。(3)这汤( )没加作料,( )我们觉得没有比这更鲜美的了。(4)( )我们找不到东西吃,( )无法走出这茫茫的草地。(5)( )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 )会起不来。
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共29张PPT)
![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共2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338a368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0c.png)
。。
这篇课文生动感人,作者抓住人物的语 言、动作、神态等方面进行细致入微的描写 ,揭示出人物崇高的内心世界。现在拿起你 的笔,写下你想对老班长或其他人说的话吧 。
老班长,我想对您说:___________
。。
hè 附和
nòng 摆弄
féng 缝补
弄
缝
lòng 弄堂
fèng 门缝
我会读
quán
bìn
kē tánɡ
mǔ
颧骨 鬓角 青稞 搪瓷 保姆
áo
ěr
liǎn ɡē dɑ chān
熬粥 鱼饵 收敛 疙瘩 搀扶
yǎn
yē zhān
xiù
奄奄一息 抽噎 瞻仰 生锈
语言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反复诵读
当我俯下身子,把鱼汤送到老班长嘴边的时候,老班长 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微微地睁开眼睛,看见我端着的鱼汤, 头一句话就说:“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 你们吃吧!还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这句话表面上是在写鱼钩,实际上是在写老班长,他 亲手做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战士的生命,他那舍己为人的精 神永放光芒!金色的鱼钩象征着老班长金子般的品质,代 表了老班长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
课文以“金色的鱼钩“为题,不仅表达 了作者对老班长的缅怀之情,而且表达了 对老班长忠于革命、舍己为人、尽职尽责 精神品质的赞扬。
神态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他笑着说:“吃吧, 就是少了点儿。
老班长的笑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 收敛了笑容,眉头 拧成了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 完,脸上的皱纹舒 展开了,嘴边露出 了一丝笑意。
用对比的手法 描写老班长的 “笑”,表现 了他心里只有 战友,没有自 己的高贵品质
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共35张PPT)
![15 金色的鱼钩 课件(共3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686cd988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9fb3973.png)
“小梁,说真的,弄点儿吃的不容易啊!有 时候等了半夜,也不见鱼上钩。为了弄一点儿 鱼饵,我翻了多少草皮也找不到一条蚯蚓…… 还有,我的眼睛坏了,天色一暗,找野菜就得 一棵一棵地摸……”
虽然自己的身体很差,但是为了让小战 士有营养摄入,不辞辛苦。
语言
近反义词
字词乐园
目不转睛 目不斜视 奄奄一息 命在旦夕
作业布置
1、以讲解员的身份向前来参观的人讲述“金色 的鱼钩”的故事吧。 2、将学习这篇课文后的感受写一写。
作者简介
杨旭,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作家,1956年 开始发表作品。
主要作品:报告文学集《检察官汤铁头》《田 野上的风》《流星》,长篇报告文学《三峡之梦》 《荣氏兄弟》,短篇小说集《非正式谈判》,长篇 小说《半个冒险家》。
借助小标题,按时间顺序简要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935年秋天,老班长接受了党组织交给的任务,照顾三个病 号走出草地;三个病号走不快,加上受到饥饿的威胁,他们的身 体越来越弱,老班长非常着急。一天,老班长洗衣时发现水塘里 有鱼,就开始给病号们钓鱼补给,增加营养;有一天,小梁发现 老班长自己不吃鱼的秘密——继续忍受着饥饿的折磨,甚至拿他 们吃剩的草根和鱼骨头充饥;第二天,小梁坚持给老班长让鱼汤, 可老班长却严厉地要小梁服从党的安排;就这样,他们坚持走到 了草地的边缘,可就在这天上午老班长却倒下了,不幸牺牲。
这里为什么要写“我”的心理?除了此处有“我”的心理, 还有哪里有?有什么作用?
神态
这句话表面是在写鱼钩,实际上是写老班长,他 亲手做的鱼钩挽救了三个战士的生命,他那舍己为 人的精神永放光芒!
写下你想对老班长说的话吧。 老班长,我想对您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40张PPT)
![15.《金色的鱼钩》课件(共4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4a300ec7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5.png)
对长征历史的铭记与缅怀
对革命先辈的缅怀之情
老班长这个人物形象是众多革命先辈的缩影。他的牺牲代表着无数在长征途中英勇献 身的红军战士。课文通过对老班长形象的刻画,表达了对革命先辈深深的缅怀之情。
分析:老班长在行军过程中,考虑到病号战士的身体状况,带他们走一 阵歇一阵。到达宿营地后,又忙着找食物做饭,为战士们的温饱操心。看到 战士们一天天瘦下去,他非常担忧,“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这些都表明 他非常关心战士们的身体和生活状况,时刻把战士们放在心上。
关爱战士
精读课文
思考“金色的鱼钩”的象征意义,“为什么说‘金色的鱼钩’是金 色的?它象征着什么?”
这种忠诚精神源于红军战士对革命理想的坚定信仰。他们相信自己所从事的革命事业 是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是为了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新中国。因此,在长征途中无 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他们都能坚守对革命事业的忠诚,这种忠诚精神成为推动长征胜利的 强大动力。
对长征历史的铭记与缅怀
长征艰苦的真实写照
课文通过描写老班长和战士们在草地中的经历,如食物短缺、身体虚弱等,真实地反 映了长征途中的艰苦。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伟大奇迹,红军战士们跨越千山万水,经 历无数艰难险阻。《金色的鱼钩》以一个小的故事片段,让读者深刻感受到长征途中的饥 饿、疾病等威胁,这是对长征历史的一种生动记录。
对革命精神的深刻诠释
舍己为人的奉献精神
在《金色的鱼钩》中,老班长的行为是舍己为人精神的集中体现。他身处长征的艰难 环境,粮食极度匮乏,自己身体也很虚弱,但他却把钓到的鱼全部给了病号战士,自己偷 偷吃草根和鱼骨头。这种行为并非偶然的一时之举,而是贯穿于他照顾战士们的整个过程 中。他不顾自己的饥饿和生命安危,一心只想让战士们活下去,这体现了一种无私的奉献 精神,这种精神是革命精神的核心要素之一。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完整版】
![《金色的鱼钩》PPT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544835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c0.png)
表现了老班长心中只有战士没有自己的高尚品质。
品读课文
外貌描写
挨了一天又一天,渐渐接近草地的边了,我们的病
却越来越重。我还能勉强挺着走路,那两个小同志连直
起腰来的力气也没有了。老班长虽然瘦得只剩皮包骨头,
眼睛深深地陷了下去,但是还一直用饱满的情绪鼓励着
我们。我们就这样扶一段,搀一段,终于走到了草地边
品读课文
第一件事(6—19)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的说:“吃过 了。我一起锅就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动作、神态、语言描写 老班长在“我”的追问下试图隐瞒真相, 装出刚刚吃过鱼的样子。
品读课文
我觉得好像有万根钢针扎着喉管,失声 喊起来:“老班长,你怎么……”
语言描写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 “我”看到老班长艰难地吞咽草根和鱼骨头 时的感受,更能表明“我”看到这种情景时 内心的难受程度。
初读课文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初读课文
我会读
kē
青稞
xié
威胁
tánɡ
搪瓷
liǎn chān
收敛 搀扶
yē
抽噎
yǎn
奄奄一息
ěr
鱼饵
zhān
瞻仰
初读课文 词语解释
A.无边无涯 B.喜出望外 C.收敛
D.支吾
E.奄奄一息
1.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B )
品读课文
语言描写
熬过这二十天不简单啊! 眼看你们的身子一天比一天 衰弱,只要哪一天吃不上东西,说不定就会起不来, 真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难道我能 说:‘指导员,我把同志们留在草地上,我自己克服 困难出来啦!’”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金色的鱼钩》教学课件(共27张PPT)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5《金色的鱼钩》教学课件(共27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d0d4e857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e3.png)
长征路上的著名事件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血战独树镇
长征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 “长征”,是第二 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 根据地向陕北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略 大转移。从1934 年10月开始,到 1936 年 10 月结 束。历时两年,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约七千人。
老班长尽职尽责
动作、神 态描写
老班长舍己为人
动作、语 言描写
疼爱小战士,牢记党员职责。
神态、语言 描写
一心只想他人
神态描写 对照
只有战友,没有自己。
结合外貌描写,猜猜老班长都
外貌
经历了什么?
描写
神态、语言、 动作描写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语言描写
牢记使命、关心战友
作者通过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方法, 将老班长刻画成了一个什么样的人?
互动课堂
(1)边读边说说哪些画面最令你感动。 (2)找出描写老班长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 的句子。 (3)从这些描写中你觉得老班长是一个怎样的人。
三十多岁的老班长为什么会有这样显老的外貌特征?
外貌 描写
说明老班长经历长期艰苦的革命斗争,饱经风霜。
度的责任感
动作、外 貌描写
动作 描写
神态
描写
老班长是一个
关心战士 舍己为人 牢记使命 忠于革命
忠于党 革命乐观主义
的人
交流讨论:说说哪些画面最令你感动。 说一说:你想对这样的老班长说些什么呢?
齐读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画出点明文章中心 的句子。思考:为什么说它是“闪烁着金色光芒” 的鱼钩?
15 金色的鱼钩课件(共28张PPT)
![15 金色的鱼钩课件(共2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9ff5c62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1f.png)
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子挺高,背有点儿驼 ,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全连数他岁 数大,对大家又特别亲,大伙都叫他“老班长”。
外貌描写,写出了炊事班长饱经风霜,岁 月在他的脸上留下了印记。此处的双引号表示 特定称谓。“老班长”说明炊事班长岁数大, 待人亲,表现出了炊事班长的善良朴实。
课堂集中营
用对比的手 法描写老班 长的“笑” ,表现了他 心里只有战 友,没有自 己的高贵品 质
1
他喜出望外地跑回来,取 出一根缝衣针,烧红了,弯成
表现了老班长看到水塘 里有鱼,急迫而又兴奋
个钓鱼钩。
的心情。
2
他摸了摸嘴,好像回味似 的说:“吃过了。我一起锅就 吃,比你们还先吃呢。”
让我消除疑虑,让我们 安心吃饭。
按照故事的发展试着用小标题概括每个部分的内容。
01
接受任务
1-2自然段
0203ຫໍສະໝຸດ 弯钩钓鱼3-22自然段
发现秘密
23-33自然段
04
悲壮牺牲
34自然段
神态描写突出人物特点
老班长的笑
他笑着说:“吃吧,就 是少了点儿。
老班长看到这情况,收 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 疙瘩。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 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 嘴边露出了一丝笑意。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5 金色的鱼钩
壮烈牺牲:用精神支撑大家。 永远怀念:让“鱼钩”精神永放光芒。
学习思考
默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什么? 作者满怀深情地叙述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
老班长用鱼钩给生病的三名小战士钓鱼吃,挽救 了三名小战士的生命,最后自己不幸牺牲的感人 事迹。
近反义词
“整夜整夜地合不拢眼”写出了老 班长担心“我们”的身体,忧思过度, 无法入睡,表现了老班长高度的责任感 。
《金色的鱼钩》最新ppt课件完整版46页PPT
![《金色的鱼钩》最新ppt课件完整版46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f063e9482fb4daa48d4b70.png)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金色的鱼钩》最新ppt课件完整版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 沾我衣 。衣沾 不足惜 ,但使 愿无违 。 59、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谢谢!
15.《金色的鱼钩》课件 (共30张PPT)
![15.《金色的鱼钩》课件 (共30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2a12b12c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b.png)
2023/12/15
19
交流探究
交流探究:老班长笑了几次?笑得一样吗?在笑容 背后,蕴含着老班长怎样的内心想法?
2023/12/15
20
研读品悟
语言、神情 描写
第二天,老班长端来的鱼汤特别少,每个搪瓷碗里只 有小半条猫鱼,上面漂着一丁点儿野菜。他笑着说:“吃吧, 就是少了点儿。唉!一条好大的鱼已经上了钩,又跑啦!”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情景导入
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长征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 个伟大奇迹,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今天, 就先让我们一起拜读红军老炊事班长等英模人物的故 事《金色的鱼钩》,一个由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感受他们的光辉形象吧!
2023/12/15
2
学习目标
1 快速默读课文,了解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故事。
这个笑,是老班长故意装出来的。他想用这个笑脸来 营造一种气氛,来动员大家喝鱼汤。
2023/12/15
21
研读品悟
老班长看着我们吃完,脸上的皱纹舒展开了,嘴边露 出了一丝笑意。
这个笑,是真的笑了。同志们把鱼汤喝下去了,喝下去, 对同志们就有好处。因此,老班长笑了。但是,同志们吃的 东西太少了,老班长远远不会为同志们吃了这么“一丁点” 东西而开怀大笑,所以只是露出了“一丝笑意”。
2023/12/15
18
研读品悟
语言描写
“小梁别浪费东西了。我……我不行啦。你们吃吧!还
有二十多里路,吃完了,一定要走出草地去!”
“不,你们吃吧。你们一定要走出草地去!见着指导员,
告诉他,我没完成党交给我的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看,
你们都瘦得……”
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亡留给自己,临终前仍不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课文
按照阅读提示的要求,词,读准字音,把课 文读正确、读通顺,解词语的意思。 2、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3、理清课文的叙 述顺序,想想各部 分讲了什么内容, 再用小标题的形式
概括。
识记新词 颧骨 两鬓 驼背 衰弱 青稞 收敛 抽噎 熬过 蚯蚓 情绪 念叨 粗糙 斑白 严厉 红锈 搪瓷碗 奄奄一息 宿营地 喜出望外 热腾腾 昏迷不醒 无边无涯
答1:我们行进时面临的困难是:“不 到半个月,两袋青稞面吃完了。饥饿 威胁着我们。”老班长到处找野菜, 挖草根,想方设法给我们找吃的,后 来自做了鱼钩,钓鱼煮鱼汤给我们吃。
老班长到处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 吃这些东西怎么行呢!老班长看我们 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拢 眼。其实他这些天瘦得比我们还厉害 呢。“合不拢眼” 指睡不着觉。如果再 找不到吃的,大家就 有生命危险。体现了 老班长忠于党、高度
近反义词
近义词:
安顿-- 安置 脆弱-- 软弱 衰弱--虚弱
回味-- 体味 舒展-- 伸展 威胁--威逼
反义词:
衰弱-- 强健 脆弱--坚强 支持--反对
浪费--节约 粗糙-- 细腻 爱惜--糟蹋
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红军长征途中,一位炊 事班长牢记部队指导员的嘱托,尽心 尽力照顾三个生病的小战士过草地, 而不惜牺牲自己的感人事迹。
威胁 搀扶 严峻 瞻仰
合拢 回味 勉强 弥漫
词语意思
瞻仰:仰望,恭敬地看。 抽噎:一抽一抽地低声哭泣。 支吾:说话含混躲闪。 挽救:从危险或不利中救回来。 严峻:严厉、严格的意思。 奄奄一息:形容呼吸微弱,生命垂危。 喜出望外:遇意外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目不转睛:眼珠一转不转。形
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
这是篇略读课文,请同学们读读课前 阅读提示。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依 依惜别的深情多么令人感动,下面这 篇课文讲述的红军老班长的故事也非 常感人。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想 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把令你感 动的地方找出来,有感情地多读几遍; 再说说你对“在这个长满了红 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
色的光芒”这句话的理解。
来感受这个动人的故事吧!
走近作者
陆定一(1906~1996)中国 共产党的老一辈革命家, 新中国的元勋之一,学识 渊博,对古典文学和历史 造诣较深,在自然科学方 面也有丰富的知识。他的 英文水平较高,青年时代翻译了不少 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在延安时期, 曾参与毛泽东同志和美国记者 谈话的翻译工作。
阅读提示
标题概括
记叙要素
自由朗读1-2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
1、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老班长担负着什么任务?
答1:故事发生在1935年秋天,红军 长征途中过草地的时候。 答2:老班长 担负着保护三 个小病员过草 地的任务。
了解草地
草地:指松潘草原。松潘草原位于四 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的北部,在西倾 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纵横 300多公里。它是块大草甸、沼泽地。 上面看上去是一片水草,地下却是烂 泥塘,行人稍不小心,陷下去就再也 爬不上来了,而且草地气候变化莫测, 忽风忽雨,忽霜忽雪,或者是 一阵大冰雹,环境极为恶劣。
亲的人。
第二次(读)他那十分严峻的布满红 丝的眼睛。
说明了:日夜为 小战士们操劳, 睡眠不足,老班 长的眼里布满了 红丝,但丝毫不 影响他照顾小红 军,表现了他对
工作的高度负责。
深情感动
答3:课文中让我们感动的地方有
茫茫草地
细读感悟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问题,划出有关 语句并作细细体会。 1、我们行进时面临着什么困难?老 班长是怎么做的?你体会到什么? 2、课文几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 每次有何不同?从课文中划出来,读 一读,并仔细体会。 3、课文中哪些地方令你感动? 划出有关语段,说说你从中体
会到什么?
交流问题
负责的精神。
第4自然段中写老班长“喜出望外”地 跑回来,他为什么“喜出望外”?老 班长的心情怎样?
这是因为在饥饿威胁着我们的生命的时 候,老班长在池塘边发现了鱼,他想, 可以钓鱼烧鱼汤给三 个小病号吃。喝了鱼 汤,就可以走出草地 了。老班长高兴地心
情是无法形容的。
外貌描写
答2:课文2次描写了老班长的外貌。 第一次(读)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 个儿挺高,背有点驼,四方脸,高颧 骨,脸上布满皱纹,两鬓都斑白了。 从老班长的外貌, 可以看出老班长岁 数不大但显得苍老, 他是一个饱经风霜、 勤劳质朴、和蔼可
段落层次
课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叙述的。
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写指导员派 老班长照顾我们三个病号。 第二部分(第3-22自然段)写老班长 想方设法给病号弄吃的。 第三部分(第23-33自然段)写我们 走到草地边缘,老班长牺牲了。 第四部分(第34自然段)写我
保留着老班长留下的鱼钩。
JINSEDEYUGOU
2020/6/23
诵读经典
长 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简介长征
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简称“长征”, 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 红军主力从长江南北各根据地向陕北 革命根据地(亦称陕甘苏区)进行的战 略大转移。从 1934 年 10 月开始, 到 1936 年 10 月结束。历时两年, 行程二万五千里。中央红军长征前约 8.8 万人,到达陕北后只剩下
约七千人。
谈话揭题
《七律.长征》是毛泽东写的。长征是 世界军事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一个 由伟大的中国工农红军创造的奇迹。
在这个奇迹的背后,一 个个红军战士历尽千难 万险,谱写了无数可歌 可泣的感人故事。今天 我们来学习长征 途中发生的故事 《金色的鱼钩》。
读题引入
齐读课题,同学们,看到课题,你们 马上就会联想到这是一篇讲述有关鱼 钩的故事。是的,这是一个长满了红 锈的鱼钩,也是一个不平凡的鱼钩, 课文就是围绕这个普普通通的鱼钩讲 述了红军在长征过草地时发生的一段 感人的故事。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 开发黄的历史,走进草地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