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类》PPT课件

合集下载

《所得税课件》PPT课件

《所得税课件》PPT课件
第二章 所 得 税
1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本章内容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 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 • 暂时性差异及与时间性差异的关系 • 递延所得税资产和负债的确认
三、所得税的确认和计量 四、列报和披露
2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 (一)会计与税收的关系
遵从不同的原则、服务不同的目的 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 1、会计: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 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 2、税收:依据有关的税收法规,确定一定 时期内纳税人应缴纳的税款。
12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例:某公司每年税前利润总额为1000万元 ,2004年预计了200万元的产品保修费用,实 际支付发生于2005年,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 33% 会计处理:2004年计入损益 税收处理:实际发生时允许税前扣除
13
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
如果不确认递延税款,则:
税收: 利润总额 预计保修费用 应纳税所得额
会计利润也不影响应纳税所得额,则按照所得税会
资本化作为无形资产的成本。对于研究开发费用的
税前扣除,税法中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
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
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
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
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Fra bibliotek销。如该无形资产的
确认不是产生于合并交易、同时在确认时既不影响
2003 1000 200 1200
会计: 所得税费用 净利润
(396) 604
2004 1000 (200) 800
(264) 736
14

最新版企业所得税PPTppt(共45张PPT)

最新版企业所得税PPTppt(共45张PPT)

税种 基本税率
优惠税率
税率 25%
20%
适用范围
①居民企业 ②在中国境内设有机构、场所且所 得与机构、场所相关的非居民企业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
预提所得税税率
15%
20%(减按 10%征收)
国家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
①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 非居民企业
②在中国境内所设立机构、场所但 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 有实际联系的非居民企业
二、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企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原则
计算公式一(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 年度亏损
计算公式二(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三、收入总额
一般收入
销售货物收入 提供劳务收入 转让财产收入 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 利息收入 租金收入 特许权使用费收入 接受捐赠收入
资本化利息支出
扣除标准 按实际发生数扣除
借款本金×金融企 业同期同类贷款利 率×借款时间 不超过比例的借款 金额×金融企业同 期同类贷款利率× 借款.扣除项目及标准
(5)业务招待费 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
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千分之五。
当年全部保费-退保金 15%
当年全部保费-退保金 10%
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的 5% 收入金额
四、扣除原则和范围
2.不得扣除项目及标准
(1)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款项 (2)企业所得税税款 (2)税收滞纳金 (4)罚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 (5)超过规定标准的捐赠支出 (6)赞助支出 (7)未经核定的准备金支出 (8)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互相支付租金、特许权使用 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互相支付利息,不得扣除 (9)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所得税类》PPT课件

《所得税类》PPT课件
3500+1300元(外籍人员、境外工作的中国居民)
例题:假定某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 家(假设为非居民纳税人),2011年10月份 取得由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10400元人民币。 请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特殊情况:1、不满一个月工资薪金:
普通公式×当月实际天数÷当月天数
2、数月工资薪金合发: 按一个月计税,全年只可使用一次 9
第七章 所得Biblioteka 类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
1
第一节 所得税综述
一、所得税的概念及特点:
(一)含义: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所课征的一种税。
所得额:总收益-成本、费用=(纯收益)所得额 总收益=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在合法交易 中取得的全部收入(货币计量)
成本、费用:个人:生计费、赡养费、 其他允许扣除的项目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975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35
14750
4、劳务报酬:
级数
一次应纳税所得额
1 不超过20000元的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居民纳税人 (一)纳税人:个人
非居民纳税人 (二)征收范围: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
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
4
(三)应税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与生产、经 营有关的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 4、劳动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

《所得税讲解完整》课件

《所得税讲解完整》课件

06
所得税的发展趋势和改革方向
所得税的发展趋势
全球化趋势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跨国企业和个人在所得税方面的负担 和合规要求越来越重要,各国政府也在加强跨国税务合作 ,以防止税收流失和打击跨境避税。
数字化趋势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的普及,税务部门可以更高效地 收集、存储和分析纳税人信息,加强税收征管和打击偷税 漏税行为。
公平化趋势
为了实现税收公平,许多国家正在推进税制改革,以减少 企业和个人的避税机会,确保所有人按其能力公平纳税。
所得税的改革方向
简化税制
为了降低纳税人的遵从成本和税 务部门的征管成本,各国政府正 在推进税制简化,减少税收优惠 和抵免,降低税率,提高税收公
平性和效率。
打击避税
各国政府正在加强国际合作,制 定更加严格的反避税规则,打击 跨境避税和洗钱行为,确保税收
04
所得税的优惠政策
减免税政策
减免税政策是指对某些纳税人在特定 条件下,给予一定的税收减免,以减 轻其税收负担的一种税收优惠政策。
减免税政策可以针对企业或个人,也 可以针对国内或国外纳税人。
减免税政策通常针对特定的纳税人、 特定的税种、特定的纳税期限或特定 的税收条件。
减免税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发展、鼓励 投资、促进技术创新、支持特定产业 或行业的发展等。
征收时间
按月征收
Hale Waihona Puke 按年征收税务机关按月计算应纳税额并征收税 款。
税务机关按年度计算应纳税额并征收 税款。
按季征收
税务机关按季度计算应纳税额并征收 税款。
征收机关
国家税务总局
负责全国范围内的所得税征收管 理工作。
地方税务局
负责本地区的所得税征收管理工作 。

税收分论所得税类PPT课件

税收分论所得税类PPT课件
优点:可以实行累进税率,体现量能纳税,合理负担的原则
缺点:①计税依据的确定较为复杂和困难,征税成本较高。 ②不便实行源泉扣缴,如果纳税人缺乏纳税意识, 易造成偷漏税现象。(处罚、信用)
综合所得税已经为很多国家所接受,是当代所得税 课征制度发展的一个主要方向。
7
3、分类综合所得税制(混合所得税制) 先分类征税,再对超过规定数额以上的部分进行综
4
(四)对所得额课税的征收制度选择
1、征税对象方面
依据征税对象的规定,所得课税通常分为三种类型:
分类所得税制 综合所得税制 分类综合所得税制
(1
是指把纳税人的所得依其来源的不同分为若干类 别,对不同类别的所得分别计税的所得税制度。我国 的个人所得税制。(首创于英国)
5
优点:①课征简便; ②对不同性质、不同来源的所得,分别适用不同的 税率,实行差别待遇; ③可广泛进行源泉课征,从而既可控制税源,防止 偷漏税,又可节省税收成本。
(二)所得课税的特点
1、征税对象是所得,计税依据是扣除了各项成本、费用开 支之后的净所得额。
2、计税依据的确定较为复杂 ---(税收管理成本) 3 4、税负具有直接性
1
(三)所得税与流转税的区别
1、课税对象方面
流转税: 以商品和劳务的流转额为课税对象,只与销售收入
的多少有关,而与成本和利润水平无关,因此,流转税 可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长,税收收入及时、稳 定、可靠。
免征。(不包括限制或禁止的企业)
(10)非居民企业优惠-----减按10%的所得税税率
(11)其他优惠 ①低税率优惠过渡政策
◆享受企业所得税15%税率的企业:08年: 18%;09年: 20% 10年: 22%;11年: 24% 12年: 25%

《所得税课件》PPT课件

《所得税课件》PPT课件
即增加将来的应交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44资产负债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可抵扣时间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资产账面价值计税基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应纳税暂时性差异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45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资产的帐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表示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表示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的差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表示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表示该项资产未来期间产生的经济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的差利益不能全部税前抵扣两者的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额需要交税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负债的帐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由于负债的帐面价值减计税基础表示由于负债的帐面价值减计税基础表示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此种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此种情况意味着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予情况意味着该项负债在未来期间可予税前扣除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税前扣除的金额为负数即应在未来期间调增应税所得从而产生应纳税期间调增应税所得从而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第四章——所得税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
1
本章主要内容
所得税会计概述
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及 暂时性差异
递延所得税负债及 递延所得税资产
所得税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2
第一节 所得税会计概述
一、所得税 会计的产生
所得税会计的形成和发展是所得 税法规与会计准则规定相互分离 的必然结果,两者分离的程度和 差异的种类、数量直接影响和决 定了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改进。
按照税法规定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帐面价值 小于
计税基础
表明该项资产未来产生的经济 利益流入低于可以税前扣除的 金额,产生可抵减未来应纳税 额的因素,减少将来的经济利

-所得税PPT课件

-所得税PPT课件

.
8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
三、个人所得税的纳税单位
20世纪70年代开始 北欧一些国家改变 了个人所得税的纳 税单位。(讨论)
是指以个人作为所得税的申报纳税单位,具体包括两种形式:
未婚者单独申报和已婚者分别申报。

人 优点:对婚姻保持 制 中性,婚前和婚后
应缴纳的个人所得 税是相同的。
中国、 日本、 加拿大 奥地利
等。
缺点:1、容易出现逃税或避税的现象。
2、相同收入的不同纳税人,家 庭人口或负担的不同 ,造成赋税能力 的不同结果。
是指以家庭作为所得税的申报纳税单位,必须将夫妻或全体
家庭成员的收入汇总,按规定向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家 有两种形式:已婚者联合申报和单身户主申报。

制 优点:有利于各个
缺点:1、破坏了夫妻间的因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个人为纳税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

扣缴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应纳税款项(包括现金支付、

汇拨支付、转账支付和以有价证券、实物以及其他形式支付的折
扣 算金额)时,应当依照税法规定代扣代缴税款。

扣缴义务人向个人支付下列所得,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1)工资、薪金所得;
(2)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家庭、经济利益关系而在中国境内习惯性居住 ②居住时间标准:“在中国境内居住满1年”是指满 一个纳税年度(即公历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
临时离境的规定。
非居民纳税人 以下两条必须同时具备: (1)在我国无住所 (2)在我国不居住或居住不即满只1就年其来源于中国 境内的所得,在我国 缴纳个人所得税。
自 行 申 报 缴 纳 方 法

第七章所得税类

第七章所得税类
第七章所得税类
改革开放以来 1980年开征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 和《个人所得税》; 1981年又开征了《外国企业所得税》; 1983年和1984年国营企业实行利改税,开征 了《国营企业所得税》和《国营企业调节 税》; 1985年将《工商所得税》改名为《集体企业 所得税》;
第七章所得税类
1988年开征了《私营企业所得税》; 我国对企业所得额的征税基本形成了分别不 同的经济成分,内外有别的所得税体系。但 这样的企业所得税体系极不规范,也不符合 国际惯例。 1991年将《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 》和 《外国企业所得税》合并为《外商投资企业 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1994年统一了内资企业所得税。
第七章所得税类
(三)税率 1、累进税率——税率随着征税对象 的数额增大而提高。我国个人所得税 中,对个人的工资薪金收入及个体户 的生产经营所得、承包承租收入采用 累进税率。 优点:体现量能负担原则; 缺点:应税所得额计算复杂。
第七章所得税类
2、比例税率——税率不随征税对象 的大小而变化。目前,我国企业所得 税实行比例税率。 优点:体现横向公平,计算简便; 缺点:不能体现量能负担原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税负公平。从内资企业看,不分所
有制,不分地区,不分行业,不分层次,
统一实行固定的比例税率,使各类企业税
负大体公平。从内外资企业之间税负看,
内外资企业税负基本一致,有利于调动各
方面的积极性。
第七章所得税类
(3)税法对税基的约束力强。为 了确保税基,税法明确规定了收入 总额、扣除项目、资产的税务处理 等内容,使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相 对独立于企业的会计核算,体现了 税法的强制性和统一性。
1 、课税对象方面
流转税:以商品或劳务的销售收入为 课税对象,只与销售收入的多少有关, 而与成本及利润水平无关,因此,流 转税可以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而增长, 税收收入及时、稳定、可靠。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课件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课件

● 07
第7章 结语
个人所得税的重 要性
个人所得税作为国家的主要税种之一,直接关系到每个纳税 人的利益。遵守税法规定,合理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 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 要来源之一。
纳税人的责任
遵守税法规定
严格遵守税法规定, 按时足额缴纳个人
所得税。
配合税务检查
经济发展
合规纳税能够增加财政收入 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建设
个人权益
遵守税法能够保障个人财产安 全 确保个人合法权益受到保护
法律责任
违法纳税可能面临罚款、拘留 等法律责任 合规纳税免除不必要的风险
总结
个税合规管理是每个纳税人应尽的责任,遵守税法不仅有利 于个人财产保障,也是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 手段。加强税收意识,了解税法规定,做好财务记录,都是 做好个税合规管理的关键步骤。
● 05
第五章 税务审查
什么是税务审查?
税务审查是指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申报的税务情况进行核实和 检查的过程。在税务审查中,税务机关会检查纳税人的税务 资料、报税行为等,以确保符合税法规定。
个税审查的方式
现场检查
税务机关到纳税人 的现场进行检查
调查取证
通过调查取证方式 获取相关证据
资料复核
对纳税人提交的资 料进行核实
汇算清缴
纳税人在每年年终 对全年收入进行综 合清算,计算税款
填报税表
纳税人需按照要求填写个人所 得税纳税申报表 正确填报个人所得税申报表, 确保所得项目和金额准确无误
缴纳税款
根据个人所得税计算结果,纳 税人需要按时足额缴纳税款 逾期不缴纳将会产生滞纳金和 罚款
提交申报
纳税人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将 填好的税表提交给税务机关 确保申报流程规范,避免漏报 或错报

综合所得税138页PPT

综合所得税138页PPT

4、勞務報酬(提供地)
三、中華民國來源所得之認定 5、利息所得
(發生地 )
6、租賃所得
7、權利金所得
8、財產交易所得
9、競技中獎所得
10、其他所得
◎、範圍 1、九類所得:發生地在台灣才課稅 2、勞務報酬之「提供地」在台灣才課稅
(某甲被大同公司派去日本,不課稅)
例外:1 、(所8-3)非居住者且90天者,且境外給付者
(詳解析庚,p71)
主題B 課稅範圍(二)
我國綜合所得稅採「屬地主義」為主,「屬人主義」為輔
◎綜所稅採「屬地主義」之探討 1、為何?採屬地主義之理由:
1、早期-經濟不發達,人才、資金無外移(兩缺)無境
外所得
2、華僑通常擁有雙重國籍,無境內所得,郤有境外所得 如採「屬人主義」,將對之課稅
3、採「屬人主義」須能掌握所得來源,(但無多少邦交國家) 高度租稅效率

大陸地區來源所得 2.大陸、香港、澳門居民取得 3.其他外國人取得
不課 不課
其他國外所得及香港、 不在課稅範圍之中
澳門地區來源所得
不課
1、綜合所得稅之會計期間:採曆年制
2、綜合所得稅之會計基礎如下:

原則:現金收付實現原則
現金基礎
1、強制歸戶(不給他保留,怕他風險太大,
給他全部保留,郤成為股東避難所,置政
6、避免重 17、62/12/31前股票交易所得:無此 規定,股
複課稅
市崩盤(因63/1/1開徵證券交易所得稅)
18、繼承、贈與(已課遺產稅、贈與稅) 都50-1:公設保留地:按公告現值加四成徵收
公告現值偏低,易引起抗爭,公共建設不易達成
7、變動所得:1/2免稅
8、信託之免稅

所得税和其他税类PPT课件

所得税和其他税类PPT课件
应纳税额 = 计税土地面积 ×适用税额
第19页/共29页
• 遗 产 税 ( Inherita nc e Ta x ; Dea t h Ta x) 与 赠 与 税 ( Gif t Ta x ; Donation Tax)也属于财产税
第20页/共29页
第三节 行为税和资源税
一、行为税及其特点
行为税是指以纳税人的特定行为作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类象所征收的一类 象所征收的一类税。
这种课征制既坚持了“按能课征”的负 担原则,主张个人不同来源的收入要综合计算 征收;又坚持对不同性质的收入要区别对待的 原则,主张特定收入第项4页/目共29按页 特定的办法和税率
(三)我国的个人收入所得税 纳税人: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一年的个人,从
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和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居住不满一年 的个人,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属矿原矿。 • 税率:采取从量计征的定额税率。 • 证券交易税(Bo urs e Transaction) 也是行为税 。
第27页/共29页
复习思考题: • 1.简述所得税的概念、特点及课征方法。 • 2. 财产税的概念及特点。 • 3.行为税的概念及特点。 • 4.我国开征的流转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主要有哪些?
• 2.综合所得税制,是将纳税义务人在一定期间 内的各种所得综合起来,减去法定减免和扣除 项目的数额,就其余额按累进税率征税。综合 所得税制课税范围广,能体现“量能课税”的 原则;但这种课征制课征手续较繁、征收费用 多,且容易出现偷漏税。
第3页/共29页
• 3.分类综合所得税制,由分类所得税和综合所 得税合并而成。这种类型的所得税,是按纳税 人的各项有规则的连续所得先课以一定的比例 税率。然后再综合纳税人全年各种所得额,如 达到一定限度,再课以累进税率的综合所得税。 对分类课征阶段已纳税款,可以冲抵综合课征 的税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整理ppt
8
三、应纳税额的计算:
(一)工资、薪金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 =月收入额- 3500元
3500+1300元(外籍人员、境外工作的中国居民)
例题:假定某外商投资企业中工作的美国专 家(假设为非居民纳税人),2011年10月份 取得由该企业发放的工资收入10400元人民币。 请计算其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3 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4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5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分
6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7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税率% 3 10 20 25 30 35 45
速算扣除法(元) 0
105 555 1005 2755 5505 13505
(六)特许权使用费所得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允许扣除的费用 (扣除标准同四)
(七)利息、股利、红利所得计算:
应纳税额=每次收入额×20%(或5%)
例:某居民2007年1月1日存入银行1年期定期存款100 000 元。假定年平均利率为4.745%,存款到期日即2007年12月31 日把存款全部取出。请计算其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35
9750 14750
4、劳务报酬:
级数
一次应纳税所得额
1 不超过20000元的
2 超过20000元至50000元的部分
3 超过50000元的部分
可整理ppt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20
0
30
2000
40
7000
7
5、稿酬所得:20%,减征30%
6、7、8、9、10、11: 20%比例税率
特殊:(1)出租居民住房适用10%的税率 (2)2007年8月15日起,居民储蓄利息税率调为5%
可整理ppt
6
2、3: 5%~35%5级超额累进:
级数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税率(%) 速算扣除数(元)
1 不超过15000元的
5
0
2 超过15000元至30000元的部分 10
750
3 超过30000元至60000元的部分 20
3750
4 超过60000元至100000元的部分 30
5 超过100000元的部分
例:2008年3月1日,某个人与事业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经营招待所, 承包期为3年。2008年招待所实现承包经营利润150 000元,按合同 规定承包人每年应从承包经营利润中上交承包费30000元。计算承 包人2008年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
(四)劳务报酬: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每次的劳务报酬收入 (≦4000元)-800 (﹥4000元)×(1-20%)
第七章 所得税类
第一节 所得税概述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 第三节 企业所得税
可整理ppt
1
第一节 所得税综述
一、所得税的概念及特点:
(一)含义:是以纳税人的所得额为课税对象所课征的一种税。
所得额:总收益-成本、费用=(纯收益)所得额
总收益=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经济组织在合法交易 中取得的全部收入(货币计量)
注意:
(1)承包、承租人对企业经营成果不拥有所有权,仅是 按合同(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所得的,其所得按“工资、 薪金”所得项目征税,适用5%~45%7级超额累进。
(2)承包、承租人按合同(协议)的规定只向发包、出租 方交纳一定费用后,企业经营成果归其所有的,承包、承租 人取得的所得,按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项目,适用5%~35%的5级超额累进税率。
(二)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年收入总额-(成本+费用+损失)
扣除标准:42000/年,3500/月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可整理ppt
10
(三)对企事业单位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
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 =纳税年度收入总额-必要费用(2000×该年度实际承包或承租月份)
特殊情况:1、不满一个月工资薪金:
普通公式×当月实际天数÷当月天数
2、数月工资薪金合发:
按一个月可计整税理pp,t 全年只可使用一次
9
3、双薪制:两薪合并
4、年薪制:按年计税,分月预缴
5、退职人员一次取得的 符合规定的免交
较高退职费:
不符合规定按当月工资薪金标准
6、实行内部养退的个人:养退手续——离退休年龄——免
居民纳税人 (一)纳税人:个人 非居民纳税人
(二)征收范围:居民纳税人:负无限纳税义务 非居民纳税人:负有限纳税义务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
可整理ppt
4
(三)应税项目:
1、工资、薪金所得:
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与生产、经 营有关的所得)
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的所得
4、劳动报酬所得
5、稿酬所得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
8、财产租赁所得
9、财产转让所得
10、偶然所得
11、国务院财政部门确定征税的其它所得。
可整理ppt
5
(四)税率:比例、超额累进
1、工资薪金所得:3%~45%7级超额累进
级数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1
不超过1500元的
2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分
(二)税基(计税依据、所得额、应税所得):收入-扣除项目
(三)税率:比例税率、累进税率 体现税负的公平原则。
(四)征收方法:源课法 申报法
(五)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实现国家的政策,但税负不公平。
可整理ppt
3
(六)征收管理:
一、概念:
对个人(自然人)取得的各项应税所得征收 的一种税。
二、纳税人、征收范围、税率:
例:某居民个人2006年9月参加营业性演出4次,每次取得
收入900元,同时从某公司取得咨询费30000元,计算其应纳个
人所得税额。
可整理ppt
11
(五)稿酬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20%×(1-30%)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同(四)
例:某工程师2006年10月因其编著的教材出版,获得稿酬 9000元,2006年11月因教材加印又得稿酬4000元,计算个税。
成本、费用:个人:生计费、赡养费、 其他允许扣除的项目
企业:全部成本、亏损、利息支出等 (但不包括股息、红利等)
可整理ppt
2
(二)特点:
1、税收归宿的直接性(税负不易转嫁)直接税
2、税负公平 3、税制富有弹性: 4、税收中性: 5、计征复杂,征管难度大。
二、所得税的税制设:
(一)征收范围:本国居民:就其在境内、境外所得合并征税 非本国居民:来源于本国境内的所得征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