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44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利用价值。

2. 使学生掌握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原则。

3.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种类与分布2. 森林的开发利用3. 森林的保护措施4.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政策5. 个人和社区在森林保护中的作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利用价值;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原则;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政策。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森林保护的具体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3. 利用小组讨论法,探讨个人和社区在森林保护中的责任与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森林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的作用和重2. 新课导入:介绍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利用价值。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保护措施。

4. 小组讨论:探讨个人和社区在森林保护中的责任与作用。

5. 总结:强调森林的开发和保护原则,提醒学生关注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一份森林保护计划。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了解当地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状况。

2. 邀请林业专家进行讲座,深入讲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知识。

3. 开展森林保护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森林资源种类、分布及利用价值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了解其对森林保护措施的理解。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森林保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确保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反思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使其更易于理3. 反思教学效果: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高教学满意度。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第一章:森林资源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森林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功能。

3. 认识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功能。

3. 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森林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通过图片和实例,展示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功能。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森林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关系。

评价方法:1. 学生阅读教材和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对森林资源重要性和功能的掌握程度。

第二章:森林资源的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

2. 掌握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3. 认识森林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

2. 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3. 森林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森林资源合理利用的原则。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森林资源利用对环境的影响。

评价方法:1. 学生阅读教材和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对森林资源利用方式和原则的掌握程度。

第三章:森林资源的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森林资源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2. 掌握森林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3. 认识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2. 森林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3. 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森林资源保护的原因和意义。

2.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森林资源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评价方法:1. 学生阅读教材和参与小组讨论的表现。

2. 学生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原因和意义的理解程度。

第四章: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概念。

2. 掌握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保护的原则。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包括木材、非木质产品和生态服务等方面。

2. 使学生掌握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教育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木材、非木质产品和生态服务。

2.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就地保护、迁地保护、法制教育和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3.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保护,学生如何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森林资源为例,让学生了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现状,引发学生对森林开发和保护的思考。

2. 课堂讲解:讲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措施,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实践。

4. 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实际情况,提出森林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的解决方案。

六、教学评估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提出的森林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的解决方案。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知识。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2. 案例材料:提供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案例,供学生分析和讨论。

3. 参考书籍和论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以加深对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理解。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本节课计划安排2课时,共计45分钟。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第一章:森林资源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森林的概念、分类和分布。

使学生掌握森林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1.2 教学内容森林的定义与分类森林资源的种类与价值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1.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展示、案例分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森林资源。

1.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森林的定义与分类。

新课导入:讲解森林资源的种类与价值。

案例分析: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对森林资源的认识和看法。

第二章:森林开发利用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森林开发的方式和利用途径。

使学生认识到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森林开发的方式与利用途径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意义2.3 教学方法采用实例讲解、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森林开发利用的方式。

2.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森林开发的方式与利用途径。

新课导入:讲解合理开发森林资源的意义。

实例讲解:分析森林开发利用的实例。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合理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

第三章:森林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森林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3.2 教学内容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森林保护的措施和方法森林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意义3.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3.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森林破坏的现象。

新课导入:讲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析森林保护的措施和方法。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如何实现森林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章: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政策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使学生掌握我国的森林保护政策。

4.2 教学内容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我国森林保护的政策与措施4.3 教学方法采用数据展示、政策解读等方法,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与保护政策。

4.4 教学步骤引入:通过展示数据,引导学生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掌握森林资源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破坏原因及保护措施,增强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保护和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1 森林资源的种类1.2 森林资源的价值1.3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方式2. 森林资源的破坏原因2.1 自然因素2.2 人为因素3.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3.1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3.2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3.3 公众参与森林资源保护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破坏原因及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的价值评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森林资源案例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 采用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以我国森林资源现状为话题,引发学生对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思考。

2. 讲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介绍森林资源的种类、价值及开发利用方式。

3. 分析森林资源的破坏原因:讲解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4. 讲解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介绍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讲解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和公众参与森林资源保护的方式。

5.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森林资源案例,让学生分析其开发和保护措施。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森林资源破坏的原因及保护措施,分享讨论成果。

7.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破坏原因及保护措施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学生对森林资源保护问题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掌握森林资源的多种利用方式。

2. 让学生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认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森林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问题。

2. 使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

3. 利用多媒体展示,增强学生对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认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学素材。

2. 收集一些关于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森林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教学内容:a.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介绍木材、非木材、旅游等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

b. 森林资源的保护:讲解森林资源保护的意义,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认识和观点。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森林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对森林资源的影响。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进行课外调查,了解当地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情况。

2. 邀请相关部门专家或环保组织成员,进行专题讲座或座谈会,增加学生对森林资源保护的认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积极性。

2. 作业评价: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其对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际应用能力。

3. 课外调查报告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外调查中的参与度、观察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后续教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44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教案:44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1 / 11[目标定位]1•应。

2•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及雨林被毁的原因和雨林保护的必要 性和措施。

一、 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1. (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

(2>生态价值: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① __________________ 、保持 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② _______________ 、繁衍物种 和维护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森林分布:现存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热带 雨林地区。

二、 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集中分布区:非洲⑤域、东南亚地区、南美洲亚马 孙河流域。

2. 全球环境效应(1>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大气中的⑥ ________________ 衡,有“地球 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⑦ _______ 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 .雨林生态的优越性:体现在高温多雨的气候和旺盛的⑧ ______________ 方面。

2 .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⑨ _________ 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四、 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致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口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 发展需求。

2 .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1>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 ;(2>?__________ ; (3>开辟大型? _________ ; (4>采矿、修路、城镇 建设。

3. 巴西政府关于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的计划(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 __________________ ; (3>借助外 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第一章:森林资源概述1.1 森林资源的定义和分类1.2 森林资源的重要性1.3 森林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第二章:森林的开发利用2.1 木材的采伐与利用2.2 非木质资源的开发2.3 森林旅游的开发第三章:森林资源的保护3.1 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与破坏3.2 森林保护的重要性3.3 森林保护的措施第四章:森林生态系统服务4.1 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4.2 森林生态系统与人类生活的关系4.3 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第五章:可持续森林管理5.1 可持续森林管理的概念5.2 可持续森林管理的目标和原则5.3 可持续森林管理的实践案例第六章: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1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则6.2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践6.3 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案例分析第七章: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与法律7.1 森林资源保护的国内政策与法律7.2 森林资源保护的国际合作7.3 森林资源保护的法律案例分析第八章:森林火灾的管理与预防8.1 森林火灾的原因与危害8.2 森林火灾的预防措施8.3 森林火灾的应对与处理第九章:森林生态补偿机制9.1 森林生态补偿的概念与原理9.2 森林生态补偿的实践与案例9.3 森林生态补偿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森林教育的推广与应用10.1 森林教育的意义与目标10.2 森林教育的方法与实践10.3 森林教育的案例分析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森林资源概述补充说明:此环节需要重点理解森林资源的广义和狭义定义,以及不同类型的森林资源,如何区分和理解各种森林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二、森林的开发利用补充说明:此环节需要重点理解木材采伐的技术和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利用木材资源,避免过度采伐和浪费。

三、森林资源的保护补充说明:此环节需要重点理解森林保护的必要性,了解森林破坏带来的环境和社会问题,提高学生对森林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四、森林生态系统服务补充说明:此环节需要重点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各种功能,包括碳汇、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等,以及这些功能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在我国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森林的开发和利用方法,以及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种类和分布2. 森林的开发和利用3. 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4.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5. 实例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森林的开发和利用方法,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例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森林资源的直观认识。

2. 利用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3.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森林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2. 课堂讲解:讲解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森林的开发和利用方法,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3. 案例分析: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让学生深入理解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

5. 总结:对课堂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案示例: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及其在我国的重要性。

使学生掌握森林的开发和利用方法,以及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教学内容:森林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森林的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例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种类、分布,森林的开发和利用方法,森林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措施。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实例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对森林资源的直观认识。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掌握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 使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提高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环保行为。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 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3. 森林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森林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森林资源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实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森林资源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关注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森林的必要性。

2. 讲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讲解森林资源的重要作用。

3. 讲解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介绍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和技术方法,分析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4. 讲解森林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介绍森林资源管理体系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森林资源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5.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实例,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就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案例分析评估: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思考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分析、综合和创新思维。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包括沟通、协调和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进行教学反思,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教学方法和内容的适宜性,学生的反馈,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认识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2. 使学生掌握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的方法,提高环保意识和资源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 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

三、教学难点1.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

2.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价值。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森林区域为例,分析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森林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3. 利用多媒体展示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例,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五、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概念和分类讲解森林资源的定义,介绍森林的种类和特点。

2.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分析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如木材、非木质产品等。

讲解森林资源开发的原则和措施,如可持续开发、科学规划等。

3. 森林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介绍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如保持水土、减缓气候变化等。

讲解森林资源保护的方法,如立法保护、生态修复等。

4.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和价值分析森林生态系统的功能,如生物多样性维护、水源涵养等。

讲解森林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5.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和现状。

分析我国森林资源面临的问题,如过度开发、森林退化等。

六、教学内容6. 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探讨如何在开发森林资源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分析森林资源管理、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具体措施。

七、案例分析:森林资源的破坏与恢复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导致的生态破坏。

讨论森林资源的恢复策略和生态修复技术。

八、课堂讨论:森林资源保护的公众参与引导学生讨论森林资源保护中公众的角色和责任。

探讨如何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九、实践活动:设计森林保护宣传材料学生分组设计森林保护的宣传海报、标语或小册子。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认识森林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森林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 森林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措施3.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措施。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开发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森林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性。

2.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森林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森林资源。

2. 讲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介绍木材、药材、食物等方面的开发利用。

3. 讲解森林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措施:阐述森林生态功能,介绍保护措施如限额采伐、植树造林等。

4. 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现状及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森林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围绕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探讨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6. 总结与反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教案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活动1.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看法,以及在生活中是如何实践的。

2. 案例分析:选择一个或多个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成功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并从中学习。

3. 角色扮演:让学生分组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政府官员、林农、环保专家等,讨论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平衡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于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以及提出的解决方案的可行性。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掌握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方式。

2. 让学生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森林保护行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了解木材、非木材资源的开发方式及其影响。

2. 森林资源的保护:掌握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了解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带来的问题。

3. 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政策和措施:学习我国的林业政策、法律法规,了解森林资源保护的具体措施。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森林保护的重要性,我国森林资源保护政策和措施。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学生对森林资源保护的实际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实例讲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图片、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森林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课堂讲解:讲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分析森林资源过度开发和破坏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4.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保护森林资源的建议。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森林资源保护的必要性,布置课后作业。

课后作业:1. 了解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措施,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践行森林保护。

2. 调查周围森林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现状,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观察学生对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评价学生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和森林资源过度开发破坏后果的认识。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掌握森林资源的多种利用方式,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 培养学生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使学生理解保护森林的重要性。

3.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能够理解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平衡。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材积利用、非材积利用、生物量和生产力。

2. 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经营:轮伐期、主伐、抚育采伐、更新采伐。

3. 森林资源保护:天然林保护、人工林建设、退耕还林、森林火灾预防。

4. 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实例分析。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可持续经营,以及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以及如何实施有效的森林资源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可持续经营的概念。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平衡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实施森林资源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五、教学准备1. 教材:《高中地理》相关章节。

2. 辅助材料:相关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案例资料。

3.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森林资源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森林资源的关注,导入新课。

2. 讲授新课:讲解森林资源的利用方式、可持续经营的概念,以及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平衡的重要性。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实施森林资源保护措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5. 总结新课:总结森林资源的利用与保护,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七、课堂练习1. 根据所学内容,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结合实例,分析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平衡。

八、课后作业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和措施。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检查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

高中地理专题: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掌握森林资源的多种经营方式。

2. 使学生认识到森林保护的重要性,了解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

3. 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1.1 森林资源的种类及特点1.2 森林资源的开发方式1.3 森林资源的利用技术2. 森林保护的重要性2.1 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2.2 森林资源的脆弱性2.3 森林保护的意义3.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3.1 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及特点3.2 我国森林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3.3 我国森林资源的保护政策及实践三、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我国森林资源为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森林的开发和保护。

2. 利用多媒体手段,展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探讨森林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森林景观图片,引起学生对森林资源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课。

2. 讲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介绍森林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开发方式,讲解森林资源的利用技术。

3. 分析森林保护的重要性:讲解森林生态系统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森林资源的脆弱性及保护的意义。

4. 讨论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措施:分析我国森林资源的分布、特点,讨论我国森林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保护政策。

五、课后作业1. 列举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

2. 调查身边森林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结合课堂讲解,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及其技术。

2. 学生能够理解森林保护的重要性,并认识到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及保护的紧迫性。

3. 学生通过案例分析和分组讨论,能够运用地理知识提出保护森林资源的合理措施。

4.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学生理解与应用所学知识能力的依据。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本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森林保护行动的积极性。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 森林生态系统特点3. 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4. 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5. 环保意识与森林保护行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森林生态系统的特点,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2. 教学难点: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环保意识与森林保护行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 运用讨论法,让学生探讨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3. 采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森林保护行动的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森林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森林资源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介绍我国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分析森林资源利用中的问题。

3. 讨论环节:让学生探讨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

4. 情境教学:设置森林保护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环保建议,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森林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森林保护行动。

教案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对森林生态系统特点的掌握情况。

3. 评价学生对森林资源保护重要性的认识。

4. 评价学生对人类活动对森林生态系统影响的理解。

5. 评价学生环保意识的提升和参与森林保护行动的积极性。

七、教学资源:1. 森林资源图片和案例资料。

2. 森林生态系统特点的相关文献和视频资料。

3. 森林保护行动的实例子。

4. 环保意识培养的互动活动材料。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掌握森林资源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提高学生参与森林保护的行动能力。

3. 通过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

二、教学内容:1. 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了解森林资源的种类、开发利用的方式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2. 森林资源的保护:学习森林资源保护的意义、措施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

2. 教学难点: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的必要性。

2. 通过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图像和视频,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森林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新课:讲解森林资源的种类、开发利用的方式及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实例,让学生深入理解相关知识。

4. 课堂讨论:让学生讨论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环保观念。

5. 总结与反思:总结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列举出森林资源的主要种类及其开发利用方式。

2. 学生能够理解森林资源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

3. 学生能够掌握森林资源保护的意义、措施和方法。

4. 学生能够分析具体的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实例。

5. 学生能够提出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七、教学资源:1. 森林资源图片和视频。

2. 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案例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每课时45分钟)。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文

高中地理森林的开发和保护教案范文

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掌握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3)能够分析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利弊。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了解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不同观点;(2)运用案例分析,分析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实际效果;(3)运用辩证思维,分析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利弊。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增强学生对森林资源的保护意识;(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3)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森林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3)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利弊分析。

2. 教学难点:(1)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平衡;(2)森林资源保护的实际操作。

1. 讲授法:讲解森林资源的基本概念、开发和利用的方法、保护措施等;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效果;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利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4. 实践活动法: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环境,提出森林资源的保护措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森林资源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和当前面临的问题;2. 讲解森林资源的基本概念、开发和利用的方法、保护措施等;3. 分析具体的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实际效果;4. 组织学生讨论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利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5.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整理笔记;3. 收集有关森林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资料,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概述森林资源的不同开发方式及其影响;(2)学生能列举森林资源保护的主要措施;(3)学生能分析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的案例,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2.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2)学生通过案例分析,提高问题解决和批判性思维能力;(3)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实践操作和环境保护意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44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目标定位] 1.了解森林的生态环境效益及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

2.理解雨林生态的脆弱性及雨林被毁的原因和雨林保护的必要性和措施。

一、森林资源的作用与现状1.(1>经济价值:重要的自然资源。

(2>生态价值:调节气候、稳定大气成分、①__________、保持水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②________、繁衍物种和维护③__________________。

2.森林分布:现存原始森林集中分布在④________________和热带雨林地区。

二、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集中分布区:非洲⑤__________流域、东南亚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

2.全球环境效应(1>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大气中的⑥__________平衡,有“地球之肺”之称。

(2>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⑦____平衡。

(3>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三、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雨林生态的优越性:体现在高温多雨的气候和旺盛的⑧____________两方面。

2.雨林生态的脆弱性: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⑨________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

四、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导致雨林被毁的根本原因:⑩__________和贫困以及由此产生的发展需求。

2.雨林被毁的直接原因:(1>过度的焚耕开垦(迁移农业>;(2>⑪__________;(3>开辟大型⑫__________;(4>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3.巴西政府关于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的计划(1>修建亚马孙横贯公路;(2>⑬________________;(3>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

五、雨林的前途1.开发还是保护(1>保护:从全球利益和⑭________利益考虑。

(2>开发:利于当地人在短期内提高生活水平。

2.保护措施(1>鼓励⑮__________的开发方式,如雨林观光、生态旅游等。

(2>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⑯________________。

(3>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4>设立国际基金,使当地从管理和保护中获益。

(5>森林选择性采伐与⑰______________相结合。

(6>加强雨林⑱____________的建设,减少移民和农耕进入雨林区的机会。

【问题思考】1.说一说:有人说森林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

下面一些形象比喻,请说出各蕴含了森林的哪一种环境功能:A.天然“净化器”;B.天然“吸尘器”;C.天然“蓄水池”;D.天然“绿色卫士”;E.天然“消声器”;F.天然“美容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想一想:有人说热带雨林是“长着森林的绿色沙漠”,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如果你是当地农民或伐木工人、当地政府官员、跨国公司木材供应商、欧洲发达国家首脑、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官员、巴西环保部门官员,你认为应怎样开发和保护巴西热带雨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探究点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西环境部2008年1月1日公布的报告称,巴西亚马孙热带雨林去年损失的森林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相当于瑞士国土面积的一半。

材料二亚马孙平原大气环流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的垂直运动>材料三雨林破坏对环境的影响示意图(1>材料二A处降水类型是,据研究,该地区地表水的直接蒸发量很小,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2>来自本地区的水汽上升冷却降到地表,相当于亚马孙河流域总降水量的50%,另外50%的降水量来自哪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图中右侧是未受破坏的雨林,树林覆盖使土壤免受和。

树木要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物质,可以靠不断形成的经微生物分解为营养物质,归还给土壤,又供植物利用,使森林资源得到。

(4>材料三图中左侧大量的雨林遭到采伐,结果降水直接到达失去保护的地表,会使作用增加,导致。

没有了树木,____________逐渐减少,树木失去营养源,可能造成森林退化、土壤侵蚀、________灭绝等严重问题。

(5>近年来,亚马孙河流域某些地区降水量减少约20%,其原因是什么?虽然降水量减少了,但流入河中的水量及洪水反而增加了,其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1.亚马孙雨林具有的全球环境效应(1>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

作为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调节全球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可影响地球上的碳氧平衡。

雨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从而深刻影响地球上的碳氧平衡,被人们称为“__________”。

(3>调节全球的水平衡。

雨林还能吸纳、滞蓄大量的水分,并通过______、蒸腾作用来促进全球的水循环,调节全球的水平衡。

(4>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和人类医学宝库。

雨林生物基因库是人类药品原料的重要来源和医学研究的宝库。

2.亚马孙热带雨林系统复杂而脆弱雨林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生态系统,但也是一个脆弱的生态系统。

土壤贫瘠,________的分解循环旺盛。

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地表由于缺乏植被保护,________迅速被径流带走,土壤肥力急剧下降,____________难以恢复,整个系统就会陷于崩溃。

探究点二热带雨林的开发与保护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世界人口的增长,对耕地、牧场、木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导致对森林的过度采伐和开垦,使森林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

亚马孙地区平均每5秒钟就有差不多一个足球场面积大小的森林消失。

热带雨林的减少主要是由于烧荒耕作、过度采伐、过度放牧和森林火灾等,其中烧荒耕作是首要原因,占整个热带森林减少面积的45%。

亚马孙热带雨林被非法砍伐的树木占全部砍伐量的80%。

材料二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1>将下列内容的代号填在图中相应的空白处。

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农田④水土流失⑤文明衰落(2>玛雅农业生产的模式是典型的“刀耕火种”式“迁移农业”,从图中可以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要________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就不可避免地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4>当前造成亚马孙雨林毁坏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分别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5>国际社会和巴西政府正在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反思归纳】1直接原因开辟大型农牧场;________伐木;过度的________农业;采矿、修路、城镇建设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而导致的发展需求2.一、选择题1.下列生态系统中最脆弱的是 (> A.海洋 B.草原 C.雨林 D.湿地2.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雨林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这里雨林被毁的原因是 (>A.自然灾害 B.过度的城市建设C.商业性伐木及迁移农业 D.环保意识差3.亚马孙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A.能够吸纳和调节大量降水B.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C.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D.能涵养水源,净化水质4.热带雨林对当地水循环的影响主要表现为(>A.为降水提供了50%的水汽来源,是当地水循环的重要环节B.大量水汽被带离了雨林地区,减少了当地的降水C.水循环水汽主要来自海洋,跟热带雨林没有关系D.热带雨林能储存大量的水分,会减少当地的水循环亚马孙热带雨林是地球上现存面积最大、保存比较完整的一片原始森林,其中60%分布在巴西境内。

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巴西政府对亚马孙地区大规模开发计划的实施,这片雨林的前景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据此回答5~6题。

5.大面积的砍伐森林有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是(>①空气中CO2浓度增加②造成臭氧层空洞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④许多物种灭绝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6.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养分主要储存在植物体内②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③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④养分再循环的速度缓慢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据2009年11月5日《人民网》报道:来自巴西利亚的消息,由于人为的破坏活动,巴西亚马孙原始森林9月份消失了400平方千M。

当年1~9月共有2 855平方千M的亚马孙原始森林被破坏。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7~8题。

7.对亚马孙热带雨林造成严重破坏的主要原因是(>A.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B.粗放的畜牧经营方式C.滥捕滥杀野生动物 D.过度引水灌溉8.亚马孙地区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比刚果盆地更大,原因有(>①西高东低的地形,有利于东南风的深入②受暖流的影响③受寒流的影响④纬度低,热量充足⑤平原面积宽广A.①③④ B.①②④C.②④⑤ D.①②⑤在8 000年前,地球上大约有61亿公顷森林,近1/2的陆地被森林覆盖。

目前,地球上仅存有39亿公顷森林和12亿公顷的稀疏林。

被破坏的世界森林面积估计每年在1 000万公顷以上,许多著名的“森林之国”(如泰国>已名存实亡。

早在1977年,泰国已从木材出口国变为木材进口国,泰国呵叻高原葱郁的森林已不复存在,裸露出砖红色的土壤,水土流失十分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