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知识点(技能点)构成表
高等教育学(完整版知识点)
第一部分:推断(共12题)1, 教化方针的基本构成:教化发展的指导思想(教化的性质);教化的培育目标(广义的培育目标,即教化目的);实施的途径(实现教化目的的途径)。
2, 发展教化的三个途径:教学工作(主要途径);科研训练(重要途径);社会实践(新的教化方针予以强调)。
3, 我国学位制度分为三级:学士, 硕士, 博士。
4, 我国现行高校领导体制: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5, 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教职工群众行使民主权利, 民主管理学校的重要形式。
6, 宏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层次结构, 科类结构, 形式结构, 能级结构, 地域结构(即布局), 管理体制结构等。
7, 微观高等教化结构:包括学科专业结构, 课程结构, 教材结构, 队伍结构, 各类人员的知识结构等。
8, 高校教学系统组成:老师, 学生, 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介。
9, 高校课程分类:从层次构成上,可分为公共基础课程, 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课程;从形式上看,可分为必修课程, 选修课程。
10, 大学生参及科研活动:有多种途径,可以结合日常教学进行,也可通过指导学生完成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进行。
11,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特征:人才培育的目的;现实参及的方式;定向选择的内容;互补并进的效果。
12,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在培育人方面起的作用:可促进知识的转化和拓展;有利于增加大学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技能;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创建才能和组织才能;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修养, 完善特性品质。
第二部分:名词说明(共21题)1, 高等教化P5:高等教化是在完全的中等教化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化,是培育各类高级特地人才的社会活动。
2, 广义文化P17:最广义的文化可以泛指人类在历史过程中所创建的物质财宝和精神财宝的总称。
3狭义文化P17:常常是人们对精神财宝及精神生活的一种通称,在此“文化”一词从狭义的角度运用。
4, 教化方针P29:教化方针是国家在肯定历史时期,依据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须要和基本国情,通过肯定的立法程序,为教化事业确立总的工作方向和奋斗目标,是教化政策的总概括。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知识点总结一、概览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是化学学习的基础,为学生们打开了探索化学世界的门户。
本单元的知识点总结涉及了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实验基础,为学生后续深入学习化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单元的重点在于原子和分子的概念。
学生需要理解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包括质子、中子和电子的组成及其相互作用。
分子则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而成的,其性质和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
这些基础概念的掌握对于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至关重要。
本单元还涉及了元素周期表的应用。
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学生需要掌握如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断其原子结构、性质和化学反应。
这对于预测未知元素的性质以及理解元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化学反应的类型也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
学生需要了解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如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等,并理解其反应机理。
这些反应类型的掌握有助于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结果,为后续的化学学习打下基础。
实验基础也是本单元不可或缺的部分。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学生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知识,并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本单元的实验基础包括实验室安全规则、实验仪器的使用以及基本的实验操作等。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单元的知识点总结是化学学习的基础,涉及面广且深入。
学生需要认真掌握这些知识点,为后续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1. 介绍化学的重要性和学习化学对于高中生的意义。
作为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在高一的学习旅程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于刚刚踏入高中校门的学生来说,掌握化学的基础知识不仅是对学业的要求,更是对未来个人发展的有力投资。
化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现代社会,化学知识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医药研发、材料科学到环境保护、能源利用,无一不依赖于化学的进步。
化学知识不仅帮助我们理解自然界的奥秘,还为众多行业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课程内容的要素原则与结构
课程内容的要素原则与结构汇报人:2023-12-18•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课程内容的设计原则•课程内容的组织结构目录•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课程内容的评价与修订•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01课程内容的基本要素课程目标应清晰、具体,明确学生通过学习应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等方面的成果。
明确学习成果反映社会需求个性发展课程目标应与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相适应,确保学生所学内容能够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课程目标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机会。
030201课程内容应精选学科知识,确保学生掌握核心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学习和实践打下基础。
精选学科知识课程内容应注重实践应用,通过实验、案例分析、项目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实践应用课程内容应融入多元文化,介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知识和观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和合作能力。
融入多元文化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案例分析、实验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方法多样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如多媒体、网络等,提高教学效果和效率。
教学手段先进及时关注学生的反馈和意见,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注学生反馈课程评价评价方式多元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项目报告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表现。
评价标准明确制定明确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及时反馈调整及时向学生反馈评价结果,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和策略,同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02课程内容的设计原则目标导向教学教学设计应围绕课程目标展开,确保教学内容与目标保持一致。
明确课程目标课程目标应清晰、具体,能够反映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期望。
目标评估课程评估应基于课程目标,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
目标导向了解学生的兴趣、需求和背景,为课程内容设计提供依据。
学生需求分析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知识点汇总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一)课程结构(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2)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
(3)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二)课程内容1.课程标准的制订2.教材的编写(三)课程实施1.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2.学习方式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
3.教师观(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具体来说,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四)课程管理(五)课程评价我国小学教育的发展夏代的学校除了痒之外,还增加了序、校。
特点:学在官府、以吏为师。
古代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具有鲜明的等级性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管制、灌输来进行的。
1878年,张焕论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的出现,拉开了我国近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帷幕。
清末“新政”的小学教育废除科举制,建立近代新学制是“新政”时期教育的巨大进步。
1986年4月12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并于当年的7月1日开始在全国正式施行九年义务教育。
小学组织与运行(一)学校管理的概念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在一定社会环境条件下,遵循教育规律,采用一定的手段和措施,带领和引导师生员工,充分利用校内外的资源和条件,为有效实现工作目标而进行的一种组织活动。
(二)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学校管理是由管理者、管理手段和管理对象三个基本要素组成的。
(三)学校管理的基本内容小学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品德教育管理、教学工作管理、教务行政管理和总务工作管理。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技能课程知识要点
心理咨询师心理咨询技能课程第 1 节:确立咨询目标与制定咨询方案第 1 单元: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一、学习目标学会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识记、领会、应用)二、操作步骤(一)充分尊重求助者。
(二)关切理解求助者。
(三)采取对方容易接受的方式进行交谈。
三、相关知识(一)尊重求助者(识记、领会、应用)为了表示尊重,有必要重视以下几点:(识记、领会、应用)首先,尊重意味着完整地接纳一个人。
其次,尊重意味着彼此平等。
第三,尊重意味着以礼待人。
第四,尊重意味着信任对方。
第五,尊重意味着保护隐私。
第六,尊重应以真诚为基础。
(二)温暖(识记、领会、应用)1、温暖、热情应充满整个咨询过程。
2、温暖体现在咨询时的耐心、认真、不厌其烦。
3、咨询结束时,咨询员应送别求助者,告知有关注意事项,感谢求助者的密切配合等等。
4、温暖、热情是一个优秀咨询员的必备素质。
(三)真诚(识记、领会、应用)我们把咨询员表达真诚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归纳为以下四点:(识记、领会、应用)首先,真诚不等于说实话。
第二,真诚不是自我的发泄。
第三,真诚应实事求是。
第四,真诚应适度。
(四)通情达理(识记、领会、应用)四、注意事项(识记、领会、应用)(一)咨询员应走出自己的参照框架而进入求助者的参照框架,把自己防在求助者的地位和处境上来尝试感受他的喜怒哀乐。
(识记、领会、应用)(二)当咨询员不太肯定自己的理解是否准确、是否达到了通情达理时,可使用尝试性、探索性的语气表达,请求助者检验并做出修订。
(识记、领会、应用)(三)表达通情达理时很重要的一点是适时适度,因人而异,否则会适得其反。
(识记、领会、应用)(四)通情达理的表达除了谚语表达外,还有非谚语性,如目光、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动作变化等等。
(识记、领会、应用)(五)角色把握在通情达理时特别有意义。
(识记、领会、应用)(六)通情达理表达应考虑到文化背景及求助者的有些特点。
(识记、领会、应用)第 2 单元:全面把握求助者的基本情况一、学习目标学会深入了解求助者的相关个人资料。
专业技能的主要模块介绍
专业技能的主要模块介绍一、请根据学到的相关知识,结合所提供的背景材料,设计一份“班组长岗位适应性培训计划”。
背景:某企业为了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在2006~2010年要对本企业的产品结构进行较大范围的调整,同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这样,不论是在生产技术还是在管理水平方面,都必须对企业的员工,尤其是对班组长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面对技术引进的压力及外企的管理要求,人力资源部门决定对班组长进行脱产一周的轮训。
该企业班组长的现状为:总人数350人,技能结构、学历构成情况基本合理。
但对班组长进行系统管理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在此之前还从未进行过.要求:制定该业的班组长岗位适应性培训计划某企业班组长岗位适应性培训计划1、培训目的:为了适应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需要,迫切需要对企业班组长进行相关技术和管理知识方面的培训,以满足基层骨干的岗位适应性需求。
2、培训目标:通过对班组长相关课程的理论培训和技能操作,一方面能掌握产品结构调整及引进新技术后的岗位操作技能,熟悉掌握规范的工艺技术要求以及相关的质量控制标准,另一方面,通过对班组长进行《班组长角色认知》、《5S现场管理》、《高绩效团队建设》等管理课程的学习,切实使班组管理水平更上一个新台阶.3、培训对象及类型:全公司350名班组长,进行脱产一周的岗位适应性培训。
4、组织范围及培训规模:鉴于该企业班组长没有进行过系统的管理知识培训,本次轮训的课程设置要体现基础性、实用性和先进性,350名班组长分班轮训,分七期,每期50人为宜.5、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师资、培训方式方法具体安排:6、培训考评方式:培训结业后分别进行管理理论知识的考核和相关新技术新工艺的生产实践操作,成绩作为年终考评依据。
7、经费投入:根据课程情况,师资内、外聘相结合,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核算平均300元/人,共计12万元左右.8、培训效果预期:班组长队伍的整体素质普遍提高,公司的班组管理、生产现场管理得到规范和统一,企业员工学习新技术、新工艺的热情空前高涨,企业经营管理水平显著提高,核心竞争力得到增强.注意事项:根据提供的案例背景材料答题,一定要从背景材料出发,加以适当的、合理的延伸想象进行展开,内容、目的、目标设定要和案例材料尽量保持一致.二、万里培训学校企业内训师培训课程方案1、课程名称:企业内训师实务技能提升2、课程目标:通过相关课程模块学习,使学员了解并掌握企业培训计划制定的规范化要求;掌握企业内训各个环节的教学管理操作流程;提高PPT课件制作技术,进一步提升企业内训授课基本技能。
《GNSS定位测量》课程标准
《GNSS定位测量》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作用GNSS定位测量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并积极引领着测绘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代表了工程测量技术的先进性和高科技性,在现代测绘科学技术教学中处于重要地位。
《GNSS定位测量》是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并承担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专业《GNSS定位测量》精湛技能认证项目。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工学结合、任务驱动、情境导入为教学理念。
授课对象主要是高职高专类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工程测量技术、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测绘工程技术、地籍测量与土地管理等测绘类专业学生,同时水利水电工程、工程监理、道路与桥梁、房屋建筑技术、市政工程技术、施工技术与管理、水文与水资源等相关专业的学生也可以使用。
针对测绘在各行业的中应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与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共同组织确定了大地测量员、摄影测量员、地图制图员、工程测量员和地籍测绘员5个测绘行业特有职业。
这5个职业与房产测量员一起构成了测绘行业6个特有职业。
通过对大地测量、摄影测量、地图制图、工程测量、地籍测量和房产测量等岗位进行调研,并对工作内容进行总结,对工作所需要的能力要求进行分析,确定工作任务。
设置教学项目和任务。
大地测量员、摄影测量员、地图制图员、工程测量员、地籍测量员和房产测量员6个职业的工作任务分析表参见表2。
表1 大地测量员工作任务分析表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最基本的教学方法,对重要的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讲授的教学方法,直接、快速、精炼的让学生掌握,为学生在实践中能更游刃有余的应用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2.案例教学法。
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对选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审理和讨论,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
这种教学方法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在课程中的应用,充分发挥了它的启发性、实践性,开发了学生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
幼儿园课程知识点一、概念(24个)1.幼儿园课程:实现幼儿园目的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促进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个活动的总和。
2.学科课程:通过伦理组织法而获得的一种课程类型,强调按知识的内在联系及其结构组织课程内容。
3。
经验课程:也称活动课程,或儿童中心课程,是以儿童的主体性活动的经验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4。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分科课程是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不同学科间的相对独立性,强调一门学科的所及体系的完整性。
综合课程是多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它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统一性和内在联系。
分科与综合的区分是相对的,又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综合课程并不以牺牲学科体系为代价。
5.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地实施的“正式课程”或“官方课程”。
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
这是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具有潜在性,影响具有弥散性、持久性,积极与消极影响并存.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共同构成学校课程的全貌——实际课程.6.行为目标 :以具体的、可被观察与操作的行为来表述的课程目标,指明课程实施以后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具有具体、精确与可操作的特点.7.生成性目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开展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它注重过程,反应的是教育过程中儿童经验生长的要求,反应的是儿童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结果,根本特点是过程性。
8.表现性目标:表现性目标是由美国的艾斯纳提出的。
它是指每个儿童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所产生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儿童反应的多元性。
9.幼儿园课程内容:根据幼儿园课程目标选择的,蕴涵或组织在幼儿的各种活动中的基本态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行为方式。
10.课程组织:将构成课程的各要素合理加以安排,联系和排列的方式,包括课程内容的组织与教育过程的组织。
11.课程实施:指把一项课程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12.支架教学:指教师提供符合儿童认知层次的支持、引导与帮助,以帮助儿童由需要协助逐渐能够独立完成某一任务,进而由低水平能力发展到高水平的能力,源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
初中英语教资考试知识点超详细考点总结
第一局部语言知识及能力第一章英语语言知识二、语音〔〕P781、语音分类发音方式发音部位- 清浊音〔〕- 浊辅音〔〕2、音系学〔〕P79(1)同化规那么〔〕顺同化〔前面带偏后面〕逆同化〔后面带偏前面〕互一样化(2)音节〔〕重音〔〕声调〔〕(3)语音变化〔〕连读爆破音失去爆破;不完全爆破鼻腔爆破;舌边爆破三、形态学〔〕1、词素重点!P87〔1〕自由词素;黏着词素〔2〕词根;词缀〔前缀、后缀〕;词干〔3〕屈折词缀不同形式〔4〕派生词缀改变词性与意义2、〔1〕屈折变化不同形式〔2〕词的形成:复合法派生法〔前缀化后缀化〕3、常见构词法P89新创词;混成法截断法;首字母连写词首字母拼音词;逆构词法类似构词借词法:借词〔法语中借来〕混合借词〔本国加外来〕转移借词〔借用意义〕翻译借词〔从别种语言翻译而来〕4、词义变化词义扩大小鸟鸟类;词义缩小年轻人女孩词义转移;词性转换;俗词源〔错多了成了对的〕四、句法学〔〕P911、句法关系组合关系〔〕构成同一形式、序列或构造聚合关系〔〕各要素可相互替换共现关系〔不同集合的词语一起组成句子〕2、句子构造与成分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法〕. 用树形图〔〕一般句子,主谓宾之类的向心构造一个词或词组可以确定为中心〔〕或中心词〔〕一般名词/动词/形容词短语离心构造没有确定的中心或中心词 . 一般动宾/系表构造深层构造〔含义一样,说法不同〕表层构造〔句子表述方式〕五、语义学〔〕P931、涵义关系〔〕词汇关系(1)同义关系〔〕同义词文体差异() ;地域差异搭配差异()() ;情感差异;语义差异(2)反义关系〔〕反义词意义相反词等级反义互补反义反向反义关系(3)上下义关系〔〕种类与成员包括上坐标词〔〕与下义词〔〕(4)一词多义〔〕(5)同音/同形异义现象〔〕同音异义同形异义完全同音同形异义岸边;银行2、句子逻辑关系充分必要条件“S P〞P就是S的真值条件〔〕P(1)同义关系“X Y.〞同真同假P95(2)矛盾关系“X Y.〞一真一假(3)蕴含关系“X Y.〞X小,Y大X:Y:(4)预设关系“X Y.〞Y是前提X:Y:a六、语用学〔〕P961、言语行为理论〔〕(1)发话行为〔说话人表达字面意思〕(2)行事行为〔说话人表达意图〕a .(3)取效行为〔作用于听话人的效果〕言外之意〔〕:阐述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2、会话含义理论〔〕违反P97合作原那么〔会话有共同目标〕(1)数量准那么〔信息充分〕(2)质量准那么〔说实话〕(3)相关准那么〔说相关的事〕(4)方式准那么〔清楚简洁防止歧义〕会话含义〔用会话准那么暗示意义〕(1)可推导性〔含义能理解〕(2)可取消性〔〕〔因素变化,含义变化〕(3)不可别离性〔含义依附于内容〕(4)非规约性〔含义不确定〕七、修辞学〔〕问法:修辞策略P981、明喻2、隐喻〔暗含比拟〕3、拟人〔把事物或概念当做人〕4、借代〔用事物的名称代替亲密相关的另一事物〕5、提喻〔局部代替整体或整体代替局部〕6、婉言7、反语〔意思相反〕8、讽喻9、夸大〔夸大或缩小使表达生动有趣〕10、移位修辞11、矛盾修辞12、双关语〔谐音双关;语义双关〕八、语言教学P1001、中介语〔〕2、比照分析〔〕3、错误分析〔〕〔1〕错误〔因为知识缺乏〕失误〔不注意犯错〕〔2〕语际错误〔迁移错误〕因为母语语内错误〔开展性错误〕因为过度概括语言规那么(错) 4、错误性质:省略〔少成分〕;添加〔多成分〕;形式错误〔〕;双重标记〔’t 〕;顺序错误〔〕5、我国外语学习者错误类型〔1〕负迁移/干扰因为母语〔2〕过度类推/过度概括因为过度概括语言规那么〔3〕语用错误违反对方的文化习俗6、第二外语习得理论〔〕〔1〕语言习得与学得假说〔习得与学得两条不同的途径〕〔2〕语言监察假说〔学习者自己监视控制语言输出质量〕〔3〕语言输入假说〔接触理解可理解性语言输入〕〔4〕情感过滤假说〔输入与吸收受到动力、性格、情感状态〕〔5〕自然顺序假说〔可以不按任何语法顺序来教学〕第二章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一、教学中的非语言交际1、非语言手段P118环境语〔座位安排、时间信息、室内标示装饰、声音灯光等〕客体语〔个人,衣着化装、个人用品等〕2、非语言行为体态语〔身姿、手势、表情、目光〕副语言〔声音音质、音量、语调、语速〕第三章英语国家的语言、历史与文学三、语言、文化与社会1、局部构造P131毗邻对〔〕一轮对话(1)毗邻对的条件相关性〔〕优选构造非优选构造相关缺失(2)毗邻对的扩展根毗邻对〔被其他会话扩展之前的毗邻对〕前扩展,指前序列〔〕,包括邀请、请求、完毕、宣告中扩展,包括插入序列〔〕与旁侧序列〔〕后扩展,指后序列〔〕,包括会话修正与主体化2、会话修正会话修正机制三个局部:修正源〔〕、修正的发起〔〕、修正〔〕词汇启动〔〕非词汇启动〔..〕四、语言及文字1、小说语言P134(1)小说及视角第一人称表达者〔I〕第三人称表达者〔〕(2)语言表达及思想表达直接言语〔“F**k 〞〕间接言语〔〕自由间接言语第二局部语言教学知识及能力第一章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一、初中英语课程根底知识1、英语课程的性质P149.〔工具性与人文性〕2、英语课程的设计思路5 . 2二、英语课程的分级标准P1541、语言技能〔〕2、语言知识〔〕〔语音、词汇、语法、功能与话题〕3、情感态度〔〕〔兴趣、动机、自信、意志与合作精神;祖国意识与国际视野〕4、学习策略〔〕〔认知、调控、交际、资源〕5、文化意识〔〕〔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标准、文学艺术、价值观念〕三、英语课程的实施建议P1611、教学建议(1)面向全体学生,为每个学生学习英语奠定根底(2)注意语言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3)加强学习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4)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开展跨文化交际能力(5)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6)合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7)组织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渠道(8)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适应课程要求第二章初中英语教学根本理论一、语言观〔〕P1731、语言的概念a .2、语言的本质特征/设计特性〔〕〔1〕任意性〔表达了规约性〕〔2〕二重性〔, 基层与高层〕〔3〕创造性能产性〔4〕移位性〔赋予, 概括与抽象〕〔5〕文化传习性3、语言的功能〔〕(1)信息功能(2)人际功能(3)施为功能(4)情绪功能(5)应酬功能(6)娱乐功能(7)元语言功能4、语言学角度的语言观(1)构造语言观a : , , .(2)功能语言观a a .(3)交互语言观〔, 交互性与动态〕a , .二、语言学习观〔〕P1761、语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a a ( ), 〞.(3)构建主义学习理论a .最近开展区理论三、语言教学观〔〕P1781、语言教学理论〔构造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社会语言学理论〕四、外语教学法的主要流派1、语法翻译法2、听说法〔句型操练、比照分析法〕3、全身反响教学法P1814、认知教学法〔提高, 得体性〕5、交际法〔包含功能与意念〕P183(1)交际能力〔〕语法能力、社会语言能力、语篇能力、策略能力、语言能力、语用能力、流利性〔2〕3P教学模式:6、任务型教学P184(1)目标任务;教学任务(2)任务的四个构成元素:、、、(3)信息差/信息沟〔强调, , , 情景、写作、会话与意义建构〕(5)任务型教学的三个环节:前任务、任务环〔、、〕、语言聚焦〔、〕第三章初中英语语言知识教学一、语音教学P1921、语音教学的内容2、发音知识教学〔, , 单音、字母、音标〕3、语流教学〔, , , 重音、节奏、语调〕4、语音教学的原那么〔, , , , , 准确性、长期性、整体性、交际性、针对性、趣味性原那么〕5、语音的教学方法P195(1)听音感知练习方法:最小对立体()、排序、区分异同、同中选异、填空(2)模仿讲解、、亲自示范,反复模仿、练习(3)发音练习练习方法:听音模仿、填空、借助图片、借助情景造句、运用绕口令(4)语流教学〔见上〕慢动作〔〕二、词汇教学P197 理论构成:承受性/消极词汇与产出性/积极词汇1、教学内容(1)词汇的意义 .a : .词汇意义包括、概念意义与关联意义概念意义:词典中意思,即字面意思/词汇的外延、关联意义:文化含义及语境意义,又称词汇的内涵( )(2)词汇的用法包括:搭配、词组、习语、风格、语域(3)词汇信息包括:词类、前缀、后缀、拼写、发音、语法特征(4)词汇记忆策略防止死记硬背构词法猜想词义2、教学原那么(1)音形义结合、、(2)词块整体教学( 搭配)(3)具体语境中教(4)循序渐进(5)反复练习稳固记忆(6)培养自学词汇能力猜想词义3、教学方法P200(1)呈现词汇:直观呈现构词法、()同义反义词、翻译、举例、问答结合语境/创设情境运用词汇学习策略,如归类/推理/类比/查字典〔2〕稳固词汇:a 贴标签/找茬/描述绘画/玩游戏〔宾果〕/词汇联想三、语法教学P2011、教学内容语法具有三维性:, 形式、意义与用法语义包括语法形式、构造的语法意义与内容意义教学任务:语法规那么的认知/操练/应用、语法意识的生成2、教学原那么〔交际性/实践性、集中分散相结合、趣味性/通俗性〕(1) .(2)'s .(3) .(4) 's .3、教学方法P202〔1〕演绎法〔讲解规那么,结合实例分析用法,句型练习〕: a 脱离上下文(2)归纳法〔学生自行归纳语法规那么〕(3)引导发现法〔学生归纳总结语法规那么,教师强化其形式意义〕四、语篇教学P2041、概念与构造(1)概念语篇可以是、对话、独白,包括书面语、口语,形式上是衔接的,语义上是连贯的(2)构造模式语段/句群、句际关系〔并列、顺序、层递、转折〕(3)衔接手段逻辑纽带〔, , , 〕语法纽带〔时态什么的〕词汇纽带〔重复、()同义/反义词〕’训练方式:’s .a .( )2、教学内涵’ .( , a )3、教学方法P207整体性效能〔用知识迁移实现,重在应用能力培养〕、语篇的整体把握第四章初中英语语言技能教学P212一、听力教学1、影响听力的主要因素(1)客观因素:语言特征〔语速音调停顿连读〕、听力任务、文化背景知识(2)主观因素:心理因素、知识技能因素、方法及策略因素2、听力教学的要领(1)合理选择听力材料〔真实性、可理解性、多样性〕(2)建立专门的听力训练体系(3)优化心理气氛,降低焦虑感〔调动兴趣、放松〕(4)重视听的过程中的技巧训练预测、猜想、连贯记忆〔〕、识别语段标记(5)科学设计听力练习3、听力训练的类型P216(1)精听〔辨音、填空、听写〕听写形式:听释、快速听写、听写大意、完形听写、纠错听写、线索听写(2)泛听( )(3)随意听4、听力教学模式(1)“自下而上〞〔强调语言知识〕(2)“自上而下〞〔侧重背景知识〕5、听力教学的过程P218(1)听前环节〔a 〕(2)听中环节〔辨音、获取主要信息、预测、猜词悟义〕(3)听后环节〔a 作文、讨论〕二、口语教学P2191、口语的特点〔构造不完整性、人与场合严密依存性〕〔1〕语法特征:.语法.俗语( , 歇后语/口语词/俚语/短语动词)构造特征:往往借助补白词〔, , 〕形象特征:说话人的表情、语气及态度等身体语言;音质/声调/重音/停顿(2)口语的交际特点“说〞受语言规那么支配/时间因素制约/对方反响影响2、口语教学的要领(1)在听的根底上培养说的能力〔使输入的信息量大于输出的信息量〕(2)组织多样化的口语活动形式口语活动类型:前交际活动〔操练/模仿/重复〕与交际活动〔信息差活动/解决问题活动/讨论/辩论/采访/游戏〕(3)正确处理准确及流利的关系( ’t )(4)创造浓厚外语气氛,鼓励学生敢说乐说a :(5)合理选择口语组织形式,增加学生开口的时机〔小组形式/单双人活动〕3、口语训练的方法模仿性、独白性、表演性的口语表达三、阅读教学P2231、外语阅读的类型(1)根据阅读方式与技巧的不同划分适应性阅读认读朗读默读学习型阅读主旨浅显信息量大,强调阅读速度理解性阅读材料真实、题材广泛、体裁多样,难度较高(2)根据阅读方式与技巧的不同划分面式读法/略读〔掌握全文大意或中心思想;报刊、新书〕点式读法/寻读/跳读〔查找具体信息;时间、人名、地点、数字〕线式读法/精读〔详细地阅读,深入分析、理解与记忆〕纵式读法/泛读〔广泛地阅读,阅读速度、快速理解能力、拓宽视野〕(3)根据阅读理解的层次划分字面理解〔依靠语言知识/能力识别词义与语法构造〕推断性理解〔经历、直觉、逻辑判断理解未明示信息〕评价性理解/应用性理解〔理解文章信息的价值〕欣赏性理解〔情感熏陶与思想启迪〕2、阅读教学的要领P226(1)合理选择阅读材料难度〔难于略高于学习者现有水平〕趣味性〔充满可读性,激发求知欲与好奇心〕真实性〔英语本族语者撰写〕广泛性〔内容反映历史、人物、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时尚流行,体裁与题材丰富多样〕(2)建立分析性〔精读〕及综合性〔泛读〕相结合的阅读教学体系分析性阅读及综合性阅读教学的分工改良现行分析性阅读教学模式,落实阅读训练综合性阅读教学应正规化、课程化(3)重视阅读三要素的培养词汇、理解〔主题句〕、速度(4)重视阅读过程中的技巧训练预测、抓中心思想、获取特殊信息、推理〔〕、确认语篇3、阅读教学的模式P229(1)自上而下模式为主〔读前环节活动的开展〕(2)自下而上模式为辅〔小到大的语言文字单位,重视词汇教学〕a(3)交互补偿模式4、阅读教学的过程(1)读前环节〔背景知识、写作风格、西方风俗〕a a a a(2)读中环节〔保障充足阅读时间、阅读技能训练〕(3)读后环节〔思维与实践活动〕四、写作教学P2311、写的教学要领(1)激发写作动机; 交际目的读者意识(2)指导写作技巧:写的单项训练〔结合语音教学〕语篇写作技巧〔构思技巧;过程构思、文本构思;范文是有力工具〕(3)根据不同文体风格指导相应的写作策略正式文体〔第三人称〕: a 语言准确优先有序的构造有构造的模式专用名词与定义非正式文体〔一、二人称〕: 多为短句、简单句(4)分阶段设计教学活动,训练写作技能控制性写作〔填空/抄写/句型转换〕指导性写作〔续写/复写/缩写/转写〕自由写作(5)写、改、评相结合2、写作教学的模式(1)注重结果〔给题目写改,注重语篇整体〕(2)注重内容〔收集材料组织文章修改,写前准备〕(3)注重过程〔准备写作修改再改,写作能力〕3、写作教学的过程(1)写前环节的任务与活动〔激发写作动机〕a , , .(2)写中环节的任务与活动〔组织成文〕(3)写后环节的任务与活动〔点评与反响〕第三局部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设计技能一、教学设计概述P2411、概念:传统的教学设计即备课考虑“如何学〞最核心的局部是教案’s a 教学大纲提前 .2、教学设计原那么目标性原那么多样性原那么灵活性原那么可学性原那么衔接性选择可行性原那么3、教学设计的根本要求A ,, , , , , 's .4、教学设计新理念(1)学生参及课堂设计的自主性(2)教学设计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3)教学设计确实定性及不确定性相统一5、教学设计的模式分析设计评价分析:学习需求〔学习目标分析是关键〕、学习者、学习内容设计:教学策略、教学过程〔任务呈现任务准备任务完成语言稳固〕、教学技术评价: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是评价教学设计有效性的关键反响修正〔〕:教学评价能够提供大量的教学反响信息6、英语教学设计的具体形式(1)表格式分别陈述学生/教师活动,说明活动目的/意图,突出教学设计的理念(2)流程图式展示教学过程〔格式不同〕(3)表达式二、学情分析P2481、学习者分析(1)认知特征(2)学习风格崇尚权威型;分析型;具体型;交际型(3)学习方式承受性;体验性;自主性;合作性;探究性2、学习需求分析(1)的内涵学习目前状态及期望状态之间的差距(2)学习需求分析的内容与方法数据采集;分析三、教学内容分析P2511、教学内容的选择把握根底性〔词汇/句法构造/语言能力/学习策略/文化知识〕适应性〔年龄/认知特点〕高频性〔经常使用的〕趣味性〔激发学习兴趣,保证学习有效性〕2、正确理解教材(1)分析教材 a(2)处理教材的方法〔法:〕(3)教材的使用:活化教材、挖掘资源、选准话题〔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a , :3、辅助教学材料的筛选(1)教学材料筛选的原那么:启发式、因材施教、动态生成、适时适度(2)教学材料筛选的策略:遵循理念、吃透教材、研究学生(3)辅助教学材料的分类:知识类、技能类、课外活动类、教学辅助类、自主学习类四、教学目标P2551、教学目标的陈述内容三个维度:知识及技能、过程及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2、教学目标的陈述要素以行为目标来陈述教学目标,包括四个要素:模式主体或听众〔程度副词/百分比/范围副词〕+主语〔〕行为条件, , a ,程度/标准3、教学目标的陈述方式按照层级划分有三种〔, 〕(1)结果性目标〔知识及技能〕(2)体验性目标或表现性目标〔过程及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4、教学目标的陈述原那么全面、恰当〔目标层次性/内容与已有知识一致性/教学活动连贯性〕、具体、准确五、教学重难点P2591、教学重难点的涵义(1)教学重点称为学科教学的核心知识(2)教学难点(3)教学重难点的关系教学重点:、稳定性、长期性教学难点:、暂时性、相对性2、教学重难点确实定(1)深刻理解课程标准熟悉与贯彻执行课程标准的内容要求(2)深入研究教材教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3)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是教学的对象/主体(4)善于总结经历虚心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与能力3、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比喻说明法、列表比照法、练习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游戏活动法六、教堂教学过程设计P260教学过程〔〕实现教学、开展与教育三大功能1、课堂导入活动的设计导入应到达“3A〞的成效:鼓励启发;引起注意;促进(1)课堂导入的方法复习导入法〔新旧知识的联结点〕、直观导入法〔直观教具或多媒体手段〕情境导入法〔音乐/故事/游戏导入〕、悬念导入法〔呈现一系列问题〕(2)考前须知导入时间不宜过长〔5’/45’〕;符合教学目标/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年龄、性格、认知特征〕;方式新颖有创意2、语言学习及实践活动的设计〔呈现、讲解、练习稳固与实践新语言知识〕(1)呈现活动的设计〔〕问题呈现、情景呈现、故事呈现〔完整故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直观呈现〔简笔画/图片/模型/幻灯片/身势语〕(2)练习及稳固活动的设计〔〕机械性练习控制式的练习频率高无需过多思考,不超过8,1~2项练习内容,学生个体/全班练习为主,立即纠错练习形式:模仿、跟读、重复、替换练习、简单答复活动半开放性练习半控制式的意义性练习需要理解与思考,10,3~4项,配对练习为主,相互更正,频率低练习形式:采访活动、重述故事、运用语言构造与已学知识进展对话练习(3)语言实践活动的设计〔〕小组活动,规定活动主题,1~2个任务,10,提醒学生注意人物身份与具体场合3、学习评论活动的设计(1)形成性评价的设计评价标准设计结合具体情况分为几个阶段,诊断性/过程性/目标达成评价标准评价过程设计安排什么阶段开展评论,开展什么样的评论评价内容设计知识到理解、理解到应用、理解到分析与综合,最后再到评价教师要分解课堂教学的过程,根据教学过程的要求设计评价内容评价方式〔活动〕设计评价内容是理解能力——选择、匹配、正误判断、排序、逻辑识别应用能力——提问、讨论、课件制作、演讲、表演参及度——问卷、量卷、反思性问题评价反响设计定性的方式描述学生表现、定量的方式〔数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反响方式:即时反响与延迟反响、教师反响与学生反响(2)终结性评价的设计测试时最常用〔人们最信赖〕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客观题的设计填空、匹配、图表填空主观题的设计简答题、论述题、写作需要明确的评分标准4、课堂总结活动的设计整个教学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1)课堂总结的作用对教学进展归纳梳理;促进学生掌握/记忆新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架桥梁,为复习提供依据(2)课堂总结的方式总结式运用准确精炼的语言对主要内容、知识构造、技能技巧进展总结还可采用:归纳演示、师生问答、列表看图、专项操练悬念式设计悬念〔问问题〕,引发学生求知欲,对预习起到指导作用延伸式将简述内容有机地向外延伸〔组织进一步活动〕练习式普遍采用,练习题应针对性强、有代表性、难度与题量均适中探索式探讨难以理解的内容七、教学板书的设计P2681、语言板书的要求语言准确,书写标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精练简明,画龙点睛;速度适宜,适时呈现2、板书设计的布局正板书与副板书布局一般分为:中心板、两分板、三分板3、板书的形式(1)辅助板书的教学手段:简笔画、图解(2)板书的类型:提纲式、比拟式、词语式、创意式、发散式、模块式第二章不同课程的教学设计一、英语课型概述P2761、英语课型的分类(1)从课的性质与任务划分新授课、稳固课、复习课、活动课〔演讲、话剧表演〕(2)从教学内容划分语音课、词汇课、语法课、听说课、阅读课与写作课2、教学模式(1)英语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模式3P教学模式适用于语言知识〔语言、词汇、语法〕教学、、呈现、操练、应用a教学模式适用于语言技能〔听说读写〕教学〔复习导入〕、〔呈现讲解〕、〔运用评价〕任务型教学模式以完成某种交际任务为目标,不只为了掌握语言知识、、详见本文档P8任务型教学探究式教学模式通过问题设置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教学过程:问题呈现小组合作研究解决方案收集信息/解决问题呈现解决方式评价(2)教学模式的功能3、课型及教学模式的区别及联系课型:客观存在;教学模式:主观的认识与改造二、主要课程的教学设计P2781、听说课2、阅读课3、读写课4、词汇课5、语法课第四局部教学实施及评价第一章课堂教学根本策略一、课程教学根本步骤及方法P2991、教学根本步骤(1)教学启动〔复习与激活已有知识〕(2)语言学习导入、新知呈现、讲解、例释、操练、稳固(3)语言运用实践、运用训练〔〕、运用实践〔语言输出/展示成果〕(4)总结应该及布置作业衔接起来2、课程教学方法(1)选择教学方法的原那么:掌握丰富的教学方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2)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课程标准、环境与条件、教材或课型、学生实际情况、(3)教学方法的优化选择组合调整二、教学情境的创设p3021、创设教学情境的意义语境归为五大要素:、、、、背景、交际者、交际目的、交际渠道与话题2、创设教学情境的要求真实自然、贴近生活;目标明确有意义;难度适当、照顾层次、扩大参及面3、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1)基于生活联系现实生活,挖掘利用学生经历(2)注重形象性感性可见摸得着,形象具体(3)表达学科特点表达学科特色,紧扣教学内容,凸现学习重点(4)内含问题目的性、适应性与新颖性(5)融入情感包含场景,内含情感4、教学情境的类型:故事情境、模拟情境、生活情境、问题情境三、课程教学中的互动模式P3051、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1〕课堂活动的特点:互交性、平等性、多样性、有效性、趣味性、科学性〔2〕教学活动的组织策略:抓好“三度〞〔广度深度延展度〕;关注细节讲究技巧2、课堂教学中的人际互动(1)教师的角色控制者评估者(“〞) 合作组织者( ) 提示者(“〞)资源提供指导研究诱导(’t )(2)学生的分组模式班级活动( 构造控制)全班共同参及步调一致展示型活动〔〕小组活动( ) 教师是3~6人异质分组交际性活动〔游戏、角色表演、访谈、信息差活动〕结对活动( )2人训练型活动〔模仿对话、复述/对话练习、检查词汇、完成表格〕。
教学技能知识点
教学技能知识点(总5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教育技能理论与实践》知识点1、对教师教育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构成了教师教育发展的历史起点。
17世纪末,教师教育机构开始萌芽。
2、20世纪90年代以来,教学技能已经不再局限于目标、问题、程序、技术这些问题,而是在瞬息万变、动态发展、复杂演化的教学情境中,教师选择恰当的行为方式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技巧。
3、教学技能是教师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通过实践练习和反思体悟而形成的一系列教学行为和心智活动方式。
这一定义包括一下三层含义:1、教学技能是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和心智活动方式的整体体现。
2、教学技能的形成是内外检修的结果。
3、教学技能是在教师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4、教学技巧、教学技艺、教学技术是教学技能不同发展阶段表现出的三种不同形态。
教学艺术是教学技能发展的最高形态,是在教学技艺的基础上。
5、教师技能即表现为教师个体的经验,又是教师群体经验的结晶,它根植于个体经验,又不是个体经验的简单描述。
它是在教师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6、教学技能的特点:示范性复杂性发展性整体性操作性7、美国著名教育改革家、微格教学的创始人德瓦特爱伦8、教学技能训练的基本原则:目的性原则分解原则师范原则反馈原则训练与自我完善相结合原则。
9、教学技能训练的常用方法:观察法书面作业法对镜练习法录音训练法角色扮演法模拟教学介入教学教育教学实习微格教学10、微格教学是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
11、微格教学的特点:1、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2、技能训练针对性强。
3、信息反馈及时有效。
12、微格教学的操作过程:1理论学习和研究。
2、确定要训练的教学技能。
3、提供示范 4组织讨论 5编写教案 6、微格教学实践和记录 7、反馈评价13、微格教学不能代替教育教学实习和实际的现场操作练习,而只能培养和训练教学技能的方法之一。
小学各科目总结知识点
小学各科目总结知识点语文语文是小学生最基础的科目之一,学生需要学习汉字、拼音、词语、句子、篇章等知识。
在汉字方面,学生需要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笔画、结构、读音等。
拼音是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基础,了解拼音规则、发音规律等。
词语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学生需要学习词语的意义、用法等。
句子是由词语组成的,学生需要学习句子的结构、语法等。
篇章是由句子组成的,学生需要学习篇章的组织结构、表达方式等。
数学数学是小学生学习的重点科目之一,学生需要学习数的认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面积、体积、几何等知识。
数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数字的基础,认识数字的大小、大小关系等。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是学生学习数学运算的基础,掌握运算的方法、技巧等。
面积、体积、几何是学生学习空间概念的基础,了解图形的性质、计算面积、体积等。
英语英语是小学生学习的外语科目,学生需要学习单词、句子、语法、听力、口语等知识。
单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了解单词的意义、拼写、读音等。
句子是由单词组成的,学生需要学习句子的结构、语法等。
语法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了解语法规则、句型变化等。
听力、口语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基础,提高听力、口语能力。
科学科学是小学生学习的自然科目之一,学生需要学习自然界、生物、物质、能量、力、机械、电磁等知识。
自然界是学生了解自然环境的基础,认识自然界的景物、气候、天气等。
生物是学生了解生命空间的基础,了解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物质、能量是学生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了解物质的性质、能量的转化等。
力、机械、电磁是学生了解自然力的基础,了解力的作用、机械的原理、电磁的现象等。
音乐音乐是小学生学习的艺术科目之一,学生需要学习音乐基础知识、音乐理论、音乐鉴赏等知识。
音乐基础知识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了解音乐的要素、音乐的发展等。
音乐理论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了解音乐的语言、符号、表达方式等。
音乐鉴赏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了解音乐的种类、风格、表演方式等。
武大mba课程设计表
武大mba课程设计表一、教学目标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知识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掌握XXX(具体知识点),能够理解并运用XXX理论(具体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XXX的能力(具体能力),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XXX技能(具体技能),如数据处理、报告撰写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XXX领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对XXX问题的敏感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XXX(教材的某章节):介绍XXX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2.XXX(教材的某章节):讲解XXX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3.XXX(教材的某章节):分析XXX案例,让学生了解XXX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挑战。
4.XXX(教材的某章节):探讨XXX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机遇。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本章节的教学目标,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让学生掌握XXX 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XXX领域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XXX在实际中的应用和挑战。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章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教材,为学生提供基本的学习材料。
2.参考书:推荐学生阅读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4.实验设备:准备实验所需的设备器材,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章节的教学评估将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平时表现:通过课堂参与、提问、小组讨论等环节,评估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适量的作业,评估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 100理论: 60 实践: 40适用专业: 广告专业装潢专业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专业基础课之一, 是艺术设计基本素质培养阶段。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学生亲自动手, 使学生重点掌握建筑设计表达基础的概念、技能、方法, 了解建筑设计基础的概念和方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形象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基本美学素养, 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个牢固基础。
任务:讲授构成基础理论和基本设计,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构成的基础理论知识, 能够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先修课程:素描、色彩三、教学基本要求:(一)构成理论教学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通过对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的学习, 掌握三大构成的基本设计原则设计符合构成要求的设计图;(2)教学要求:讲授构成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使学生掌握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 熟练掌握构成设计方法和基本技巧,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及构成表现能力, 为专业设计训练奠定基础。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本部分内容的学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2)理解: 正确理解三大构成的设计理论;(3)掌握: 三大构成的概念、造型要素、形式要素。
(二)构成实践性教学环节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1)知识点: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设计注意事项、创新要求;(2)教学要求:本部分讲授的是构成实践教学环节, 通过对构成的各种形式的练习, 使学生能够设计符合构成原则的作品。
2.能力培养要求通过对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练习, 要求学生(1)了解: 三大构成设计的基本方法、基本原则;(2)理解:构成练习过程的循序渐进原则, 合理安排时间, 在不同学习阶段有针对性的练习。
(3)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运用原则, 基本设计方法。
四、教学目标通过该课程学习, 强调训练与图例相结合的讲解, 循序渐进。
就每一构成要素及构成法则作针对性的练习, 重点在指导和讲评, 逐步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能力, 为今后创造性课程打好基础。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知识点汇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知识点汇总一课程性质1.英语属于印欧语系。
2.义务教育英语课程体现工具性和 人文性的统一,具有基 础性、实 践性和综合性 特征。
二课程理念1.英语课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 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出发 点和落脚点。
2.围绕核心素养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创新教学方式,改进考试评价, 指导教材建设,开展教师培训。
3.英语课程内容的三大主题是 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4.英语课程内容的组织以主题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融入语言知识、文化知识、 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学习要求,以单元的形式呈现。
5.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需要坚持学思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
6.加强“教-学-评”一体化设计需要坚持形成性评价与 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逐步建立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素养导向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
7.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课程理念包括什么?①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②构建基于分级体系的课程结构;③以主题为引领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④践行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⑤注重“教-学-评”一体化设计;⑥推进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课程目标1.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2.英语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 学习能力等方面。
3.语言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 文化意识体现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思维品 质反映核心素养的心智特征, 学习能力是核心素养的关键要素。
4.学生通过英语课程的学习,需要达到的目标有发展语言能力、培育文化意识、 提升思维品质、提高学习能力。
5.义务教育英语课程分为三个学段,各学段设有相应的级别, 一级建议针对的是 3-4年级,二级建议针对的是 5-6年级,三级建议针对的是 7-9年级。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六章》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学-第六章》知识点与练习题第一节课程定义一、课程的含义1、课程英文为Curriculum,在西方最早见于斯宾塞(英国)1859年发表的《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一文中,最常见的定义为:课业及其进程。
在中国最早见于唐朝孔颖达著的《五经正义》。
(阐述见教材)2、广义课程:指学生在学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3、狭义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4、课程主要体现在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之中。
补充知识:课程分类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主体来看,可将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国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或国家开发的课程。
这是一种基于国家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公民而设计,并依据公民的身心发展水平和接受教育之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
国家对课程的管理主要体现在:(1)教育部总体规定基础教育课程;(2)制定课程管理的各项政策;(3)积极试行新的课程评价制度。
地方课程是地方教育主管部门以国家课程为基础,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课程观念的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或经其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设计的课程。
地方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贯彻国家课程政策、制定课程实施计划;(2)组织课程的实施与评价;(3)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学校对课程的管理体现在:(1)制订课程实施方案;(2)重建教学管理制度;(3)管理和开发课程资源。
考点:明确课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及其之间的关系)二、制约课程发展的主要因素(具体阐述见教材)1、社会发展需要和可能;2、文化和科学技术水平;3、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4、课程本身的发展历史。
《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基本要求2
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基本要求《工程造价》专业高职高专教育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工程管理类专业分委员会二〇一一年九月目录一、专业名称 (3)二、专业代码 (3)三、招生对象 (3)四、学制与学历 (3)五、就业面向 (3)六、培养目标与规格 (3)七、职业证书 (6)八、课程体系与核心课程 (6)(一)构建课程体系的架构与说明 (6)(二)专业核心课程简介 (8)(三)教学进程安排及说明 (18)九、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议 (21)(一)专业教学团队 (21)(二)教学设施 (21)(三)教材及图书、数字化(网络)资料等学习资源...............................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教学方法、手段与教学组织形式建议.. (22)(五)教学评价与考核建议 (22)(六)教学管理 (22)十、继续专业学习深造建议 (23)高等职业教育工程造价专业教学基本要求一、专业名称工程造价二、专业代码560502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
四、学制与学历三年制,专科。
五、就业面向1.就业职业领域工程造价2.初始就业岗位群主要职业岗位造价员、相近职业岗位招标员、资料员、施工员。
3.发展岗位群发展岗位:从事工程造价专业工作5年后的发展岗位为造价工程师;从事工程管理工作5年后的发展岗位为一级建造师。
六、培养目标与规格1.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工程造价咨询、招标代理、工程监理、工程项目管理等中介机构等的工程造价岗位,牢固掌握工程造价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基础上,从事施工图预算、工程量清单报价、工程结算编制等工作,能吃苦耐劳、具有奉献精神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2.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思想素质:拥护党的领导和基本路线,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
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职业道德。
Linux网络操作系统项目式教程(CentOS7.6)-课程标准(96学时)
XXXXXXXXXX学院《Linux系统管理》课程标准教学服务中心制《Linux系统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定位1. 课程定位《Linux系统管理》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职业技术基础课程和职业基本技能课程的基础上开设,使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熟悉Linux系统安装及基本命令操作,掌握Linux系统管理及常用服务的架设等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今后学生的顶岗实习及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基础。
2. 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以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的能力需求为导向,针对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公司企业的典型项目或学生创新项目为载体,以Linux系统安装、基本操作、系统管理,常用服务的架设,系统安全与管理等内容,围绕工程实践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突出学生的教学主体作用,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课程教学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专业岗位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的设计思路是:(1)根据企业对员工的岗位技能要求重构教学要求。
(2)以项目任务模块为单元构建课程内容。
(3)针对高职教育特点和计算机网络专业特点构建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
三、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操作系统概述以及Linux的组成及特点(2)了解操作系统5大管理的任务和功能(3)掌握Cent OS 7.6安装,启动过程和运行级别(4)了解Linux文件结构和命令(5)掌握Linux的目录、文件、权限、用户及用户组管理(6)掌握Linux文件连接、重定向和管道等基本操作(7)掌握磁盘管理、进行控制管理和其他系统管理(8)理解常用网络服务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2.能力目标(1)了解Linux操作系统的各个模块(2)熟练掌握Cent OS 7.6的安装和基本操作(3)熟练掌握虚拟机的安装(4)熟练掌握文件与目录管理的相关命令(5)熟练掌握权限、用户和组的管理(6)熟练掌握重定向和管理的使用(7)熟练掌握查看磁盘空间的相关命令(8)熟练掌握文件的压缩与归档(9)熟练使用yum管理软件包(10)熟练掌握常用网络服务器的安装、启停、服务端配置和客户端验证方法3.素质目标通过课程教学,逐步提高学生走向社会发展所需要的综合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认同感与职业价值观,提高团队协作意识,更好地促进高职学生成长成材和终身发展。
新课程标准知识点归纳
新课程标准知识点归纳一、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是什么?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1、导入技能;集中注意,引起兴趣、激发动机、明确意图、进入交流。
2、语言技能;用准确的语言,恰当的语调、语义交流信息。
3、板书技能;提纲挈领、突出重点、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4、教态变化技能;活跃气氛、增强情感、辅助口头语言交流。
5、演示技能;促进感知、变换信息通道,增强交流效果。
6、讲解技能;了解事实、形成概念、掌握原理和规律,认识交流本质。
7、提问技能;检查学习、促进思维、获得反馈、改善交流过程。
8、反馈强化技能;调控教学、强化学习,巩固交流成果。
9、结束技能;总结归纳、拓展延伸、形成系统,结束交流。
10、教学组织技能;教育学生、指导学习,保证交流顺利进行。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块四名称
知识点
(技能点)
课程2名称
模块一名称
知识点
(技能点)
模块二名称
知识点
(技能点)
备注
一、“课程知识点(技能点)构成表”为课程标准规定的全部知识点和技能点,按年度建完为止(须填写2014年建设内容)。
二、表格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填加行列(见附件下载)。
三、在对应的知识点或技能点下面的完成时间一栏填入完成年月,每年最少每门课完成10个知识点或技能点的基本教学素材包开发。
课程知识点(技能点)构成表
课程1名称
****
模块一
****
知识点
(技能点)
名称
****
****
****
****
****
完成时间
2014年
2014年
2014年
2015年
2015年
名称
****
****
****
****
****
完成时间
2015年
2016年
2016年
2016年
建完为止
模块二名称
知识点
(技能点)
四、本表需在教研室讨论通过。
教研室主任签字:年月日教学副主任签字:年月日
系主任签字: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