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
润滑油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它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一种石化产品。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油精炼、脱蜡、加氢裂化、溶剂抽提等步骤。
首先是原油精炼,原油经过蒸馏塔的分馏,得到不同馏分的原油。
其中较重的馏分经过真空蒸馏,得到具有一定粘度的润滑油基础油。
接下来是脱蜡的过程,脱蜡是为了去除原油中的蜡质,提高润滑油的流动性。
通过将原油加热至一定温度,使蜡在溶剂的作用下融化并与溶剂分离,最后通过过滤去除溶剂和蜡质。
加氢裂化是润滑油基础油生产中的一个重要步骤,它通过在高温高压下对重质馏分进行加氢处理,使其发生裂化反应。
通过这个反应,可以将较重的原油转化为较轻的润滑油基础油,同时减少芳烃和硫等杂质的含量,提高产品质量。
最后是溶剂抽提,溶剂抽提是为了进一步提纯润滑油基础油。
将加氢裂化得到的产品与溶剂混合,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萃取,将一些较轻的杂质和芳烃物质去除,得到较纯净的润滑油基础油。
以上就是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通过这些步骤,可以生产出优质的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在生产出来后,还需要根据不同的使用需要进行配方,并加入适量的添加剂,制成适用于不同机械设备的润滑油产品。
废矿物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工艺流程
废矿物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废矿物油生产润滑油基础油工艺流程引言在现代工业生产中,废矿物油的再利用已成为一项重要的环保举措。
润滑油的基础知识
3、润滑油中添加剂的影响,润滑油中极 性添加剂对抗乳化性影响非常大。
抗泡性:润滑油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受到振荡、 搅动等作用,使空气进入润滑油中,以至形成 气泡,评定生成气泡的倾向性和泡沫稳定性。
抗泡性是润滑油的一项重要指标,如果油品的 抗泡性不好,在润滑系统中形成了很多气泡, 而且不能迅速破除,则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性, 加速它的氧化速度,导致润滑油的损失,而且 阻碍润滑油在循环系统中的传送,使供油中断, 防碍润滑,对液压油则影响其压力传递。
润滑剂的极压性主要表现在设备在重负 荷的情况下运行,设备的磨损情况,极 压性能好的润滑剂,设备的磨损小。
极压性主要测定指标为四球机试验(PB, PD,ZMZ),润滑油抗擦伤能力测定法,
燃气发动机应用和润滑
优点 低 Nox(氮氧化合物) 排放特别是稀薄燃烧式发
动机 与柴油机相比更低的 CO2排放 颗粒(PM)排放非常低 可就近使用低成本燃气 缺点 与同尺寸柴油机相比, 功率略低 需要管路输送燃料或使用存储罐
靠压缩的热量引燃混合气
l 2冲程或四冲程发动机 l 30 到 15,000 HP l 低速(<500 RPM), 中速(500-1000) 和高速 (>1000) l 自然吸气式和涡轮增压式 l 空气与燃料的比例分为理论空燃比型(Stoichiometric)和稀薄燃
烧型 l 选择型和非选择型催化转化器 l 只烧燃气和双燃料型 l 可变燃料品质型
抗磨损性指润滑剂在轻负荷和中等负荷 条件下能在摩擦表面形成薄膜,防止磨 损的能力。
润滑剂的抗磨损能力主要表现在设备长 期在中等负荷运转设备的磨损情况,润 滑剂抗磨损性能好,设备磨损低,反之 亦然。
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
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现状及发展前景一、生产厂家众多近年来我国润滑油基础油行业发展迅速,生产厂家主要在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系统,按产品类别生产企业分为:(1)以大庆原油为依托生产石蜡基中性油的厂家如:大连石油化工公司、大庆石化总厂、大庆石油天然气化工总厂、抚顺石油二厂、锦西石化总厂、燕山石化公司炼油厂、高桥石化公司炼油厂、茂名石化公司炼油厂等。
(2)生产中间基基础油的厂家有:济南炼油厂、荆门炼油厂、兰州炼油厂、玉门炼油厂、南阳油田炼油厂,锦西炼化总厂。
(3)生产中间基、环烷基基础油的厂家有:独山子炼油厂、克拉玛依炼油厂、大港炼油厂、辽河油田石化总厂等在我国润滑油基础油构马中,以大庆油为代表的石蜡基基础油占55% ̄56%,是生产内燃机油的优质原料;以新疆油为代表的中间基基础油和环烷基基础油分别占 25% ̄30%和10% ̄15%,是生产工业用油和电器用油的优质原料。
与国外相比,我国石蜡基基础油所占比例较低,而中间基基础油比例较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内燃机油的更新换代。
二、产品结构不合理我国是润滑油的主要生产国,润滑油基础油生产能力居世界第三位。
20世纪90 年代以来,我国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发展迅猛,1994年我国基础油综合产能为 305 万t/a,目前已达到441.3万t/a,增加了44. 7%。
由于产能增长过快,导致我国基础油产品市场过剩。
目前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大约有24个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厂,总产能为44 1.3万t/a(见表1),其中中石化为143.8万t/a,占基础油总量的32.6%;中石油为297.5万t/a,占67.4%。
2001年,我国基础油总产量约为2 90.1万t,其中中石油为204万t,约占国内总产量的70.3%;中石化为86.1万t/a,约占国内总产量的29.7%。
尽管我国基础油需求年平均增长率高于全球水平为2% ̄3%,但201 0年需求量将不超过440万t,因此预计未来10年我国基础油产能仍将保持过剩态势。
第三节加氢法生产矿物润滑油基础油.
第三节 加氢法生产矿物油基础油
三、润滑油加氢处理
(2)润滑油型加氢裂化 BP公司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用加氢裂化基础油调配优质多级发动机 油,该公司在法国拉维拉(Lavera)炼厂生产的加氢裂化基础油有两种, 即LHC(100℃运动黏度为4mm2/s)和UHC(100℃运动黏度为 6mm2/s)。 LHC基础油是用BP加氢裂化工艺得到的加氢裂化尾油生产的。工艺采 用装有可再生催化剂的固定床反应器,它在一段一次通过、全沸程蜡油 转化率90%下操作。反应在高温和高氢压下完成,以保证大多数芳烃 和杂环组分被饱和,得到的环烷烃断裂开环,使硫、氟和芳烃含量降到 最低水平。发生的转化反应可合成极高黏度指数的基础油产品。这类基 础油和PAO合成基础油的性能比较接近。 1995年韩国油公公司使用美孚的MLDW技术加工燃料型加氢裂化塔 底油;1996年雪佛龙公司开发的新一代异构脱蜡催化剂ICR-408在里 士满润滑油厂实现了工业化;1997年美孚把一种新型的分子筛裂化异 构化催化剂MSDW-l用于新加坡裕廊炼油厂的润滑油生产装置上; 20 世纪90年代末,美孚专门为加工高含蜡原料生产低倾点、高黏度指数 的基础油开发了MWI-l和MWI-2系列催化剂; 自1997年以来,雪佛 龙异构脱蜡技术分别在南美洲、欧洲和马来西亚等地投入使用。
这些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且进行速度快。催化剂的硫化效果取决于硫 化条件,即度、时间、H2S分压、硫化剂的浓度及种类等,其中温度对硫 化过程影响较大。
(5)加氢精制催化剂的失活与再生
失活——催化剂表面便逐渐被积炭覆盖,使它的活性降低。 中毒——不可逆中毒。例如,金属沉积会使催化剂活性减弱。铅、砷、 硅;镍和钒 对大多数催化剂来讲, 燃烧段的最高温度应控制 在550℃以下,因为温度 如果高于550℃氧化钼会 蒸发,γ Al2O3也会烧结 和结晶。实践证明,催化 剂在高于470℃下暴露在 水蒸汽中,会发生一定的 活性损失,因此再生过程 中应严格控制氧含量,以 保证一定的燃烧速度和不 发生局部过热。图2-24为 催化剂再生流程。
1.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解析
润滑油的生产工序
①切取原料(蒸馏) ②脱沥青(对残渣原料) ③精制 ④脱蜡 ⑤补充精制和后处理 ⑥调合
6
õ Ò ¼ » Ï ß ° × Í Á » ò ¼ Ó Ç â ¾ « Ö Æ õ ¶ ¼ þ Ï ß õ È ¼ ý Ï ß õ Ë ¼ Ä Ï ß õ Ñ ¼ ¹ Ô ü Ó Í
38
基础油生产---糠醛精制
在操作中有如下几条规律: ⑴适宜的塔顶温度可改善油品质量,提高粘温性能。 ⑵适宜的塔底温度主要是保证产品的收率。 ⑶油品密度越大,在溶剂中的溶解度也越小,为了 获得质量好的精制油,抽提温度就要相应控高一点。 (4)溶剂比越大,精制深度加深,能提高质量,但 收率下降 。
70N
150N 350N 650N 150BS 基 础 油 罐 区
氢气
保 护 反 应 器
加氢工艺流程示意图
13
第一节 溶剂脱沥青
1.溶剂脱沥青过程在炼油工业中的作用
1)由渣油生产高粘度指数的重质润滑油。 2)由渣油生产轻质燃料油。
3)生产沥青。
14
2、溶剂脱沥青生产基本原理
渣油中的烃类和非烃类,在非极性溶剂(丙烷等)中 有差异非常明显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溶 剂对烷烃、环烷烃、少环的芳烃溶剂能力强,对胶 质、沥青几乎不溶解,在抽提塔中利用二种物质的 密度差,逆流接触,并在抽提塔中控制一定的温度 差,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脱沥青油。
21
图11-4 丙烷脱沥青工艺原理流程
22
影响溶剂脱沥青的主要因素 1、温度
改变温度会改变溶剂的溶解能力,越靠近临界温度 则温度的影响越显著。 调整抽提过程各部位的温度是主要的操作调节手段。 抽提塔顶部温度提高,溶剂的密度减小、溶解能力 下降、选择性加强。脱沥青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少, 残炭值低,但收率降低。 抽提塔底部温度较低时,溶剂溶解能力强,沥青中 大量重组分被溶解,因而沥青中含油量减少,软化 点高,脱沥青油收率高。
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法生产工艺
R4
R6
R9
R10
VI=20 凝 点 ≥ 2 0℃
VI = 1 1 0 ~ 1 4 0 凝点 ≤ 0 ℃
9
第七章 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法生产工艺 7.1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
二、加氢处理的主要化学反应与反应机理
1.期望发生的主要反应 3)正构烷烃或分支程度低的异构烷烃临氢异构化为分支程度高 的异构烷烃(主要是降低凝点,尽管黏度指数有所损失)
13
第七章 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法生产工艺 7.1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
二、加氢处理的主要化学反应与反应机理
3.反应机理 3)正构烷烃的临氢异构化反应机理 常采用Coonradt与Garwood提出的反应机理,按碳正离子学说 来解释双功能催化剂各组分的作用及产物分布。示例如下:
加氢-脱氢 中心
异构化反应 裂化反应
量的增加
11
第七章 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法生产工艺 7.1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
二、加氢处理的主要化学反应与反应机理
3.反应机理 1)稠环芳烃的加氢饱和反应机理 以萘为例,说明稠环芳烃加氢饱和反应机理:
典型特点
稠环芳烃的加氢饱和是分步进行的,即只有一个芳烃环完全加 氢饱和之后,才对其余芳烃环进行加氢,而每步间芳烃环的加氢脱氢反应都是平衡状态。
正构烷烃(最高)
带有少分支长烷基侧链的少环烃类(次之) 分支程度不大的异构烷烃(次之)
多环短侧链的环状烃类(最差)
分子结构与
黏度指数的
关系
7
第七章 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法生产工艺 7.1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
二、加氢处理的主要化学反应与反应机理
1.期望发生的主要反应
1)稠环芳烃加氢生成稠环环烷烃的反应
R1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研究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工艺研究
润滑油是一种常用的工业润滑剂,用于减少机械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以提高
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润滑油的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它决定了润滑油的性能和
品质。
基础油的生产工艺是指将原油经过一系列的分离、脱硫、脱蜡和精制等工艺步骤,得
到适合作为润滑油基础油的产品。
基础油的生产工艺研究旨在优化工艺条件,提高基础油
的质量和产量。
原油经过加热后进入蒸馏塔,根据不同组分的沸点差异,将原油分离成不同沸点范围
的馏分。
常见的原油分离方法有常压蒸馏和真空蒸馏。
经过蒸馏的原油馏分中含有硫、氮、微量金属和杂质等有害物质,需要进行脱硫和脱
杂处理。
脱硫方法包括水洗、氢气脱硫和催化剂吸附等,脱杂方法主要是利用吸附剂吸附
杂质。
然后,经过脱硫脱杂处理的馏分进一步进行脱蜡处理。
蜡是基础油中的一种固态物质,会降低润滑油的流动性。
脱蜡方法主要有晶体破碎法和溶解脱蜡法等。
经过脱蜡处理的馏分还需要进行精制,以提高基础油的纯度和性能。
精制方法包括加
氢精制、油脱色、油漂白、脱臭等。
通过对基础油生产工艺的研究,可以优化工艺参数,提高生产设备的效率和稳定性,
从而提高基础油的纯度和性能。
还可以研究新型的工艺方法,如超临界流体萃取、离子液
体萃取等,以提高基础油的产率和质量。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工艺研究对于提高润滑油性能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不断优
化工艺条件和研发新型工艺方法。
润滑油及其工艺教学 第七章 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法生产工艺
第七章 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法生产工艺
三、加氢处理的工艺特点
2.基础油的质量 1)基础油黏度指数高
7.1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
黏度指数
实 际 上 利 用 加 氢 处 理 能 生 产 特 高 黏 度 指 数 基 础 油 (VI , 120~130) 和 超 高 黏 度 指 数 基 础 油 (VI>130),并且加氢处理工艺生产的特高VI基础油所具有的黏度指数、低温黏度及挥 发度等与同一黏度等级的聚α-烯烃(PAO)合成基础油很相似,但成本较低,是用来20调 配低黏度多级油的合宜基础油。
2.基础油的质量 4)基础油的光安定性差
加氢处理油光安定性的解决途径:
7.1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
溶剂精制:糠醛精制,NMP( N-甲基吡咯烷酮 )精 制
加氢后处理:高压加氢补充精制(实质是芳烃加氢饱和) 白土补充精制 与溶剂精制油调和 加入光稳定剂
25
第七章 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法生产工艺
三、加氢处理的工艺特点
5 ) 1965-2000 年 全 球 新 增 的 生 产 基 础 油 能 力 中 , 加 氢 处 理 法 占
4
50%
第七章 润滑油基础油的加氢法生产工艺 7.1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
一、润滑油加氢处理工艺概述
4. 发展现状: 6)近年来,汽车发动机对润滑油燃料经济性、挥发性、剪切安定
性的要求越来越严格,需要黏温性能极好的特制基础油(黏度指 数大于120)目前只有聚-α烯烃和加氢处理基础油能够满足,而 后者还有价格较低的优势 7)到2007年为止,全国润滑油加氢装置5套,加工能力1.5Mt/a 中石油3套(兰炼、克拉玛依石化、大庆石化) 中石化2套(荆门、高桥石化) 加氢基础油实际生产约35万吨/年
润滑油—基础油,添加剂
T551 551 金属减活剂 噻二唑衍生物
T561 561 金属减活剂 噻二唑衍生物
T601 601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乙烯基正丁基醚
T602 602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甲基丙烯酸酯
T603 603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异丁烯
T603A 603A 粘度指数改进剂 聚异丁烯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合成基础油:
1、聚α-烯烃油:由α-烯烃聚合而成。与矿物油比较,具有优异的破乳化性、优异的抗高温结焦积炭性、优异的粘温性、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良好的润滑性、挥发性低、成本较高。
T406 406 油性剂 苯骈三氮唑脂肪酸胺盐
油性剂 亚磷酸三苯脂
油性剂 磷酸三乙酯
油性剂 油酸丁酯
油性剂 硬脂酸丁脂
油性剂 苯二甲酸二辛酯
油性剂 风吹菜油
油性剂 油酸
油性剂 SOS 油性剂
油性剂 SOAE 油性剂
4、氟油和氟氯油:通过氟化剂氟化或氟化乙烯聚合而成。与矿物油比较,具有特殊的化学惰性、优异的热稳定性、优异的润滑性、成本高、粘温性较差。
5、聚醚:由环氧烷聚合而成。与矿物油比较,具有优异的热传导性、出色的润滑性、优良的粘温性、良好的抗轻烃稀释性、良好的抗氧化性、成本较高。
T708 708 防锈剂 烷基磷酸咪唑啉盐
T743 743 防锈剂 氧化石油脂钡皂
T746 746 防锈剂 烯基丁二酸酯
防锈剂 烯基丁二酸酯
防锈剂 羊毛脂镁皂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
塔顶、塔底的温度高低应根据原料性质、脱沥青 油及沥青质量要求而定。
溶剂不同,要求的抽提温度也不同: 丙烷50℃~90℃ 丁烷100℃~140℃ 戊烷150℃~190℃
在最高允许温度以下,采用较高的温度可以降低 渣油的粘度,从而改善抽提过程中的传质状况。
24
2、压力
操作压力一般不作为调节手段。
1)润滑油粘度、粘温特性与组成的关系 润滑油的理想组分: 少环长侧链烃类及少分支异构烷。 润滑油的非理想组分: 正构烷、多环短侧链烃类和非烃化合物、 胶质等。
造成油品粘度指数低、抗氧化安定性差、酸值高、 腐蚀性强、颜色深。
30
2)润滑油精制的目的 从润滑油原料中除去大部分多环短侧链环
状烃和含S、N、O化合物及胶质等,使粘 温性质、抗氧化安定性、残炭值、颜色等 性质得到改善,称精制。
制
蜡膏 抽出油
沥青
图11-4 传统方法制取基础油的流程示意图 7
基础油生产工艺过程简介
——溶剂精制工艺
减二
常压渣油 减 压
减三
糠 醛 精
塔 减四
制
装
轻脱油
置
150N
白
酮 苯
土 补
400N
脱
充
蜡
精 650N
装
制
置
装 置
120BS
丙烷
脱沥
减压渣油 青装
置
脱 氮 装 置
国内的溶剂精制工艺分正序及反序流程,先糠醛后 酮苯为正序,先酮苯后糠醛为反序。
脱除高凝固点的烃类。
4)抗氧化安定性 非烃类化合物安定性差。
5)残炭 6)溶解能力 7)闪点
形成残炭主要物质是润滑油中的多环芳烃、胶质、 沥青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8
基础油生产---糠醛精制
精制油
糠醛 原料
底循环
抽出油
萃取系统示意图
糠醛密度大,由塔上部进 入,原料从塔下部进入, 进行逆流抽提。塔内温度 自上而下逐渐降低,形成 温度梯度20~50℃。塔顶 温度高,溶解能力强,保 证油料的精制深度;塔底 温度低,使溶解的理想组 分析出,保证精制油收率, 见图2-91。
25
图11-4 丙烷脱沥青工艺原理流程
26
影响溶剂脱沥青的主要因素 1、温度
改变温度会改变溶剂的溶解能力,越靠近临界温度 则温度的影响越显著。 调整抽提过程各部位的温度是主要的操作调节手段。 抽提塔顶部温度提高,溶剂的密度减小、溶解能力 下降、选择性加强。脱沥青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少, 残炭值低,但收率降低。 抽提塔底部温度较低时,溶剂溶解能力强,沥青中 大量重组分被溶解,因而沥青中含油量减少,软化 点高,脱沥青油收率高。
减压渣油
丙烷 脱沥 青装 置
脱 氮 装 置
7
基础油生产工艺过程简介—二段加氢工艺
轻油 125N 含蜡基 础油 润滑油料 酮 苯 脱 蜡 装 置
加 氢 处 理 装 置
蒸 馏 装 置
加 氢 精 制 装 置
200N 500N
150BS
馏分油
8
基础油生产工艺过程简介——混合加氢工艺
常压渣油 变压器油馏分 150N馏分 500N馏分 轻脱沥青油 丙 烷 脱 沥 青
--1)抽提部分
抽提任务:把丙烷溶剂和原料油充分接触而将原料油 的润滑油组分溶解出来,使之与胶质沥青质分离。
22
抽提塔的型式: 填料塔 挡板塔 多孔板塔 转盘塔
两段抽提流程
轻脱沥青油(残炭值<0.7%)、重脱沥青油(残炭值>0.7%)
2)溶剂回收部分
溶剂回收部分的任务:从含油的丙烷溶液和 沥青溶液中分出丙烷,得到油和沥青。 溶剂回收由四部分组成: 轻脱沥青油中溶剂回收 重脱沥青油溶剂回收 沥青中溶剂回收 低压溶剂回收
34
3、精制方法 ①酸碱精制
②溶剂精制
③吸附精制 ④加氢精制
溶剂精制是目前我国最广泛采用的精制方法。
35
4、溶剂精制----溶剂的选择
烃类在极性溶剂中的溶解能力:
烷烃<环烷烃<少环芳烃<多环芳烃<胶质
温度高溶解能力大 选择性与溶解能力是一对矛盾
36
选择溶剂的主要依据
1)有良好的选择性; 2)对非理想组分溶解能力强; 3)密度较大,粘度小; 4)溶剂与油有较大的沸点差; 5)安定性好; 6)毒性小,无爆炸危险,腐蚀性小; 7)来源丰富,价格便宜。 常用的溶剂:糠醛、苯酚、N-甲基吡咯烷酮(NMP)
基础油粘度范围 运动粘度 赛氏粘 范围 度牌号 2 -1 /mm s 9~10 13~15 中 20~22 28~32 38~42 性 55~63 65~72 95~107 110~125 油 120~135 55~59 70~74 98~106 133~151 178~196 256~292 302~334 440~496 510~579 556~625
17
第一节 溶剂脱沥青
1.溶剂脱沥青过程在炼油工业中的作用
1)由渣油生产高粘度指数的重质润滑油。
2)由渣油生产轻质燃料油。 3)生产沥青。
18
2、溶剂脱沥青生产基本原理
渣油中的烃类和非烃类,在非极性溶剂(丙烷 等)中有非常明显的溶解度差异,在一定温度 范围内,溶剂对烷烃、环烷烃、少环的芳烃 溶剂能力强,对胶质、沥青几乎不溶解,在 抽提塔中利用二种物质的密度差,逆流接触, 并在抽提塔中控制一定的温度差,生产出质 量合格的脱沥青油。
选择操作压力时必须注意: ①为了保证抽提操作是在双液相区内进行,对某 种溶剂和某个操作温度都有一个最低限压力,操 作压力应高于此最低限压力。
②在近临界溶剂抽提或超临界溶剂抽提的条件下, 压力对溶剂的密度有较大的影响,因而对溶剂的 溶解能力的影响也大。
29
3、溶剂比
丙烷与渣油的体积比称为溶剂比,它影响丙烷对 渣油中各组分的选择性溶解能力。
(三种溶剂的性质及使用性能对比见P244表2-56)
37
5、溶剂精制工艺原理
利用溶剂对润滑油中的非理想组份(多环短侧链环 状烃、胶质沥青质、氧氮硫的化合物)的溶解能力 强,而对理想组分(少环长侧链环状烃)溶解能力 差,在低于临界温度条件下密度差较大,在萃取塔 中使溶剂和原料两者逆流接触并分层,从而使润滑 油的理想组分和非理想组分分开。
第九章
润滑油基础油的生产
基础油原料
2
基 础 油
3
基础油的主要性质要求及其与组成的关系
1)粘度 2)粘温特性 3)低温流动性
4)抗氧化安定性
5)残炭 6)溶解能力
7)闪点
馏分越重粘度越大。沸点相近时,烷烃粘度小,芳 烃粘度大,环状烃居中。 蒸馏切割馏程合适的馏分。 烷烃粘温特性好,环状烃粘温特性不好,环数越多 粘温特性越差。 脱除多环短侧链环状烃。 长链烃凝点高,低温流动性差。 脱除高凝固点的烃类。 非烃类化合物安定性差。 形成残炭主要物质是润滑油中的多环芳烃、胶质、 沥青质。 提高蒸馏精度,脱除胶质沥青质。 溶解能力指对添加剂和氧化产物的溶解能力。烷烃 溶解能力差,芳烃溶解能力强。 安全性指标。馏分越轻闪点越低,轻组分含量越多 闪点越低。 4 蒸馏切割馏程合适的馏分,并气提脱除轻组分。
40
基础油生产---糠醛精制
27
塔顶、塔底的温度高低应根据原料性质、脱沥青油 及沥青质量要求而定。
溶剂不同,要求的抽提温度也不同:
丙烷50℃~90℃ 丁烷100℃~140℃
戊烷150℃~190℃
在最高允许温度以下,采用较高的温度可以降低渣 油的粘度,从而改善抽提过程中的传质状况。
28
2、压力
操作压力不作为调节手段。
24
溶剂回收方法
按回收工艺机理的不同,分为两类: ①蒸发—冷凝回收 ②临界回收法(节能~30%) 临界回收工艺:基本原理是丙烷在40℃以上时随着 温度的升高溶解能力逐渐降低,当温度升高到临界温 度(96.84℃),压力大于临界压力时,丙烷的溶解 能力最小,几乎变为0,密度也最小,这时与油的密 度差最大,脱沥青油很容易从丙烷中分离出来 。 临界回收又分两种: 亚临界回收:接近临界温度下回收 超临界回收:在稍高于临界温度、压力下回收
70N 常 减 500N 压 装 150BS 置 VHVI 150N
减压渣油
丙烷 脱沥 青装 置
加 氢 异 构 装 置
10
润滑油基础油的分类
1.粘度等级(牌号)划分
低粘度组分---中性油:40℃赛氏通用粘度(秒)
高粘度组分---光亮油(BS):100℃赛氏通用粘度(秒)
11
2.按原油属性的基础油分类法
润滑油基础油生产---丙烷脱沥青
不溶物含量% 100
80 60 40 20 -40 80 温度℃ 丙烷--渣油溶解图 0 40
溶剂比(体)为2﹕1
21
A
B
20
从40℃~96.84℃ (丙烷临界温度)渣 油在液体丙烷中的溶 解度由100%到0,渣 油与丙烷完全分离成 两相。
4.丙烷脱沥青的工艺流程
生产基础油的过程是一个剔除非理想组分的过 程。
润滑油的理想组分——分支比较少的异构烷烃; 少环长侧链的环烷烃和芳烃。
非理想组分——多环短侧链的环状烃,含硫, 含氮,含氧化合物及胶质沥青质,高凝点烃类。
5
生产润滑油基础油的原料(润滑油料):
常减压蒸馏切割得到各种馏程的润滑油馏分
减压渣油经溶剂脱沥青得到残渣润滑油馏分 ①溶剂精制除去各种润滑油馏分中的非理想组分 ②溶剂脱蜡以除去高凝点组分,降低其凝点
我国润滑油粘度牌号及粘度范围 基 础 油 粘 度 牌 号 60 75 100 150 200 300 350 500 600 650 光 亮 油 基础油粘度范围 运动粘度 赛氏粘 范围 度牌号 2 -1 /mm s 中 135~150 性 160~180 油 200~230 16~20 16~22 25~28 26~30 30~33 41~45 625~695 741~843 927~1065 82~99 82~107 120~134 125~143 143~156 193~211 基础油 粘度牌号 750 900 1200 90 90 120 125/140 150 200/220
粘度指数
通用基础 油 专 用 基 础 油 低 凝 深 度 精 制
VI≥140
UHVI UHVIW
120≤V< 140 VHVI VHVIW
90≤VI< 120 HVI HVIW
40≤VI< 90 MVI MVIW
VI<40
LVI
--
UHVIS
VHVIS
HVIS
MVIS
-14
符号字母意义
UH----超高(Ultra High)
1)石蜡基基础油 SN — Solvent Neutral溶剂精制(中性油) BS — Bright Stock光亮原料(油) SSN — 石蜡基基础油深度精制中性油 2)中间基基础油 ZN — 中等粘度指数基础油 PZN — 中等粘度指数普通精制基础油 ZNZ -- 中等粘度指数重质基础油 3)环烷基基础油 DN — 低粘度指数基础油 DNZ -- 低粘度指数重质基础油
生产装置——“老三套”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