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与部分教案
《整体与部分》教案
《整体与部分》教案教案名称:《整体与部分》课时数: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2.能够判断整体与部分关系;3.能够观察事物的整体与部分。
教学重点:1.整体与部分的概念;2.判断整体与部分关系。
教学难点:1.能够观察事物的整体与部分;2.能够判断整体与部分关系。
教学准备:1.教学PPT;2.教学实例图片。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新概念(5分钟)1.教师出示一个幼儿照片,问学生这是一个什么东西。
2.学生回答后,老师引导学生观察照片的细节部分,如头发、眼睛、鼻子、嘴巴等。
Step 2 讲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10分钟)1.教师出示“整体”和“部分”的图片,解释概念。
2.教师出示多个实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整体和部分。
3.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Step 3 判断整体与部分关系(15分钟)1.教师出示一些实物或图片,让学生判断其中的整体与部分关系。
2.学生依次回答,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Step 4 观察事物的整体与部分(15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其中的整体和部分。
2.学生回答后,教师展示幅图的不同部分,帮助学生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Step 5 小结与拓展(10分钟)1.教师对于整体和部分的概念进行总结,并请学生跟读。
2.教师出示一些综合性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其中的整体与部分关系。
Step 6 作业布置(5分钟)1.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中的一些事物,写下其中的整体和部分。
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出示一些更复杂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讨论其中的整体与部分关系。
2.学生可以自由选择一张图片,画出其中的整体与部分。
教学评价:1.教师根据学生的观察和判断,对其进行评价;2.可以进行小组讨论或展现作品等方式,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能力。
教后反思:1.教案中的活动是否够丰富多样,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教师在引入新概念时是否生动有趣,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3.是否有辅助材料或实物可以加入教学中,提高教学效果。
整体与部分的的教案(精选7篇)
整体与部分的的教案(精选7篇)整体与部分的的教案篇1数学新课改的精神之一是学习****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从而改善学生枯燥学习知识的弊端,为此设计了一些思考题,如山坡上有一烟囱,现在给你的工具仅有测倾器与皮尺,你怎样确定烟囱的高度?《测量旗杆的高度》作为一节活动课来呈现意在更好地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通过测量旗杆的高度的活动,初步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感觉最深之处在于1、立足于问题情境的创设。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充分激发学生求学热情,在兴趣情境中体验、探索新知识,是一节成功课的关键。
当学生的学习投入到教师创设的学习情境中,学生就会形成主动寻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就会去自主地寻觅、探究和发现,学会怎么样学习,学生在这种学习情境中主动地学习所学到的知识,比讲授给他们的要丰富得多,而且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创设情境后,利用小组合作探索测量方法,教室里一下子“开了锅”,同学们争先恐后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提出了很多方法,其间不免有不同见解的争论:有的认为,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方法好,它使用工具少,操作又方便。
有的认为,利用标杆方法好,这种方法在不出太阳的情况下也能操作。
有的认为利用镜子的反射方法好,它可以把科学和数学知识结合起来。
有的说,把气球升空的方法最简单……同学们兴致越来越高,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2、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解决后,教师应让学生从解决的问题出发,通过对题目的拓展,引导学生用新的思维去再次解决新问题,这样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知识,还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升华。
当学生在活动完“利用阳光下的影子”测量旗杆的高度时,教师适时提问:“在没有影子(阴天)的情况下,还能测旗杆高吗?为什么?”“还有其他测旗杆高的方法吗?”学生有了疑问才会产生一种探索的兴趣,有了兴趣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而且把自己不同的看法说出来,大家一起交流,再通过小组实验操作,很快就得出结论。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及教学反思(5篇材料)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及教学反思(5篇材料)第一篇: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及教学反思中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含反思适用于中班的数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比较和判断的能力,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数学《整体与部分》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1、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激发幼儿学习兴趣,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并感受集体活动的乐趣。
4、发展幼儿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一张大动物图、绳子、纸(正方形,长方形)、杯中的水、若干图形等。
活动过程:一、拼图游戏出示大动物图,请幼儿观察画面,有什么图案和特点。
幼儿述说。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把这张图裁成四小块,分给四位小朋友每人拿一小张。
请幼儿组合。
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一张张小图拼贴起来又变成和原来一样的大图了。
再请四位幼儿重新以最快的速度组合一次。
二、理解整体与部分师:如果我们把这一张大图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请小朋友给这一张张小图片起个名字。
幼儿起名(部分)我们刚才就把这整体分成了四部分,然后又把这四部分组合起来成为整体。
三、操作活动小朋友觉得刚才的游戏有趣吗?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绳子、各种形状的纸、杯子里的水)你们可以玩一玩,也把他们分成几部分,然后再拼起来,玩的时候你可以把分割下来的小部分和原来的整体比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玩得,然后再比较一下整体和部分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整体比他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大,每一个小部分都比整体小。
四、游戏:找朋友这里有许多画,小朋友看一看,发现什么了?有的缺一个角,有的只有一半,好看吗?那怎么办呢?剩下的部分都在中间的篓子里。
小班认识整体与部分的教案,整体与部分小班数学教案
小班认识整体与部分的教案,整体与部分小班数学教案这是小班认识整体与部分的教案,整体与部分小班数学教案,是优秀的中班科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在游戏活动中,区分物体的“高矮”。
在不同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按高矮规律进行排序。
对有趣的数学排序现象产生兴趣。
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能按照物体的规律进行推理,并能有规律的进行排序。
能主动观察,主动探索,感知规律美。
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空间想象能力。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篇1 活动目标知道如何比较3以内物体的高矮,能区分最高和最矮。
操作积木,与同伴对比最高和最矮,并能用词汇表达。
活动准备课件准备:高矮不同的树和长颈鹿各3个。
幼儿园小班根据局部猜测整体教案小班年龄段幼儿具有活泼好奇、模范能力强、逻辑思维能力弱。
为了培养的逻辑思维能力,特设计本节课。
让幼儿自己动手,边玩边学,掌握“配对”的游戏活动目标初步掌握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幼儿园小班语言活动《大灰狼娶新娘》教案篇1 活动目标:能根据画面所提供的线索,发现动物形象的主要特征。
学说句式:新娘,新娘,请把你的__伸(露)出来,给我看看。
引导幼儿尝试参与讲述故事并猜测新娘是谁。
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感受图画书中小兔连衣裙花样的变化,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想象。
会说句子“连衣裙变成__花样了。
” 喜欢阅读,能感受图书有趣的画面。
幼儿园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学习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在饭前饭后、点心及大小便后要洗手。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巩固故事内容和各角色之间的对话。
能大胆的用肢体动作和语言表现故事中的角色,体验表演游戏的乐趣。
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乐意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乐趣。
小班教案篇1 活动目标:幼儿对红色、黄色、绿色的认知;根据故事内容让幼儿懂得分享;能安静地倾听别人的发言,并积极思考,体验文学活动的乐趣。
整体与部分的概念与认识教案
整体与部分的概念与认识一、教学内容1.整体与部分的定义2.整体与部分的关系3.整体与部分的重要性4.整体与部分的评价二、教学目标1.了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及其关系。
2.认识整体与部分的重要性。
3.掌握整体与部分的评价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整体与部分的评价方法四、教学步骤1.导入同学们,你们从小到大,在学习中一定会接触到很多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什么是整体与部分,以及它们间的关系。
2.理论讲解整体指的是一个复杂的事物,它由多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构成,每个部分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功能。
部分是指这个整体中的一部分,它并不能完整地代表整体,但它对于整体的构成和功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整体与部分不是相互独立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
整体是由各种不同的部分组成的,部分也需要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整体。
同时,整体和部分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整体对于部分的发展有着指导和约束作用,而部分则为整体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整体和部分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用整体和部分的概念来理解一些事物的内部结构,更好地了解它们的本质,以便正确地对待它们。
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也是评价一个事物优劣的重要标准。
在评价一个整体的质量时,我们需要考虑它所包含的部分,以及这些部分之间的关系。
如果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协调一致,这个整体就是高质量的。
3.案例分析举一个例子来看一下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假设我们要评价一本书的质量,我们会从内容、文字、排版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估。
每个方面都是一个部分,它们合起来构成了这本书的整体。
如果一本书的内容写得很好,但排版很差,这本书的整体质量就会大打折扣。
如果各部分之间的联系协调一致,这本书的整体质量就会更高,更容易得到好评。
4.评价方法介绍在评价一个整体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整体的结构:整体是否结构合理、构成完整?各部分之间的权衡:整体的各部分是否具有相应的分量,是否相互关联且协调一致?整体的功能:整体是否起到设计师设定的功能?五、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和关系。
教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案: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 掌握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属性;3. 培养学生整体与部分的思考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整体与部分的概念;2. 整体与部分的属性;3.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4. 整体与部分的综合运用。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过程1. 整体与部分的概念整体是由各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的单位,而部分是整体中的一部分,不同的部分又构成了不同的整体,例如一个汽车可以看作是由发动机、车架、轮胎等部分组成的整体。
2. 整体与部分的属性整体与部分都有各自的属性,整体具有完整性和稳定性,能够保持一个固定的形态和结构;而部分则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它们可以形成不同的整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3. 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与部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关系。
整体可以影响部分,而部分也可以影响整体。
例如,整个社会是由不同的群体和个体组成的,每个群体和个体对社会的发展和变化都有一定的影响。
同时,一个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也会受到整个社会的影响。
在学习中,我们要善于发现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整体的把握,去理解和掌握部分,反之也是如此。
例如,我们学习英语单词时,不能只学习它们的拼写和发音,还要了解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用法和意义,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整个语言体系。
4. 整体与部分的综合运用在实际生活中,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无处不在。
我们可以通过许多例子来体会这种关系。
(1) 市场与产品市场是一个整体,而产品则是市场的一部分。
市场的变化对产品的销售和营销策略有重要的影响,而产品的质量和需求也会影响市场的发展和变化。
(2) 城市与街道城市是一个整体,而街道则是城市的一部分。
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对街道的设计和功能有重要的影响,而街道的建设和管理也会影响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
(3) 局部与全局局部和全局是两个层次,局部是全局的一部分。
在解决问题时,我们不能只着眼于局部,还要考虑全局的影响和影响因素。
初中整体与部分教案
初中整体与部分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掌握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及关系。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 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观念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相关图片或实例。
3. 小组讨论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 学生分享观察结果,教师总结并板书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整体由部分组成,部分影响整体等。
2. 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例并总结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教师给出相关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分享答案,教师点评并讲解正确答案。
四、应用拓展(10分钟)1. 教师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整体与部分的观念解决问题。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及关系。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实例、小组讨论、课堂练习和应用拓展等多种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了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及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际问题解决,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中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
中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2.学生能够利用图形或者实物加深对整体和部分的理解。
3.学生能够通过模仿或者比较两个图形或实物,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一:整体与部分的概念1.引导学生观察教师手中的苹果,并询问学生这个苹果有什么特点。
2.接着,教师将苹果从中间分成两半,并将其中一半分给学生,问学生手中的半个苹果和整个苹果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教学内容二:图形和实物的比较1.教师出示一张由小三角形组成的圆形,引导学生比较圆形和小三角形之间的关系。
2.教师利用工具或者实物模型,出示物体的整体和部分,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三:模仿或比较两个图形或实物1.教师出示一张由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和一张由小矩形组成的正方形,让学生在两者之间比较认知他们之间的关系。
2.教师将一个由小方块组成的立方体取掉一半,然后让学生将之前的立方体和部分组成的新立方体相互比较,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策略1.通过引领学生发现区别,从而引入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2.基于学生熟知的物体或者图形,引导学生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做出比较和理解。
3.给予学生实际的操作体验,让他们参与到整体和部分的比较中。
教学方法1.示范法:通过教师的示范来引导学生对新概念的认知。
2.比较法:通过比较两个或者多个图形或实物的差别和共性来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手握一个完整的苹果,让学生说出苹果的特点。
2.手把手示范,将苹果从中间切开,并将其中一半分给学生,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3.教师出示一张由多个小三角形组成的圆形,让学生比较圆形和三角形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4.教师出示一个由多个小方块组成的立方体,并将其中一半取走。
让学生将取走后的立方体与整体做比较,进一步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5.教师出示一张由多个小矩形组成的正方形和一张由多个小正方形组成的矩形。
幼儿园中班数学《整体与部分》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幼儿园中班数学《整体与部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使学生能够:1.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2.掌握将物品进行“分组”的方法。
3.能够理解“分数”的概念,如1/2、1/3等。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材料教学材料主要包括:1.计数器2.各种玩具(如积木、水晶球等)3.画纸及彩笔4.教学课件2. 教学内容1.整体和部分的概念介绍及讲解。
2.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及关系。
3.分数的概念介绍及讲解。
4.“分组”概念的引入和练习。
三、教学过程1. 教师引导在引导过程中,教师要先了解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区分整体和部分,掌握分组的方法等。
2. 整体和部分在介绍整体和部分的概念时,可以使用教学材料中的计数器和各种玩具来演示,让学生自己操作和体验。
此外,幼儿园中班的学生学会观察和分析的能力比较强,可以在教学中多加利用。
3. 分数通过对整体和部分的介绍及讲解,可以引入分数的概念,例如将一根饼干分成两部分,每部分称为“一半”,用1/2表示。
4. 分组引导学生掌握“分组”的方法。
可以将各种玩具分成不同的组,例如将积木分为红色和蓝色两组,然后让学生用画纸和彩笔将每组玩具画出来。
练习后,再进一步引入分数,如1/2表示红色组占整体的一半。
5. 教学反思本节课教学的核心是为学生介绍“整体”和“部分”的概念,然后有重点讲解“分组”和“分数”的概念,通过这些概念的引入,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及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微笑、肯定和鼓励等方法,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动手等方式,学会理论的应用。
教学结束后,还应该与家长对学生的表现及进步进行谈话,以便与家长更好地合作,加强共同对学生的教育。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整体与部分》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整体与部分》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2. 能够区分整体和部分。
3. 能够通过图画等方式表示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4. 能够通过实物认得整体和部分。
二、教学重点1. 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2. 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1. 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2. 整体和部分的表达方式。
四、教学准备1. 教具:纸板、木块、图画等。
2. 材料:水果、玩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老师呈现一些水果或其他实物,例如:一个苹果、一个橙子,然后问孩子们:“这是什么?”孩子们回答:“苹果、橙子”。
老师再问:“这一个苹果或橙子是整体还是部分?”孩子们思考后回答:“是整体。
”2. 讲解老师向孩子们系统地介绍整体和部分的概念,例如:“整体是由若干部分构成的一个完整的东西,而部分是构成整体的,是整体的一部分。
”同时,老师还会通过实在的例子来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整体和部分。
3. 实践(1)老师出示一张图画,上面绘有一朵花。
老师让孩子们都看一看这幅图画,然后问:“花的哪些部分构成了整朵花?”孩子们逐一指出花的各个部分,然后接着问:“这个花的哪一部分可以单独存在?”孩子们回答:“花的叶子可以单独存在。
”(2)老师让孩子们拿出手中的一件物品,例如水果或玩具等,然后问:“这个物品有哪些部分?”孩子们逐一指出物品的各个部分,例如:一个板车,有车轮、车厢、把手等部分。
然后,老师会问:“这个物品的哪一部分可以单独存在?”孩子们回答:“车轮可以单独存在。
”(3)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老师可以让孩子们用木块搭建一些简单的图案,例如用四块木块搭建一个中心点,然后在中心点四周搭建四条边。
最后,老师会问:“这个图案中,哪一部分是整体,哪一部分是部分呢?”孩子们可以回答:“这个图案的中心点是整体,而四条边与中心点构成的方形是部分。
”4. 巩固(1)老师出示数张图画,让孩子们分别指出其中的整体和部分。
小班整体与部分教案
小班整体与部分教案小班整体与部分教案1活动目标:1、尝试性的操作和判断活动中初步感知整体和部分的关系。
2、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3、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
4、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活动准备:一张大动物图、绳子、纸(正方形,长方形)、杯中的水、若干图形等。
活动过程:一、拼图游戏出示大动物图,请幼儿观察画面,有什么图案和特点。
幼儿述说。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把这张图裁成四小块,分给四位小朋友每人拿一小张。
请幼儿组合。
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一张张小图拼贴起来又变成和原来一样的大图了。
再请四位幼儿重新以最快的速度组合一次。
二、理解整体与部分师:如果我们把这一张大图看成是一个整体,那么请小朋友给这一张张小图片起个名字。
幼儿起名(部分)我们刚才就把这整体分成了四部分,然后又把这四部分组合起来成为整体。
三、操作活动小朋友觉得刚才的游戏有趣吗?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绳子、各种形状的纸、杯子里的水)你们可以玩一玩,也把他们分成几部分,然后再拼起来,玩的时候你可以把分割下来的小部分和原来的整体比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幼儿操作教师指导,请幼儿说一说是怎样玩得,然后再比较一下整体和部分有什么不同。
教师小结:整体比他的每一个小部分都大,每一个小部分都比整体小。
四、游戏:找朋友这里有许多画,小朋友看一看,发现什么了?有的缺一个角,有的只有一半,好看吗?那怎么办呢?剩下的部分都在中间的篓子里。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哪一张是你手中的画面上的一部分就赶紧贴在你的画上,看谁拼的又快又对。
小班整体与部分教案2活动目标:1.乐于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发现,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2.尝试用“这是谁呀?原来是……”的句式描述画面中的部分与整体的图片。
3.在猜想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对动物的兴趣。
4.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教学目标1.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2.能够分辨事物的整体和部分,并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3.能够按照指示组装拼图。
4.通过游戏巩固概念。
教学内容本课将通过让幼儿学习“整体”和“部分”的概念,来提高幼儿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和组合能力。
教学重点1.“整体”和“部分”的概念理解。
2.通过组装拼图来练习整体与部分的概念操作。
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并进行概念操作。
2.如何让幼儿通过游戏来巩固概念。
教学准备1.教师预先准备好零食和游戏道具。
2.教师准备打印好拼图,并将拼图分割成相应的部分。
3.教师准备 PPT 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教师通过 PPT 或其他教学辅助工具介绍“整体”和“部分”的概念,引导幼儿在思考中得出“整体是由不同的部分组成的”这一结论。
第二步:教学练习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拼图展示给孩子们看,让孩子分辨拼图的不同部分,并将之与整体进行配对操作。
可以适当引导孩子进行想象性的构思,鼓励孩子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去尝试组合不同形状的拼图。
第三步:游戏巩固教师将准备好的零食和游戏道具放在一起,让孩子们在规定时间内将整体和部分搭配组装到一块去,完成一轮小游戏。
游戏过程中,孩子们的操作注意力将会被激发,理解力也会被提升。
第四步:作业让孩子们回到家中,找到周围一些不同的物品,认真观察这些物品,从整体和部分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和判断,帮助孩子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教学,孩子们对“整体”和“部分”的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收获了组装拼图、游戏娱乐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于幼儿发展及日后的学习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整体与部分》
幼儿园中班数学活动教案《整体与部分》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物体由若干个部分组成的概念。
2.能够用直观的形式表示出物体的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能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整体与部分概念。
4.能够通过整体与部分的概念理解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5.培养幼儿正确观察、细致认真、注意观察的习惯。
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2.观察、分析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理解简单的加法和减法。
教学难点1.整体和部分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
2.整体和部分的变化及表示方式。
教学流程第一步:导入1.引导幼儿通过看图的形式,找出物品的整体和部分。
例如:看一根铅笔,问:“铅笔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呢?”幼儿可以回答:“铅笔由笔杆、笔芯、笔帽组成。
”2.在观察的过程中,老师应注意几个方面:物品的整体应该清晰,部分的数量和名字应该明确。
第二步:教学1.将幼儿分组,每组发放相同的物品,例如积木、玩具汽车、果汁等。
2.让幼儿观察物品,找出物品的整体和部分,并对物品进行拆分。
3.提供新的物品,引导幼儿进行整体和部分的观察和拆分,并将部分组合成新的整体。
4.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体验整体和部分的变化。
5.帮助幼儿理解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第三步:练习1.通过贴图或手绘图,让幼儿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和变化。
2.通过实物操作,让幼儿进行整体和部分运算,并加深对加法和减法的理解。
3.情境游戏:老师提供一个物品,让幼儿发挥想象,从整体中学习出部分的方法。
例如:用一块海绵制作形状各异的糖果,再进行部分组合,让幼儿自由拼凑。
第四步:总结1.老师请一些幼儿回答问题:“你学到了什么?”“你喜欢这个教学活动吗?”“遇到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2.在总结中,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整体和部分的变化、加减法的理解、注意力和观察细节等。
教学资源1.水果、玩具等实物。
2.图册或图片。
3.贴纸、画纸、颜料、笔等。
教学评价1.在教学结束后,可以进行幼儿的问答或小测验,检查孩子们对整体和部分以及加减法的理解。
整体与部分的教案(精品6篇)
整体与部分的教案(精品6篇)整体与部分的教案篇11、立足于以展示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的方式。
使学生学会了运用相似形有关知识求旗杆的高。
使学生体会到交流的快乐,大家有不同的方法,彼此交流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
相似三角形及其性质有着广泛的应用,要灵活地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应根据具体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
晴天时利用物高与影长成比例(包括小镜子);阴天时使用手拿刻度尺进行目测,也可以使用小镜子(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原理比例),当然,晴天时也可以使用手拿刻度尺进行目测的办法。
我们既要注意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比如构造相似三角形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还应注意根据具体情况,(比如晴天与阴天)灵活地选用不同的操作方法。
应该细心地观察生活,理解题意,分析问题所处的环境,多尝试不同的数学操作活动,控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小组合作的完成情况,从活动经验中得到“在同一时刻,两个物体的高度与它们的影长成比例”这一数学活动事实,并把它应用到求旗杆高度问题中。
在新课程实施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游刃有余的背后,隐藏着解决实际问题时数学操作经验缺乏的严重问题。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针对各种不同条件下测旗杆高度都以组织学生开展数学活动和合作交流为前提。
2、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讲“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基本上由教师包办代替了,而“由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基本上做不到,可以看出,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中所设计的问题串大致是(1)在同一时刻,两个物体的高度与影长有什么关系?(2)旗杆的高度与人所站的位置有关系吗?为什么?(3)还有其他测旗杆高的方法吗?为什么?(4)在没有影子(阴天)的情况下,还能测旗杆高吗?为什么?(5)如何才能想到多种办法,灵活地解决问题?3、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综合实践活动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活动中及问题提出后,并不急于回答,问题完全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去解决,教师只是适时地点拨、引导和补充完善。
小班整体与部分教案
小班整体与部分教案一、整体教案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培养学生整体思维和综合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协作的能力教学内容•整体概念的引入和解释•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整体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教学步骤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整体与部分的概念,以生活中的例子进行解释。
2.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
3.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探讨整体思维的重要性和应用场景。
4.结合教材内容,开展整体与部分的相关练习,以巩固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5.学生分组合作,设计并呈现一个小项目,展示整体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质量,评价学生对整体与部分概念的理解。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呈现项目,评价彼此的团队合作和综合能力。
二、部分教案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部分知识的基本概念和属性•培养学生细致观察和分析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部分概念的引入和解释•部分分类和属性的探究•部分思维的培养和训练教学步骤1.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了解部分的存在和重要性。
2.教师通过图片、图表等教具,帮助学生分类和归类不同部分。
3.学生自主观察和研究一个实例,分析其中的部分属性和特点。
4.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分享和讨论各自观察到的部分信息。
5.结合教材内容,开展部分思维的练习和应用。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评价学生对部分概念的掌握程度。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思维练习,评价彼此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总结整体与部分教案是培养学生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
通过引入整体与部分的概念、训练整体思维和部分思维,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整体结构和内在联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使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学生可以逐渐提高整体思维和部分思维的能力,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级数学下册整体与部分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整体与部分教案第一章:整体与部分的概念介绍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认识。
教学内容:1. 引入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2. 通过实例讲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步骤:1. 引入整体与部分的概念,解释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指出整体和部分。
3. 引导学生思考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例如整体是多少部分组成的,部分的变化对整体有什么影响等。
4. 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5. 总结整体与部分的概念,强调它们之间的关系。
练习题:1. 指出下面的整体和部分:a. 一本书整体:一本书部分:封面、、目录、封底b. 一个水果盘整体:一个水果盘部分:水果、盘子第二章:整体与部分的计算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体与部分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整体与部分的计算方法。
2. 通过实例讲解如何计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步骤:1. 讲解整体与部分的计算方法,例如整体的计算可以分解为部分的计算。
2.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实例,让学生观察并计算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计算一篮子水果的总数,可以先计算每种水果的数量再相加。
4. 让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整体与部分的计算方法。
5. 总结整体与部分的计算方法,强调它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练习题:1. 计算下面的整体与部分关系:a. 一本书共有80页,已经看了30页,还剩多少页没有看?整体:80页部分:30页计算:80 30 = 50页b. 一篮子水果共有5个苹果,3个香蕉,2个橙子,一共有多少个水果?整体:5个苹果+ 3个香蕉+ 2个橙子= 10个水果第三章:整体与部分的推理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体与部分的推理方法。
2.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 讲解整体与部分的推理方法。
整体与部分幼儿园教案
整体与部分幼儿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2.能够辨识物品的整体和部分。
3.认识到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4.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整体和部分的概念整体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完整的物品,部分是整体中的一个个小的物品。
2. 如何辨认物品的整体和部分在教学前,可准备一些教具,如积木、拼图等,让幼儿通过拼插的方式辨识出物品的整体和部分。
在教学中,可以将物品分成整体和部分两部分,让幼儿辨认这些物品属于整体或部分。
3. 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整体和部分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一个整体通常由不同的部分组成。
在教学中,可以拿出一些实物,让幼儿观察并描述物品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4. 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为了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一些观察和思考的题目,如:“一只草莓是什么?”“一只猪是什么?”等,让幼儿思考物品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引导问题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本节课的主题,例如,“小朋友们,谁知道这是什么?”向幼儿展示一个整体物品,然后问道:“这个整体是由什么部分组成的呢?”2. 辨识物品的整体和部分让幼儿通过观察、拆解、拼接等方式辨认出物品的整体和部分。
3. 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教师通过一个或多个实际例子,帮助幼儿理解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4. 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观察题目和问题,让幼儿思考如何回答。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描述物品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5. 小结在课堂结束前,教师可以让幼儿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要点。
四、教学要点1.整体和部分的概念。
2.如何辨认物品的整体和部分。
3.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4.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五、教学评价教师可通过观察幼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问答及互动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
同时,将幼儿在教学中观察和描述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表现记录下来,留作备用。
中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
中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教学目标:1.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知道整体可以分成若干部分,部分合起来是整体。
2.通过操作活动,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1.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学会运用数学方法进行观察、分析和操作。
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1.教具: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剪刀,胶水,画纸。
2.学具: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卡片,剪刀,胶水,画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1.教师出示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形可以分成几部分吗?”二、基本概念讲解1.教师用正方形举例,讲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这个正方形是一个整体,我们可以把它分成四个小正方形,这四个小正方形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正方形。
这就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教师用长方形、圆形等图形进行类似讲解。
三、实践活动1.教师发放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图形卡片,让幼儿自己动手将卡片分成若干部分。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四、合作游戏1.教师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放剪刀、胶水、画纸等材料。
2.教师提出游戏任务:“请你们小组合作,用这些材料制作一个包含整体与部分的画作。
”3.教师巡回指导,协助幼儿完成作品。
4.游戏结束后,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并互相评价。
2.教师提问:“你们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是如何克服的?”3.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更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延伸:1.在区角活动中,设置“整体与部分”的操作区,让幼儿继续探索。
2.家园共育,请家长协助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并记录下来。
教学反思: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整体与部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能在实践活动中运用所学知识。
但在合作游戏中,部分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
中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教案
中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教案1、中班数学教案整体与部分教案活动目标:1.尝试操作,判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2.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3.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4.发展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一幅大动物画、绳子、纸(正方形、长方形)、杯子里的水、一些图形等。
活动过程:一、拼图游戏出示大动物图,请幼儿观察画面,有什么图案和特点。
幼儿述说。
师:现在我们来做个游戏,老师把这张图裁成四小块,分给四位小朋友每人拿一小张。
请幼儿组合。
问幼儿:你们发现了什么?我们把一张张小图拼贴起来又变成和原来一样的大图了。
再请四位幼儿重新以最快的速度组合一次。
二、理解整体与部分师:如果我们把这幅大图看成一个整体,那么就请孩子们给每一幅小图命名。
幼儿起名(部分)我们只是把这个整体分成四个部分,然后把这四个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
三、操作活动小朋友觉得刚才的游戏有趣吗?今天老师还为你们准备了许多的材料,(绳子、各种形状的纸、杯子里的水)你们可以玩一玩,也把他们分成几部分,然后再拼起来,玩的时候你可以把分割下来的小部分和原来的整体比较一下,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
操作老师的指令,让孩子说说他们是怎么玩的,然后比较整体和部分的区别。
老师总结:整体大于他的每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小于整体。
四、游戏:找朋友这里有许多画,小朋友看一看,发现什么了?有的缺一个角,有的只有一半,好看吗?那怎么办呢?剩下的部分都在中间的篓子里。
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哪一张是你手中的画面上的一部分就赶紧贴在你的画上,看谁拼的又快又对。
2、中班数学活动教案:2的分解与组合教案活动目标:1. 在操作中认识2的分解与组合。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判断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 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培养孩子的比较判断能力。
5.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活动准备:1. 制做玩具灭火器两个。
2.有多少种孩子就有多少种玩具,每类两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体与部分》教案
尚博实验小学李艺珺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三年级第二学期(试用本)42页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即整体可以分成多个部分,分出来的部分可以重新组合成
一个整体。
2、初步体会到整体与部分是相对的,感受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3、在探索整体与部分关系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教学准备:课件、圆纸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中国地图,了解整体、部分。
师:这是什么?(课件:中国地图)
(1)课件上点击中国地图上的首都北京。
师:这是哪里?(课件:北京区域闪一闪)
师:如果我们把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看作一个整体,那么北京就是中国的部分。
(2)再点击中国地图上的某一省市,请学生说说该省市与中国之间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师:这是哪里?(点击新疆)
问:把中国看做一个整体,新疆与中国什么关系?
(如果把整个中国看做整体,新疆就是中国的部分。
)
师:说得真好!上海呢?云南呢?
师:地图上有整体与部分的关系,那生活中呢?(生举例)
师提示:比如说,把班级看作……(引导生答)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数学中的整体与部分。
出示课题并板书:整体与部分
二、探索新知,建立模型
(一)构建整体与部分的概念
1、动手操作,用颜色涂出圆的一部分。
师:每个小朋友都有一个小圆片,请小朋友们把小圆片分一分,并选择其中一部分快速的涂上颜色。
2、生汇报交流。
(选择学生的分法展示在黑板上,摆的时候有意识地分平均分与不平均分的。
)
(1)师:我们先看一下他是不是涂了圆的部分?
生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把整个圆涂色,把圆2等分、4等分、8等分等等。
生上台回答,师:和他一样的举手。
引导学生回答,如“我把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涂色部分是圆的部分,空白部分也是圆的部分。
”师课件演示。
(板书:平均分)
(2)师:小朋友们都是把圆平均分的。
还有其他分法吗?老师这样分可不可以?(课件出示不平均分的情况。
)(若生有不平均分的例子展示。
)
师:我把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涂色部分是不是圆的部分?把一个圆看作一个整体,涂色部分
是圆的部分,空白部分也是圆的部分。
(完善板书:平均分、不平均分)(小结并完善板书:整体可以被平均分、不平均分)
3、说一说彩带中的整体与部分。
(1)师:我们把彩带看作一个整体,哪些可以看作这个整体的部分?
引导生回答:把这根彩带看作整体,绿色部分是彩带的一部分,黄色部分也是彩带的一部分,蓝色部分也是彩带的一部分,紫色部分也是彩带的一部分,绿色和黄色部分也是彩带的一部分……
(2)师:我们把彩带看作一个整体,分出来的每一份都是彩带的一部分。
(小结并完善板书:整体可以被平均分、不平均分,分出来的每一份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
4、在小狗图中说整体与部分。
师:在这幅图中,我们可以把什么看作整体,什么是这个整体的部分?请同桌互相说一说。
(1)同桌互说。
(2)反馈交流。
(若还有人举手要回答:师:由于时间关系,小朋友就先说到这里。
)
师:把6只狗看作一个整体,(课件圈1只小狗,)1只狗是整体的一部分。
(课件圈2只狗),把6只狗看作一个整体,2只狗也是整体的一部分。
5、生举例反映整体与部分的例子。
师:像这样把整体分成部分的例子,你还能举出一些吗?回答的时候请说清楚,把什么看作整体,什么是整体的部分。
(生举例)
(二)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利用圆形图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课件2等分圆的分——合演示:
师:我们重新来看这个圆片。
我们把这个圆看成什么?——(一个整体)
把一个整体分成两个部分,分成的两部分和原来的整体有什么关系?
——(分成的两部分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整体。
)
(2)4等分圆的分——合演示:
师:现在把这个整体分成了几个部分?——(四个部分)
分成的这几个部分与原来的整体有什么关系?
——(分成的这几个部分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整体。
)
(3)不平均分圆的分——合演示:
师:现在把一个整体怎么样了?
分成了几个部分?
这5个部分与原来的整体有什么关系?
——(分成的这几个部分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整体。
)
2、利用彩带图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师:我们把彩带看作——(整体)
分成几个部分?——4个部分
分出的每一份都是彩带的——(一部分)
分出来的部分可以——(合起来就是原来的整体。
)
(课件彩带分——合演示)
3、利用小狗图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师:我们把6只狗看作一个——(整体)
可以分成几个部分?——(生答)
(1)师:我们把6只狗看作一个整体,每只狗看作整体的一部分,就有6个部分,6个部分合起来就是——原来这个整体。
(课件同步演示)
(2)师:我们把6只狗看作一个整体,其中4只狗看作整体的一部分,剩下2只狗也看作整体的一部分,这2个部分合起来就是——原来这个整体。
(课件同步演示)
(3)师:我们把6只狗看作一个整体,1只狗看作整体的的一部分,另外2只狗也看作整体的一部分,余下的3只狗也看作整体的一部分,这3部分合起来也是6只狗,也就是——原来这个整体。
(课件同步演示)
4、小结并板书:把6只小狗看作一个整体,有好几种分法。
说明整体可以分成多个部分,分出
来的部分可以重新组合成整体。
(三)理解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1、根据中国、上海、浦东三者的关系,理解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1)师:我们再来看一下这幅地图,刚才我们把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面积看作一个整体,上海就是中国的一部分。
如果再把上海看作一个整体,那么我们的浦东就是上海的……。
师:上海对中国来说是部分,上海对浦东来说是整体。
师:上海原来是中国的部分,怎么变成整体了呢?
2、根据圆形图,理解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师:图2半圆相对图1是部分,但图2半圆相对图3是整体。
同样是这个半圆,怎么一会是图1的部分,一会变成这个图3的整体了呢?
3、根据班级、小组、个体三者的关系,理解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师:比如说把班级看作一个整体,第一组就是班级的一部分;把第一组看作一个整体,这个同学就是第一组的一部分。
第一组刚才看作了班级的部分,怎么现在可以看作整体了呢?
这些说明什么?
4、师小结:整体与部分是相对而言的。
(板书)
5、生举例说明整体与部分的相对性。
师:你能举个例子说明整体和部分是相对的吗?(生举例)
一、理解整体与部分的相互依存性
1、看地图,理解整体与部分的相互依存性。
(1)师:我们理解了整体与部分是相对而言的,上海对中国来说是部分,上海对浦东来说是整体。
那么能不能简单地说上海是部分{师手势:认为对的打勾,认为错的握拳,准备,出}(不能)追问:为什么?,上海是整体?(不能)为什么?
(2)师:这说明讲部分的时候,离不开整体,讲整体的时候,离不开部分。
就像“她是好朋友?”这句话对不对?为什么?(一个人不能成为好朋友,一定要讲清楚她是谁的好朋友。
)
(3)师:所以我们说整体与部分的时候,应该讲清楚把什么看作整体,什么是这个整体的部分。
不能简单地说成谁是整体,谁是部分。
整体与部分不可能独立存在的。
整体与部分是相互依存的。
(板书)
(4)请判断一下,老师下面的一句话对不对:班级是整体?
为什么?
2、看图理解整体与部分的相互依存性。
(1)师:我们再来看个例子(课件出示图)
a、师:左图对于右图来说,是它的……?(整体)
右图对于左图来说,是它的……?(部分)
b、师:那么半圆的整体一定是圆吗?(生答,再出示图)
c、师:判断1:一个圆一定是整体。
(一个圆对于两个圆、三个圆来说,一个圆是它们的部分,一个圆对于半个圆来说,这个圆就是半个圆的整体。
)
判断2:半个圆是部分。
(要说清楚,把什么看作整体,这个半圆在是整体的部分。
还要明白,还可以把半圆看
作一个整体,那么这个小扇形就是半圆的部分。
)
判断3:第一小组是整体。
对不对?
(第一小组,对于第一小组的一个小朋友来说第一小组是他们的整体。
第一小组相对于
班级来说,就是班级的一部分。
)
所以说,整体与部分不能独立存在,是相互依存的。
三、实践运用,巩固新知
1、2、
3、4、
5、选择能拼成左边图形的部分(机动)
(1)(2)师:小朋友一下子就看出来了,
还想不想挑战高难度?
6
四、总结经验,体验成功
师:今天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教学板书:
整体与部分
整体可以被平均分、不平均分,分出来的每一份都是整体的一部分。
整体与部分是相对而言的,是相互依存的。
占整体的一半 整体:( )个 10
将整体平均分成4份, 占其中一份
整体:( )个 12
占整体一半的一半 整体:( )个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