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答题规范.doc
高考化学试题实验操作题答题模板
![高考化学试题实验操作题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d5fc880d376baf1ffc4fad60.png)
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模板类型1实验基本操作类1.浓硫酸稀释操作【规范操作】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答题关键】①浓硫酸倒入水中;②缓慢;③不断搅拌。
2.分液操作【规范操作】将分液漏斗上口的玻璃塞打开或使塞上的凹槽(或小孔)对准漏斗上的小孔,再将分液漏斗下面的活塞打开,使下层液体慢慢沿烧杯壁流下,当下层液体恰好流尽时,迅速关闭活塞。
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答题关键】①液面上方与大气相通;②沿烧杯壁;③上上下下(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3.焰色反应操作【规范操作】【答题关键】①烧、蘸、烧、洗、烧;②观察钾元素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4.容量瓶查漏操作【规范操作】向容量瓶中加适量水,塞紧瓶塞,用手指顶住瓶塞,倒立,用吸水纸检查是否有水珠渗出;如果不漏,再把塞子旋转180°,塞紧,倒置,用同样方法检查。
【答题关键】①装水;②倒立;③检查是否漏水;④旋转180°;⑤重复操作。
5.沉淀剂是否过量操作【规范操作】(1)加沉淀剂:静置,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少量沉淀剂,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2)加入与沉淀剂反应的试剂:静置,取适量上层清液于另一洁净试管中,向其中加入少量与沉淀剂作用产生沉淀的试剂,若产生沉淀,证明沉淀剂已过量,否则沉淀剂不过量。
【答题关键】①上层清液;②沉淀剂或与沉淀剂;③是否沉淀;④若需称量沉淀的质量而进行有关定量计算时则只能选用方法(1)。
6.沉淀洗涤操作【规范操作】向漏斗内加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重复操作2~3次。
【答题关键】①浸没;②重复2~3次。
7.判断沉淀是否洗净操作【答题模板】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置于试管中,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8.常见试纸的使用【答题模板】(1)定量试纸(如pH试纸)取一小片×××试纸放在表面皿(或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在×××试纸上,待试纸变色后再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得出测量数据。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0ec76040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8.png)
高考化学答题技巧和答题标准高考化学答题技巧一、临场心理技巧1.树立信心,克制怯场信心是成功的一半,没有信心就没有希望,信心缺乏就会临场心慌意乱,影响自已应有程度的发挥。
拿到试卷后应先填写考生信息(如考生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等),然后先粗略看一遍试题,做到心中有数,对试题难易不必介意。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多数题目并不比平时练习的题目难,也不都是新题,有好多题目是我们平时练习过的知识或熟题略加改造而成,假如平时训练的题目多数都会做,那么要坚信高考你也一定能考出好成绩。
建议先做选择题,再做容易的题。
2.摒弃杂念,缓解情绪在考试之前应该摒弃杂念,使大脑处于“空白状态”,很多同学明知这个道理却无法做到。
不妨尝试与别人交谈,谈些与考试无关的话题,最好是一些既幽默又含蓄的笑话,尽量使心情放松,排除干扰。
3.集中精力,进入状态注意力集中是考试成功的关键,一定的神经亢奋或紧张有利于大脑各局部之间的联络,有助于活泼思维,所以为了能在考试中起得最正确效果,应高度集中注意力,确保思维的灵敏和敏捷。
二、临场答题技巧1.减少失误,争得高分历次考试中,考生因失误而失去的分数平均在5-10分左右,有的甚至更多。
假设能克制失误,在有效的时间内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这本身意味着多得分。
通常易失误的方面有:(1)关键的字。
在题目的问题中,通常出现如下词语: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名称与符号;分子式与构造简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等,即使题目会做,由于不注意上述词语,就有可能造成人为失分。
(2)量的单位。
物质的量浓度(mol/L),摩尔质量(g/mol),溶解度(g)、质量分数、物质的量浓度互换时的体积易错等。
(3)隐性条件。
如酸性的无色透明溶液;PH=0的溶液;水电离出的C(OH-)=10-14mol/L的溶液等。
(4)符号运用。
如“=”与“可逆符号”;“+Q”与“-Q”;沉淀与气体符号;电荷与价标;写电子式时“[ ]”;物质的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响条件等。
化学答题格式及步骤规范
![化学答题格式及步骤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ee25cf55c8d376eeaeaa31bd.png)
化学答题格式及步骤规范规范的格式和严密的步骤,能充分体现出应试者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涵养,体现出应试者顺畅科学的应答思路和良好的做题习惯。
以计算题为例:“解”“设”(直设和曲设)、“写”(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列”(代数式、比例式)、“解”(解出答案)、“论”(必要时依据题意进行讨论)、“转”(将求解结果过渡转化成设问所求结果)、“答”(点明答案,给阅卷者提供视觉上的方便)。
此外,解答过程中还要进行必要的语言衔接,“因为”“所以”“因此”“解知”“故”“由题意”等词语更要适时适地地运用,以体现规范性和严密性。
答题时字应尽量写规范,不要求书法,但要求尽量地清晰,尽可能避免写连体字。
既有文字答题,还有符号书写,化学符号(如:CaCl2与CuCl2)、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名称,要求什么,对应作答。
从升学角度讲,我们最终要做“人家”的题,让“人家”评卷,从而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析题答题要多“设身处地”。
规范解题时心中要装着三个人:一个是高素质的自我,二是精明的命题者,三是挑剔的阅卷者。
内强素质是自我规范的前提,平日测练我们都要注意各环节的规范,久而久之,规范的“习惯”才会升华成“自然”的规范。
一般说来,命题者总是会通过精心设计题干,在题目的知识载体中,借助于“情境、立意、设问”的巧妙角度等,嵌进一些并非显露的信息或题障,以充分体现题目良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如果应试者不去认真研析命题意图,只是一味地“凭印象、凭经验、凭感觉”去思考问题,则一定会被一些表观而非本质的东西诱进陷阱。
我们做出的高考题是让阅卷人看的,如果做题时只“唯我”而不设身处地地从评卷角度去考虑,那么一定会吃亏的。
解答和书写时应时刻想到如下问题:①这样写阅卷时能否看清?②这是不是最佳角度?标准答案会从哪个角度设置?③这样的格式和布局是否有利于阅卷?④某些字符的书写是否会造成歧义或产生误会?⑤专业术语、专用符号(名词)的运用是否符合阅读或使用习惯等等。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和应试策略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和应试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84ecbb7960590c69ec37668.png)
”
,
维普资讯
苯 甲 酸
熔 点/ ℃ 124 2 .
甲 醇
— 9 7
1 择题 的答 题策 略 与 生 活 环 保 、 学 用 化 化
如, 一种 盐水 解 方程 式 一 定用 “
阿伏 加 德 罗 常数 、 化 学 方 程 式 、 学 实 验 基 本 操 热 化 ” 不 能用 语 、 而
“
—
一
物 氧 离 其产物也不能标“ ” 或“十 ; ”弱酸、 弱碱 的电离 作 、 质 的制 备 和 检 验 、 化 还 原 反 应 、 子 方 程 式 的 定要 用 “ 兰 ” 能 用 “ 不 —— ” 有 机 化 学 方 程 式 要 用 正 误 判 断 、 子共 存 、 液 中粒 子 浓 度 的 比较 、 学 反 ; 离 溶 化
硅在第 “ ” 三 ” 3 或“ 周期 、ⅣA” 。 “ 等
8 算 过程 要 详 略 得 当 , 键 步 骤 和 结 果要 写 清 .计 关
要注意单位和有效数字的使用要求 , 更要注意“ 将样 3 .电子 式 、 子 或 离 子 结 构 示 意 图 、 构简 式 、 原 结 结 楚 , 或“ 0 0mL 等 构式 书写 时要 整 齐 清 晰 , 能 张冠 李 戴 , 求 写 离 子 方 品分 为两 等份 ” 从 10mL溶 液 中取 出 1 ” 隐 不 要
脂 、 化反应 、 酯 氨气 、 铵盐 、 研钵 、 埚 、 色等 。 坩 褪 C OOHC H2 H2 C OH( 基 连 接 错 ) C HC OH ( 羧 , H2 C O 少
等 2 .要 能正 确 描 述 元 素 所 在 周 期 和 主族 位 置 。如 , 双 键 ) 。
维普资讯
-_.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与技巧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2342870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7c.png)
⾼考化学答题规范与技巧 ⾼考⾮同⼩可,对于理科⽣来说,化学是理科综合⾥⾯,⽐较容易提⾼成绩的,那么在备考期间,我们的考⽣需要掌握哪些答题技巧呢?下⾯⼩编给⼤家整理了关于⾼考化学答题规范与技巧,欢迎⼤家阅读! ⾼考化学答题规范与技巧 ⼀、审题: 答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了考场上的宝贵时间,危害很⼤。
细⼼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在化学学科的考试中,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个⽅⾯: 1.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属于概念辨析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
审清题⽬的类型对于解题是⾄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处理的⽅法和思路不太⼀样,只有审清题⽬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2.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也是解题的核⼼信息。
关键字可以在题⼲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个题⼲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的。
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加热”、“加热并灼烧”等等。
3.审表达要求:题⽬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
例如:写“分⼦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程式”、“离⼦⽅程式”、“现象”、“⽬的”,这些都应该引起⾜够的重视。
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所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4.审突破⼝:常见的解题突破⼝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状态、⽓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机反应、应⽤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5.审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三个依据:①使⽤仪器的精确度如:托盘天平((0.1g)、量筒(⼤于或等于0.1ml)、滴定管(0.01ml).ph试纸(整数)等;②试题所给的数据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80g------”,根据试题所给的有效数字进⾏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③题⽬的明确要求,例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
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工艺流程中的答题规范 (附答案解析)
![高考化学大题逐空突破系列(全国通用)工艺流程中的答题规范 (附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e08ac2d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25.png)
常考题空4工艺流程中的答题规范【高考必备知识】1.沉淀的洗涤操作(1)答题模板:沿玻璃棒向漏斗(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实验2~3次(2)实例:在测定Na 2SO 4和NaCl 的混合物中Na 2SO 4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BaCl 2溶液,沉淀SO 2-4,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O 4的质量,试问:怎样洗涤沉淀?沿玻璃棒向漏斗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复实验2~3次2.证明沉淀完全的操作(1)答题模板:静置,取少量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加入××试剂(沉淀剂),若没有××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完全(2)实例:在测定Na 2SO 4和NaCl 的混合物中Na 2SO 4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BaCl 2溶液,沉淀SO 2-4,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O 4的质量,试问:怎样判断SO 2-4是否沉淀完全?静置,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继续加入BaCl 2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SO 2-4沉淀完全3.检验沉淀是否洗涤干净的操作(1)答题模板: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试剂(根据沉淀可能吸附的杂质离子,选择合适的检验试剂),若没有××(特征现象)出现,则证明沉淀已洗涤干净(2)实例:在测定Na 2SO 4和NaCl 的混合物中Na 2SO 4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入过量BaCl 2溶液,沉淀SO 2-4,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O 4的质量,试问: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净?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稀HNO 3酸化的AgNO 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沉淀已洗净4.判断滴定终点的答题规范(1)答题模板:当滴入最后半滴×××标准溶液后,溶液由×××色变成×××色,或溶液×××色褪去,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2)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作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当加入最后半滴标准盐酸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来的颜色5.描述离子检验现象的答题规范(1)答题模板:取试样→加水溶解→加……试剂 除干扰 分离加……检验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2)以“SO 2-4的检验”为例: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 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证明有SO 2-46.增大原料浸出率的措施搅拌、升高温度、延长浸出时间、增大气液或固液接触面积7.蒸发结晶的操作(1)从NaCl 溶液中获取NaCl 固体①方法:蒸发结晶②具体操作:加热蒸发,当析出大量NaCl 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2)NaCl 溶液中混有少量的KNO 3溶液①方法:蒸发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②具体操作:若将混合溶液加热蒸发一段时间,析出的固体主要是NaCl ,母液中是KNO 3和少量NaCl ,这样就可以分离出大部分NaCl8.冷却结晶的操作:KNO 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NaCl 溶液①方法: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②具体操作:若将混合溶液加热蒸发后再降温,则析出的固体主要是KNO 3,母液中是NaCl 和少量KNO 3,这样就可以分离出大部分KNO 39.“目的或原因”类目的或原因思考方向沉淀(晶体)洗涤的目的若滤渣是所需的物质,洗涤的目的是除去晶体表面的可溶性杂质,得到更纯1.电镀污泥中常含大量的铬(Cr),回收电镀污泥中的铬的方法很多。
(完整版)高考化学简答题(文字表述题)规范答题常见答题模板归纳
![(完整版)高考化学简答题(文字表述题)规范答题常见答题模板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a0977611ec3a87c24128c42b.png)
高考化学简答题(文字表述题)规范答题常见答题模板归纳高三化学组(一)实验部分1. 检查装置气密性[答题模板]装置形成密闭体系→操作方法(微热、手捂、热毛巾捂、注水等)→描述现象→得出结论(1)手捂或热毛巾捂法将待检装置导气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用手或热毛巾捂住装置,若导气管口有气泡逸出,停止加热后在导气管口倒吸形成一段水柱,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2)液封法若是有分液漏斗的装置:用止水夹夹紧导气管的橡皮管,打开分液漏斗玻璃塞往分液漏斗中加水,一段时间后,若漏斗中的水不会再滴下,则装置气密性良好;启普发生器型(简易)的装置:关闭导气管的旋塞(或用弹簧夹夹住橡胶管),往长颈漏斗中加适量水,若长颈漏斗和容器中液体形成液面差,一段时间后液面差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2. 物质的检验、鉴别[答题模板]液体:取少量液体试剂于试管中→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固体:取少量固体试剂于试管中,加水配成溶液→滴入XXX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气体:将气体通入XXX溶液中→描述现象→得出结论【例】常温下,H2SO3的电离常数K a1=1.2×10-2,K a2=6.3×10-3,H2CO3的电离常数K a1=4.5×10-7,K a2=4.7×10-11。
某同学设计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将SO2和CO2气体分别通入水中至饱和,立即用酸度计测两溶液的pH,若前者的pH小于后者,则H2SO3酸性强于H2CO3。
该实验设计不正确,错误在于____________ 。
设计合理实验验证H2SO3酸性强于H2CO3(简要说明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
仪器自选。
供选的试剂:CO2、SO2、Na2CO3、NaHCO3、Na2SO3、NaHSO3、蒸馏水、饱和石灰水、酸性KMnO4溶液、品红溶液、pH试纸。
3. 测溶液pH的操作:[答题模板] 取一小块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点在pH 试纸中部,半分钟内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高考化学大题答题模板
![高考化学大题答题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c81f54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66.png)
高考化学大题答题模板一、选择题。
1. ( ) 下列元素中,最活泼的金属是()。
A. 钠B. 铜C. 铝D. 铁。
2. ( ) 氧化铁是一种()。
A. 氧化性氧化物B. 还原性氧化物C. 酸性氧化物D. 碱性氧化物。
3. ( )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 CO2B. SO2C. NO2D. Na2O。
4. ( ) 一定量的氢气和一定量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完全反应得到一定量的水,这是()。
A. 质量守恒定律B. 能量守恒定律C. 恒定比例定律D. 多个定律共同作用。
5. ( )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键化合物的是()。
A. NaClB. H2OC. CaOD. KCl。
二、填空题。
1. 氧化亚铁的化学式是()。
2. 一定量的氧气和一定量的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完全反应得到一定量的水,这是()定律。
3. 氧化铁是一种()性氧化物。
4. 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比总是固定不变,这是()定律。
5.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三、解答题。
1. 请简要说明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之比总是固定不变的原因。
2. 请解释一定量的氢气和一定量的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完全反应得到一定量的水的化学过程。
3. 请结合实际例子,说明共价键化合物的特点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4. 请举例说明酸性氧化物的性质及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5. 请解释氧化铁的性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
1. 已知氢气和氧气在一定条件下燃烧,完全反应得到水,若氢气的质量为2g,氧气的质量为16g,求生成的水的质量。
2. 某化合物中含有氧的质量为24g,其中氧的质量占总质量的40%,求该化合物的质量。
3. 某化合物中含有钠的质量为20g,其中钠的质量占总质量的25%,求该化合物的质量。
4. 氧化铁的分子量为160g/mol,求5mol氧化铁的质量。
5. 氧化铁的化学式是Fe3O4,若氧化铁中铁的质量为168g,求氧化铁中氧的质量。
答题规范(3)晶体熔、沸点高低原因解释-2025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配套课件
![答题规范(3)晶体熔、沸点高低原因解释-2025年高考化学总复习(人教版)配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ddef7b1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18.png)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合物
TiF4
TiCl4
熔点/℃
377
-24.12
TiBr4
TiI4
38.3
15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C60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从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解释C60的 熔点远低于金刚石的原因是_C__60_是__分__子__晶__体__,__金__刚__石__是__共__价___晶__体__,__共__价_ _晶__体__熔__化__时__破__坏__共__价__键__所__需__的__能__量__远__高__于__分__子__晶__体__熔__化__时__破__坏__分__子__间__作_ _用_力__所__需__的__能__量_______________。
7.CO的熔点___>___(填“>”或“<”)N2的熔点,原因是 _C_O__为__极__性__分__子__而__N_2_为__非__极__性__分__子__,__C_O__分__子__间__作__用__力__较__大_______。
例 4 ZnO 和 ZnS 的 晶 体 结 构 相 似 , ZnO 熔 点 较 高 , 理 由 是 _Z_n_O_和__Z_n_S__同__属__于__离__子__晶__体__,__O_2_-的__半___径__小__于__S_2-_,__故__Z_n_O__的__离__子__键__强__,__熔_ _点_高___________。
(3)离子晶体 答题模板: ①阴、阳离子电荷数相等,则看阴、阳离子的半径: 同为离子晶体,Rn-(或Mn+)的半径小于Xn-(或Nn+),故×××晶体离子 键强,熔、沸点高。 ②阴离子(或阳离子)电荷数不相等,阴离子(或阳离子)的半径不相同: 同为离子晶体,Rn-(或Mn+)的半径小于Xm-(或Nm+),Rn-(或Mn+)电荷 数大于Xm-(或Nm+),故×××晶体的离子键强,熔、沸点高。
【高中化学】化学答题的格式和步骤规范
![【高中化学】化学答题的格式和步骤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dc33a0d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18.png)
【高中化学】化学答题的格式和步骤规范规范的格式和严密的步骤,能充分体现出应试者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涵养,体现出应试者顺畅科学的应答思路和良好的做题习惯。
以计算题为例:“解”“设”(直设和曲设)、“写”(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列”(代数式、比例式)、“解”(解出答案)、“论”(必要时依据题意进行讨论)、“转”(将求解结果过渡转化成设问所求结果)、“答”(点明答案,给阅卷者提供视觉上的方便)。
此外,解答过程中还要进行必要的语言衔接,“因为”“所以”“因此”“解知”“故”“由题意”等词语更要适时适地地运用,以体现规范性和严密性。
回答问题时,应尽可能标准地书写字符。
书法不是必需的,但要求尽可能清晰,尽量避免书写连体字。
不仅有书面答案,还有象征性的写作。
应相应地回答化学符号(如CaCl2和CuCl2)、分子式、结构式、结构式、名称和要求。
从升学角度讲,我们最终要做“人家”的题,让“人家”评卷,从而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析题答题要多“设身处地”。
规范解题时心中要装着三个人:一个是高素质的自我,二是精明的命题者,三是挑剔的阅卷者。
内强素质是自我规范的前提,平日测练我们都要注意各环节的规范,久而久之,规范的“习惯”才会升华成“自然”的规范。
一般说来,命题者总是会通过精心设计题干,在题目的知识载体中,借助于“情境、立意、设问”的巧妙角度等,嵌进一些并非显露的信息或题障,以充分体现题目良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如果应试者不去认真研析命题意图,只是一味地“凭印象、凭经验、凭感觉”去思考问题,则一定会被一些表观而非本质的东西诱进陷阱。
我们做出的高考题是让阅卷人看的,如果做题时只“唯我”而不设身处地地从评卷角度去考虑,那么一定会吃亏的。
解答和书写时应时刻想到如下问题:①这样写阅卷时能否看清?②这是不是最佳角度?标准答案会从哪个角度设置?③这样的格式和布局是否有利于阅卷?④某些字符的书写是否会造成歧义或产生误会?⑤专业术语、专用符号(名词)的运用是否符合阅读或使用习惯等等。
化学答题格式及步骤规范
![化学答题格式及步骤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a7fed038e2bd960590c6772d.png)
化学答题格式及步骤规范规范的格式和严密的步骤,能充分体现出应试者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的涵养,体现出应试者顺畅科学的应答思路和良好的做题习惯。
以计算题为例:“解”“设”(直设和曲设)、“写”(化学方程式、关系式)、“列”(代数式、比例式)、“解”(解出答案)、“论”(必要时依据题意进行讨论)、“转”(将求解结果过渡转化成设问所求结果)、“答”(点明答案,给阅卷者提供视觉上的方便)。
此外,解答过程中还要进行必要的语言衔接,“因为”“所以”“因此”“解知”“故”“由题意”等词语更要适时适地地运用,以体现规范性和严密性。
答题时字应尽量写规范,不要求书法,但要求尽量地清晰,尽可能避免写连体字。
既有文字答题,还有符号书写,化学符号(如:CaCl2与CuCl2)、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名称,要求什么,对应作答。
从升学角度讲,我们最终要做“人家”的题,让“人家”评卷,从而决定自己的命运,因此析题答题要多“设身处地”。
规范解题时心中要装着三个人:一个是高素质的自我,二是精明的命题者,三是挑剔的阅卷者。
内强素质是自我规范的前提,平日测练我们都要注意各环节的规范,久而久之,规范的“习惯”才会升华成“自然”的规范。
一般说来,命题者总是会通过精心设计题干,在题目的知识载体中,借助于“情境、立意、设问”的巧妙角度等,嵌进一些并非显露的信息或题障,以充分体现题目良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如果应试者不去认真研析命题意图,只是一味地“凭印象、凭经验、凭感觉”去思考问题,则一定会被一些表观而非本质的东西诱进陷阱。
我们做出的高考题是让阅卷人看的,如果做题时只“唯我”而不设身处地地从评卷角度去考虑,那么一定会吃亏的。
解答和书写时应时刻想到如下问题:①这样写阅卷时能否看清?②这是不是最佳角度?标准答案会从哪个角度设置?③这样的格式和布局是否有利于阅卷?④某些字符的书写是否会造成歧义或产生误会?⑤专业术语、专用符号(名词)的运用是否符合阅读或使用习惯等等。
高考化学原理、化工流程规范答题法及有机物常见除杂方法
![高考化学原理、化工流程规范答题法及有机物常见除杂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70ee1ba43323968001c9281.png)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相关问题的四个步骤(1)列平衡(2)写改变的条件(3)说平衡移向(4)说平衡移动的结果。
高考化学规范答题(有关原理的高频考点)1、明矾净水的原理规范解答: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Al3+发生水解反应:Al3++3H2O⇌Al(OH)3(胶体)+3H+,氢氧化铝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澄清。
2、高铁酸钠既能用作净水剂又能对水进行消毒、杀菌的原理规范解答:Na2FeO4中的铁元素呈+6价,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对水进行杀菌、消毒,其还原产物Fe3+发生水解反应:Fe3++3H2O⇌Fe (OH)3(胶体)+3H+,氢氧化铁胶体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使水澄清。
3、碳酸铵溶液显碱性的原因规范解答:碳酸铵溶于水能发生水解,NH4++H2O⇌NH3·H2O+H+,CO32-+H2O⇌HCO3-+OH-,CO32-的水解程度大于NH4+的水解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4、碳酸氢钠溶液显碱性的原因规范解答:碳酸氢钠溶于水后,HCO3-⇌H++CO32-,HCO3-+H2O⇌H2CO3+OH-,HCO3-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故溶液显碱性。
5、在钢材表面镀铝可以防止钢材腐蚀的原因规范解答:铝在空气中能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能防止钢材被腐蚀。
6、蒸干灼烧FeCl3溶液得到Fe2O3的原理规范解答:在FeCl3溶液中存在水解平衡:FeCl3+3H2O⇌Fe(OH)3+3HCl,在蒸发过程中,由于氯化氢大量挥发导致水解平衡向右移动,蒸干溶液时得到Fe(OH)3,灼烧时发生反应2Fe(OH)3=Fe2O3+3H2O,最后得到Fe2O3。
7、用酸性过氧化氢溶液溶解铜片的实验中,铜片溶解的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先加快后减慢的原因规范解答:温度升高能够加快反应Cu+2H++H2O2=Cu2++2H2O的反应速率,故铜的溶解速率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程度后,H2O2的分解速率加快,此时H2O2的浓度的下降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超过了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故铜的溶解速率减慢。
十六、考场评分细则与答题规范-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十六、考场评分细则与答题规范-2025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91ba86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bc.png)
十六、考场评分细则与答题规范(一)明确高考评分原则1.化学用语的“规范化”给分原则化学专用名词中出现错别字(甚至白字)都要参照标准扣分。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未配平、条件错误或不全等都不给分(包括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系数非最小公倍数或为分数等均视为不规范而不给分)。
“△”“↑”“↓”“”“===”、反应条件等均应正确使用。
2.“易于辨识,修正清楚”原则凡是辨别不清的,皆为“0”分。
答题时,字不一定要很漂亮,但须十分清晰。
不能过分潦草,难以辨认。
有两种情况存在,其一是学生在修改答案时,改动不够坚决和清楚,如由A改成B,由B又改成D,中间修改不清楚,难以辨认;其二是不排除考生有投机心理,让评卷老师去猜。
另外有些学生开始答卷(题)时,没有把握,用铅笔答题,最后未用0.5 mm黑色签字笔圈定,扫描时图像不够清晰,造成失分。
3.“不许越线”原则答错位置或答题超出答题卡标出的界限时,由于测试内容过多,而评卷时又需切割扫描,从而造成答题内容缺失,造成失分。
答题卡上多处有明显的提示,不许越线。
4.“白纸黑字”原则即凡是答题卡上写了的就有,没有写的就没有。
只有认定答题卡上的白纸黑字所表达的内容信息,才能真正做到公平公正地评分。
5.“见空给分”原则在连续多个答案中,为了便于操作,通常采用“独立操作,互不牵连”的原则,即前面一个答案正确与否,不影响后面答案的给分;同理,如前者正确,而后面错误,也按步骤照样给分。
6.“严格按要求给分”原则填空要求什么就写什么,答非所问的按“0”分处理。
(二)规范答题1.不按题目要求答题,虽然会做,但一分不得,所以在答题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题目要求规范答题,落笔之前,应看清要求,如:(1)要求填“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
(2)要求填“元素名称”“符号”,还是“代号”“序号”“字母”等。
(3)要求填“大于”还是“>”,“增大”还是“变大”等。
(4)要求填“化学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最简式”还是“电子式”。
高考化学答题模板(8大专题63个规范)
![高考化学答题模板(8大专题63个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636aa5ce8e9951e79b8927d4.png)
一、实验操作类规范语言表述答题模板
(1)测定溶液pH的操作:
将一小块pH试纸放在洁净的表面皿上,用清洁干燥的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点到pH试纸中央,待变色稳定后再和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对应的pH。
(2)检验离子是否已经沉淀完全的方法:
将反应混合液静置,在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沉淀剂××,若不再产生沉淀,则××离子已经沉淀完全,若产生沉淀,则××离子未完全沉淀。
(3)洗涤沉淀操作:
将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沿着玻璃棒注入到过滤器中至浸没沉淀,静置,使蒸馏水(或其它洗涤剂)自然流下后,重复2~3次即可。
(4)判断沉淀是否洗净的操作: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滴加……(试剂),若没有……现象,证明沉淀已经洗净。
注意:要选择一种溶液中浓度较大的比较容易检验的离子检验,不能检验沉淀本身具有的离子。
(5)容量瓶检漏操作:
往容量瓶中加入一定量的水,塞好瓶塞,用食指摁住瓶塞,另一只手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观察瓶塞周围有无水漏出。
如果不漏水,将瓶正立并将瓶塞旋转180度后塞紧,把容量瓶倒立过来,再检查是否漏水。
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6)滴定管检查是否漏水操作:
①酸式滴定管:关闭活塞,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将活塞旋转180°,重复上述操作。
如果仍不漏水,即可使用。
②碱式滴定管:向滴定管中加入适量水,用滴定管夹将滴定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观察是否漏水,若2分钟内不漏水,轻轻挤压玻璃球,放出少量液体,再次观察滴定管是否。
高二化学学科答题规范月
![高二化学学科答题规范月](https://img.taocdn.com/s3/m/afe22404bb68a98271fefa28.png)
磁县一中高二化学组高二化学学科答题规范月近年高考化学阅卷分析结果给师生们的最大启示是:命题者为了拉开差距,处处设陷阱,要求答题者解答条理清晰,表达规范。
为了减少非智力性因素丢分,我们高二同学要做到科学、规范答题。
1.按要求答题:①把答案要写在密封线内,否则阅卷时无法看到答案而不给分;②要求写元素名称一定要写成元素名称,而要求写元素符号定要答成元素符号;③要求写物质名称的一定要写成物质名称,别错写成分子式;④要求写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不要错写成分子式或名称;⑤要求写离子方程式不要错写成化学方程式;⑥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不要错答为原子结构示意图;⑦把相对原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的单位要分清楚;⑧不要把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体积、质量、溶解度、密度、压强等的单位漏掉;⑨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要配平;⑩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明物质的状态等。
2.书写要规范:(1)不写错别字:在平时阅卷中,不少考生因书写错别字、潦草字而被扣分。
常见的有:氯气写成绿气;溶解写成熔解;蓝色写成兰色;苯写笨;褪色写成退色;硝化写成消化;油脂写成油酯;酯化写成脂化;铵盐写成氨盐;金刚石写成金钢石等等。
(2)化学用语书写要规范:例如,把氯的元素符号Cl写成cl、Ce;镁的元素符号Mg写成mg;铜的元素符号Cu写成Ca;一氧化碳的分子式CO写成Co;磷化氢的分子式PH3写成为H3P;亚硫酸钠化学式Na2SO3写成NaSO3;无机化学方程式错用“→”,有机化学方程式中错用“=”;有机物结构简式中元素符号连接要合理;碳碳双键、叁键官能团不要简化,醛基、酯基、羧基的各原子顺序不要乱写,硝基、氨基写时注意碳要连接在N原子上。
电极反应式要考虑得失电子数与离子的电荷关系等。
3.文字语言表达要规范、严谨在解简答题时,语言文字的表达很重要.答题时内容要突出原理,层次分明,符合逻辑,文字精炼。
若思路混乱,言不及题,词不达意,即使长篇大论也不得分。
凡此种种,多是由于答题时一系列的不规范所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试题有方向,答题自然有规范。
下面是我为您带来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一、审题要认真:答题都是从审题开始的,审题时如果遗漏了题给信息,或者不能正确理解信息,就会给答题埋下隐患,使解题陷入困境,不但做不对题,还占用了考场上的宝贵时间,危害很大。
细心的审题,正确理解和把握所给信息,充分挖掘隐含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
在化学学科的考试中,审题主要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审题型:审题型是指要看清题目属于概念辨析类型的还是计算类型的,属于考查物质性质的,还是考查实验操作的等等。
审清题目的类型对于解题是至关重要的,不同类型的题目处理的方法和思路不太一样,只有审清题目类型才能按照合理的解题思路处理。
2.审关键字:关键字往往是解题的切入口,也是解题的核心信息。
关键字可以在题干中,也可以在问题中,一个题干下的问题可能是连续的,也可能是独立的。
常见化学题中的关键字有:"过量"、"少量"、"无色"、"酸性(碱性)"、"短周期"、"长时间"、"小心加热"、"加热并灼烧"等等。
3.审表达要求:题目往往对结果的表达有特定的要求。
例如:写"分子式"、"结构简式"、"名称"、"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现象"、"目的",这些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避免"所答非所问",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4.审突破口:常见的解题突破口有:特殊结构、特殊的化学性质、特殊的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特殊反应形式、有催化剂参与的无机反应、应用数据的推断、框图推断中重复出现的物质等等。
5.审有效数字:有效数字的三个依据:①使用仪器的精确度如:托盘天平((0. 1g)、量筒(大于或等于0. 1mL )、滴定管(0.01mL). pH试纸(整数)等;②试题所给的数据处理,例如"称取样品4. 80 g------",根据试题所给的有效数字进行合理的计算,最后要保留相应的有效数字;③题目的明确要求,例如:"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就按照试题的要求去保留。
二、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1.选择题:在理综试卷I卷中化学题有7个单选题。
解答时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仔细考虑各个选项,合理采用排除法、比较法、代入法、猜测法等方法,避免落入命题人所设的"陷阱",迅速的找到所要选项。
选择题的答题方法是多样化的,既能从题干出发做题,也能从选项出发验证题干作答,合理的选择解题方法快而准地找到答案,将做选择题的时间尽可能压缩到最短,为解决后面的大题腾出更多时间。
2.填空题答题策略和答题技巧:在理综试卷II卷大题中按照近几年情况来看,化学题是三道必考题加一道选考的填空题。
必考三题一般来讲实验题一个、涉及化学反应原理的有两个题,分别侧重于化学平衡和电化学。
选考一题(选二化学与技术—主要是与理论或元素化合物与实验分离有关的一个)、选三(物质结构与性质—与周期表与周期律延伸的一题)、选五(有机推断)一个。
对于填空题在答题时有些共性的要求。
(1)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要完整无误。
没配平、条件错、有机反应少写物质(水等)会造成该空不得分。
反应物和产物之间的连接,无机反应用等号、有机反应用箭头,气体符号和沉淀符号要标清,点燃,加热,高温有区别,催化剂不能简写为"催",这些问题出现会被扣分。
(2)专业术语不能错。
化学上常用的专业词汇是绝对不能写错别字的,一字之差会使整个空不得分。
例如"砝码"不能写成"法码";"熔化"不能写成"溶化";"过滤"不能写成"过虚";"萃取"不能写成"卒取";"坩埚"不能写成"钳锅"等等。
(3)当答案不唯一或有多种选择时,以最常见的方式作答不易失分。
能用具体物质作答的要用具体物质作答,表达更准确。
例如:举一个工业上CO做还原剂的反应,这时最好的例子就是3CO+Fe203=3C02+2Fe,这个反应应该是最熟悉的,其它反应也可写但是用不好就会扣分。
比如CO和水蒸气的反应,如果没注意到这是一个可逆反应写了等号会被扣分。
同时也不可泛泛举例写还原金属氧化物RO十CO=R+C02(R表示金属),这样肯定不能得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成立,而且也并不一定能用于工业生产。
(4)对于语言叙述性题目作答时要注意,从"己知"到"未知"之间的逻辑关系必须叙述准确,且环环相扣,才能保证不丢得分点,才能得满分。
回答问题要直接,不要转弯抹角;表达尽可能用唯一、准确的术语,不要多写无用的话,无用的话说错了就会扣分;作答要有明确的要点。
(5)对于计算型填空,要注意该写单位的要写单位。
或者是要注意"空"后面所使用的单位是什么,不要因为没有书写单位或者是数量级不对而丢分。
三、掌握化学答题原则:化学的命题是有要求的,所有的考试范围离不开考纲,所有的考试内容源于教材。
所考的内容肯定是教材中有的,教材里有没有的,肯定以信息出现。
因此在答题时应该领会命题意图,去想教材里与考试内容相关的联系。
平时的每一次训练当高考来对待,无论是从考试的心态,还是从答题的习惯、试卷的书写等都要与高考一致。
这样,高考时才一能和平时一样轻松。
(特别说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断调整与变化,育路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考生及家长参考,敬请考生及家长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二)为了强化知识的落实和能力的提高,可以针对高考化学试题及理综化学部分试题的题型进行强化训练。
常见题型有:单选题、无机推断与信息题、有机合成推断与信息题、实验大题、计算题等。
通过题型训练,总结出每种题型的解题思路、方法和规律。
解题能力也只能通过解一定数量的题,才能由量变到质变,使能力提高。
一、无机推断题的类型与解法无机推断题的形式通常有文字描述推断、文字描述与反应式结合推断和框图题等。
无机推断题是集元素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于一体,且综合性强、考查知识面广、思维容量大、题型多变、能力要求高、推理严密,既能检查学生掌握元素化合物的知识量及熟练程度,又能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尤其是框图题,加强了学生直觉思维(顿悟)能力培养和考查,此类题在历年高考中频频出现,且体现出很好的区分度和选拔功能。
(1)限定范围推断:主要适用于气体或离子的推断,该类题目的主要特点是在一定范围内,根据题目给出的实验现象(或必要的数据)进行分析,作出正确判断。
解题时要注意:①审明题意,明确范围,注意题目所给限定条件。
②紧扣现象,正确判断,特别注意当得出明确的肯定结论后因不能共存而得出否定的结论。
③要注意数据对推断结论的影响。
(2)不定范围推断: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推断。
该题目的主要特点是:依据元素化合物之间相互转化时所产生的一系列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判断,确定有关的物质。
题目往往综合性较强,具有一定的难度。
从试题形式来看,叙述型、转化型、图表型等。
解题方法思路是:见题后先迅速浏览一遍,由模糊的一遍"扫描",自然地在头脑中产生一个关于该题所涉及知识范围等方面的整体印象,然后从题中找出特殊现象或特殊性质的描述,作为解题的突破口,以此为契机,全面分析比较,作出正确判断。
即:产生印象(找突破口) 意向猜测验证确认。
(3)给出微粒结构等的微粒(或元素)推断题。
解题要点:解答微粒(或元素)推断题的一般方法是:①熟记元素符号,直接导出;②掌握几种关系,列式导出;③利用排布规律,逐层导出;④弄清带电原因,分析导出;⑤抓住元素特征,综合导出;⑥根据量的关系,计算导出。
(4)给出混和物可能组成的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
解题要点:解框图型(或叙述型)推断题一般是根据物质的转化关系,从其中一种来推知另一种(顺推或逆推),或找出现象明显、易于推断的一种物质,然后左右展开。
其共同规律是:抓住现象,执因索果;试探求解,最后验证。
(5)给出物质间转化关系的代码型推断题。
解题指要:此类推断题的特点是用代号表示各物质的转化关系,要求"破译"出各物质的分子式或名称等,看起来较复杂,其实在解题时,只要挖掘题眼,顺藤摸瓜,便可一举攻克。
例如:有3种固体:铁粉、铜粉、氢氧化铜;6种溶液:硫酸铜、氢氧化钠、硫酸亚铁、硝酸钠、硫酸、硫酸钠。
它们中的某几种物质在常温下相互转化关系用下列式子表示:①溶液A+溶液C固体甲+溶液D;②固体乙+溶液B溶液E+无色气体F;③固体甲+溶液B溶液C+水。
试判断固体甲、乙、丙和溶液A、B、C、D、E、F各是什么物质(均用分子式表示)。
此题属代码型推断题,破译密码的关键是找到突破口。
②、③中有特殊物质生成,可作为解答本题的突破口,对照反应物和运用规律:Fe跟稀H2SO4反应有无色气体生成(置换反应),Cu(OH) 2 和稀H 2 SO 4 反应有水生成(中和反应),故固体甲是Cu(OH) 2 、固体乙是Fe粉,固体丙必定是Cu粉;溶液B是H 2 SO 4 溶液,生成的溶液C和溶液E分别是CuSO 4 和FeSO 4 ;再由①推出溶液A和溶液D分别是NaOH和Na 2 SO 4 ,剩下的一种溶液F无疑是NaNO 3(6)给出物质范围的表格型推断题:解题要点:解答表格型推断题的要决是:列表分析,对号入座;直观明快,又防漏解。
总之,解无机推断题的关键是:根据题目条件和依据物质特性确定突破口,即"题眼"。
平时复习就应注意有关知识的积累。
所谓"题眼"即题中所给的有效信息,主要体现在题中特征反应、特征现象、特征结构及特征数据等等。
答题时要注意:看清要求,合理运用化学用语,认真书写,规范解答。
二、对于信息题的解法信息迁移式试题(又称信息给予题),是由题干给出信息,要求考生运用已学的知识解决新情景中的若干问题。
这种试题的特点是题型新颖,材料陌生,构思别致,思维量大。
能有效地考查考生的自学能力和思维能力。
具有很好的选拔功能,这是高考题型改革的发展趋势。
解题时一是会利用外显信息正确模仿迁移;二是排除干扰信息,进行合理筛选有效信息迁移;三是挖掘潜在信息,注重联想类比迁移。
通过对信息题的强化训练,培养其如下解答信息题的能力:(1)阅读理解能力:解答信息给予题的依据是题目所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