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单元检测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单元检测卷(一)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距今约5000年前,长江流域下游、黄河流域、北方辽河流域分别出现良渚文化、龙山文化和红山文化。
它们既各具特色,又相互交流借鉴,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出现了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这反映了( )A.中华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文明B.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多元一体的特点C.中华文明起源于夏商周时期D.当时出现以玉礼器为代表的礼乐制度2.《春秋左传正义》中说:“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本义指衣冠华美又重礼仪。
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作为族群、文化、国家政权被周边民族所认同。
这表明在春秋战国时期( )A.华夏民族开始形成B.华夏族群成为礼仪之邦C.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滋生发展D.阶级关系发生变动3.儒家认为:“大人之能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也,非意之也,其心之仁本若是,其与天地万物而为一也。
”在国与国以及民族与民族的关系上,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追求天下为公的大同境界。
这反映了儒学( )A.崇尚神秘主义人生观B.主张和谐世界观C.有鲜明的人文主义情怀 D.注重伦理道德教育4.有艺术评论家认为,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资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
由此可知中国古代山水画蕴涵了( )A.民本思想B.辩证思想C.和平思想D.法治思想5.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思想家奉《周易》《老子》《庄子》为经典,称之为“三玄”。
同时期的范缜在《神灭论》中以“浮屠害政,桑门蠹俗。
……竭财以赴僧,破产以趋佛”来斥佛。
这些现象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 )A.老庄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儒家思想丧失正统地位C.思想领域的冲突与融合D.排斥外来文化现象突出6.王阳明提出“良知”说,认为只要去除物欲的“昏蔽”,人人皆可为“圣人”,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
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摆脱了儒学思想束缚B.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C.冲破了社会等级观念D.批判了君主专制统治7.王夫之在《尚书引义·泰誓》中说:“人无易天地,易父母,而有可易之君。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单元检测-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按古人的认识,“中国”的政治地缘的构成,是由夏、商、周“王畿”即其政治、文化中心向四周相延伸,并以等级、血缘为根据由近及远分布的。
这反映了先民( )A.鲜明的血缘亲疏色彩B.共同的民族归属意识C.早期的文化政治认同D.久远的文化生活交流2.《尚书》保存了西周的一些重要史料,其中有“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的记载。
这反映了( )A.儒家思想已经形成B.王权与神权相结合C.民本思想历史悠久D.“天人合一”学说3.老子认为“民之饥,以其上取食税之多”;孔子叹“苛政猛于虎”;管子提出“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庄子则揭露国君们“轻用民死”。
这反映出当时他们( )A.吸收各家学说走向融合B.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C.得到统治者的积极支持D.迎合地主阶级政治诉求4.两汉之际佛教文化传入、唐宋时期阿拉伯文化及波斯文化传入,中国文化在外来文化不断传入中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在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再创中国文化的辉煌,然后再回馈给世界其他国家。
这一文化现象的世界意义主要体现在( ) A.辐射其他国家文化B.推动文明间的交流融合C.贡献中国智慧方案D.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5.隋唐之前的儒学,以两汉经学为代表,强调的是形而下的宗法礼仪。
儒家在生命终极关怀上的不足,导致了儒学在佛老的弥漫下显得无所适从。
在反抗佛老思想的过程中,孟子在儒学中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在这种情况下( )A.孔子的儒学创始人地位被颠覆B.宋代儒者更加重视内心修养C.汉唐的统治者仍企图恢复周礼D.格物致知的修养方法被抛弃6.宋明理学家们无一不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自身的理论建构却又往往离不开自己所要反对的佛教的帮助。
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本来被视为“异端”的佛教的思想观念反而进入了中国正统学说的内部核心。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综合练习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综合练习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一、单选题1.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曾指出,政府发展经济时需依赖家庭的凝聚力、影响力来稳定社会秩序,传承节俭,刻苦、孝顺,敬老、求知等美德以造就有生产力的人民。
这表明新加坡()A.政府重视清除殖民主义的残余B.经济的发展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C.吸收西方文化以改造儒家文化D.以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治国2.西汉史学家刘向在其著作《别录》中提到“谈说之士期会于稷下”,“谈说”的内容既有各家自己的学说,也有学派之间的论辩。
稷下学宫A.繁荣了春秋时期的私学教育B.成为当时社会动荡的缩影C.是百家争鸣的主要辩论平台D.是荀子法家思想的发源地3.中华文化崇尚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下列言论体现此思想的有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②“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③“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④“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4.《韩非子·和氏》称:“大臣太重,封君太众,若此则上逼主而下虐民,此贫国弱兵之道也。
不如使封君之子孙三世而收爵禄,绝灭百吏之禄秩,损不急之枝官,以奉选练之士。
”在韩非子看来()A.贵族政治完善了国家治理体系B.军功爵禄制是维护专制的重要手段C.人才选拔方式发生显著的变化D.强化专制君主权威有助于政局稳定5.唐时,新罗与中国交往频繁,它的典章制度,文字和风俗习惯受到中国的影响,日本多次派遣唐使,全面接受唐文化,国内迅速形成学习唐朝的热潮,史称“唐风文化”实质上反映了A.中外交流活跃B.唐文化实现了对周边文化的同化C.中华文化的开放性D.先进文明对于周边民族的向心力6.“忠君爱国”在北宋末年成为士大夫的最高道德标准。
佛教也提出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调,“佛法据王法以立”,佛教僧人也应提倡忠君爱国,所以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
上述历史现象反映了A.儒学与佛教互动融合B.士大夫的崇佛心理普遍C.佛教融汇儒学伦理D.儒学开始吸收佛道思想7.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玉猪龙”,龙的吻部突出,近似猪的模样,身躯却弯曲如蛇,这一形制后来在制作上成了规范。
九年级语文下册 单元达标测试题三 综合性学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九年级下册单元达标测试题(三)(综合性学习)(时间:120分总分:120分)第一部分图表概括(40分)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9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如图)材料二:传说,X仲景告老还乡时正值冬至。
他路过白河岸边,看到风雪里劳作的乡亲们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弟子搭起医棚,盘上大锅,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放在锅里煮,煮好后再用面皮把它们包成耳朵样子的“娇耳”。
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耳朵很快就好了。
此后,就有了冬至吃饺子的习俗。
(1)材料一的图画,介绍了和“谷雨”相关的哪些内容?(4分)(2)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的内容。
(2分)(3)联系两则材料,使用关联词语“不仅……而且……”写一句话,概括二十四节气和大自然、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3分)2.认真观察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8分)(1)请用简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4分)(2)这幅漫画对你有什么启示?简要回答。
(4分)3.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7分)(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15字) (3分)中国青年报5月15日电为鼓励广大青少年编创、制作、传播优秀微电影作品,积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青团中央启动2014“向上·向善”中国青少年微电影大赛活动。
大赛突出“向上·向善”的活动主题。
“向上”即心系祖国、追求梦想,勤奋学习、提高本领,开拓进取、创新创业,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向善”即正直善良、诚实守信,爱岗勤勉、敬业奉献,敬老爱幼、睦亲敦邻,助人为乐、热心公益。
参赛作品分为微电影成片和微电影项目书两类,获奖者将得到荣誉证书和奖金,获奖作品将推荐至中央、省市电视台和知名网络媒体进行展播。
(2)下面是此次大赛的宣传画,请说明该画面的内容。
要求: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
②运用合理的说明顺序。
(4分)4.综合运用(共8分)2015年4月23日,是第20个“世界读书日”,学校为此举行了“好读书,读好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2021北京高二(下)期中历史汇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章节综合
2021北京高二(下)期中历史汇编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章节综合一、单选题1.(2021春·北京西城·高二北京四中校考期中)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
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2.(2021春·北京西城·高二北京四中校考期中)17世纪来华传教士曾将《论语》《大学》等译为拉丁文在欧洲出版,19世纪中期传教士理雅各又将多部儒家经典译成英文,在西方引起轰动。
这表明A.儒家思想被西方学者普遍接受B.中国传统文化在西方引起关注C.中西文化交流限于传教士之间D.儒家思想推动了西方政治革命3.(2021春·北京西城·高二北京四中校考期中)“王”字在甲骨文中是一把斧头的形象,象征军事首领的征伐权力,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他的观点A.与甲骨文“王”字的本义一致B.是“无为而治”的理论依据C.体现出儒家强调教化的政治理念D.奠定了宗法制度的思想基础4.(2021春·北京西城·高二北京四中校考期中)英国科学家赫胥黎的《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认为不能将自然的进化论与人类社会的伦理学混为一谈。
但严复将该书翻译成《天演论》时,“煞费苦心”地将二者联系起来,提出自然界进化规律同样适用于人类社会。
严复意在A.纠正生物进化论的错误B.为反清革命提供理论依据C.传播“中体西用”思想D.促进国人救亡意识的觉醒5.(2021春·北京西城·高二北京四中校考期中)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
”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6.(2021春·北京丰台·高二统考期中)春秋战国时期,众多思想家都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案。
江门市部编版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试题(含答案)(1)
江门市部编版中考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试题(含答案)(1)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学习成语的方式可以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3)根据画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极具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②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2)①才高八斗;②气吞山河;③隔岸观火。
(3)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材料一说明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极具文化价值;材料二说明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材料三说明成语对中国的文化非常的重要,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据此整合出答案即可。
(2)仔细观察图片,看每幅图片上都有哪些字和事物,还要注意字的大小和位置,图①左边是一个高高的“才”字,右边是八个酒杯的图形,据此可知这个成语是才高八斗。
图②中有一个大大的“气”字,它的最后一笔把山河两个字都包含在内,据此可知这个成语是“气吞山河”;图③“火”和“目”中间隔着一个“岸”字,由此可知可联想到成语“隔岸观火”。
最新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
语文中考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某班拟开展以“漫步古诗苑”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古诗分类】班委会准备将教材中出现过的诗句分类编辑,下列诗句不宜放在“思乡”主题类的一句是()A.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B.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C.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D.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2)【诗人竞猜】班委会举行“诗人竞猜”的猜谜活动,请仿照示例,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语句。
示例:(谜面)最恨凡尘世,一生独爱菊。
——(谜底)陶渊明(谜面)________。
——(谜底)陆游(3)【新闻撰写】班上还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5名获奖者。
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答案】(1)C(2)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3)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解析】【分析】(1)ABD都表达思乡之情,C“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出自王维的《竹里馆》此诗写隐者的闲适生活以及情趣,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2)此题要求编写谜面,可从所积累的陆游的诗句中概括答题,注意要和例句字数相符。
如: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
(3)给新闻拟写标题,可从导语中筛选出关键信息组合成标题即可。
这个消息的导语是第一句话,关键句是我班于4月21日至23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
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是:我班、古诗词朗读比赛。
据此拟写新闻标题。
故答案为:⑴ C⑵铁马冰河梦,驿外断桥梅⑶我班开展古诗词诵读比赛【点评】⑴此题考查对思想感情的理解能力。
[2020-2021]新初中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性学习训练试题及答案(1)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综合实践训练试题一、综合实践题1.(1)【摄影•春天】张开臂膀迎接春天,用自己的双眸发现春天,用相机留下春天的影像。
张萧用自己的相机拍摄了一张春天的照片,请你帮他写一段文字来描述如图照片内容。
(40字左右)(2)【励志•春天】面对这大好春光,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对自己说几句鼓励的话吧,让自己的人生有目标,让这个春天更加美丽生动。
【分析】(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
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要认真观察题目中给出的图画,然后从两个方面来作答,一是图画的内容,二是图画的意义。
这幅图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景色,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2)本考查语言表达。
结合题目,联系生活实际,从珍惜时间角度进行鼓励,合理即可。
【解答】答案:(1)示例:那迎着乍暖还寒天气开放的一树树桃花宣告着春天来临的消息。
那簇在一起的密密匝匝的花,用自己的笑靥迎接春天,展现了春的美丽和勃勃生机。
(2)示例:“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希望。
我要在这大好春光中,奋勇拼搏,扬帆远航,驶向成功的彼岸。
【点评】这是一道综合读写题目,所选题目都是常见题型,也是考试中的常考题型。
学生在作答时,只要认真阅读材料,结合题目中的要求,即可作答。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语言博大精深。
请参加“走进对联”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活动一:小组合作,搜集资料,介绍对联。
下面是王智同学搜集到的资料,请你根据资料,写一段介绍对联的文字,不少于50字。
资料:①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
②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
③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它始于五代,盛于明清,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④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联尾字仄声(第三、四声),下联尾字平声(第一、二声)。
(2)活动二:同学们收集了不少对联,要在校刊上刊载,请你把下列对联按春联、婚联、挽联、行业联的顺序排列。
①红莲开并蒂彩凤喜双飞②白雪抚人片片醉红梅舒枝点点春③百草回春争鹤寿千方着意续松年④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分析】(1)本题考查语言分析概括能力。
2022届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综合测评三十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
综合测评(三十二)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从下图中可看出,我国远古人类遗址分布满天星斗,八方雄起,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核心地区。
从下图中可以看出中华文明起源的显著特征是( )A.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B.分布广泛,趋向多元一体C.分布均匀D.最早起源于黄河流域2.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
这种思想形成于战国时期的《荀子》。
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
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A.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B.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C.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D.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3.陆九渊、王守仁相信心就是“理”的根源,也是道德法则的根源。
他们提出“心即是理”,相信自己的内在价值更胜于外在权威。
据此可知,陆王心学(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B.关注人的自我意识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4.[2021·广州番禺高三文综线上检测]新文化运动前期,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相互角逐,马克思主义被淹没在其中。
在五四运动之后,马克思主义从众多学说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
这一变化( )A.提升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水平B.说明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改变C.反映学习俄国革命已成共识D.改变了救亡图存运动的路径5.[2021·山东济宁高二上学期模拟]1833年,江苏发生严重水灾,林则徐请求朝廷拨款赈灾,强调“多宽一分追呼,即多培一分元气”。
他认为只有“纾民力”“培元气”,才能“安贫保富”。
这体现了林则徐( )A.“藏富于民”的经济思想B.“师夷长技”的国家意识C.“反帝反封”的爱国思想D.“民为邦本”的民本思想6.[2021·天津六校高三检测]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专题十三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及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练习—高考历史统编版二轮复习
专题十三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及丰富多彩的世界文化——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选必模块专项练【配套新教材】1.早在春秋时期,《礼记》中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北宋理学家张载提出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更是将这种精神赋予了具体的指向。
这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哪种内涵( )A.以人为本B.家国情怀C.天人合一D.自强不息2.董仲舒提出的“天人合一”,把自然之天拟人化,认为天有意志,能监视人间,并根据君主德行的好坏赐福或降灾。
这说明( )A.儒家思想在借鉴中不断创新B.黄老之学被汉代统治者采纳C.儒、道的发展趋势逐渐合流D.儒家始终关注天与人的关系3.中华文明历史的长河中,汉族首创了造纸、印刷、指南针和火药四大发明,维吾尔族和黎族最先学会了棉花的种植与纺织;藏族保存了两大古代佛学著作《甘珠尔》和《丹珠尔》;汉语普通话的发音特点受蒙古影响而形成。
这反映出中华文明( )A.由各个民族共同缔造而成B.呈现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C.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国家D.少数民族文化的灿烂辉煌4.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
这主要表明( )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C.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D.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5.372年,高句丽设立太学,作为国家的教育机关,以传播汉学为主要内容。
8世纪,日本仿效唐代的教育制度,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国学,学习《史记》《汉书》《礼记》《尚书》等中华传统经典著作。
这反映了( )A.华人移民的历史贡献B.东亚各国文明的相互交融C.中华文明的辐射作用D.东亚政治一体化趋势加强6.越南古称交阯或交趾,秦汉到唐末千余年间,越南北部一直处于中国中央政权管辖之下。
1010年,越南建立李朝,定国号为大越,并模仿中国制度设置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吏。
期末复习专项:综合性学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专项:综合性学习-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综合性学习1.综合性学习。
班级举行“君子自强不息”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1)主持人设计了以下开场白,请据此选出下面表述有误的一项是()①人生的棋盘上,如果畏惧行走的艰辛,我们便永远不会抵达目的地。
②自强,就是人生路上的一个个音符,演绎着强有力的生命乐章。
③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经五千年生生不息,其根源就在于世代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精神。
④只有以饱满的热情、自强的精神面对障碍,我们就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聆听古往今来中华好儿女自强不息的故事!A.上面开场白中前四句的语序混乱,正确语序应为③③③③。
B.③句为假设关系的复句,③句为并列关系的复句,③句为因果复句。
C.第③句关联词语用错了,应把“就”改成“才”。
D.第③句运用感叹句,突出聆听自强不息故事的强烈情感。
(2)阅读下面的材料,从个人角度说说自强不息的精神内涵。
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②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晁错论》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3)下面的诗句选自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表达了诗人_____和自强不息的追求;他的长诗《向太阳》表达了__________的美好愿望。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答案】(1)B(2)自强不息就是要在磨难面前坚忍不拔,努力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求外物与外人。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解析100
语文初三语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含答案解析100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中华大地,英才辈出。
岭南广东,有梁启超、孙中山、叶剑英……同时,广东也是改革开放的试验田,更是先行者,是时代奋进的前沿阵地。
某市楹联协会开展活动,目的是弘扬中华儿女的优秀品质,展现新时代青年书法家的艺术风采,该主题书法作品展深受群众的好评。
(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20个字。
(2)为了拟好一副对联,同学们想出了一个上联,请你从下列8个短语中选用4个组成下联。
时代先锋看今朝兢兢业业谱新篇弃奋斗继往开来盼未来勇争先上联:忆往昔革命前辈开天辟地创伟业下联:________【答案】(1)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解析】【分析】(1)本题要一语破的;简洁明快;旗帜鲜明;生动活泼。
一般的格式为:“谁干了什么事”或“哪发生的什么事”。
谁(市楹联协会)怎么样(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2)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
按照上联:忆(动词)往昔(时间)革命前辈开天辟地(主谓短语)创伟业(动宾短语),仿写出下联: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
故答案为:⑴市楹联协会开展主题书法作品展。
⑵看今朝时代先锋继往开来谱新篇【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读文段的概括能力,考生要读懂文段,理解内容,解答时要一语中的,语言简洁,概括准确。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对联知识的运用能力,要求考生仔细审读下联,注意把握下联的特点,结合对联的知识,准确运用题干的词语进行组合。
2.学习了本文后,班级准备开展以“我看古今考试”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
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写对联】围绕《范进中举》一课的内容,语文课代表写出了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写出下联和横批。
上联:忆往昔,无米无柴,谁肯雪中送炭下联:________横批:________(2)【谈观点】考试临近之日,网络上兴起了一股“拜神”热,“百度拜神帖”和“考神公共主页”应运而生,学生纷纷留言祈求考试过关。
七年级语文下综合性学习(精)
《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一)张集训练题某班级开展了“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完成下列题目。
1、请给这次活动拟一条主题语。
示例: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滔滔黄河水,悠悠儿女情。
2、请为这次活动拟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保护水资源,不要让母亲河哭泣!关注母亲河,加强环保意识。
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清。
保护黄河是每个华夏儿女的义务。
3、请你为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设计几种活动形式(或者活动项目)。
示例:(1)举办黄河图片展览(2)开展成果展示会(3)举行诗歌朗诵会(4)开展有关黄河故事交流会(5)举办“我是黄河环保小卫士”演讲比赛(6)举行有关黄河的知识竞赛4、请你选择一种活动形式设计活动步骤。
示例:活动形式:举行诗歌朗诵会。
活动步骤:(1)主持人致开场白,宣布诗歌朗诵会开始。
(2)选手上台进行诗歌朗诵。
(3)评委点评、颁奖。
(4)主持人致结束语,宣布活动结束。
5、提建议:题型(1):有关黄河图片展览之后,要进行诗歌朗诵会,可是选手却没有准备好,造成了冷场,请你针对此提点儿建议。
示例:在同学们观看黄河图片时,主持人应该提醒第一个上台进行诗歌朗诵的同学熟悉诗稿,做好充分的准备。
题型(2):针对黄河被污染的现状,请提两点合理化的建议。
示例:①加大黄河沿岸植被保护。
②加大宣传力度,保护母亲河。
③加大监督管理和处理力度。
6、通过这次活动,你有哪些收获,请谈一谈。
示例:这次活动的主题是: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我通过这次活动,了解了黄河的相关知识,因这条母亲河而骄傲;知道了黄河的现状以及造成黄河污染的原因,增强了保护黄河的责任意识。
(二)仙人渡训练题今春我国西南几省干旱,再次警示我们水的重要。
而作为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怎样呢?为此七(2)班进行一次探究活动,再次走近黄河,了解黄河,热爱黄河。
1、如果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为活动拟一个主题语。
示例:关注黄河,关爱家园。
2、你将采取哪几种活动形式来开展?(至少两种)示例:举行以“我心中的黄河”为题的征文比赛。
_高中政治课时练习1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孔子的思想历经两千多年仍被传承,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下列对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汉字的使用②史书典籍的传承③社会制度的更替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选A。
汉字的使用和史书典籍的传承是中华文化能够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①②符合题意;社会制度的更替不是文化源远流长的原因,③不符合题意;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没有高低优劣之分,④错误。
2.(2020·郑州高二检测)海峡两岸汉字节、巴黎汉字节、中国文字学高端论坛暨中国文字学会召开……近年来,这些以“汉字之美”为主题的文化活动逐渐红火起来。
人们之所以重视学习和研究汉字,是因为汉字( )①具有集形、音、义三者为一体的特点②是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③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发挥着重要作用④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工具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选C。
我们重视汉字是因为它是继承和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增强民族认同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②③符合题意。
形、音、义三者是汉字的特点,与题干不构成因果关系,排除①。
汉字不是记录和传承中华文明的唯一工具,④错误。
【补偿训练】1.中国有修史的传统,“国有史、方有志、家有谱”。
继承这一传统,有利于中华文化( )A.薪火相传,一脉相承B.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全盘继承,保持本色D.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解析】选A。
修史有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A符合题意;B、D涉及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的问题,与题意不符;对待传统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C错误。
2.(2020·景德镇高二检测)下列史实体现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一脉相承”的是 ( )A.佛教从印度传到中国,并实现了中国化B.中国科技在15世纪之前一直处于世界前列C.藏族、蒙古族、柯尔克孜族都有本民族的英雄史诗D.孔子的“大同”“小康”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解析】选D。
综合性学习七下第四单元:孝亲敬老,从我做起
综合性学习:孝亲敬老,从我做起一、综合性学习1.综合性学习。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父母养育子女,并不求回报;作为子女的我们,则要充满感恩之心,孝敬父母。
你所在的班级要举行“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1)校报为本次活动开设新专栏,请你填写专栏名称和内容。
(2)王叔叔每月按时给他母亲生活费,但是对老人总没有好脸色。
你认为王叔叔孝顺吗?请从下列关于“孝”的论述中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则作为依据,说说你的看法和理由。
①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
(《庄子•人间世》)②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③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论语•为政》)2.在七(1)班同学发放问卷的过程中,有一些受访者认为,中学生课业繁重,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在孝亲敬老、践行孝道文化上。
请你根据以下给出的论点及结论,补充完善“小议论文”的论据部分。
要求论据充分合理,能有效支撑论点,论证清楚。
孝亲敬老是中学生应尽之责。
首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次,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学生应积极践行孝道文化,提高行孝能力。
3.某班将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主题活动,请你参与。
(1)请你仿照示例为本次活动拟写三个活动形式。
示例:“孝亲敬老”社区行(2)班级组织同学们观看《“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典礼》录像。
下面是小明同学分享的对这一活动的理解,其中有些问题请你按提示帮助修改。
“孝亲敬老”这一主题活动,[甲]有效激发了广大学生崇德向善,见贤思齐,学习身边样,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
[乙]孝心少年们的事迹诠释了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加强了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处画线句子搭配不当,应将“________”改为“__________”(3)班级组织同学们到社区敬老院慰问,小刚不想去,他认为只要孝敬自己的父母就可以了,作为班长,你该怎样劝说他改变想法?4.综合性学习。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
【部编版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及答案)一、初中语文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请你参加以“传承文化,走进成语”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然后完成后面题目。
材料一: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大量成语出自传统经典著作,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智慧的结晶,承载着丰富和厚重的人文内涵,极具文化价值,堪称中华文化的“活化石”。
材料二:如今,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除了个别爱好成语接龙、成语印章的人以外,很少有人爱好积累成语。
材料三:《中国成语大会》总导演关正文认为:成语就是走进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钥匙,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1)根据材料一,二,三提供的信息,写出两条你探究的结果。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学习成语的方式可以充满趣味性,请你根据下列图示猜成语。
(3)根据画线句子仿写。
成语是民间口语的浓缩,是文学经典的传承,是历史故事的再现。
它像一幅画,用彩笔描绘着自然的花红柳绿;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极具文化价值,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
②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2)①才高八斗;②气吞山河;③隔岸观火。
(3)它像一首诗;用文字吟诵着人生的悲欢离合【解析】【分析】(1)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材料一说明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资源,极具文化价值;材料二说明成语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被忽视;材料三说明成语对中国的文化非常的重要,我们有义务去学习和推广成语。
据此整合出答案即可。
(2)仔细观察图片,看每幅图片上都有哪些字和事物,还要注意字的大小和位置,图①左边是一个高高的“才”字,右边是八个酒杯的图形,据此可知这个成语是才高八斗。
图②中有一个大大的“气”字,它的最后一笔把山河两个字都包含在内,据此可知这个成语是“气吞山河”;图③“火”和“目”中间隔着一个“岸”字,由此可知可联想到成语“隔岸观火”。
专项练习五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
专项练习五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题答题技巧1.材料探究类。
(1)分别阅读,概括每则材料的大意。
(2)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找准中心话题。
(3)围绕话题,提出自己的观点、结论或解决的措施、方法。
2.实践活动类。
(1)确定活动主题时,要注意用关键词或句子准确表达主题,做到主题明确,针对性强,同时要注意语言简洁,给人以清晰的目标指向。
(2)拟定实施方案时,要设身处地地摸索提示语,不能凭空想象,必须结合现实生活,围绕题目的实际情境进行设计、构思和创意。
3.地域文化类。
(1)要关怀地域文化特色及其组成内容,了解家乡的风土人情、风景名胜、特产名人,专门是当地有关的名人典故、闻名事件等。
(2)积存古诗文、现代诗文、对联等文化常识。
关于时代性、地域性较强的综合性知识表述题,表述时语言要简明、连贯、得体,尽量用短句。
4.传统节日类。
我们对传统节日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民族文化及风俗等方面的知识要有所了解,专门要对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春节等重要节日的历史渊源、风俗文化进行把握。
1.体会下面这段师生的对话,回答问题。
老师督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可不能有漏网之鱼吧?”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改日自投罗网能够吗?”(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学生话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2.你所在的学校要举行以“吸取国学精华,传承中华文化”为主题的经典诗词朗诵竞赛。
(1)假如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2)在这次竞赛中,你们班的小红同学由于紧张没有发挥好,感到专门难过。
靖城中学2022-2023学年度八年级第二学期阶段质量监测调研语文试卷及答案
靖城中学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质量监测调研八年级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人:审核人:注意事项: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2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10分)ㅤㅤ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甲】青年之于党和国家而言,最值得爱护、最值得期待。
中华民族是历史悠久【乙】饱经cāng 桑的古老民族,更是自强不息、朝气蓬péng勃的青春民族。
在五千年源远流长的文明史中,中华民族始终有着“自古英雄出少年”的传统,始终有着“长江后浪推前浪”的情怀,始终有着“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的信念,始终有着“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的期待。
千百年来,【丙】,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y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b ó力量!(1(2)填入【甲】【乙】两处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甲】?”【乙】,B.【甲】?”【乙】、C.【甲】”?【乙】、D.【甲】”?【乙】,(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划线句子采用了排比、引用的修辞手法,感情强烈,文采斐然,激励青少年。
B.“自强不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勇毅前行”这四个短语结构都是偏正短语。
C.【丙】处应该填补的三个短语,正确的顺序是“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
D.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2.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A.诗的源头是歌谣,歌谣可分为徒歌和乐歌。
有了文字以后,才有人将那些歌谣记录下来,便是最初的诗。
B.记是古代的一种散文体裁。
其中一部分是游记,用来记叙旅途见闻和某地政治生活、社会面貌、风土人情、山川景物及名胜古迹等。
还有的是叙事性散文或者“杂记”,如《小石潭记》。
C.《社戏》选自《朝花夕拾》。
社,在绍兴指一种居住区域,社戏就是每年所演的“年规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本文是关于《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综合性学习试题及答案,感谢您的阅读!
参考答案:
参考示例:⑴戏曲史中国传统的、民族性的戏剧艺术,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有深厚的文化积淀。
它将中国传统的诗、歌、舞、乐、技的手段在舞台上综合运用起来,凭借演员虚拟的表演,不需要实物,即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讲究用“唱念做打”四种手段和“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戏曲剧种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
每个地方的戏曲,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情,如京剧的雍容华美、昆曲的典雅精致,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
⑵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继承等重要的社会作用,另一方面它本身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
如颜体书法,点画丰厚饱满,结构阔大端正,整体显得大气磅礴,雄壮刚强,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⑶中国古典诗词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诗歌、楚辞、汉乐府到唐诗、宋词、元曲,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它既是中华民族人文精髓的凝聚,又是五千年情感的传递。
其描写往往简明扼要,留有余味,从而营造含蓄委婉的意境美,其丰富的内涵,清丽的神韵,优美的语
言,铿锵的节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