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周周清5课件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3~17题。(16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 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高兴的样子 考虑,想到 交错纵横 罢了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清闲的 人罢了。
10.文中多处语句体现出了苏轼与张怀民的友谊深厚,试找出一处做简要 赏析。(3分)
【乙参考译文】江水穿过东界峡,往东流经宜昌县的插灶下面。江的左 岸是悬崖峭壁,高达数百丈,连飞鸟也不能栖息。崖岸间插着一根未曾燃尽 的木头,望去长约数尺。父老相传,从前发洪水时,人们停船于崖旁,把一 根烧过的柴火插在岩边,直到如今还在,所以世代相传,称为插灶。江水又 往东经过流头滩,这里也是急流奔腾,水势凶猛,连鱼鳖也不能游过。旅人 常视为畏途,有一首歌谣说:“在滩头汹涌的白浪中,大伙要奋力坚持!霎 时沉没下去,告别就太迟!”袁山松说:“从蜀地到这里,行程五千余里, 顺水而下只消五天就到,逆水而上却要一百天。”
7.根据提示默写。(21分)
(1) (2)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岂不罹凝寒,?__松__柏__有__本__性__。;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3)在《三峡》中,“__虽__乘__奔__御__风___,__不__以__疾__也__”用比较的方法表现 猿鸣三声泪沾裳
夏水的迅疾;引用渔者之歌“_巴__东__三__峡__巫__峡__长_,_________________”渲
/
/
/
以余烬插之岩侧 至今犹百度文库 故先后相承 谓之插灶也
17.甲、乙两文都引用了他人的话。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要分 析这样写的作用。(3分)
甲文“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作 用: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渲染了秋景萧瑟、凄凉的特点。乙文引 用歌谣和袁山松的话,侧面表现了这一带水流的迅疾、猛烈。
美妙境界的语句是:_庭__下__如__积__水__空__明__,__水__中__藻__、__荇__交__横__,__盖__竹__
当时虽遭贬但仍乐观,文中最能体现出作者旷达心境的语句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33分) (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8~12题。(17分)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 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 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 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3分)
A.至于夏水襄陵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五色交辉 D.空谷传响 【解析】B.奔:动词作名词,飞奔的马;C.辉:名词作动词,辉映; D.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D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自西 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B.农历夏季包括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六个节气。 C.“一门父子三词客”中“三词客”是:苏洵、苏轼、苏辙;“千古文 章四大家”中“四大家”是: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和宋朝的欧阳修、苏轼。 D.“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和“解衣欲睡,月 色入户,欣然起行”都是骈句。 【解析】“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不是骈句。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面对美景,只有张怀民可以同乐,而张怀民也没有睡觉,表现了两个人心有 灵犀,友谊深厚。
11.本文描写月影的语句备受后人称道,请对其妙处做简要的分析。(3分)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 ”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澄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 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 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染秋猿的悲凉之声。
(4)《答谢中书书》中表现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高__峰__入__云__,_清__流__见__底__。
两岸石壁 五色交辉
四时俱备
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青__林__翠__竹___,________。 晓雾将歇 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 沉鳞竞跃
表现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记承天寺夜游》中,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
A
【解析】溯:逆流而上。
C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2)江之左岸,绝岸壁立数百丈,飞鸟所不能栖。 江的左岸是悬崖峭壁,高达数百丈,连飞鸟也不能栖息。
16.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三处)(3分)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D )(3分)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
B.文章第①②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 述自然流畅。
C.文章第②③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 喜悦。
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 水突出其清。
周周清5
B
D
【解析】盖:大概是。
C
【解析】A.断/极;B.清波/清澈;C.在;D.一种文体/书籍。
4.下列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B)(3分)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B.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解析】应为: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 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三峡》) 【乙】江水历峡,东迳宜昌县之插灶下,江之左岸,绝岸壁立数百丈,飞 鸟所不能栖。有一火烬①,插在崖间,望见可长数尺。父老传言,昔洪水之 时,人薄②舟崖侧,以余烬插之岩侧至今犹存故先后相承谓之插灶也。江水 又东,迳流头滩,其水并峻激奔暴,鱼鳖所不能游。行者常苦之,其歌曰: “滩头白勃③坚相持,倏忽沦没别无期。”袁山松曰:“自蜀至此,五千余 里,下水五日,上水百日也。” (节选自《水经注·卷三十四》) 【注释】①火烬:未曾燃尽的木头。②薄:停。③白勃:白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