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合集下载

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2011-2015年)规划纲要是在中共鞍山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鞍山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导下编制的,是我市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引领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一、“十一五”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一)辉煌成就“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励精图治、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和目标,鞍山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辉煌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预计到2010年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20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2倍,年均增长17.2%,超过预期4.2个百分点;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80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2倍,年均增长26.7%;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4056亿元,是“十五”时期的4.1倍,年均增长36.8%,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两个不低于”目标。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鞍钢克服金融危机影响,加快技术改造,正在向精品钢基地迈进;地方工业以增量调结构,全面打造钢铁深加工、菱镁新材料、装备制造、化工新材料、光电五大产业集群;大力推进服务业集中区、精品商业路带和城市综合体建设,一批国际知名商业企业进驻落户;以设施农业为重点加速发展现代农业,全市农民实现户均一棚。

三次产业比重由5.5:55:39.5调整到4.3:53.7:42,全市经济由主要依靠工业拉动向二、三产业共同拉动转变。

城市空间骨架全面拉开。

完成新一轮区划调整,打破了城区环状封闭结构,规划控制面积由过去624平方公里向800平方公里拓展。

城市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打造“十横八纵五环十射”交通网络,道路、排水、供暖、供水、供气、供电等基础设施全面改造建设。

鞍山市站前地区交通组织规划思考

鞍山市站前地区交通组织规划思考
0 . 引言
站 前地区是 鞍山市的政治 中心 、 商业 中心 、 物 流中心 , 其范 围与城 市 主要 的对外交 通设施 的影 响范围重合。随着鞍 山市经 济大踏步 的发 展, 站前地 区的土地利用强度加 大 , 就业 岗位增加 , 人 口密度高涨 。站 前地 区交通影 响范围已经延 伸至千山中路 、 胜利路 、 前进路之 间。原有 大型商业地块 的人流与车流 吸引已经对周边道路 环境 造成严重影 响 , 近期建 设的地块依 旧缺少交通影 响分析评价机制 , 交通组织设计在规 划 内容 中未能体 现。因此需要针对 站前地 区的新 、 旧项 目对周边道路 网的交 通影响情况进 行分析评价 , 再 以该分析结论进行 交通组织规划 和设计 , 保障城市道路交通 的畅通 、 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 1 . 站前地区交通量的生成分析 1 . 1 火车站及长途客运站产生的交通量 站前 地区汇 集着 鞍山市 7 0 %以上 的对 外交通 出行量 。 鞍山火车站 年平均旅 客人 次约 1 0 0 0 0 人/ F t , 客运站年平均旅 客约 8 0 0 0 X/ 日, 两个 站 点隔建 国路相 临 , 其 自身吸 引的交通量全部靠建 国路疏散。而建 国 路 作为鞍 山市道路 网中的骨架 主干路 , 自身交通流量亦 超过 5 0 0 0 p c u / H。在 7 : 0 0 ~ 1 9 : 0 0 这l 2 小时内 , 长途客运站 发车班 次频密 , 对周边道路 网影响频 繁 ; 同时两个 站的高强度 使用 , 其 自身 吸引的接送 站车流较 高, 给站前地 区道路 网带来 了较大压力。
斜 技信 】
鞍山 市站前地区交通组织规划思考
鞍 山 市城 乡规 划设计 院 兆根 洋 刘松 义
[ 摘 要] 本 文以鞍 山市站前地 区交通设施 改造规 划为例 , 阐述 高速发展 中的单 中心 中等规模城 市中心 商圈交通组 织规 划的意义和 方法。重点分析 了站前地 区交通量的产生特点 , 以交通流 车辆 穿插 理论 为基础 , 重点分析 了几个 大型商, 并 以此 为 依 据 提 出站 前地 区 交通 组 织规 划 方案 。 [ 关键词 ] 城 市中心 区 发生交通量 交通影响 交通组织规划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鞍山市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鞍山市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鞍山市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3.09.16•【字号】•【施行日期】2023.09.1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鞍山市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鞍山市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工作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3年9月16日鞍山市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2021〕29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22〕31号)等文件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补齐农村寄递物流短板弱项,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我市县、乡、村三级寄递物流服务管理体系,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推动农村地区流通体系建设,促进群众就业创业,更好满足农村生产生活和消费升级需求,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畅通国内大循环作出重要贡献。

二、工作目标2025年年底前,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实现乡乡有网点、村村有服务,农产品运得出、消费品进得去,农村寄递物流供给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高,便民惠民寄递服务基本覆盖。

三、重点任务(一)强化农村邮政体系作用1.推动邮政网络资源开放共享。

在保证邮政普遍服务和特殊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巩固“邮政在乡”和建制村直接通邮成果,鼓励邮政企业开放共享服务网络资源,充分发挥邮政企业遍及乡村的服务网络优势,尤其是在偏远地区的基础支撑作用,整合邮政快递末端投递资源,满足边远地区群众基本寄递服务需求。

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合理调整仓储与对外交通用地,合理布置客货运交通枢纽和城市物流中心,建议汽车站 分设于二台子、四方台、太平村,仓储用地宜移至旧堡,铁路站应进一步明确功能,旧堡为 客货站,灵山以货运为主,鞍山站为客运站,分东西候车厅。
调整合理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分布,减少不必要的出行,市级商业中心宜分散到人民路、 立山,同时加强组团商业中心建设,分设于汪家峪、深沟寺、长甸、沙河等。
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东南大学运输工程研究所 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项目主持人: 王炜 项目参加人: 王炜 过秀成 杨涛 徐吉谦 蒋冰蕾 殷广涛 孙爱充
傅振莹 刘松义 满书岩
孔昭沂
一、项目背景
鞍山市地处辽宁省中部,北距沈阳 89km,南距大连 308km,建成区呈组团式布局结构, 中心区包括铁东、铁西、立山、旧堡等 4 个区,拟建 4 个边缘组团分别为岭子、眼前山组团, 樱桃园、齐大山组团,汤岗子、大屯镇组团,腾鳌组团。建成区面积 115km2,中心城市面 积 100 km2,现状城市人口 142.2 万人,非农业人口 124 万人。
打通自由街隧洞至深沟寺近期作为自行车专用道路,远期满足小汽车通行,并建议一些 支路早高峰作为自行车专用道(见图 3)。
在青年路、铁东二道街、东山街、五一路等距商业网点较近的路段修建人行天桥,开辟 文化街、二道街、五一路步行区,建立二道街、铁东四道街、青年街二层平台步行系统,创 建良好的购物休息环境。
建国路拓宽工程。建国路目前有轨线,且道路路幅较窄,无法发挥其交通走廊的功能, 建设拓宽至路幅 40~50m,并将有轨线西移 30~40m。
深营路建设。为了给正在开发的汪家峪高新技术开发区及营城子新区提供先决的交通条 件,加强深沟寺与营城子两个居住区的联系,要加速建设深沟寺至营城子全长 5km 的深营 路(含深营隧洞),红线宽度 40m。

鞍山市城市交通新格局发展报告

鞍山市城市交通新格局发展报告

鞍山市城市交通新格局发展报告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城市建设进入到一个迅猛发展的新阶段。

城市道路交通网系统是调整城市空间布局,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要手段。

为此,我们本着老城改造与新城建设相结合、城市建设与农村建设相统一、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配套、域内交通与域外交通相统筹、地上交通与地下交通同步推进、鞍海城市一体化的原则,全力打造鞍山城市交通大格局。

调整后全市新增主次干道60条,新增道路总里程600公里。

形成了“十横八纵五环十射”的道路交通系统。

调整后的鞍山道路交通系统有效的拓展了城市发展空间,城市面积由154平方公里扩展为近800平方公里,极大的改善了城市交通条件,彻底改变了“十字加环路”的单一道路形态,有效的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一、主要道路规划依据《鞍山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网络要打破原有的“十字加环”结构模式,“化环为轴”呈放射状发展,最终形成“十横八纵五环十射”的道路交通系统。

具体规划情况规划如下:十横1、万水河北路:万水河北路位于万水河北侧,西起沈大高速公路,东至东环路;全长14公里,规划红线50米。

其主要功能是城区北部连接沈大高速公路至千山风景区的一条交通主干线。

2、千山路:西起沈大高速公路,东至千山风景区正门,全长28公里,规划红线50—70米。

其主要功能是鞍山市区东西向的中轴线。

3、解放路:西起腾蝥新城,东至大孤山,由原解放路、机场路组成,全长21公里,规划红线50—60米。

其主要功能是连接机场至主城区的重要交通通道。

4、四方台路:西起腾鳌机场,东至南环路,由原高新大道、四方台路、新建的南环线组成,全长15公里,规划红线50米。

其主要功能是经通海大道进入鞍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区的一条交通干道。

5、南三坏:西起腾鳌高速公路出口,东至解放路,由原旧腾路、旧堡路、旧腾路东延路段组成,全长18公里,规划红线50米。

其主要功能是连接腾鳌高速公路出口至千山风景区的一条重要通道。

鞍山市南沙河沿线综合规划

鞍山市南沙河沿线综合规划

鞍山市南沙河沿线综合规划【摘要】本文以流经鞍山城市的南沙河沿线综合规划为例,通过一系列沿岸分析,引入科学的规划理念,通过对土地的整合与整体规划,进一步探索如何为城市塑造良好的公共空间。

【关键词】综合整治;用地;规划设计;河流;城市一、规划背景根据《鞍山市战略规划》,鞍山城市空间未来发展形态为“东控、南进、西拓、北调、中疏”。

北调即为调整用地结构。

南沙河贯穿市区北部,本规划结合整治南沙河,将南沙河地区建设为高档生态居住区。

鞍山是全国重要防洪城市,现南沙河防洪标准很低,仅为10-20年一遇,城市防洪及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对南沙河整治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规划注重南沙河廊道生态环境的塑造,使之成为整个城市生态网络系统中重要的生态廊道。

整治后的南沙河规划水系面积约5.41平方公里,改造工程从七号桥至长大铁路桥段,改造河长约11公里,建成后将在劳动路桥下游150米处至陈家台桥段形成长4.7公里、宽160米景观水面,在七号桥下游300米至上游形成长1.1公里、宽120米景观水面,形成景观水面总面积90万平方米,蓄水108万立方米。

二、现状概况及分析南沙河发源于千山仙人台,是流经我市城区的最大河流,流域面积458平方公里,河长67公里,上游有大孤山、千山、眼前山、胡家庙、金家岭和风水沟等6条支流在陈家台以上分别汇入南沙河以后流经城区,经沈大高速公路入辽阳县境内,于辽阳县汇入太子河。

南沙河在鞍山境内全长41公里。

城区内水域面积约 6.4 平方公里,沿河两岸增加湖面36个,滨水可开发地块76个,面积约15平方公里。

该区域位于主城区北部,横穿区域的道路有:劳动路、胜利路、曙光路、陈台路、魏北路、越岭街、千山中路等。

跨河有四座桥梁——北部的劳动路桥、胜利路桥、东部的魏北路桥和南部的七号桥。

占地约19.8公顷的鞍山一中为省示范高中,位于区域的南部,功能齐全、设施完备。

在鞍山一中西侧已经形成规模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面积约95.6公顷,但沿线现状用地较混杂,工业、仓储、弃置地、苗圃、耕地、危房及居住生活用地相互穿插,严重影响南沙河沿线景观,亟待开发建设。

鞍山站建设规划方案-更新版

鞍山站建设规划方案-更新版

鞍山站建设规划方案背景鞍山市地处辽宁省东北部,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的进步,鞍山市需要一座现代化的交通枢纽,能够连接全国各地的高速公路、铁路和机场。

因此,建设一个新的鞍山站已经成为了当地政府和交通部门的共同目标。

建设目标新的鞍山站是为了满足未来20年鞍山市交通运输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建设目标包括:•提高鞍山市的交通运输能力,为城市的经济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促进鞍山市与全国各地的经济、文化和人才交流;•实现节能、环保和安全的建设理念,营造宜人、和谐的交通环境。

设计方案总体规划新的鞍山站分为两大区域:铁路客运区和综合交通区。

铁路客运区主要包括站房、候车厅、站台和行车设备等设施;综合交通区则拥有轨道交通站、公共交通站和出租车停车区等设施。

这两个区域之间通过地下通道连接。

站房设计鞍山站站房设计建筑面积为3万平方米,共设6个出口。

其中,1号和2号出口通往南广场,3号出口通往北广场,4号和5号出口通往铁路综合交通区,6号出口设在地下通道。

客运设施1.候车厅: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共设两个出口。

候车厅内设有售票窗口、洗手间、小吃部和自动贩卖机等设施。

2.站台:鞍山站共设有5个站台,长度为600米。

其中两个站台为高架站台,其余三个站台为地下站台。

3.行车设备:鞍山站采用最新的智能化行车设备,以确保列车的正点率和行车安全性。

综合交通区鞍山站综合交通区采用“三位一体”的建设理念,即轨道交通、公交和出租车三种交通方式并行。

综合交通区包括:1.轨道交通站:鞍山站综合交通区设有1个轨道交通站,为9号线换乘站。

轨道交通站与铁路客运区通过地下通道相连接,方便旅客换乘。

2.公共交通站:鞍山站综合交通区设有1个公共交通站,为城市公交换乘站。

公共交通站与轨道交通站和出租车停车区相连。

3.出租车停车区:鞍山站综合交通区设有1个出租车停车区,为旅客提供车辆服务。

建设进展新的鞍山站项目于2019年启动,计划于202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

鞍山市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鞍山市城市道路交通环境的建设与发展

8 0 。进入 2 1 世 纪 以来 , 以鞍山为 代表 的 中等 城市 的机动 车数量 以年 平均 日 2 0 0台以上 的速度 迅猛发 展 。截 至 2 0 1 2 年底, 鞍 山市 机动车 保有量 已经 超过 5 O万 辆 。迅 速增 加 的城 市人 口与 高速 经济 发 展合
力将鞍 山这 个城市 土地 面积仅 6 2 4 k m 和城 区面积不 足 2 8 0 k m 的地级 市 的道 路通 行状况 拖入 了拥堵 的境地 。鞍 钢与玉 佛 山的地理 位置 使鞍 山市 的交 通版 图变成 了“ 空竹 ” 形状 , 更多 的 拥堵 出现在 了解放 路至 和平路 之间 的狭长 的交通 走廊 内 。伴 随着 机动车 保有量 的激 增 , 交 通拥堵 的加剧 , 大量 机动 车排放 物使 鞍山市 这个老 工业 基地 的污染 状况进 一步加 剧 , 环境保 护 的问题 已经到 了不得 不解决 的时刻 。
第3 6卷 第 2期 2 0 1 3年 4 月
辽 宁 科 技 大 学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Un i v e r s i t y o f S c i e n c e a n d Te c h n o l o g y Li a o n i n g
随着 城 市快速 扩 张 , 非 机 动车 出行距 离 的限制 逐步 体 现 , 鞍 山市 东部 主 生 活 区均 位 于丘 陵 上 , 自行 车 单 向出行不 便 。现 阶段私 有 机动 车数量 的激 增 确定 了私 人小 汽 车 出行 成 为发 展 最快 的交 通 方式 , 小 汽 车
1 . 2 居 民 出 行
鞍山市 2 0 0 5年  ̄2 0 1 0年交 通调查 数据显 示 , 居 民出行方式 现状 为 , 公 共 交通 工具 > 私人 小汽 车>

2023年鞍山市新型城镇化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报告模板

2023年鞍山市新型城镇化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加快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报告模板
财政激励政策助力城市更新行动
政府规划:城市更新有序推进的重要保障
06
符合招聘需求
Meet recruitment needs
城市更新
城市更新背景与意义
新型城镇化战略背景
城市更新的重要性
城市更新的目标与愿景
城市更新行动计划
鞍山拟编制3条PPT子大纲
Thank You
2023/10/8 | MG-ChatPPT
2023/10/8
演讲人:Jason
PPT Title:
TEAM
PPT标题:
01
个人简历简介
Resume Introduction
鞍山市新型城镇化和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内容:介绍鞍山市新型城镇化和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意义和背景
1.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战略,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 鞍山市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城市,新型城镇化进程对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标题建议: 鞍山新型城镇化与更新行动纲要:未来展望
2.鞍山加速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推动要素流动与优化配置
3.鞍山城市更新行动计划:应对挑战,提升品质
4.政府支持城市更新行动:补贴优惠、监管评估,助力可持续发展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部分:目标与重点任务
1.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2. 提升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
2. 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鞍山市新型城镇化的方向和目标,为城市更新行动提供了指导。4.
5.
6.
7.
8.
9.
10.
11.
城市化加速背景下的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品质与竞争力
2.
3.城市更新行动: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乡融合、改善民生福祉

国务院关于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7)

国务院关于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7)

国务院关于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017)【法规类别】城市规划与开发建设【发文字号】国函[2017]111号【发布部门】国务院【发布日期】2017.07.28【实施日期】2017.07.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国务院规范性文件国务院关于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7〕111号)辽宁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鞍山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鞍山是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辽中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新一轮东北振兴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鞍山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鞍山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79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与改造,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镇,突出东北地域特色和乡愁,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8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92.64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

鞍山市城乡规划条例

鞍山市城乡规划条例

鞍山市城乡规划条例【发布部门】鞍山市人大(含常委会)【公布日期】2014.03.27【实施日期】2014.07.01【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设区的市地方性法规鞍山市城乡规划条例(2013年12月26日鞍山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 2014年3月27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批准)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制定城乡规划,加强城乡规划的统一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以下简称《城乡规划法》)、《辽宁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以下简称《省实施办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的制定、实施、修改、监督检查以及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城乡一体、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引领城乡建设,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产城融合、区域一体、生态宜居的发展目标。

第四条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市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镇(乡)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做好本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管理的相关工作。

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和镇(乡)人民政府在城乡规划工作中,应当接受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监督和指导。

在本市实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区域,行使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部门负责对违反城乡规划的建设行为实施行政处罚。

市、县(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及各类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市、县(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统一规划和管理。

第五条市、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委员会对本行政区域内城乡规划工作中的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咨询、协调和论证,为本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城乡规划委员会的组成形式、议事规则、议事范围等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鞍山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20-2035年)草案

鞍山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20-2035年)草案

1规划背景为了统筹城市发展布局、功能分区、用地配置与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科学确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结构,推进建立公共交通支撑和引导城市发展的规划模式,充分发挥规划的调控作用,进一步做好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工程工作。

根据交通运输部有关文件精神,并总结国内外先进城市公交都市的建设经验,特编制本次《鞍山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20——2035年)》。

鞍山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20-2035年)草案公告2规划概况(一)规划期限:2020-2035年。

远期:2035年;近期:2025年。

(二)规划范围:与城市总体规划保持一致,公交专项规划范围以中心城区内城市建成区为主,在城乡公交一体化中会有所突破此范围。

具体范围为:北至鞍山市界,东至齐大山、眼前山采矿区边界,南至千山区大屯镇于家沟村、大孤山镇及千山风景名胜区边界,西至市区边界,中心城区面积约316.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约182.3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范围建成区范围3规划结构来中心城区整体上将形成“十字型+C型”一级走廊和多条二级走廊。

◼三条一级骨干公交走廊:“十字+C”型东西方向:高铁站-铁西区政府-火车站-胜利广场-高新区-千山组团;南北方向:灵山-立山区政府-站前-汤岗新城;“C型”:齐大山-深沟寺-鞍钢-火车站-湖南-营城子,近似原有轨电车线路。

◼六条二级骨干公交走廊铁东地区:立山-高新区-湖南片区;跨铁路:高铁新区-湖南片区;双城之间:高铁新区-汤岗新城;双区之间:立山-铁西-高铁新区南部城区:汤岗新城-腾鳌;铁西地区:高铁新区-腾鳌。

一级骨干公交走廊二级骨干公交走廊4公交线网规划远景增加6条轨道/BRT骨干线路;近期增加5条骨干线路,调整改线13条骨干线路,增加支线、接驳线5条、工业园区5条。

通过以上规划,公交线路近期调整达到87条,营运线网总长度由现在的969公里达到1094.1公里。

中心城公交线网密度由现在的2.52km/km2增加到3.1km/km2,300米站点覆盖率达到75%以上;500米站点覆盖率提高到92%以上,2035年达到近100%。

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鞍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方案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鞍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方案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鞍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方案的通知【法规类别】交通运输综合规定【发文字号】鞍政发[2014]36号【发布部门】鞍山市政府【发布日期】2014.12.26【实施日期】2014.12.26【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鞍山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鞍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方案的通知(鞍政发〔2014〕3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现将《鞍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鞍山市人民政府2014年12月26日鞍山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指导意见》(国发﹝2012﹞64号)和《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辽政发﹝2014﹞6号)精神,现就我市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确立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地位牢固树立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理念,按照资金投入、土地划拨、财税扶持、路权保障“四优先”原则,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工作的首要位置,真正确立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地位,努力营造有利于城市公共交通优先、稳定、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

把实施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标本兼治、远近结合,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发展步伐,促进城市公共交通与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加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工作的组织领导。

市政府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制定落实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具体政策措施,明确部门职责,确定发展目标,落实保障措施,创新体制机制,形成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新格局。

二、明确城市公共交通总体发展目标坚持城市公共交通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加快构建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设施完善、布局合理、干支协调、结构优化、运行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网络,逐步形成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公共汽(电)车等大容量城市公共交通为主体,微型公交和出租汽车为补充,公共自行车等慢行交通为延伸的城市交通体系。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鞍山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4.04•【字号】鞍政办发[2013]30号•【施行日期】2013.04.04•【效力等级】地方工作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成立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鞍政办发[2013]3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高质量地完成《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市政府决定成立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协调。

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张世超副市长副组长:李锋市政府副秘书长曹海峰市规划局局长成员:孙炜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副主任孙巨博市公安局副局长冯贵申市规划局副局长胡恒月市交通局副局长王东明市统计局副局长刘毅市旅游局副局长陈大江铁东区副区长王鹏林铁西区副区长张陇立山区副区长孙祥瑞千山区副区长范恩飞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胡国华鞍山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副主任景奉儒鞍山钢铁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石少岩沈阳铁路局鞍山车务段党委书记刘铁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党委副书记刘志宏市公用事业局规划财务处处长高升山市交通局运输车辆管理处处长罗玉艳市公交总公司总经理刘永彬海城市腾鳌镇副镇长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规划局,负责领导小组日常工作。

办公室主任:曹海峰(兼),副主任:冯贵申(兼)。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4月4日。

2023年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新型城镇化取得新进展报告模板

2023年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新型城镇化取得新进展报告模板
2. 产业结构优化:在政府引导下,鞍山市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逐渐提高,尤其是信息、金融、物流等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
3. 科技创新驱动:政府加大对科技研发的投入,推动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
4. 投资环境改善:政府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吸引外资和企业投资,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鞍山市是一个重要的工业城市,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进步,鞍山市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进一步推动鞍山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我们制定了《关于其他主题,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 新型城镇化取得新进展》的规划,以指导未来的发展。
二、2023年远景目标
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篇章
1. 绿色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2. 鞍山市在绿色发展 and achievements in improving people's livelihoods
民生改善关注民生改善的举措和成效
1.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2.
3.
4.
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5.社会发展主要成就
01
02
03
04
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 介绍2023年远景目标纲要的主要内容* 分析纲要对于鞍山市发展的影响
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篇章
分析纲要对于鞍山市发展的影响
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新篇章
分析纲要对于鞍山市发展的影响
绿色发展探讨* 绿色发展的概念和意义* 鞍山市在绿色发展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展望未来绿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7. 区域竞争压力:随着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鞍山市面临着激烈的区域竞争,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

鞍山市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涉及千山区)

鞍山市城乡建设十二五规划(涉及千山区)

鞍山市城市基础设施“十二五”规划(讨论稿)根据市政府关于编制《鞍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城市基础设施的要求,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回顾(一)主要成就“十一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各部门协同作战,使我市社会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也有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城市长高了,道路更宽了,环境更美了,夜景更靓了”是市民得到的直接印象。

城市形象的改观、基础设施能力的提高,使我市更具凝聚力和吸引力,为今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城市供水紧张局面得到缓解。

投资4.2亿元,完成了汤河水源二期扩建供水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本溪细河水利枢纽一座和输水隧洞18公里;新建汤河水源泵站土建扩建工程、汪家峪净水厂土建工程,铺设输水管线24.3公里,增加供水能力15万吨;实施了首山水源供水区域水质置换工程,使立山和铁东部分居民饮用上了优质水;投资4.3亿元的大伙房东水西调水源供水工程正在建设中。

投资3亿元新建改造供水管网106公里,80%的陈旧老化管网得到翻新改造,城市供水管网长度达2123公里,城市供水面积已达140平方公里,日供水能力达46.3万吨。

2、煤气设施得到较大改造。

投资3亿元对未来发展用户提前预埋地下管干线;新铺设燃气管网142公里,对胜利路、中华路、解放路等供气管网进行大面积改造;老旧管网的75%得到改造。

用气普及率已达 95.10 %;完成铁西5万立罐站搬迁到立山罐区工程。

3、坚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事业。

投资3.3亿元,完成了八家子、果园街、判甲炉和调军台4个停车场,总面积13.3万平方米;投资2.2亿元;新增和更新公交车辆727台,增加了运力,降低了营运成本。

现有营运车辆1407车辆,比“十五”期末增加287辆,万人拥有车辆达9.3标台。

4、城市道路交通布局趋于合理。

“十一五”期间,初步形成了与城市发展、经济布局基本适应的道路交通布局。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鞍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鞍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 (试行)》的通知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鞍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8.24•【字号】鞍政办发〔2020〕21号•【施行日期】2020.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鞍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鞍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鞍山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8月24日鞍山市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促进城市建设与交通的协调发展,保障城市交通安全、有序、畅通,规范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等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交通影响评价,是指对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新生成交通需求对周围交通系统运行的影响程度进行预测、评价,并制定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技术方法等。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工作。

第四条市行政审批局负责交通影响评价管理工作。

公安交通管理、交通运输、自然资源、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做好交通影响评价的有关工作。

第五条符合以下启动阈值的建设项目应当开展交通影响评价。

(一)铁东区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五万平方米、其他地区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八万平方米的住宅类建设项目;(二)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二万平方米的商业、服务、办公类建设项目;(三)新增配建机动车停车泊位100个以上的场馆、园林、医院类建设项目;(四)单独建设的学校类建设项目;(五)交通生成量大的交通类建设项目;(六)包含本条(一)至(五)项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或指标达到本条(一)至(五)任一项启动阈值的混合类建设项目;(七)应当进行交通影响评价的其他建设项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完善道路网系统 五一路立交工程。建国路是鞍山市南北重要的交通走廊,环钢路与永昌街是东西向重要 干道,五一路互通立交 桥的建设一方面可以加强东西向交通联系的便捷性,沟通铁西与铁 东、立山的联系,同时可 以为鞍钢职工上下班交通创造有利条件。
环路工程。为缓解市区中心交通压力,解决过境交通越城区,修建西至宁远、东至七岭 子、北至灵山、 南达四方台全长 50km 的快速环路,该环路建设一方面将完善城市道路功 能,分离过境交通,另一方面将为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交通条件。
拓宽矿工路。红线宽度从 12m 增至 50m。 打通园林路南端至东环路。按 60m 红线修建,并从玻璃厂至园林路拓宽为 50m,同时 拓宽红旗路变电所至灵山路干道,红线从 25m 增至 50m。 曙光路延伸与河北路相通 6.19km,红线宽 40~60m。 劳动路改建,同时改造劳动路桥,全长 5.18km,拓宽至 40~50m。 完善居住区内以及开发区内道路,主要有建材街、李家山路等。
打通自由街隧洞至深沟寺近期作为自行车专用道路,远期满足小汽车通行,并建议一些 支路早高峰作为自行车专用道(见图 3)。
在青年路、铁东二道街、东山街、五一路等距商业网点较近的路段修建人行天桥,开辟 文化街、二道街、五一路步行区,建立二道街、铁东四道街、青年街二层平台步行系统,创 建良好的购物休息环境。
4.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总体框架设计
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总体框架如图 1 所示。
三、现状交通系统存在主要问题
1.道路交通设施不足
鞍山市道路网有 3 种布局形式,即放射形、棋盘式和自由式,沿中长铁路两侧布置。现 有道路 300 多条,总长度 354.26km,其中主干道 77.002km,次干道 78.258km,支路 199km, 按建成区面积 115km2 计,路网密度为 3.08km/km2。城市道路网密度过低,主次干道有相当 部分没有达到设计标准。城市东西向交通不便利,在全市南北长约 16km 的范围内,连接铁 路东西两侧的线路只有灵山路、分岔道口、环钢路、人民路、民生路、解放路、四方台路、 旧堡路等 8 条,平均间隔 2km,而城市高峰期交通流的主导流向为东西交通,现有的东西向 道路满足不了交通需求。受自然条件以及鞍钢厂布置的影响,目前城市许多道路成为断头路, 使道路未形成完整体系,影响道路功能发挥。新开发的居住区以及边缘组团内道路少,区域 对外联系不足。另外,城市停(存)车场行人过街设施奇缺。
(2)中期优化交通系统,基本解决交通阻塞现象
中期(2001-2010 年)鞍山市交通建设主要为交通系统优化,包括:①道路网络系统 优化,形成一个功能明确、层次分明、结合合理、系统性强的优化道路网络,强化各交通区 之间方便、迅速、安全、经济的交通联系。②交通方式结构优化。修建大运量轻轨线路,发 展公共交通系统,建立协调的综合客运体系,使鞍山市单一的自行车交通状况有明显改观。 通过交通系统优化,基本解决交通阻塞现象。
二、技术路线
1.指导思想
以现代化城市交通规划原理及系统工程方法为指导,立足于城市特色和交通特点,将城 市交通作为一个与城市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有机整体,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研 究与规划。既从战略高度探讨城市远景交通发展方向,又从战术角度研究解决当前交通问题 的基本对策,既要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又要提高城市的整体质量和活力,反映和发扬城市特 色和风貌,为城市交通发展建设,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2.交通管理落后
截止 1994 年底,全市共有互通立交桥两座(解放路立交桥及四方台立交桥),分离式 立交桥七座,跨线桥一座,市内共有广场 15 座,其中交通广场 13 座,目前市区道路实施信 号控制的交叉口有 54 个,占 18.3%,环交 12 个,占 4.2%,其余除两座立交外,都是无控 交叉口,交叉口的非信号化率接近 80%。另外,鞍山市自由市场的 90%都是占用城市道路, 市场占用道路 107 处,占用道路共 94 条,占道面积 48km2,占道路总面积 7.1%,严重的占 道经商问题使得许多道路通行能力大大下降,一些主干道甚至造成交通堵塞,加重了城市交
4.用地布局不合理
鞍钢厂区位于市区西北角,占地 22km2,使道路网不连续,阻碍了东西市区之间的联系, 而鞍钢职工主要居住在长甸、太平、深沟寺等东部地区,工作出行横穿中长铁路,交通不便, 平均易达性指标为 5.00~6.50km,高于全市平均 4.12km,又由于统一的上下班时间,使得 城市交通在早高峰时主导流向是东西向潮汐交通。
3.鞍山市交通系统发展战略
根据鞍山市经济发展规划,鞍山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到 2010 年要进入工业化后期阶段及交通系统建设的持续性原
32
则,鞍山市交通系统发展战略及目标为:
(1)近期完善交通系统,逐步缓解交通紧张状况
近期(1995-2000 年)交通建设重点加强断头路的连接、主要交叉口的改造,纵横向 交通干线的建设,站前地区的交通整治以及鞍钢通勤交通的治理。通过五年时间的建设,逐 步形成比较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缓解鞍山市交通紧张状况。
给公交以优先通行权,例如在交叉口进行公交优先配时,在有条件路段上划出公交专用 车道,为公交建设专用停靠站场等。
宏观控制合理的公交各方式分担比例,应强调普通公交为主,面的、中巴适量发展并加 强管理的指导原则。
提高公共交通的营运能力,最大限度地缩短居民出行时间,提高服务水平,逐步实现安 全、迅速、方便、准点舒适的十字方针,同时适当采取经济手段控制自行车出行比例,以促 使自行车交通向公共交通转化。
建国路拓宽工程。建国路目前有轨线,且道路路幅较窄,无法发挥其交通走廊的功能, 建设拓宽至路幅 40~50m,并将有轨线西移 30~40m。
深营路建设。为了给正在开发的汪家峪高新技术开发区及营城子新区提供先决的交通条 件,加强深沟寺与营城子两个居住区的联系,要加速建设深沟寺至营城子全长 5km 的深营 路(含深营隧洞),红线宽度 40m。
2.规划原则
交通系统能满足鞍山市近期和今后经济发展的需要,并促进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交通网络能适应大区域交通网络发展的需要。 交通系统能满足将来交通现代化的要求。 交通网络系统布局与城市总体布局相适应,并满足主要客货流向的要求。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要留有发展余地。 交通系统规划方案能反映城市特点和传统。 交通系统建设应近远期相结合,符合持续发展的要求。
鞍山市是辽宁中部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全国最大的鞍山钢铁联合企业,有冶金、 机械、轻工、纺织、电子、化工、建材、医药等门类齐全的工业产业体系,1992 年工业部 产值 294.7 亿元(当年价),国民生产总值 157.5 亿元,三次产业比重为 8.1∶72.2∶19.7,预 计到 2010 年为 2∶56∶42,使城市向多功能、综合性工业城市发展。
方案评价
网络总体性能 评价 交通质量评价 经济效益评价 交通环境评价
系统分析
经济可行性分析 社会效果分析 适应性分析 建设持续性分析 政策与财政分析
3.公共交通不发达
鞍山市公交设施落后,线路布设不合理,公交服务范围小,覆盖率低,服务水平不高。 根据居民出行调查,公交出行比例仅占 10.45%。由于公交不发达,步行、候车时间较长, 致使公交平均出行时间长达 47.7min,平均公交运行车速不足 7km/h。另一方面,公交运行 车辆较少,仅 717 台,其运量不能满足需求量。由于公交不发达,促进了自行车的发展,自 行车交通方式达 55.8%,而自行车交通占用道路面积远远大于公共交通,使道路交通更加拥 挤。
鞍钢
近期路网建设项目
图2 鞍山市近期(1996-2000年) 路网建设项目分布图
图3 2000年自行车交通网络结构图
5.改善公交服务,优化交通结构
进行有轨线路改造,提高其通行能力,协调常规公交与自行车、有轨、火车等的换乘。
制定科学、适当的公交线网规划及公交调度计划和站场规划,新建陶官调度中心,将 15 条郊区线路的始发点,从站前分散、迁出。
站前区不但是商业中心,又是对外交通枢纽,近郊汽车调度中心,以及行政、金融、通 信中 心所在,再加上鞍钢厂区在火车站北侧,使这一地区集结了大量的人流与车流。
鞍钢厂区由于无公交线,职工上班主要采用自行车(占 83%),且流向集中。通勤矛 盾突出。
34
四、近期交通综合治理对策
1.平衡交通总量 合理调整人口分布,努力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加强四个边缘组团的建设,以降低面向 市中心的居民出行比例和总体出行需求。鞍钢居住区宜在沙河北以及铁西适当发展 ,缩短 上下班出行距离。
(3)远期建成快速、立体综合交通体系,实现交通现代化
远期(2011-2030 年)形成布局合理、功能明确、具有较高建设水平和现代化管理水 平,快速、便捷、多层次、多方式配合协调的综合交通体系。
市内道路交通形成以“申”字型快速道路系统为骨架、若干交通走廊为支撑、干支道路 相协调的棋盘放射型道路网络系统。公共客运交通形成以轻轨、地铁和环市铁路为骨架、地 面公交系统为支撑,单位车、中巴、出租为辅助的多元化公交服务系统。对外交通形成以铁 路、高速公路和航空运输为主体的大区域运输网络。
鞍山市综合交通规划
项目承担单位:东南大学运输工程研究所 鞍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 项目主持人: 王炜 项目参加人: 王炜 过秀成 杨涛 徐吉谦 蒋冰蕾 殷广涛 孙爱充
傅振莹 刘松义 满书岩
孔昭沂
一、项目背景
鞍山市地处辽宁省中部,北距沈阳 89km,南距大连 308km,建成区呈组团式布局结构, 中心区包括铁东、铁西、立山、旧堡等 4 个区,拟建 4 个边缘组团分别为岭子、眼前山组团, 樱桃园、齐大山组团,汤岗子、大屯镇组团,腾鳌组团。建成区面积 115km2,中心城市面 积 100 km2,现状城市人口 142.2 万人,非农业人口 124 万人。
1980~1990 年机动车增长率为 12.61%,1990~1994 年机动车增长率为 13.6%,1982~1992 年道路面积增长率为 3.92%,道路长度增长率为 1.8%,城市交通需求与供应之间矛盾日益 突出,如鞍钢职工通勤问题,站前广场中心区交通组织、轨道交通改造、路网系统建设等问 题亟待解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