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1

合集下载

毛概(1)

毛概(1)

1. 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内最早提出反对教条主义任务的领导人是AA.毛泽东B.刘少奇C.周恩来D.张闻天2.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是BA.我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验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3. 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命题是在AA.党的十二大上上B.党的十三大上C.党的十四大上D.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4. 邓小平理论中,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搞清楚的首要基本理论问题是D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是姓“资”还是姓“社”的判断标准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的最新理论成果是BA.毛泽东思想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科学发展观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6.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AA.统筹兼顾B.全面协调可持续C.发展D.以人为本7. 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是BA.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C.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D.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8. 毛泽东明确号召“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是在CA.遵义会议上B.瓦窑堡会议上C.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D.中共六届七中全会上9.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BA.发展B.以人为本C.统筹兼顾D.科学10. 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主要体现为AA.实事求是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11. 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体现在CA.重新确立B.丰富发展C.重新确立和丰富发展D.赋予思想路线以时代特色12. 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是CA.马克思主义B.“三个有利于”C.实践D.生产力13. 解放思想意味着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CA.从根本上不能统一B.可以达到绝对的统一C.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D.两者不相关14. 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C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阶级状况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15. “因为中国资产阶级根本上与剥削农民的豪绅地主相联结相混合,中国革命要推翻豪绅地主阶级,便不能不同时推翻资产阶级。

毛概1-7章复习资料

毛概1-7章复习资料

毛概1-7章复习资料毛概1-7章复习资料毛概,即毛泽东思想概论,是中国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通过学习毛概,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从而更好地为中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将对毛概1-7章进行复习,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毛泽东思想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形成的,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阶级斗争、武装斗争、党的建设、群众路线等。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中国革命的历史背景和毛泽东个人的经历。

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第二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包括: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党的基本路线、人民民主专政等。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第三章: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第三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理论。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由其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巨大贡献所决定的。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它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

第四章: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第四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包括: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批评与自我批评等。

这些基本原理是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原则。

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

第五章: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第五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经验。

毛泽东思想的实践基础包括: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社会主义建设等。

这些实践经验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来源,也是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六章: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第六章主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的历史贡献。

毛概概括章

毛概概括章

毛概概括-章————————————————————————————————作者: ————————————————————————————————日期:ﻩ毛概1-15章内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 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毛概 1-2章

毛概 1-2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是谁何时最先提出的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是什么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什么5.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之间的关系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共同的理论基础是什么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所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8.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主要内容、活的灵魂、历史地位分别是什么9.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是什么10.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分别写进党章并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时间和会议11.群众路线的含义是什么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内涵、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主要内容、历史地位是什么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哪些理论成果最新成果是什么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着重思考和回答的了哪些基本问题15.“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提出的时间、会议、人物。

1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内容及其关系、“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依据是什么17.以实事求是为核心的思想路线在全党确立、重新确立的时间和会议。

18.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实质和核心是什么19. 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是什么20. 在当代中国,坚持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什么如何理解第二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1.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根本任务是什么2.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发生根本转换的标志是什么3.中国革命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是什么4.新民主主义理论得以形成的实践基础和智慧源泉是什么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实质、对象、动力、前途、领导权、指导思想是什么7.阻碍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首要因素、近代中国贫穷落后和一切灾祸的总根源是什么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的前提是什么8.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什么9.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是什么区别的根本标志是什么10.中国革命分哪“两步走”它们之间相互关系如何11.新民主主义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什么14.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需要处理好哪几方面的关系15.新民主主义革命三大法宝及其相互关系16.统一战线包括哪两个联盟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什么17.新民主义革命时期,统一战线先后经历了哪几个时期18.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意义是什么19.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作出的第一个伟大历史贡献及其意义是什么。

毛概第一章

毛概第一章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当教条,要和中国国情相结合。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明历史,应该了解中国历史状况社会状况,认真地概括提炼。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是外来思想,要让国人接受,深入浅出地阐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着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三:新时期进步原因。

新时期依赖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集中到一点,就是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党的十七大对改革开放3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做出最新概括,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我们之所以能取得如此伟大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五: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1921~1927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萌芽阶段。

1927~1935土地革命时期,形成阶段。

毛泽东以马列主义为指导,在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新道路,标志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

2.1927~1935抗日战争时期,成熟阶段。

毛泽东总结中国革命经验,阐述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论证了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政策和策略。

毛概(1)

毛概(1)

第八章经济方面一、如何推动持续健康发展:1、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发展理念变革、模式转型,路径创新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性的转变。

2、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3、必须坚持走中国自主创新特色道路,实施创新趋动发展战略,全面依靠创新趋动发展,提高经济质量效益。

4、必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

二、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1、政府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相关问题)(1)为什么要讲市场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1、回归市场经济的本质对定和要求,是遵循市场规律的必然选择。

2、是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驾驭市场能力不断增强的必然结果。

3、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2)怎样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改变政府职能,简政放权市场起决定性作用。

首先要求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要放开竞争性业务,推动公共资源配置市场化,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

2、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2、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关问题)(1)强调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什么还要发挥政府作用1、强调市场不是不要政府,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不是起全部作用,还要强调政府作用的原因:是市场本身有缺陷,有其缺点和不足、滞后性、盲目性;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们仍然坚持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发挥党和政府的积极作用。

2、在现代市场经济运行,政府的一个重要职责是市场监管,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越大、范围越广,政府监管市场只能越大越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政府的职责和作用1、主要是保持经济宏观稳定,加强和优化公共服务,保持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推动可持续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弥补市场失灵。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1)内涵1、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2、计划和市场作为调节的两种手段,他们对经济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3、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他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

毛概第一章

毛概第一章
第 1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讲
1.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前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 新民主主义的革命道路
第 1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讲
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 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 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发展和繁荣文化的基本方针 知识分子在革命和建设中的作用
毛泽东在抗大演讲
毛泽东会见白求恩(油画)
第 1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 1 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视 频 播 放
毛泽东反对教条主义的突出贡献 第一讲
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 结合。 结合。 具体地说, 具体地说,就是把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 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 中国历史、 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 合起来, 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 体化。 体化。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概论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1.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1.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认识 过程
1938年 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 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上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 个命题。他指出: 个命题。他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 的马克思主义。 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使之在其每 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一表现中带着中国的特性。”

毛概1

毛概1
5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一个过渡时期。()
标准答案:正确
6
“不患寡而患不均”,要防止收入悬殊,就要实行平均主义。()
标准答案:错误
7
民主集中制与民主制没有区别。()
标准答案:错误
8
“只有实行允许反对党合法存在并通过竞争上台执政的多党轮流执政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民主。”()
标准答案:错误
A.农村村民委员会
B.城市居民委员会
C.企业职工代表大会
D.民族区域自治
标准答案:ABCD
10
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B.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C.住宅不受侵犯
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标准答案:ABCD
A.毛泽东
B.周恩来
C.刘少奇
D.邓小平
标准答案:A.毛泽东
6
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A.南北差距拉大
B.人口增长失控与环境恶化
C.地区冲突与领土争端
D.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标准答案:D.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7
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尊重创造,这要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
标准答案:ABCDE
3
邓小平反复强调社会主义最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是因为()。
A.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B.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C.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B.民主集中制
C.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毛概完整版

毛概完整版

第一章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和历史地位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一、概念提出的历史过程二、毛泽东思想科学概念提出的历史必然性一)理论条件1、20世纪40年代前后,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不断趋于完善2、党在理论上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更加自觉和清醒二)历史条件1、1943——1945年是国际反法西斯阵营从防御到反攻,中国抗日战争有相持到反攻,中国革命在经济严重挫折后由衰到盛的历史时期2、在决定中国战后历史命运的关键时刻,这一概念的提出不仅有力回击了蒋介石的反共叫嚣,而且能把全党和全国人名高度统一和团结在正确理论的旗帜下,指导中国革命迎逆流而奋力前进三)主观条件1、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毛泽东贡献最大,创造最多,水平最高。

因此,以他的名字命名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三、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一)对毛泽东思想科学涵义在认识上的历史沿革过程对毛泽东思想涵义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涵义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2、毛泽东思想是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选择和经验总结有两个问题必须加以正确认识:一是要把毛泽东思想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区别开来。

二是不能因为毛泽东晚年在理论上犯有严重错误,而怀疑和否定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价值。

注:毛泽东晚年脱离毛泽东思想科学轨道的错误的东西,就不属于毛泽东思想的范畴。

3、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一、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基本框架一)第一次,六届七中全会二)第二次,1945.5刘少奇《修改党章》九个方面三)第三次,1981.6十一届六中全会六个方面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个社会主义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4、政策和策略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的建设理论二、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特征一)时代性二)科学性三)独创性四)开放性1、是对世界一切文明成果的开放2、是对中国古代文明成果的开放3、是对实践的开放三、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一)历史背景和现实原因1、中国革命胜利后,全国掀起学习宣传毛泽东思想的热潮2、林彪、四人帮割裂,歪曲毛泽东思想3、文革结束后出现两种错误思想1)左倾错误:两个凡是2)右的错误:全盘否定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二)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1、必须坚持毛泽东思想是个科学体系的观点2、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这一毛泽东思想的精髓3、必须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定不移地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个前所未有:前所未有的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的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前所未有的具有了实现这一目标的能力和信心四、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旗帜3、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二章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第一节毛泽东思想的条件一、毛泽东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1、社会基础: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2、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逐步被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所掌握和运用3、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人群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实践(国共合作,武装起义,农村革命根据地)4、文化底蕴:中国传统文化第二节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一、毛泽东思想的萌芽(1921年党的成立——1927年大革命失败前)二、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形成(1927年——1935.1遵义会议)三、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的曲折第三节毛泽东思想的成熟一、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条件1、历史条件: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经验教训(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

毛概第1-7章重点

毛概第1-7章重点

毛概第1-7章重点第1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第一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单选)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单选)1938年,毛泽东在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所作的《论新阶段》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

(单选)七大(1945)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定把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表在哪里?(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中国革命正反两面经验的总结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多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国优秀历史传统和优秀文化结合起来。

(简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1)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知道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

(2)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3)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值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的关系1、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多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毛泽东思想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1、时代背景(1)社会历史条件:20c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2)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发展。

(3)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壮大(4)思想条件: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简答)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1)萌芽(1921-1927 中共建立至大革命失败)——标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形成(1927-1935 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提出了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井冈山的斗争》《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成熟(1935-1945)——毛泽东思想成熟,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形成(4)进一步发展(1945—1965)——《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二、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选择)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简答)主要内容1、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的方针)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人民军队的唯一宗旨,政治经济军事三大民主,官兵一致、军民一致和瓦解敌军的原则)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毛概第一章

毛概第一章

政策和策略的理论; 党的建设的理论。
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
2、活的灵魂: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串于上 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它们有三个 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2、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2)历史需要: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是近现代 中国社会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历史需要。
革命运动的客观需要
曲折探索的历史产物
(3)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成长壮大,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和形成提供了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工人运动深入发展


1894年 1913年 1919年
9.8万 117 . 6 万 200万左 右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1、历史进程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新民 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根本问 题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 主义革命,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 义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从而实 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 飞跃。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3)现实条件: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条件。
2、邓小平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过程
(1)从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2年9
月中共十二大:邓小平理论主要观点形成的阶段;
(2)从中共十二大到1987年10月中共十三大:邓
小平理论逐步展开并形成轮廓的阶段;
(3)从中共十三大到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邓
中共十三大
☆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

毛概材料 (1)

毛概材料 (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P3: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②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③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或者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同时又使中国丰富的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并且同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优秀文化相结合,不断赋予中国马克思主义以鲜明的实践特色、名族特色、时代特色。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P13:1、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2、历史条件①时代背景:20世纪上半叶,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主题②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③阶级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人运动④实践基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成-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毛泽东思想产生的条件:1.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时代主题(时代背景)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理论基础)3.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阶级基础)4.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实践基础)(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1.开始萌芽时期(1921-1927):标志:《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2.基本形成时期(1927-1935):《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存在》、《井冈山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3.走向成熟时期(1935-1945):《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1945年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毛概(1)

毛概(1)

一,辨析题1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中间阶段而存在的,是为进入社会主义创造条件、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个阶段。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条件下产生的、中国特有的、在世界历史上不具有普遍性的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

与它密切相关的因素是:半殖民地,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和软弱性,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党的领导。

2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互相贯通、互相依存的。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历来坚持的根本原则,但是,如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新的时代内容相结合,还是坚持那种不能摆脱贫穷落后状态的政策,那就无法正确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因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相结合的产物。

我们所讲的改革开放是四项基本原则为基础的改革开放,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而我们要坚持的四项基本原则是同现阶段新的时代内容相联系的。

所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统一的,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以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就在于它是实行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我们的改革开放所以能够健康发展,就在于它是以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前提的改革开放。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这是二十多年来我们的事业胜利前进最可靠的保证。

3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构成社会的生产方式。

社会形态之间的区别在本质上是生产方式的区别。

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是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既讲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又讲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只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最终消灭剥削奠定物质基础;只有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才能保证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

毛概1

毛概1
110、 1995年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重要讲话是《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111、 中国主张“一国两制”和平统一台湾,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原因是对付台独和某些外国势力把祖国大陆分裂出去的图谋
112、 实现“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个中国
37、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工业化建设和三大改造的时序关系是同时并举
38、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第一步实行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在私营工业中实行①委托加工②计划订货③统购包销④委托经销 ①②③
39、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循序渐进的步骤是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高级形式
56、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的阶级剥削制度基本消灭
57、 1956年,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后,国家按企业资本的股份额,每年拨付原工商业者(5%)的定息
58、 我国社会主义农业改造中,党对富农的政策是限制到消灭
59、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家向私营企业投资入股,共同管理的是个别企业公私合营
103、 从“一国两制”构想延伸开去,邓小平进一步提出了解决某些国际领土争端的新思路,即:和平方式
104、 “一国两制”中解决台湾问题的办法实行新的更加宽松的办法
105、 1995年1月30日,江泽民发表的关于现阶段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要讲话是<<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
63、 建国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最主要的途径是没收官僚资本
64、 我国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农业合作化的最初过渡形式是互助组
65、 我国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采取从(供销)合作到生产合作的道路

毛概(1)

毛概(1)
辩论赛
正方:利大于弊
Deb ate
反方:弊大于利
辩题: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 利与弊
第四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 我方观点:社会主义改造利大于弊,绝不 动摇!
我方成员:蔡教昌、陈伟鑫、吉洋、朱家锐 、李泓。
• 社会改造是中国在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 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的对于农业、资本主义 工商业和手工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一,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第二, 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பைடு நூலகம்、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即指农业合作化运动。 在人民民主专政条件下,通过合作化道路, 把小农经济逐步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 济,是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一 个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必 经道路。
• 中国共产党顺利地开展和完成了对于农业 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作。社会主义 三大改造的胜利完成,为新中国从新民主 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创造了条件。
• 综上所述: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利 大于弊!
谢谢!
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国家发动和组织“把小手工业者生产资料 私有制改变为集体所有制”,是建立在简 单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基础上的个体经济。
三、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 社会主义改造
• 从1953年起,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果 断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大规模的社 会主义改造。改造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 是把资本主义转变为国家资本主义;第二 步是把国家资本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

毛概 第一章

毛概 第一章

从八十多年中国革命和建设正反两 方面经验与教训、成功与失败的总结 中,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把马克思 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 具体实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是 我们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这也 是八十多年我们取得的最为宝贵的历 史经验。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
1、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马来自思主义 在中国的传播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中 国人民经过长期革命斗争反复比较作出的必然选 择 2、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中国国情的特殊性 要求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挥指导作用,需要实现 其中国化。 3、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将马克思主 义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 则.
柬埔寨红色高棉
朗诺政府 波尔布特 金边 西哈努克亲王
1959.9.15赫鲁晓夫访美 (艾森豪威尔 ),9.13宇宙火箭;
9.15“莫斯科--华盛顿” “谢· 赫鲁晓夫今天启程访问美国”;外交 部长,教育部长, 对外委员会主席等
社会主义正经历曲折前进时期

只要人类追求正义和公平的理想不破 灭,社会主义一定会胜利,共产主义一 定会实现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与主要内容 三、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一)毛泽东思想概念提出的过程
(二)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进程
(一)毛泽东思想概念提出的过程

1943年7月8日延安《解放日报》王稼祥文章《中国共 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在文章中提出:“毛泽 东思想就是中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的布尔什维克 主义,中国的共产主义。”王稼祥是我们党正式提出 “毛泽东思想”这一科学概念的第一人。 1945年5月,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 在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毛泽东思想” 这个概念,并载入七大党章。党章总纲上写道:“中国 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 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反对任何教条主义的或经验主义的偏向。”

毛概1

毛概1

一.判断题注:每题2分,在相应的选项后面打勾。

1.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主题是战争与革命。

()标准答案:错2.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理论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标准答案:对3.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

()标准答案:对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一脉相承,与时俱进,贯穿着实事求是的思想精髓,是指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指南。

()标准答案:对5. 最先提出“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这一伟大任务的是陈独秀。

()标准答案:错6. 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精神,推进理论创新。

()标准答案:对7.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理论体系,它的生命力存在于不断的创新和发展过程之中。

()标准答案:对8. 马克思主义能否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其前提是能否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标准答案:对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标准答案:对10. 解放思想,是指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打破习惯势力和主观偏见的束缚,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标准答案:对二. 单选题注:每题1.5分。

(得分:0.0)11. 下面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标准答案:C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中不符合中国特色的地方予以修正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12.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标准答案:DA. 立党为公B. 执政为民C. 和谐发展D. 以人为本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要求是( )()标准答案:AA.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B. 把马克思主义同外国经验相结合C. 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D. 坚持调查研究和走群众路线14. 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根据是( )()标准答案:DA.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B. 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局势C. 我国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D. 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15. 中国共产党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总结和思想结晶是( )()标准答案:DA. 五个“统筹”B. 西部大开放战略C. “三步走”战略D. 科学发展观1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首先是指( )()标准答案:AA. 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具体问题B. 使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上升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C. 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优秀文化之中D. 使马克思主义民族化17. 科学发展观提出的根本依据是( )()标准答案:AA.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B.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阶段性特征C. 当代世界的发展实践和发展理念D. 我国改革开放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18. 我国在新世纪新阶段的()是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现实基础()标准答案:AA. 阶段性特征B. 现实性特征C. 发展性特征D. 持续性特征19. 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标准答案:BA. 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怎样建立国家B.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 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20.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形成全党共识的是( )()标准答案:DA.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B. 1935年遵义会议C. 1938年六届六中全会D. 延安整风运动三. 多选题注:每题2分。

毛概1

毛概1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第一,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第二,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第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成果: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中国;顺利的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邓小平理论回答的基本问题: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三个代表回答的基本问题: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科学发展观回答的基本问题: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养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创造性的运用了他们分析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的实际,作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2.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必须跟置于人民的政治立场,贯彻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对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穿凿的新鲜经验进行了理论上的总结和升华;3.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巨大勇气。

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

和平与发展逐渐成为时代的主题,时代主题的转换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邓小平仅仅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思考,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许多重要的新论断三个代表的时代背景:就国际形势来讲,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毛概1

毛概1

1.李大钊:早期李大钊曾提出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实践中取得思想,但未成为现实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后党中央领导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问题的重要性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最先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延安整风:延安整风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为全党主识中共七大:从理论上做了系统阐述,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问题的需要(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要求(3)总结中国革命建设正反实践经验的结果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的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4.如何理解“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1)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使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2)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4)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5)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进一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6)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7)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有根本性的思想建设,关系党和人民的事业成败,他将继续贯穿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始终5.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6.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泽民视察遵义农村
胡锦涛总书记在河南考察农村 改革发展情况
“一定要把 粮食生产 抓得紧而 又紧”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巨 大成就 从1978年自2012年,我国改革开放的伟 大事业已经进行了将近34周年!农业,作 为我国基础性的产业,在这30多年里,发 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成就是世界举目 的。本片重在回顾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农业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改革开放3O 多年来,我国农业发展至少取得了以下10 个方面的巨大成就。
过去
后来
现在
袁隆平研究的杂交水稻
紫色花菜亮相郑州
林下经济
太空椒用曾经遨游过太空的青 椒种子培育而成的
十.体制完善
第一阶段(1978-1984年):重点是废除人民公社,确立 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建立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 第二阶段(1985-1991年):重点 是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发展乡镇企业,探索市场化取 向的农村改革。 第三阶段(1992-2002年):重点是深 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开 展农村税费改革试点。 第四阶段(2003年到现在):重 点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在形成新时期强农惠农政策 体系和构建统筹城乡发展制度框架方面迈出了重要步伐。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收入“八连快”
改革前
改革后
二.质量提高
在产量增长的同时,我国农产品质量也稳步 提高。一是优质品种覆盖率提高。据有关部 门统计,在我国现有主要农作物的种植品种 中,优质品种覆盖率已达到95 ,比改革开放 前提高了至少4O~5O个百分点,特别是超级 稻、杂交水稻、矮败小麦、转基因抗虫棉等 的广泛推广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作物产量、 改善了产品品质。
天水循环农业经济模式
持续农业采购互惠商业模式
订单模式
套种模式
水培蔬菜模式
生态农业模式
观光农业
五.结构优化
34年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 历史性变化,农、林、牧、渔全面 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不断壮大,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带动了农村的 经济发展,促进了农业的经济化。
在中国七千年的农民文化史上,乡镇企业创 造了一段“意想不到”的辉煌。在梦想 与现实交织的时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 起和迅速发展开创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 农村工业化之路,不但极大地改变了原 有体制下的农村和农民,该换了城乡二 元结构的旧貌,改写了中国和世界的经 济版图,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和发展 活力,而且留下了属于本民族弥足珍贵 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
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 品生产量日益扩大
农产品安全性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水平有了显著 提高。1978年到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 133.57元增加到2476元,增长约17.5倍,年均 增长7.2%。 1978年,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只 有134元,2007年已达4 140元,扣除物价因 素,农民人均收入实际年平均增长7.1 。 2010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10.9%, 比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8%高 出3.1个百分点,这是自1998年以来农村居民 收入增长首次高于城镇居民。
七.劳动力转移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现代化农业跃升发展的大趋 势,是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应循坦途。农村剩余劳 动力转移,是“不冒烟的工厂”,投资少、见效快, 是一种隐形经济。农民外出劳务不仅给自身带来了可观的收入,而且对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1、增加了农民收入。 2、维护了农村稳定。 3、促进了民营经济发展。 4、加速了结构调整
三.农民增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 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
2,农产品产量曾在改革开放初期对农民增收做出了 重要贡献。 3.农产品价格。1979年国家同时提高了18种农副 产品的收购价格,平均提价幅度达24.8%,农民 从中得到很大实惠。 4.外出务工收入。外出务工是近年来农民收入的主 要增长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 系和实践成果图片展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 业发展
取得的巨大成就
制作过程:
1.明确主题 2.分配任务 3.收集资料 4.完成制作
资料来源:
特别感谢
从1978年至2008年,我国改革开放 的伟大事业已经进行了整整3O周 年!农业,作为我国的基础性产业, 在这3O年的时间里,发生了翻天 覆地的变化,其取得的巨大成就和 成功经验是举世瞩目的,为世人所 关注、为世界所称道。
宜章县工作人员采摘杏鲍
四.模式增多
近3O年来,我国农业飞速发展,呈现出多种农业发展 模式,对指导和促进各地的农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 用和“导向”作用。如先后在我国具有较大影响的农业发展 模式有:“生态农业”、“精久农业”、“立体农业”、“两高一 优农业”(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或称“三高”农业)、“创汇 农业”、“外向型农业”、“可持续农业”、“集约持续农业”、“ 有机农业”、“无公害农业”、“蓝色农业”、“白色农业”、“绿 色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休闲农业”、“保护性 农业”、“循环农业”、“能源农业”、“现代农业”,等等。据 作者粗略估算,从1978年至今,在我国出现的农业发展模 式的“新名词”、“新概念”至少有数十个至上百个,从对促 进农业发展角度考虑,每一农业发展“模式”都有其积极意 义。
1.产量增加
2.质量提高
6.功能拓展
7.劳力转移 8.消除贫困
3.农民增收
4.模式增多 9.科技进步 5.结构优化
10.体制完善
一.农产品产量增加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粮食产量先后跨越3.5亿t、4.0 亿t、4.5亿t、5亿t共4个台阶,创造了用不到世界9%的耕 地和全球6.5%的淡水资源养活了占世界21%的人口,这是 了不起的成就,是世界“奇迹”。从1978—2O07 年,我国 粮食产量增长6 成多(64.55 ),棉花增长2.5倍,油料增长 3.9倍,糖料增长3.8倍,水果增长26倍,肉类增长7倍, 水产品增长9倍。粮食、蔬菜、水果、肉类、禽蛋、水产品 等产量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农产品供应日益丰富、市场 琳琅满目,结束了主要农产品长期短缺的历史。农业基础 不断巩固,国家不断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农业综 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产量自2007年以来连续4年稳定 在1万亿斤以。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变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及调整农村产 业结构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 革
改革粮食购销体制、培育农产品市 场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
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谢谢观看
2010级1班所有同学
八.消除贫困
1978年:我国有未解决温饱问题的绝对贫困人 口2.5亿人。 改革开放25年:贫困人口从2.5亿减到2900万,贫 困发生率从30%降至3%。中国减贫的历史性成 就,扭转了过去50多年来世界贫困人口一直上 升的趋势,使得世界贫困人口首次呈下降趋势。 2007年:我国贫困人口已减少到1 479万人,我 国为世界反贫困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下,我国 逐渐形成了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 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
毛泽东主席视察地方农业发展
邓小平视察农村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开始。 邓小平曾说:“农村搞家 庭联产承包,这个发明权 是农民的。农村改革中的 好多东西,都是基层创造 出来的,我们把它拿来加 工提高,作为全国的指导。 ”
关爱农村贫困老人
关爱农村贫困儿童
农村医疗保险
农村养老保养
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
中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变化情况
九.科技进步
30年来,农业科技的巨大进步使我国农业科技整 体水平跃升发展中国家前列,一些重大科技成果 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领先水平,超级稻、杂交玉 米、转基因抗虫棉、杂交油菜、地膜覆盖技术等 一大批突破性科技成果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大 提高了粮棉油等大宗农作物的生产能力。畜禽品 种改良和规模化养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名特 优新水产品养殖技术的进步,使我国畜牧、水产 养殖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肉类、 禽蛋和水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
从乡镇企业发展起来的帅康集团
从简单的根据节气的变化种植到 运用技术自主调控植物的生 长
从单纯的个体家庭养蚕到养蚕园林示范园、 科技示范园的发展,我国丝绸之路越走 越远
渔业结构的优化:从个体经营到多 方合作及技术的改进
林业的发展 植物品种及品质的发展、从国外引的品 种
六.功能拓展
沼气
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气等的混合气体,具有 较高的热值,可用做烧饭、点灯,也可以驱 动内燃机和发电机。1立方米沼气约相当于 1.2千克煤或0.7千克汽油,可供3吨卡车行 驶2.8千米,相当于60瓦~100瓦灯光的沼气 灯照明6小时。沼气燃烧后的产物是二氧化碳 和水,不污染空气,不危害农作物和人体健 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