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学》课程设计.ppt
采矿学课程设计15页

采矿学课程设计15页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了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2.掌握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4.熟悉采矿工程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采矿工程的设计和计算;2.能够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中的实际问题;3.具备一定的采矿工程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对采矿工程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的高度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3.培养学生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以及采矿工程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
具体来说,教学大纲的安排如下:1.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2.采矿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采矿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流程;4.采矿工程的安全技术和环境保护;5.采矿工程的实践操作和案例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通过讲授法,使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知识和原理;通过讨论法,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通过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通过实验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的实施和教学方法的运用,我们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方面,我们将选择权威、实用的教材,以保证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参考书方面,我们将选择一些经典的采矿学著作,以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多媒体资料方面,我们将收集一些与采矿学相关的视频、图片等资料,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实验设备方面,我们将准备一些与采矿学相关的实验设备,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2

一、前言1.1 教案简介本教案旨在通过PPT课件的形式,详细介绍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关键技术,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采矿学的基础知识和实际应用。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了解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内容;(2)掌握采矿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了解采矿技术的发展趋势。
二、矿床及其成因2.1 矿床的概念与分类(1)矿床的概念;(2)矿床的分类及特点。
2.2 矿床成因(1)成矿作用及类型;(2)成矿规律与成矿系列。
2.3 矿床勘查与评价(1)矿床勘查方法;(2)矿床评价与资源量估算。
三、矿床开拓与开采3.1 矿床开拓方式(1)直接开拓;(2)间接开拓;(3)混合开拓。
3.2 矿床开采方法(1)地下开采;(2)露天开采;(3)海底开采。
3.3 采矿工艺与设备(1)采矿工艺;(2)采矿设备及选型。
四、矿区环境保护与恢复4.1 矿区环境问题及影响(1)土地破坏;(2)水资源污染;(3)大气污染;(4)生态破坏。
4.2 矿区环境保护措施(1)废水处理与回收;(2)废渣处理与利用;(3)噪声与大气污染控制;(4)生态修复与重建。
4.3 矿区恢复与可持续发展(1)矿区恢复的目标与原则;(2)矿区可持续发展策略。
五、矿山安全与职业健康5.1 矿山安全问题及影响(1)矿井瓦斯;(2)矿井火灾;(3)矿井顶板事故;(4)矿山机械事故。
5.2 矿山安全技术与措施(1)瓦斯防治技术;(2)火灾预防与控制;(3)顶板管理技术;(4)矿山机械安全防护。
5.3 职业健康与防护(1)职业病危害及预防;(2)个体防护与健康监护;(3)矿山劳动保护政策与法规。
六、矿床开采理论基础6.1 矿床地质模型(1)矿床几何模型;(2)矿床力学模型;(3)矿床流体动力学模型。
6.2 矿产资源评价(1)资源量估算方法;(2)资源品级评价;(3)资源可持续性评价。
6.3 开采参数设计(1)矿块划分与开采顺序;(2)开采工艺参数设计;(3)支护与安全措施设计。
采矿学总论PowerPointP

封建社会的采矿业
春秋战国(公元前500年)煤是重要的产品
BC100
冶铜、冶铁技术
明末 (17世纪中叶)
煤的开采技术
(宋应星 地质、开拓、开采、通风、提升、瓦斯排放)
火药的发明 — 爆破技术促进了开采技术
9
近代社会中国采矿业
我国1876年创办基隆煤矿 1878年创办开平煤矿
1850年后 近代采矿工业 机器生产:提升、运输、排水 如开滦、抚顺、淄博、萍乡 帝国主义对我国煤炭资源进行掠夺性的开采
1.2
20
小结
•发展速度与成就举世瞩目,煤炭产量曾连续 居世界第一 •中国的采矿业总体来讲与发达国家有不小的 差距,但潜力巨大 •资源人均占有量低
21
二、采矿学(煤矿开采学)内容 新体系
采矿方法,主要是采煤方法 mining method
采(带、盘)区准备方式 prepare
矿井开拓(矿井设计)
煤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
人均能耗:每人每年的能源平均消耗量 t 人.年 是衡量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综合指标
维持最低生活,需要: 丰衣足食的现代化生活: 高级现代化生活:
0.4 t 标准煤 1.2 1.6 t标准煤 2 3 t标准煤。
国家 美国 苏联 西德 英国 法国 日本 中国 世界平均
t / P.y 12.6 5.9 5.7 5.4 5.1 4.5 1.2
水平巷道
平硐 — 在地层中开凿的直通地面的水 平巷道
主平硐,副平硐 石门 —无直接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 于煤层走向,在岩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煤门 - 无直接地面出口,垂直或斜交 于煤层走向,在煤层中开掘的水平巷道
23
井田(Underground mine field)
【采矿课件】《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

《采矿学》课程设计大纲
一、目的
1、初步应用《采矿学》课程所学的知识,通过课程设计,加深对《采矿学》课程的理解。
2、培养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对编写采矿技术文件,包括编写设计说明书及绘制设计图纸进行初步锻炼。
3、为毕业设计中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及绘制毕业设计图纸打基础。
二、设计题目
1、设计题目的一般条件
某矿第一开采水平上山阶段某采(带)区自下而上开采K
l 、K
2
和K
3
煤层,
煤层厚度、层间距及顶底板岩性见综合柱状图。
该采(带)区走向长度3000m,倾斜长度1lOOm,采(带)区内各煤层埋藏平稳,地质构造简
单,无断层,K
1煤层属简单结构煤层,硬度系数f=2,K
2
和K
3
煤层属中
硬煤层,各煤层瓦斯涌出量较低,自然发火倾向较弱,涌水量也较小。
设计矿井的地面标高为+30m,煤层露头为-30m。
第一开采水平为该采(带)区服务的一条运输大巷布置在K
3
煤层底板下方25m处的稳定岩层中,为满足该采(带)区产系统所需的其余开拓巷道可根据采煤方法不同由设计者自行决定。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
(1)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1
煤层倾角条件1:煤层平均倾角为12°
(2)设计题目的煤层倾角条件2
煤层倾角条件2:煤层平均倾角为16°
设计采(带)区综合柱状图
三、课程设计内容
1.采区或带区巷道布置设计;
2.采区中部甩车场线路设计或带区下部平车场(绕道线路和装车站线路)线路设计;
3.采煤工艺设计及编制循环图表。
四、进行方式,。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采矿学概述1.1 采矿学定义解释采矿学的概念和定义强调采矿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采矿工程流程介绍采矿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步骤解释采矿前的准备工作和工程设计1.3 采矿方法分类介绍常见的采矿方法,如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解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第二章:矿产资源与勘探2.1 矿产资源概述介绍矿产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解释矿产资源的重要性和分布特点2.2 勘探技术介绍勘探技术的方法和工具,如地质勘探和地球物理勘探解释勘探技术的应用和重要性2.3 矿产资源评估介绍矿产资源评估的方法和指标解释矿产资源评估的意义和作用第三章:矿山设计与安全3.1 矿山设计概述介绍矿山设计的目标和方法解释矿山设计的重要性和影响因素3.2 矿山安全介绍矿山安全的基本要求和措施解释矿山安全事故的原因和预防方法3.3 矿山环境保护介绍矿山环境保护的原则和目标解释矿山环境保护的措施和实施方法第四章:矿山开采技术4.1 露天开采技术介绍露天开采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解释露天开采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4.2 地下开采技术介绍地下开采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解释地下开采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4.3 矿井通风与排水介绍矿井通风和排水的基本原理和设备解释矿井通风和排水的重要性第五章:矿产资源的开采与利用5.1 矿产资源的开采介绍矿产资源开采的基本方法和工艺解释矿产资源开采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步骤5.2 矿产资源的利用介绍矿产资源利用的方式和途径,如选矿和冶炼解释矿产资源利用的技术要求和工艺流程5.3 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介绍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解释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和实施方法第六章:矿山机械与设备6.1 矿山机械设备概述介绍矿山机械设备的分类和功能解释矿山机械设备在采矿工程中的重要性6.2 常用矿山机械设备介绍常见的矿山机械设备,如挖掘机、装载机和输送带解释每种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6.3 矿山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介绍矿山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解释矿山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第七章:矿山经济效益与投资分析7.1 矿山经济效益概述介绍矿山经济效益的概念和指标解释矿山经济效益的影响因素和评估方法7.2 矿山投资分析介绍矿山投资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解释矿山投资的评价指标和风险分析7.3 矿山项目的经济评估介绍矿山项目经济评估的方法和模型解释矿山项目经济评估的意义和作用第八章:矿山法律与政策8.1 矿山法律法规概述介绍矿山法律法规的分类和体系解释矿山法律法规的重要性and 作用8.2 矿山政策与管理介绍矿山政策的内容和目标解释矿山管理的组织和机构8.3 矿山法律纠纷与解决介绍矿山法律纠纷的类型和原因解释矿山法律纠纷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第九章:矿山安全事故与应急处理9.1 矿山安全事故类型介绍矿山安全事故的分类和案例解释矿山安全事故的原因和影响因素9.2 矿山安全应急预案介绍矿山安全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解释矿山安全应急预案的重要性和作用9.3 矿山安全事故的处理与调查介绍矿山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和调查方法解释矿山安全事故的处理原则和责任追究第十章:矿山未来发展趋势10.1 矿山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介绍矿山技术的创新领域和发展趋势解释矿山技术创新的意义和影响10.2 矿山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介绍矿山环境保护的现状和挑战解释矿山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策略10.3 数字矿山与智能化采矿介绍数字矿山和智能化采矿的概念和技术解释数字矿山和智能化采矿的优点和应用前景第十一章:矿山测量与导航技术11.1 矿山测量概述介绍矿山测量的目的和方法解释矿山测量在采矿工程中的重要性11.2 矿山测量仪器与工具介绍矿山测量中常用的仪器和工具,如全站仪和水准仪解释每种仪器和工具的工作原理和应用场景11.3 矿山导航与定位技术介绍矿山导航和定位的技术和方法,如GPS和激光扫描解释矿山导航和定位的重要性and 应用领域第十二章:矿山信息管理与数字化技术12.1 矿山信息管理概述介绍矿山信息管理的基本概念和目标解释矿山信息管理的重要性and 应用领域12.2 数字化矿山技术介绍数字化矿山的基本技术和方法解释数字化矿山的优点和实施步骤12.3 矿山大数据与应用介绍矿山大数据和的概念和应用解释矿山大数据和的意义和前景第十三章:矿山劳动管理与人力资源13.1 矿山劳动管理概述介绍矿山劳动管理的原则和目标解释矿山劳动管理的重要性and 挑战13.2 矿山人力资源管理介绍矿山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法和技巧解释矿山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and 实施策略13.3 矿山员工培训与发展介绍矿山员工培训的内容和目标解释矿山员工培训和发展的意义和作用第十四章:矿山合同管理与法律风险14.1 矿山合同管理概述介绍矿山合同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流程解释矿山合同管理的重要性and 目标14.2 矿山合同的签订与执行介绍矿山合同签订和执行的方法和技巧解释矿山合同签订和执行的注意事项和风险管理14.3 矿山合同纠纷与解决介绍矿山合同纠纷的类型和原因解释矿山合同纠纷的解决方法和途径第十五章:矿山项目的综合评价与管理15.1 矿山项目综合评价概述介绍矿山项目综合评价的目标和方法解释矿山项目综合评价的意义和作用15.2 矿山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介绍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流程和指标解释矿山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and 实施方法15.3 矿山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介绍矿山项目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管理方法解释矿山项目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and 实施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是《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的摘要,涵盖了从采矿学概述到矿山项目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等十五个章节。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

《采矿学电子教案》PPT课件一、前言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采矿工程设计能力和实践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采矿学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采矿工程问题,具备一定的采矿工程设计能力。
二、矿产资源与矿床2.1 矿产资源概述介绍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分布和评价方法。
2.2 矿床地质特征讲解矿床的形成、类型、地质构造和矿石性质。
2.3 矿产资源开发与保护讨论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强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三、矿井设计3.1 矿井概述介绍矿井的定义、分类、结构和功能。
3.2 矿井设计内容讲解矿井设计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内容,包括井筒、巷道、采场等方面的设计。
3.3 矿井设计实例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矿井设计的具体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四、矿井安全生产与管理4.1 矿井安全生产介绍矿井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措施和应急预案。
4.2 矿井安全管理讲解矿井安全管理的组织、方法和手段,包括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考核等。
4.3 矿井事故案例分析分析典型矿井事故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矿井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五、矿山环境与生态保护5.1 矿山环境问题介绍矿山环境问题的种类、成因和影响,如土地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等。
5.2 矿山生态修复讲解矿山生态修复的原则、技术和方法,强调生态修复的重要性。
5.3 矿山环境保护政策与法规解读矿山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让学生了解矿山环境保护的法律责任。
六、矿井通风与空调6.1 矿井通风概述介绍矿井通风的定义、作用、原理和通风方法。
6.2 矿井通风设计与计算讲解矿井通风设计的基本步骤、通风网络计算和通风设备选择。
6.3 矿井空调系统介绍矿井空调的作用、原理和常用空调设备及其选型。
七、矿井水文与防水7.1 矿井水文地质讲解矿井水文地质的研究内容、方法和矿井涌水的影响因素。
7.2 矿井防水与排水介绍矿井防水与排水的基本原则、技术和设备,以及防水排水工程的设计与施工。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一、第一章:采矿学概述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采矿学的定义、内容和作用。
b. 让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c. 让学生了解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教学内容:a. 采矿学的定义和内容。
b. 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c. 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采矿学的定义、内容和作用。
b. 互动法:引导学生掌握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c. 案例分析法:介绍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 教学资源:a. PPT课件:展示采矿学的定义、内容和作用。
b. 采矿学教材:提供采矿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c. 采矿技术发展案例:分析采矿技术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5. 教学评估:a.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采矿学基本概念和术语的理解。
b.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采矿技术发展历程和现状的认识。
c.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采矿学内容的掌握。
二、第二章:矿床及其成因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矿床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b. 让学生掌握矿床成因的理论及其主要类型。
c. 让学生了解矿床评价和选择的原则。
2. 教学内容:a. 矿床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b. 矿床成因的理论及其主要类型。
c. 矿床评价和选择的原则。
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矿床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b. 互动法:引导学生掌握矿床成因的理论及其主要类型。
c. 案例分析法:介绍矿床评价和选择的原则。
4. 教学资源:a. PPT课件:展示矿床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b. 矿床学教材:提供矿床成因的理论及其主要类型。
c. 矿床评价案例:分析矿床评价和选择的原则。
5. 教学评估:a.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矿床定义、分类和特征的理解。
b.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矿床成因的理论及其主要类型的认识。
c. 课后作业:巩固学生对矿床评价和选择原则的掌握。
三、第三章:矿区勘探与评价1. 教学目标:a. 让学生了解矿区勘探的方法和程序。
《采矿学基础》课件

探索采矿学的基础知识,了解其对人类的影响和价值。通过这个课程,掌握 全面的采矿学知识,包括各种开采方式、采矿工具和技术。
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
介绍采矿学课程的重要性和在人类历史上的 地位。
适用对象
介绍此课程的适用对象和人群。
学习目标
概述学习采矿学基础课程所达到的目标和成 果。
教材及参考书
列出此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和Leabharlann 考书目录,便 于学习。课程目标
1
学习采矿技术
2
了解和掌握各种采矿技术及开采方法。
3
掌握基础知识
了解采矿学的各种基础知识。
了解安全知识
了解采矿安全基础知识,保证人员和 设备的安全。
课程内容
采矿原理
介绍各种采矿原理和挖掘方法 和其应用。
采矿设备
了解各种采矿设备的类型、工 作原理和应用。
鼓励学生结合学习的各种采矿知识,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结语
1 感谢学生们
感谢大家学习此课程,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掌握采矿学基础知识。
2 误区和理解
此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采矿学基础,敬请科学理解,避免误区。
3 未来展望
采矿学将发展到更高的水平,我们希望你们都能成为此领域出色的专业人才。
矿产资源开采
探讨各种矿产资源的开采方法 和技术。
教学方法
1
讲解和示范
通过讲解和展示效果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各种采矿方法和技术。
2
互动实验
通过参观实验室和采矿设施实地探究采矿学知识。
3
小组讨论
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促进思想碰撞,达到知识互补、相互提升的目的。
学习资源
实验设施
介绍学校实验室和采矿设施的资源
《采矿学基础》PPT课件

8
⑤特厚煤层>6m。
第一部分 采矿基础知识
(3)矿岩按稳固性一般分为5级: ①极不稳固的 在没有支架或超前支架的支护情况下,顶板和 侧帮都不能有暴露面; ②不稳固的 允许有不大的暴露面(50m2以内),但要随回采 工作的推进立即支护; ③中等稳固的 允许有一定暴露面(50~200m2),随回采工 作的推进可以不立即进行支护; ④稳固的 允许有较大暴露面(200~ 800m2),一般不用支 护,在个别的地方要支护; ⑤极稳固的 允许有很大的暴露面(800m2以上),不须支护, 长期不垮。
• 结块性:给放矿、装矿和运矿(运输、搬运)等带来困难 • 含水性:巷道支护、采矿、放矿、运输、提升有较大影响。 • 碎胀性:给爆破补偿空间带来影响。一般坚硬矿岩的碎胀
系数为1.2~1.5。
精选ppt
10
第一部分 采矿基础知识
• 3)开采工艺有较大影响的矿岩物理力学性质:容重、块 度、碎胀性、含水性、结块性、稳固性以及强度、坚固性 等。
柱状、筒状、管状等几种。
●金属矿床以脉状及透镜状矿体较多, 煤体一般为层状。
精选ppt
5
第一部分 采矿基础知识
1)矿体的空间分布特征 • 矿体埋藏要素:
反映矿体的空间位置及尺寸的量。 主要有走向、倾向、倾角、厚度、延深。 厚度 垂直厚度
水平厚度
延伸 埋藏深度 赋存深度 垂高 斜高
精选ppt
6
第一部分 采矿基础知识
A.厚度和延深 B.埋22.矿体埋藏要素主要有( )。
A. 走向 B.垂高 C.斜高;
D.倾向 E. 厚度 F.延深
(02)27.中等稳固矿岩的允许最大的暴露面积为( )。
A.50m2以内 B.50~200m2
《采矿学》电子教案ppt共71页

2000
3 1
Ⅱ
0.6m
2100 4m
1750
900
3500
Ⅲ
Ⅲ ≮10m
≮ 20m
1—MDY-150采 煤机;
2 — SGB630/150 可 弯 曲 Ⅰ 刮板输送机;
3 — DZ-22 单 体 液压支柱;
4—HDJA-1000 铰接顶梁
Ⅱ
5—推移输送机 千斤顶;
6—运输平巷中 的输送机。
二、控顶排数
第二节 普采工艺方式
普采工艺方式—用机械化方法破煤、装煤、 输送机运煤和单体支柱支护顶板的采煤工 艺
一、 设 备 及 布 置
2100
2100
1050
≮20m
ⅠⅠ
6m
4 3
2
1150 1000 1000 1000 250 4400
ⅡⅡ
4
Ⅰ2
1
1000 250630 270 2150 1000 1000 250 4400
。。 5~10
1.2~1.5
。 65
(c) 三花眼
( ) 三角眼
1.2~1.5
2)炮眼的平距
煤层的硬度 顶梁长度 一般12m 每茬炮工作面进度0.81.2m 一般1.21.5m的钎杆 为保护顶板,保护支护,不使煤崩到采空 区,要合理装药
3)炮眼角度
平面上
与煤壁的水平夹角一般为5080。
为不崩倒支架,煤软时取大值,煤层硬时 取小值。
八、循环作业图表
采煤技术员要编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规程中要有:
正规循环作业图 劳动组织表 技术经济指标表 正规循环—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地完 成了循环作业图中规定任务的循环
炮采面四班交叉循环作业图
《采矿学》课程设计

采矿学课设计1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 (4)1.1矿井概况 (4)1.1.1 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 (4)1.1.2地形 (4)1.1.3气象 (5)1.1.4地震 (5)1.1.5经济概况 (6)1.2井田地质特征 (7)1.2.1 井田地质构造 (7)1.2.2 水文地质 (9)1.3煤层特征 (10)1.3.1煤质 (10)1.3.2瓦斯 (11)1.3.3 煤尘及煤的自燃 (11)2 采区、带边界及储量 (12)2.1采区边界 (12)2.2采区工业储量 (13)2.3采区可采储量 (13)2.3.1永久煤柱留设 (13)2.3.2矿井可采储量计算 (14)3 采区巷道布置 (14)3.1煤层地质特征 (14)3.1.1可采煤层情况 (14)3.1.2煤种及煤质变化 (14)3.1.3其他开采技术条件 (14)3.2采区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15)3.2.1确定采区走向长度 (15)3.2.2确定区段斜长和区段数目 (15)3.2.3煤柱尺寸的确定 (15)3.2.4采区上下山的布置 (16)3.2.5区段平巷的布置 (17)3.2.6联络巷道的布置 (17)3.2.7采区生产系统 (17)3.3采区车场形式选择 (18)3.3.1采区上部车场 (18)3.3.2采区中部车场 (19)3.3.3采区下部车场 (19)3.4采区采掘接替计划 (20)3.4.1采区主要巷道参数确定 (20)3.4.2确定采区生产能力 (22)3.4.3计算采区回采率 (22)4 采煤方法 (23)4.1采煤工艺方式 (23)4.1.1确定采煤工艺方式 (23)4.1.2 回采工作面参数 (24)4.1.3采煤工作面破煤、装煤方式 (24)4.1.4 各工艺过程安全注意事项 (35)5 矿井及首采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37)6课程设计总结与心得 (38)1矿井概况及井田地质特征1.1 矿井概况1.1.1 井田位置、范围和交通位置邑阳煤矿位于河北省武安市北部,以高村为中心,南距武安市约5km。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

《采矿学电子教案》课件第一章:采矿学概述1.1 采矿学定义解释采矿学的概念和定义强调采矿学的重要性和应用领域1.2 采矿工程的基本过程介绍矿床勘探和评价的方法和技术讨论矿井设计和开采方法的选择1.3 采矿工业的发展历程概述采矿工业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趋势强调现代采矿技术的进步和创新第二章:矿床地质学基础2.1 矿物和矿石的定义解释矿物的概念和特征介绍矿石的概念和分类2.2 矿床的成因和类型讨论矿床的形成过程和成因类型介绍主要矿床类型的特征和分布规律2.3 矿床勘探和评价方法介绍矿床勘探的技术和方法讨论矿床评价的指标和评价过程第三章:矿井设计与开采技术3.1 矿井设计的意义和内容解释矿井设计的意义和目的介绍矿井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步骤3.2 矿井开采方法的选择讨论矿井开采方法的选择原则和依据介绍常见的矿井开采方法和技术3.3 矿井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强调矿井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问题讨论矿井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和方法第四章:矿井通风与安全4.1 矿井通风的重要性与方法解释矿井通风的意义和目的介绍矿井通风的方法和技术4.2 矿井安全与事故预防讨论矿井安全的重要性和措施介绍矿井事故的类型和预防方法4.3 矿井紧急救援与应急预案强调矿井紧急救援的重要性和组织结构介绍矿井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方法第五章: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可持续发展5.1 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影响解释矿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和影响强调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必要性和意义5.2 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方法与技术介绍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方法和技术讨论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效果评估和监测方法5.3 矿区可持续发展与资源综合利用强调矿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介绍矿区资源综合利用的方法和策略第六章:矿床开采机械设备6.1 采矿机械设备的分类与功能介绍采矿机械设备的种类和功能强调采矿机械设备在采矿工程中的应用6.2 常用采矿机械设备的选择与使用讨论采矿机械设备的选择原则和依据介绍常用采矿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6.3 采矿机械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强调采矿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介绍采矿机械设备维护和管理的方法和技巧第七章:矿床开采工艺与技术7.1 矿床开采工艺的基本概念解释矿床开采工艺的概念和内容强调矿床开采工艺在采矿工程中的重要性7.2 矿床开采工艺的选择与运用讨论矿床开采工艺的选择原则和依据介绍常用矿床开采工艺的特点和应用范围7.3 矿床开采新技术与发展趋势强调矿床开采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介绍矿床开采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八章:矿床开采与环境影响8.1 矿床开采对环境的影响解释矿床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和问题强调矿床开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8.2 矿床开采环境影响的评估与控制介绍矿床开采环境影响评估的方法和指标讨论矿床开采环境影响的控制技术和措施8.3 矿床开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强调矿床开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介绍矿床开采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策略第九章:矿床开采中的安全生产9.1 矿床开采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解释矿床开采安全生产的意义和目的强调矿床开采安全生产的必要性9.2 矿床开采安全生产的措施与方法介绍矿床开采安全生产的措施和方法讨论矿床开采安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9.3 矿床开采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强调矿床开采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的重要性介绍矿床开采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处理的方法和技巧第十章:矿床开采的经济效益评估10.1 矿床开采经济效益的概念与指标解释矿床开采经济效益的概念和指标强调矿床开采经济效益评估的重要性10.2 矿床开采经济效益评估的方法与过程介绍矿床开采经济效益评估的方法和过程讨论矿床开采经济效益评估的注意事项10.3 矿床开采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优化强调矿床开采经济效益的提升与优化的重要性介绍矿床开采经济效益提升与优化的方法和策略第十一章:数字化与自动化采矿技术11.1 数字化采矿技术的基本概念解释数字化采矿技术的定义和发展背景强调数字化采矿技术在现代采矿工程中的应用11.2 自动化采矿设备与系统介绍自动化采矿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类型讨论自动化采矿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方法11.3 数字化采矿技术的挑战与未来发展趋势强调数字化采矿技术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预测数字化采矿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第十二章:矿床开采中的岩土工程问题12.1 岩土工程问题概述解释岩土工程问题的概念和内容强调岩土工程问题在矿床开采中的重要性12.2 岩土工程问题的评估与控制介绍岩土工程问题评估的方法和指标讨论岩土工程问题控制的策略和技术12.3 岩土工程问题的监测与治理强调岩土工程问题的监测和治理的重要性介绍岩土工程问题监测和治理的方法和实践第十三章:矿床开采中的水资源管理13.1 水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解释水资源管理在矿床开采中的重要性强调水资源管理的任务和目标13.2 矿床开采中的水资源评估与保护介绍矿床开采中水资源的评估方法和技术讨论矿床开采中水资源的保护措施和策略13.3 矿床开采中的水资源利用与循环利用强调矿床开采中水资源的利用和循环利用的重要性介绍矿床开采中水资源利用和循环利用的方法和技术第十四章:矿床开采中的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14.1 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的基本概念解释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的意义和目的强调废物处理与资源回收在矿床开采中的重要性14.2 矿床开采中的废物处理技术介绍矿床开采中废物处理的方法和技术讨论矿床开采中废物处理的效果评估和监测方法14.3 矿床开采中的资源回收与利用强调矿床开采中资源回收与利用的重要性介绍矿床开采中资源回收与利用的方法和技术第十五章:矿床开采的未来挑战与可持续发展15.1 矿床开采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强调矿床开采面临的挑战和问题讨论矿床开采问题的影响和解决方案15.2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解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强调可持续发展在矿床开采中的重要性15.3 矿床开采的可持续发展策略与实践介绍矿床开采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和方法讨论矿床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和案例分析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档涵盖了许多重点和难点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03 5
4109 5105
830 802
吕井3 816
815
4302
4303
837
833
4301 4304
18 吕51
吕9 吕38
南小5
砖水1 13
吕52 后殷2
吕19
9 8
45
819 818 817 1
吕17
吕18
吕33
吕34
吕35 14
39 吕36
820
2 3 o-16
834 822
方案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4)提高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
(5)提高和培养学生文字编写、计算和应用 CAD绘图的能力。
设计的基本要求
(1)必须满足设计任务书要求。
(2)严格遵守“设计规范”“安全规程”等有关 规定。
(3)主要技术决定正确、合理,主要参数(定性 和定量参数)的选取要有科学依据及严格论证。 (4)主要系统(特别是生产系统)畅通。
(5)绘制图纸 2H ——格网; H ——等高线; HB ——断层、钻孔等; B ——标注; 2B ——巷道。
(6)编制说明书
5.设计的要求
时间 图纸 说明书
绘图 版清认编询式晰真写问
提交
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达到下列目的:
(1)系统地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2)掌握准备巷道布置方案的步骤和方法。 (3)掌握煤层开采工艺、参数及工作面布置
吕47 吕45
吕49 吕43
吕32
吕25 吕30
吕22
林64
吕27
吕48
吕14
16 吕28
15
吕24 12
吕46
吕21
7
吕29
吕50
吕13
XZS1
835
吕4 37
吕26
吕8 6
4 吕3
4413 4401
10 804
801 803
吕23 4268
吕10
吕41 4213
4259 4252 吕42
4234
(2)评分标准 课程设计依据下列进行评分。 1出勤(天) 2态度 3方案 4说明书 5图纸 6课程设计答辩环节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谢谢大家
安全工程学院 采矿工程系
6)详细设计回采巷道方案(在草图上进行设 计)(1~2天)
7)编写说明书(贯穿始终)
采矿B101 采矿B102 采矿B103 采矿B104 采矿B106
41人 38人 43人 41人 23人
教室:10601 教室:10602 教室:10603 教室:10606 教室:10606
固定教室: 1、要求每天去教室做设计 2、保持教室卫生,排值日表 3、作息时间: 早上:8:00~11:30 下午:14:30~17:30 晚上:鼓励加班,凉快
(5)尽量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工艺、措施、 经验等。
(6)说明书条理清晰、思路清楚、逻辑性强,论 据充分、合理。
(7)图纸设计内容正确、布局合理。
设计内容与时间分配
1)分析地质条件(1~2天)
2)打印草图(1~2天)
4)详细设计准备方案(在草图上进行设计) (5~7天)
5)详细设计采区、盘区、带区车场(在草图 上进行设计)(2~3天)
821 吕54
840
吕16 827 吕44
吕40
22 林62
21
20 钱76
前12 17
40 46
吕39 49
吕37
84-2
824 823 范75-1
H80 130.92
H81 169.60
旧35
150
153.09
140 130
H46 120.79
140 150 160 170 180
H63 185.39
本次设计将涉及到下列课程的内容: 采矿学
本次课煤程矿设地计质的学内容与毕业 设计的第5-7章基本相近。
通风 是毕业设计的重点内容。
提升运输 设计过程中抓住重点,轻车 熟路。机械制图
AUTO-CAD
Etc.
2.设计的内容
说明 书部 分
矿井概述及井田地质特征 采区、盘区、带区)境界和储量 工作制度和设计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 准备方式—采区(盘区、带区)巷道布置 准备方案设计 巷道布置及生产系统 采区(盘区、带区)车场选型设计 采区(盘区、带区)主要硐室的布置 采煤方法:采煤工艺方式的确定
4255
15
吕2
807 809
4245
806 810
805
811 吕观02
831 812
832
836 吕55
吕12
4238 808
吕31
冷冻1
吕6 吕井6
5002
5008
5005
吕20
吕井4 吕井5
吕井2 吕井1
814 813
吕7 5012
4103
11 6012
4105
吕5
5102
4101
4102 吕11
130
150 160Biblioteka 160Y02 136.01
Y18 126.99
Y09 136.37
Y03 192.88
Y04 174.75
180170 Y08
162.24
Y07 159.03
Y05 143.60
Y06 133.25
Y10 143.32
Y11 137.63
Y16
H54 137.58
Y15 124.54
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 Technology
《采矿学》课程设计
动员会
—采区(带区、盘区)设计
安全工程学院 · 采矿系
OUTLINE
1 设计的目的 2 设计的内容 3 设计的重点 4 设计的次序 5 设计的要求
1.设计的目的
对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 对毕业设计的一种铺垫
图纸部分
采区平、剖面、工作面布置图
3.设计的重点
说明书部分 文字、图、表的格式 采区巷道布置 工作面(计算过程与插图)
图纸部分 手工绘图 CAD绘图
4.设计的次序
(1)准备工作
说明书 图纸 图板 铅笔(2H2B)
煤边格指断钻柱框网北层界孔线针线
(2)图纸
S7
36.67
3.77 -377.07
Y12
160.07 150 140
Y14 138.56
Y13 149.13
旧36 130.27
130
Y17 144.83
Y20 Y19 126.98 133.29
Y22 166.41 Y21
147.20
Y23 143.36
169 160.56
Y24 146.57
(3)计算储量
(4)采区、带区、盘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