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九年级物理人教版电子教案-11.3 密度

合集下载

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九年级物理《11.3密度》教案一 人

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九年级物理《11.3密度》教案一 人

广西桂林市宝贤中学九年级物理《11.3密度》教案一人教新课标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和单位,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二、能力目标1.通过对密度知识的探究与测量培养学生谨慎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合作的精神.2.通过密度知识的广泛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善于运用物理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三、德育目标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密度公式.教学难点密度公式的理解.教学方法1.观察法:使学生从日常生活现象或生活经验上注意密度.2.实验法:通过探究实验,归纳出物体的质量、体积、密度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体会描述物质性质的方法.教学用具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或其他的物体),投影仪及投影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上节课同学们已学会了使用天平,现在请同学们利用你面前的天平分别测几个物体的质量.[想想做做][师]同学们可先观察面前的铁块、木块和铝块,看看有什么发现.[生]看上去铁块、铝块、木块的大小一样,它们的体积应该相等.[师]能不能具体测量一下,看看体积到底是多少呢?[生]这三种物体都是规则的物体,可以用刻度尺分别测出它们的长、宽和高就可以算出它们的体积了.[师]请同学们利用刻度尺测量,并进行计算.(学生测量,老师巡视并适当指导)[师]通过测量和计算,同学们的猜测准确吗?[生]通过测量数值后的计算,结果三个物体的体积相同,因此我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并且通过测量,我们学会了一种测量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师]同学们接着用天平测量这三种物质的质量,看看会有什么发现.(学生操作,教师巡视指导,结束后交流结果)[生]通过测量发现,体积相同的铁块、铝块、木块质量不相同.[生]体积大小一样,但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一样的.[师]关于这样的称量结果,你受到了什么启示?有什么疑问吗?[生]体积相同、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如果是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体积会怎样呢?[生]同一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关系呢?二、新课教学1.密度的概念[演示实验][师]老师这儿有一部分酒精和水,还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烧杯,我们可以用来比较相同质量的不同物体的体积.哪位同学可以给老师提一个建议?怎样做?[生]将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分别放在已调平衡的天平的两端,在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水和酒精.当天平再次平衡后,两杯中酒精和水的质量相同.然后再比较酒精和水的体积的大小.[生]也可以将天平调平衡后,在天平盘上先放上确定的砝码质量,将完全相同的两只烧杯依次放在天平的另一个盘上,分别加酒精和水,当装酒精的烧杯和装水的烧杯都能使天平平衡时,两杯中酒精和水的质量也相等,这时也可以比较相同质量的酒精和水的体积.[师]同学们的办法很好,有人愿意上台演示给大家看吗?(两名同学上台演示,同学们仔细观察,并分析交流)[师]通过观察演示,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生]实验结果说明,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体积是不相同的.[生]通过这样的实验,我还学会了一种测量液体质量的方法.先测出烧杯的质量m0,再测出装入液体后的总质量m,则被测液体的质量为m-m0.[师]通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了解了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类物体的质量不同;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的物体的体积也不相同,那么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又有什么关系呢?[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师]请同学们自己选择合适的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学生选择、设计并进行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参与学生的活动.然后各组进行交流) 第一组:我们组选择了几个大小不同的规则木块.(1)首先将选择好的木块由小到大编上序号.(2)用刻度尺分别测出每个木块的长、宽和高,并计算木块的体积.将体积值填入教材表格中对应的位置.(3)用天平分别测出几个木块的质量,填入表格中对应的位置.(4)以体积V为横坐标,质量则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然后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作出来的图象是一条直线.(5)分析表格中的数据,能发现木块体积增大时,质量也增大.从图象上分析比较,同一种木块的质量和体积是一种正比例的关系,不同体积的木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不变的值.[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线性关系,体积越大,质量越大,质量和体积成正比.这个结论和我们的猜想基本一致.第二组:我们组分别选择了两种材料做实验,用大小不同的规则的木块和大小不同的不规则的铝块分别实验.(一)测木块的体积和质量的方法与第一组完全相同.(二)测不规则铝块的体积时我们用了量筒和水.(1)将水放入量简中,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0.(2)将被测铝块浸没在水中,记下此时量简中水面指示的体积V′,则被测铝块的体积就是V=V′-V0.(3)依次测出铝块的体积填入数据表格(如图).木块铝块编号m (g) V(cm3) m(g) V(m3) 123(4)用天平测出铝块的质量,填入表格中对应的位置上.(5)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书上的方格纸上指出木块和铝块对应的点,并将这些点连起来,得到的图象是两条直线(如图).分析: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向一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关系是成正比例的,即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正比例的关系.[师]其他组有没有不同的做法,可以继续交流.第三组:我们组选择了一组蜡和一组规则的木块,将蜡削成和木块体积相同的几块.测它们的质量,得到的结论和前面两组同学的相同.第四组:我们组选择了木块和水实验,测木块的质量和体积的方法与第一组相同.利用量筒和天平分别测出了水的体积和质量,得到的结论和前面几组都相同.[师]请同学们注意教材P14,方框中的内容.体积为零时,质量如何?[生]体积为零时,这个物体就不存在,所以其质量也为零,所以在方格纸上作出的图象都会过原点.[想想做做][师]同学们根据在上面的探究中得到的数据分析,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同吗?[生]同一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物质不同时,其比值不同.[生]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等,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师]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就用密度(density)表示这种特性.(板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的公式、单位[师]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密度的公式应该是什么呢?质量[生]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密度=体积[投影]密度的公式:ρ=m/V符号的意义及单位: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m3)m——质量——千克(kg)V——体积——立方米(m3)说明:密度ρ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m3).如果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cm3).1 g/cm3=1×103kg/m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1)要理解公式中ρ、m、V的物理意义,记住公式.(2)明确ρ、m、V的关系,同一类物质m和V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3)ρ=m/V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某一种物质的ρ(密度)值与m及V 无关.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投影]练习1:根据公式ρ=m/V,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质的密度和它的质量成正比B.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正比C.物质的质量和它的体积成反比D.物质的密度和它的体积成反比练习2:一块铁的质量是1.97 t,体积是0.25 m3,这块铁的密度是多少?学生讨论练习后教师评析:练习1:物质的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之一.某种物质的密度的大小等于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对某种物质来说,这一比值是一定的,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A、D是错误的.而同种物体在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的条件下,体积越大,质量也越大,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所以B 正确,C错误.练习2:(在学生板演的基础上讲评)已知:m=1.97t=1.97×103kg V=0.25m3求:ρ解:ρ=m/V=1.97×103kg/0.25m3=7.9×103kg/m3=7.9 g/cm3答:这块铁的密度是7.9×103kg/m3.[师]大家说这块铁是不是纯净的铁,含不含其他的杂质?[生]这可以去查密度表,看看铁的密度足多少.如果我们的计算结果和密度表中铁的密度相同,则这块铁不含杂质.[师]现在请同学们查密度表,看看结果如何.[生]从表中杏出铁的密度是7.9×103kg/m3,说明这块铁不含杂质.[师]请同学们从表中查山水和空气的密度值.[生]水的密度是1.0×103kg/m3,空气的密度是1.29 kg/m3.[师]老师这儿有一桶纯净水,它的密度应该是多少?[生]应是1×103kg/m3.[师]现在我倒出一小杯,小杯中的水的密度是多少?[生]还是1×103kg/m3,因为物质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师]很好.谁还能说说密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呢?[生]密度就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如铝的密度为2.7×103kg/m3,它的意义就是1 m3的铝的质量足2.7×103kg(或说1 cm3铝的质量是2.7 g).[师]同学们在查密度表的时候还有什么发现吗?[生]我发现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密度.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生]密度相同的不一定足同种物质,如煤油和酒精、冰和蜡.[生]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状态的时候,密度也可能不一样,如水和冰.[师]同学们观察得非常仔细,总结得也很好.下面同学们一起来做一个练习,作为我们这节课的结束.[投影]教材P16例题.提醒同学们练习完后对照教材P16的解法,并注意教材中提示注意的问题.三、小结这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密度的问题,首先我们通过一个实验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并且了解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密度是个常数.密度表示单位体积下某种物质的质量,而密度公式中密度是由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求出的,而不是由它的质量多少或它的体积大小决定的,因此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四、布置作业课后习题五、板书设计密度(density)概念: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公式:ρ=m/V单位:kg/m3 g/cm3 1g/cm3=1×10kg/m3物理意义。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1.3 密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1.3 密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I)

2019-2020年九年级物理《11.3 密度》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I)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性)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教学重点1.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2.密度公式.教学难点1.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密度公式的理解.教具准备天平,砝码,体积相同的木块、铁块、铝块(或其他的物体),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师]上节课同学们已学会了使用天平,现在请同学们利用你面前的天平分别测几个物体的质量.实验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二、新课教学1.密度的概念由探究实验得出结论: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具有正比例的关系.且比值是一个定值。

[师]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特性.物理学中就用密度(density)表示这种特性.(板书)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2.密度的公式、单位[师]根据密度的定义可以得到密度的公式应该是什么呢?1 / 2[生]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密度=[投影]密度的公式:ρ=m/V符号的意义及单位:ρ——密度——千克每立方米(kg /m 3)m ——质量——千克(kg)V ——体积——立方米(m 3)说明:密度ρ的单位是由质量的单位和体积的单位决定的.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体积的单位是立方米(m 3),密度的单位就是千克每立方米(kg /m 3).如果质量单位用克(g),体积单位是立方厘米(cm 3),则密度的单位就是克每立方厘米(g /cm 3).1 g /cm 3=1×103kg /m 3.教师提醒学生注意:(1)要理解公式中ρ、m 、V 的物理意义,记住公式.(2)明确ρ、m 、V 的关系,同一类物质m 和V 的比值不变即ρ值相同,不同类物质的ρ值一般不同.(3)ρ=m/V 是密度的定义式、计算式而不是决定式,某一种物质的ρ(密度)值与m 及V 无关.物质的密度由物质的种类(本身特性)决定.三、小结这一节课我们研究了密度的问题,首先我们通过一个实验了解了密度的概念,并且了解了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对于同一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密度是个常数.密度表示单位体积下某种物质的质量,而密度公式中密度是由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求出的,而不是由它的质量多少或它的体积大小决定的,因此不能说物质的密度与它的质量成正比,跟它的体积成反比.四、板书设计课后作业:名校名典课后反思:密度作为物质的一种属性,应着重强调。

物理:11.3《密度》学案(人教版九年级)

物理:11.3《密度》学案(人教版九年级)

密度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质量的单位;2.知道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4.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二:自我检测:1. 叫质量,通常用字母表示。

2.质量的国际单位是,符号是。

常用的还有、、等,它们同千克的关系是:1t= Kg 1g= Kg 1mg= Kg3.当物体的位置、形状、状态发生改变时,它的质量(变化,不变),这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的变化而变化。

三、小试牛刀:1.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一张纸的质量约为750 。

2.你在地球上的质量是60 Kg ,当宇宙飞船把你带到太空中时,你的质量将()A.大于60 KgB.小于60 KgC.等于60 KgD. 变为0自学指导二:质量的测量一、问题思考: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95-96页内容,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完成下列问题:1.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什么仪器测量物体的质量?2.实验室中用什么仪器测质量?托盘天平的主要结构有哪些?3.为了保持天平的精确度,我们应做到哪些要求?4.如何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的质量?二:自我检测:1.实验室里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是,分为和。

2.使用天平时要注意:(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也就是它所能称的最大质量。

被测物体的质量(能,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能,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托盘中。

三、练习用天平测铝块的质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1.小组合作,进行实验2.组间交流,归纳天平的使用方法。

归纳:托盘天平使用的基本步骤:(1)调水平:把天平放在上,用镊子将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

(2)调平衡:调节横梁右端的(若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调,反之,平衡螺母向调),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处,此时横梁平衡。

(3)称量:将被测量的物体放在盘,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后,用向盘里加减适当的砝码,并适当移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1、3密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1、3密度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11、3密度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过程与方法1、学会用列表和绘制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提高处理信息的能力。

2、接触用比值定义物理量的科学思维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教学重点:密度的概念教学难点: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教学用具:天平、刻度尺、大小不同的肥皂块、橡皮块(3个一组)、酒精、水、烧杯、奖牌;表格与坐标纸,多媒体与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出示肥皂块和泡沫)怎样区别?生:看出来的。

师:(再出示两杯同体积的水和酒精)如何区别?生:闻气味。

师:(展示一个奖牌)大家看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材料的?怎么知道?请大家传看。

师:我们有时可以从外观来直接辨别物质,有时却很难分辨,甚至单从外观根本无法区别,所以我们想知道能不能有一个更科学的方法来区分呢?(二)新课教学1、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提出问题:出示大小不同的两铁块(实心),问:哪个质量大?追问:大铁块的体积是小铁块体积的2倍,大铁块的质量也是小铁块质量的2倍吗?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吗?(科学表述问题,以利于探究顺利进行)●设计实验请同学们讨论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并请学生代表陈述其实验方案,教师点评确定实验方案。

根据需测量的量选择器材。

实验数据的收集与记录,例(下表):●进行实验不同小组进行不同物质的实验,包括铝块、铁块和酒精●分析与论证请各小组代表上台分析,得出结论。

第一、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增大几倍,说明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学生可得出)第二、每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等。

(最好由学生发现)介绍用图像处理数据的方法,描点、连线。

指导学生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画出铝块、铁块和酒精图像第三、同种物质质量和体积的比值相等,不同物质的比值又不同。

(这反映了不同物质的不同属性)2、密度在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这种特性。

人教版九上第十一章第三节,密度教案4

人教版九上第十一章第三节,密度教案4

第三节密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质的量”的含义.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质量的单位;天平的使用.难点:认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教学课时:1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自然界是由各种各样的物质组成,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特性,我们正是根据物质的这些特性来区分、鉴别不同的物质。

特性指物质本身具有的,能进行相互区别、辩认的一种性质,例如颜色、气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质的特性,这节课我们来学生物质的另一种特性——密度新课教学1.建立密度的概念(1)实验:用天平测出木块和石块的质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测出木块和石块的体积。

数据如下:质量(克) 体积(厘米3) 质量/体积 (克/厘米3)木块15 10 0.5 木块210 20 0.5 石块110 4 2.5 石块220 8 2.5(2)分析数据 A .木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B .石块的体积增大几倍,它的质量也增大几倍,质量和体积比值一定C .木块的质量跟体积比值不等于石块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

从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种类的物质,质量跟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密度就是表示这种特性的物理量。

(3)建立概念A .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符号ρB .密度公式:ρ=m/V ;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C .密度单位:千克/米3(kg/m 3);克/厘米3(g/cm 3)1g/cm 3=1000kg/m 3=103kg/m 3(4)例题:一铁块质量是1.97吨,体积是0.25米3,铁块密度多大?已知:m=1.97t=1.97×103kg;V=0.25m 3求:ρ解:3333/109.725.01097.1m kg mkg V m ⨯=⨯==ρ 答:铁块的密度是7.9×103kg/m 32.密度物理意义水的密度是1.0×103kg/m 3表示1米3水的质量是1.0×103千克。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三节密度 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三节密度 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物理教案(全册)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质世界第三节密度(1)[学习目标]1.复述密度的定义,写出密度公式,说出公式中的各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写出并读出密度的单位“千克/米3 ”、“克/厘米3”,说明其含义,领会密度单位(复合单位)的确定方法。

2.会推导克/厘米与千克/米的关系。

3.会用公式ρ=m/v计算物质的密度。

4.认识用实验、比较的方法建立密度概念的过程,认识用比值定义密度的方法。

5.领会“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

[教学重点]1.建立、理解密度的概念。

2.“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比较方法。

3.应用公式计算物质的密度。

4.密度的单位。

[教学难点]建立并理解密度的概念。

[教学方法]启发式综合教学方法。

[教具和学具]教具:托盘天平一架,体积相同的铜块、铁块各一个,体积相同的铝块两个,体积不相同的木块两个,投影器材,投影片若干。

学具:托盘天平一架,砝码一套,长方体蜡块(或木块)一个,刻度尺一把。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这里有两个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一个是铜块,一个是铁块,它们的体积相同,质量相等吗?怎么比较?如果是同种物质,体积相等,质量相等吗?这两个都是铝块,体积相等(出示铝块并分别放在天平两盘上),质量相等吗?如果同种物质,体积不相等,质量还相等吗?(将两个木块分别放在天平的两盘中)这两个木块哪个质量大?同一种物质,体积大的质量大,体积小的质量小。

这仅仅是质量跟体积的粗略关系,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准确的数量关系呢?(渗透由粗略到精确,定量研究物理规律的方法。

)板书:同种物质,质量跟体积有什么关系呢?新课教学实验研究⑴设计实验:师:要研究质量跟体积的数量关系,首先要把质量、体积的数值测出来。

质量和体积怎么测?生:质量用天平测量;体积可以先用刻度尺测量出长、宽、高,然后根据长方体体积=长×宽×高进行计算。

师:为了便于记录和分析测得的数据,我们需要设计一个表格,这个表格应该有哪些内容?生:质量、体积。

初中物理教案-人教版-九年级-11.3、密度最新修正版

初中物理教案-人教版-九年级-11.3、密度最新修正版
根据实验数据与教师共同引入密度的概念。
体会密度与电阻这两个
从身边的事例出发,拉近学生与知识的距离
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指导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能力
提高学生与所学知识的整合能力
理解密度概念
教学内容及问题情境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2、公式:ρ=m/V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单位:
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带着疑问猜想,进行实验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主要是天平的使用方法。
质量/g
体积/cm3
铝块1
铁块
铜块
铝块2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
(2)不同种物质的体积相同质量不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同。
物理量的相同点
体会1g/c m3与1kg/m3
的大小关系。
学生思考问题
学生阅读密度表并归纳规律性的知识。得出以下结论:
1、通常情况下,固体的密度最大,液体其次(水银除外),气体最小。
2、液体中水银的密度最大,它比常见的金属铜和铁的密度还大。
3、海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纯水的密度为1.0×103kg/m3,通常可认为普通水的密度也是这么大。冰的密度为0.9×103kg/m3。(同种物质的状态不同其密度不同)




1、动手动脑学物理
2、完成下列练习:
(1)、一杯水,喝掉一半,剩下的一半杯水的密度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
(2)、一实心金属球的质量为5.4kg,体积为2dm3,则金属球的密度为kg/ m3。
(3)、质量相等、体积相同的铜球、铁球、铝球各一个(ρ铜›ρ铁›ρ铝),则一定为空心的球是,不能肯定是实心还是空心的球是,空心部分体积最大的是。

九年级物理 113(密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九年级物理 113(密度)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案

课题:§11·3密度专题训练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目标:
会用密度知识解决问题:
当堂训练:
1、小华利用天平、量筒和一个容器来测定某种液体的密度,经过他们的规范操作,得到如下表示的数据,
①液体的密度为 ㎏/m 3;
②容器的质量是 g;
③能正确反应上表中液体和容器总质量跟液体体积关系的图象是( )。

2
320
4、三个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铜、铁、铝三球,其中一定是空心球的是 ;可能空心的是;其中空心体积最大的是 。

若空心注满水质量最大的是 。

5、方糖是一种用细砂糖精制成长方体糖块。

为了测出它的密度,除了一些这种糖块还有下列器材:天平、量筒、毫米刻度尺、水、白砂糖、小勺、镊子、玻璃棒。

利用上述器材可有多种测量方法,请你答出两种以上测量方法,要求写出
①测量的主要步骤及所测物理量;
②写出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6、加强对实验评估的考察(用天平和量筒“200 mL , 5mL ”来鉴定戒子)
教学反思:
最好用《点拔》上试题。

V V V V。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1.3 密度

九年级物理导学案 11.3 密度

11.3、密度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体会利用比值不变反映的数量关系来定义物理量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是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是掌握学习的过程和方法,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导学指导】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什么?
1.
2.
3.
结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其质量是不同的;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
同的;不同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

【课堂练习】
有一金属块质量是386g,体积是20cm3,这种金属的密度是_____kg/m3;如果将它截去一半,剩余部分的密度是______kg/m3.
【要点归纳】
1.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
它与物体的质量、体积、形状、位置等因素无关。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2.密度的计算式为ρ=m/v,由它可以变形得到m=ρv 和v=m/ρ用来计算质量
和体积。

【拓展训练】
1.一卷细铜丝,怎样做能方便地知道它的长度?
2.完成课本第17页2、3、4、5、6题
3.对于密度公式ρ=m/V,理解正确的是()
A.对于不同的物质,m越大,ρ越大。

B.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V成反比。

C.对于同一种物质,ρ与m成正比。

D.以上说法均不对。

4.水结成冰后()
A.体积变大,密度变小
B.体积变小,密度变大
C.体积和密度均不发生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总结反思】。

九年级物理《密度》教学设计

九年级物理《密度》教学设计

授课方案方案课题名称密度姓名工作单位年级学科九年级物理教材版本人教版一、授课内容解析(简要说明课题本源、学习内容、知识结构图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课题本源:课本密度是初中物理授课重点内容之一,也是课程标准中要求的七个掌握层次的重点知识之一。

学好本节知识是进一步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密度”这节课是本章的重点课。

“密度”是在学习了“质量”此后而引入的一个新的物理量,它在全章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在质量的基础上对物质世界的进一步研究,也是掌握测定物质密度的方法和解决有关密度的实责问题的基础,并为更深入学习液体压强、浮力等知识做铺垫。

科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和掌握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同样也是本节授课的重要内容。

二、授课目的(从课程标准中找到要求,并细化为本节课的详尽要求,目标要清楚、详尽、可操作,并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授课目的知识与技术: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会查密度表。

能联系本质运用密度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会计算不能够直接测量的物体的质量或不能够直接测量物体的体积。

能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责问题。

过程与方法:经过实验研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领悟利用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的数量关系来定义密度的科学思想方法。

感神态度与价值观:经过认识密度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感觉物理知识在解决实责问题中的价值经过研究活动,对物质特点的认识有新的拓展,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领悟利用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的数量关系来定义密度的科学思想方法。

2学情解析学生有比较强好奇心和形象思想能力,抽象思想能力较差,拥有初步的提出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能力、观察能力、信息收集和办理能力、拟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能力,学生会使用天平测量质量,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并且在小学时学过计算长方体及正方体体积公式,能依照公式计算长方体及正方体体积。

3重点难点授课重点:密度的看法、公式、认识密度的单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11—3密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通过探究活动,使用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重点:密度
难点:密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具、学具: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大小不同的若干铁块, 托盘天平(最大秤量值200克)和砝码1套,刻度尺1只。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学生活动:想想做做
让学生用天平称量体积相同的不同种物质木块、铝块、铁块的质量。

学生对称量的结果会认识到,体积大小一样,但种类不同的物质,质量是不同的。

表明物质在这方面性质上的差异。

二.新课教学
(一)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
通过上面“想想做做” 提出问题: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会有什么关系?
推测:同一种物质,体积越大,质量越大。

如果体积增大到原来的两倍,质量是否也会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呢。

也就是说,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正比吗?
取大小不同的若干铝块,分别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用直尺测出边长后计算出它们的体积,列出表格来,然后以体积V 为横坐标,以质量m 为纵坐标,在方格纸上描点,再把这些点连起来。

m/g V/cm 3 铝块1 铝块2
铝块3
铝块4
从测量数据上看,会得到同种物质的质量增加,其体积也增大;质量减少,体积也会减小的结论。

将测量数据图像化,会更直观地得出:同一种物质的质量与它的体积成线性关系,即同一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V/cm 3
m/g
将铝块换成铁块重做上述实验。

分别计算每个铝块、铁块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可以得出其比值是个定值。

这种比值不变性反映的正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

对不同物质来说,其质量和体积的线性关系表现在过原点的不同直线上。

换句话说,各种物质所对应的比值是不同的。

讲解: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

(二)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教师指出:理解密度的概念时,要注意:
(1)单位体积就是有一定大小的体积,如国际单位制中的“1米3、1分米3、1厘米3等。

(2)密度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如将铁块锉成铁屑,铁的密度都不变。

(三)密度的公式 体积质量密度= V
m =ρ
讲解:ρ表示密度;m 表示质量;V 表示体积。

教师指出:要注意:
(1)ρ的写法、读法。

(2)密度只与物质种类有关,与物体的质量、体积无关。

(四)密度的单位
密度国际单位:千克/米3(kg/m 3)
密度其他单位:,克/厘米3(g/cm 3)。

1g /cm 3=1000kg /m 3
让学生看课本一些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的密度值,要求学生会查密度表中的密度值。

引导学生阅读表中列出的各种物质的密度值的大概规律,对于那些常见的物质的密度,形成一些具体的认识,例如金比铜的密度大,铜比铁的密度大,冰比水的密度小,记住水的密度等。

【例题】: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碑身高37.94m ,由413块花岗岩石块砌成。

碑心石是一块整的花岗岩,长14.7m ,宽2.9m ,厚1m ,上面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它的质量有多大?
讲解例题,教给学生如何运用物理公式进行密度计算。

要求学生按一定的格式和步骤进行计算,不能只写公式和数字,一定要把必要的文字说明写出来。

特别是对单位的运算要加以强调,提醒学生注意正确地书写,不能遗漏。

三.小结
四.巩固练习
相应完成《导学案:10.3 密度》
五.布置分组作业
六.板书设计:
七.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