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物理抽气-打气问题 (1)
选修3-3中打气和抽气问题

分析:对打了40次的总的空气运用波意耳定律列式求解即可. 解答:每打一次把一个大气压强的空气打进去125ml,打了40次,总体积 V1=0.125×40=5L,气压为P1=1atm; 压入胎内后,体积减小为V2=2L, 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1V1=P2V2 解得:P2=2.5atm 答:打了40次后胎内空气压强为2.5atm
解析:设打入的空气体积为V1,到湖底后,这部分空气的体积为V2. 湖底的压强P2=P0+p水=p0+ρ水gh=2 atm T2 = 280K 铁箱充气后所受浮力为F浮=ρ水gV2 上浮的条件是ρ水gV2-mg≥0 有V2≥ρ水(m)=103(560) m3=0.56 m3 由题意可知:P1=1 atm T1 = 300K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有: P0V1/T1=P2V2/T2 得V1=P2V2T1/T2·P0≤280(2×0.56)×1(300) m3=1.2 m3 故至少需要打入1.2 m3的1 atm、27 °C的空气.
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内胎打气,一次可打入温度为27℃、压强为105Pa 的空气400cm3.如果车胎与地面接触时自行车内胎的容积为1600cm3,接 触面积为20cm2,要使它在370C时能负重820N,应打气几下?(没打气前 车胎内少量的气体可忽略) 设要打n次气达到要求. 据题,打n次气后胎内气体的压强应达到: P2=F/S=820/20×10-4=4.1×105Pa; 每打一次可压入压强为105Pa的空气400×10-6m3, 则打了n次,总体积为:V1=n×400×10-6m3,气压为:P1=105Pa,温度 为:T1=300K; 压入胎内后,体积减小为:V2=1.6×10-3m3,气压为:P2=4.1×105Pa, 温度为T2=310K; 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1V1/T1=P2V2/T2, 代入数据有:105×n×400×10-6/300 = 4.1×105×1.6×10-3/310 解得:n=16次
物理抽气 打气问题

抽气和打气抽气和打气的问题是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常见题型.若抽气和打气过程中的温度不变,则一般用玻意耳定律求解.[例一]用最大容积为Δ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中原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 O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n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解答]如图所示是活塞充气机示意图.由于每打一次气,总是把ΔV体积,相等质量(设Δm)压强为P O的空气压到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所以打n次后,共打入压强为P0的气体的总体积为nΔV,因为打入的n ΔV体积的气体与原先容器里空气的状态相同,故以这两部分气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取打气前为初状态:压强为P O、体积为V0+nΔV;打气后容器中气体的状态为末状态:压强为P n、体积为V0.由于整个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 O(V0+nΔV)=P n V0∴P n= P O(V0+nΔV)/ V0[例二]用容积为Δ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 O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0,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n次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P n为多大?[解答]如图是活塞抽气机示意图,当活塞上提抽第一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为P1,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0+nΔV)=P0V0P1=P0V0/(V0+nΔV)当活塞下压,阀门a关闭,b打开,抽气机气缸中ΔV体积的气体排出.活塞第二次上提(即抽第二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2.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2(V0+nΔV)=P1V0P2=P1V0/(V0+nΔV)= P0[V0/(V0+nΔV)]2抽第n次气后,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 n=P0[V0/(V0+nΔV)]n打气和抽气不是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与打气有时可视为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大容器中的高压气体同时分装到各个小容器中,分装后各个小容器内气体的状态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实质上是打气的逆过程,每个小容器内的气体相当于打气筒内每次打进的气体,大容器中剩下的气体相当于打气前容器中的原有气体.另一种是逐个分装,每个小容器中所装气体的压强依次减小,事实上,逐个分装的方法与从大容器中抽气的过程很相似,其解答过程可参照抽气的原理.[例]钢筒容积20升,贮有10个大气压的氧气,今用5升真空小瓶取用,直到钢筒中氧气压强降为2个大气压为止,设取用过程中温度不变,小瓶可耐10个大气压.(l)若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多少瓶?(2)若用5升真空小瓶依次取用,可装多少瓶?[解答](l)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相当于打气的逆过程,则由玻意耳定律可解为:P1V1=P2(V1+nΔV)代入数据,得n=16(瓶)即用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16瓶。
3-3物理抽气-打气问题

3-3物理抽气-打气问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抽气和打气专题抽气和打气的问题是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常见题型.若抽气和打气过程中的温度不变,则一般用玻意耳定律求解.[例一] 用最大容积为Δ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中原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 O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n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例二]用容积为Δ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 O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0,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n次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P n为多大?打气和抽气不是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与打气有时可视为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大容器中的高压气体同时分装到各个小容器中,分装后各个小容器内气体的状态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实质上是打气的逆过程,每个小容器内的气体相当于打气筒内每次打进的气体,大容器中剩下的气体相当于打气前容器中的原有气体.另一种是逐个分装,每个小容器中所装气体的压强依次减小,事实上,逐个分装的方法与从大容器中抽气的过程很相似,其解答过程可参照抽气的原理.[例三]钢筒容积20升,贮有10个大气压的氧气,今用5升真空小瓶取用,直到钢筒中氧气压强降为2个大气压为止,设取用过程中温度不变,小瓶可耐10个大气压.(l)若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多少瓶(2)若用5升真空小瓶依次取用,可装多少瓶(强化练习)1.一只两用的活塞打气筒,其筒体积为V0,现在它与另一只容积为 V的容器连接,V容器内空气的压强为po,打气时,活塞工作n次后,容器内气体压强为多少若是抽气,n次后压强又为多少2.某容积为20L的氧气装有30atm的氧气,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的氧气的压强为5atm,如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1atm,问共能分装多少瓶(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3.某压缩喷雾器贮液桶的容积是5.7×10的(-3次方)M3,往桶内倒入4.2×10(-3次方)M3的药液后开始打气,打气过程中药液不会向外喷出,如果每次能打进2.5×10(-4次方)M3的空气,要使喷雾器内空气的压强达到4atm应打气几次?这个压强能否使喷雾器内的药液全部喷完(设大气压强为1atm)4.一容器容积为V1,一抽气筒的容积为V2,容器内原来气体压强为p,问抽二次后容器内气体的压强。
热学3-3计算难点突破

几类常见的计算难点问题(侧重1,三步法解题思路的应用)1,多对象,多过程问题。
2,充气,放气问题(侧重1,理解类2,P1V1=P2V2+P3V3)3,P,V,T变化不明朗,判断类(侧重1,借助活塞,液柱平衡来判断)4,含有热力学定律的计算(1,恒压变化做功2,p-v图像求做功)1,多对象,多过程问题。
如图8,由U形管和细管连接的玻璃泡A、B和C浸泡在温度均为0℃的水槽中,B的容积是A的3倍.阀门S将A和B两部分隔开,A内为真空,B和C内都充有气体.U形管内左边水银柱比右边的低60mm.打开阀门S,整个系统稳定后,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相等.假设U 形管和细管中的气体体积远小于玻璃泡的容积.图8(1)求玻璃泡C中气体的压强(以mmHg为单位);(2)将右侧水槽的水从0℃加热到一定温度时,U形管内左右水银柱高度差又为60mm,求加热后右侧水槽的水温.答案(1)180mmHg (2)364K如图9所示,均匀薄壁U形管竖直放置,左管上端封闭,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用两段水银封闭了A、B两部分理想气体,下方水银的左右液面高度相差ΔL=10cm,右管上方的水银柱高h=14cm,初状态环境温度为27℃,A气体长度l1=30cm,外界大气压强p0=76cmHg.现保持温度不变,在右管中缓慢注入水银,使下方水银左右液面等高.然后给A部分气体缓慢升温,使A中气柱长度回到30cm.求:图9(1)右管中注入的水银高度是多少(2)升温后的温度是多少答案(1)Δh=30cm (2)t=117如图2-16,一上端开口、下端封闭的细长玻璃管竖直放置。
玻璃管的下部封有长l1=cm 的空气柱,中间有一段长为l2=cm的水银柱,上部空气柱的长度l3=cm。
已知大气压强为p0=cmHg。
现将一活塞(图中未画出)从玻璃管开口处缓慢往下推,使管下部空气柱长度变为l′1=cm。
假设活塞下推过程中没有漏气,求活塞下推的距离。
图2-16解析:以cmHg为压强单位。
物理抽气-打气问题

抽气和打气抽气和打气的问题是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常见题型.若抽气和打气过程中的温度不变,则一般用玻意耳定律求解.用最大容积为Δ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中原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O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n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如图所示是活塞充气机示意图.由于每打一次气,总是把ΔV体积,相等质量(设Δm)压强为PO 的空气压到容积为V的容器中,所以打n次后,共打入压强为P的气体的总体积为nΔV,因为打入的nΔV体积的气体与原先容器里空气的状态相同,故以这两部分气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取打气前为初状态:压强为PO、体积为V0+nΔV;打气后容器中气体的状态为末状态:压强为Pn、体积为V.由于整个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O(V+nΔV)=PnV∴P n= P O(V0+nΔV)/ V0用容积为Δ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O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n次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Pn为多大?如图是活塞抽气机示意图,当活塞上提抽第一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为P1,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1(V+nΔV)=PVP 1=PV/(V+nΔV)当活塞下压,阀门a关闭,b打开,抽气机气缸中ΔV体积的气体排出.活塞第二次上提(即抽第二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2.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2(V+nΔV)=P1VP 2=P1V/(V+nΔV)= P[V/(V+nΔV)]2抽第n次气后,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 n=P0[V0/(V0+nΔV)]n打气和抽气不是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与打气有时可视为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大容器中的高压气体同时分装到各个小容器中,分装后各个小容器内气体的状态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实质上是打气的逆过程,每个小容器内的气体相当于打气筒内每次打进的气体,大容器中剩下的气体相当于打气前容器中的原有气体.另一种是逐个分装,每个小容器中所装气体的压强依次减小,事实上,逐个分装的方法与从大容器中抽气的过程很相似,其解答过程可参照抽气的原理.钢筒容积20升,贮有10个大气压的氧气,今用5升真空小瓶取用,直到钢筒中氧气压强降为2个大气压为止,设取用过程中温度不变,小瓶可耐10个大气压.(l)若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多少瓶?(2)若用5升真空小瓶依次取用,可装多少瓶?(l)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相当于打气的逆过程,则由玻意耳定律可解为:P1V1=P2(V1+nΔV)代入数据,得n=16(瓶)即用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16瓶。
3-3物理抽气-打气问题(1)

1用最大容积为△ 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中原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 O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n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
2、用容积为△ 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 O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
为P。
,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n次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P n
为多大?
3钢筒容积20升,贮有10个大气压的氧气,今用5升真空小瓶取用,直到钢筒中氧气压强降为2个大气压为止,设取用过程中温度不变,小瓶可耐10个大气压.(I )若用多个5升
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多少瓶?(2)若用5升真空小瓶依次取用,可装多少瓶?
4.某容积为20L的氧气装有30atm的氧气,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的氧气的压强为5atm,如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1atm,问共能分装多少瓶(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
3-3物理抽气 打气问题

抽气和打气抽气和打气的问题是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常见题型.若抽气和打气过程中的温度不变,则一般用玻意耳定律求解.[例一]用最大容积为Δ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中原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 O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n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解答]如图所示是活塞充气机示意图.由于每打一次气,总是把ΔV体积,相等质量(设Δm)压强为P O的空气压到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所以打n次后,共打入压强为P0的气体的总体积为nΔV,因为打入的nΔV体积的气体与原先容器里空气的状态相同,故以这两部分气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取打气前为初状态:压强为P O、体积为V0+nΔV;打气后容器中气体的状态为末状态:压强为P n、体积为V0.由于整个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 P O(V0+nΔV)=P n V0∴P n= P O(V0+nΔV)/ V0[例二]用容积为Δ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 O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0,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n次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P n为多大[解答]如图是活塞抽气机示意图,当活塞上提抽第一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为P1,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0+nΔV)=P0V0P1=P0V0/(V0+nΔV)当活塞下压,阀门a关闭,b打开,抽气机气缸中ΔV体积的气体排出.活塞第二次上提(即抽第二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2.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2(V0+nΔV)=P1V0P2=P1V0/(V0+nΔV)= P0[V0/(V0+nΔV)]2抽第n次气后,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 n=P0[V0/(V0+nΔV)]n打气和抽气不是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与打气有时可视为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大容器中的高压气体同时分装到各个小容器中,分装后各个小容器内气体的状态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实质上是打气的逆过程,每个小容器内的气体相当于打气筒内每次打进的气体,大容器中剩下的气体相当于打气前容器中的原有气体.另一种是逐个分装,每个小容器中所装气体的压强依次减小,事实上,逐个分装的方法与从大容器中抽气的过程很相似,其解答过程可参照抽气的原理.[例]钢筒容积20升,贮有10个大气压的氧气,今用5升真空小瓶取用,直到钢筒中氧气压强降为2个大气压为止,设取用过程中温度不变,小瓶可耐10个大气压.(l)若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多少瓶(2)若用5升真空小瓶依次取用,可装多少瓶[解答](l)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相当于打气的逆过程,则由玻意耳定律可解为:P1V1=P2(V1+nΔV)代入数据,得n=16(瓶)即用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16瓶。
2018版物理选修3-3学案:第八章 气体习题课 含答案 精

习题课 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学习目标] 1.会巧妙地选择研究对象,使变质量气体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2.会利用图象对气体状态、状态变化及规律进行分析,并应用于解决气体状态变化问题.3.会应用气体实验定律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综合问题.一、变质量问题分析变质量问题时,可以通过巧妙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使这类问题转化为定质量的气体问题,从而用气体实验定律或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决.以常见的两类问题举例说明: (1)打气问题向球、轮胎中充气是一个典型的变质量的气体问题.只要选择球内原有气体和即将打入的气体作为研究对象,就可把充气过程看成等温压缩过程. (2)抽气问题从容器内抽气的过程中,容器内的气体质量不断减小,这属于变质量问题.分析时,将每次抽气过程中抽出的气体和剩余气体作为研究对象,总质量不变,故抽气过程可看成是等温膨胀过程.例1 一只两用活塞气筒的原理如图1所示(打气时如图甲所示,抽气时如图乙所示),其筒内体积为V 0,现将它与另一只容积为V 的容器相连接,容器内的空气压强为p 0,当分别作为打气筒和抽气筒时,活塞工作n 次后,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容器内的气体压强分别为(大气压强为p 0)( )图1A .np 0,1n p 0B.nV 0V p 0,V 0nVp 0 C .(1+V 0V )n p 0,(1+V 0V )n p 0D .(1+nV 0V )p 0,(V V +V 0)np 0答案 D解析 打气时,活塞每推动一次,就把体积为V 0、压强为p 0的气体推入容器内,若活塞工作n 次,就是把压强为p 0、体积为nV 0的气体压入容器内,容器内原来有压强为p 0、体积为V 的气体,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p 0(V +nV 0)=p ′V .所以p ′=V +nV 0V p 0=(1+n V 0V)p 0.抽气时,活塞每拉动一次,就把容器中的气体的体积从V 膨胀为V +V 0,而容器中的气体压强就要减小,活塞推动时,将抽气筒中的体积为V 0的气体排出,而再次拉动活塞时,又将容器中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从V 膨胀到V +V 0,容器内的压强继续减小,根据玻意耳定律得: 第一次抽气p 0V =p 1(V +V 0), p 1=VV +V 0p 0.活塞工作n 次,则有:p n =(V V +V 0)np 0.故正确答案为D.二、理想气体的图象问题例2 使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状态按图2甲中箭头所示的顺序变化,图中BC 段是以纵轴和横轴为渐近线的双曲线的一部分.图2(1)已知气体在状态A 的温度T A =300 K ,求气体在状态B 、C 和D 的温度各是多少? (2)将上述状态变化过程在图乙中画成用体积V 和温度T 表示的图线(图中要标明A 、B 、C 、D 四点,并且要画箭头表示变化的方向),说明每段图线各表示什么过程. 答案 (1)600 K 600 K 300 K (2)见解析解析 从p -V 图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气体在A 、B 、C 、D 各状态下压强和体积分别为p A =4 atm ,p B =4 atm ,p C =2 atm ,p D =2 atm ,V A =10 L ,V C =40 L ,V D =20 L. (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p A V A T A =p C V C T C =p D V DT D, 可得T C =p C V C p A V A ·T A =2×404×10×300 K =600 K ,T D =p D V Dp A V A ·T A =2×204×10×300 K =300 K ,由题意知B 到C 是等温变化,所以T B =T C =600 K.(2)由状态B 到状态C 为等温变化, 由玻意耳定律有p B V B =p C V C ,得 V B =p C V C p B =2×404L =20 L.在V -T 图上状态变化过程的图线由A 、B 、C 、D 各状态依次连接(如图),AB 是等压膨胀过程,BC 是等温膨胀过程,CD 是等压压缩过程.分析状态变化的图象问题,要与状态方程结合起来,才能由某两个参量的变化情况确定第三个参量的变化情况,由pV T =C 知,若气体在状态变化过程中pV 之积不变,则温度不变;若VT 比值不变,则V 不变;若pT 比值不变,则p 不变,否则第三个参量发生变化.三、理想气体的综合问题 1.定性分析液柱移动问题定性分析液柱移动问题常使用假设推理法:根据题设条件,假设液柱不动,运用相应的物理规律及有关知识进行严谨的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 常用推论有两个:(1)查理定律的分比形式:Δp ΔT =p T 或Δp =ΔTT p .(2)盖—吕萨克定律的分比形式:ΔV ΔT =V T 或ΔV =ΔTT V .2.定量计算问题定量计算问题是热学部分的典型的物理综合题,它需要考查气体、汽缸或活塞等多个研究对象,涉及热学、力学等物理知识,需要灵活、综合地应用知识来解决问题. 解决该问题的一般思路: (1)弄清题意,确定研究对象.(2)分析清楚初、末状态及状态变化过程,依据气体实验定律列出方程;对力学研究对象要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依据力学规律列出方程进而求出压强. (3)注意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几何关系等,列出辅助方程. (4)多个方程联立求解.对求解的结果注意检验它们的合理性.例3 如图3所示,两端封闭、粗细均匀、竖直放置的玻璃管内,有一长为h 的水银柱将管内气体分为两部分,已知l 2=2l 1.若使两部分气体同时升高相同的温度,管内水银柱将如何运动?(设原来上、下两部分气体温度相同)图3答案 水银柱上移解析 水银柱原来处于平衡状态,所受合外力为零,即此时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差Δp =p 1-p 2=p h .温度升高后,两部分气体的压强都增大,若Δp 1>Δp 2,水银柱所受合外力方向向上,应向上移动,若Δp 1<Δp 2,水银柱向下移动,若Δp 1=Δp 2,水银柱不动.所以判断水银柱怎样移动,就是分析其合外力的方向,即判断两部分气体的压强哪一个增大得多. 假设水银柱不动,两部分气体都做等容变化,分别对两部分气体应用查理定律: 上段:p 2T 2=p 2′T 2′,所以p 2′=T 2′T 2p 2,Δp 2=p 2′-p 2=(T 2′T 2-1)p 2=ΔT 2T 2p 2;同理下段:Δp 1=ΔT 1T 1p 1.又因为ΔT 2=ΔT 1,T 1=T 2,p 1=p 2+p h >p 2, 所以Δp 1>Δp 2,即水银柱上移.此类问题中,如果是气体温度降低,则ΔT 为负值,Δp 亦为负值,表示气体压强减小,那么降温后水银柱应该向压强减小得多的一方移动.例4 如图4甲所示,水平放置的汽缸内壁光滑,活塞厚度不计,在A 、B 两处设有限制装置,使活塞只能在A 、B 之间运动,B 左面汽缸的容积为V 0,A 、B 之间的容积为0.1V 0.开始时活塞在B 处,缸内气体的压强为0.9p 0(p 0为大气压强),温度为297 K ,现缓慢加热汽缸内的气体,直至达到399.3 K .求:图4(1)活塞刚离开B 处时的温度T B ; (2)缸内气体最后的压强p ;(3)在图乙中画出整个过程的p -V 图象. 答案 (1)330 K (2)1.1p 0 (3)见解析图解析 (1)汽缸内的气体初状态时p 1=0.9p 0,V 1=V 0,T 1=297 K .当活塞刚离开B 处时,气体的状态参量p 2=p 0,V 2=V 0,T 2=T B .根据p 1T 1=p 2T 2,得0.9p 0297 K =p 0T B,所以T B =330 K.(2)随着温度不断升高,活塞最后停在A 处,此时气体的状态参量p 4=p ,V 4=1.1V 0,T 4=399.3 K .根据p 1V 1T 1=p 4V 4T 4,得0.9p 0V 0297=1.1pV 0399.3,解得p =1.1p 0.(3)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活塞恰好停在A 处时,气体的状态参量p 3=p 0,V 3=1.1V 0,T 3=T A ,由p 1V 1T 1=p 3V 3T 3得0.9p 0V 0297=1.1p 0V 0T A ,解得T A =363 K .综上可知,气体温度由297 K 升高到330 K 的过程中,气体做等容变化;气体温度由 330 K 升高到363 K 的过程中,气体做等压变化;气体温度由363 K 升高到399.3 K 的过程中,气体做等容变化,故整个过程的p -V 图象如图所示.1.某种喷雾器的贮液筒的总容积为7.5 L ,如图5所示,装入6 L 的药液后再用密封盖将贮液筒密封,与贮液筒相连的活塞式打气筒每次能压入300 cm 3、1 atm 的空气,设整个过程温度保持不变,求:图5(1)要使贮液筒中空气的压强达到4 atm ,打气筒应打压几次?(2)当贮液筒中空气的压强达到4 atm 时,打开喷嘴使其喷雾,直到内外气体压强相等,这时筒内还剩多少药液? 答案 (1)15 (2)1.5 L解析 (1)设每打一次气,贮液筒内增加的压强为p由玻意耳定律得:1 atm ×300 cm 3=1.5×103 cm 3×p ,p =0.2 atm 需打气次数n =4-10.2=15.(2)设停止喷雾时贮液筒内气体体积为V 由玻意耳定律得:4 atm ×1.5 L =1 atm ×V 解得V =6 L故还剩药液7.5 L -6 L =1.5 L.2.如图6所示,一定质量的气体从状态A 经状态B 、C 、D 再回到状态A .问AB 、BC 、CD 、DA 经历的是什么过程?已知气体在状态A 时的体积是1 L ,求气体在状态B 、C 、D 时的体积各为多少,并把此图改为p -V 图象.图6答案 见解析解析 A →B 为等容变化,压强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C 为等压变化,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D 为等温变化,体积随压强减小而增大. D →A 为等压变化,体积随温度降低而减小.由题意知V B =V A =1 L .因为V B T B =V C T C ,所以V C =T C T B V B =900450×1 L =2 L .由p C V C =p D V D ,得V D =p C p D V C =31×2 L =6 L .所以V B =1 L ,V C =2 L ,V D =6 L .根据以上数据,题中四个过程的p -V 图象如图所示.3.如图7所示的装置中,装有密度ρ=7.5×102 kg /m 3的液体的均匀U 形管的右端与体积很大的密闭贮气箱相连通,U 形管的左端封闭着一段气体.在气温为-23 ℃时,气柱高62 cm ,右端比左端低40 cm.当气温升至27 ℃时,左管液面上升了2 cm.求贮气箱内的气体在-23 ℃时的压强为多少?(g 取10 m/s 2)图7答案 1.05×104 Pa解析 在下列的计算中,都以1 cm 液柱产生的压强作为压强单位.设贮气箱内的气体在-23 ℃时的压强为p 0,则U 形管左侧气体在-23 ℃时的压强p 0′=p 0-40,设贮气箱内的气体在27 ℃时的压强为p ,则U 形管左侧气体在27 ℃时的压强p ′=p -44, 对U 形管左侧气体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 0′×62S 250=p ′×60S 300,对贮气箱内的气体,根据查理定律得 p 0250=p 300以上四式联立解得p 0相当于140 cm 液柱的压强,故p 0=7.5×102×10×1.40 Pa =1.05×104 Pa.一、选择题1.空气压缩机的储气罐中储有1.0 atm 的空气6.0 L ,现再充入1.0 atm 的空气9.0 L .设充气过程为等温过程,空气可看做理想气体,则充气后储气罐中气体压强为( ) A .2.5 atm B .2.0 atm C .1.5 atm D .1.0答案 A解析 取全部气体为研究对象,由p 1V 1+p 2V 2=pV 1得p =2.5 atm ,故A 正确.2.两端封闭、内径均匀的直玻璃管水平放置,如图1所示.V 左<V 右,温度均为20℃,现将右端空气柱的温度降为0 ℃,左端空气柱的温度降为10 ℃,则管中水银柱将( )图1A .不动B .向左移动C .向右移动D .无法确定是否移动答案 C解析 设降温后水银柱不动,则两段空气柱均为等容变化,初始状态左右压强相等,即p 左=p 右=p对左端空气柱Δp 左ΔT 左=p 左T 左,则Δp 左=ΔT 左T 左p 左=10293p同理右端空气柱Δp 右=20293p所以Δp 右>Δp 左,即右侧空气柱的压强降低得比左侧空气柱的压强多,故水银柱向右移动,选项C 正确.3.在下列图中,不能反映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了等温变化→等容变化→等压变化后,又回到初始状态的图是( )答案 D解析 根据p -V 、p -T 、V -T 图象的物理意义可以判断,其中D 反映的是理想气体经历了等温变化→等压变化→等容变化,与题意不符.4. (多选)如图2所示,用活塞把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封闭在导热汽缸中,用水平外力F 作用于活塞杆,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气体由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如果环境保持恒温,分别用p 、V 、T 表示该理想气体的压强、体积、温度.气体从状态①变化到状态②,此过程可用下图中哪几个图象表示( )图2答案 AD解析 由题意知,气体由状态①到状态②的过程中,温度不变,体积增大,根据pVT =C 可知压强将减小.对A 图象进行分析,p -V 图象是双曲线即等温线,且由状态①到状态②,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故A 项正确;对B 图象进行分析,p -V 图象是直线,气体温度会发生变化,故B 项错误;对C 图象进行分析,可知气体温度不变,但体积减小,故C 项错误;对D 图象进行分析,可知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减小,故体积增大,D 项正确. 5.(多选)如图3所示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沿着箭头所示的方向发生状态变化的过程,则该气体压强的变化是( )图3A .从状态c 到状态d ,压强减小B .从状态d 到状态a ,压强不变C .从状态a 到状态b ,压强增大D.从状态b到状态c,压强增大答案AC解析在V-T图上,等压线是延长线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越大,压强越小,因此A、C正确,B、D错误.6.用打气筒将压强为1 atm的空气打进自行车胎内,如果打气筒容积ΔV=500 cm3,轮胎容积V=3 L,原来压强p=1.5 atm.现要使轮胎内压强变为p′=4 atm,问用这个打气筒要打气几次(设打气过程中空气的温度不变)()A.5次B.10次C.15次D.20次答案 C解析因为温度不变,可应用玻意耳定律的分态气态方程求解.pV+np1ΔV=p′V,代入数据得1.5 atm×3 L+n×1 atm×0.5 L=4 atm×3 L,解得n=15.7.如图4所示是理想气体经历的两个状态变化的p-T图象,对应的p-V图象应是图中的()图4答案 C二、非选择题8.容积为5×10-3 m3的容器内盛有理想气体,若用最大容积为10-4 m3的活塞抽气筒抽气,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抽气10次,容器内剩余气体的压强是最初压强的多少倍?答案0.82解析本题是一道变质量问题,我们必须转化成质量一定的问题.设容器中原有气体的压强为p0,体积为V0,抽气筒容积为ΔV.因为每次抽出的气体压强不一样,但可把抽气等效成容器与真空的抽气筒相通,所以每次抽气可视为质量一定的气体体积增大ΔV.第一次抽气:p0V0=p1(V0+ΔV),第二次抽气:p1V0=p2(V0+ΔV),第三次抽气:p2V0=p3(V0+ΔV),…第十次抽气:p 9V 0=p 10(V 0+ΔV ),各式相乘可得p 10=(V 0V 0+ΔV )10p 0. 所以p 10p 0=(V 0V 0+ΔV )10=(55+0.1)10≈0.82. 9.氧气瓶的容积是40 L ,其中氧气的压强是130 atm ,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到10 atm 时就要重新充氧.有一个车间,每天需要用1 atm 的氧气400 L ,一瓶氧气能用几天?假定温度不变. 答案 12天解析 用如图所示的方框图表示思路.由V 1→V 2:p 1V 1=p 2V 2,V 2=p 1V 1p 2=130×4010L =520 L , 由(V 2-V 1)→V 3:p 2(V 2-V 1)=p 3V 3,V 3=p 2(V 2-V 1)p 3=10×4801L =4 800 L , 则V 3400 L=12. 10.如图5所示,均匀薄壁U 形管竖直放置,左管上端封闭,右管上端开口且足够长,用两段水银封闭了A 、B 两部分理想气体,下方水银的左右液面高度相差ΔL =10 cm ,右管上方的水银柱高h =14 cm ,初状态环境温度为27 ℃,A 部分气体长度l 1=30 cm ,外界大气压强p 0=76 cmHg.现保持温度不变,在右管中缓慢注入水银,使下方水银左右液面等高,然后给A 部分气体缓慢升温,使A 部分气体长度回到30 cm.求:图5(1)右管中注入的水银高度是多少?(2)升温后的温度是多少?答案 (1)30 cm (2)117 ℃解析 (1)设右管中注入的水银高度是Δh ,对A 部分气体分析,其做等温变化,根据玻意耳定律有p 1V 1=p 2V 2p 1=p 0+14 cmHg +10 cmHg ,p 2=p 0+14 cmHg +ΔhV 1=l 1S ,V 2=(l 1-12ΔL )S 代入数据解得再加入的水银高Δh =30 cm.(2)设升温前温度为T 0,升温后温度为T ,缓慢升温过程中,对A 部分气体分析,升温前V 2=(l 1-12ΔL )S ,p 2=p 0+14 cmHg +Δh 升温结束后V 3=l 1S ,p 3=p 0+14 cmHg +Δh +ΔL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p 2V 2T 0=p 3V 3TT 0=300 K解得T =390 K则升温后的温度为t =117 ℃.11.如图6所示,一固定的竖直汽缸由一大一小两个同轴圆筒组成,两圆筒中各有一个活塞.已知大活塞的质量m 1=2.50 kg ,横截面积S 1=80.0 cm 2;小活塞的质量m 2=1.50 kg ,横截面积S 2=40.0 cm 2;两活塞用刚性轻杆连接,间距保持为l =40.0 cm ,汽缸外大气的压强p =1.00×105 Pa ,温度T =303 K .初始时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相距l 2,两活塞间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 1=495 K .现汽缸内气体温度缓慢下降,活塞缓慢下移,忽略两活塞与汽缸之间的摩擦,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10 m/s 2.求:图6(1)在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的瞬间,缸内封闭气体的温度;(2)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答案 (1)330 K (2)1.01×105 Pa解析 (1)大、小活塞缓慢下降过程中,活塞受力情况不变,汽缸内压强不变,汽缸内气体为等压变化,由盖—吕萨克定律得V 1T 1=V 2T 2. 初始状态:V 1=l 2(S 1+S 2), 末状态:V 2=lS 2,代入可得T 2=23T 1=330 K. (2)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瞬间,对大小活塞受力分析则有m 1g +m 2g +pS 1+p 2S 2=pS 2+p 2S 1可得p 2=1.1×105 Pa.大活塞与大圆筒底部接触前瞬间到缸内封闭的气体与缸外大气达到热平衡时,气体体积不变,为等容变化,有p 2T 2=p 3T 3,可得p 3=1.01×105 Pa. 12.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 变为状态D ,其有关数据如图7甲所示,若气体在状态D 的压强是2×104 Pa.图7(1)求状态A 的压强;(2)请在乙图中画出该状态变化过程的p -T 图象,并分别标出A 、B 、C 、D 各个状态. 答案 (1)4×104 Pa (2)见解析解析 (1)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A V A T A =p D V D T D则p A =p D V D T A V A T D =2×104×4×2×1021×4×102 Pa =4×104 Pa. (2)A →B 是等容变化由查理定律p A T A =p B T B得 p B =T B T A p A =8×1022×102×4×104 Pa =1.6×105 Pa B →C 是等温变化由玻意耳定律p B V B =p C V C 得p C =p B V B V C =1.6×105×14Pa =4×104 Pa C →D 是等容变化p D =2×104 Pa T D =4×102 Kp -T 图象及A 、B 、C 、D 各个状态如图所示.。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理想气体定律 状态方程应用(充气灌气漏气 气体混合抽气)

充气问题:1、一只篮球的体积为V0,球内气体的压强为p0,温度为T0。
现用打气筒对篮球充入压强为p0、温度为T0 的气体,使球内气体压强变为3p0,同时温度升至2T0。
已知气体内能U与温度的关系为U=a T(a为正常数),充气过程中气体向外放出Q的热量,篮球体积不变。
求:①充入气体的体积;②充气过程中打气筒对气体做的功。
2、如图蹦蹦球是一种儿童健身玩具,某同学在17O C的室内对蹦蹦球充气,已知充气前球的总体积为2L,压强为latm,充气筒每次充入0.2L压强为latm的气体,忽略蹦蹦球体积变化及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求:①充气多少次可以让气体压强增大至3atm;②将充气后的蹦蹦球拿到温度为-13O C的室外后,压强将变为多少?灌气问题:3、某容积为20 L的氧气瓶装有30 atm的氧气, 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 L的小钢瓶中, 使每个小钢瓶中氧气的压强为5 atm, 若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1 atm, 则共能分装的瓶数为?(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 且温度不变)( )4、容积为20L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为150atm,打开钢瓶的阀门让氧气同时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瓶中,若小瓶原来是抽空的,小瓶中充气后压强为10atm,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那么最多能分装( )A、4瓶B、50瓶C、56瓶D、60瓶漏气问题:5、一个瓶子里装有空气,瓶上有一个小孔跟外面大气相通,原来瓶里气体的温度是7℃,如果把它加热到47℃,瓶里留下的空气的质量是原来质量的几分之几?6、盛有氧气的钢瓶,在27℃的室内测得其压强是9.0×106Pa.将其搬到-13℃的工地上时,瓶内氧气的压强变为7.2×106Pa.请通过计算判断钢瓶是否漏气.气体混合问题:7、如下图所示,两个充有空气的容器A,B,以装有活塞栓的细管相连通,容器A浸在温度为t1=23℃的恒温箱中,而容器B浸在t2=27℃的恒温箱中,彼此由活塞栓隔开。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八章 气体 测试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第八章气体测试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第Ⅰ卷一、单选题(共15小题,每小题4.0分,共60分)1.一根竖直静止放置的两端封闭的细玻璃管,管内封闭着的空气被一段水银柱分为上下两部分,如图所示,当它在竖直方向运动时,发现水银柱相对玻璃管向上移动(温度不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管做匀速运动B.玻璃管向下加速运动C.玻璃管向下减速运动D.玻璃管向上加速运动2.已知湖水深度为20 m,湖底水温为4 ℃,水面温度为17 ℃,大气压强为1.0×105Pa.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取g=10 m/s2,ρ水=1.0×103kg/m3)()A. 12.8倍B. 8.5倍C. 3.1倍D. 2.1倍3.如图,竖直放置、开口向下的试管内用水银封闭一段气体,若试管自由下落.管内气体()A.压强增大,体积增大B.压强增大,体积减小C.压强减小,体积增大D.压强减小,体积减小4.一端封闭的圆筒内用活塞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它分别处在如图所示的三种状态时的温度关系是()A.TA>TB>TCB.TA<TB<TCC.TA=TB>TCD.TB>TA>TC5.一根粗细不均匀的水平放置的管道如图所示,用横截面积为S1和S2的两个活塞封闭住一定质量的气体,S2=2S1,在两个活塞上分别施以水平力F1和F2时,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则关于气体作用在活塞S1和S2上的压强p1和p2以及水平力F1和F2的大小有(不计活塞与管壁间的摩擦)()A.F1=F2,p1=2p2B.F2=2F1,p1=p2C.F2≠2F1,p1=p2D.F1=F2,p1=p26.温度为27 ℃的一定质量的气体保持压强不变,把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时,其温度变为()A. 127 KB. 150 KC. 13.5 ℃D. 23.5 ℃7.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倒插入水银槽中,管竖直放置时,管内水银面比管外高h,上端空气柱长为L,如图所示,已知大气压强为H cmH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是(L+h) cmHgB.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是(H-h) cmHgC.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是(H+h) cmHgD.此时封闭气体的压强是(H-L) cmHg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被压缩时,气体压强不一定增大B.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其体积也增大C.气体压强是由气体分子间的斥力产生的D.在失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9.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f(v)表示分子速率v附近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曲线Ⅰ和Ⅱ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TⅠ和TⅡ,所对应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分别为E k1和E k2,则()A.TⅠ>TⅡ,E k1>E k2B.TⅠ>TⅡ,E k1<E k2C.TⅠ<TⅡ,E k1>E k2D.TⅠ<TⅡ,E k1<E k210.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朝下浸入水中,在某一深度恰好能保持静止.如果水面上方大气压突然降低一些,玻璃管在水中的运动情况是()A.加速上升,直到玻璃管一部分露出水面B.加速下降,直到水底C.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至某一深度平衡D.仍然静止11.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p-t图象如图所示,气体从状态A到状态B的过程中,体积将()A.一定不变B.一定减小C.一定增大D.不能判定怎样变化12.如图所示,一定质量的某种理想气体,由状态A沿直线AB变化到状态B,A、C、B三点所对应的热力学温度分别记为TA、TC、TB,在此过程中,气体的温度之比TA∶TB∶TC为()A. 1∶1∶1B. 1∶2∶3C. 3∶3∶4D. 4∶4∶313.如图所示,汽缸内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活塞与缸壁间的摩擦,当外界大气压变化时,以下物理量中发生改变的有:①弹簧弹力的大小,②密封气体的体积,③密封气体的压强()A.①B.①②C.①③D.②③14.两端封闭、内径均匀的直玻璃管水平放置,如图所示.V左<V右,温度均为20 ℃,现将右端空气柱温度降为0 ℃,左端空气柱温度降为10 ℃,则管中水银柱将()A.不动B.向左移动C.向右移动D.无法确定是否移动15.有关气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B.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C.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D.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气体的压强有可能减小第Ⅱ卷二、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6.汽车行驶时轮胎的胎压太高容易造成爆胎事故,太低又会造成耗油量上升.已知某型号轮胎能在-40 ℃~90 ℃正常工作,为使轮胎在此温度范围内工作时的最高胎压不超过3.5 atm,最低胎压不低于1.6 atm,那么,在t=20 ℃时给该轮胎充气,充气后的胎压在什么范围内比较合适(设轮胎的体积不变)17.一端开口的U形管内由水银柱封有一段空气柱,大气压强为76 cmHg,当气体温度为27 ℃时空气柱长为8 cm,开口端水银面比封闭端水银面低2 cm,如图所示,求:(1)当气体温度上升到多少℃时,空气柱长为10 cm?(2)若保持温度为27 ℃不变,在开口端加入多长的水银柱能使空气柱长为6 cm?18.如图,绝热汽缸A与导热汽缸B均固定于地面,由刚性杆连接的绝热活塞与两汽缸间均无摩擦.两汽缸内装有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开始时体积均为V0、温度均为T0.缓慢加热A中气体,停止加热达到稳定后,A中气体压强为原来的1.2倍.设环境温度始终保持不变,求汽缸A中气体的体积VA和温度TA.19.如图所示,汽缸中封闭着温度为100 ℃的空气,一重物用轻质绳索经光滑滑轮跟缸中活塞相连接,重物和活塞都处于平衡状态,这时活塞离汽缸底的高度为10 cm.如果缸内空气温度变为0 ℃,重物将上升多少厘米?(绳索足够长,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答案解析1.【答案】B【解析】水银柱相对玻璃管向上运动,由pV=C知,p1变大,p2变小,F合向下,则a向下.2.【答案】C【解析】湖底压强大约为p0+ρ水gh,即3个大气压,由气体状态方程,=,当一气泡从湖底缓慢升到水面时,其体积约为原来的3.1倍,选项C正确.3.【答案】B【解析】初始状态p0=px+ph,若试管自由下落,则ph=0,px=p0,所以压强增大,由玻意耳定律知,pV=C,故V减小.4.【答案】D【解析】由题图可知VA=VB>VC,pA=pC<pB,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判断TB>TA>TC.5.【答案】B【解析】气体的压强是相等的,所以A选项不正确;由受力平衡可知F1+p0S=pS,F2+2p0S=2pS,故有F2=2F1,B选项正确.6.【答案】B【解析】由盖—吕萨克定律得=,所以T2=·T1==K=150 K.7.【答案】B【解析】利用等压法,选管外水银面为等压面,则封闭气体压强p+ph=p0,得p=p0-ph,即p=(H-h) cmHg,故B项正确.8.【答案】A【解析】气体质量一定时,=恒量,显然A对,B错;由气体压强产生的原因知C错;D选项因为容器密闭,气体对器壁有压强,故选A.9.【答案】D【解析】根据麦克斯韦分布规律知,气体的温度越高,速率较大的分子所占的比例越大,所以Ⅰ的温度低,Ⅱ的温度高,即TⅠ<TⅡ,而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则E k1<E k2,故D正确.10.【答案】A【解析】上方大气压突然降低,玻璃管中的气体体积增大,将管中的水挤出一部分而上升,上升过程中压强进一步减小,管内气体进一步膨胀,继续加速上升,直到玻璃管一部分露出水面,A正确.11.【答案】D【解析】题目中给出的图线是p-t(摄氏温度)图,而不是p-T图,在图甲中,p-t图中的等容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273 ℃,0),而没有通过原点,只有在p-T图中的等容线才能通过原点,如图乙所示.因该题中的AB反向延长线是否通过-273 ℃,题设条件中无法找到,所以就不能判断A到B变化过程中体积如何变化,故D正确.12.【答案】C【解析】由p-V图象可知,pA=3 atm,VA=1 L,pB=1 atm,VB=3 L,pC=2 atm,VC=2 L,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可得==,代入数据得TA∶TB∶TC=3∶3∶4.13.【答案】D【解析】先判断弹簧弹力是否改变,以活塞、汽缸及缸内气体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系统受重力、弹簧的弹力及外界气体压力的作用,由于外界气体压力的合力始终为零,故弹簧的弹力等于系统重力,不随外界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再分析判断气体的压强.以汽缸为研究对象,受力情况如图所示:汽缸处于平衡状态,所以有mg+pS=p0S.当外界大气压p0变化时,为重新达到平衡,缸内气体的压强p也跟着变化,气体的体积也发生变化.14.【答案】C【解析】设降温后水银柱不动,则两段空气柱均为等容变化,初始状态左右压强相等,即p左=p右=p对左端空气柱=,则Δp左=p左=p,同理右端空气柱Δp右=p,所以Δp右>Δp左,即右侧压强降低得比左侧多,故水银柱向右移动,选项C正确.15.【答案】D【解析】气体的压强在微观上与两个因素有关:一是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二是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密集程度或平均动能增大,都只强调问题的一方面,也就是说,平均动能增大的同时,分子的密集程度可能减小,使得压强可能减小;同理,当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大时,分子的平均动能也可能减小,气体的压强变化不能确定,故正确答案为D.16.【答案】2.01 atm≤p≤2.83 atm【解析】由于轮胎容积不变,轮胎内气体做等容变化.设在T0=293 K充气后的最小胎压为p min,最大胎压为p max.依题意,当T1=233 K时胎压为p1=1.6 atm.根据查理定律=,即=,解得p min≈2.01 atm,当T2=363 K时胎压为p2=3.5 atm.根据查理定律=,即≈,解得p max≈2.83 atm.17.【答案】(1)122.3 ℃(2)28.7 cm【解析】(1)气体的初状态:p1=p0-ph=74 cmHg,V1=8S,T1=300 K,气体的末状态:p2=p0+ph=78 cmHg,V2=10S,由公式=,代入数据得:T2≈395.3 K,t2=122.3 ℃.(2)气体的状态:V3=6S,T3=300 K,由公式=,代入数据得:p3≈98.7 cmHg.加入水银柱的长度为L=98.7-76+2+(2×2)=28.7 cm.18.【答案】V0 1.4T0【解析】设初态压强为p0,膨胀后A、B压强相等=1.2p0pBB中气体始末状态温度相等,p0V0=1.2p0(2V0-VA)得VA=V0A部分气体满足=,得TA=1.4T0.19.【答案】2.68 cm【解析】这是一个等压变化过程,设活塞的横截面积为S.初态:T1=(273 +100) K=373 K,V1=10S末态:T2=273 K,V2=LS由盖—吕萨克定律=得LS=V1,L=×10 cm≈7.32 cm重物上升高度为10 cm-7.32 cm=2.68 cm.。
3-3物理抽气打气问题

3-3物理抽气打气问题-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抽气和打气抽气和打气的问题是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常见题型.若抽气和打气过程中的温度不变,则一般用玻意耳定律求解.[例一]用最大容积为Δ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中原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 O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n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解答]如图所示是活塞充气机示意图.由于每打一次气,总是把ΔV体积,相等质量(设Δm)压强为P O的空气压到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所以打n次后,共打入压强为P0的气体的总体积为nΔV,因为打入的nΔV体积的气体与原先容器里空气的状态相同,故以这两部分气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取打气前为初状态:压强为P O、体积为V0+nΔV;打气后容器中气体的状态为末状态:压强为P n、体积为V0.由于整个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 O(V0+nΔV)=P n V0∴P n= P O(V0+nΔV)/ V0[例二]用容积为Δ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 O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0,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n次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P n为多大?[解答]如图是活塞抽气机示意图,当活塞上提抽第一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为P1,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0+nΔV)=P0V0P1=P0V0/(V0+nΔV)当活塞下压,阀门a关闭,b打开,抽气机气缸中ΔV体积的气体排出.活塞第二次上提(即抽第二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2.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2(V0+nΔV)=P1V0P2=P1V0/(V0+nΔV)= P0[V0/(V0+nΔV)]2抽第n次气后,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 n=P0[V0/(V0+nΔV)]n打气和抽气不是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与打气有时可视为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大容器中的高压气体同时分装到各个小容器中,分装后各个小容器内气体的状态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实质上是打气的逆过程,每个小容器内的气体相当于打气筒内每次打进的气体,大容器中剩下的气体相当于打气前容器中的原有气体.另一种是逐个分装,每个小容器中所装气体的压强依次减小,事实上,逐个分装的方法与从大容器中抽气的过程很相似,其解答过程可参照抽气的原理.[例]钢筒容积20升,贮有10个大气压的氧气,今用5升真空小瓶取用,直到钢筒中氧气压强降为2个大气压为止,设取用过程中温度不变,小瓶可耐10个大气压.(l)若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多少瓶(2)若用5升真空小瓶依次取用,可装多少瓶[解答](l)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相当于打气的逆过程,则由玻意耳定律可解为:P1V1=P2(V1+nΔV)代入数据,得n=16(瓶)即用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16瓶。
2025高考物理总复习充气、抽气、灌气、漏气模型

部气体从K2排出,完成一次抽气过程。已知助力气室容积为V0,初始压强等于
外部大气压强p0,助力活塞横截面积为S,抽气气室的容积为V1。假设抽气过程
中,助力活塞保持不动,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温度保持不变。
(1)求第1次抽气之后助力气室内的压强p1。
程为p1(V+nV0)=p2V2。若初态时内外气体压强不同,则体积不等于内外气
体体积之和,状态方程应为p1V+np1'V0=p2V2。
抽气与充气问题不太一样——灵活选取研究对象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
另外,状态方程分态形式的应用也是解决充气和抽气问题的快捷方法。
题型三
灌气模型
典题3 某南方医院从北方购置了大钢瓶氧气(如图所示),每个钢瓶内体积
1 0
则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得
1
解得
=
3
3
103
V=102 V0>V0
余
所以烧瓶漏气,剩余空气的质量与原来空气质量的比值为 =
总
0
=
102
。
103
等质量问题,可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求解。
题型一
充气模型
典题1 为保障师生在校的健康安全,某校校医室制定了师生返校后的消杀方案,
对课室、图书馆、饭堂等场所进行物表与空气消毒。该方案利用如图所示的便
携式消毒器,桶内消毒液上方用塞子密封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初始体积为1 L。
使用时利用打气筒进行打气,封闭气体压强达到1.5p0时,即可把消毒液以雾化的
(2)在南方医院时,设大钢瓶内氧气由状态p2、V2等温变化为停止分装时的
状态p3、V3
高中物理选修3-3气体大题训练(带答案)

高中物理选修3-3气体大题训练(带答案)本文为物理专业内部资料,包含了几道气体计算题,需要注意格式和表述的准确性。
1.题目描述:一个圆柱形气缸内有一个活塞,气缸上部有挡板,内部高度为d。
活塞封闭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离底部加热。
求:①当活塞刚好到达气缸口时,气体的温度;②气体温度达到387℃时,活塞离底部的高度和气体的压强。
2.题目描述:一个U形管,左端封闭着水银和气体,右端开口,两管的气体温度始终不变。
现在用小活塞封住开口端,并缓慢推动活塞,使两管液面相平。
求:①粗管中气体的最终压强;②活塞推动的距离。
3.题目描述:一个U形玻璃管,左端封闭着理想气体,右端开口。
封闭气体的温度为T=312K时,两管水银面的高度差△h=4cm。
现对封闭气体缓慢加热,直到两管水银面相平。
设外界大气压p=76cmHg。
①求左、右两管中的水银面相平时封闭气体的温度;②若保持气体温度不变,从右管的开口端缓慢注入水银,直到右侧管的水银面比左侧管的高△h′=4cm,求注入水银柱的长度。
4.题目描述:一个由三个粗细不同的同轴绝热圆筒组成的气缸,两活塞之间密封有温度为T的空气。
开始时,两活塞静止在图示位置。
现对气体加热,使其温度缓慢上升,两活塞缓慢移动。
求:①加热前被封闭气体的压强和细线中的拉力;②气体温度上升到多少时,其中一活塞恰好移至其所在圆筒与b圆筒连接处;③气体温度上到时,封闭气体的压强。
5.题目描述:一个圆柱形气缸内有一个活塞,活塞封闭一定质量的气体,活塞与汽缸间无摩擦且不漏气。
总质量为m2的砝码盘通过左侧竖直的细绳与活塞相连。
当环境温度为T 时,活塞离缸底的高度为h。
现使活塞离缸底的高度为0.求:当活塞再次平衡时,环境温度是多少?10.在光滑水平面上放置一个质量为2m的气缸,内外壁都光滑,气缸内有一质量为m、横截面积为s的活塞密封住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
大气压强为p,不考虑环境温度变化。
问题如下:①现在对气缸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如图A),稳定后封闭气柱长为l1,求此时气缸的加速度a和气体的压强p1.②若用大小仍为F的XXX水平向左推活塞,如图B,求稳定后封闭气柱的长度l2.11.如图,高度足够大、导热的圆柱形汽缸A、B竖直放置,其内部的横截面积分别为Sa = 4×10^3 m^2、Sb =1.0×10^-3 m^2,两气缸底部用容积不计的细管连通。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 理想气体定律 状态方程应用(充气灌气漏气 气体混合抽气)

充气问题:1、一只篮球的体积为V0,球内气体的压强为p0,温度为T0。
现用打气筒对篮球充入压强为p0、温度为T0 的气体,使球内气体压强变为3p0,同时温度升至2T0。
已知气体内能U与温度的关系为U=a T(a为正常数),充气过程中气体向外放出Q的热量,篮球体积不变。
求:①充入气体的体积;②充气过程中打气筒对气体做的功。
2、如图蹦蹦球是一种儿童健身玩具,某同学在17O C的室内对蹦蹦球充气,已知充气前球的总体积为2L,压强为latm,充气筒每次充入0.2L压强为latm的气体,忽略蹦蹦球体积变化及充气过程中气体温度的变化,求:①充气多少次可以让气体压强增大至3atm;②将充气后的蹦蹦球拿到温度为-13O C的室外后,压强将变为多少?灌气问题:3、某容积为20 L的氧气瓶装有30 atm的氧气, 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 L的小钢瓶中, 使每个小钢瓶中氧气的压强为5 atm, 若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1 atm, 则共能分装的瓶数为?(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 且温度不变)( )4、容积为20L的钢瓶充满氧气后,压强为150atm,打开钢瓶的阀门让氧气同时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瓶中,若小瓶原来是抽空的,小瓶中充气后压强为10atm,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那么最多能分装( )A、4瓶B、50瓶C、56瓶D、60瓶漏气问题:5、一个瓶子里装有空气,瓶上有一个小孔跟外面大气相通,原来瓶里气体的温度是7℃,如果把它加热到47℃,瓶里留下的空气的质量是原来质量的几分之几?6、盛有氧气的钢瓶,在27℃的室内测得其压强是9.0×106Pa.将其搬到-13℃的工地上时,瓶内氧气的压强变为7.2×106Pa.请通过计算判断钢瓶是否漏气.气体混合问题:7、如下图所示,两个充有空气的容器A ,B ,以装有活塞栓的细管相连通,容器A 浸在温度为t 1=23℃的恒温箱中,而容器B 浸在t 2=27℃的恒温箱中,彼此由活塞栓隔开。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3-3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题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题复习导入新课:复述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解题的一般步骤。
一、动态问题:尝试求解下面的二个例题,并分析共同点。
例1、如图所砂,一端封闭粗细均匀的直玻璃管下端插入水银槽,管内水银柱上方有空气,若把玻璃管再稍向上提,管口仍示离开水银面,则管内外水银术的高度差h和封闭气体的压强P的变化是A、h增大,P增大B、h增大,P减小C、h变小,P增大D、h变小,P减小例2、如图所示,开口向下的竖直玻璃管的末端有一段水银柱,当玻璃管从竖直位置转过450时,开口端的水银柱将A、从管的开口端流出一部分B、不发生变化C、沿着管子向上移动一段距离D、无法确定其变化情况小结:自己总结此种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是:二、变质量问题的分析例3、贮气筒内压缩气体的温度是270C,压强是20atm,从筒内放出一半质量的气体后,并使筒内剩余气体的温度降到120C,问剩余气体的压强为多大?点拨:通过巧妙地选择合适的研究对象,使这类问题转化为一定质量的气体问题。
小结:总结此类题目的分析方法。
拓展:此类分析思想还有如打气问题、抽气问题、漏气问题等。
针对练习:钢瓶内装有3kg气体,当温度是-230C时,压强为4atm,如果用掉1kg后并把温度升高到270C,求此时钢瓶内气体的压强。
当堂练习:1、如图所示,容器A的体积是B的体积的2倍用带阀门K的细管相连通,K关闭时A贮存100atm270C理想气体,B中贮存有30C的同种气体,打开K,A中有14的气体进入B中平衡后的温度为150C,试求容器B中原气体的压强。
2、某容积为20L的氧气瓶装有30atm的氧气,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说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氧气的压强为5atm,若每个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1atm问能分装多少瓶?3、用活塞气筒向一个容积为V的容器内打气,每次能把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空气打入容器内。
若容器内原有空气的压强为P0,大气过程中温度不变,这打了n次后容器内的气体的压强为多少?。
33物理抽气 打气问题

抽气和打气抽气和打气的问题是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常见题型.若抽气和打气过程中的温度不变,则一般用玻意耳定律求解.[例一]用最大容积为Δ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中原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 O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n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解答]如图所示是活塞充气机示意图.由于每打一次气,总是把ΔV体积,相等质量(设Δm)压强为PO的空气压到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所以打n 次后,共打入压强为P0的气体的总体积为nΔV,因为打入的nΔV体积的气体与原先容器里空气的状态相同,故以这两部分气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取打气前为初状态:压强为PO、体积为V0+nΔV;打气后容器中气体的状态为末状态:压强为P n、体积为V0.由于整个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O(V0+nΔV)=Pn V0∴P n=PO(V0+nΔV)/ V0[例二]用容积为Δ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O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0,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n次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P n为多大?[解答]如图是活塞抽气机示意图,当活塞上提抽第一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为P1,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1(V0+nΔV)=P0V0P1=P0V0/(V0+nΔV)当活塞下压,阀门a关闭,b打开,抽气机气缸中ΔV体积的气体排出.活塞第二次上提(即抽第二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2.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2(V0+nΔV)=P1V0P2=P1V0/(V0+nΔV)= P0[V0/(V0+nΔV)]2抽第n次气后,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 n=P0[V0/(V0+nΔV)]n打气和抽气不是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与打气有时可视为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大容器中的高压气体同时分装到各个小容器中,分装后各个小容器内气体的状态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实质上是打气的逆过程,每个小容器内的气体相当于打气筒内每次打进的气体,大容器中剩下的气体相当于打气前容器中的原有气体.另一种是逐个分装,每个小容器中所装气体的压强依次减小,事实上,逐个分装的方法与从大容器中抽气的过程很相似,其解答过程可参照抽气的原理.[例]钢筒容积20升,贮有10个大气压的氧气,今用5升真空小瓶取用,直到钢筒中氧气压强降为2个大气压为止,设取用过程中温度不变,小瓶可耐10个大气压.(l)若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多少瓶?(2)若用5升真空小瓶依次取用,可装多少瓶?[解答] (l)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相当于打气的逆过程,则由玻意耳定律可解为:P1V1=P2(V1+nΔV)代入数据,得n=16(瓶)即用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16瓶。
物理抽气-打气问题 (1)

抽气和打气抽气和打气的问题是属于气体变质量问题的常见题型.若抽气和打气过程中的温度不变,则一般用玻意耳定律求解.用最大容积为Δ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中原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O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n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如图所示是活塞充气机示意图.由于每打一次气,总是把ΔV体积,相等质量(设Δm)压强为PO 的空气压到容积为V的容器中,所以打n次后,共打入压强为P的气体的总体积为nΔV,因为打入的nΔV体积的气体与原先容器里空气的状态相同,故以这两部分气体的整体为研究对象.取打气前为初状态:压强为PO、体积为V0+nΔV;打气后容器中气体的状态为末状态:压强为Pn、体积为V.由于整个过程中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不变,由玻意耳定律得:PO(V+nΔV)=PnV∴P n= P O(V0+nΔV)/ V0用容积为Δ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O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n次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Pn为多大?如图是活塞抽气机示意图,当活塞上提抽第一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为P1,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1(V+nΔV)=PVP 1=PV/(V+nΔV)当活塞下压,阀门a关闭,b打开,抽气机气缸中ΔV体积的气体排出.活塞第二次上提(即抽第二次气),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2.根据玻意耳定律得:P 2(V+nΔV)=P1VP 2=P1V/(V+nΔV)= P[V/(V+nΔV)]2抽第n次气后,容器中气体压强降为:P n=P0[V0/(V0+nΔV)]n打气和抽气不是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与打气有时可视为互为逆过程.气体的分装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将大容器中的高压气体同时分装到各个小容器中,分装后各个小容器内气体的状态完全相同,这种情况实质上是打气的逆过程,每个小容器内的气体相当于打气筒内每次打进的气体,大容器中剩下的气体相当于打气前容器中的原有气体.另一种是逐个分装,每个小容器中所装气体的压强依次减小,事实上,逐个分装的方法与从大容器中抽气的过程很相似,其解答过程可参照抽气的原理.钢筒容积20升,贮有10个大气压的氧气,今用5升真空小瓶取用,直到钢筒中氧气压强降为2个大气压为止,设取用过程中温度不变,小瓶可耐10个大气压.(l)若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多少瓶?(2)若用5升真空小瓶依次取用,可装多少瓶?(l)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相当于打气的逆过程,则由玻意耳定律可解为:P1V1=P2(V1+nΔV)代入数据,得n=16(瓶)即用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16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最大容积为ΔV的活塞打气机向容积为V0的容器中打气.设容器中原来空气压强与外界大气压强P O相等,打气过程中,设气体的温度保持不变.求:连续打n次后,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为多大?
2、用容积为ΔV的活塞式抽气机对容积为V O的容器中的气体抽气、设容器中原来气体压强为P0,抽气过程中气体温度不变.求抽气机的活塞抽动n次后,容器中剩余气体的压强P n 为多大?
3钢筒容积20升,贮有10个大气压的氧气,今用5升真空小瓶取用,直到钢筒中氧气压强降为2个大气压为止,设取用过程中温度不变,小瓶可耐10个大气压.(l)若用多个5升真空小瓶同时分装,可装多少瓶?(2)若用5升真空小瓶依次取用,可装多少瓶?
4.某容积为20L的氧气装有30atm的氧气,现把氧气分装到容积为5L的小钢瓶中,使每个小钢瓶中的氧气的压强为5atm,如每个小钢瓶中原有氧气压强为1atm,问共能分装多少瓶(设分装过程中无漏气,且温度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