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国读后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土中国》读后感
纵观《乡土中国》共有十五个小标题,其一为后记,其余均为费孝通先生在“乡村社会学”课上所讲的材料加以整理而作。先排除后记不言,我在浏览从《乡土本
色》到《从欲望到需要》这十四篇文章时,总有个以前的读书习惯在控制着我,即找到这十四篇文章之间的联系,抓住费孝通先生的著书思路。(虽然该书是由零散的讲课材料编成的,可能并无联系,但我想既然编成了一本书,其每个部分的内容也
应该有一定的关联吧!)可无奈我资历尚浅,且很少接触社会学类的大家著作,对于
《乡土中国》这种我认为偏重于理论的著作理解能力实在不足。因而若我以下的解
读有何不妥之处,诚望读者多多指教。
我认为《乡土中国》是以中国1948年以前(由后记中的落款日期为:民国三十七年二月十四日可知)的乡村社会为论述核心,分别以六个方面展开。以下我将
分条解读。
一、乡村社会中的各种关系的概说
此方面包括《乡土本色》、《血缘和地缘》两篇文章,主要分析了乡村人与土的关系、乡村中的村民关系及血缘关系、地缘关系。
我十分喜欢《乡土本色》中的一句话,觉得写得很形象,即“种地的人却搬不动地,长在土里的庄稼行动不得,侍候庄稼的老农也因之象是半身插入了土里。”这句话中的“插”字用得极妙,也让我想起了我在老家务农的奶奶。奶奶已年近七旬,但她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便是“我去田里看看!”,仿佛田里有干不完的事,不去
干完心里就不踏实似的。奶奶在我眼里就是个插在土地里有对土地百般呵护的人。
村里的每一个人都是这样的,因而老家村口小小的土地庙总是香火不断。
在我看来,在一个稳定的乡村里村民关系和血缘关系是可以视为一类的。因为一个村庄里时常是全村一个姓,一根脉延续下来,有共同的祖先。或是全村有一两
个占主导地位的大姓,村里的大事由大姓的领头人决定。村民就像是自家亲戚,不
见外。亲戚又由于居于一村,成了村民。因为我小时候曾在乡下老家住过几年,对
乡村里的人人事事还是有所体会的。乡村的凝聚力是极强的,为了本村的利益,全
村人会一致对外,就像抗日时期的中国人联合抗日一样。而一旦村子外部的威胁解
除了,本村人间的矛盾便显现出来了。谁家与谁家不和,谁家与谁家闹矛盾,那是
一目了然的。这也颇像抗日战争之前和之后的国共之争。所以,村民间的关系很微
妙,既是“敌人”又是战友。
但是如果村里的人移居到了远离本村的地方,和村民分开了,如在城里定居的农村年轻人,他们和村民仍是关系密切,他们有自小对每个村民的印象,自己的村
就是自己永远的家,他们割舍不断的不仅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有对每一个自己从
小熟悉的村民的思恋。但是这一代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却对自己父母的村庄没有什
么亲切感。首先,他们见惯了城市夜晚的霓虹灯,无法忍受乡村的夜晚——没有路
灯,没有购物。村里的老老少少也不为他们所熟知,一切都陌生而尴尬。所以我想
孩子跟着父母回乡下老家,绝不是他们想回去探亲或是思恋村里人,他们可能仅是
把这当作“乡村几日游”了。那么,若干年后,当他们的父母失去行动能力时,他
们回老家的机率就极小了。可能也会偶尔回去,但其间的联系就仅是一种血缘关系
了。现在,很多的村庄已“人去楼空”,成了空村。只有过年时才会有几个人回到老屋门前,换副对联,放一串鞭炮,然后匆匆离去,一切归于寂静。我想这种情况以
后会更严重,应该予以关注。
而地缘关系则是一种更现代的社会关系,其中所包含的思想也更理性化。这是
费孝通先生对乡土社会发展的目标,希望由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转变,以此促进社会性质和社会史的大转变。
二、文字下乡
此方面包括《文字下乡》和《再论文字下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说明文字对乡村的无用性和必要性。
为什么说文字对乡村的作用不大呢?费孝通先生认为乡村是个较封闭的环境,每个个体相互熟悉,“面对面的往来是直接接触”,用声音、表情、动作就可准确地表情达意,那么文字在空间上就没有很大的作用了。并且乡村是一个稳定的、世代相传的环境,“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非常紧,全部文化可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即是“语言是足够传递世代间的经验了”,那么文字在时间上也便没有在乡村存在的意义了。
但是,文字下乡又是必要的。因为“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已经开始抛弃乡土社会,文字是现代化的工具”,社会要想获得发展,没有文字是不行的。但是,费孝通先生提出了一种观点,即推行文字下乡“必须先考虑到文字和语言的基础”,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发生了变化,文字才能下乡。就我看来,这种观点正好与上面所提的“血缘关系向地缘关系的转变”相呼应。现代的新农村就需要突破原有的血缘关系,建立地缘关系,改变中国社会乡土性的基层,从而使文字下乡进行得更顺利,也更有意义。
三、由社会结构到道德类型
此方面包含《差序格局》、《维系着私人的道德》,将中国乡土社会与西方社会的社会结构进行比较,并由此引出中西方社会不同的道德类型。
中国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在费孝通先生看来是属于差序格局,“我们社会中最重要的亲属关系就是这种丢石头形成同心圆波纹的性质”,不但亲属关系如此,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每一家都以自己的地位做中心,以自己的势力厚薄为半径,因而这种圈子可大可小,也就造成了“中国传统结构中的差序格局具有这种伸缩能力”。而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所以其中的每一个个体经常是独立的,少有感觉到伙伴的需要。这才导致中国乡土社会维系着私人的道德,而没有统一可行的标准,即书上所说“一切普遍的标准并不发生作用,一定要问清了,对象是谁,和自己是什么关系之后,才能决定拿出什么标准来。”我想这种私人道德的根深蒂固使社会上“找关系”、“走后门”的现象极难得到根除。
而在西方社会则属于团体结构,在西方社会争的是权利,普遍标准有广泛的应用,因而西方社会是一种团体道德。这种团体道德中国家成了一个超过一切小组织的团体,且为了这个团体,上下双方都可以牺牲。用费孝通先生的话来说,这正体现了现代国家观念。我想团体道德就是现代中国公民所需要具有的精神修养。
四、家族与中国传统感情
此方面包括《家族》、《男女有别》,主要将中西方的家族和家庭进行比较,又在中国乡土社会的基础上解释中国传统感情。
与上面所讲的一样,中国乡土社会史一种差序格局,家的范围可大可小,并且由此衍生的家族或氏族部落则有着更广泛地功能,如政治、经济、宗教等复杂的功能。而西方社会中的家一般是“临时性”的,政治、经济、宗教等功能由其他团体担负,不在家庭分内,这也反应了西方社会的团体结构,团体与团体之间独立存在,各司其职。
因为“把生育之外的许多功能拉入了家中去”,中国人在感情上,尤其是在两性间的矜持和保留意见,因而才有“男女有别”这一传统观念。费孝通先生解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