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概论总结————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大纲及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概论复习大纲及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概论一、绪论1、21世纪现代医学发展趋势:1)、分子生物学是医学发展的带头科学。

2)、医学将更广泛的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信息技术等学科交叉渗透。

3)、预防医学得以进一步重视与发展。

4)、老年医学将成为重要的临床医学学科。

2、亚健康状态的概念:指介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中间状态。

二、诊断学基础1、诊断学内容:病史采集、症状诊断、检体诊断、实验诊断、器械检查、影像诊断。

2、常见症状1)、发热:人体在致热源的作用下或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使机体产热大于散热而导致体温升高超过正常水平。

(1)分度:低热:37.3~38C°中等发热:38.1~39C°高热:39.1~41C°超高热:41.1C°以上(2)、疼痛的分类:皮肤痛、内脏痛、牵涉痛(3)、胸痛病因:胸壁疾病、心脏与大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其他。

2)、呼吸困难【临床表现】(1)、肺源性呼吸困难:吸气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呼吸困难、混合型呼吸困难(2)、心源性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

(3)、中毒性呼吸困难:代谢性酸中毒、呼吸中枢抑制药物中毒、急性发热性疾病。

(4)、精神神经性呼吸困难:颅脑疾病、癔病、神经衰弱。

3)、咯血【临床表现】(1)、咯血量:每日咯血量少于100ml为小量咯血,每日咯血量在100~500ml为中等咯血量,每日咯血量超过500ml或一次咯血100~500ml为大量。

(1)、分类:溶血性黄疸、肝细胞性黄疸、胆汁淤积性黄疸、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

3、问诊与基本检查法1)、问诊(1)、问诊方法:首先进行过渡性交谈;由简单问题问起,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围绕主诉展开,尽量让患者自己叙述;避免诱问、套问、重复提问;边问诊边思考、对已知病史资料及时分析、归纳,分清主次。

(2)、问诊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名词解释

医学基础知识常见名词解释1、肝肠循环:指经胆汁或经部分胆汁排入肠道的药物,在肠道中又重新被吸收,经门静脉又返回肝脏的现象。

2、二尖瓣复合体:在左心室,因二尖瓣环、二尖瓣、腱索和乳头肌在功能和结构上密切关联称二尖瓣复合体,使左心室收缩时血不会逆流入左心房。

3、反跳痛:在痛处按压并停留一段时间,然后迅速抬手,在抬手的一瞬间,有明显的痛感称反跳痛,往往是代表按压处壁层腹膜有炎症。

4、三凹征:指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出现明显凹陷,是由于上部气道部门梗阻所致吸气性呼吸困难。

常见于气管异物、喉水肿、白喉等。

5、翼点:是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大翼4骨相交处所形成的“H”型骨缝,位于颞窝内,颧弓中点上方两横指处。

6、细胞周期: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上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开始到下一次有丝分裂终了所经历的过程。

7、多尿:在普通饮食、运动的情况下,24h尿量大于2500ml。

8、基因治疗:是指把目的基因导入人体细胞,使其发挥生物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包括:包括体细胞的基因治疗和性细胞的基因治疗。

9、毒血症:病原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局部生长繁殖,病原菌不进入血循环,但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液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定的中毒症状。

10、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一过性通过血循环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

11、败血症:细菌由局部病灶入血,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病理变化。

12、不良反应:指与用药目的无关,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甚至严重危害的反应。

13、氧离曲线:反应血红蛋白氧饱和度与血氧分压的曲线。

曲线呈特殊的“S”型。

14、骨连接:骨与骨之间的连接称为骨连接,根据连接的方式和运动情况,分为直接连接和关节。

15、蛋白质变性:在一定理化因素作用下,蛋白质结构空间被破坏,导致理化性质改变及生物学功能丧失的现象。

16、化生: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变为另一种分化组织的过程。

现代临床医学名词解释

现代临床医学名词解释

◆症状:是指患者主观感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

◆体征:是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

◆发热:当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称为发热。

低热37.4-38度;中等热38.1-39度;高热39.1-41度;超高热41度以上。

◆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

◆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

◆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者。

咯血须与口腔、鼻、咽部出血后上消化道出血引起的呕血鉴别。

◆咯血量:每日咯血量在100ml以内为小量;100-500ml为中等量;500ml以上为大量咯血。

◆肺源性呼吸困难:是由呼吸系统引起的通气、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或)二氧化碳潴留。

◆心悸:是一种自觉心跳或心慌,伴心前区不适感。

◆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便血: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由肛门排出。

◆隐血便:便血颜色可呈鲜红、暗红或黑色,少量出血不造成粪便颜色改变,需经隐血试验才能确定者,称为隐血便。

◆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以及其他组织发生黄染的现象。

◆发绀:又称紫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表现。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人体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使组织肿胀称为水肿。

◆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物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

一般无意识障碍。

◆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发作时病人因肌张力消失不能保持正常姿势而倒地。

一般为突然发作。

◆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

临床表现为:1.嗜睡:2.意识模糊:3.昏睡:4.昏迷;5.谵妄。

◆心源性水肿:是右心衰竭的常见体征之一。

最早出现于踝内侧行走活动后明显,休息后减轻或消失;经常卧床者以腰骶部为明显。

通常伴有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严重时还出现胸、腹水等体循环淤血的表现。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考点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考点

现代医学基础概论考点第一章:人体组织细胞结构1.液体镶嵌模型:膜以液态的脂质双分子层为基架、其中镶嵌着不同的蛋白质2.上皮组织:由密集的上皮细胞和少量的细胞间质组成3.结缔组织:由大量的细胞间质和散在其中的细胞组成4.肌纤维:肌细胞的形状细长,呈纤维状,故肌细胞通常称为肌纤维5.神经组织:由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组成6.神经元:有胞体和突起组成7.神经胶质组织:是神经组织中除神经元外的另一大类细胞,分布在神经元之间,形成网状支架8.9.神经末梢:由神经元胞体发出的轴突和长的树突及包在外面的胶质组织组成10.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跨细胞膜运动或转运的过程11.易化扩散:有些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

12.通道:只允许具有特定离子半径和电荷的离子通过,具有离子选择性。

13.载体:是疏水性的小分子14.主动转运:物质逆浓度差、逆电位差,在生物泵的帮助下需要细胞通过自身消耗、代谢供能的转运15.出胞:大分子或团块状物质、珠滴进细胞16.入胞:大分子或团块状物质、珠滴出细胞17.静息电位:是指细胞处于静息电位时,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的电位差18.动作电位:是指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基础上产生的可传布的电位变化19.局部兴奋:阈下刺激虽不能触发动作电位,但是它能导致少量的钠离子内流,从而产生较小的去极化变化,但幅度达不到阈电位,而且只限于受刺激的局部。

这种产生于膜局部,较小的激化反应称为局部兴奋第二章:人体调节20.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特征?新陈代谢21.人体活动调节方式及对应特征主要--神经调节:通过神经反射调节辅助--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调节22.什么是适应性?指生物体与环境表现相适合的现象23.什么是兴奋性?指可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时发生兴奋反应(动作电位)的能力或特性24.什么是阈值?能引起细胞兴奋或产生动作电位的刺激强度25.什么是机体内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细胞生存所处的细胞液体环境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和自身调节,使内环境达到相对稳定的状态26.内环境稳态有何生理意义?1、细胞进行正常活动的必要条件2、保持细胞兴奋性的必要条件3、神经系统和体液等调节机制进行物质代谢的场所27.什么是体液?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包括水和其中溶解的物质28.体液包括哪两部分?细胞内液、细胞外液第三章:人体疾病29.什么是疾病?机体在一定的条件下由病因与机体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一个损伤与抗损伤斗争有规律的过程30.什么是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31.什么是死亡?心跳和自主呼吸的永久性的停止32.什么是脑死亡?虽有心跳但无自主呼吸,脑功能已经永久性丧失,最终必致死亡33.死亡的判断标准1、呼吸心跳停止2、脑干神经反射消失3、不可逆性深昏迷4、瞳孔散大、固定5、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6、脑血液循环停止34.疾病发展发生的基本规律1、损伤与抗损伤2、因果交替3、局部与整体35.病因、条件之间的关系如何?病因(包括外因和内因)是指那些能引起疾病并导致该疾病特异性的各种因素条件是指除原因外,其它同时存在的与疾病发生有关的因素,能促进疾病的发生,但与疾病的特异性无关36.血栓形成在活体的心血管内,血液发生凝固或有形成分发生析出、黏集,形成固体质块的过程37.栓塞在循环血液中出现的不溶于血液的异常物质,随血液流动,阻塞于口径相应大小的血管管腔38.梗死机体局部组织由于动脉血流阻断以致缺血、缺氧而发生的坏死39.血栓形成、梗塞、梗死三者关系血栓可脱落成为栓子引起栓塞(血栓栓子),血栓形成和栓塞都可引起梗死。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知识要点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知识要点

现代临床医学概论知识要点症状:指患者主观感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如腹痛、疲乏、发热等。

体征: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或改变,如肝大、心脏杂音、肺部啰音等。

黄疸:指血清中的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粘膜、巩膜以及其他组织发生黄染的现象。

水肿:过多的液体在人体组织间隙或体腔积聚,使组织肿胀。

呕血:上消化道疾病,(食管、胃、十二指肠、肝胆、胰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指的急性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主诉:指患者感受到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持续时间。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简称,由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所引起的慢性传染病,机体可通过血液途径、性途径及垂直传播等感染。

呼吸心跳骤停:由各种病因造成患者在未能估计到的时间内心跳呼吸突然停止。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病原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及肺部受累形成的肺结核最为常见。

慢性肺心病:是由肺组织、肺血管或胸廓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组织结构和功能异常,致肺血管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使右心扩张或肥厚,伴有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心脏病,并排除先天性心脏病和左心病变引起者。

原发性支气管癌(肺癌):是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或腺体的恶性肿瘤,是发生于肺脏的癌病类疾病。

心力衰竭:各种心脏结构或功能性疾病导致心室充盈及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而病因尚未明确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的90%以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

上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及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及出血亦属于这一范围。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症状:指患者感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或病态改变,如腹痛,疲乏,发热等体征:指医师或其他人能客观检查到的异常改变,如肝肿大,心脏杂音,肺部啰音咳嗽: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咳痰:是通过咳嗽动作将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口腔外的病态现象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者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便血:是指消化道出血,血液经肝门排出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表现为呼吸费力,重者张口呼吸,抬肩,鼻翼煽动,并伴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异常黄疸:是指血清中胆红素升高,致使皮肤、黏膜、巩膜以及其他组织发生黄染的现象发绀:是指血液中还原血红蛋白增多,使皮肤、黏膜呈青紫色的表现水肿:过多的液体在人体组织间隙或体腔集聚,使组织肿胀成为水肿眩晕:是患者感到自身或周围环境有旋转或摇动的一种主观感觉障碍,常伴有客观的平衡障碍晕厥:是由于一时性广泛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意识丧失状态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非自主的抽动或强烈收缩,可引起关节的运动和强直惊厥:是指肌群收缩表现为强直性或阵挛性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传染病:是由原生物感染人体后发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后,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途径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经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潜伏期:是指疾病传染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即从病原体侵入体内开始,直到最初症状出现的这段时间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疾,是由志贺均属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疟疾:是由按蚊叮咬传播疟原虫引起的寄生虫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指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慢性支气管炎:是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肺结核:是指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的传染病,以肺部受累形成肺结核科赫现象:机体对肺结核再感染与初感染所表现出不同的现象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病理性超过正常水平的疾病状态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发生局部坏死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展生在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即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或通过夏科三联征:是指典型的急性胆管炎症状,即腹痛,寒战发热及黄疸尿路刺激征:发病突然,有尿痛,尿频,尿急,严重者数分钟排尿一次,常见终末血尿发热:当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

临床医学概论名解及论述

临床医学概论名解及论述

临床医学概论名解及论述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1.症状:指疾病作用于机体,致生理功能发生异常,患者主观感受到的异常、不舒服的感觉。

如头痛、头晕、胸闷、心悸等。

症状是通过问诊获取的,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2.体征:指疾病作用于机体,致体表、内在结构发生异常,通过体格检查获取的客观存在的异常表现,如黄疸、肝脾肿大、心脏杂音等。

体征较症状具有更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3.发热的分度:(1)低热:37.3℃~38℃;(2)中等度热:38.1℃~39℃;(3)高热:39.1℃~41℃;(4)超高热:≥41.1℃。

*4.稽留热:体温维持在39℃~40℃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1℃,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

*5.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

体温升高超过39℃,24小时内体温波动>2℃,最低体温仍高于正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流感、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6.间歇热:体温骤升后持续数小时,而后骤降至正常进入无热期,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见于急性肾盂肾炎、严重化脓性感染。

7.咯血:指喉及喉部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出血,经由口腔排除的表现。

血液经由口腔排除,有两种情况,即咯血或呕血。

8.蜘蛛痣:皮肤末端小动脉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而称为蜘蛛痣。

*9.肌张力:指静息状态下的肌肉紧张度。

*10.肌力:指肌肉运动时的最大收缩力。

*11.脑膜刺激征:脑膜受刺激的表现,为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压力增加时出现的体征。

包括颈强直、Brudzinski征、Kernig征。

*12.胆-酶分离现象:重症肝炎和亚急性肝炎在病情恶化时,黄疸进行性加深,酶的活性反而降低,即出现“胆-酶分离”现象。

*13..复合性溃疡:指胃和十二指肠同时发生的溃疡。

14.真性细菌尿:临床常取清洁中段尿培养及药敏试验。

如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10 ?5/ml则可确诊;如菌落计数为10?4 ~10?5 /ml,则结果可疑。

15.妊娠期糖尿病(GDM):在确定妊娠后,若发现有各种程度的葡萄糖耐量减低(IGT)或明显的糖尿病,不论是否需要用胰岛素或仅用饮食治疗,也不论分娩后这一情况是否持续,均可认为是GDM。

现代医学概论总结————选择

现代医学概论总结————选择

选择题1.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部分的信息称为A.偏差信息B.干扰信息C.控制信息D.反馈信息E.自控信息2与静息电位值的大小无关的A.膜内外离子浓度差B.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C.膜的表面积D.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E.膜对蛋白质等负离子的通透性3.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物质是A.Na+B.K+C.Ca2+D.Mg2+E.Fe2+4.血清与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缺乏A.纤维蛋白B.纤维蛋白原C.凝血因子D.血小板E.Ca2+5.在凝血过程中将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的凝血因子是A.因子ⅡaB.因子Ⅲ3C.因子ⅣD.因子XⅡaE.因子XⅢa6.心动周期中,左室内压升高速率最快的时相在A.心房收缩期B.等容收缩相C.快速射血相D.减慢射血相E.快速充盈相7.心室肌细胞绝对不应期的产生是由于A. Na+通道处于激活状态B. Na+ 通道处于备用状态C. Ca2+通道处于激活状态D. Ca2+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E. Na+ 通道处于失活状态8.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主要反映A.心率B.外周阻力C.循环血量D.心脏每搏输出量E.主动脉管壁弹性9.在体外实验观察到当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变动时器官、组织的血流量仍能维持相对恒定,这种调节反应称为A. 神经调节B. 体液调节C. 神经-体液调节D. 正反馈调节E. 自身调节10.决定肺部气体交换方向的主要因素是A.气体的溶解度B.呼吸膜的厚度C.气体分子量的大小D.气体的分压差E.气体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11.CO2对呼吸的兴奋主要是通过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B.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E.通过生成H+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12.胆汁中与消化有关的成分是A.胆盐B.胆固醇C.胆色素D.脂肪酸E.无机盐和水13.关于能量代谢的影响因素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肌肉运动是影响能量代谢最显著的因素B.环境温度在30~35℃时,能量代谢最稳定C.情绪激动,烦恼,愤怒,恐惧及焦虑等,能量代谢可显著增高D.环境温度<10℃时,能量代谢明显增加是由于寒战和肌肉张力增高所致E.进食全蛋白质食物,可使机体额外增加30%的热量14.生理学中的体温是指机体的A.表层温度B.深部平均温度C.腋窝温度D.口腔温度E.直肠温度15.在近端小管,全部被重吸收的是A.葡萄糖B.肌酐C.尿素D.氨E.酸DCCAA CEDCD EABBA BCEBA16.正常条件下的终尿约占肾小球滤过液量的A.10%B.20%C.30%D.1%E.67%17.内脏痛的主要特点不包括A. 引起情绪反应B. 定位不明确C. 传入神经纤维属于AγD. 对内脏的牵拉刺激敏感E. 主要表现为慢痛18.以下哪项抑制胰岛素的分泌A. 交感神经兴奋B. 血中氨基酸及脂肪酸增加C. 胃肠激素D. 迷走神经兴奋E. 血糖升高19.生物活性最高的维生素D3是A. 24, 25-(OH)2-D3B. 1, 25-(OH)2-D3C. 25-OH-D3D. 7-脱氢胆固醇E. 以上均不是20.维持呼吸节律的基本中枢是:A.脊髓B.延髓C.桥脑D.下丘脑E. 以上均不是1.内环境是指A. 细胞外液B. 细胞内液C. 血液D. 体液E. 组织液2.组织处于绝对不应期,其兴奋性A. 为零B.高于正常C.低于正常D.无限大E.正常3.神经冲动编码信息于A.锋电位幅度B.动作电位时程C.锋电位传导速度D.动作电位频率E.锋电位传导距离4.全血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A. 血浆蛋白含量B. 红细胞数量C. 白细胞数量D. 红细胞的叠连E. NaCl的浓度5.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A. 因子ⅫB. 因子ⅡC. 因子ⅩD. 因子ⅦE. 因子Ⅰ6.心肌不产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心肌A. 为机能合胞体B. 肌浆网不发达,储Ca2+ 少C.有自律性D. 呈"全或无"收缩E. 有效不应期长7.异长自身调节是由于下列哪项发生了变化A. 粗细肌丝重叠状态B. 横桥ATP酶活性C. 胞浆游离Ca2+浓度D. 肌钙蛋白对Ca2+亲合力E. 肌动蛋白活性8.下列哪项可引起心率减少A. 交感活动增强B. 迷走活动增强C. 肾上腺素D. 甲状腺激素E. 发热9.降压反射的生理意义是A. 降低动脉血压B. 升高动脉血压C. 减弱心血管活动D. 加强心血管活动E. 维持动脉血压相对恒定10.评价肺通气功能较好的指标是A.潮气量B.功能余气量C.肺活量D.补吸气量E.用力呼气量11.缺O2对呼吸运动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缺O2可使呼吸频率增加B.缺O2可使潮气量增加C.缺O2主要刺激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D.缺O2对呼吸中枢的直接作用是抑制E.缺O2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12.对胃液中盐酸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A.激活胃蛋白酶原B.提供胃蛋白酶所需的最适宜的pH环境C.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水解D.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E.进入小肠后抑制胰液的分泌13.激烈运动时,骨骼肌能量代谢的主要途径是A.葡萄糖的有氧氧化B.葡萄糖的无氧酵解C.脂肪酸代谢D.氨基酸代谢E.蛋白质代谢14.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A.脊髓B.延髓C.脑桥D.下丘脑E.大脑皮质15.毁损下丘脑视上核,尿浓缩和尿量将出现下列何种现象A.尿稀释,尿量减少B.尿浓缩,尿量增加C.尿稀释,尿量增加D.尿浓缩,尿量减少E.以上均不是16.血中醛固酮增加对泌尿的影响是A.尿中Na+增加B.尿中K+增加C.尿中尿素增加D.尿中水增加E.以上均不是17.反射活动的简单与复杂关键在于反射弧的哪个部分A. 感受器 B. 传入神经纤维C. 反射中枢D. 传出神经纤维E. 效应器18.影响人体神经系统发育最重要的激素是A. 雌激素和睾酮B. 促甲状腺激素C. 甲状腺激素D. 生长激素E. 糖皮质激素19.下列哪项不参与下丘脑激素分泌的调控A. 靶腺分泌激素的长反馈调节B. 腺垂体分泌激素的短反馈调节C. 下丘脑自身超短反馈调节D. 神经垂体分泌的激素E. 单胺类神经递质20.心室肌收缩的后负荷是指:A.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或压力B.心室收缩末期的容积或压力C.心室等容收缩期的容积或压力D.大动脉血压E. 以上均不是1.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人体A. 细胞的生命现象B. 器官的功能活动C. 与环境的相互关系D. 体内的物理化学变化E.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2.骨骼肌细胞外液中钠离子浓度降低使A.静息电位增大B.动作电位幅度变小C.去极化加速D.膜电位降低E.复极化加速3.人体内O2和CO2进出细胞是通过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主动转运D.入胞E.出胞4.红细胞的变形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红细胞的A. 体积B. 表面积C. 数量D. 比重E. 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5.凝血酶的主要作用是A. 加速因子Ⅶ复合物的形成B. 加速凝血酶原酶复合物的形成C. 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D. 激活因子ⅫE. 促进血小板聚集6.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充盈主要是由于A. 血液的重力作用B.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C. 胸膜腔内负压D. 心室舒张的抽吸E. 骨骼肌的挤压7.心肌收缩呈"全或无"特点是因为心肌细胞A .动作电位时程长B.动作电位有平台C. 细胞间有闰盘D. 有自律性E. 兴奋传导快8.一般情况下影响舒张压最主要的因素是A. 每搏输出量B. 心率C. 大动脉管壁弹性D. 外周阻力E. 循环血量9.组织液的生成主要取决于A. 毛细血管血压B .有效滤过压C. 血浆胶体渗透压D.血浆晶体渗透压E. 淋巴回流10.下列哪种形式是CO2或O2进出血液的必经形式A. 物理溶解B. 氧合血红蛋白C. 碳酸氢钠D. 氨基甲酸血红蛋白E. 碳酸氢钾11.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的激素是A. 醛固酮B. 胰岛素C. 多巴胺D. 糖皮质激素E. 雄激素12.引起胆囊收缩的一个重要的体液因素是A.胰泌素B.胃泌素C.胆盐D.盐酸E.胆囊收缩素13.衡量能量代谢率的标准是A.身高B.体重C.年龄D.性别E.体表面积14.机体活动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A.脑B.肾C.骨骼肌D.皮肤E.肝15.肾髓质组织间隙液渗透压的特点是A.和血浆比有很高的蛋白质B.和血浆渗透压相等C.比血浆渗透压低D.越向肾髓质深部渗透压越高E.以上均不是16.肾小球滤过液中葡萄糖被重吸收的部位是A.近端小管B.髓袢降支细段C.髓衬升支粗段D.远端小管E. 集合管17.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不包括A. 双向性B. 相对不疲劳性C. 绝缘性D.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E. 生理完整性18.关于糖皮质激素生理作用错误的是A. 升高血糖B. 使肝外全身细胞内蛋白质减少C. 加强心肌收缩力,维持动脉血压D. 增加脂肪的合成E. 减少淋巴细胞数量19.切除肾上腺动物死亡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哪种激素缺乏有关A. 肾上腺皮质激素B. 肾上腺髓质激素C. 睾酮D. 雌激素E. 以上均不是20.当环境温度较低时,机体的散热方式主要为:A、辐射B、对流C、蒸发D、传导 E. 以上均不是1.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A. 脑脊液B. 血浆C. 尿液D. 淋巴液E. 细胞内液2.神经细胞动作电位的幅值取决于A.刺激强度 B.刺激持续时间C.K+和Na+的平衡电位D.阈电位水平E.兴奋性高低3.终板膜上与终板电位产生有关的离子通道是A.电压门控钠离子通道B.电压门控钾离子通道C.电压门控钙离子通道D.化学门控非特异性镁通道E.化学门控钠离子和钾离子通道4.组织液与血浆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组织液内A. 不含血细胞B .蛋白含量低C. Na+含量高D .K+含量高E .Cl-含量高5.外源性凝血途径的始动因子是A.因子ⅠB.因子ⅡC.因子ⅢD.因子ⅦE.因子X6.正常人心率超过180次/min时,心输出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哪一时相缩短A. 快速充盈相B. 减慢充盈相C. 等容收缩相D. 减慢射血相E. 心房收缩期7.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的2期复极形成与下列哪种因素有关A. Na+内流与Ca2+内流B. Na+内流与K+外流C. Ca2+内流与K+外流D. Ca2+内流与Cl-内流E. K+外流与Cl-内流8.在体循环中,血流阻力最大,血压降落最为显著的区段是A. 主动脉段B. 大动脉段C. 微动脉段D. 毛细血管段E. 微静脉段9.微循环中参与体温调节的是A. 迂回通路B.毛细血管前括约肌C. 动-静脉短路D.直捷通路E. 微动脉10.评价呼吸效率较好的指标是A.无效腔B.肺活量C.肺泡通气量D.每分通气量E.功能余气量11.低O2对呼吸的兴奋是通过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B.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C.直接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D.直接刺激颈动脉体,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E.直接刺激颈动脉窦,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12.胃的容受性舒张是通过下列哪一因素实现的A.迷走神经B.交感神经C.抑胃肽D.胰泌素E.壁内神经丛13.机体内既能贮存能量又能直接供能的物质是A.磷酸肌酸B.ADPC.ATPD.环磷酸腺苷E.葡萄糖14.调节体温的中枢整合中心部位是A.脊髓B.延髓C.中脑D.下丘脑的PO/AHE.大脑皮质15.肾小球进行滤过的直接动力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B.肾小囊内压C.血浆胶体渗透压D.集合管内压E.以上均不是16.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多,即所谓的水利尿,主要原因是A.醛固酮分泌减少B.ADH分泌减少C.血浆胶体渗透压增加D.肾小囊压力减少E.以上均不是17.大脑皮层第一体感区的功能特征不包括A. 位于中央后回B. 代表区的大小与体表部位的面积大小有关C. 上行感觉纤维交叉投射D. 投射区的总体安排是倒置的E. 头面部代表区的内部安排是正立的18.关于胰岛素降低血糖作用错误的是A. 促进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B. 增强糖原的合成C. 抑制糖原的分解D. 增加糖异生E. 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酸19.关于ACTH分泌的调节正确的是A. 下丘脑CRH抑制其分泌B. 血中糖皮质激素的正反馈作用C. 血中糖皮质激素的负反馈作用D. 血中ACTH促进CRH 的分泌E. 以上均不对20.某患者由平卧位突然站立,静脉回心血量减少,每搏输出量、动脉血压降低。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和简答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和简答

临床医学概论名解三凹征:上呼吸道部分阻塞患者,从而引起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向内凹陷,称为三凹征。

板块腹:急性腹膜炎时,腹壁明显紧张,可硬如木板称板块腹。

心力衰竭:亦称心功能不全,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心脏舒缩功能障碍,发展到使心排血量在循环血量与血管舒缩功能正常时不能满足全身代谢对血流的需要,从而导致具有血流动力异常和循环内分泌的激活两个方面的临床综合症肠梗阻:肠内容物不能正常运行,不能顺利地通过肠道称为肠梗阻。

肾病综合症:简称肾病,是由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中丢失引起的综合征。

高血压:是指体循环动脉血压病理性超过正常水平的疾病状态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和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使部分心肌因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发生局部坏死语音震颤:是指被检查发出语音时,声波沿气管、支气管及肺泡传到胸壁所引起的共鸣的振动,可由检查者的手触及夏科三联征:是指典型的急性胆管炎症状,即腹痛,寒战发热及黄疸 .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用力呼吸,重者鼻翼扇动,张口耸肩,甚至出现发绀,呼吸辅助肌也参与活动,并可有呼吸频率、深度与节律的异常。

主要病因: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疾病吸气型呼吸困难:三凹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发生机制为喉、气管、大支气管的狭窄和阻塞,表现为吸气相延长。

潮式呼吸:呼吸由浅慢逐渐加快加深,达高潮后,又逐渐变浅变慢,暂停数秒之后,又出现上述状态的呼吸,如此周而复始,呼吸呈潮水涨落样。

甲亢危象:甲状腺毒症病情的极度增重并危及患者生命的严重合并症。

新生儿黄疸:指在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引起血液及组织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出现皮肤、黏膜及巩膜发黄的临床表现。

缺铁性贫血: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储存铁耗尽时,血红蛋白合成减少引起的贫血。

以儿童和女性人群尤其是妊娠妇女的发病率最高。

现代医学概论总论课件

现代医学概论总论课件
现有挑战
疾病诊疗技术
全球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贫困地区的医疗资源匮乏,城市与农村之间、不同收入水平的人群之间存在明显的医疗差距。
医疗资源分配
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存在一些弊端,如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实践能力培养、医学人文教育不足等。
医学教育
医疗技术智能化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将不断拓展,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特点
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实践性。
定义与特点
古代医学
以经验医学为主,缺乏理论总结和系统化。
近代医学
以实验医学为代表,重视实证和分析,推动了医学的进步。
现代医学
以系统思维为基础,融合了多学科知识,形成了综合性的医学理论体系。
发展历程
研究内容
研究人体各系统、器官、组织的结构与功能,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与预防,以及康复、保健、健康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诊断医学的分类
治疗医学是研究如何通过各种手段治疗疾病的一门科学,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治疗医学
治疗医学的概念
治疗医学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治疗可以减轻或消除疾病的症状,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延长病人的生命。
治疗医学的重要性
根据治疗手段的不同,治疗医学可以分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精准医学
随着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精准医学将更加深入地应用于临床实践,实现疾病的个体化治疗。
跨学科合作
未来医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合作,包括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社会学等领域的交叉融合,推动医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
跨学科融合与展望
医学与人文
医学与人文的交叉融合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医学人文教育将得到加强,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复习点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复习点

现代基础医学概论复习点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
新陈代谢:新的物质不断替代老的物质的过程。

兴奋性:机体感受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

刺激:引起机体作出反应的内外环境的各种变化。

反应:刺激引起机体功能活动的改变。

反应有两种
形式,即兴奋和抑制。

阙强度:当刺激时间和强度—时间变化率一定时,能
引起机体兴奋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反射: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人体对刺激产
生的规律性反应。

体液调节: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作用对人体功能进行的
调节。

反馈:受控部分反过来调节控制部分的过程。

第二章
液态镶嵌模型学说:
二.填空题
生命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兴奋性和生殖。

刺激的三要素:强度,时间,强度—时间变化率。

机体功能活动调节的方式: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
身调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反射弧的组成: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传出
神经,效应器。

神经调节的特点:迅速而精确,作用部位比较局限,
作用时间比较短暂。

体液调节的特点:作用缓慢,范围广泛,时间持久。

自身调节的调节:调节幅度小,灵敏度低,范围比较
局限。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质的组成:细胞质基质,核蛋白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

细胞核的组成: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染色体。

医学导论——精选推荐

医学导论——精选推荐

第一章古代医学1.什么是医学?医学是旨在保护和加强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知识体系和实践活动。

2.名词解释:纸草文,三体液学说,四体液学说,四体液病理学说纸草文:纸草文就是书写在一片片草本植物根茎上的文字。

三体液学说:气、胆、痰必须均衡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

四体液学说:气、胆、痰、血液四者均衡才能维持人体的健康。

四体液病理学说:血、黏液、黄胆汁和黑胆汁这四种体液决定有机物的生命。

而每一种液体又与一定的“气质”相适应,每一个人的“气质”决定于其体内何种液体占优势。

3.为什么说有了人类就有了医和药?医学的起源是人类在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地对自身和环境有所认识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4.简述宗教和僧侣在古代东方医学发展中的作用?宗教中的神庙是医学活动中心,并且各地神庙还没有医学校,僧侣也就担任起了医生的角色。

5.简述盖伦对古罗马医学的贡献?从事医疗工作,对解剖学和生理学做了许多研究,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生理功能,重视药物治疗。

6.试述希波克拉底对古希腊医学的贡献?他和他学生将“四元素论”发展为“四体液病理学说”。

提出“人体各部分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人体与自然的统一”等观点,还留了著作《希波克拉底文集》,便于现代对古希腊医学的研究。

7.简述古代医学的一些特点?A.古代医学的形成和发展是伴随着奴隶制的产生、生产力的发展及劳动分工而出现的。

B.宗教文化和文学促进了古代医学的发展。

C.古代医学渗透着较浓厚的为奴隶主阶层服务的色彩。

D.古代医学知识多来源于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并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适应,医学理论缺乏实验根据,且夹杂着唯心主义和迷信思想。

第二章现代医学1.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2.异体同功?蝴蝶的翅膀和蝙蝠的翼。

3.医学的三个学派?物理学派、化学学派、活力论学派。

4.哈维是如何发现血液循环的?应用活体解剖的实验方法,应用度量的概念。

且经过反复动物实验和计算分析。

现代医学概论总结————填空

现代医学概论总结————填空

1.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钠离子内流属于主动_转运,钾离子外流属于主动转运。

2.血浆渗透压包括晶体渗透压和胶体渗透压。

3.心肌细胞自律性以窦房结最高,传导速度以浦肯野纤维最低。

4.心迷走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Ach,可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对心脏产生抑制作用。

5.在一个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内压上升速度最快是在等容收缩期,左心室容积下降速度最快是在快速射血期,左心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是在等容舒张期。

6.浅快呼吸的肺通气效能差,主要因为肺泡通气量减少,从而使肺泡气体更新率减低。

7.血液可通过三条通路从微动脉流向微静脉,这三条通路分别是__直捷通路___ 、_______动静脉短路________和_____迂回通路__________。

8.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可引起红细胞数目增多,淋巴组织数目减少。

9.胃液的成分主要有盐酸、胃蛋白酶原、内因子和粘液和HCO3-。

10.骨骼肌牵张反射分为_________肌紧张________和_____腱反射___________两种形式。

11.机体功能活动的调节方式有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

12.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包括兴奋性、自律性和传导性三种。

1.人体内依靠单纯扩散通过细胞膜的物质有_氧气_和__二氧化碳__等.2.调节红细胞生成的物质主要有爆式促进活性因子和促红细胞生成素。

3.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能力和心率。

4.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可作用于呼吸道平滑肌膜上的β受体结合,使呼吸道平滑肌舒张,呼吸道口经增大。

5.一个心动周期包括收缩期和舒张期两个时期。

6.在呼吸调节中经常起作用的重要化学因素是动脉血或脑脊液中的PO2、PCO2和H+,•其对呼吸的刺激作用可通过两条反射途径实现,其中主要的反射途径是经外周化学感受器引起的反射,其次是经中枢化学感受器引起的。

7.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的神经元合成,其生理作用是提高远端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通透性,从而促进水的重吸收,使尿液浓缩,尿量减少。

现代医学概论试题

现代医学概论试题

一.___选择题__1.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A. 适应性反应B. 旁分泌反应C. 稳态反应D. 非自控调节E. 前馈调节2.载体介导的易化扩散产生饱和现象的机理是A.跨膜梯度降低B. 载体数量减少C. 能量不够D.载体数量所致的转运极限E. 疲劳3.动作电位的超射值接近于A.钠离子平衡电位B.钾离子平衡电位C.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代数和D.钠离子平衡电位与钾离子平衡电位的绝对值之差E.锋电位减去后电位4.血液凝固的发生是由于 A.纤维蛋白溶解 B.纤维蛋白的激活 C.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D.血小板聚集与红细胞叠连E.因子Ⅷ的激活5.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发生凝集,而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不发生凝集,分析此人的血型为A.A型B.B型C.O型D.AB型E.Rh阳性6.心指数是指下列哪项计算的心输出量A.单位体重B.单位身高C. 单位体表面积D.单位年龄E.单位能量消耗率7.心肌的异长自身调节通过改变下列哪个因素来调节心脏的泵血功能A.肌小节初长B.肌钙蛋白活性C.肌浆游离Ca2+浓度D.心肌收缩能力E.横桥A TP酶活性8.老年人动脉管壁硬化,大动脉的弹性储器作用减弱,所以A.收缩压降低B.舒张压不变C.脉压增大D.舒张压升高E.收缩压、舒张压都升高9.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 A.组胺 B.谷氨酸 C.乙酰胆碱 D.肾上腺素 E.去甲肾上腺素10.中枢化学感受器最敏感的刺激是A.血液中的H+B.血液中的CO2C.脑脊液中的CO2D.脑脊液中的H+E.血液中的PO2降低11.O2在血液中运输的主要形式是A.物理溶解B.氨基甲酸血红蛋白C.氧合血红蛋白D.高铁血红蛋白E.都不是12.下列关于胃液分泌的描述,错误的是 A.主细胞分泌胃蛋白酶 B.壁细胞分泌盐酸和内因子C.粘液细胞分泌糖蛋白D.幽门腺分泌黏液E.黏液颈细胞,贲门腺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13.关于基础代谢率测定条件,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清晨 B.清醒,静卧 C.肌肉放松 D.环境温度在10~15℃ E.空腹14.机体的散热器官不包括 A.肺及呼吸道 B.泌尿道 C.消化道 D.皮肤 E.肝15.原尿和血浆相比较,在成份上不同的是A.K+含量B.蛋白质含量C.葡萄糖含量D.Na+含量E.以上均不是16.下丘脑视上核受损引起 A.水利尿 B.尿崩症 C.尿失禁 D.尿潴留 E.以上均不是17.兴奋性化学突触的传递过程不包括 A. 突触前膜的Ca2+内流 B. 兴奋性神经递质的释放 C. 突触后膜的超极化D. 突触后膜产生去极化电位 E.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升高18.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不包括A. 双向性B. 相对不疲劳性C. 绝缘性D. 对内环境变化敏感E. 生理完整性19.环境温度较高时,机体的散热方式主要为:A、辐射B、对流C、蒸发D、传导E. 以上均不是20.糖皮质激素本身没有缩血管效应,但能加强去甲上肾腺素的缩血管作用,这称为: A. 协同作用 B. 致敏作用 C. 增强作用 D. 允许作用 E.以上均不是ADACD CACCD CCDEC BCDCD二.___填空题__1.机体对细胞、器官功能活动的调节的基本形式可分为___神经调节____、___体液调节_____和___自身调节______。

现代医学概论

现代医学概论

现代医学概论总结1.最大的细胞是成熟的卵细胞,最小的是血小板。

2.细胞的基本结构为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三部分。

3.细胞膜由脂质、蛋白质、糖类组成,一般以蛋白质和脂质为主。

4.细胞质由细胞质基质和细胞器(核蛋白体也称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溶酶体)组成。

5.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染色体组成、6.细胞增殖是指一个细胞分裂成为两个新细胞的过程。

7.细胞分化是指分裂增殖后的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向着不同方向变化,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

8.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入胞出胞9.单纯扩散:脂溶性小分子物质从高浓度的一侧向低浓度的一侧跨细胞转运的过程。

(顺浓度梯度)10.易化扩散:非脂溶性或脂溶性很小的物质,在细胞膜蛋白帮助下,顺浓度差的跨膜转运的过程。

11.单纯扩散和易化扩散不需要供能,被称为被动转运。

12.主动转运:是指物质逆浓度差、逆电位差,在生物泵的帮助下需要细胞代谢供能的转运方式。

13.入胞和出胞:是指大分子或团块状物质、珠滴进出细胞的过程。

若进入细胞的物质是固态称为吞噬,若为液态,称为吞饮。

14.静息电位:外正内负,钾离子外流。

动作电位:外负内正,钠离子内流。

15.组织分为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16.上皮组织中的被覆上皮:大部分上皮覆盖于身体的表面和衬贴在各种管、腔和囊的内表面,称为被覆上皮。

分为单层上皮和复层上皮。

17.结缔组织:是由大量细胞间质和散在于其中的细胞构成。

固有结缔组织分为疏松结缔组织、致密结缔组织、脂肪组织。

疏松结缔组织里的成纤维细胞是的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具有合成和分泌蛋白质的结构特点。

巨噬细胞:数量多、分布广,吞噬和清除异物与衰老伤亡的细胞,分泌多种具有调节细胞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

纤维:胶原纤维是结缔组织中的主要纤维成分。

它的化学成分是胶原蛋白,韧性大,抗拉力强、弹性差。

弹性纤维由弹性蛋白和原纤维构成,弹性大,韧性小。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病症学1.病症:是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

2.体征:是指医生或他人客观检查到的改变。

3.发热: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障碍时,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4.热型:发热患者在不同时间测得的体温数值分别记录在体温单上,将各体温数值点连接起来形成体温曲线。

体温曲线的不同形态称为热型。

5.三凹征:上呼吸道局部阻塞患者,吸气时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

6.呕血:是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所致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血液经口腔呕出。

7.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者。

8.水肿:人体组织间隙有过多的液体积聚致组织肿胀。

9.意识:是中枢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中的刺激具有的有意义的应答能力。

10.意识障碍:是指人对周围环境及自身状态的识别和觉察能力出现障碍,严重的意识障碍表现为昏迷。

体格检查1.生命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是评价生命活动存在与否及质量的指标。

2.蜘蛛痣: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扩张形成的血管痣,形似蜘蛛。

3.肝掌:慢性肝病患者手掌大、小鱼际肌处常发红,加压后褪色。

4.板状腹:急性弥漫性腹膜炎时,腹壁强直硬如木板。

5.揉面感:结核性腹膜炎时,腹壁柔韧而具有抵抗力,不易压陷。

6.压痛:腹部触诊时由浅入深触诊发生疼痛。

7.反跳痛:腹部触诊出现压痛后,迅速将手抬起,腹痛加重。

肿瘤学概论1.肿瘤:是机体中正常细胞,在不同的始动与促进因素长期作用下所产生的非人体需要的过度增生与异常分化所形成的新生物。

2.肿瘤标志物:指肿瘤组织细胞由于癌基因及其产物的异常表达所产生的抗原和生物活性物质。

呼吸系统疾病1.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

循环系统疾病1.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疾病。

2.心绞痛:是冠状动脉狭窄根底上,冠状动脉血流量不能满足心肌代谢的需要引起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的临床综合症。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临床医学概论名词解释

每一段名词解释分别对应课本(《临床医学概论》主编陈垦)的每一章。

1.症状:是指病人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异常感觉。

如头痛2.体征:是指医生或他人客观检到的改变。

如心脏杂音3.问诊:是通过医生和病人或相关人员进行交谈,详细地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经过分析综合而提出临床判断的一种方法。

4.主诉:是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体征,也就是本次就诊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5.现病史:是病史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患者现在所患疾病从最初起病到本次就诊时,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变化的全过程。

6.稽留热:体温持续于39℃以上,达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等疾病。

7.呼吸困难:是指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呼吸活动费力。

8.咳嗽:是人体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或异物的保护性呼吸反射动作。

9.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但波动幅度大,24h内温度波动范围超过2℃,最低时一般仍高于正常水平,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等疾病。

10.咯血:是指喉及喉以下呼吸道任何部位的出血,经口腔排出者。

1.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可伴有气道的高反应性。

2.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以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多种炎症细胞相互作用,多种介质和细胞因子参与的气道慢性炎症。

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指慢性肺,胸疾病,肺血管病变或呼吸调节功能障碍,引起肺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进而引起右心室肥厚,扩大,伴或不伴右心衰竭的心脏病。

4.肺性脑病:是由于呼吸功能衰竭所致缺氧,二氧化碳储留而引起精神性障碍、神经系统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1.心功能不全: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情况下,心脏排出的血液不足以维持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

临床上以心排出量不足,组织血流量减少和肺循环或体循环淤血为特征。

2.心衰: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是由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害引起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功能低下,不足以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症状和体征。

现代医学概论总结————名词解释

现代医学概论总结————名词解释

1.静息电位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2.动脉血压指血液对单位面积主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压强),一般是指主动脉内的血压3.肺活量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4.机械性消化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的消化过程5.水利尿一次大量饮水1000ml以上,会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6.突触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7.允许作用有些激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器官、组织或细胞而产生生理作用,但是它的存在却为另一种激素的生理学效应创造了条件的现象1.正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2.兴奋性活的组织,细胞或有机体对于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3.心动周期心脏活动呈周期性,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4.呼吸运动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称为呼吸运动5.吸收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由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6.侏儒症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生长发育停滞,身材矮小7.肾糖阈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9-10mmol/L时,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1.内环境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2.血液凝固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3.心输出量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总量4.肺活量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5.胃排空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6.滤过分数指GFR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7.巨人症系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H)过多所致1.反射为受刺激物对刺激物的逆反应2.体温人体内部的温度3.每搏输出量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4.呼吸运动见前5.水利尿一次大量饮水1000ml以上,会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见前)6.应激反应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7.牵涉痛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1.负反馈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方向变化。

(完整版)基础医学概论试题

(完整版)基础医学概论试题

第二章第一节基本组织一、名词解释1.新陈代谢机体与周围环境之间所进行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自我更新过程。

2.兴奋性机体对环境中的刺激发生反应的能力和特性。

3.反应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机体内部代谢及外边活动所发生的相应改变。

4.刺激引起机体发生反应的各种环境变化统称为刺激。

5.阈值也叫阈强度指引起组织发生反应的最小刺激强度。

6.内环境细胞直接生活的体内环境,称为机体的内环境,为细胞外液。

7.稳态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及理化性质在不断转换中达到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稳态,它是生命存在的必要条件。

8.组织是构成人体各器官的基本成分,由起源相同、类型相似的细胞和细胞间质所组成。

9.内皮衬贴在循环管道腔面的单层扁平上皮。

10.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上皮,构成腺。

11.腺以腺上皮为主所构成的器官,具有分泌的功能。

12.神经纤维由神经元长突起以及包绕在它外面的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结构。

13.感受器是感觉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能感受刺激,传导冲动。

14.效应器运动神经纤维的终末部分,可支配肌肉的收缩和腺体的分泌。

15.突触是存在于神经元与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靶细胞)之间具有信息传递作用的特殊连接结构。

16.器官机体内由几种功能近似的组织有机结合起来,构成的具有一定形态和功能的结构。

17.系统一系列在结构和功能上具有密切联系的器官组合起来,共同完成某一方面生理功能,构成系统。

18.体液调节指存在于血液循环或其他体液的一些化学物质对人体功能活动进行的调节。

19.自身调节指内外环境改变时,器官、组织、细胞不依赖神经或体液调节,其本身所呈现出的一种适应性反应。

20.正反馈指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减弱的过程。

21.负反馈受控部分的反馈信息,使控制部分的调控作用加强的过程。

二、填空题1.以解剖学姿势为准,距正中矢状面近者为_内测_;较远者为_外测_。

2.人体的基本组织包括: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和神经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静息电位
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

2.动脉血压
指血液对单位面积主动脉管壁的侧压力(压强),一般是指主动脉内的血压3.肺活量
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
4.机械性消化
食物经过口腔的咀嚼,牙齿的磨碎,舌的搅拌、吞咽,胃肠肌肉的活动,将大块的食物变成碎小的,使消化液充分与食物混合,并推动食团或食糜下移,从口腔推移到肛门的消化过程
5.水利尿
一次大量饮水1000ml以上,会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6.突触
一个神经元的冲动传到另一个神经元或传到另一细胞间的相互接触的结构
7.允许作用
有些激素并不能直接作用于器官、组织或细胞而产生生理作用,但是它的存在却为另一种激素的生理学效应创造了条件的现象
1.正反馈
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促进或上调了控制部分的活动
2.兴奋性
活的组织,细胞或有机体对于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3.心动周期
心脏活动呈周期性,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构成一个机械活动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4.呼吸运动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称为呼吸运动
5.吸收
食物经消化后的小分子物质,以及维生素,无机盐和水由消化道黏膜进入血液和淋巴循环的过程
6.侏儒症
幼年时期生长激素分泌不足,生长发育停滞,身材矮小
7.肾糖阈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9-10mmol/L时,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1.内环境
细胞在体内直接所处的环境即细胞外液,称之为内环境
2.血液凝固
血液从流动的液体状态变成不能流动的胶冻状凝块的过程
3.心输出量
每分钟一侧心室射出的血液总量
4.肺活量
在不限时间的情况下,一次最大吸气后再尽最大能力所呼出的气体量
5.胃排空
食物由胃排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6.滤过分数
指GFR与肾血浆流量的比值
7.巨人症
系腺垂体分泌生长激素(GH)过多所致
1.反射
为受刺激物对刺激物的逆反应
2.体温
人体内部的温度
3.每搏输出量
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4.呼吸运动
见前
5.水利尿
一次大量饮水1000ml以上,会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见前)
6.应激反应
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刺激时所出现的全身性非特异性适应反应
7.牵涉痛
某些内脏器官病变时,在体表一定区域产生感觉过敏或疼痛感觉的现象
1.负反馈
是指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通过反馈联系到达控制部分后,使控制部分的活动向其原活动相反方向变化。

2.微循环
是指微动脉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3.肺换气
呼吸气体交换包括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4.容受性舒张
由进食动作和食物对咽、食管等处的感受器的刺激反射性引起胃底和胃体平滑肌的舒张,容积增大,称为容受性舒张
5.肾糖阈
当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超过9-10mmol/L时,部分肾小管对葡萄糖的吸收已达到极限,尿中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此时的血糖浓度称为肾糖阈
6.条件反射
是机体在其生活过程中一定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更大的易变性和适应

7.呆小症
一般在出生后数周至3—4个月,就会出现明显的智力迟钝和长骨生长迟滞,以致智力低下,身材矮小,而称为呆小症
1.内环境稳态
内环境中各种成分和理化因素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血型
通常指红细胞膜上特异性抗原的类型
3.射血分数
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百分比
4.肺泡通气量
是指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5.粘液-碳酸氢盐屏障
也称胃粘膜屏障,是由大量凝胶黏液和碳酸氢盐共同构成的一个厚为0.5—1.0mm的抗胃黏膜损伤的屏障
6.渗透性利尿
由于渗透压升高而引起的尿量增多的现象
7.呆小症
一般在出生后数周至3—4个月,就会出现明显的智力迟钝和长骨生长迟滞,以致智力低下,身材矮小,而称为呆小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