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并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他们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部分学生可能还感到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操作教学法: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卡片等。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如剪纸设计、卡片设计等。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如剪纸、卡片等,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一些实际问题,如剪纸设计、卡片设计等,让学生尝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问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北师大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今天我要给大家讲解的是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二单元第二节内容,轴对称再认识(二)。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在第一节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轴对称图形的理解,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如何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二、教学目标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学会判断和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在于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让大家更好地理解轴对称图形,我准备了一些图片和折纸。
大家也可以带一些自己喜欢的图形来课堂上进行观察和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我会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飞机模型等,引起大家的兴趣,并引导大家观察这些图形的对称性。
2. 新课导入:接着,我会向大家介绍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解释什么是对称轴,并展示一些例子让大家进行观察和理解。
3. 实践操作:我会让大家拿出自己带来的图形,尝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并与同桌进行交流分享。
4. 例题讲解:接着,我会通过一些例题来讲解如何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5. 随堂练习:在讲解完例题后,我会给大家一些练习题,让大家独立完成,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轴对称图形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能够重合的线判断方法:观察图形是否能够沿某条线折叠后两部分重合找出对称轴:观察图形的特点,找出能够使图形两部分重合的线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课后,我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大家的学习情况,看是否每个人都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如果有学生还存在困难,我会考虑在课后进行个别辅导。
拓展延伸: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尝试自己创作一些轴对称图形,并尝试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也可以尝试解决一些与轴对称相关的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些对称的图案等。
五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上册 第2章《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教案
教学设计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的含义和对称知识的基础上设计的,是前一课时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本节课是以观察为主的活动课,在探索画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其中包含丰富的过程性目标。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过前后、上下、左右的知识,并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加上上一节课研究了轴对称图形,这些内容都有助于学生理解画轴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和具体活动,感知对称现象,经理画轴对称图形的过程,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
2.丰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发展形象思维,经历观察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激发学生对画轴对称图形进行探索的好奇心,激励学生利用生活经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
重点难点重点:绘画轴对称图形。
难点:发展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幅图,想不想看?生:想。
师:那么先请同学们闭上眼(出示课件图1),睁开眼,第一眼看到的是正面还是侧面?生1:侧面。
生2:正面。
师:据说:第一眼看到正脸,证明你是一个理性的人;第一眼看到侧脸,你是一个感性的人。
你是哪一种人?有没有两种都看到的?生:有。
师:理性的人,说明你的数学学得好;感性的人说明你语文学得好;两种都看到的说明你数学语文都学得好。
那同学们有没有发现这幅图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想一想?生:是轴对称图形。
师:那么我们今天就继续研究轴对称图形,学习怎样根据轴对称图形的一半和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办。
板书:轴对称再认识(二)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上淘气在方格纸上面画的图形。
教师介绍:淘气根据轴对称小房子的一半画出了整座房子,他画的对吗?并说说原因。
(学生先思考)生1: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淘气画好的房子沿着对称轴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所以他画的不对。
生2:轴对称图形两边对应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房子下边最左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也应该到对称轴有2格,但淘气画的图形最右边到对称轴有3格,所以他画的不对。
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内容:1. 轴对称图形的判定: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并能运用判断轴对称图形。
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等。
3. 轴对称图形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能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
2. 让学生深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和性质。
难点:理解和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
学具:练习本、尺子、剪刀、彩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简单的谜语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折纸游戏”。
让学生观察一张纸,如果将纸沿着某条线对折,两侧的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条线就是对称轴。
从而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
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轴对称图形的判定:通过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引导学生发现,判断一个图形是否为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找出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后是否完全重合。
2. 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和操作,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等。
三、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些例题,让学生运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解决问题。
如:一个长方形沿对称轴对折后,求对称轴两侧的面积。
四、课堂练习(5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检验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判定和性质的掌握程度。
五、小结(5分钟)板书设计:对称轴图形判定方法:找对称轴,看图形沿对称轴对折是否完全重合。
对称轴图形性质: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2课时 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2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合作。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会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 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课题——轴对称再认识。
2. 探究新知(1)小组合作,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找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观察并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将图形分成两部分,两部分完全重合。
(2)动手操作,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每组学生拿出一张白纸,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然后找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
学生可以通过折叠、观察等方法来找出对称轴。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正确找出对称轴。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P32页的练习题,巩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
(2)学生互相交换练习题,互相批改,讨论并解决问题。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性质和如何找出对称轴。
5. 作业布置教材P33页的作业题,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四、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动手操作等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和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特别是在小组讨论和动手操作环节。
3. 课后作业要适量,既能巩固所学知识,又不会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
总之,本节课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2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复习旧知1.在下列汉字中,哪些可以看成是轴对称图形?你能再写出几个类似的汉字吗?揭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折痕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叫作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作对称轴。
2.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二、导入新课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照镜子的游戏好吗?请拿出课前准好的镜子。
课件出示:游戏要求:两人一组,一名同学做动作,另一名同学与之一、猜一猜课件出示:师:你能猜猜这是什么的一半吗?师:你能想象一下这座房子的另一半是什么样的吗?课件出示:师:这是淘气根据轴对称画出的房子另一半,他画的对吗?课件出示:师:能具体说说淘气画的哪不对吗?同桌之间相互找找,再说说。
师:谁来说说呢?引导学生得出:淘气画好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他画的房子歪了。
……二、画出正确房子的另一半。
师:根据轴对称的特点画出小房子的另一半,那么需要注意什么?师:那怎么画呢?引导学生得出:房子下边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也应该到对称轴有2格。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铅笔画出正确的图形好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三、探究沿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的方法。
课件出示:师:这又是谁的一半呢?师:你能想象一下,这棵松树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吗?师:那么怎样利用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呢?师:这是个好办法,大家可以想象一下,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课件出示:师:谁来说说你的发现?引导学生得出:左右两边对称、大小相等、距离相等、方向相反。
师: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想想我们怎么利用发现的这个特点来画图呢?分组交流。
反馈:先找到每条线段的端点,再找到和这些点对称的点,最后再顺次连接这些对称点。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演示画图的过程:师: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下面的图你能画出来吗?四、探究沿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课件出示:以虚线为对称轴,画出下面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2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二)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2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很荣幸地为大家分享我的教案,这是关于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第2单元第2课时——轴对称再认识(二)。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的第37页例题以及第38页的“做一做”和练习题。
例题是关于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并学会在给定条件下作轴对称图形。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识别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理解轴对称的定义。
2. 学会在给定条件下作轴对称图形。
3. 提高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识别轴对称,并学会作轴对称图形。
难点是理解轴对称的定义,以及在实际操作中如何准确地作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PPT课件,包括生活中的轴对称图片、轴对称图形的例子等。
2. 练习题,用于随堂练习和巩固知识。
3. 剪刀、彩纸等,用于实际操作作轴对称图形。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剪纸、衣服设计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引导他们思考这些现象的特点。
2. 新课导入:介绍轴对称的定义,并举例说明。
让学生尝试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解释其特点。
3. 例题讲解:展示教材第37页的例题,引导学生观察并解释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讲解例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4. 练习与讨论:让学生分组合作,尝试解决教材第38页的“做一做”题目。
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解题思路。
5. 巩固练习:给出一些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轴对称的概念解决问题。
如:设计一个轴对称的图形等。
六、板书设计1. 轴对称的定义:轴对称图形是指在平面内,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2. 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对称轴、对称点、对称性质。
七、作业设计1. 题目:找出生活中的五个轴对称现象,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略2. 题目:根据给定的条件,作一个轴对称图形。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我将会进行课后反思,思考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二》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进行问题的解决,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意义,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学生如何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知识。
同时,教师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实例等,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展示和讲解。
同时,教师还需要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剪纸、衣服等,引导学生回顾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同时,教师提出问题:“你们还知道哪些轴对称的现象?”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找出其中的轴对称现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二》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部分。
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本节课将进一步深化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通过一系列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轴对称的内涵和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在学习过程中,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通过观察、操作、思考、讨论等活动,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内涵。
但也有部分学生对轴对称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不同的关注和引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内涵,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内涵,体会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如何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进行分析和解决。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2.问题驱动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3.操作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轴对称的理解。
4.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学习素材:准备相关的学习素材,如图片、题目等。
3.教学用品: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用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如剪纸、建筑等,引导学生关注轴对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的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的性质、轴对称图形的判定以及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学习,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轴对称的性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操作和探究能力,对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轴对称图形的判定和轴对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合适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轴对称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2.动手操作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习效果。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辅助教学。
2.学习材料:准备相关的学习材料,如图片、卡片等。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剪刀、纸张等,用于学生的操作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轴对称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轴对称再认识(二)》这一节内容是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的一部分,主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轴对称的概念,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对轴对称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思考、操作等活动,进一步深化对轴对称的理解。
此外,学生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以便在小组活动中能够有效地与他人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难点:让学生能够运用轴对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例题和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
2.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教材内容,了解轴对称的概念,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刀、飞机、裤子等,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
学生可能会发现这些图形都可以沿着某条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完全重合。
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轴对称。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对称轴。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2轴对称的概念;2.能够找出图形的2轴对称轴;3.能够将图形进行2轴对称,并进行验证;4.能够完成相关练习,巩固2轴对称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理解和找出2轴对称轴的概念和方法;2.能够通过2轴对称将图形进行翻转和验证。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回顾上次课学到的内容,复习对称中心、对称轴的概念,以及对称变化的基本方法,为本节课的教学打下基础。
2.新知讲解(10分钟)首先概述2轴对称的概念,即沿着两个不重合的直线进行对称。
接着,给学生展示在平面内通过两点的不同直线,要求学生找到其中可以作为2轴对称轴的那一条线,并对其进行解释。
3.课堂练习(15分钟)通过投影仪或黑板,向学生呈现几幅图形,要求学生找到其中的2轴对称轴,并对其进行标注和解释。
并请一些志愿者上台进行演示,加深理解。
4.合作探究(30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进行小组合作,分别在空白纸上画出不同的图形,并找到其2轴对称轴,然后进行对称操作并进行验证,确保对称后的图形与原图是完全重合的。
最后,各组派出代表上台讲解并演示。
老师及时点评,引导学生总结经验。
5.课堂回顾(5分钟)通过课堂演示和总结,加深学生对2轴对称的理解,强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后续内容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教学评估1.在设计的小组任务中,对每组的操作和结果进行点评,提出问题并帮助解决;2.在课堂闯关中对学生的学习表现进行评估,确定掌握程度并为后续课程内容的教学提供参考。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对学生的观察能力进行了较大的挑战,而由于前期知识打基础不够扎实,使得不少同学在找轴和对称时出现了问题,为后续课程的教学留下了隐患。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强化相关基础知识的教学,注重知识的普及和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将知识灵活运用。
同时,还需要通过巩固训练和个性化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课堂表现和学习效果。
北师大版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轴对称和平移《轴对称的再认识(二)》教案三套
《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1 教学内容课本23~24页。
对称图形。
教学目标1、感知生活中的对称现象;2、通过拼图,折纸等操作活动,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3、理解对称轴的含义。
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操作活动认识对称图形,会画对称轴。
教学难点识别轴对称图形,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各种平面图形。
学生准备剪刀、彩纸。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么?生:喜欢。
师:这节课我们就做拼图游戏。
二、探究新知(一)让学生拼图游戏,感知对称图形。
1、拖动拼接,不改变图形大小。
2、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个图片?(1)学生描述选择拼图答案的理由。
(2)师板书描述中的关键词(大小相等,形状相同)3、让我们设想一下,若将这种图形对折的话会发生什么情况?4、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的图形就叫做对称图形。
(二)举例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对称图形或对称物体?生:人体、昆虫、房屋、衣服……(三)剪。
1、小组讨论怎么剪。
2、总结剪的步骤:折——画——剪。
3、动手操作,挑选作品粘贴。
(四)对称轴的定义。
师:以剪出的图形为例,贴在黑板上。
问:你们剪出的这些图形都有什么特点?生:有一条折痕。
师: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画在图上)。
师:在自己剪的作品上画出对称轴。
三、巩固概念1、判断下面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如果是,请说说对称轴在哪里。
2、折一折、画一画、数一数。
小组合作,数一数有几条对称轴。
3、欣赏,感受对称美。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如何评价自己的表现?《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2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目标1、通过画图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或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经历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方法。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数学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二单元轴对称再认识(二)》这一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图片,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轴对称的性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在理解和运用轴对称性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轴对称的性质,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性质,学会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并能够找出图形的对称轴。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轴对称的性质。
2.操作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轴对称性质的理解。
3.问题驱动法: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轴对称的性质。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轴对称的图形,用于引导学生找出对称轴。
3.学习任务单:设计学习任务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回忆起已学的轴对称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一些轴对称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你是如何判断它们是轴对称图形的?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2轴对称再认识(二)》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学习。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会用轴对称的观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中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于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应用轴对称解决实际问题时,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此外,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会用轴对称的观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学会用轴对称的观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轴对称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和学习轴对称的特性。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物品,如剪刀、纸张等。
2.学具:为学生准备一些纸张,以便于学生进行操作和练习。
3.教学课件:制作一些与轴对称相关的课件,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物品,如剪刀、纸张等,引导学生发现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特点,从而引出轴对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详细讲解轴对称的性质和特点,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2轴对称再认识(二)》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性质,能够运用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思考的过程中,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知识,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运用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深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并能运用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及运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轴对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发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实例,如剪纸、图片等。
2.准备一些轴对称图形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实例,如剪纸、图片等,引导学生关注轴对称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有什么共同特征?引导学生发现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如对称轴、对称点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轴对称再认识(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轴对称再认识(二)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1.轴对称的本质与特征2.研究轴对称的性质和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道轴对称的本质和特征。
2.理解轴对称的性质和应用。
3.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能画出轴对称图形。
2.教学难点:理解轴对称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教材: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
2.教具:彩笔、黑板、直尺、圆规等。
五、教学过程5.1 导入新知1.教师出示一个图形,然后让学生用彩笔在黑板上画出它的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简单复述一下本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5.2 学习新知1.教师让学生根据上一节学习的知识探究一个问题:怎样知道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2.让学生自己思考,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
最后,教师让学生总结一下,得出轴对称的本质和特征,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图形和它的轴对称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3.教师让学生把这个结论写在笔记本上,并让学生在口中重复一遍。
5.3 练习新知1.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轴对称图形,并要求学生写出相应的轴线及其名称。
2.让学生在试着画出一个不对称的图形,并请学生解释为什么这个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5.4 深化新知1.教师出示多个图形,让学生用彩笔在黑板上画出它们的轴对称图形。
2.让学生比较原图形和它的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和有无变化的地方,并结合轴对称的应用进行解释。
3.让学生在笔记本上记录这些图形的特点和各自的轴线名称。
5.5 总结新知1.让学生总结轴对称的性质和应用,并总结出它们的常用名称与概念。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性质和应用的概念。
3.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列出相关的公式和图形。
4.让学生在口头上回答教师的问题。
六、教学方式1.采用讲授、让学生自己探究和交流讨论的方式。
2.采用操作和实践的方式。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式,既有讲授,又有学生自己探究和交流讨论。
学生学习起来积极性较高,发言参与度较高。
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2.2《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案:2.2《轴对称再认识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教材第二单元的第二个知识点《轴对称再认识二》。
这个知识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2. 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轴对称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难点:能够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黑板、粉笔学具:练习本、彩笔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上课之初,我会给学生展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如剪纸、蝴蝶等,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通过观察,学生可以发现这些图形都是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完全重合的。
我会在黑板上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让学生指出对称轴,并解释为什么它是轴对称的。
2. 知识讲解:接着,我会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的概念,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我会让学生拿出自己的学具,画出一个任意的四边形,然后沿着某条直线对折,看看对折后的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
学生通过实践,可以发现只有特定的四边形才是轴对称的。
3. 例题讲解:我会给学生讲解一些轴对称的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找出对称轴,并解释为什么它是轴对称的。
通过例题讲解,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轴对称的知识。
4. 随堂练习: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这些练习题包括找出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解决实际问题等。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再认识(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轴对称和平移的第二课,主要内容为轴对称再认识(二)。
本课是在第一课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轴对称的概念和特征,培养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感性认识和操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经历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能比较熟练地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2.能力目标:在画图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能熟练地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教学难点:在画图活动中,使学生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四、学情分析本课是轴对称和平移的第二节课,学生已经掌握了轴对称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但对于如何画出一个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还不是很熟练。
因此,本课的教学应该注重巩固和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引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张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个图形有哪些对称轴?这个图形是否是自身对称的?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请学生用红笔在图形的另一半上画出来。
3.学生们开始在自己的方格纸上尝试着画出这个图形,并通过对称轴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
4.教师请几位同学上来展示他们画出的图形,并请其他同学评价他们的画作是否正确。
第二环节:学习新知识1.教师出示一张图形,让学生观察并回答问题:这个图形有哪些对称轴?这个图形是否是自身对称的?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请学生用红笔在图形的另一半上画出来。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这个图形的对称轴,并请学生观察,思考这个对称轴的特征。
4.教师让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并通过对称轴画出这个图形的另一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对称在认识二》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第23——24页)[教材分析]
教材设计了三个问题,其中前两个问题是在方格纸上补全轴对称图形的问题,第三个问题是在方格纸上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目的是以丰富学生画轴对称图形的经验,进一步帮助学生熟悉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额方法。
[教学目标]
1、通过画图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2、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经历观察分析、欣赏想象,积累图形运动的思维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或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
经历画图的过程,掌握画图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课件出示图形、图案图片
师:这些图形中分别有几条对称轴?
生答
师:这些轴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
生:把这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对折,对称轴两侧的两部分可以完全重合。
师:看来同学们对于轴对称图形了有了很深刻的认识,但是在这一方面还有需要我们学习的知识,今天我们就继续学生轴对称图形。
(板书:轴对称再认识(二))
二、探究新知
(一)提出问题: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引导学生看教材例题。
淘气画出的小房子对不对?说出你的想法。
(二)活动探究一:怎样画出正确的小房子?
(1)独立完成活动探究一。
(2)小组交流:学生在小组内(或同桌)交流自己的结果。
(3)归纳总结:①淘气画的房子对折后不能完全重合,所以画的不对。
②房子下边最左边一点到对称轴有2格,最右边也应该到对称轴有2格,但淘气画的有3格,所以画的不对。
(三)活动探究二:教材第二个问题,以虚线为对称轴,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别一半。
(1)学生操作:在课本上上画一画。
(2)小组讨论:你认为怎样才能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呢?
(3)展示画法,并说一说如何画更准确,简单。
(4)教师总结: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对折,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互相重合的点叫作对应点(也叫对称点)。
(5)课堂练习:教材完成教材第三个问题。
①先由学生独立解决。
②小组交流,说一说画法。
③全班交流,展示画法:(重点要关注学生的画法:找出每条线段的端点,画出所有商战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再依次连接对称点。
)(6)归纳小结: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①找:找出图形的关键点,如顶点、相交点、端点等;
②数(量):数出或量出关键点到对称轴的距离;
③描:在对称轴的另一边找出关键点的对应点;
④边:按照原图形状顺次连接各个对应点,画出所给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四)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24页的练一练1、2、3、4题。
第1、2题配合问题串,鼓励学生再次经历补全或画出某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
第3题鼓励学生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进行创造性的设计。
第4题为拓展题,鼓励学生在动手操作活动中,理解轴对称图形
的含义。
三、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教材练一练的1、2、3、4题,完成后小组交流订正。
2.展示汇报,反馈学生的共性问题。
[拓展延伸]
1.学生独立思考,有问题小组交流。
2. 展示汇报,教师点拨。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