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
《第10课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公开课教案
《第10课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公开课教案学情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的时期。
本文主要学习孔子的思想及教育理论,并能学习书中各家主要学说及其应用。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2.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分析出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3.了解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进行探究式学习。
2.同学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收集有关资料。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如何帮助学生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教学方法:引导学习法、提问法、启发归纳法。
指导学习法:通过导入让学生对以前诸子百家中的人物进行回顾,然后设疑让学生看书思考回答问题,并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
教具准备:直尺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56年,中共中央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确定为繁荣和发展我国科学文化事业的方针,“双百”方针对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起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也曾经出现过这样一个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我们把它称为“百家争鸣”。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这个历史时期。
新课:导语:“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有一个人起了重要作用,他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重要学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创办私学,使私人办学兴盛,为诸子百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条件。
他就是孔子。
一、孔子(板书)设疑:你们在语文课上已经学过《论语》,课本上是如何评价孔子的?1.伟大的思想家(板书)设疑:通过课前预习和查阅有关资料,你能说出孔子的主要思想吗?“仁”“礼”(板书)阅读:关于“仁”“礼”思想的具体含义。
10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原作名:变革的时代活跃的思想)〖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教学内容孔子----伟大的思想家仁:社会人群要互相敬爱、谦让、和谐相处。
礼:人们的言行举止要符合社会规范。
伟大的教育家引导学生回答出孔子在办学思想、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等方面相关论述,联系现实学习情况,指出孔子教育思想影响的深远性。
归纳出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再由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谈谈孔子教育思想对现实教与学的积极影响。
百家争鸣了解诸子百家中“儒、法、道”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
并通过对其思想内容的积极性和消极性的认识,树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引导学生归纳出儒、法、道三家的思想特征。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各学派思想主张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教材首先归纳出各学派的主要思想。
通过讨论分析儒、法、道三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在此基础上,分为三组,分别以儒、法、道的思想主张进行辩论,再现百家争鸣情境。
课堂小结由教师指导(以探讨方式提出参考意见,不做最后结论)、学生参与(允许提出不同意见),从两方面进行小结:1.诸子百家中儒、法、道三家学派思想的积极性和消极性。
2.流传至今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是集诸子百家所长形成的,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源泉。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word教案 (6)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教 学目标
1.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2.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教学重点
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教 学难点
如何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 ,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教学用具
多媒体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3.战国时期,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
A.各国的变革
B.士人的四处游说
C.阶级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
4.孔子的言行由他的弟子整理成下列哪本书?()
A.《道德经》B.《尚书》
C.《论语 》D .《春秋》
5.“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
复备栏
一、导入新课
1、引导学生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知识
2、组织学生讲述收集到的 孔子或诸子百家的故事。
二、自学质疑
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指导-----基础史实。
三、交流展示
展示自学成果
四、互动探究
见《学习指导》----体验探究
五、矫正反馈
(一)选择题
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属于()
A.孔子“仁”的学说
B.墨子反对不义战 争
C.孟 子“民贵”“君 轻”
D.韩非子加强中央集权
2.下列关于孔子思想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就是要爱人,体贴别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休养
历史第10课教学设计
附:课堂教学活动实录片断课间短剧(一)孔子讲学学生甲饰孔子众学生饰弟子(孔子出场,稳重大方,边捋胡子)(众弟子安静)众弟子:孔先生早!孔子:(摇头,叹气)当今世风纷乱,要治理好天下,我认为只有两个字——“仁”和“礼”!(一弟子站起,拱手问道)弟子:请问孔子先生,什么叫“仁”和“礼”呢?孔子:(点头,微笑)这个问题提得好。
“仁”就是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互相谦让,和睦相处。
“礼”就是人的行为规范要符合社会要求。
另一弟子:弟子不明白。
怎么样才能做到“仁”?孔子:仁者爱人,不但要爱自己的亲人,也要爱天下所有的人。
自己不息意做的事情,(摇手)千万不可强加于人。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此乃仁也。
另一弟子:那请问怎样才能做到“礼”呢?孔子:(捋胡子)不同阶层的人要加强个人修养。
国君要有国君的风度,大臣要有大臣的忠诚,长辈要有长辈的表率,晚辈要有晚辈的顺从。
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这样人人循规蹈矩,岂不天下太平!众弟子:弟子明白了。
(二) 因材施教学生甲饰孔子学生乙饰子路学生丙饰曾参孔子:(在书书书塾席地而坐,正津津有味地看书)子路:(匆匆忙忙地跑进来,停不住脚步撞在书桌上,把桌子上的东西全弄翻了,简也掉在地上)孔子:(把手中的竹简放下)子路,何以如此匆忙,是否有要事找我?子路:(气喘吁吁地)孔先生,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请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去否?孔子:(严肃地看着他,摇了摇头)请三思而行,考虑清楚再去。
子路:(点了点头,急急忙忙地冲了出去)孔子:(捧起刚才未读完的竹简,又细细地品味起来,无意中看到曾参在门口踌躇地走着)曾参,你有什么事找我?曾参:(吞吞吐吐地说)我,我有一件事想请教您,有一个诸侯国的国王,想找学生去当大夫,学生不知是去还是不去。
孔子:(毫不犹豫)快去,快去,不要耽误了时间。
子路:(又冲进书塾)我和曾参的问题一样,为什么您的答复却不同?孔子:(面带微笑,点了点头)曾参性子慢,做事诸多犹豫,我叫他快去,是不想他错失了良机。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导学案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导学案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学习目标】1、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2、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
3、分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初步接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
【课前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50-51页“孔子”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1、孔子是春秋末年鲁国人,是我国伟大的________家,________家,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
在思想上,孔子提出_______和______。
在教育方面,孔子主张___________。
孔子死后,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论整理成___________一书。
请你认真阅读教材51-52页“百家争鸣”一目的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并回答下列问题: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学派代表人物相关著作思想内容儒家道家墨家法家【课堂探究】1、材料“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1)该材料是谁说的?
2)是什么学派的创始人3)他在政治上主张什么?有何影响?
4)在思想上有何贡献?2、战国时代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出现这种现象?
3、你的疑点、难点。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陈晓芳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学习,了解孔子的要紧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做出的奉献。
2.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结合往常所学知识分析出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3.了解诸子百家的要紧派别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过程与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进行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成就,增进民族自豪感。
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等学术大师在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摸索、制造性探究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一辈子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养,鼓舞自己努力学习、积存知识,在改革和创新的时代中大展宏图。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要紧思想成就。
教学难点:关心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关心他们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教材分析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的时期。
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庞大的阻碍,在我国文化进展史、世界文化进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们的政治主张及治学方法,今天仍闪耀着聪慧的光芒,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各家各派在并立中互相辩驳,在辩驳中相互吸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进展,为以后地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源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各位同学,在往常的学习中我们差不多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并逐步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乱频仍。
而贯穿整个时代的是奴隶制度的没落和消亡,各国纷纷“变法”,新兴的地主阶级异军突起,封建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日趋繁荣,能够说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
社会变革促使那些有识之士去深入摸索当时的种种社会问题,提出如此或那样的学说和主张。
因此科学文化出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思想、军事、科技、文学各个领域英才辈出,他们中许多人至今还为中国嬴得世界的瞩目与尊敬。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学案
班级: 学生姓名: 《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自学探究学案 编辑: 审核:苇元沟中学初一历史小组答案写在背面,标清题号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认定目标】1、 学习目标:了解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分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
2、 学习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3、 学习难点:帮助学生分清各派政治主张。
【自主学习】(相信自己就一定行!)简介:,名_____,字_____,是_____末年鲁国人,地位:我国伟大的_______家,_______ 家,______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成就:_______和______。
1.孔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育成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死后,他的学生把他的言论整理成___________一书。
2、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学派 代表人物 相关著作 思想内容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共同探究】(各抒己见,达成共识,有你课堂才会更精彩)战国时代我国思想领域出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这个时期会出现这种现象? 【课堂训练】(积极主动,展示风采)1.在“诸子百家”中,儒家学派对后世影响最大,这一学派的创始人是 ( ) A .孔子 B.老子 C.墨子 D.韩非子2.人类希望和平安宁,温馨和谐。
中国的《道德经》被称为世界上除《圣经》以外发行量最大的“畅销书”。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北师大版1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目标:⒈知识与能力明白孔子开辟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要紧思想;分析百家争鸣的时期背景,初步接触“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哲学观点。
⒉进程与方式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或自主阅读、或试探讨论,了解孔子的要紧思想,探讨孔子言论对现实生活的阻碍;搜集孔子、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等各派学说的资料,在课上就班风建设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成绩,增进民族自豪感。
②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等学术大师在那时社会变革的时期,勇于独立试探、制造性探讨的勇气和精神,确立踊跃进取的人一辈子态度,形成勇于表达思想,尊重他人意见的个人素养,鼓舞自己尽力学习、积存知识,在改革和创新的时期中大展宏图。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要紧思想成绩。
教学难点:帮忙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帮忙他们熟悉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期的产物。
教学方式:谈话法表格归纳法历史短剧演出法辩论赛教学进程:导入:(谜语、温习导入法)同窗们,在学习新课之前教师要先考考大伙儿(弄笑猜谜:黑人谜底:墨子 / 女扮男谜底:庄子 / 父亲谜底:老子 / 找儿子谜底:荀子 / 儿子的儿子谜底:孙子/)大伙儿明白他们都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吗?——春秋战国。
春秋战国的时期特点(背景):生产力进展(牛耕和铁耕具的作用)→引发社会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确立)→为思想文化的活跃提供了自由的空间(诸子百家、百家争鸣)。
教学新课:一、孔子师:孔子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我想很多人都会说是“圣人”啊,那么同窗们对这位“圣人”了解多少呢?学生活动若是要为孔子制作一张名片的话,该如何介绍呢?——简介孔子(备注)名丘,字仲尼,春秋末年鲁国人。
儒家学派的开创人,中国古代闻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中国思想文化的要紧代表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之一。
⑴伟大的思想家①“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相互敬爱,彼此谦让,和睦相处。
《10.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
《10.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10.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学设计作者:王国庆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状况: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
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
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如下处理:1.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的背景阐述同样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教学目标】知道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孔子的教育思想,并联系已学过的知识或自主阅读、或思考讨论,更深层次理解其思想。
分析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了解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引导学生填写诸子百家简表。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成就,增进民族自豪感,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鼓励自己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图。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难点: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帮助他们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PPT;制作相应的教具:孔子的名片、诸子百家的表格;搜集孔子思想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提前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大致了解不同学派的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导入:老师手拿孔子画像,提问:同学们认不认得这位看上去很慈祥、很睿智的先人是谁?(回答:孔子;如不会回答,稍作提示,姓孔)。
他可是世界闻名的大思想家和大教育家。
前几年他被英国剑桥大学评为影响世界历史100名人里中国人的第一位。
老师刚刚还看到一则报道,全球目前有300多个孔子学院,遍布81个国家。
那为什么孔子有这么大的魅力,有什么思想值得我们好好学习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近距离了解孔子、孔子的思想和孔子所处的那个时期的其他伟人。
大家有没有兴趣?(回答:有)设计意图:图片的展示让学生对孔子这位人物有了最直观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思维能迅速的活跃起来。
新授:一、孔子同学们热衷于追求时尚,例如李宇春,有的同学就能很快报出她的出生年月、爱好、星座等一连串信息,孔子这么有名,可是这么大的一张名片上却有这么多信息一片空白。
谁能告诉我信息的内容是什么。
(等学生举手)书本上有个地方有孔子详细的信息,给大家一小段时间看谁先找到并且能巧妙记住这些信息。
我这有个小游戏,谁愿意来把正确信息找到并粘贴到这张名片里,使孔子周游世界、家喻户晓。
初一上册《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设计
[教师引导]“和”字是向全世界的人展现我们中国传统儒家的“以和为贵”的思想。引导学生
思考其中蕴含着深刻的含义,是向全世界表明我们的治国和外交的思想方针:对内,要创
建和谐社会;对外,要与其他国家和睦相处。
[知识延伸]向学生9.html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岳集中心校 王欢
教案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中学 □小学
2、学科、年级、课题:历史科,七年级,北师版社七年级上册《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3、课时数:1 课时 4、学情分析与课前准备: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刚 上初中的学生对历史的了解还是较少,一般仅从电影电视上有粗略的认识,所以在很多学 生心中历史课是是很沉闷的,而古代史就更加了。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不能简单地讲解 那些索然无味的年代、事件、人物了。而应该借助现在的科技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创设直 观的、新颖的、活动性的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从而主动积极去学习,更体现 了新课程标准下在历史教学中学生从被动痛苦接受到主动快乐学习方式的转变。
3、伟大教育家
[教师提问]为什么说孔子是伟大教育家?你有什么证据证明?请看《孔子讲92&cl=2&lm=1&fm=result&fr=&sf=1&fmq=1326335946796_R&pv=&ic=0&z=&se=1&showtab=0&fb
本课课前准备有关历史事件的影片或录像、图片,后人表达思想的多媒体资料等。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学习,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2)、了解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3)、 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分析出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进行探究式学习。 3、情感与态度 通过对儒、法、道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 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 4、行为与习惯 体验历史,在体验中进行克服困.avi
北师大初中历史七上《第10课 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word教案 (3)
书
第10 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学派
代表人物
时期
代表作
政治思想
儒家
孔子
春秋
《论语》
仁政
以“礼”“德”治国
孟子
战国
《孟子》
墨家
墨子
战国
《墨子》
“兼爱”“非攻”
道家
老子
春秋
《道德经》
顺应自然,无为而治
庄子
《韩非子》
“法治”
教
学
反
思
《孟子》:仁政,民贵君轻;《庄子》:顺应自然,无为而治;《韩非子》:“法制”,中央集权
指导各组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引导学生回答儒、法、道三家学派治理国 家的主张分别是什么?分别指导三组学生进行虚 拟辩论,再现百家争鸣情境。
小
结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 术思想空前发展活跃的时期。各家各派并立中互相辩驳,在辩驳中又互相吸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以后地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源泉 。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
学习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
3.“儒、 道、法”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
鉴于导入部分已有对春秋战国时代思想活跃背景的分析,这里着重让学生了解诸子百家中“儒、法、道”代表人物的思想内容,并以虚拟的学生在儒、法、道治国思想辩论会上的一些观点作为辩论对象,再现百家争鸣情境,是本课的主要内容之一。教师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指导各组学生阅读教 材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明白孔子的言论集中在《论语》一书中,他因此也成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是春秋末年与孔子同代齐名的思想家,著有《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引导学生回答出《孟子》、《庄子》、《韩非子》 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北师大版七上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word教案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课前预习预习时顺便把这些题给做了,试试你的身手呀!1.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家有、、、、、,他们之间彼此争辩,史称。
2.想一想,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的活跃和百家争鸣与那时社会生产力的进展和社会大变革有着如何的关系?3.联系现实,参照诸子百家治理国家的思想,你取得了哪些启迪?课堂练习重点难点都在这里了,课堂上就把它们解决吧。
4.孔子的思想主如果和两部份。
5.列举出孔子主要的教育、教学思想。
6.《论语》一书是( )A.孔子写的B.孔子委托他人写的C.孔子的门生在他身后把他的言论整理而成的D.后人假托孔子的名义写的,而内容并非是孔子的言论7.对联赏析隆中一对得荆蜀;论语半部治天下。
——谈学成想昔时,诸葛亮与刘备的隆中对答,成绩了一番事业,但仅是三分天下有其一;而《论语》一书中,只言片语,字字珠玑。
他所表达的儒家思想,略取一二,便足以治理天下。
8.诸子百家的言论中,你最欣赏哪一句?你能把它认真抄写下来,贴在家中的墙上作为座右铭吗?9.诸子百家中,学派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的影响最大。
10.11.有人以为,《孙子兵法》产生于二千连年前,那时打仗属冷兵器时期,此刻是信息战,用数字化军队,所以那个老古玩没有效了。
你的观点呢?课后测试走出教材,迁移发散,你的能耐是不是真的有长进了?一、名言出处12.下面的话别离是谁说的?(1)当仁不让于师。
( )(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3)道法自然。
( )(4)知彼知己,百战百胜。
( )二、单项选择题13.历史上,一般把孔子和孟子的学说并称为“孔孟之道”;老子和庄子的学说并称为“老庄学说”,这是因为( )A.他们之间是直接的师生关系B.后代人为方便记忆,把他们凑合在一路C.他们的思想观点大体一致,属于同一个学派D.他们都诞生在同一个地方三、历史谜语l4.黑孩儿(打一先秦历史人物)四、填表题15.填写《诸子百家简表》。
五、简答题16.诸子百家中的学说有哪些踊跃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答案:第l0课1.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百家争鸣2.有着紧密联系。
七年级历史上册《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东周时期的社会背景,掌握诸子百家的基本思想及其代表人物。
-学生能够描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如封建制度的形成、农业生产的发展等,理解这一时期为何出现思想活跃的现象。
-学生能够列举并简要解释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主要学派的核心理念,以及诸如孔子、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历史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东周时期的思想活跃与百家争鸣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往往局限于表面知识,缺乏深入理解和全面认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他们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抽象的思想理论可能存在理解难度,需要教师运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和实例,帮助他们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以增强记忆和理解。此外,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和人物时,可能容易受到个人情感和主观意识的影响,需要教师引导他们运用批判性思维,形成客观、全面的评价。
2.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独立思考意识。
-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提出质疑,敢于挑战传统观念,形成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面对复杂问题时,能够客观分析、理性判断,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合作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团队中的不同声音。
-引导学生理解在集体中个人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百家争鸣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教师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他们在课后继续深入研究相关内容。
初中历史初一历史上册《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教案、教学设计
5.家长辅助作业:请家长协助学生了解家族中传承的家风、家训,探讨其中所蕴含的诸子百家思想,并撰写一份家庭报告。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这一环节,教师将运用生动的开场白,结合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进入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场景,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1.教师通过展示一幅春秋战国时期的地图,让学生了解当时诸侯国林立、战争频繁的历史背景。
2.播放一段关于诸子百家的简介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各学派的基本情况。
-通过展示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让学生了解社会大变革对思想文化的推动作用。
-运用动画、漫画等形式,生动展现各学派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创设互动式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设计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共同探讨诸子百家的思想,相互启发,共同提高。
3.引导学生认识到思想文化的多样性对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性,培养开放、包容的心态。
4.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真理的精神,激发他们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学情分析
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于历史知识有一定的兴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诸子百家的思想有一定了解,但往往局限于表面,难以深入理解各学派的核心思想及其历史意义。此外,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可能存在主观片面性,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引导。
-各学派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各学派对现实社会的启示。
3. �搜索并整理一份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资料,要求包括以下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
-诸子百家的基本情况;
-百家争鸣对后世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思想的活跃与百家争鸣
作者:陈晓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学习,了解孔子的主要思想及他在教育方面做出的贡献。
2.能够在教师的启发下,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分析出百家争鸣的历史背景。
3.了解诸子百家的主要派别和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过程与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进行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成就,增进民族自豪感。
学习孔子和诸子百家等学术大师在当时社会变革的时代,敢于独立思考、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鼓励自己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在改革和创新的时代中大展宏图。
教学重点:了解孔子和诸子百家的主要思想成就。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分清各派的政治主张,帮助他们认识到“百家争鸣”现象是大变革时代的产物。
教材分析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经济、政治制度的大变革时期,也是学术思想空前自由、活跃的时期。
产生于这一时期的孔子与诸子百家的学说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我国文化发展史、世界文化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们的政治主张及治学方法,今天仍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有些甚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各家各派在并立中互相辩驳,在辩驳中相互吸纳,推动了我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为以后地主阶级进行封建统治提供了理论源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各位同学,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并逐步确立的社会大变革时期。
这一时期,诸侯争霸,七雄并立,社会动荡,战乱频仍。
而贯穿整个时代的是奴隶制度的没落和消亡,各国纷纷“变法”,新兴的地主阶级异军突起,封建经济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日趋繁荣,可以说是一个大变革的时期。
社会变革促使那些有识之士去深入思考当时的种种社会问题,提出这样或那样的学说和主张。
于是科学文化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思想、军事、科技、文学各个领域英才辈出,他们中许多人至今还为中国嬴得世界的瞩目与尊敬。
下面,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历史舞台上,先结识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和军事家。
讲授新课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理解孔子的“仁”“礼”的思想内涵,并根据
学生阅读、探讨的情况,指导学生明确“孔子是伟大的思想家”的概念。
1、孔子的政治主张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孔子思想主张主要是“仁”和“礼”两部分。
对于“仁”,孔子有过许多解释,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仁者爱人”,爱做动词,即爱别人,爱众人。
孔子这样提与他的经历有关,(故事:孔子路过泰山的一侧,有一个妇人在坟墓前哭,看上去十分忧伤。
孔子派遣子路去问讯那个妇人。
孔子说:“你哭得那么伤心,好像有很伤心的事。
”那个妇人说:“我的公公被老虎吃了,我的丈夫也被老虎吃了,现在我的儿子也被老虎吃了。
”孔子问:“那为什么不离开这里呢?”妇人回答说:“(这里)没有苛刻的暴政。
”孔子说:“学生们记住,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凶猛可怕)。
孔子从维护统治秩序的角度出发,希望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让百姓有安定的生产环境,反对严刑酷法繁役,这在不把奴隶当作人看的奴隶社会,是有进步意义的。
孔子经常对弟子讲“仁”,有的话传至今日,被赋予新的意义,对我们做人行事仍有警醒作用。
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是自己所不喜欢的,不要强加给别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生活得好,也必须使别人生活得好。
“礼”就是要求人们能够约束自己,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规范。
在政治方面,孔子提倡“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教化民众,以“礼”治国。
2、兴办私学,致力教育
教师: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什么建树,哪些值得我们继承?”(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逐条整理)
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
这是很了不起的,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
这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的一个突破。
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方法。
如“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等,至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的言论整理成一部语录体的书,叫作《论语》。
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被后世的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影响既深且远。
3、编订古代典籍
为了教学需要,孔子悉心搜集、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
相传,《诗经》、《尚书》都是孔子编订的。
他还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一书。
二、百家争鸣
背景:战国时期历史发生了划时代的变革,封建制度刚刚确立,旧的阶级尚未完全退出历史舞台。
许多思想家从各自阶级立场出发,提出各种各样的政治主张,形成了不同的学派。
这些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互相之间展开争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
其中最为著名的学派和思想家有墨家的墨子,儒家的孟子,道家的庄子和法家的韩非等。
1、墨子与墨家:“非攻”、“兼爱”
墨子名翟,做过较长时间的手工工匠,其技术与当时的鲁班齐名。
墨子很爱读书思考,逐渐参预政治活动。
当时孔子的儒学在许多国家流行,影响很大。
墨子一开始也学儒家,渐
渐发现一些问题。
后来便自立新说,聚众讲学,还常与儒家学派辩论,成为当时一大学派。
墨子出身于劳动者,自称“贱人”,他的思想代表手工业者和小私有者利益。
墨子看到诸侯国之间战争不断,百姓被迫当兵打仗,人民颠沛流离,困苦不堪,因而提出“非攻”、“兼爱”的主张。
“非”在这是责怪、反对的意思,就是反对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兼并战争。
“兼爱”即互爱互利,有力的要以力助人,有财的要以财助人。
墨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愿望,有积极意义,但是,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怎么可能互助互爱呢?因此,这种主张在当时不可能实现。
2、孟子:“民贵君轻”和“仁政”
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
孟子名轲,曾就学于孔子之孙子思,继承和发展了儒家学说。
孟子所处的时代,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地主阶级基本上巩固了统治地位。
孟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政治主张。
他认为要达到长治久安,必须“行仁政”,让农民有田种,有衣穿,有饭吃;给农民充足的生产时间,减轻赋税,省减刑罚。
孟子还认识到人民的力量不可轻视,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
他告诉统治者不能小看老百姓的力量,只有争取人民拥护,才能保住统治地位。
他说:“桀纣之失效天下也,失其民也”。
夏桀、商纣之所以败亡,就是因为他们太残暴,失去民心。
孟子的上述主张虽然是要维护地主阶级统治的长治久安,但是,起了劝诫统治者不要过分欺压人民的作用,还是有进步意义的。
3、韩非子和法家
韩非子生活在战国晚期,出身韩国贵族。
看到韩国日渐衰败,他很着急,屡次上书韩王,提出种种使国家富强的方略计策,但未被采纳。
韩非主张根据社会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进行政治改革,制订国家政策。
认为国家应实行“法治”,以法令为准绳,不论官吏百姓,人人都当知法守法、受法度制约。
韩非还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君主将大权独揽。
韩非口吃,不善言谈而善于写作,他的许多散文都成为传世名篇。
为说明抽象的道理,他写了不少著名的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已为后世熟知常用。
韩非的著述有10多万字,后来传到秦国,秦王嬴政看后赞叹不已,说:“我得见此人,和他在一起,死也安心了”,并逼着韩王派韩非入秦。
可是韩非来到秦国后,并没有受到重用,反而遭到同学李斯及他人的陷害,被迫自杀于狱中。
韩非虽死,但他的政治主张却被秦王嬴政采用。
上面,我们介绍了战国“百家”中主要几家的代表人物。
同学们已经知道,战国时期封建制度初步确立,各国的封建统治者都力求图强革新,以巩固其统治,进而称霸天下。
请大家从这个时代特点出发,想想哪家的学说对当时的封建统治者最为有用?(引导同学回答问题,并加以归纳)当然是韩非子的学说。
一方面他从历史进步的观点出发,赞赏改革,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变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另一方面,他提出的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和实行法治的主张,适应强国之君结束分裂割据局面、一统天下的政治需要。
正因为如此,嬴政才赞赏并推行了韩非子的政治主张,并由此成就帝王之业。
这些大思想家为中国乃至世界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关心
天下兴亡,对学问孜孜以求,值得我们学习。
课堂小结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经济、制度上的差异,在思想文化领域学术思想显得空前自由和活跃。
这一时期产生了孔子及诸子百家的思想,对后世的思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尤其是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迁移应用(课后作业)
结合我校实际,或运用儒家思想教育观点,或运用法家严格惩罚观点,或运用道家自我觉悟观点,就校风建设问题提出你的看法。
作业布置:自我测评
诸子百家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